日本大众媒体中的中国形象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新闻传播出版 > 日本大众媒体中的中国形象

出版社: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7
ISBN:9787810853392
作者:刘林利
页数:299页

内容概要

刘林利,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国际传播系主任。曾先后就读于北京外国语大学日本文化专业,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新闻学专业。在中国传媒大学国际传播学院任教期间曾到日本东京大学做访问学者。主要研究领域为日本媒体研究,跨文化传播研究。在国内核心学术期刊发表论文数篇。

书籍目录

第一章 日本的大众传媒现状及特点
第一节 信息高度发达的国家
第二节 信息高度垄断的国家
第三节 新闻体制的形成深受政府政策的影响
第二章 舆论与战后日本人的精神坐标
第一节 战后日本的自我认同
第二节 “怎样与中国相处”成为世纪初的话题
第三章 日本大众媒体中国报道的原点
第一节 各时期日本政府的对华政策
第二节 近几年日本媒体中国报道的几个关键词
第四章 舆论领袖们眼中的中日关系
第一节 舆论领袖与大众传媒制造的“厌中”感情
第二节 相对客观的中国分析
第三节 两个著名脑库的中国认识
第五章 日本媒体中国报道的制度背景分析
第一节 “不偏不党”的新闻精神与新闻职业道德所
第二节 记者俱乐部信源的开关闸门
第三节 报纸的销售体制及政府对报纸销售的管理
第五节 影响日本大众媒体坐标的几个事件
第六节 审议会、调查会、审查会等政权设置机构与大
第七节 “痒痒挠”、“督导队”、“社会平衡的调剂师”
第六章 日本报纸媒体的中国报道
第一节 《朝日新闻》的中国报道
第二节 《 读卖新闻》的中国报道
第三节 《每日新闻》的中国报道
第四节 《产经新闻》的中国报道
第五节 《日本经济新闻》的中国报道
第六节 《西日本新闻》的中国报道
第七章 七家周刊杂志媒体的中国报道
第一节 周刊杂志中国报道的内容分析
第二节 周刊杂志中国报道量的分析
第三节 周刊杂志所传递的中国的形象
第四节 小结
第八章 从 “世界的工厂”到“中国特需”--日本报纸媒体中国报道的模式探讨
第一节 中国加入WTO前后的“冷处理报道”模式
第二节 沈阳领事馆事件的“非理性报道”模式
第三节 中国政治报道中的“下订单报道”模式
第四节 “对日关系新思维”报道的“虚构报道”模式
第五节 “世界的工厂”、“中国特需”等“概念化”模式
第九章 如何看待日本主流报刊媒体的中国报道
第一节 日本报纸媒体中国报道的倾向总结
第二节 日本大众传媒中国报道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中国报道中负面报道较多现象背后的

作者简介

《日本大众媒体中的中国形象》主要内容:在分析日本大众媒体现状的过程中,本文首先概括了日本大众传媒的现状。本文发现日本是世界上信息高度发达的国家,是信息高度垄断的国家,日本媒体制度的形成深受政府政策和法律的影响。本文主要就报刊媒体的中国报道进行了梳理和归纳。由于战后日本的大众传媒主要是以报纸媒体为中心而取得发展的,广播电视都隶属于报纸媒体,他们的报道姿态也基本统一。由于广播电视媒体中国报道的节目收集存在着很大的制约,所以这里并没有就广播电视的中国报道进行分析。日本的电影在被电视取代传播地位后其影响力大为降低,因此本文也没有对日本电影中的中国形象进行涉猎。不过在战后日本的舆论背景交代中本文也阐述了电影媒体所发挥的作用和扮演的角色。
本文分析了战后日本的舆论基础。它包含这样几个因素,那就是“象征天皇制民主主义”、“议会制民主主义”、“自由主义”、“爱国主义”和“和平主义”五个重要部分。

图书封面


 日本大众媒体中的中国形象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日本是信息高度发达的国家,同时也是信息高度垄断的国家。中日关系的深入研究为中日传媒研究入门之必需。而中日关系长期处于尴尬状态。即使表面和平或友好,实质上都较冷淡。历史问题不容忽视。日本的道歉不够,从来都不够,也永远不会够。对生命的剥夺是万劫不复的罪恶。而日本奢望中国“不要过度强调历史”,却从未作出深刻反省道歉及补偿,加之对中国的无端猜忌侵犯与反面宣传,是中日关系迟迟难以改善的要因。中国一直处于被动保守地位,日方过于强调的沈阳领事馆事件、“非典”中国祸首论、西安日本留学生演剧事件等,以及相关的恶意宣传,甚至要求中国反省和道歉,则更有恶人先告状之嫌。如“非典”事件的处理,确实暴露的是中国行政问题,导致世界性恶劣后果,但日本过度强调,甚至以此作为“厌中”宣传,则让人恶心。中国的确存在部分内部问题,但金无足赤,各国皆有其仍需改进之处。且书中涉及的多数事件,应反省应道歉者,实为日本,如珠海买春事件。本书使笔者扩展了视野,对中日关系学习与中日文化比较更为深入。书中提及事件,是重要的史实补充。对日本主流报刊杂志的分析,也可见日本大众媒体中的中国形象。本书在第六章(日本报纸媒体中的中国报道)中使用篇幅较多,可见其细致。全书援引参考书目较多,作者刘林利教授文化底蕴之深厚,研究之用心,可见一斑。本书最为点睛之笔于最末,总结性篇章。从日本媒体的原则及立场角度,分析日本媒体的消极性,以及未来对中国报道仍以消极居多的原因性。可见刘教授是忠实的爱国者,书中所供信息客观真实,评述性文字则较批判。日本媒体研究、跨文化传播研究多年后仍能坚守阵地,立为榜样。对《朝日新闻》的相对客观性,笔者表示私人欣赏与欣慰。(要是能去朝日新闻工作就好了呐~)最后摘录一段较为深入我心的选段:媒体可以不属于任何党派和政府,但媒体永远是掌控着新闻源头——政府和政府所代表的民族主义以及国家利益的重视执行者。阅读心得:准备记者素质大赛时期,到图书馆借书,于书架上发现。感谢自己当时萌生的兴趣而借下此书。 算是今年读的最正经的书了。 读到兴起时浑然忘却时间与空间。 中日文化是一口深井,作为日语/国际关系学习者的我们,希望不要浪费所学知识与所得便利,任重道远,上下求其索。

精彩短评 (总计14条)

  •     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更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中日关系之所以到今天的地步,双方各有责任吧。不过个人认为小日本的责任居多一些,尤其是在看完这本书以后更加确认这个观点。但作者不是五毛,而是在书中以详实的数据列表列图说明,以理服人。
  •     学术含量不高,内容过于泛泛.
  •     本书不错哦。我的学生准备在写毕业论文时做参考
  •     拿来做参考的,还行吧。
  •     很好的书,可以当作相关研究的参照
  •     这本书如果叫《日本媒体概论》也许跟贴切一些。本书史料翔实,论据充分,是一本很好的工作参考书,值得日本问题研究者、新闻从业者、心理战专家等人士阅读。通过此书,对日本媒体的价值取向,历史演变有了较清晰地了解,是本好书。
  •     终于写完中日的论文了~= =不过话说这还是我写论文的时候带着怨言看完后唯一很喜欢的一本书诶!
  •     角度相当不错,但内容实在有点儿水,砍掉一半就好了
  •     作者对日本政治文化熟知,从政治,文化,历史的角度,深刻剖析了在日本误解中国形象的原因。内容易懂,书轻薄,不易产生因枯燥而厌读的情绪。可以作为了解日本媒体的参考书。
  •     本书不错,是一本研究媒介形象再现的一本很好的专业书籍.适合有一定媒介知识基础的人看
  •     同类型中最好的了。但是还有很多进步的空间。
  •     又是为了演讲读掉的,最近很有写论文的感觉虽然还没写过。资料虽然有点老,但是很有借鉴。
  •     准备记者素质大赛时到图书馆借书时偶得,为期一个月拖拖拉拉的饭后阅读。 拓展。深思。铭记。展望。
  •     看日本媒体的关注点,会有很多好玩的收获,比如你要形容中国社会现在某些特点,不会词穷。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