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传播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新闻传播出版 > 视觉传播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10
ISBN:9787301212561
作者:张浩达
页数:271页

章节摘录

  4.视觉记忆引发的思考  (1)事物的本质  初中的政治课本就已经向我们强调了认识事物本质的重要性,但事实上我们在看待问题时又是否真的做到了这一点呢?我们往往被复杂多变的表象所迷惑,停留在事物的表面,而不去进一步追究事物的内在结构和属性。俗语有“知人知面不知心”,也是阐明了认识事物难以掌握本质的道理。这个探究本质的过程之所以难,一方面是缺少科学的方法和行之有效的途径,另一方面还取决于人自身的意识和思想。方法可以靠学习和总结得来,但是思想和意识的提升只能靠自己的觉醒和反省。而这个过程也是十分艰难的,首先要不怕吃苦,其次是要勤奋,懒人将一事无成,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要懂得思考并学会思考。  (2)理解和思考  年幼的我在最初看到那个人体肌肉标本面部的时候,并没有感到恐惧,但是却不敢多看那双微睁着的眼睛。现在想来一方面是因为未知世界的科学展示对“我”的强烈吸引战胜了我对“死人”的恐惧;而另一方面“睁开的眼睛”对于当时相信灵魂存在的“我”又是一种心理暗示,所以才会产生那种矛盾的心理。人们在很多时候不能对周围环境做出客观真实的判断,这是因为他们的思想还没受到科学的教化,无法认识事物的本质和真谛。科学知识的宣传与普及的目的就在于让人们获取真实的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得出合理的结论。这对于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大有帮助的,所以我们要尊重科学,学习科学,宣传科学。但是也不要盲目迷信科学,把一切都泛化到科学的范围之内。尤其在我国大力提倡“科学发展观”的今天,我们要正确理解科学的含义,要对什么是科学的,什么是不科学的有一个明确的界定,不要误入歧途。科学本身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也必然会有其历史局限性,所以我们在用科学武装头脑的时候,也应该看清科学的本质,用客观公正的态度来对待科学,使其为我所用服务于社会。  ……

内容概要

张浩达,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视觉传播学副教授;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兼职教授;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外聘教授;北京舞蹈学院艺术传播系客座教授;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人文社科系客座教授;北京科学技术协会科普信息化专家委员;科学与艺术数字博物馆课题组长;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科技传播研究会副秘书长。 主要教授课程 《视觉传播学》、《视觉元素的动态组合》、《视觉圣经》、《广告学概论》、《广告实务》等。 著作: 《新媒体艺术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简明广告学实用教程》第2版第2次印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广告设计课堂教程》天津人民美术出皈社2005年;《视觉圣经——西方艺术中的基督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新媒介与网络广告》科学出版社2000年。 省、部级奖励 1.第12届国际信息学奧林匹克竞赛活动,突出贡献奖(作为艺术总监),2000年,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颁发;北京市先进科普工作者,突出贡献奖,2004年北京市科委、北京市科协、北京市人事局颁发。 校级奖励 《广告学概论》课程获得北京大学教学改革一等奖,2004年北京大学颁发;北京大学“正大奖教金”优秀教师奖,2005年北京大学颁发;《广告学概论》课程获得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006年优秀课程奖,中科研究生院颁发。

书籍目录

第一编  媒体信息
一个新兴的交叉学科
信息传播与数字媒体
媒介信息与艺术传播
视觉思维与逻辑思考
螳螂捕蝉与视觉盲区
新媒体制造的新问题
广告行业的标王现象
一元广告费与毛泽东
大鲜肉包的启示意义
第二编 艺术认知
I see不等于I Know
艺术首先是一种理念
艺术中国的政治波普
企盼回归的艺术本体
雕塑的内容信息扩展
城市形象与公共艺术
社会形态绑架的艺术
视觉修辞的艺术作用
后现代主义另类广告
标志概念的视觉分类
第三编 应用读解
从创意角度分析《保镖》
近乎完美的《完美风暴》
走向信仰的《圣女贞德》
无原作的作品《创世纪》
网络广告之《Ambush》
科学艺术与信仰为伍
使用视觉思维的方法
确立研究专题和方向
数字博物馆视觉设计
伦敦奥运与文化传播
参考文献
后记:感谢走过的路

编辑推荐

  视觉传播学具有鲜明的传播学属性,同时也兼具视觉艺术的表现特征,它是对视觉信息的接受与发布系统及其表现和运行规律的研究,是一门典型的交叉学科。  视觉传播学主要研究信息视觉化的问题,其中包括视觉信息的内容,科学的视觉认知原理研究,也涉及到对受众群体的理性分析和对媒介技术的了解;同时研究视觉表现的艺术规律和传播过程,是基础性研究。  视觉传达设计则是对构成视觉内容的图形、图像设计与表达技巧进行具体研究。视觉文化主要是对视觉现象进行宏观的结果性研究,研究视觉产品所带来的影响、后果与社会的文化关系等诸多领域问题。

作者简介

《视觉传播-信息、认知、读解》,本书内容简介:“视觉传播学”(Visual Communication)是生长于艺术设计学、美术学、信息学、传播学、符号学和心理学复合之处的新兴交叉学科。在信息化的社会里,通过视觉传播活动可以把许多难以用语言和其它符号传递的信息诠释为视觉信息,这种视觉化信息的传播渗透力作用非凡。作者在国内较早从事这个领域的研究工作,并处于领先水平。本书联系艺术作品、广告作品、新闻作品等传统视觉信息和数字信息的个案,对科学的视觉认知原理、视觉表现的科学规律、受众群体的接受心理和机制、视觉传播媒介技术的发展进行分析和解说,颇

图书封面


 视觉传播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当我们回顾学习历程的时候,对于教科书的印象似乎都是枯燥而充满学究气的感觉。我们期待着一本教科书是真正立足于应用、用娓娓道来的语气讲述经验,并让人们通过这些文字、实例能够明白和理解作者所要传达的信息。今天有幸读到这样难得的书,《视觉传播:信息、认知、解读》或许这样的书才更能体现传播的本质:让信息更为有效的被人们所获知。立足在交叉学科的研究中,视觉传播学对于我们而言又熟悉又陌生,熟悉在于我们的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在接触视觉信息:我们上网浏览网页,我们看到一个个图标指示我们如何进行操作,我们观看一个个广告,接受着信息膨胀社会的一个个视觉化的信息;陌生在于,似乎很少有人认真思考和研究,在这个信息膨胀的时代、传统的视觉信息在呈现怎样的新姿态?又在用什么样的方式被人们所获知?不仅如此,视觉信息本身又是怎么构建和传达给人们的?这些让我在读罢《视觉传播:信息、认知、解读》这本书后细细回味,一个新的视角是一扇窗口,让我们不仅可以看到作者的智慧、严谨和经验,也让我们深思这个社会、解读这个学科的发展。书中有一个部分给我很深的印象,这个部分用图表的形式构建了书中理论结构的核心,并将信息管理、视觉传播以及实际应用表达清晰地联系了起来,一目了然的让人了解作者的思路:清晰而富有逻辑。图表将信息作为客体按照人们对其进行的不同行为进行了划分:管理和传播。在管理方面,从管理机构到信息的开发、编辑和存储等技术领域,对于信息的处理进行了清晰地描述;在传播方面,本书主要分析了视觉信息,从视觉信息的创作出发,结合信息传播的规律、符号自身的意义以及在传播过程中所具有的文化性和对人们心理的影响,分析了信息本身的建构和意义、不同的载体和修辞、传播途径以及人作为终端的解读。非常有趣的是,在著者的笔下,信息的内容产业和内容创建,将管理和传播两个部分联系起来了,使我们清晰地看到框架间的逻辑脉络。每天,我们广告学的学生关注着创意构思、关注着精妙的文案,我们看很多的案例,希望从中学习并寻找着灵感,而其实,规律都是相似的,需要的是一个懂得各方面知识并勤于思考的头脑,这些便是《视觉传播:信息、认知、解读》这本书给我最深的感悟。大创意不是一时的灵感,背后是丰富的知识积累和逻辑的分析建构,此书给了我们一个新的视角和方法来看待视觉传播,真诚的带领我们走进这个丰富而精妙的世界。我相信,有些收获并不是知识本身,而是一种方法和思维方式,这些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影响,也是读书最大的收益,无论你是否对视觉传播学有兴趣,这本书都将送给你这样一份礼物。
  •     作为一名传播学方向的学生,能够在毕业前夕读到张浩达老师的这本书实在一件幸事。由于研究方向选择了广告,便一心想着能够有一本方便实用又极具易读性的书带我走进符号世界。读过教科书般的《广告学教程》也读过史学性质的《中国广告史》还看过大卫奥格威的《一个广告人的自白》等,但总觉得我像只井底之蛙,被圈在了一个小圈子里,看不到更广阔的天空。直到读到这本书《视觉传播》,拿到手我就囫囵吞枣的先看了一遍,美其名曰“先睹为快”,然后,再从头开始,慢慢品读,细细消化。看完本书,我最大的感触就是:既要脚踏实地,如作者治学般严谨;又要仰望星空,坚持信仰,永葆一颗赤子之心。  本书的作者张浩达先生,从他的简介中不难发现,与其说他是一位在视觉传播方向颇有研究的学者,我更愿意认为他是一位执着于内心信仰的艺术家,正如他自己所言“星空下的守望者”。因此,作者作为艺术家的浪漫气质和他自身丰富的人生经历为这本书增添了不少艺术气息与文化气息,极具易读性。本书整体上分为三个部分,也就是书名中的:媒体“信息”、艺术“认知”应用“解读”。这三部分按照一个从理解到应用的逻辑顺序铺展开来,既符合读者的阅读习惯也顺应人认识事物的规律,又增加了本书的可读性。  《视觉传播》不是那种教条性质的有各种可以画下划线并且用来背诵的名言金句,恰恰相反,书中的每一句话,每个例子都经得起推敲和斟酌,发人深省。例如“i see ≠i know”这个例子。我们常说“眼见为实”但是,眼见就一定为实吗?作者通过一副名画《画家与镜中之妻》(作者 萨尔瓦多*达利)向读者层层展示了看到的并不是你所知道的。所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就是这个道理。  在看此书的过程中,我脑海中不时的闪现《达芬奇密码》。因为看达芬奇密码时就被里面神秘的符号给吸引了。于是,在读完本书之后又找来《达芬奇密码》,利用《视觉传播》中学到的东西来分析解读书中的符号信息。我想,作为一名广告人,要想将图形图像这种符号信息运用得当,达到好的传播效果,那么精通“符号学”绝对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除此之外,本书不仅是一本实用的工具书,还可以作为一本学习宗教和艺术知识的百科全书。书中通过对《圣经》故事的视觉呈现解读,带我们走进一个神秘肃穆的世界。比如,沙画作品《创世纪》,拉斐尔的《圣母像》,影视作品《圣女贞德》等,作者通过不同的艺术形式向我们揭示了视觉信息的运用与解读方法,使得一本实用工具书毫无说教气息,而是生动易读。  本书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广告这样一个领域,而是透过符号,透过视觉化的信息带你走进更广阔的天空。你知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但是你知道当把这个故事做成分镜头,并且打乱镜头顺序,重新排列组合,可以得到很多有意思的故事吗?你看到什么取决于你自身的文化水平和修养层次,因此“知道的多,看到的多”。由于认知主体的不同,看到的东西也不一样,因此“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此有的人看了《红楼梦》宁愿喜欢那个喝酒撒泼的焦大也不欣赏“世外仙姝”林黛玉。在当今这样一个信息时代,视觉传播从艺术设计领域已经悄然走向大众传播领域,只要谈到“文化产业”“文化创意”“眼球经济”等,都会设计到视觉传播这个概念。因此在开篇中我说到的作为一名学习广告的传播学专业的学生,能够在毕业之前读到本书真乃一大幸事,既可以为我的毕业论文作为参考,又可以为我将来参加工作作为指导。因此,无论你是从事文化管理还是文化产业或是广告策划等领域的白领,还是与艺术相关领域的学生或者对艺术设计的爱好者,这本书绝对是你“充电”的不二选择!

精彩短评 (总计3条)

  •     偏视觉传达的艺术传播入门书,引用了很多事例,像似教科书却也有很多生动有趣的地方。总共花了两三个小时就读完了,有些框架总结的很好。
  •     简直无力吐槽。。。从此以后再不相信天朝的教程了。。。
  •     在图书馆扫到的干货书,个人偏好第一编,其次第二编、第三编。是本好书,好在哪呢,可能是读起来很让人舒服,就像跟作者在对话,很受益。其中一个道理印象深刻:有的时候学生并不知道他们看到了什么,反而恰恰是,只有当他们知道了什么的时候才会看到什么。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