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水静流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新闻传播出版 > 深水静流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10
ISBN:9787309069150
页数:748页

章节摘录

  《向导》周报:创刊于1922年9月13日,是党中央机关报,16开本。到1927年7月中旬停刊,共出了201期。最初每期8页,从第142期起增为12页,第144期起更增为16页。  对于当前的国内外大事,《向导》差不多都有评论。最初不分栏,第7期起始辟《时事短评》一栏,和比较长的文章分开。第25期起,不再登长文章了,全是时事述评性质的文字,分载于《中国一周》和《世界一周》两栏。第55期起,这两栏又合并为《时事评论》,并恢复比较长的分析论述的文章。同期始辟《寸铁》一栏,文字短小精悍,揭露敌人,往往一针见血,一直持续到停刊。此外还先后有过《什么话》、《肉麻世界》等栏,专载当时报刊评论、名人文章谈话中“不成话”的东西。第82期起,《时事评论》一概取消,此后每期登载的就大抵是比较长的文章了。  读者对于时局的看法、对《向导》的意见,都在《读者之声》栏发表。有时还就某些问题和读者在这一栏反复辩论。  (二)  《向导》是党的第二次代表大会决定出版的中央机关报。《向导》一创刊,就集中力量来宣传第二次代表大会宣言中提出的中国人民当前的基本任务是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统一中国为真正民主共和国的主张,宣传建立各革命阶级的统一战线来完成这个民主革命任务的必要性。  打倒帝国主义,这在当时的中国完全是一个新的口号。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虽然饱受帝国主义侵略之苦,并进行过多次自发的反帝国主义的运动,虽然对于一向采取比较露骨的侵略方式的日本帝国主义有很大的反感,可是对于帝国主义的本质、帝国主义的侵略和中国在长时间内经济不能发展、政治不能进步之间的关系并没有正确的认识,对于西方的帝国主义国家,特别是美国,还存在着若干幻想。这就使得知名学者胡适在党的第二次代表大会宣言发表之后,敢于公然替英美帝国主义辩护,说什么他们并未援助中国的军阀进行内战,外国投资者也希望中国和平和统一。因此“国际帝国主义不是中国人民理想的对象”,“现在中国已没有很大的国际侵略的危险了”。《向导》为此不能不通过大量的事实来揭露帝国主义的侵略活动,驳斥一切替帝国主义辩护的谬论,打破种种对帝国主义的幻想。

前言

  八十年,春风化雨;八十年,润物无声。从新闻学组,到新闻系,再到新闻学院,复旦大学新闻教育以八十年从未间断的历史,以日益成熟、健全的新闻理论,新闻史及新闻实务三位一体的学科体系建设,成就了其在现当代中国新闻教育史上独特而崇高的地位。  八十周年院庆前夕,手捧这本厚重的新闻学院教师论文集,我敬意满怀,欣慰满怀,更是信心满怀。个人一直认为,新闻学院最好的产品是我们培养出的一批批优秀的学生,而决定这一产品质量的关键,则取决于我们有多少优秀的老师,取决于我们的老师具备何种程度的师风师德、新闻价值观,知识眼界、理论素养及学术水平。从这层意义上来讲,复旦新闻学院有两笔财富,一是优秀的学生,一是优秀的教师。而新闻学院办得好坏也取决于这两个方面,一是学生们的学习能力如何,二是教师们的教学能力如何。其中,对于教师而言,科研水平,论文写作,是衡量其教学能力的重要方面。手捧这本教师论文集,我在感受到分量的同时,更体会到了复旦新闻学院作为百年名校的名院系,这么多年来之所以能在国内乃至于世界同业中保持先进地位的原因所在,以及诸位同仁为之所付出的辛勤努力。

内容概要

  宋超,男,上海人,1950年5月出生,研究生学历,硕士,高级记者,教授。曾任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党委副书记、副社长、解放日报党委书记、总编辑,现任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中共上海市委外宣办主任、上海市人民政府新闻办主任、上海市网宣办主任,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院长。  宋超是中共十六大代表,上海市八届、九届党代会代表,上海市十一届、十二届人大代表,上海市政协常委,上海市劳动模范,上海市宣传系统优秀共产党员。多次获中国新闻一等奖、中国新闻论文一等奖、上海市好新闻一等奖,并获全国图书特等奖,荣获中国新闻界最高奖——全国范长江奖,享受国务院授予的政府专家特殊津贴。  1979年至解放日报工作,历任记者、农村部副主任、党支部书记、农村部主任、工交基建财贸部主任、解放日报编委、总编辑助理、副总编辑、常务副总编辑、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党委副书记、副社长,解放日报党委副书记、总编辑,解放日报党委书记、总编辑。  2003年1月起,宋超到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市委外宣办、市政府新闻办任职,负责上海市报纸、广播、电视、出版、互联网络的管理工作,以及上海市政府新闻工作及对外政府信息发布、上海在国际上的沟通推介工作。曾经成功地组织和领导了上海在美国洛杉矶、俄罗斯莫斯科和圣彼得堡、日本东京、英国伦敦等地的大型沟通推介工作,产生十分重大的影响。  2008年10月份兼任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院长。

书籍目录

序: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坚持新闻理论研究的改革创新 宋超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机关报——《向导》 丁树奇王中研究新闻学的经过与贡献 余家宏 丁淦林新闻定义新探 宁树藩谈谈战地新闻摄影 曹宠揭批“四人帮”控制时期《人民日报》的反动编排 叶春华“新闻即史”论 林帆开拓创新,重视空白领域与薄弱环节的新闻史学研究 徐培汀略谈通讯写作的几种基本表现方法 夏鼎铭瞿秋白对毛泽东思想的贡献 姚守中关于新闻改革的一些理论思考 居欣如加强报纸评论的几点看法 张黎洲推进新闻体制改革的思想武器 董荣华论现代阅听人 朱增朴关于新闻本体的探索 姚福申关于晚报味 朱家生参与沟通宣传——喜读十七大代表张新实从北京发回的报道 张汉川“勿忘人民”——穆青新闻思想的灵魂 周胜林马克思主义新闻学中国的实践与发展 马光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中国化及其运用 丁法章名誉权案事实真伪的举证责任及相关问题——评杨义巢诉胡肖琼侵害名誉权案 魏永征书籍编辑学研究三题 吴圣苓试论采访中的心理感应规律 张骏德从人民民主的高度推进舆论监督的意义及举措 童兵对上海广播电视事业发展思路和管理模式的探索 赵凯试析经济体制改革与报业经营改革的互动 陈桂兰报业改革:党报改革的必由之路 黄芝晓论中国新闻改革的优先目标——写在新闻改革30周年前夕 李良荣做足主流新闻彰显党报影响力——关于正面宣传的一点思考 张家厚重建上海的新闻信息中心地位 秦绍德法制新闻是重要的宣传武器 吴万里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S OF CHINESE TELEVISION 19791989 Jinglu Yu把报纸编辑部改造成多媒体新闻信息平台 潘玉鹏新闻摄影应把视觉冲击力放在首位 颜志刚美国新闻传播法制理念的演进 顾昕网络广告价值的体现 程士安逆向思维与新闻摄影 陈继超电视新闻现场直播初论 陈雪虎创立新闻边缘学科 刘海贵在改革中发展的上海新闻广播 张海鹰党报面临的一项战略性课题——上海大学生媒介消费调查引发的一些思考 张子让 刘鹏 陈红梅加强来华留学管理,提升竞争力度 袁雪琴研究读者心理学 汪洪洋中国传播学的兴起、发展与趋势 张国良试论电视报道语言 王一敏视觉文化传播:对一种文化形态和传播理念的诠释 孟建中国公共关系教育二十年 纪华强传播学方法论的第一次冲突及其后果 殷晓蓉面临信任危机的美国新闻界 陈建德如何提高新闻照片的可视性 俞蓓迪论中国近代新闻事业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 黄瑚新闻摄影要注重表现现场气氛 周伟明新闻客观性三题 黄旦中国动画产业迷局解析 郭虹“摄影,就是你的私生活;私生活,就在你的摄影中!”——中国私摄影论 顾铮文化身份的生成与再造:从《沙鸯之钟》到《月光小夜曲》 赵民 陆晔中国传播教育如何发展——境外传播教育模式的启示 李双龙论媒介生态——我国报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若干制约因素 裘正义变革中的中国青浦农村家庭——把政策交给农民 俞振伟媒介话语空间的重构——中国大陆大众化报纸媒介话语的三十年演变 孙玮理解霍尔——从媒介功能和新闻真实性的角度看 杨击《铁西区》:历史与阶级意识 吕新雨用智慧担负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责任 燕爽试论科技进步与传播方式革新 杨敏《金融时报》社论的国际性与专业性 黄小雄媒体社会功能的弱化与重建 张涛甫美国媒体对消息提供者的保护:职业道德与司法公正的冲突 陈建云培养未来的“人类灵魂工程师”——用邓小平理论指导当代高校新闻类学生的素质教育 萧思健《南方周末》与中国消费者权益维护运动 洪兵“大鸣、大放、大辩论、大字报”的兴起、入宪与废除 李春新闻传媒在风险社会中的功能定位 童兵 马凌The Passion of the Director and the Temptation of the Market—a Comparison between Scorsese and Gibson's Christ Movies 刘咏文化认同与市场逻辑:加拿大图书出版产业分析 曹晋网络:自由及其想象——以巴赫金狂欢理论为视角 胡春阳政治经济学批判:广告传播研究的另类视角 张殿元京粤两地文学学者谈新闻 许燕20世纪90年代的西方大众传播学研究 廖圣清能力猎食战略——动态环境中媒体如何构筑竞争优势 章平新闻业的话语实践与专业意识生产——以媒介有关狗仔队的话语为例 谢静在幻境中成长——青年网络游戏行为研究 杨鹏权益分割的技巧与市场延展的边界——电视剧产制模式与国际竞争力关系的比较研究 朱春阳数字化时代的创意新概念 李华强媒介序参数:从精神到物质的文化重构 周笑行为者与观察者:西方媒体对华报道中的基本归因错误原因分析及对策 邓建国“左联”的组织传播研究 张大伟健康传播发展回顾和展望 王迪多元与共识——深度报道从业者的职业意识特征研究 张志安看得见的手:论市场经济环境中政府对广电产业的管制——以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为例 沈国麟从中美比较看我国新闻传播学学科专业设置中存在的问题 伍静 刘海贵Web2.0知情与表达: 以上海网民为例的研究 周葆华后记

作者简介

《深水静流: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师论文集》内容简介: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走过八十个春秋了。八十年,春风化雨;八十年,润物无声。从新闻学组,到新闻系,再到新闻学院,复旦大学新闻教育以八十年从未间断的历史,以日益成熟、健全的新闻理论,新闻史及新闻实务三位一体的学科体系建设,成就了其在现当代中国新闻教育史上独特而崇高的地位。《深水静流: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师论文集》收录了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师论文集以供参考。

图书封面


 深水静流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4条)

  •     读过老师介绍- -
  •     复旦精品
  •     太厚了,过段日子再研究吧。
  •     一本厚厚的论文集,一本走过80余年风雨的中国名校的回忆录~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