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的面具》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心理学 > 心灵的面具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9-1
ISBN:9787561787632
作者:(美)布莱克曼
页数:214页

别装可爱,杰瑞姆.布莱克曼不吃这一套

杰瑞姆.布莱克曼想必一直在使用“穷思竭虑”与“理智化”的防御技巧,避免自己受到情绪低落的影响,所以才有了这本书。坦白地说,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的嘴角一直在抽搐着。从未想到过自己所有的行为,甚至与自以为善良、理性与可爱的行为背后居然藏着如此狡猾的动机。杰瑞姆.布莱克曼不是盖的,在这种犀利无情的精神病专家面前,你,我都休想装可爱。我只是草草将此书看了一遍,就似乎已经明白了自己一直以来困扰的几个问题。1. 专注力。为什么我很难集中注意力?当专注力变成一种对权威顺从的(侵犯化)举动的象征时,儿童和一些成年人可能会无意识地掏这种功能以维持自主感。那就是说,他们无意识地将身份认同弥散等同于注意。他们的分心可能是由于专注功能的抑制以便缓解自体-客体融合焦虑。分心也可作为防御,是反叛性攻击行为的表现。看来很可能我的分心与对权威的不满有关。而我对权威的不满又与自己对父母的依赖与愤怒有关。由于情感上的依赖掩饰了愤怒,不得不将愤怒导向与父母类似的权威。这可以解释我自己对任何权威都有种第一眼的反感。2. 躯体化。为什么当一个人闲下来时,反而会身上出现各种痛?你对自己的身体及其功能有着意识上的象征性恐惧,尽管缺乏医学检查上的发现。你把注意力都集中在自己身上,以此来回避抑郁、孤独和愿望未实现。这种例子我在生活中见得太多。有些人特别神经质,包括我自己,很容易觉得自己身上出现了病痛,尤其在境况不好,或者是看到某些病症的描述时,臆想出自己身上也有同样的病。其实都只不过是大脑变的魔术,夸大了各种困难,给自己找借口而已。等等。看完这本书后,我觉得自己对于人性的认识现实,或者说冰冷了许多。世界上所有的人都在戴着面具过日子,无非是有的人戴的面具高级一些,舒适一些,而有些人戴的面具不仅笨重而且散发着毒气,既无益于自己的生活,同时也影响了别人。慢来,这种随之产生的傲慢感是什么情绪?我需要翻一翻书,检查一下自己写这篇文章的动机。

唯有直面,才可从容

这本书,算是精神分析较专业的工具书了吧。所谓防御机制,是指从意识层面消除不愉快情感的一种心理操作。曾奇峰在《序》里写:如果说分析别人的防御是一种职业,那么分析自己的防御就是一种修行了。是啊,确实如此。佛说:汝意不可信。原来我们的心灵戴了这么多面具,不可信,是因为我们以为自己很了解自己,以为自己可以掌控自己,原来,自己也是自己的傀儡。这句话,看起来似乎很不可理喻,然而事实却正是如此:很多时候,我们并不是自己的主人,而只是自己的奴隶。自己想做的很多事情,却总是莫名其妙无法完成,甚至无法开始去做,甚至,我们根本就不知道自己真正想做什么。鲁迅说,真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而我觉得,真的勇士,是敢于直面自己心灵的人。这本书,会让我们看见,也许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做着自欺欺人的事情,而我们却丝毫没有觉察,甚至还可能为自己的面具而洋洋自得。除了一些危险的或适应不良的防御机制,例如严重的“转向自身”会让我们莫名的想自杀,“否认”也有可能让我们置极度的危险情况而不顾而危及自身的安全;还有很多可以让我们“避苦趋乐”的防御机制,甚至“幽默”、“升华”也很有可能只是我们欺骗自己的工具。当然,面具很多时候也是必要的,我们不需要全部卸下自己的面具,因为“祼露”可能是危险的,只是,我们需要揭起面具,看看自己的真面目,这是对自己的真诚,唯有对自己真诚,才可以真实的安排自己,唯有对自己真诚,才能对别人真诚。唯有真诚,我们才可从容面对世间的一切。唯有直面,才可从容。

精神分析治疗的工具书。

1、本书诚如作者所言:描述那些防御并且给出一些关于它们的可能对实践中的临床医生有用的信息。2、虽然翻译的不算流畅,但是对有一定精神分析理论基础的读者而言,还是可以看得懂的。3、如果书中涵盖更多的应对技能,就更好了。

国内第一本翻译过来的关于防御机制的书

对于专业人员来说,先读5遍再说吧。书中对101种防御机制有很详尽的解读。通过读这本书,在实际工作中,对防御机制的识别有了很大的提高。特别是防御机制群,对诊断有很大的帮助。记得曾奇峰说过,让病人对精神分析上瘾的方式,就是每次都对一种防御机制进行解释。每次对防御的解释,都让病人对自己的情感有了更深的了解,一部分问题也得到解决。

考验耐心的翻译

已经忘记是哪个论坛推荐的这本书。在犹豫是给“较差”还是“还行”。一般来说我不是那么挑剔的人,可是客观的说,这本书的翻译,实在是有些太粗糙,以至于大大影响阅读的顺畅。有时甚至让人忍不住想发火。好在抛开翻译的部分,还能感到这本书内容的丰富和价值,否则真没法坚持读完。对阅读原文没有障碍的同学,或许会觉得这是一本还不错的书。

曾奇峰:从防御的角度鉴赏人格--《心灵的面具:101种防御机制》中文版代序

在我们生活的这个星球上,现在大约有195个主权国家。每个主权国家,都有或大或小的国防力量,这是一个国家的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了解一个国家,从它的国防力量入手,是一个相当不错的角度。在全部的国家里,现在生活着大约50亿人。他们中的绝大部分,在身体上也都有着或强或弱的个人防卫体系,组成这个体系的成分包括皮肤、白细胞、巨噬细胞和各种抗体,在医学上,这个体系被称为免疫系统。有很少一部分人,他们的免疫系统被摧毁,因为他们感染了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病毒,这个疾病的中文名字叫做艾滋病。每个人的精神世界,也需要被保护。面对大自然经常显现的敌意,以及人际间时时处处呈现的冲突,不设防的心灵无法完整而清晰地存活下去。人类个体成长的每一步,都有一些“护心术”在等着我们学习。如果没有意外,我们几乎会自然地学会一个成人应该具备的捍卫自己精神领地的能力,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这几乎就等于心理的健康。不幸的是,有一些人,由于成长的道路过于坎坷,使他们在成年后还持续使用早年学会的低级而落后的“护心术”,无法学会更加高级而先进的手段,所以他们也许终身会处在心理上的疾病状态。精神分析,或者说心理动力学,研究的核心之一,就是自我的防御机制。一个人使用哪些自我防御机制,直接呈现了这个人的人格的强度、稳定度和成熟度,笼统地说就是健康的程度。如果说精神分析是一种人格鉴赏学,那么对一个人的心理防御机制的分析,犹如通过军队了解一个国家,或者通过一个人的免疫系统功能来了解这个人的体魄。如果说分析别人的防御是一种职业,那么分析自己的防御就是一种修行了。把自己的潜意识防御上升到意识层面之后,就知道了你的力量可以攀登多高的山峰,你的耐力可以走多远的夜路,你的胆量能够面对什么样的敌人,以及你的气魄能够担当多大的失败和成功。当然你还会知道,永远不去做你的人格顶不住的任何事情。去年夏天,德中心理治疗院(中德心理治疗连续培训项目的主办者)前任主席马佳丽女士问我,往精神的深处看,东西方人是一样的吗?我的回答是:在整体的精神的本质上,我们是一样的。我们有同样的内驱力,我们的内心世界都在早年的关系中形成,并在后来影响我们的全部的关系;我们都趋乐避苦,或者能够忍受。这几句话几乎表达了精神分析全部的人性观,而所谓“趋乐避苦”,说的就是自我防御机制。我同时也跟马佳丽说,就像个体之间的防御机制有差异一样,群体之间的防御机制也会有差异或者说各有特点。我举了两个例子,来说明我们中国人的防御的特点。必须强调的是,这里所谓特点,只是表示在程度上有点“过分”而已,并不表示“只有”我们才这样自我保护。第一个例子是,“一种情感对抗另一种:你专注于一种情感,而回避另一种。”这是本书描述的第57种防御。这个防御机制在我们群体中具体表现之一,就是过度呈现和提倡孩子对父母的爱,而忽略甚至否认孩子因为各种原因(比如成长和独立的需要)而产生的对父母的恨。这使得假装孝顺的伪君子可以大行其道,而敢于直面人性负面的人难以生存。第二个例子是,几千年来,我们都在使用“躯体化”的防御。这是本书描述的第65种防御,它的定义是:你专注于自己的身体,以避免口欲、性和仇恨的冲动导致的冲突。从很早的时候开始,一些人际关系的失意者,就沉溺到修身养性、服药炼丹的活动中。著名的有魏晋时期(公元220-589年)的名士。最近三十年,以养生、健康为名的运动此起彼伏,数以亿计的人卷入其中。很多的骗子被揭露,但这真的不是最终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要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办法是让大家使用比躯体化更高级别的防御。很显然,这需要精神分析,更需要时间。这本书的名字叫做《101种防御机制》,但并不意味着人的防御只有这么多;在一些精神分析实战培训中,有些防御已经不在这101种之内,需要被重新命名。不过一般来说,分析了本书描述的防御,对他人或者自己的了解就已经足够专业和“深层”了。如果你是第一次接触到这本书涉及的内容,你也许会觉得,很多说法都是牵强附会甚至胡说八道。这很正常,因为精神分析这门学问讲的就是我们通常不会觉察到的东西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比如,如果你没学过化学,当有人告诉你,价值连城的钻石和几元钱一斤的木炭在本质上是一种元素的时候,你当然会嗤之以鼻。很多事情,浅看和深看,真的非常不一样。在你被分析几百次,或者分析别人几百次,或者通过别的机缘巧合沉到了人类精神的幽深之处,你就会同意,这本书的字字句句,都是人类心灵最智慧和最勇敢的探索者们在展示他们惊人而美丽的发现:犹如医学家眼里的别样人体,犹如物理学家眼里的别样世界。感谢西溪心理治疗研究小组六位译者的辛勤劳动。从功利上来说,翻译书的效率相当不高,所以我很少做这事。从心理防御机制的角度看,跟我相比,他们这样译书的心理防御机制可以这样被命名:利他型的见诸行动。我知道,我这是在赞美他们。我还知道,赞美他们是我的防御的需要。我不知道的是,有没有这样一种境界的人格,不需要任何防御,“裸露”着就可以好好地活下去?2011年5月22日

你好,我亲爱的假面

曾奇峰在序言里说,“我不知道的是,有没有这样一种境界的人格,不需要任何防御,‘裸露’着就可以好好地活下去?”最初读到这儿,心里忍不住赞叹,果然是大师啊,情怀就是高尚别致,有那样的追求,本人应该也是率性可爱的吧!合上书本,还在微博上更新自己的趣味解读。可在某一瞬间,突然就意识到曾奇峰使用了防御,而自己小小的心理活动,竟然也是防御集团。曾老师通过发问,转移了透析自己防御方式的意识,将序言引向结尾。而我的赞叹,首先是理想化——将他视为最好的,其次是投射——将自己对无防御的追求附到他身上,然后是内射——建构了曾老师率性可爱的形象——也许他并不是那样的性格~那么,上面这段,又是另一种防御——内省——通过对自己的观察和过度分析,屏蔽了不愉快的情绪感受。到底是什么情绪呢,我猜也许是对自己使用防御的内疚和羞愧感吧。毕竟,人类启用防御方式,目的不外乎就是为了逃脱那几种情绪——愤怒、羞愧、内疚、抑郁、悲伤,还有避免体会到冲突——想要依赖啊、想要伤害别人啊、想挑剔自己啊等等。是不是有点恐怖呢,你会这样想吧,感觉像是强大的敌人步步紧逼,退无可退。无论你有怎样的动作,有怎样的想法,似乎都逃不掉防御的笼罩。其实,防御就像一幅假面,有了它你才能在化装舞会轻松穿行。设想一下,杯筹交错的聚会中,人人佩戴精致的面具,仅你一人素颜朝天,会不会有一种裸奔的感觉?!将这整座世界喻为化妆舞会,是夸张了点儿。然而,人格的假面却是如影随形,并且不可或缺。人类天性中所具有的本能驱力,决定了我们的人格有时候看上去并不美观。比如,你很想撕掉不及格的考卷吧,你恨不得给富二代一记老拳吧,你极度渴望熊猫一样的餐饮待遇吧,你做梦都想拥吻林志玲吧。那么,之所以,认真修正了错题是使用了升华的防御,屌丝没有群殴高帅富是合理化进行了防御,依然咽下便利店的盒饭是使用了正常化的防御,克制自己不要过度YY志玲姐姐是压制进行了防御——整天YY,怎么工作啊!受了老板的气,踢一脚垃圾桶,是转移;单身一族,在情人节宅家里,是回避;自己想吃火锅,问朋友你很想打牙祭吧,是投射;看到邻居开华丽的跑车,嘀咕,指不定收多少红包呢,是贬低;郁郁不得志,对着镜子喊,没什么大不了的,是最小化……生之艰难,活之疲累,如果不用防御,直面那惨淡的人生,只怕也不能享受仅有的乐趣吧。《犀牛的爱情》里有一句经典台词——遗忘是人类所做的唯一事情。防御的价值也就在于,让你忘记自己的不如意,忘记遗憾和不甘,忘记挫败和困顿,能够拥有片刻的喘息,重新积聚走下去的勇气和力量。正因为有了这防御,才能保护自己倔强的内心,始终鲜活。如此,不如,深情地唤一声:你好,我亲爱的假面。和它成为朋友,带着它认真并充满兴致地活下去,这比起追求无防御的“裸露”靠谱地多啊。好吧,我又防御了,你猜猜,这是哪一种呢?


 心灵的面具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