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自我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心理学 > 生态自我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12
ISBN:9787511711601
作者:吴建平
页数:221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在本书附录中对生态自我进行的实证研究结果显示,生态自我是建立在一定价值观基础之上的,环境关心价值观的三个维度与生态自我都存在显著正相关。回归分析显示,利他关心对生态自我有预测作用。生态自我用自我中涵盖自然量表表示,其原型是自我中涵盖他人量表。利他关心对生态自我的预测作用与利他对象的扩展有关。利他对象包括家人、朋友、社区的人、国民甚至是整个人类。利他动机的激活,进一步扩展利他对象,从人类到非人类,有利于社会公众建立生态自我意识,关心人类以外的非人类世界,表现生态实践行为。环境关心价值观的利他关心、生物圈关心两个维度与环境友好行为存在相关,即环境态度与环境行为之间存在一致性。回归分析显示,生物圈关心与利他关心对环境友好行为有预测作用。利他关心是建立在利他动机基础上的,生物圈关心是建立在生态中心主义价值观基础上的。激活利他动机,鼓励社会成员的利他行为,就会进一步使社会成员从利他行为导向亲环境行为。(三)对能源消耗的及时反馈对能源消耗的反馈,可以有效地降低能源的消耗。能源消费反馈越频繁,节省就越多。当人们的能源消费支出相对于其收入来说很高的时候,当人们认为反馈精确反映了他们的能源消费行为时,反馈在降低能源消耗使用上更为有效。从行为主义的强化理论出发,反馈即知道行为的结果,及时知道行为结果可以有效地控制一个行为。而延迟反馈会消弱对一个行为的控制。及时反馈消费的支出,可以有效地节约能源和消费支出。如果只号召大家尽量减少对家用电器的使用,节约能源的效果不会很显著。其中一个主要的问题是对能源浪费情况没有进行及时反馈,比如,你总是不关灯就离开,而电费的帐单到月底才能看到。

内容概要

吴建平,1966年生,内蒙古乌兰察布人,管理学博士。现就职于北京林业大学人文学院心理学系,硕士生导师,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人选。任主编或副主编的学术著作有:《内蒙古的社会现代化之路》、《生态环境心理研究》、《环境与人类心理--首届中国环境与生态心理学大会论文集》、《绿色家园生命畅想》、《青年心理健康教育概论》、《社会心理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环境与生态心理学》等。译著有《环境心理学》。主要研究方向:社会心理、环境心理。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绪论
一、关注生态是21世纪的主题
二、环境问题与生态危机
(一)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
(二)生态危机的根源
(三)生态危机的实质
三、环境与人类行为的相关理论
(一)生态学
(二)行为学
(三)环境心理学
(四)环境哲学
(五)可持续发展
第二章 人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冲突
一、人与自然的关系
(一)人类中心主义
(二)非人类中心主义
二、人在生态系统中的双重角色(一)人是生态系统的消费者
(二)人是生态系统的操纵者
三、人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冲突
(一)依附于自然与控制自然
(二)操纵者角色对消费者角色的毁灭
第三章 人类自我认知发展的过程
一、自我
二、社会自我
(一)社会自我产生于社会互动
(二)自我向社会自我的延伸
(三)社会自我的主客二分
三、生态自我
(一)自我的系统观
(二)生态自我的提出
(三)自我的扩展与自我边界的重建
第四章 自我与生态困境的关系
一、自我与自然的对立
二、自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一)人类早期环境意识的建立
(二)不真实自我与炫耀消费
(三)人类的自恋与过度消费行为
第五章 社会自我与环境问题
一、社会自我的环境观
(一)自然是工具
(二)所有物是自我的延伸
……
第六章 生态自我与亲环境行为
第七章 有利于生态的自我行为管理

编辑推荐

《生态自我:人与环境的心理学探索》由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生态自我:人与环境的心理学探索》主要内容简介:环境问题不仅是环境本身的问题,也与人的认知、情感、行为、价值观等存在内在关系。《生态自我:人与环境的心理学探索》从心理学视角,围绕自我与生态的关系,在人类自我认知与人的行为层面探讨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分析自我认知发展的不同阶段对生态环境的不同影响,《生态自我:人与环境的心理学探索》还对生态自我进行了理论建构和实证研究,重点论述了自我与自然的对立,社会自我与环境问题,生态自我的亲环境行为。

图书封面


 生态自我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除了人们所知的地球七个大陆,在太平洋最人迹罕至的地方又有一个“新大陆”正在生成。这个“新大陆”完全是由垃圾堆起来的,人们把它称为“第八大陆”。这个巨大的垃圾岛,面积是英国的六倍。这个巨大的垃圾岛也被称为“大太平洋垃圾带”,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和夏威夷之间。在过去60年间,这个垃圾带的面积一直在逐渐扩大。这里的垃圾多达1千万吨。这里的垃圾种类繁多,有塑料袋、装沐浴露的塑料瓶、拖鞋、儿童玩具、轮胎、饮料罐甚至塑料泳池……垃圾带所在海域的海水都充斥着有毒的化学物和细小的塑料碎片,而这些又被鱼类吃到肚子里。现在每条海鱼的肚子里最多能发现26块塑料碎片。科学家在大西洋发现巨型漂浮垃圾堆,其规模只比“大太平洋垃圾带”整体规模稍小。大西洋的这一垃圾带距离北美海岸约有数百英里,由数万小块塑料构成。研究发现,在有些海域,海洋最大塑料密度达到每平方公里20万个塑料碎片,并且绝大多数碎片都来自于人们日常生活中用到的消费品,诸如包装袋、塑料制品等等。  人类对稀有资源的追求造成对地球稀有资源的毁灭性破坏。越稀有越昂贵,越稀有越追求。消费社会的生活方式造成对资源的掠夺性开发,过度消费导致的直接后果是资源耗竭、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对地球生命支持系统构成严重威胁。  3.消费者的行为障碍对生态环境的危害  消费者的饮食障碍本身也是一种对环境的直接危害,贪食、抽烟及酗酒等行为障碍是对自然资源的浪费,这种行为障碍造成对环境的危害。  ……

精彩短评 (总计2条)

  •     书本质量稍差
  •     小的是好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