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伪心理学说不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心理学 > 对伪心理学说不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1-1
ISBN:9787115263254
作者:基思•斯坦诺维奇
页数:254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偶然性和随机性是我们周围环境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偶然性和随机性的规律支配着生物进化和基凶重组的机制,物理学也运用关于偶然性的统计定律来解释物质的基本结构。自然界发生的很多事情,都是系统性以及可解释的因素与偶然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再回想一下前面谈到的例子:吸烟导致肺癌。生物学上系统的、可解释的方面将吸烟和某一疾病联系起来,但这并不表示所有吸烟者都会患肺癌,这种趋势是概率性的。或许最终我们能解释为什么有些吸烟者不会患肺癌,但在现阶段,这种变异性必须归因于大量偶然性因素,是这些因素决定一个人是否患某一疾病。这个例子说明,当一件事取决于偶然性时,并不一定表示它是不确定的,只是说它目前是无法确定的。掷硬币是偶然事件,但并不是说在对抛掷的角度、硬币内的金属成分以及许多其他变量加以测量之后,也不可能确定其抛掷的结果。实际上,这些变量确实决定了掷硬币的结果。但是,我们称掷硬币为随机事件,是因为在每一次抛掷时,我们没有比较简易快捷的方法来测量这些变量。一次抛掷的结果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不确定,它只是在当下无法确定而已。世界上的许多事件不能以系统性的因素来完全解释清楚,至少现在还不能。然而,当一一个特定的现象没有现成的系统解释的时候,我们头脑中的概念寻求“设备”往往仍在隆隆运转,试图将无意义的理论强加于原本随机的数据。心理学家曾对此现象进行了实验研究。一个实验情境中,要求被试观察一系列在多个维度上有所区别的刺激物,并告诉他们其中的一些刺激物属于一类,而其他的则属于另一类,被试的任务是去判断每一个刺激物属于这两类中的哪一类。实际上,刺激物是研究者随机归类的,因此除了随机性,并没有任何其他规律。但是,被试很少敢做随机猜测。相反地,他们通常会绞尽脑汁,虚构一个复杂的分类方法,并对他们给这些刺激物所做的分类做出解释。

名人推荐

这本“与众不同的心理学”教科书,总结了心理学家的职业特质,让每一位读者都有机会去理解我们心理学家是如何去思考、分析和解读人类的行为和心理的。每一章都将一个常识的、朴素的、直觉的有关人类心理的分析和思考与一个科学的、严谨的、心理学的分析和思考相对比,以帮助读者理解心理学家的分析逻辑和研究思路。  ——彭凯平教授(清华大学心理学系系主任,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心理学系终身教授)这本书在第一版时,我已经开始把它推荐给我的学生,那是十多年前的事了。现在它已经出到第八版了,可见它深受几代老师及学生的喜爱。阅读本书,可以让人们认识到及分辨出什么样的研究及数据才是真正科学的及可信的。为此,我不单只把它推荐给大专院校心理学系的学生作为研究方法课的教材,也强烈推荐给一般读者。  ——杨中芳教授(中山大学心理学系前系主任)

媒体关注与评论

   这本“与众不同的心理学”教科书,总结了心理学家的职业特质,让每一位读者都有机会去理解我们心理学家是如何去思考、分析和解读人类的行为和心理的。每一章都将一个常识的、朴素的、直觉的有关人类心理的分析和思考与一个科学的、严谨的、心理学的分析和思考相对比,以帮助读者理解心理学家的分析逻辑和研究思路。   ——彭凯平教授  清华大学心理学系系主任、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心理学系终身教授   这本书在第一版时,我已经开始把它推荐给我的学生,那是十多年前的事了。现在它已经出到第八版了,可见它深受几代老师及学生的喜爱。阅读本书,可以让人们认识到及分辨出什么样的研究及数据才是真正科学的及可信的。为此,我不单只把它推荐给大专院校心理学系的学生作为研究方法课的教材,也强烈推荐给一般读者。   ——杨中芳教授  中山大学心理学系前系主任

内容概要

作者:(加)基思•斯坦诺维奇 译者:窦东徽 刘肖岑
基思•斯坦诺维奇(Keith E.Stanovich),目前担任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人类发展与应用心理学的国家首席教授,他的研究领域是推理和阅读的心理学机制。他于2010年获得格威尔美尔教育奖(Grawemeyer Award in Education)。他至今已发表了200多篇科学论文。在一项对于论文引用率的调查中,斯坦诺维奇位列引用率最高的50位发展心理学家之一,也是25位最高产的教育心理学家之一。他所撰写的《对“伪心理学”说不》(How to Think Straight about Psychology)一书被全球300多所心理学高等教育机构采用。

书籍目录

序言
第1章 心理学充满生机(在科学阵营里左右逢源)
弗洛伊德问题
现代心理学的多样性
多样性的含义
科学的统一性
那么,什么是科学?
系统的实证主义
公共性的、可检验的知识:可重复性和同行评审
实证性的、可解决的问题:科学家对于可检验理论的研究
心理学和世俗智慧:“常识”的误区
心理学是一门年轻的科学
小结
第2章 可证伪性--如何捕捉头脑中的小精灵
理论和可证伪性标准
敲门节奏理论
弗洛伊德与可证伪性
小精灵
不是所有的证实都等价
可证伪性和世俗智慧
承认错误的自由
想法不值钱
科学中的错误:接近真理
小结
第3章 操作主义和本质主义--“但是,博士,这到底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科学家不是本质主义者
本质主义者喜欢咬文嚼字
操作主义者将概念和可观测事件联系在一起
信度和效度
直接和间接的操作性定义
科学概念的演进
心理学领域的操作性定义
作为人性化力量的操作主义
本质主义问题和对心理学的误解
操作主义和心理学问题的措辞
小结
第4章 见证和个案研究证据--安慰剂效应和了不起的兰迪
个案研究的地位
为什么见证叙述毫无价值:安慰剂效应
“鲜活性”问题
单一个案的压倒性影响
了不起的兰迪: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见证为伪科学打开方便之门
小结
第5章 相关和因果--用“烤箱法”避孕
第三变量问题:戈德伯格与糙皮病
为什么戈德伯格的证据更好
方向性问题
选择性偏差
小结
第6章 让一切置于控制之下--聪明汉斯的故事
斯诺与霍乱
比较、控制和操纵
随机分配与操纵共同定义了真实验
控制组的重要性
聪明汉斯--神马的故事
20世纪90年代的聪明汉斯
对变量分开考察:特殊条件
直觉物理学
直觉心理学
小结
第7章 “但是这不是真实的生活!”--“人为性”批评和心理学
为什么自然性并非总是必要的
对“随机取样”的误解
随机分配和随机样本的区别
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异同
心理学理论的应用
“大二学生”问题
正确看待“真实生活”和“大二学生”问题
小结
第8章 避免爱因斯坦综合症--聚合性证据的重要性
关联性原则
消费者规则:警惕关联性原则的无效性
“跃进”模式与渐进整合模式的比较
聚合性证据:在瑕疵中进步
心理学中的聚合性证据
科学共识
研究方法和聚合性原则
向更有效的研究方法迈进
不要对矛盾数据感到绝望
小结
第9章 打破“神奇子弹”的神话--多重原因的问题
交互作用
单一原因解释的诱惑
小结
第10章 人类认知的阿喀琉斯之踵--概率推理
“某某人”统计学
概率推理以及对心理学的误解
有关概率推理的心理学研究
对概率信息的不充分利用
样本大小信息的误用
赌徒谬误
再谈统计与概率
小结
第11章 偶然性在心理学中扮演的角色
试图解释偶然性事件的倾向
解释偶然性:错觉相关和控制错觉
偶然性和心理学
巧合
个人的巧合
接受错误以减少错误:临床预测与统计预测
小结
第12章 不招人待见的心理学
心理学的形象问题
心理学和超自然心理学
自助类读物
菜谱式知识
心理学和其他学科
我们是自己最坏的敌人
每个人不都是心理学家吗
抵制科学心理学的根本原因
结束语
参考文献

编辑推荐

《对"伪心理学"说不(第8版)》编辑推荐:在星座血型、色彩性格等“伪心理学”大行其道的时代,《对"伪心理学"说不(第8版)》告诉你什么才是真正的心理学。清华大学系主任强烈推荐给一般读者的心理学入门读物。科学松鼠会推荐的心理学入门书籍。全球300多所心理学教育机构采用。畅销二十余年,经久不衰,在心理学领域享有盛誉的经典著作。

作者简介

《对"伪心理学"说不》第1版出版于1983年,20多年来一直被奉为心理学入门经典,在全球顶尖大学中享有盛誉,现在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第8版。这本书并不同于一般的心理学导论类教材,很多内容是心理学课堂上不曾讲授的,也是许多心理学教师在教学中感到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作者正是从此初衷出发,以幽默生动的语言,结合一些妙趣横生、贴近生活的实例,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可证伪性、操作主义、实证主义、安慰剂效应、相关和因果、概率推理等心理学中的基本原则。与上一版相比,第8版更新了最新的研究资料和实例,扩展了信度、效度、元分析、随机取样与随机分配等问题的讨论。
在今天的大众媒体和图书市场上,到处充斥着关于潜能提升、心理操控、色彩星座、催眠读心等伪装成心理学的主题,更有一些伪心理学家、所谓的心理治疗师打着心理学的旗号欺世盗名,从中渔利。在浩如烟海、良莠不齐的心理学信息面前,如何拨除迷雾,去伪存真,成为一个明智的心理学信息的消费者呢?《对"伪心理学"说不》将教给你科学实用的批判性思维技能,将真正的心理学研究从伪心理学中区分出来,告诉你什么才是真正的心理学。
《对"伪心理学"说不》不仅适合于心理学专业的学生,有助于建立心理学研究中必要的批判性思维技能与意识,而其通俗易读性也非常适合所有对心理学感兴趣的读者,它将帮助你纠正对心理学的种种误解,学会独立地评估心理学信息,用科学的精神和方法理解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此外,由于心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共通性,《对"伪心理学"说不》也不失为一本精彩有趣的科学哲学类读物。

图书封面


 对伪心理学说不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68条)

  •     报名ID:Panda第九期悦读活动链接:http://help.doitim.com/group/topic/866第1章 心理学充满生机(在科学阵营里左右逢源)拆书第1句:----------------【R】-------------------(P2) 简而言之,弗洛伊德根据他得到的数据(个案研究和内省)建立了一套精细的理论,而这些数据并不足以支撑此理论;他专注于构建复杂的理论构架,但并没有像许多现代心理学家那样,保证这些理论建立在可靠、可重复的因果关系之上。总之,人们对于弗洛伊德式的工作太过熟悉,这严重阻碍了他们对现代心理学的正确理解。----------------【I】-------------------对于这段话,我的理解是:弗洛伊德的工作建立在个案和内省上,缺乏实际的数据支撑,缺乏可靠、可重复的因果关系。----------------【A1】-------------------我曾经有过这样的相关经验:曾经听过罗辑思维的一期节目——“怎么当个明白人”,里面对很多常见的因果关系进行了颠覆式地剖析,如“吸烟有害健康”,可是最后罗胖也承认,虽然中医的理论体系有问题,但是当面对咽喉炎的时候,他还是愿意尝试中医疗法,理论基石不对,并不代表推理出来的结论就一定是有问题的。同样结论没有问题,并不能证明其依托的理论和推理过程是正确的!----------------【A2】-------------------回到我自身上来,数学上有一个充分必要条件,如果A出现了,B必然出现,那么A是B的充分条件,B是A的必要条件。可是现实不是数学公式,因果的联系不是一层不变的,随着学科地向前推进,会逐步精化。以前的船员发现吃水果能预防坏血症,现在精化为维生素C能预防坏血症了。前几天牙龈出血,朋友说可能是缺维生素C,我买了点水果吃,果然就好了。但这里要强调的是,牙龈出血也有可能由其它原因引起。拆书第2句:----------------【R】-------------------(P10) 科学,是一种思考和观察事物以便深入理解其运行机制的方法。有三个相互关联的重要特征:(1)应用系统的实证主义;(2)产生公共知识;(3)验证可解决的问题。----------------【I】-------------------对于这段话,我的理解是:科学必须基于实践的 观察、假设、验证,这些过程才能产生出特定前提下的特定结果,即公共知识也是有范围的。----------------【A1】-------------------我曾经有过这样的相关经验:我向别人推荐了一种时间管理的方法——番茄钟,可是他试过后,觉得没有用,我当时觉得很奇怪,为什么在我身上有用,在你那没用呢?我觉得是他不用心操作。现在想想,一个方法的成功实施,是有多重原因的,是有特定场景的,脱离了特定场景的约束,其效用就是不可期的!----------------【A2】-------------------所以,以后再和别人讨论问题时,一定要明确问题产生的场景!拆书第3句:----------------【R】-------------------(P11、12) 科学观察被称为“系统性的”,是因为它是结构化的,所观察的结果能够揭示自然世界一些潜在的本质。科学观察通常都是理论驱动的,他们检验有关世界的各种不同解释观点。它们是结构化的,因此可以根据观察结果,决定哪些理论得到支持而哪些则被拒绝。----------------【I】-------------------对于这段话,我的理解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理论必须符合观察结果!----------------【A1】-------------------我曾经有过这样的相关经验:我曾经看过一些关于 美国《排华法案》 的报道,大部分都将原因归结为为对华人种族的歧视,而歧视的原因是华人吃苦耐劳,而没有从其它的角度去分析为什么他们讨厌华人。在“罗辑思维·被排斥的中国人”里面则通过文化差异的视角深层次分析了为什么当时美国社会的各个群体都不喜欢华人,更符合观察到的结果!----------------【A2】-------------------所以,存在即合理,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就不会被浅层的理由、道德化的理由所蒙蔽。拆书第4句:----------------【R】-------------------(P12) 科学通过可重复性来实现其公共可检验性的理念。一项发现如果想在科学界获得公认,就必须以一种能够让其他科学家尝试相同实验并获得相同结果的方式呈现给科学团体。当这一切都完成,我们就可以说,这一发现是可重复的。----------------【I】-------------------对于这段话,我的理解是:可重复性是科学性的必备元素,有了可重复性,现象就变成了规律。----------------【A1】-------------------我曾经有过这样的相关经验:对于很多技术类的行业来说,经验很重要,为什么?因为经验越多,意味你碰到新问题的概率就比较小,如果你碰到的都是处理过的类似问题,你解决问题的思路就是明确的,处理时间、处理结果相对也就更加可控。----------------【A2】-------------------所以,在工作中,要注重积累真正的知识——隐藏在问题背后的规律。拆书第5句:----------------【R】-------------------(P16) 认知心理学家史蒂芬·平克尔(Stephen Pinker, 1997)讨论了“未知”可以划分为“问题”或“玄谜”。如果是“问题”,我们知道其答案是能找到的,即使我们目前还没有答案,我们也知道它大概是什么样子。如果是“玄谜”,我们甚至不能想象答案可能会是什么样子。利用这些术语,我们可以看到,科学就是将玄谜变为问题的过程。----------------【I】-------------------对于这段话,我的理解是:有一些未知,我们透过已有的知识,可以想象答案是是什么。有一些未知,离已知的边界很远,我们难以想象。----------------【A1】-------------------我曾经有过这样的相关经验:有一些具体问题,大家讨论后比较容易达成共识,而一些抽象问题,就很难。我想这是因为每个个体的具体问题知识重合度比较高,而抽象问题由于比较艰深晦涩,切入的角度,引发的思考都可能有很大的不同,所以难以达成共识。----------------【A2】-------------------所以,在准备开会议题的时候,最好还是多准备比较具体的可操作的问题。拆书第6句:----------------【R】-------------------(P12) 其实,我们个人的行为模型并不像真正的理论那样具有内部一致性,相反,当我们觉得需要对行为作出解释时,往往搬出一箩筐关于人类行为的普遍真理、说教及谚语。这些关于行为的常识存在一个问题,它们之间有不少是自相矛盾的,因此也是不可证伪的。----------------【I】-------------------对于这段话,我的理解是:在漫长的人类社会中,面对不同场景,为了达到不同目的,我们创造了相矛盾的经典语录,比如催人奋进,就说“时不我待”、安慰别人,就说“顺其自然”等等。这些都不属于科学的范畴。----------------【A1】-------------------我曾经有过这样的相关经验:你做一个决定的时候,有人说“三思而后行”、“谋定而后动”,有人说“该出手时就出手”。其实最后的决定还是在自己那里。----------------【A2】-------------------所以,有的时候就要学会体谅别人,对于那些不可证伪的言论听听就好,不比较真!拆书第7句:----------------【R】-------------------(P19) 心理学扮演着一种世俗智慧检验者的角色,常常难免和诸多根深蒂固的文化信念发生冲突, ----------------【I】-------------------对于这段话,我的理解是:在前面作者列举了很多世俗观念和心理学调查结论的对比,比如“青少年边打工边上学是一件好事”、“学习好或读书多的孩子都不擅长交际和体育”、“低自尊导致攻击行为”等等,这一些观念都是源自人们对日常生活的观察和内省,从而难免片面,而心理学通过广泛调查,证明它们在概率上是少数成立、多数不成立的。----------------【A1】-------------------我曾经有过这样的相关经验:当我想出门的时候,我就说“今天天气好好,很适合出去逛逛”,当我想宅在家,我就说“大太阳的,还是呆在家吧”。那我言语上将行动和天气关联上了,可是行动真的跟天气很相关吗?----------------【A2】-------------------所以,看心理学上一些概率性的结论要注意“概率陷阱”。从大的层面上,有一些东西有相关性,但不代表他们有必然的因果联系。而从个人来讲,概率只有0和1,也就是说从宏观上“青少年边打工边上学是一件好事”只对一小部分人成立,可是没准你就是那一小部分的一份子啊!当然,宏观概率低迷,可以给我们以警醒,要更加努力才能从“大概率坏事”走到“小概率好事”里面。第2章 可证伪性(如何捕捉头脑中的小精灵)拆书第8句:----------------【R】-------------------(P23) 可证伪性标准主张,一项理论如果有用,他所做出的预测必须是明确的。理论必须两面兼顾,也可以说,这项理论在告诉我们哪些事情会发生的同时,应该指出那些事情不会发生。如果不会发生的事情确实发生了,我们就得到了一个明确的信号——这项理论有问题。他有可能需要修正,或者我们需要去寻找一个全新的理论。不管哪种方式,我们将最终有一个更接近真理的理论。----------------【I】-------------------对于这段话,我的理解是:理论是用来做预测的,可证伪性保证了理论会是一个不断精化的过程。----------------【A1】-------------------我曾经有过这样的相关经验:在高中,老师说牛顿力学第二定律只适用于宏观物体的低速运动。看物理学发展史就知道,这个约束条件是后来加上的,因为大家发现在高速运转的时候的时候,物体质量是随着速度变化的,所以修正了原有的理论,同时在高速场景下建立起来新的理论解释体系。----------------【A2】-------------------所以,在工作中一定要注意本杰明·拉什医生的悖论——“将每个好转的病例都归为治疗方法的功效,而将每个死亡的病例都归为病情的严重性”,从而阻断了让自己的知识进一步精进的可能!拆书第9句:----------------【R】-------------------(P24) 科学上的理论是一组具有内在联系的概念,它们能对一组数据做出解释,并对未来实验的结果做出预测。假设是从理论中产生的具体预测(理论则更加普遍和全面)。目前可行的理论是那些产生了一些假设,并且其中许多已经得到了验证的理论。因此这种理论的理论结构和大量的实证观察相一致。----------------【I】-------------------对于这段话,我的理解是:理论是从原始数据中总结抽取出来的规律,其目的在于预测。也就是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A1】-------------------我曾经有过这样的相关经验:看到这本书后面关于进化论的观点的时候,我就想到了我大学一个信仰基督教的同学,他曾经和我们讲过“进化论毕竟只是理论”这个观点,潜台词也就是“它仅仅是个猜想”。这跟科学理论的定义是不一样。----------------【A2】-------------------所以,归根到底,还是要拿证据说话,用可证伪性来保证一个理论是可验证。让科学的归科学,宗教的归宗教。拆书第10句:----------------【R】-------------------(P28)当研究人员承认精神分析的“解释”对治疗该疾病毫无用处的时候,对抽动性秽语症的认识和治疗才开始获得进展。那些毫无用处的解释是诱人的,因为它们似乎能对事情进行解释。事实上,它们都是在事后对所有事情做出解释的。然而,它们提供的解释不过是制造了理解的幻觉。由于总试图在事后解释一切,它们也就堵死了前进的大门。只有当一种理论并不预测所有事情,而是提出具体的预测——提前告诉我们哪个特定的情形会出现时,该理论才会出现进步。当然,从这样的理论推导出的预测可能是错误的,但这是优势,而非缺点。----------------【I】-------------------对于这段话,我的理解是:如果一个理论总是围绕着特定事件给出解释,而不是提供预测,那就像俗语说的“事后诸葛亮,事前猪一样”,这个理论是无用的。----------------【A1】-------------------我曾经有过这样的相关经验:在观看辩论赛的时候,针对截然不同的两个观点,正反双方挑选对自己有力地证据,不断用这些证据来“解释”自己的论点,同时找出对方证据的漏洞,驳斥对方。从辩论的角度上看,他们的举动无可厚非,而从科学的视角来看,他们提供的解释都只是透过逻辑和语言的技巧来制造一种理解的幻觉。----------------【A2】-------------------回到现实,辩论赛的重点在于逻辑的严密和语言技巧的高超,而不是结论是否科学,所以其结果不具备权威性,因此在看辩论赛的时候要把重点放在逻辑和语言组织上,而不是结论上。而在生活中,做决策的时候,一定要敢用学到的理论去预测,在实践中检验理论、更新理论,千万不要叶公好龙。拆书第11句:----------------【R】-------------------(P30、31) 波普尔经常指出,“这些(不可证伪的)理论拥有巨大的心理吸引力,其秘密在于它们能够解释一切事情。预先知道无论什么事情发生,你都能理解它,不仅给你智力上的掌控感,而且,更重要的是,让你拥有应对这个世界所需的安全感”(Magee,1985,p. 43)。但是,这种安全感的获得并不是科学的目标,因为对这种安全感的追求是以知识发展的停滞为代价的。科学是一套不断挑战原有信念的机制,在这种机制里,原有信念以一种能够被证伪的方式接受实证检验。这一特点往往使科学(尤其是心理学)与所谓的世俗智慧或者常识直接发生冲突(正如我们在第1章中所讨论的)。----------------【I】-------------------针对这段话,我的理解是:人们需要安全感来应对这个世界,所以产生了所谓的世俗智慧。这些世俗智慧中有些部分会压制知识的发展,而这和科学存在的价值相违背。----------------【A1】-------------------我曾经有过这样的相关经验:就是去庙里拜菩萨的时候,大家都会祈福许愿,但是也知道“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这就是一种很好的世俗智慧。在个人内心安全感和发展之前保持平衡,绝不孤注一掷地将所有的因素归结。----------------【A2】-------------------所以,安全感是人心理的内在需求,需要正视它,在内心极度彷徨、郁闷的时候,可以透过宗教、灵修等方式去整理自己的心理状态,但是最后一定要去拿科学作为工具,去丰富自己的知识,实现自我的价值。拆书第12句:----------------【R】-------------------(P32) 事实上,如果我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可证伪性原则的话,我们生活的质量将会大大改善。这就是为什么我在本节的第一句话中使用“具有解放意义”这个词的原因。它包含着一种个人化的期许,即此处产生的理念能够同时对科学之外的领域有所启示。如果我们能够理解这一切,当我们的信仰与观察到的事实相冲突时,我们最好是调整信仰而不是否认事实和坚持错误的想法,这样我们将会少遇到一些个人和社会问题。----------------【I】-------------------针对这段话,我的理解是:“可证伪性”会让我们更愿意自我成长,更加原因根据事实情况调整我们心理预期,从而使得我们的行为更靠谱。----------------【A1】-------------------我曾经有过这样的相关经验,这个经验就是书中P33页的一段话,“当你与某人激烈地争论的时候——也许就是当你给出一个有力的反击来捍卫你的观点的时候——有多少次你会突然意识到你搞错了某个关键事实或论据?这时你会怎么做?你会收回前面的话并向别人承认错误,同时承认别人的解释现在看起来比你的更合理吗?或许不会。如果你和我们中的大多数人一样,那么你一定会‘没完没了地寻找一些合理说法来为自己先前的错误辩解’。你试图在拒不承认失败的情况下使自己从争论中全身而退。你最不可能做的就是承认自己错了。”----------------【A2】-------------------所以,意识到“犯错不是罪过”,错误也是成长的阶梯,这会让我们更自由去完善自我。拆书第13句:----------------【R】-------------------(P35) 我发现一个常见的、同时是压倒性的错误观点。人们会告诉我他们提出了一项革命性的理论,它会拓展科学的边界。这些理论通常以单倍行距打印在几张纸上,内容通常是对最深层的终极问题的猜测——什么是生命的本质?宇宙的起源?时间的起点?但是,这些想法不值钱。任何智力正常的人都能在早饭前想出几个这样的念头。科学家们自己也很容易就能想出来。但我们不这样做(或者说,我们只让它们留在自己脑子里),因为我们不能找到方法来验证它们,以决定它们的对错。一个既不能被证实也不能被证伪的可爱想法,对科学来说又有什么用呢?----------------【I】-------------------针对这段话,我的理解是:一个理论体系如果既不能被证实也不能被证伪,那它对科学是无用的,如果它有心理安慰剂的效果,就尚可个人珍藏,否则,就及时舍弃,不要再耗费心力了。----------------【A1】-------------------我曾经有过这样的相关经验: 年少的时候,总会仰望宇宙,思考“我是谁”、“从哪里来”、“要到那里去”。长大后,心情低落时,也容易陷入这样的问题纠结里面。现在想想,那只是一种逃避心态,这些具备终极意义的命题,不可能找到答案的,或者说答案是不唯一的。----------------【A2】-------------------所以,感性时候的胡思乱想,当理性恢复正常的时候,就可以结束了!拆书第14句:----------------【R】-------------------(P38、39) 当向学生解释心理学知识本来就是暂时性的、可以被修正的时候,有些学生会错误地得出结论,认为真正的知识是不存在的。这种观点在某些后现代主义圈子里非常流行,它忽视了对不同确定程度的知识的区分。虽然绝对的肯定在科学中无法实现,但一些科学理论,如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已经被极好地证实了,而其他一些理论,如支持占星术的理论,已经遭到了有力的驳斥。还有一些理论,如认知失调理论,仍处在科学争议当中。因此,科学理论是个确定程度不同的连续体:有些已经成为了确定的事实,另外一些则被完全地证伪了。对于科学问题,方法论上的怀疑主义并不产生完全确定的答案(原则上说,这些答案可能会被新的证据推翻),这个事实并不意味着知识是不存在的,只是说知识是暂时性的。----------------【I】-------------------针对这段话,我的理解是,科学理论有适用范围的。在某些范围内,某个理论是正确的,但是在范围外,这个理论处于不确定的状态。而且随着科学的发展,这个范围有可能扩大或者缩小。不过不管边界如何变动,理论的演进方向一般是逐步精进的,很难出现像“日心说”、“进化论”这种颠覆性的理论。----------------【A1】-------------------相关经验:还记得,高中接触辩证法的时候,总是觉得怎么一个东西一会是发展的、前进的方向,一会又是落后的、淘汰的古董。科学理论就像普通事物的发展过程一样,随着不断地预测、验证,终究会发现理论的漏洞,推动理论向前精化。----------------【A2】-------------------所以,千万不要陷入非黑即白的二元判断中,要用发展地眼光看待知识的变迁!第3章 操作主义和本质主义(“但是,博士,这到底是什么意思?”)拆书第15句:----------------【R】-------------------(P41) 科学家并不会宣称他们可以提供完美的知识;科学的独特优势并不在于它是一个不会犯错的过程,而在于它提供了一种消除错误的方式,它能不断消除我们认识中的错误。再者说,自称完美或绝对知识的主张及做法,却往往会阻碍人们的探索。自由而开放地探索知识是科学活动的一个先决条件。科学家们总是在怀疑那些号称已经找到问题最终答案的言论。----------------【I】-------------------针对这段话,我的理解是:犯错并不要紧,某种程度上犯错是不可避免的,重要的时候,能不能做到“不贰过”,而科学就提供一种消除错误的方式。----------------【A1】-------------------相关经验:害怕犯错,使得人们倾向于相信某些神秘的力量,这些力量提供笼统的、不可证伪的理论体系,阻碍人们对事物的进一步探索,如一些传销的洗脑手法就会告诉你,新闻上打击传销是针对行业的“负面调控”等。参考:《解密传销:组织者洗脑大谈政府扶植》----------------【A2】-------------------回到生活中,一定要警惕“希望有一个全能理论解释所有一些疑惑”的心理,用批判的眼光看待来来去去的各色理论!拆书第16句:----------------【R】-------------------(P42)在科学领域里,确定某概念的意义,是在与该术语有关的现象得到一定程度的研究之后,而非研究之前。一个精确的概念性术语来自科学过程中固有的那种数据和理论间的相互作用,而不是关于语言用法的辩论。----------------【I】-------------------我的理解是:每个概念都是在研究过程中产生、发展、逐步丰富的。----------------【A1】-------------------相关经验:鲁迅先生说过一句话“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所以概念就不是先于知识产生的,而是在知识产生的过程中,人们为了更好地表达、描述某些现象、过程,从而创造了新概念或者丰富了旧概念。----------------【A2】-------------------有的时候,会为了怎么将东西归类纠结。这种纠结,归根到底,是想建立一个大而全的分类体系,将所有一切都囊括其中。这种想法忽略了事物的发展性,注定是徒劳了,所以比较好的做法是建立一个“小而美”的分类体系,适合当下、适合变动,即可!拆书第17句:----------------【R】-------------------(P42) “操作主义”只是这样一种思想:科学理论里的概念必须立足于可观测事件,或与可观测事件相关联,而这些可观测事件是可以被测量的。将概念与可观测事件相联系的是概念的可操作性定义,这使概念公开化了。操作性定义式的概念从个人化的感觉和知觉中分离出来,并且允许任何实施可测量操作的人对概念进行检验。----------------【I】-------------------重述:科学上的概念必须是可以定量分析的,也就是概念必须可观测、可量化。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概念从感性层面分离出来,允许其他人对之进行检验。----------------【A1】-------------------相关经验:在价值投资里面,非常强调对公司进行估值,认为只有估值后才能判定公司的股价是否虚高或偏低。----------------【A2】-------------------应用:在生活中难免有被人推销的时候,比如“一款人寿保险”,推销员都会说他有哪些保障功能、多少保额、多少收益。把你听得云里雾里的,可是你真的会判断这款保险适不适合你吗?可以参考这篇文章看看作者怎么分析的——《【问简七】电话推荐的这款保险产品该不该买?》拆书第18句:----------------【R】-------------------(P44)信度仅仅是指前后一致,而不包括其他内容。对于一个操作性定义而言,仅有信度是不够的,信度是一个必要而非充分条件。作为一个好的操作性定义,操作必须被证明对于概念来说是有效的测量。----------------【I】-------------------重述:一个概念的操作性定义,即这个概念被定量测试的方法。而作为定量测试的方法,它必须是可信而有效的。可信体现在不相关因素(一般如时间、地点等)发生变化时,测试结果基本不变,有效体现在相关因素发生变化时,测试结果会发生预期的变化。----------------【A1】-------------------相关经验:用身高计量器测试智力,其“重测信度”、“评分者信度”都很高,可是没人会相信的。----------------【A2】-------------------应用:可信的东西未必有效。典型如魔术,每个魔术的信度都很高,但是它只是障眼法,没有效度,不会真的让钱“无中生有”。拆书第19句:----------------【R】-------------------(P46)一个科学概念的定义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且随着相关观测结果的不断丰富而发生变化,意识到这一点非常重要。如果一个概念的原始操作性定义在理论上被证明是无效的,那么该定义就会被抛弃,以另一套定义的操作取而代之。这样,随着相关知识的积累,科学概念不断演进,其抽象性逐渐增加。----------------【I】-------------------重述:一个科学概念的操作性定义会随着相关知识的积累,不断精化。其抽象性会逐渐增加,产生子概念的可操作性定义。----------------【A1】-------------------相关经验:人类记忆理论中的概念也以同样的方式发展。现代心理学家很少使用类似“记忆”或“遗忘”这样的笼统概念;相反,他们测量那些可以进行明确定义的记忆子过程,如短时听觉记忆、符号存储,语义记忆以及情景记忆。传统的“记忆”或“遗忘”的概念通过更加明确的操作性概念得到了细化。----------------【A2】-------------------应用:在知识管理的时候,不要试图将所有标签都预先定义好,因为随着掌握知识程度的加深,它们都会需要细化。拆书第20句:----------------【R】-------------------(P52)在科学中,知识的正确与否并不取决于个体提出主张时自己的肯定程度。所有建立在“直觉”基础上的信念体系都有一个共同的问题,即当出现矛盾观点时,它们缺乏一种机制来判别哪个是对的,哪个是错的。因为人人都凭直觉认为自己是对的,但当大家的直觉观点发生冲突时,我们该如何决定谁正确呢?令人悲哀的是,历史表明,这种冲突的结果通常是权力斗争。----------------【I】-------------------重述:知识正确与否的判断依赖一种有效的判断机制,该机制应将“个体提出主张时自己的肯定程度”排除在考虑因素之外。----------------【A1】-------------------相关经验:一句俗语叫“会哭的孩子有奶吃”,所以从直觉上加以判断是人的天性,可是这种判断是一种非理性行为,信度和效度都没法保证,因为婴儿哭也有可能是因为尿在裤子上了。----------------【A2】-------------------应用:在生活中面对冲突的时候,尽可能保持理性,先完成量化工作,再判断。
  •     【引言】每一次,当有人问我:“你是学什么专业的?”我总是有种复杂的心情,深怕我的答案会引来他们的好奇,疑惑,甚至警戒。也许,是对自己的专业不够了解,虽然学习了四年,还是迷迷糊糊,似懂非懂,才会在别人提问时紧张到语无伦次。目前,大众对心理学的认知,或神秘,或万能。总会有人问我:“你知道我现在在想什么吗?”“你会不会催眠呢?”“你学心理学的,就不能帮我解决现在的问题吗?”“亏你还是学心理学的,这点心思都猜不透!”…包括身边的朋友、家人,面对一个个不知怎么回答的问题,我只能含糊其辞的应付过去。虽然毕业已经一年半了,虽然现在做的是互联网工作,还是没有放弃过对心理学的探究,甚至越发热爱。这就是所谓的“失去后才懂得珍惜”吗?(好吧,我又伪心理了...)既然是热爱,当然会忍不住收集各种资料图书(本身就有屯书癖),可是走进书店,心理类书架上放满了各种“心灵能量”“色彩心理”等主题的书,而真正的心理学专业书籍寥寥无几。不是说那些书不好,如果能让读者从中获益,也不枉它的出版。只是希望,能不能把它们从心理学类的书架移出,至少不会让大众误以为心理学搞的就是这些玩意儿…现在的媒体如此发达,以至于心理学也渐渐走进了大众的视线,可是,大众看到的是真正的心理学吗? 那些活跃在媒体上的所谓的心理学家,是真的心理学家吗?我不确定,也不想去证实。只是希望他们的每一句话,都能对大众负责,对心理学负责,对自己负责…1879年,威廉•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才一百多年的历史,当然无法与数学、物理等深入人心的学科相比。而且中国的心理学发展较晚,也就几十年的时间,如何让大众这么快的接受并认识真正的心理学?如今伪心理行业的迅速发展,让我深恶痛绝。他们总打着心理学的旗号,开讲堂、办培训,美其名曰推广心理学,激发正能量,可实质上有多少科学的含金量? 当然,这些商业行为我无法阻止,也许还会有忠实的学徒来抨击,试图维护他们的“精神领袖”。但我只是想用读书笔记的方式告诉大家,我的专业不神秘,我们必须《对“伪心理学”说不》!【第一章 心理学充满生机】——“用科学的方法寻求对行为的理解。”[p3]说起心理学,可能多数人只会想到弗洛伊德和他的精神分析。进而,人们把心理学想成了神秘的催眠、梦境、潜意识,认为心理学研究靠的是主观性很强的咨询和分析。所以大家不会想到,“现代心理学所共有的唯一而普遍的特性:用科学的方法寻求对行为的理解。”[p3]那到底心理学有多少种类呢?曾经,我试图通过心理学科、心理学家、心理流派、心理研究方法等方面,对心理学做个系统的分类,结果查看大量资料后不了了之。因为心理学几乎涉及人类相关的方方面面,它的多样性、广泛性、交叉性,让我无从下手。大家有兴趣可以参考美国心理学会(APA)的分支机构[p4、5],里面包含了心理学研究的各个领域。虽然目前设有50多个分会,如果愿意,他们还能在其平级和下属设立不计其数的更小分支。上学时,老师和同学总说,心理学专业毕业的学生就业方向非常广,可以到任何类型的公司上岗。确实,正因为心理学涉及的研究领域如此广泛,让我们在就业道路上有了更多的选择。可是,又不免在心中暗自怀疑,如果进入了非心理学专业的行业,我们拿什么与专业人士竞争?正如书中所描述的:“如果一所大学撤掉心理系,他会很容易将心理系的成员派到其他院系去。生理心理学家可以去生物系;社会心理学家可以去社会学系;认知心理学家可以去认知科学的交叉学科院系;工业与组织心理学家可以去商学院;临床和咨询心理学家可以去社会工作、人力资源和教育系…”[p6]那么,还要心理学干什么用呢?如果只是多个主题的简单统一,心理学存在的价值也太低了吧。既然心理学能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必然有其特殊的理由:“其一,心理学研究采用科学方法来探究人类及动物的所有行为;其二,从这一知识衍生出的实际应用是具备科学基础的。”“心理学不同于其他行为研究领域的地方在于,它试图向公众保证两点:第一,心理学中有关行为的结论都有科学证据;第二,心理学的应用都源于科学方法,并经过了科学方法的检验。”[p8]但是,总会有人宁愿相信某些错误的经验和常识,也不愿意通过如此麻烦的科学研究手段去验证和了解事实真相。“人们拒绝使用科学,而更喜欢利用哲学沉思、神学谕告或世俗智慧去解释现实世界。”[p9]这使得人们更愿意去相信,心理学就是所谓的催眠、心灵能量。那么,什么是科学呢?“科学,是一种思考和观察事物以便深入理解其运行机制的方法。”也许书中的这个定义不是很标准,但其中所提出的关于科学的三个相互关联的重要特征:“应用系统的实证主义;产生公共知识;验证可解决的问题”[p10]还是很有说服力的。复杂的理论解释就不在这里摘录了,在我看来,如果一件事要认为是科学的,它必须是基于实践过程中系统观察的结果,是能够被任何人反复检验、批评和拓展的,是能够逐步形成公共的理论依据,用以解决问题的。 所以,且不说那些经不起验证的伪心理,就连我们熟知的某些常识,也存在着很多误区。“当我们觉得需要对行为作出解释时,往往搬出一箩筐关于人类行为的普遍真理、说教和谚语。这些关于行为的常识存在一个问题,它们之中有不少是自相矛盾的,因此也是不可证伪的。”[p16]或许,这也是科学心理学难以推广的原因吧。“常识总是基于一些假设,而心理学对这些假设的经验基础进行检验”[p19]一旦心理学研究推翻了某个世代相传的常识,那些常识的拥护者就会起来反抗,试图阻止我们这些“异类”。目前的心理学还是一门年轻的科学,它正腹背受敌:“一方面,一些人反对把心理学称为科学,否认心理学家可以建立关于行为的实证理论。另一方面,另一些人则由于害怕心理学家在某些行为领域揭示的真相会威胁到他们的信仰,而反对心理学家在这些领域进行研究。”[p20]所以,我们心理学人更有责任好好学习研究,让真正的心理科学早日走进人们心里。既然是这样,那我们该如何来鉴别什么才是科学的心理学呢?【第二章 可证伪性】——“科学只研究可解问题。”[p23]如何鉴别科学?其实读了这么多年的书,学了这么多的知识,我却对科学的概念云里雾里。一直以来,总认为科学是神圣不可侵犯的。那些未知的领域,那些需要探索的神秘事件都在科学范围之内,我们普通人是接触不到的。还好,及时地从无知中走了出来。现在才了解,科学家所说的科学理论“必须是可证伪的,并且仍未被证伪的。”而当一个理论已经被证伪了,那就不是科学理论了。“可证伪性”?这是一个有点绕的概念。第一次读到,只是下意识的从字面意思自作主张的解释了一下,也即“可以被证明是错的”。为什么科学是可以被证明是错的?如果被证明是错的,那还叫什么科学?这是多数人所想不通的。其实是我们忽略了后半句“并且仍未被证伪的”。科学理论应该具有两面性,它可以被证实,也可以被证伪。如果某个已经被证实过的理论,在目前人类所知的领域中还没有被证伪,那它就应该被列入科学范畴,等待后人研究完善。如果这个理论已经被完善了,它也必将被公众熟知并认可,也即承认它的科学性。不确定我是否完全表述清楚了,大家有兴趣可以参考果壳网上的一篇相关文章——《来介绍一下“可证伪性”》。在心理学中,可证伪性也是其鉴别伪心理的一项重要指标。从大家熟知的弗洛伊德说起。(事先声明,本人对弗洛伊德理论还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所以某些观点也仅仅代表现在的认知水平,也许有误,见谅!)他的研究方式似乎是从自己经手过的许多个案中总结经验,然后建立出一套自己的理论,并对那些异常行为做出解释。在那个时代,他的“潜意识”风靡全球,得到了大批拥护者,但也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弗洛伊德的理论使用一个复杂的概念结构,在事后解释人类行为,但并不做事前的预测。”[p26]看似完美的解释了所有问题,让大众产生“原来如此”的心理安慰,却丢失了科学本质上的可证伪性。“心理学并不追求那类事后能解释一切,但事先无法做出任何预测的理论,不追求这种解释系统所带来的安逸感。它不接受那些被设计得用不可变、并代代相传的世俗智慧体系。”[p31]现代心理学所研究的每个问题,是由一个个实验,一份份数据搭建的起来的。“当数据与理论不符时,通过对理论进行不断地修正,科学家们最终构建起能更好地反映世界本质的理论。”[p32]这也是为什么如今的弗洛伊德理论发展缓慢,在现代心理学中地位日益下降的原因。当然,弗洛伊德在心理学界的贡献还是毋庸置疑的。如今,他的精神分析也在文学影视创作方面有着深远影响。可证伪性还揭示了科学的另一个真相,科学并非神圣不可侵犯,不能犯错的。相反,科学理论正是从一次次的试误中得到了发展。“在科学中犯错是正常的,对于科学进步来说,真正的危险是人类有一种固有的倾向,即避免让其信仰暴露在可能被证明是错误的情境之中。”[p33]人类总习惯于固执的坚信自己所认可的事物,宁愿相信长期以来的错误常识,也不愿相信事实。这一章,读的有点累,写的也很生涩。不知道自己理解了多少,你们又理解了多少。但需要再次说明的是,虽然认为弗洛伊德理论不具有可证伪性,但这并不代表它就是伪心理。没有读完全书,就不能轻易下结论;即使读完全书,也不能仅凭一家之言就否定弗洛伊德在心理学界的地位,是吧?【第三章 操作主义和本质主义】——“科学不去回答本质主义者的问题,而是通过对概念进行操作性定义得以进步。”[p40]宇宙是什么?生活的意义是什么?如果你认为科学家每天思考的是这类“终极”问题,那就大错特错了。地心引力究竟是什么?桌子为什么要叫桌子?我们来到这个世间是为了什么?这些问题,是那些本质主义者喜欢问的,而科学家对此并不赞同。“科学家之所以质疑那些自称为终极问题给出绝对答案的人、理论或者观念体系,一个原因就是科学家认为终极问题是无法回答的。”[p41]本质主义者喜欢咬文嚼字,他们习惯于“在探求知识之前,过于关注术语或概念的定义。”[p41]但是,“在科学领域,确定某概念的意义,是在于该术语有关的现象得到一定程度的研究之后,而非研究之前。”[p42]“一个科学概念的定义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相关观测结果的不断丰富而发生变化。”[p46]这也是之前所说的,科学具有可证伪性。一但有数据证明原有的定义有问题,科学家会根据事实改善他们的理论。“理论术语的用法在科学实践中不断演进,而不是在针对文字意义的争论中获得发展。”[p47]高中的时候,我们知道如果要学习某一物理或化学理论,可以有相应的方法测量、实验。但大众对心理学领域的操作性定义又了解多少?“我们每个人都有关于人格和人类行为的直觉理论,我们用它们来‘解释’我们自己以及其他人的行为。”[p48]我们习惯用这些自我定义的日常用语来框定这就是所谓的心理学了,进而排斥那些心理学家们定义出来的术语。“例如,当我们听到‘对大样本的认知任务进行因素分析所得到的第一个主成分’这段话时,许多人都意识不到它是术语‘智力’的操作性定义。”[p49]而那些“抑郁”、“焦虑”、“依恋”、“攻击”等概念,大众与心理学家的定义必定也是有所出入的。正因为大家不了解真正的心理学概念,导致“公众要求心理学去回答本质主义问题,而通常其他科学家并不需要回答类似的问题”[p54]一旦心理学无法回答那些终极问题,有些人就开始批评心理学,认为它没有进步,认为它只是一群人的自娱自乐。“心理学现在的解释是对行为的暂时性的理论建构,就目前来说,这些建构在解释行为方面优于其他解释。这些建构在将来注定会被更好的、更接近事实的理论概念体系所取代。”[p55]心理学还在不断成长中,而它的成长需要克服大众对它的各种怀疑和揣测。“如果我们想要理性地讨论心理学概念,那么操作性定义是必需的;我们要以一种有条理的方式进行判断,而不仅仅根据我们自己对某个问题的偏见。”[p58]如果你对某一个心理学概念有兴趣,请不要急着自己下定义,虽然有些是常见的词汇,但请再仔细理解一下心理学家们研究出来的操作性定义,也许会有新的发现。【第四章 见证和个案研究证据】——“个案研究和见证作为评估心理学理论和治疗的证据是毫无价值的。”[p62]最近电视上总看到关于江湖郎中行骗的新闻,为什么明明是众所周知的手法,还是会有这么多人去相信?同样,很多健康产品的广告,不知道它的疗效是真是假,听了几个所谓的治愈者描述后,很多人都会蠢蠢欲动,可见个案的威力之大。不论哪个科学理论,“从个案研究或临床经验中获得的灵感,在特定问题的早期研究阶段或许比较有用,因为它们可以提示哪些变量需要进一步研究。”[p62]但是,在科学研究的后期,它不再有效,因为“个案研究和见证叙述都是所谓的‘孤立事件’,缺乏比较性信息,而这种信息对于排除其他可能的解释来说是必要的。”[p62]新闻媒体的其中一个特性是时效性,它能确保读者看到最新的信息。但也正是因为它的“鲜活性”,导致人们总会偏信于某个当前的问题。飞机是目前世界上最主要的交通工具之一,从开发到现在的载人运营,它经历了上百年的科学研究,人们用无数数据证实了,客运飞机是安全可靠的。可是,一旦发生空难,通过新闻媒体的不断渲染和报道,公众在这些“鲜活”的信息里解读到:“飞机是不安全的,比其他任何交通工具都不安全,千万不要去乘坐!”这就是个案“鲜活性”的力量,它可以用一次小概率事件推翻整个科学研究结果,导致公众偏听偏信,甚至造成群体恐慌。再来说说大家感兴趣的星座问题。“占星术”、“色彩性格”、“星座属相”…这些总会把人说的一愣一愣的到底是不是科学?我想答案显而易见。之前网上有流传着一张图,揭示的就是大部分星座中的性格描述都有同样一句话。原图找不到了,大家可以百度“过于温柔 经常把爱人惯坏”这句话,天秤座、双鱼座、双子座等星座的描述中都有。其实,只要掌握技巧,背诵出这些大多数人的个性描述话语,人人都能进行“性格解读”。可恨的是,当前社会,许多人都靠着这种伪科学,靠着公众的盲信盲从发家致富。伪科学的观念已渗透了整个社会,从书架上的各类伪心理书籍,到社会中的笔迹学家、占星师、通灵师,人们通过不同方式愚弄着公众,亵渎着科学。总而言之,伪科学的传播所造成的代价是巨大的。这不仅需要公众擦亮双眼、批判选择,更需要各类社会群体端正科学态度,不让这些伪科学行业肆意横行。【第五章 相关和因果】——“有相关,并不意味着必然有因果关系。”[p84]这一章,作者用大量的例子证明了在科学界,面对一个问题,“研究者不仅观察相关性,还靠真正地操纵关键变量来收集数据。”[p85]这是什么意思?如果我们只凭借两个事物具有相关性就断定因为A所以B,那会导致很多武断的结论泛滥成灾,包括世俗观点。由于书中的例子大多数与美国的社会文化相关,有些世俗与我国也不尽相同,在这里不一一介绍了。在此只是摘录些相关定义,以便日后查询:“‘虚假相关’:相关的产生不是因为两个变量之间存在一个可以测量的直接的因果关系,而是因为这两个变量都与第三变量相关。”[p86]“方向性问题:当变量A和变量B之间存在相关时,在断定A的变化引起B的改变之前,我们必须清楚因果关系的方向可能是相反的,即从B到A。”[p90]“第三变量问题: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并不能预示任何方向上的因果,因为当这两个变量都和第三变量相关时,该相关还是会出现。”[p90]“‘选择性偏差’:特定主体和环境变量之间的关系,当不同生理、行为、心理特点的人们选择不同类型的环境时,就有可能出现选择性偏差。选择性偏差造成环境特征和行为-生物特征之间的虚假相关。”[p90]【第六章 让一切置于控制之下】——“实验方法的核心就是操纵与控制。“[p115]小时候看电视时总会有不少节目介绍那些会算术的小狗,人们惊讶于小狗的聪明,认为它有异于同类的特殊才能。因为会算术,所以小狗是聪明的。这个简单的结论似乎也掉入了前文的“陷阱”中,也许他们之间只是相关呢?“科学思维所基于的理念是比较、控制和操纵。”[p98]经实验研究发现,这些小狗的聪明点不在于有算术能力,而是它们比同类更善于观察主人的言行。每次答题,当接近正确答案时,主人常会做出一些暗示性动作,而恰好这只小狗够敏锐,觉察到了这一细微指示。当研究人员将小狗与主人隔离后再给它做算术,结果可想而知,全部答错!所以,对于一个现象的研究,不能只是看见它的表面。真正的科学,需要在严谨的实验中得出结论,而在一个好的实验设计中,“科学家能够操纵他感兴趣的变量,并对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的无关变量进行控制。”[p99]“世界上发生的任何事情通常都与其他许多因素有关联。”[p110]一个现象的产生并非空穴来风,它是由人们的生活环境、文化氛围等因素构成。而要解释这个现象,也并不是仅仅根据世俗观念可以评定的。这就需要用科学的心理学方法研究论证。为了提高研究的准确性,心理学家常“通过操作和控制来分离变量。”[p110]然后利用实验组和控制组的数据比较得出结论。这里说的有点简略了,但只是想告诉大家,人类的某些直觉理论并不一定正确。虽然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中,我们积累了大量的世俗经验,但它只是自然状态下的一种自以为是的结论,并没有对相关因素进行实验研究。【第七章 “但是这不是真实的生活!”】——大多数心理学研究属于基础研究,用以验证有关行为潜在机制的理论。[p133]或许,有许多人会认为,心理学家的那些理论只是从个人生活和社会现象中总结经验而已。那样的话,任何人都可以宣称为心理学家。而那些从严谨科学实验得出的结论,却常常遭到怀疑,认为它控制了太多因素,无法真正体现我们的真实生活。事实上,心理学与其他学科一样,都是在人为控制条件下反复研究得出结论的,心理学家“为了分析一种现象,经常需要创设非自然的极端条件。”[p118]而正是这些极端条件,让人们产生误解,认为这些方式太过怪异,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发生,进而否定了研究结论。这就需要我们先理清科学研究的不同种类——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从字面上应该很好辨认,这两种研究的目的是不同的,而应用研究更直接的适用于现实生活。但是,“大部分理论研究追求的是对心理过程的理论验证,而不是把研究结果推广到现实中的某一特殊情况中去。”[p121]等到某一天,时机成熟了,它“可以和其他科学规律相结合,共同解决某一特殊问题。”[p123]所以,请不要仅凭一些主观理由就否定心理学家的努力,更重要的是,我们学会要从这些实验数据中分析结果,或找出更有说服力的事实。【第八章 避免爱因斯坦综合症】——聚合性证据的重要性现实生活中,我们总会看到这样的报道:“最新研究发现数钱能镇痛。”“最新研究发现借酒未必能消愁!”每次看到这种新闻,我都会怀疑它的真实性。这些媒体只是应用了某个似是而非的结论,加以宣传,由此来吸引公众眼球,至于这个结论是否可靠,它的理论支持与实验数据又有哪些?我们一无所知。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在他那个年代可谓是科学界中一个“大跃进”式的发展。于是人们也会认为,科学的进步,就是如此“飞跃”的。一个科学理论,必须是某个天才科学家突发性得到的结果,不是我们常人的头脑可以想到的。所以,对于媒体报道的那些“最新研究”,公众几乎深信不疑。本章的重点,就是希望向读者说明,科学理论的产生,需要有两个原则——关联性原则和聚合性证据原则。“一个新的科学理论,必须与先前已确立的实证事实建立关联。新的科学理论不仅仅要解释新的事实,还要兼容旧的事实,这样才会被认为是一个真正的理论进步。”“如果一个新的理论解释了一些新的现象,但是没有解释大部分旧的事实,那它将不会被认为是对于旧的理论的全面超越,因此不会立即取代那些旧理论,而新理论和旧理论将会以竞争性的面貌并存,直到有一个能整合二者的新理论出现。”[p136]这就是关联性原则的重要性。“事实上,很多科学领域的进步靠的都不是某一个突然的突破,而是由一系列构不成重大影响的停顿及前进之间的反复所组成的。”[p139]如果这些理论具有高度的关联性,那么我们将它们科学的聚合起来,也就可以形成一个令人信服的科学理论了。“没有一个实验能够检验所有的理论,但是汇总起来,一系列实验就能做出有力的推断。”[p142]“在评估心理学实证证据时,心中要想的是‘科学共识’,而不是‘重大突破’;是‘渐进整合’,而不是‘大步飞跃’。” [p146]“对于某个特定问题的研究,通常是从相对较弱的方法过渡到可以做出较强结论的方法。”“这个渐进的顺序就是:从个案研究到相关研究,再到操纵变量。”[p150]所以,建立一个科学理论,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一个甚至几个科学团队,运用大量的不同方式的实验,经过分析整合,才能得出较为科学的结论。而对于网络或民间传播的各种“最新研究”,希望大家带着批判的眼光去审视并验证它们的真伪。【第九章 打破“神奇子弹”的神话】——“任何一个特定行为都不是某个单独的变量引起,而是由许多不同的变量共同决定的。”[p157]正如题目所说的,一个问题的产生,会有很多因素影响。“当影响行为的一个因素和另一个因素共同起作用时,它们会对该行为产生于各自单独起作用时截然不同的影响。”[p159]例如:因素A会导致B行为,因素C会导致D行为,但当因素A与C相结合时,又会出现E行为。这就需要科学家们不断的探索,从某个问题中不断尝试发现不同的影响因素,以便控制某些变量,使之往有益的方向发展。但是,当出现某些争议性较大的问题时,人类总喜欢试图去用单一因素去解释,就像我们拥有“神奇子弹”,可以一枪命中要害。比如,多数人会认同,学习障碍是纯粹的生理-脑问题。一旦有了这个结论,我们,包括部分科学家就会产生预设偏见,不再愿意接受这个问题有其他因素影响的事实。因为“我们利用单一解释来巩固已有的偏见。”[p162]却忘记了原因多样性这一原则。所以,对于各种现象的产生,请记住它的产生,是因为遗传、生理、环境、文化、经济等众多因素共同影响的。切忌以偏概全。【第十章 人类认知的阿克琉斯之踵】——“心理科学所揭示的所有事实和关系都是用概率来表述的。”[p167]研究显示,吸烟者患肺癌的概率大于非吸烟者。我们也会常常用这些数据劝说吸烟者尽快戒烟,可他们的反应却是:“你看,某某人也在吸烟,他都活了80多了。”诸如此类的事情还有很多,我们可以对一个问题拿出一系列的概率数据,但是,“每当一个个案被用来证明概率趋势无效时,很多人都常常点头表示赞同,这反映出他们没有正确理解统计规律的本质。”[p168]这些“某某人”的论据总能让公众对数据产生动摇。“一旦心理学研究结果和心理治疗效果不能在所有情况下都适用,就常常会引起人们对心理学产生极大的失望和轻蔑。”[p170]其实,在心理学中,统计学占有重要的位置。许多实验的结论都是通过概率来表述的。要理解心理学,首先要理解统计学。可困难点恰恰在于,人类对概率知识的不了解。在科学家反复实验得出一个较为准确的概率信息之后,“一个具体事件的信息往往可以完全击败较为抽象的概率信息。”[p172]这在第四章中已有论述。从而导致,“把对几个邻居和同事的观察,以及在电视新闻上看到的一些趣闻轶事放在一起,我们就迫不及待地要对‘人性’或者‘美国人’发表见解。”[p176]对于统计与概率,本人也没有学好。书中的各种数字看的我头大,但有几点概率中常见的误区必须摘录一下:“人们倾向于将过去事件和未来事件之间联系起来,而实际上两者是独立的。两个结果是相互独立的,一个事件的出现不会影响另一事件出现的概率。”[p176]“人们往往会错误地让可能的结果尽量轮流出现,以为这样才称得上是随机抽样,这无疑破坏了真正的随机排列中可能出现的结构。”[p179]“人们总认为,如果一个序列是随机的,那它就不应该呈现有重复和某种模式。”“真正的随机序列,往往看起来不像随机的,因为我们倾向于给所有事物都套上一种模式。”[p180]【第十一章 偶然性在心理学中扮演的角色】——“心理学的预测应该是概率性的-是对总体趋势的概率性预测。”[p203]这一章沿袭了上一章的话题,对心理学中的偶然性概念做了解释,也说明了人类大脑的复杂与矛盾。“我们大脑的进化始终以这样一种方式,就是让我们能够不懈的寻求世界中的各种模式。我们寻求身边事物的关系、解释及其背后的意义。”[p184]所以,一旦出现某个偶然性事件,人们总是不由自主的想要去解释它与其他事件之间的关系。“认为生活中每一件偶然的小事都需要精细的解释,这种想法是错的。但是,当偶然事件确实会产生重要的后果时,人们不免要建构一些复杂的理论去解释它们。”[p189]但那仅仅是巧合而已。个人的巧合,不足以推翻大量数据的统计结果。【第十二章 不招人待见的心理学】心理学在大众眼里到底是什么?也许还要“感谢”媒体的传播。这样的传播真的好吗?在书店,我们看到的心理学读物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第一、是心理学早期的经典著作,不足以代表当代心理学了;第二、是伪装成心理学的伪科学书籍,如心灵感应、星灵投射、金字塔力量、通灵手术等(这些书可能国内还没有,但如果有市场,我想它们很快也会蔓延开的);第三、是自助类读物,比如那些励志类的正能量,或者是老生常谈的心灵鸡汤,更或者是出自心理学专业人士之手,但算不上“负责任”的作品。这些由市场炒作起来的伪科学书籍的泛滥,直接误导了大众对心理学研究目的的了解。这些书只是告诉大众如何去做,却对其中的运作原理一概不谈。“尽管许多心理学研究者确实致力于将基本的行为理论转化为实用的心理疗法、保健行为方案或有效的工业组织模式,但心理学主要还是一门发现行为的普遍事实和理论的基础学科。”[p211]“心理学在追求真相的过程中,必须向其他学科一样,把那些毫无依据的胡思乱想、‘常识’、商业广告卖点、宗教意见、见证和妄想都清除出去。”[p227]【总结】断断续续看完了整本书,断断续续摘录了一些想法和重要的论点。回顾上文,突然发现还是没有完全说清楚什么是心理学,希望大家能够去看这本书,去完整、系统的认识真正的心理科学。读毕本书,最大的收获还是了解了什么是科学,也学会了凡事要用辨证的态度对待。面对这个纷扰的世界,要质疑,更要探索。科学,不是靠几个人的评论就能成立的。心理学,也不是仅凭个人经验就能得出结论的。。。PS:果壳网是一个开放、多元的泛科技兴趣社区,并提供负责任、有智趣的科技主题内容。为什么突然提起它?因为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泛滥着太多谣言和伪科学。而该网站就是希望提供一个科学的平台,还公众一个真实的世界。最近,果壳网与江苏卫视联合推出的《最强大脑》正在热播。节目的比赛规则、环境渲染、制作效果我保留意见,但它的主题还是吸引我持续关注着。虽然里面只涉及了心理学的一小部分,但认知心理的研究还是很值得传播的。看着那些“超人”的挑战,听着Dr.魏的评判与解说,好奇心不断翻涌着。只能感叹,学无止尽。。。 ps:qq空间、新浪博客同步更新
  •     翻译没有给人生涩拗口的地方。刘未鹏推荐的书。每章都有小结,很好。以下是读完后自己的收获提要1.可证伪性2.高信度高效度才可靠 3别轻信个案 4性格解读对每个人都适用。5股票经济人的把戏,小概率*大基数=罕见事件发生6接受错误来减少错误7真正的心理学家不会保证一定有疗效。

精彩短评 (总计101条)

  •     对“伪心理学”说不(第8版)(在星座血型、色彩性格等“伪心理学”大行其道的时代,本书告诉你什么才是真正的心理学)
  •     我是一名心理学专业的学生,这本书讲了很多心理学中最基本的原则,有些都是我们潜意识里知道,但是不好总结的,虽然现在书店的心理学书架里几乎都是心灵鸡汤、读心术、催眠、星座神马的,但是我们心理学专业的人从来对这些是不屑的,而且也不认为这些东西是心理学,这本书可以帮助普通人纠正对心理学的误解。
  •     非常棒 ,高二时候在一本漫画杂志上看到推荐然后买来看,让我对心理学有了一个正确的认识。
  •     提高科学素养的一本书,如何从科学的方法论上,看到心理学。
  •     对伪心理学说不,对伪科学说No。批判接受~
  •     生物狗看了之后觉得对生物学实验非常有指导意义,相关不一定不是因果关系,概率论,QTL也有讲呢。
  •     这本书在第一版时,我已经开始把它推荐给我的学生,那是十多年前的事了。现在它已经出到第八版了,可见它深受几代老师及学生的喜爱。阅读本书,可以让人们认识到真正的心理学是什么。为此,我强烈把它推荐给所有读者!
  •     感觉读的挺糙。。。改变了我之前的看法。被大众误解很多
  •     感觉作者的怨念很大啊……ps:看的是选读版
  •     量子学院第四本书。“个案研究的证据不能用于建立因果性结论,鲜活的例子在人们的判断中被赋予了过高的权重” 所以小时候作文要求举生动的例子。值得看全篇!
  •     在市面上充斥了那么多黑的、白的、花里胡哨的心理学书籍,并且面对琳琅满目的各式心理学,有点不知所措,究竟谁是对的。至少这本书给了我一个视角:以一个科学理性的视角去检视心理学,可证伪、可操作、渐进整合,通过清晰的思路引导,去认知一个真实的心理世界。
  •     熊猫书院第十一本,还是那句话,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本来就不爱看鸡汤。。。
  •     整本书说了一大堆,总结下来就一句话:你们凭什么看轻和怀疑我们心理学,重视和体谅人家物理学,我们也是一门科学!
  •     基思·斯坦诺维奇首先强调了科学的重要标准——可证伪性,不可证伪,实际也就是不可证明啦,这类理论不一定全错,但是这是伪科学的通性,因此不得不审慎地看待这些理论,这是有待检验的,不是科学,不是真实。科学的另一标准是操作性定义,以我的理解,所谓操作性定义就是理论必须建立在可被客观测量的概念之上,并且在争论前需在概念上达成共识,这才有探讨的意义。
    另外,这本对伪心理学说不主要用一大堆例子来填充的,作者想用这些例子来告诉我们人类的思维多么的片面与不可靠,常识有时是多么的可笑。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以科学的态度与方法来寻找真理。
    人类思维的一些弱点:
    一、鲜活的例子比真实的统计数字更为生动,更容易影响人的认知。
    二、概率推理可能是人类认知的死穴。
    三、控制错觉:人们错误地认为他们的参与行为能够改变随机事件。
    四、我们常常认为自己是独特的、跟别人不一样的。
    五、对科学(统计数字)的无视。在前面这些例子的情况下,把相关理解为因果关心似乎不值一提。
    加上看书时想到的一句话:求知欲是出于对自己无知的认识及恐惧。
  •     震惊!原来自己有这么多伪心理学的想法,却浑然不觉
  •     对心理学研究方法的介绍。跟想象中的不太一样。不过还好,挺好读。
  •     粉碎伪心理学的一部正统学术书
  •     量化研究大行其道,文科生实在不好混日子了 (手动伤感
  •     本书是一本提供科学思维工具去认识解读心理学现象的读本,抨击了以佛洛依德精神分析学派的弊端和不科学性,言简意赅的说,佛洛依德的理论基本以个案研究、系统理论、以事后解释而非预测的方式来建立学说,缺乏现代心理学中的可证伪性,公开重复评审等科学思维要素,并在文中例证了一些比较通用解读现象的方法论和思维工具,例如”具备可证伪性的理论,是可通过事实观测、重复性较强、可以用操作主义来表述的概念,并且引入信度 效度 预设偏见的相关定义”、“研究相关变量的关系,不一定是具备方向性的因果关系,并引入了第三方变量和多方变量的控制和操作的实验法”“心理学其实是一门大量运用概率推理的学科,并且和社会学、物理、化学等其他学科具备高度的交叉性和融合度”等。 总之,心理学不是一门去界定我们生活中很多现象答案的学科,而是提供一种提供以批判性、概率性的思维去分析问题解读现象的视角,并且具备多样性和包容度的学科,虽然现代心理学的发展有较多的局限性,但随着不断和其他学科的融合促进,会日趋成熟
  •     有点絮絮叨叨,但是对思维的提升是有用的,尤其是以后面对那些吹牛逼的伪科学的时候
  •     拒绝伪心理学,体会科学的魅力
  •     感谢知乎那位女同学。
  •     理科生无意中读了这本书,感觉很好,特别是其中介绍的科学研究方法,很系统很详细又很容易理解,私以为这本书不单单是心理学入门书籍,可以说是所有科学研究可以参考的入门书籍,根据本书里介绍的内容完全可以开设一门学科研究导论课程,强烈推荐自然科学研究生读一下这本书。
  •     虽然是人民邮电出版的心理学书籍,但是本书并不是一本专业教材,而更像是一本普及读物,很适合想了解心理学的爱好者。
  •     这本书是《How to think straight about psychology》的新版,上一版的中文译名是《与众不同的心理学》,但是上一版做得不太好,字排的密,纸很薄,翻译也存在很多问题,现在这版虽然没细读,但是初看了几眼,好几个地方都比上一版译得到位,装帧设计上考究得多,必须买上一本收藏!
  •     对伪心理学说不。希望看了之后对以后购买心理学的书有帮助。
  •     虽然看了很多心理学方面的书,可是真正开始理解,还是需要这本书的。深入浅出,非常有意思
  •     心理学不是万能的,心理学虽然涉及广泛的人的客观行为和心理现象,但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必须满足“可检验”这一标准,超验的,炒肝管的问题不在科学心理学的研究之列。
  •     我是北京大学心理学系的一名学生,我们在大一的时候听说澳洲心理系的必修课本里有这个的英文版,how to think straight with psychology,作为critical thinking课程的教材,便到图书馆去借。看到了许多版本,看来是很流行的教材没错。可惜当时英文水平很烂,没看完就换回去了...
    到了大三修大牛周晓林的认知心理学,依旧被介绍读这本书。
    这本对伪心理学说不真的还不错。特别是对正在接受心理学基础训练的高年级本科生来说,再来看这本书有相当大的启示作用。
    中国的心理学教学,包括其他理科教学,甚至包括整个社会的风气,都缺少西方普遍渗透的逻辑观念。越学心理学越会感到这种严谨和演绎的逻辑在这门学科中的重要性。可能因为研究的对象本身是具有极大变化性的人吧,所以学科中的控制性、逻辑性就较其他自然科学更为重要。在研究过程中,总能不断发现自己思维中潜在的散漫性,也希望能在这四年的学习里更多的培养出一套psychological mind。这本书便是极好的学习助手,时刻提醒你用一种严谨的逻辑完成研究,看待世界。
    当然,对于那些对心理学有极大兴趣的公众来说,这本书也不失为一个较好的解释真相的阵地。但希望读者不但能关注里面有趣的例子,也能通过这本书对整个心理学的科学性有些较新的看法。
  •     单纯学实验,不一定能归纳出作者书中阐述的科学思维,这是一本很系统的总结,补充,有利于正确认识科学心理学,可读性非常强,强烈推荐给心理专业以及非心理专业的朋友!
  •     一直以来,大家对心理学的认识总是容易产生一种偏误。也许是对了解自身和他人的迫切需要,大众对心理学产生了一种特殊的期待。也为心理学蒙上了一种神秘的色彩。这就导致了一些人打着心理学的旗号,宣扬伪心理学的知识。而在这本书中,作者为我们逐层解释那些伪心理学的不合理之处。并向我们展示了心理学作为一种科学,具有怎样的性质和特征。心理学针对的是群体的普遍行为规律,偏重于解释和预测,其研究结论都具有概率性和领域特异性,更多地是一种规律,而非解决所有人问题的良药。
  •     大致地浏览了一遍,我发现我的评分非常受大众的影响,自己看完觉得没什么,然后看到评分这么高就会觉得是不是自己没看懂,还是马一下以后抽时间再认真看看。
  •     额...所以看了一本书就抛弃弗洛伊德到底是因为小时候没看懂还是因为对科学的认识不够?
  •     一本书颠覆大众心理学观念
  •     老师给推荐的,说是和一般的心理学著作有很大的区别呢!收到书果然如此。这本书风格简单轻松,不像一般的教材那样晦涩难懂。很喜欢的说!
  •     一本以心理学研究为例的科学方法论介绍~ 记住四个检验是否是科学的原则:1.可证伪性;2.概率性预测;3.服从同行评审的公共知识;4.基于聚合性和共识的科学知识。
  •     与其说这本书是说心理学的,不如说他整体性的介绍了所有科学学科的研究方法。作者的思路非常清晰,论证也十分的精彩,对于致力于科学领域研究的入门者来说,也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读完后发现,即使如我,也经常会犯一些误解性的错误,通读此书,可以自省。
  •     到底什么是“伪心理学”呢?带着这种好奇,买了这本书。看完之后很有感触,原来我平时意识里的星座、塔罗什么之类的都跟心理学是不搭界的,对心理学有了全新的认识。如果想对心理学有更深刻的了解,那么读一读吧!
  •     必须给个好评!书看着不厚,但是浓缩了许多精华。最重要的是作者在揭示“伪心理学”的同时,会让我们对心理学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去伪方知真知之难得!
  •     科学的四个要素
  •     也许每个心理学专业的人都会遭遇到这样的尴尬:“你是学心理学的呀,咦。”“学心理的,不会知道我现在心里在想什么吧。”其实心理学并没有那么传奇,更不是什么吉普赛人的“读心术”。与数学、物理、化学等一样,也是一门实实在在的科学。也许你对心理学还有一些误会,读完这本书,相信你的想法会改变很多。
  •     是一本了解真正的科学,了解真正的心理学的入门读物,能改变传统的很多可能错误的观念。
  •     经老师推荐买的,确实很不错,它主要不是告诉你哪些是伪心理学,而是告诉你什么才是是科学的心理学及心理学家的思维方法,从而让你能自己判断日常生活中充斥的心理学信息的可靠性,做一名明智的心理学信息消费者,而不是盲从唯利是图的大众传媒。相比于另一本书《像心理学家一样思考》,这本书讲得更系统,也更细致一些。
  •     想学习心理学,但是不是心理学专业,怕看到伪心理学的书籍,带着希望和感动,好好研读这本书
  •     好看,各种真相,各种打脸,另一本入门级读物(作为一个不学无术人人我真是太喜欢看各种primary的读物了...
  •     这本书以前的译本名叫《与众不同的心理学》,第8版用了现在这个名字。在豆瓣上看到推荐的时候,下了工夫想买《与众不同的心理学》,到处找不到。只好下了电子版打印出来阅读,的确是经典之作,读来不能释手。但是个人觉得这两个书名都不贴切。当然不是译者的原因,作者的原书名也是如此。但书中确实讲的心理思维,关于学说,虽然有澄误之用,但令人受益的不在于真伪心理学,而恰在于思维的改善。这也许也是作者的真意吧。
  •     这本书个人觉得初中生可以看一下,青春期的年纪,正是心理波动比较大的时期,容易出现一些问题。这本书可以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自我,认识心理学这门学科。
  •     有理有据对伪心理学的挑战。
  •     非常通俗易懂!
  •     这本书就是想让你明白其实你不喜欢心理学
  •     选读本。读过不太易记住,是我的问题罢。
  •     结构紧凑,逻辑性很强,虽然是着重讨论心理学的作品,阐明了社科研究的科学方法理论。另外翻译质量很高,流畅自然,对内容的把握非常到位。
  •     不管是图书市场,还是电视上,到处是什么血型啊,星座啊,催眠啊,还有那个什么乐嘉的色彩心理学,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骗骗普通读者也就算了,但是令人可恨的是,这些伪心理学大有愈演愈烈之势,现在这样一本书的出版太有必要的,是到了科学心理学向这些伪心理学宣战的时候了!
  •     书里的内容告诉你如何将真正的心理学研究从伪心理学中区分出来,告诉你什么才是真正的心理学。假如你是心理学专业学生,当别人问到让你吐血的问题时,能更加从容面对。
  •     读不太懂,还是学到些东西,里面的例子很多大v引过
  •     狭义说,回答了什么才是真正的心理学。 广义说,这里的方法适用于其他科学。 去伪存真,乃科学精神。
  •     不知道为啥评分这么高 让我禁不住怀疑自己
  •     正心,是坚持把它放在看的第一本心理学书的原因。结果不仅端正了对心理学的认识,也端正了对科学的认识,对整个世界观都有影响。我们推崇科学上百年了,却连什么是科学都不知道。怎么算科学,科学有哪些特点和要求,我们仍根据习惯停留在愚昧中。
  •     介绍了一些伪心理学和科学心理学研究的区别,为现代心理学正名。 讲了若干思维方法与科学研究的要素和手段。很有收获~
  •     很多人对心理学有所误解,伪心理学误导大众呀!这本书就很好地介绍了当代心理学的特点,有一定心理学知识的读起来就很易懂。
  •     花几天时间读完了这本对伪心理学说不。最近琐事缠身,很少有机会如此流畅地读完一本书。之所以流畅,一方面因为书里讲的多是本专业的知识,以前已经接触过多次,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作者的文笔通俗,大道理讲的深入浅出的缘故。
    如果从研究方法的角度来说,这本书的内容比较宏观,书中更多地从理论的高度来探讨心理学和心理学研究。并特别对一些大众容易对心理学产生误解的地方进行了详细阐述。我想这本书非常适合希望了解心理学是怎么一回事的人来读,即使是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在学习更具体的研究方法之前,好好读读此书也是十分有必要的。因为如果只了解具体方法而在头脑中没有系统的理论架构,就如同一个人没有骨头只有肉,是无论如何也“立”不起来的。
  •     与其说是一本心理学读物,不如说在科普什么是科学思维。我的文傻大补
  •     一直是这本书的忠实读者,收集了好几个版本。这次再版增加了一些实证的内容。并且译者是清华大学的两位年轻的心理学教师,很是期待。所以又收藏了!嘿嘿!
  •     清华大学系主任强烈推荐给一般读者的心理学入门读物,科学松鼠会推荐的心理学入门书籍,全球300多所心理学教育机构采用。怎么样?这么多光环,让你心动了吗?心动不如赶快行动。而且我想说的是,这本书真的是值得一读。它会帮我们揭去心理学的面纱,带我们走进它的神秘世界。发现它,了解它。
  •     建议大家都看看这本书。现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谈话,包括价值观和重要决策中,使用了很多“世俗智慧”。而这些智慧多数不仅不是正确的,甚至连错误的都算不上。看看这本书会有助于进行更加理性的思维和做出明智的决策。也建议心理咨询师们看看,因为很多时候人们的思维错误需要纠正,而这本书把很多错误思维的根源解释的很清楚。这本书通俗易懂并且严谨。不是想什么“色彩心理学”“性格决定命运”之类的媚俗伪科学。
  •     这本对伪心理学说不中讲了我认为的3个最重要的内容:
      1. 什么是科学
      2. 真正的心理学是科学
      3. 媒体鼓吹的大众接触的心理学不是真正的心理学
    读了这本心理学入门的书才知道什么是科学,什么是心理学,什么是科学的心理学.由此对现在江湖中天花乱坠的所谓心理学大师有了清醒的认识。
  •     可能这不是一本标准的心理学导论教材,但是它自有广泛的受众——心理学的初学者以及所有对心理学感兴趣的读者。它不会教给我们正统的心理学理论体系,但却能更好地培养我们思维判断的方式。非常不错!
  •     读完了,非常好。现在对心理学和伪心理学总算有了一个比较清醒的认识。特别推荐给一般读者特别是对心理学感兴趣的读者,绝对不会让你失望的!
  •     在加入阳志平的开智学堂之后,终于把这本书读完了,写了5张卡片。
  •     这本书不得不推荐一下,从1983出版至今,足足过了快30年,从第一版出到了第八版。可见读者对它有多追捧。很火的书!读起来又比较轻松有趣,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就会拉近与心理学的距离。
  •     在星座血型、色彩性格等“伪心理学”大行其道的时代,本书告诉你什么才是真正的心理学,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而非迷信和伪心理学究竟有什么不同之处。对心理学着迷的朋友,快来买吧,很值得一读呢!
  •     之前学习过设计心理学,接触的比较片面,最近这几本书看下来,受益匪浅。
  •     每个人都必须要读的科普书!!!
  •     我看过《与众不同的心理学》,是这本书的第六版好像,买这本书完全是为了收藏,这是一本锻炼科学思维的好书,做心理学研究必备入门读物,很有启发意义和实践指导意义!!!
  •     真的是一本与众不同的心理学书籍,首先书不厚,但书附的引用论文有数百篇之多,而后书如果不细看,你会感觉就是一本枯燥的教科书,但通篇看完,不仅是对心理学的看法与众不同,整个人的思维方式也有了很大的拓宽。
  •     不管哪一门学科,是要看自己想要从中获得什么,是事实的正确性,还是peaceful,虽然多数时候不矛盾,但为了一种而产生否定另一种的倾向,那就没必要了。
  •     我是心理学专业的大学老师,这本书我一直推荐给我课上的学生。这本书对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而这种能力的培养在当今中国的高等教育中又是非常缺失的一块。
  •     关于真正该如何思考问题的精辟总结
  •     读完突然想到乐嘉,心疼他一秒钟,其实自己还蛮爱看这种研究自身和他人心理的书的,星座也喜欢哈哈
  •     有这样一门尚不为大多数人知晓的知识,它涉及人类行为和意识的不同形式,可以用来解释、预测和控制人的行为,这门知识就是心理学。虽然现在市面上充斥着所谓心理学的书籍,或是很多相关的电视节目。但是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影响了大众心理学本质的认识,同时传播了很多错误的知识。一些伪心理学所宣称的事实,其实被证明是谬误的。而这本书业也将会提到,伪心理学的存在,对心理学的危害是相当大的。通过作者的揭露,我们将能更好地认识心理学中真正的、不断发展的、具有科学性的知识。
  •     现在中国大众对于心理学有着极大偏见,真的需要一些这样科学,通俗的心理学书籍。国内好书真的不多,像之前什么乐嘉的色彩心理学也只不过是抄袭气质心理学,都是几千年前的东西了,而且气质心理学本身就不是实证主义的心理学,好像现在气质心理学已被人格心理学替代了把。想要看正正好的心理学书籍还是要看国外的,英语不好就只能看译本,看的吃力啊!怪不得那么多人才要去国外,不是他们不爱国,是对于知识的渴望在国内真的得不到满足啊!!
  •     星座、血型、色彩分析,可能有统计学意义,但并不在心理学的研究范畴。如果我们对心理学的了解仅限于这些,读此书能了解什么是真正的心理学。
  •     市面上大量充斥的星座、血型、占卜等相关的书很容易混淆读者的视听。有时候读者很难讲这些“伪心理学”和真正的心理学区分开来。而本书的作者将会告诉我们真正的心理学是什么样的,和那些所谓的心理学有什么区别。就让我们跟随作者的思路,来场去伪存真之旅吧!
  •     心理学作为一门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交织紧密的学科,总被大众认为偏重“感觉”而缺乏“理性”。但是当我们仔细了解认识心理学之后不难发现,其发展和推广离不开理性的分析。于人文科学角度,心理学让我们的心灵更柔弱;于自然科学角度,心理学让我们对自身行为了解的更通透。
  •     对“伪心理学”说不(第8版)(..”
  •     这个中译名 如果不是量子学派推荐 我是敬而远之的…生动浅显的入门方法论介绍
  •     很有启发
  •     方法论很重要
  •     我是个心理学门外汉,看了这个懂得,心理学是用科学反复论证出来的,而不是评几个颜色,或者星座就可以解析一个人的性格。
  •     这本书让我对心理学有了重新的认识,而且对科学方法论有了了解,能识别科学与伪科学的一些区别。尤其是以个案见证企图推翻由数据所支撑的理论的做法,在读这本书之前我也是这么做的,读过之后发现自己之前的想法是错的,很涨知识。
  •     阐述什么是真正的心理学。其实判断真伪心理学的方法在任何其他科学同样适用。这本书值得一看
  •     值得一读,值得记笔记,不仅是心理学,安慰剂效应很普及,很严肃认真的科学
  •     这本对伪心理学说不的内容不只局限于心理学,也提到很多科学研究的基本原则。 在中国,类似的伪心理学骗术非常非常多,什么心灵鸡汤、读心术、催眠、通灵、血型、星座、轮回等等,大部分的民众也深信不疑,几乎每天打开电视报纸看到一半以上的内容都跟这些骗术有关。 个人觉得此书应列为全民必读的科学读物,能有效破除迷信与骗术,从而对科学有比较清楚的概念。
  •     我承认我是个心理学爱好者,可是市面上有关心理学的书浩如烟海,简直可以用“惟余莽莽顿失滔滔”来形容。如果在心里在思想上你没有确切的关于心理学的评判标准,那么斯坦诺维奇的《对“伪心理学”说不》则是帮助你建立这一标准的好老师。里面举例丰富而且语言通俗易懂,有些知识绝对起到挑战你的价值观的地步,不过这种不安会在知识重构中慢慢消失。无论如何,一些评论无法写出这本书的好,唯一的方法只有去读它。当然,你会发现你爱上它的。
  •     挑战认知,重新思考学习路径
  •     本书和《心理学的40项研究》是我见过心理学书籍里的两个极端。前者只讲HOW,心理学研究是如何做的,所有的研究成果不过是用于讲解方法时所举的例证;后者只讲WHAT,心理学研究有哪些牛掰的成果,所有关于方法和过程的描述不过是用来支持成果的合理性。虽然大相径庭,两本书却同样精彩,都给人以深刻的教益。特别考虑到,现代科学各个分支的研究方法都遵循相同的原则,有基本套路可循,则本书的意义远远超出了心理学一家的范畴。换个角度,也可以说本书是一本以心理学研究为例的科学方法论介绍。作者的文章组织得当,每一章的最后都会把本章的核心观点再提炼阐述一次,他人本无必要再做归纳。
  •     本书的英文版是《How to Think Straight about Psychology》第八版。英文第八版的影印本也是有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书名是《这才是心理学》。本书第七版的中译本由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书名是《与“众”不同的心理学-如何正视心理学》,这一版翻译问题很大,文不通、字不顺,使人不知所云。人民邮电的中译本刚拿到手,还没来得及细看。不知是否会有所提高。
  •     选读版读完,准备买纸质版再读一遍,这本书是真正开智的,让人从理性角度真正明白心理学是科学。
  •     心理学入门辟谣篇,建议因星座血型罗盘而对“心理学”发生兴趣的伙伴,当个入门读物。至于我为什么读它,书里有句话很好的解释了“我们大脑的进化始终以这样一种方式,就是让我们能够不懈的寻求世界中的各种模式。我们寻求身边事物的关系、解释及其背后的意义”。然后还有一句话送给自己“试图去解释偶然事件的倾向可能源于我们深切的渴望相信自己是可以控制这些事件的”。Take it easy .
  •     解释派只能解释发生的事情而无法做预测 并且不给出明确是否的判断 终于解答了我一直以来对佛洛依德流派的质疑
  •     觉得这本书心理学专业的老师有必要参考和借鉴一下。有的老师可能不知道怎样将学习本专业的学生引入心理学的领域,或是想当然地认为,填鸭式地把心理学相关理论、事实、经验及研究灌输给学生,学生就能自然而然地学会心里学的研究方法,并用以解决问题。教师在课程开始的时候,应该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兴趣,并教给学生一种思维问题的方式。学习的本身是为了使知识内化,从而能够运用。而非一大堆理论的罗列,堆砌。到头来学生还是不会运用,教师也不能很好地达成教学目标。个人觉得这本书可以作为一个切入点,培养学生对心理学的正确认识和兴趣爱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