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课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心理学 > 死亡课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6-1
ISBN:9787300135991
作者:[美] 麦克劳夫查尔斯·科尔(Charles A.Corr),克莱德·内比(Clyde M.Nabe),多娜·科尔(Donna M.Corr)
页数:280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关于死亡、临终和丧亲之痛的教育艾伦·琼斯是一个教育专业的大学生,她正在研究关于死亡、临终和丧亲之痛方面的课题。她在看一些儿童读物,朋友们都觉得很可笑。于是,她便问了朋友们一个问题,所有的人都不再发笑了:“你们如何跟一个7岁的孩子解释什么是死亡?”艾伦在一所特殊教育学校任教,她曾经学过一门关于死亡的选修课。她是想知道,如果她的班上有一个刚刚失去亲人的孩子,她该如何去安抚他。她的班上有一些学生身体状况不是很好,甚至有一些学生在意外事故中受过重伤。这些孩子非常脆弱,她生怕在校园中会有某种潜在的负面因素会伤害到他们幼小的心灵。当艾伦在大学里看到有专门写给孩子们的关于死亡话题的书籍,她非常高兴。其中,她尤其喜欢最简单的儿童故事:比如布朗在1958年创作的《死去的小鸟》,在书中描述了一群孩子在玩耍的时候发现了一只死去的小鸟,他们抚摸着它冰冷僵硬的身体,然后为它举行了一个小小的葬礼。艾伦也找到了一些描写在童年时代经历祖父母、父母、兄弟姐妹,或朋友去世,或者宠物死去的哀伤的书籍。艾伦也试图从《小红帽》这样的故事中学习如何教孩子们正确认识死亡。她惊奇地发现,这个家喻户晓的故事竟然有三个结局完全不同的版本。故事最初的结局是大灰狼先吃了小红帽的奶奶,然后吃掉了小红帽。人们也可能记得第二个版本,大灰狼吃了小红帽之后,是守林人用斧子剖开狼的肚子救出了小红帽。还有第三个版本,小红帽被拿枪的猎人救了下来,免入狼口。这个故事原本是讲如果小孩子不听大人的话结果会怎样,艾伦却惊异地发现这样一个简单的故事会告诉孩子们三个不同的关于死亡的知识。

前言

死亡,是哲学家、文学家热衷的主题,我们普通人对此往往讳莫如深。在我们所受的教育中除了“生的伟大,死的光荣”这一英雄主义的死亡观以外,很少有关于死亡的教育。然而死亡又是我们每个人生命的终点,无论我们是否愿意,迟早有一天要遭遇它。而学会死亡,学会面对我们自己和他人的死亡理应成为人生中重要的功课。伍迪·艾伦曾幽默地说,“死亡属于少有的几件很容易就能完成的工作——躺着不动就行了。”而就是这件简单的工作,当我们放弃各种宗教信仰时,并没有因为科技和社会的发展使答案变得清晰。本书没有像哲学家止于对死亡的思考,而是以一种日常的方式去靠近死亡,给我们很多温暖的帮助。    本书将死亡教育划分为这样几个层面:    一是如何认识死亡,孔子曾经说过:“未知生,焉知死。”而不知死,又焉知生呢?如何看待死亡,对我们理解生命的意义十分重要。    二是如何认识死亡的过程,即临终。也就是我们自己如何高贵地、有尊严地死;如何给予那些正在经历死亡过程的人一些帮助,让他们在人生之旅的最后阶段多感受一些温暖,少一些痛苦和孤独。而在这个过程中只有爱心是不够的,一些习惯的做法(比如:向病人隐瞒病情等)并不能像我们所希望的那样能减少病人对死亡与病痛的恐惧。    三是如何面对丧亲之痛,这里既有我们自己如何从丧亲之痛中解脱出来,也有如何帮助我们的邻居、朋友、孩子和老人面对亲人的“失去”。    作者让我们认识: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无论我们如何看待我们死后——是升入天堂,还是有下一个轮回,我们都会因为死亡而努力使生命更有价值和意义,更珍视我们的生命。    作者让我们认识:悲痛是一种健康的情感,让我们适当地表达悲痛,也不要剥夺他人悲痛的权利,这是帮助人们开始新生活的最好方式。    作者让我们认识:和有自杀想法的人公开地谈论自杀,并不会像我们习惯认为的那样诱导自杀,而可能感受到他们内心的呼救,给予他们适当地帮助。而有些结束生命的选择也是他人难以帮助的。    作者让我们认识:我们要特别关注那些特殊人群,比如儿童。无论我们是否和他们直接谈论死亡,他们都会接触到死亡,并试图理解死亡。与其让他们胡乱猜想,不如了解现有的对儿童面对死亡的研究,更理性地告诉孩子死亡是什么,这会使他们在不得不面对死亡时更加的从容,并减少失去亲人、朋友,抑或宠物时的心灵伤害。    还有那些得了特殊疾病的人群——比如艾滋病患者和他们的家人,我们的不当对待可能会给他们带来病痛之外的痛苦。    书中有这样一个小故事。一个年轻的女人,她的儿子一出生就不会走路,很快就死去了。她非常悲痛,抱着儿子的遗体,挨家挨户地祈求人们给予救活儿子的良药。一位老人指示她去找佛祖释迦牟尼。于是她来到佛祖面前,佛祖告诉她,的确知道一种药可以帮助她:让她去村里从来没有死过人的家里要一点芥末种子。于是她又挨家挨户地祈求,但都无功而返,因为没有一家没有死过人。她终于明白这世上所有东西都不是永恒!    在本书付梓之际,正赶上日本,也是我们人类千年一遇的9级大地震。地震伴随的海啸使上万人失踪,死亡旋即降临,日本国民面对灾难的冷静让人肃然起敬,而这一表现不仅仅与国民的文化性格有关,更得益于不断进行的灾难教育。面对死亡,我们也应该及时补上死亡教育这节课。    费小琳    2011年3月14日

媒体关注与评论

死亡并不是生命的敌人,正是因为死亡才使我们认识到生命的价值。疾病让我们不再视生命为理所当然。如果想要尊重生命、重视生命,我们必须尊重疾病,甚至尊重死亡。    ——弗兰克(A.W.Frank),《身体的遗言》    我们该如何学习死亡?    这个世界的人们总是对死亡恐惧至极,因而唯恐避之不及。在我们之前的那些文明视生命与死亡为平等。它们为社会和个人详细描述了这个通道。它们将这种宿命的完成赋予了丰富的意义,从来也没有让我们与死亡的关系变得像现代社会这样,变成精神的荒漠,在这个荒漠里,每个人都急匆匆地寻求一种新的存在承载着我们通过了所有的神秘感,甚至不知道我们正在使生命的源泉渐渐枯竭。    ——F·密特兰德(F.Mitterand),《亲切的死亡:死亡是如何教我们生活的》

内容概要

查尔斯·科尔(Charles A.Corr)博士自1975年开始便在南伊利诺伊大学教授死亡与临终、儿童与死亡等课程。1978年。他成为死亡教育与咨询协会成员,及美国国家临终关怀及姑息治疗组织成员。科尔博士还是死亡、临终和悲痛事务国际工作组前主席和常任理事。
目前,他还是佛罗里达阳光海岸安养协会的董事会成员。这个协会是美国国家安养与照护组织中儿童安养照护服务的首席咨询机构,同时还是国家捐献者家庭理事会执行委员会成员。他的著作包括36本书和手册,例如《帮助儿童应对死亡:指导和资料》、《儿童与死亡》、《青少年与死亡》、《青少年的死亡与悲痛手册》等。
科尔博士的工作得到了死亡教育与咨询协会的认可,并被授予杰出个人贡献奖(1988);国际儿童安养组织授予他世界儿童安养工作杰出贡献奖(1989);之后他还获得了创立查尔斯·科尔基金的终身成就奖(1995)等等。
克莱德·内比(Clyde M.Nabe)博士自1976年开始在南伊利诺伊大学讲授死亡教育课程。他是一位牧师,曾经在几个教区任职。他的研究和著作主要集中在医学伦理学,宗教哲学和比较宗教学等领域。
多娜·科尔(Donna M.Corr)是一位肯脏移植科、肿瘤科和安养部门的护士。17年来,她在圣路易斯社区大学教授护理学,还曾在南伊利诺伊大学任讲师。她的著作包括与查尔斯·科尔合著的5本专著:《安养护理工作原则和操作》(1983),《儿童安养护理》(1985)、《老年人护理服务》(1990)、《婴儿猝死:谁能够帮助以及如何帮助》、《儿童死亡和悲痛手册》以及多篇论文。多娜·科尔和查尔斯·科尔合著的书籍5次获得了美国护理期刊年度专著的荣誉。

书籍目录

引言 关于死亡、临终和丧亲之痛
第一章 死亡教育
第一部分 死亡
第二章 人们对死亡态度的变化
第三章 人们对死亡事件的处理方式
第四章 文化差异与死亡
第二部分 临终
第五章 应对临终阶段
第六章 应对临终:个人如何给予帮助
第七章 应对临终:社会如何给予帮助
第三部分 丧亲之痛
第八章 应对丧亲之痛
第九章 应对悲痛:个人如何给予帮助
第十章 应对悲痛:葬礼的意义及社会的帮助
第四部分 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死亡问题
第十一章 儿童
第十二章 青少年
第十三章 中青年人
第十四章 老年人
第五部分 法律、理念和伦理
第十五章 法律问题
第十六章 关于自杀
第十七章 协助自杀与安乐死
第十八章 死亡在生命中的意义和地位
第六部分 一种特殊疾病的例子
第十九章 用实例展现本书的主题

编辑推荐

《死亡课:关于死亡、临终和丧亲之痛(第6版)》:死亡并不是生命的敌人,正是因为死亡才使我们认识到生命的价值。

作者简介

我们谨将《死亡课:关于死亡、临终和丧亲之痛(第6版)》献给曾经并正在为理解和关怀那些与疾病、死亡和丧亲之痛抗争的人们,我们不能用任何魔力将死亡从我们的生命中彻底抹去,我们也不能将与死亡有关的悲伤一并抹去。但是,我们可以分享见解和态度,彼此学习,一起努力积极应对死亡和悲痛。这些有积极意义的沟,通可以帮助我们在面对死亡的时候用更加有意义的方式生活。《死亡课:关于死亡、临终和丧亲之痛(第6版)》没有像哲学家那样止于对死亡的思考,而是以一种日常的方式去靠近死亡,给我们很多温暖的帮助。作者让我们认识到我们习以为然、面对死亡特别是他人死亡时的一些做法并不具有积极的意义。

图书封面


 死亡课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0条)

  •     2011年4月《西藏生死书》正式解禁出版,因为隶属于敏感题材,出版公司基本上没有做任何大型的宣传,但是销售却一路飙升,与此书能够抚慰很多人面对死亡时的恐慌不无关系。就世界人口来说,当下之中国无信仰人群(迷信另当别论)的比例算得上是名列前茅的。纵观世界各地的宗教和信仰,最终极的问题就是解惑人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而在这一来一去之间,又可以做些什么。于是,对于没有信仰之人,出生代表过去或许可以不予以考虑,死亡代表未来必将亲历的结果,迷惑,忧虑,惶恐等心态是源自不知道生命终结之后是另一种开始,抑或是就此消亡。因此,《西藏生死书》这样一本教人生时即可坦然面对死亡,净化心灵的作品,自然为浮躁时代里盲目而无所依的人群带来了重要的安抚。虽然它并不是那种强烈地宗教灌输作品,但是不可否认,它依然是一本以信仰为蓝本的生死启示录。比起《西藏生死书》,这本名为《死亡课》的美国著作,却只是把宗教信仰纳入其中,作为整个课题的一部分,来研究,呈现整个人类死亡可能涉及的方方面面。换句话说,《死亡课》实际上是一本关于社会死亡学的作品。或许一提及死亡,多数人都要心生忌讳的,即便如今算是极为开放的时代,可是死亡依然是一件让人极力回避,不敢直面的事情。这一方面我亦然有感。可能很多人可以肆无忌惮的直面恐怖电影里的死亡,甚至兴趣盎然的阅读推理作品里的谋杀,又或者面对社会新闻中种种灾祸也可以冷眼旁观,惟有切实的发生在自己的周边,才会产生真正的心悸,持续性的伤痛,和难以抹灭的创伤,此时只剩下避而不谈的孤僻,因为任何事外之人也不可能真切的体会当事人的心情。自然,任何人尚且不用忧虑的时候要远离,不得不经历的时候更希望忘却,这不是一个好的话题,但是这是人类不得不面对的现实,即我们最终要行向何方。《死亡课》不是一本教人寻找信仰的书,更多的是让人懂得理性与勇气。它也不是在你抑郁或者迷茫时的一颗灵丹妙药,而是带理智的你领悟人生最真实的一面。把生命看作一种社会性地存在,一种可以被解析的流逝,它不只是个体,更是集体的共通。如果说《西藏生死书》是感性的,那么《死亡课》就是绝对的理性,两者最终的目的都是使人们坦然的面对自己的生死,平和安详的接受亲人的离去,都是为死亡里的未知寻一片宁静,为短暂的人生多一些预留,以便能够让人以更开阔的胸怀去对待生命的必然。
  •     每个人生命中惟一能确定的事情就是死亡,任何人都难逃一死。无论身份尊卑、地位高低、财富多少,在死亡面前才真是人人平等。麻烦的是现在日常教育缺少教我们如何面对死亡的方法、态度——如同大部分生一样,死亡在城市大多发生在医院,《死亡课》刚好补上了这个空白。 书从几个部分很有逻辑的讲述了相关的内容,人们对死亡的认识,自己的死、别人的死,以及自杀的伦理等。对我很有启发的是两个美国印地安人的故事(P42) “安妮和奶奶”用幽默的方式让孩子、门理解死“是生”的一部分。在书)中,那瓦霍小女孩安妮10岁了,她的奶奶告诉她:“当你妈妈织好这块地毯的时候,我就要回到大地的怀抱了。”安妮听了很担心,她决定先一行步阻止奶奶死去。于是安妮在学校里使劲调皮,让老师找妈妈谈话,这样妈女就能停下手里的活。她还把羊圈里的羊群都放了出来,这样大人们就不得不停下手里的活去赶羊。安妮甚至偷偷地将毯子拆掉。当人们明白安妮这样10的目的之后,安妮的奶奶对她说,这二自然的规律,自然本身就包含了生和死。最终,安妮意识到她不可能让时间停滞。她开始编织自己的那块生命之毯。 “奶奶的饼干罐”讲的是印第安老奶奶有一个头骨形状的罐子她的小孙女有占害怕这个罐子。但是,当奶奶打开盖子,取出了一块饼干给她的时候,她便不再害怕了,明白了原来这是一个饼干罐。从那以后每天晚上,奶奶都从罐子里取出一块饼干给小女孩,然后再给她讲一个印第安人的故事。在小女孩的脑海里,充满了印第安人的辉煌和自豪。但是,有一天奶奶去越了。爷爷把这个头骨罐子给了小女孩。他告诉她,这个罐子是满满的,里面不是饼干,而是奶奶的爱。有一天,她也会有孩子,到时候,她要往罐子里装满饼干……小女孩明白了,当她将奶奶的故事讲给自己的孩子的时候,奶奶的生命和灵魂就会与她在一起。 无论有没有宗教信仰,无论信不信来世,认识死亡、面对死亡的同时要记住“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在有生之年活得幸福充实”能让我们感觉好些! 如果非要说有什么不足,那就是本书终归是学术作品,读起来没有通俗读物那么容易,但仍然不失为一本值得阅读的好书! 有空需要补上死亡教育这一课!
  •     我的父 我想知道一个将死之人 当无人愿意与他说话 也不允许他谈论自己的死亡 那将是什么感受我的孩子 那就像是餐桌上的马 那是一匹将会到每个人的家中坐在每个人餐桌上的马 无论贫穷还是富贵愚蠢还是智慧 这匹马 就坐在那里 但是它的存在会让你想沉默地离开 如果你离开了你将永远害怕它的存在 当它坐到了你家餐桌上你想谈论他恐怕到时你又无能为力了 如果你谈论他 你会发现其实其他人也是可以谈论的如果你是善意的那么大多数人都愿意谈论他那匹马会坐在餐桌上 但是你不会因此而感到抓狂 你会很享受你的晚餐 也会享受主人的陪伴 或者如果那张餐桌就是你的 你也会享受宾客的陪伴 没有魔法会使那匹马消失 但是你可以谈论它 这样它便没有那么大的威力来影响你了人一直生活在脆弱和振作的交替中人们的信仰和感受影响着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 最终形成了固定的认识 这就是认知人们对于死亡的认知可以改变 关于死亡认知 我们听到最多的就是恐惧和焦虑 但是关于死亡人们同样可以容纳一个更多元化的认知 以及丰富多样的感受和情绪跨度人们可以通过反思自己的和他人的认识 来选择他们认为有道理的死亡认知人类对死亡的五种认知形态 死亡是顺其自然的 死亡是让人不安的 死亡是熟悉又陌生的 死亡是生者不能逾越的另外一个世界的界限 死亡是讳莫如深的(也有人称最后一种为禁忌死亡)对于校园暴力 我们可能渲染的太过了 以至于扭曲了事情的本来面目 新闻媒体所报道的暴力犯罪比例远比实际发生的暴力犯罪高很多直率坦白有时让人尊敬 有时却不合时宜 刻意的回避也是同样的道理 对性的话题和死亡的话题过度渲染和讳莫如深都是不适当的态度 毕竟性和死亡都是生命中的真实内容公众之所以对媒体所报道的死亡事件始终有距离感的原因是媒体对素材的高度选择性 任何有新闻价值的事件都被媒体定义为非比寻常的当人们看谋杀题材的电影时 总想看到最终凶手是如何被抓到的 当看杀戮题材的电影时 总想看到争议最终被伸张 然而很少有人关注杀戮的后果 死亡的残酷和真实以及人类悲痛的情感常常被忽略掉了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康复不代表着我们一定要回到从前的状态 人生中的每个危机都会改变我们 让我们不在是从前的自己如果我是一个好的倾听者 我不会打断对方的谈话 也不会假装倾听而实际是在私下准备自己的发言我认真聆听话语 也认真聆听话语之外的弦外之音 我不会着急因为我没有为这次谈话设定终点 我们不需要到达终点 因为我们很享受此刻的谈话 倾诉者不是被控制的对象 却是与我们有着共同生活经历的人 尽管我知道我们之间存有差异 如果我是个好的倾听者 我会更加看中我们的共同点求同存异才能更好的倾听 这个不代表我永远不说话 我会提出问题而不会对别人横加指责作为人最困难的一项任务就是倾听备受磨难的人们的声音倾听是多么的困难 但这是基本的道德行为 聆听他人就是聆听自己我们第一次与病人交谈 当他们问及精神和信仰的问题 我们总是小心翼翼的回答他 有时候 对方只是看着我们 倾听我们的诉说 有时候对方会就我们的回答继续讨论 当我们不说的时候 对方则说着思路继续谈论下去 最后我们终于明白 对方提出这种问题 往往是想阐明自己的想法 谈论只是梳理他们自己的想法的一种手段 他们也希望我们能允许他们说出心里的想法 所以当有人问我们类似的问题的时候 我们最好是认真聆听 跟随着说话人的思路 与他们同行就可以了没有同样的经历 就无法真正理解他人的想法 没有谁的观点是绝对的真理生活中几乎没有什么事情是完全无望的 所以当有人说这种情况已经没有希望了 那也仅仅代表着人们想象力的失败和一个局外人的想法 那些人觉得没有治愈的可能性就是没有希望了临终的病人最需要的就是能从病痛中得以缓解 有一个安全的疗养环境 能够不断的得到专家的照顾 确认自己和自己的家人没有被社会遗弃悲痛的人会觉得整个世界很可怜和空虚 抑郁的人会觉得自己很可怜很空虚思念和寻找代表着人们试图将失去的人还原回来混乱和绝望是当人们无法让时光倒流 感到无能为力时的一种表现接受现实 走出阴影 适应没有对方的生活 在精神上将对方重新定位拒绝接受现实就会使人走向幻觉我们总是说时间会治愈一切 但是其实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时间本身并不能治疗什么 这种说法就等于说我们就消极的等待就好了 其实重要的是人生对抗悲痛的过程中 我们该怎么利用时间 采取主动新婚夫妇之间经常出现的问题是我们能否让单身时养成的独立性来适应未来的共同生活这些幸存者意识到了灾难存在的真实性和残酷性 因为他们仍旧相信尽管不是绝对的 但世界总还是充满善意的 有时候是有灾难发生 但绝不是这个世界的全部内容 人们自己还是要行为高贵 富有活力 但是也总会感到无助 这是可以理解的 有时会有幻灭感 但是大多数时候还是充满希望 希望总会战胜一切的 最后在他们的世界观中 知道有美好的事情存在 也有不好的事情存在灾难时有发生 人类也不是无所不能 但是胜利总是属于人类悲痛的人们需要五样东西社会支持 补充营养 补充水分 锻炼和休息带食物去看望悲伤的人听着:我只要你听我说说话 你不用说什么 也不用做什么 就听我说 你所为我做的事情 其实是该我自己去完成 你的做法只会增加我的恐惧和感到自己的无能 你得接受一个事实 那就是我的感受是真实的 无论那有多不理智 这样我才不用总试图说服你 请你了解我的感受 请你听我说说话 如果你真的想说些什么 请等一会 等我说完 我会认真的听你讲我们之所以怀念逝去的人 不在于这个人如何如何 而在于这个人的关系和我们如何面对逝去的人 不要就发生的悲剧谴责自己 不要逞强 不要假装勇敢和坚强 不要逃避 不要让自己在有生之年都生活在原来的地方 还认为这是你对失去的孩子应该做的事情 不要为自己感到悲哀童年期的主要任务是在婴儿期发展信任而非不信任 在幼童期发展自主而非羞愧与质疑 在学前期发展创造力而不是罪恶感 在学龄前发展勤奋而不是自卑儿童可以克服任何事情 只要告诉他真相 并与他所爱的人分享自然的情感有效的教育和各种形式的准备都基于有效的交流对于和儿童的交流 儿童需要知道什么 儿童想知道什么 儿童能够理解什么诚实才能带来信任 因此最好承认你不知道的而不是对自己不相信的事情乱做解释放在明面的事情一定会被解决的成人应该尊重孩子的感受而不是当做无关紧要的事情放在一边在青春期试图让自己正常这个举动就十分不正常很多自杀的青少年对待生命和死亡也是非常矛盾的 也许他们并不清楚死亡究竟意味着什么 也许他们最想做的只是尽可能从抑郁的生活中摆脱出来因为死亡随时会到来 一旦做错了什么事情 很可能连挽回的机会都没有 所以我们要随时表达出情感 表达的越完美越完整越好 表达出我们的爱和尊重 只有死亡可以让平时显得非常渺小和无足轻重的事情变得重大起来年老不一定就意味着失去能力 更加依赖他人 他们只是达到了与他人关系的一个新的层次 在这个层次上每个人都是可以受益的一个人只有获得自我认知和自尊的时候 这个人的人格才是完整的开篇的童话影响了我对这本书的判断 看了三分之一了 后面的内容觉得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看 一种 恩 很僵硬的感觉 和那本孤独时可耻的差了好多 我在思考的时候也在想是不是翻译的不好的原因 真的有的地方太硬了 死亡如果认真讲的话有很多东西能讲的 可以很有趣 这本书硬生生的弄的很死板不有趣还没看完 不过我喜欢里面从媒体角度分析死亡和数据 最近是怎么了特别喜欢看数据

精彩短评 (总计101条)

  •     很不错,大家可以去看看耶鲁的死亡课
    那个是讲死亡的本质的
    而这个是死亡相关的
    网上一艘就有
    或艘网易公开课,里面找
    じゃ、先に
  •     比起《直视骄阳》,我更喜欢这本书。这本书更适用于为服务他人提供指导,比较喜欢~
  •     死亡是什么,每个人都将面对的话题,作者通过风趣的笔墨,做了精辟的诠释,值得一看。
  •     翻完的。我们确实需要,死亡教育。
  •     因为想安慰父亲病重的朋友,买了这本书。他的“重病心理”和之前看的“五个阶段说”有所不同,着重于“项目”,比如丧亲的人,需要完成认识现实,抒发情绪,完成连接,找寻意义这几个项目,没有先后,常会反复。看了有启发。也对怎么安慰别人有启示。
  •     把死亡当作为一个课题,直面,全面,深度,这本书的重点并非简单让你对死亡超脱,更多的是入世,即面对人类死亡这件事,我们可以做什么,还能做什么。
  •     心情郁闷的时候翻一翻挺好的~
  •     学会死亡 懂得拥有的幸福 逝去的自然
  •     看书过程中一再想起爷爷'几经眼泪婆娑'我想看完后该是写篇文章忆爷爷。
  •     《死亡课》一书把死亡作为一种学科,然后系统地分析阐述例证说明并作为同时读本加以普及……在我的阅读经验里这还是头一遭!可以说,我是饱含了无限感慨与莫名的喟叹才选择读这本书的,似乎还带有了一点勇气。因为我们知道死亡是一个经常被人们所忌讳与拒绝的话题,但又不得不承认它如影随形地暗藏于我们左右的事实。一旦有机可趁它就会跳将出来,用它所特有的一个无所谓完满或残损的句号就慷而慨之地将一个人的生命彻底终结。

    记得某位哲人曾经说过“生命就是从生到死的一径长旅。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没有哪个生者会将死作为自己的目的地。人们不逃避压力威胁困窘……却 从来不愿直面死亡,尤其是自己的亲人的……很少看到有人泰然地谈论自己或尚还健在着的亲人们的死亡。而“死犹如一匹时时在屋子里的马,我们想也得想,不想也得想。想或者不想,死亡就在哪里……”

    《死亡课》为我们上了生动而郑重的一课。说它生动,是因为它以极其轻松的口吻,并以一种极其日常讲故事这一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方式诠释了一个死亡并不是一件十分可怕的事情的道理,告诉我们死亡就像带给一个生命无限未来之开始的生一样,是另一种开始。走向死亡的时刻,既是获得了重生。也就是说,对于任何一个人终将逝去的仅仅是他们的身体,而他的精神与曾经的精彩将与这个世界同在,与他的亲人们同在,是永远无法泯灭的;说它郑重,是因为它用浅显的可亲可近的老人和孩子的故事道出了一个“生之可贵,死亦无畏”的永恒道理,当权利、财富、诱惑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的今天,已经有太多太多的人缺失了对生命的热爱,其实作为有责任的人,不论是富贵或是贫穷,无论是位居显赫还是身处平庸,都应珍惜与珍视自己与他人这惟一的生命,都应通过自己精彩的生命将美好更多地传递给这个世界。而使生命的宽度自由书写。

    另外,《死亡课》还涉猎了一些关于临终、自杀和怎样面对丧亲之痛的话题,让我们能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调整对死亡的认知。再通过自己的语言与行为去影响我们身边的人……也许让每一个人都能怀着对生命无限珍爱的回忆恬淡地迎接死亡还要走很长很长的路,那么起码今天阅读,已经让它们成为一种可能。
  •     带着敬畏去读
  •     买了很久,昨天看的,最近想了解关于死亡的。。不过这书不怎么样。。不知道是不是也算是畅销书。。
  •     说到人为什么而活,活的意义是什么?梦想、成功,甚至是为了家人,相信很多人的答案都不尽相同,但没有几个人愿意承认,生死这两种人生价态之间的关系,活着的意义其实就是为了死的舒服做准备的,所以大多的我们都畏惧死亡,而不能接受、正视、理解的人,是很难活出精彩的。因为不管你是否愿意,死期该来的时候谁也挡不住,也不会迟一步。而实际上,“死”只是一种定义,而“生”则代表一种意义。

    无论是校园还是社会办学机构中,各种各样的教育培训课程很多,但关于死亡,却是几近空白的,说到死,无论老少健康与否,都本能的让人毛骨悚然。但很多时候我们无法躲避天灾人祸等意外造成的死亡威胁,也逃不脱疾患老病等的死亡魔爪,在生死一线间,其结果就在心念,就还哦昂被确诊为癌症的患者一样,癌本身一般是不会致人死亡的,但多数的患者都是被自己营造的悲观无望情绪吓死了。这种心理波动和不敢正视是最大的危险所在。人活一世终有一死,其言也善,这尽管不是一个死人说的话,但这是一个研究死亡十几年,接触濒死之人无数的学术专业人士的理论著作学说,以借死亡之口给在生之人的生命忠告。

    这堂生动的死亡课,是通识教育(也叫做博雅教育)课程之一,读来很通俗,没有哲学的思辨性和难懂,也没有文学的恐怖特效的渲染,作者用平常的洞世心态来写,好像是在说吃饭睡觉这样波澜不惊的琐事一般,让人读来轻松,尽管始终以死亡贯穿,却是教人在死亡面前变得平和淡然,全完找不见死前的恐惧思维。加之这本教科书更是将范围缩小锁定在儿童阶段,看来残忍,实际上是明智的大爱,“教育从娃娃抓起”就是这个道理,我们只有在高手孩子怎么活着的同时,让他知道死亡是什么,才是人格健全的一种体现,就好像我们总是在小的时候被告知不能做什么,要怎么做,却很少有人高手我们为什么。这种却是是比导致人格缺陷,甚至会诱发心理变态和人格畸形,这也是少年叛逆甚至自杀率攀升的一个主要因素——教育的缺失。

    生与死,贯穿于生命的始终,现在教人们如何寻找和感恩幸福的书很多,而教人如何应对死亡、临终和丧亲之痛的书却很少,中国的青少年更是没有美国孩子的机会在课堂学习这一观念,所以多数的中国孩子即便在长大后还是无法承受死亡别离的痛苦打击,很难走出这种阴影。须知:爱有多种表现形式,教人认知死亡,也是生命塑造和重建的一种表现形式。

    本书的分析是以美国社会为原型进行的探索,在描述死亡的过程中力求让人们知道阿如何面对现实生活,从不同的人生阶段来拜年话的看待死亡,最后又从道德、伦理、家庭和精神价值方面进行了死亡课题的总结,让人们在对死亡体系的认知更深入,尽管死亡是一种无法提前预知的事情,但唯有在它还没有到来的时候明白生的意义和死的价值,才能找到活出生命质感的方法,即学习必要的死亡课程。

    最后需要搞清楚的一点是,这本《死亡课》中的死亡教育并非面对死亡时的心理辅导,而是要长期作用于人体思维意识的一种活动,而非立竿见影的应急良药,不能求速愈,只需待慢养。
  •     用正确的态度面对死亡。
  •     看不懂
  •     虽然里面有些学术性的内容,但是这本书事实上是教我们如何关爱他人。如何聆听。
  •     我感觉,中国人对死亡问题重视,这从与死亡有关的成语非常之多就可以看出来,比如,舍身取义、视死如归、 死不改悔、死不悔改、死不瞑目、死不足惜、死得其所、死而后已、死而无悔、死而无怨等等。中国人很少单独的谈起生死,只要提到了死亡,多是把死亡作为一种终极状态来形容,而且往往与别的事情联系在一起,与死时的状态,或者与死的目的有关,很少去思考抽象意义上的死亡。但是,我因为自己性格非常脆弱,倒是经常会想起死来,甚至很多次还选择了死法。所以,读这本《死亡课》让我想到很多问题。所以,写这篇书评,我想谈两个问题,一个是我对生与死的理解和思考,另一个是由这本书所想到的中国文化中所蕴含的对死亡的理解和态度。

    死,在我看来可以理解成与生所相对的一个点,是生命线段的两个端点。生,是生命的开端,而死,是生命的结束。在这里,死亡是一个临界点,在那一刹那间,死成为完成时,成为一种既成的状态。在这个点之前,是活着,而跨过这个点,就进入另外一个世界,死亡的世界。在此之前是光明,跨过一步是黑暗。

    死,在我看来似乎也可以理解成一条线,一条联结生与死的线,这样,死就成为一个过程。事实上,也的确如此,每个人一出生,就注定开始了奔向死亡的征途,就是沿着生命轨迹向死亡运动,向死亡靠近的过程。我们所做的一切,都躲不过死亡这样的最终的结局。所以说,死是迟早都要来的事情,用不着太着急。这样看来,我时常因为生活的无聊、没有意义而想到死,还是太过幼稚了。

    死,在我看来也可以理解生命中与生相对的两个方面,是理解生命的两个入口。生命是一个存在,也是一个过程,而生与死就是这个存在、这个过程的两个方面。两者相联共生,缺一不可。可以试想,没有了生,生命体根本就不存在,没有了这个人,也就没有意义可言;而没有了死,生也失去了意义,你可以想象,一个永不消亡的东西对人还有什么意义?如果一个人可以长生不老,那他的存在也就没有了意义。世事就是这么奇妙,死明明是生的对立面,是生的否定者,是生的终结状态,但是它却赋予了生以意义。因为生,才有死,而有了死,生才有了意义。

    看完妙趣横生的通识读本中查尔斯·科尔的这本《死亡课》,感慨良多。发了这么一通感慨后,再想想我们中国人理解的死,我觉得,《论语》中有言: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这句话传了两千多年,深深的影响了中国人的生死观——只是关注现世,少去考虑死后。虽然也有阴阳循环、善恶报应之说,但其间也只是个人良心上的约束,似乎远没有西方的天堂和地狱那样具有最终审判的作用,也没那般恐吓意味。所以,中国人在对待死亡上,往往把其归结为天意、归结为命运,所谓“死生由命,富贵在天”,颇有些自然而然、听之任之的态度在里面。说白了,中国人也怕死,但死亡并不给我们造成压力,并不让我们感到特别恐惧——当死亡来临的时候,一句“这是命”,就什么都不怕了。

    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亲人以及自己的死亡都是一件令人痛苦的事情。但是,中国人所认识的死亡,是生老病死中的一种,是与生俱来的必然而来的事情,是每个人都必须走向的结局,并且更多的从生的意义上来认识死亡,这样就没有多少负面情绪。但西方人不同,因为宗教的缘故,死亡于他们来说,是决定在另一个世界的生存状态的事件,是生命的最终审判,到底是在天堂享福,还是在地狱受苦,全由死亡来决定,由不得西方人不紧张,不忐忑,不焦虑。所以,文化决定了对死亡的认识,也决定了死亡的意义。

    我们可以对比一下中西葬礼不同,就能稍见端倪。西方人的葬礼,是我从影视剧中看的,往往是一种宗教仪式,整个场面可以说是悲伤而肃穆。现在中国城市中人的葬礼多多少少都受西方人的影响,但在农村还相当多的保留着传统。往往会搭起一个灵棚,把死者装殓于棺材之中,停放与棚下的一面画屏之后。前面摆上供奉的各种肴馔,后面则是孝子们围着棺材而坐,以表孝思。每当有人来吊唁,当司仪喊道有客到的时候,就象命令一般,孝子贤孙们要闻声大哭的,以表现哀思给客人看。而与此同时,有头脸的孝子要到外面对客人进行跪迎,行叩首礼。现时下的农村,多半还会请上一班唢呐或者戏班,来表演一番,有的子女连哭灵都不再进行,转而去请专业的哭灵人。因此,亲人的死亡本来是一件令人悲伤的事情,却成了一出戏剧,几乎是一场由邻近的人都来参加的戏剧,有导演(往往是由村中德高望重的人来担当),有演员,有场记,有观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色,都有自己的戏份,各司其职,各尽其责。

    在参加葬礼的时候,我时常都会觉得非常得不可思议,为什么一件悲伤的事情,却成为一出戏剧呢?如果再看看这戏里那戏台子上的表演,经常都会让我心生疑惑——这真的是在祭奠亡者吗?但好象中国人骨子里都有这种演戏的天分,如此基调不相符的事情在他们看来,在他们做来仿佛就是理所应当,毫不在意,感到别扭的往往是我这样的人。我就在想,是不是我们中国人本来就是把人生当成一出戏来演的,他的死亡只不过是其谢幕而已?我的知识有限,无法回答这样的问题。但至少我能感觉到,中国人面对死亡,所持的是一种戏剧化的态度,不管是不是能够意识得到,从外在的表现形式来看,就是这样。文化背景不同造成了对死亡的理解也更不同,相对于西方人面对死亡的严肃态度,两者简直就是天壤之别。

    当然,这本《死亡课》也是为西方人写的,是教他们如何正确对待死亡的。而对于已经把死亡戏剧化的中国人,似乎去读这样一本书对中国人没有多大意义。当然,也不尽然如此,因为现在是西方意识形态占统治地位,再加上现代人生活节奏加快,特别是城市中人,原有的传统文化背景下的社会生活已经彻底瓦解,人们渐渐变得孤立。而缺少了传统文化中群体的抚慰,死亡也渐渐成为中国人无法面对的一件事情,变成人生的一副无法承受之重。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读这样的一本书对我们倒也不无帮助。

    希望通过读这样一本书,使我们都能够正确认识与死亡有关的事件,坦然面对死亡带给我们的重负,坦然面对我们注定要到来的结局吧。
  •     C。研究死亡的敲门砖,全面系统有人文关怀。
  •     死亡课,要是早些年看了就更好了
  •     死亡是人生中必然而真实的存在,这本书带我们以更广阔的角度来俯瞰它的格局。当死亡也有可操作性的解答方式时,也许会让你更欣赏和专注于生的有限。
  •     太深奥,慢慢看
  •     很好的教科书
  •     未知生,焉知死?生命如此美好,我们应当试着配得上她。
  •     刚开始以为是公开课的讲稿,后来不是,有点失望,它讲的是怎么协助别人面对死亡和关于死亡的种种观点。
  •     原本以为应该不错,买回来有些失望了。慎重。
  •     还没看,很期待,应该不错
  •     我们终将明白,是死亡让我们真正懂得了生命的意义
  •     一门陌生而神秘的学科,或许这本书可以让我略有了解。
  •     国人很少接受死亡教育,很值得一读……
  •     对各种死亡进行分析,比较乏味一点。
  •     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如何面对生老病死,是每一个人都必须思考的问题。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善待每一个生命。
  •     很好,死亡课,每个人都应该好好学习,只有了解死亡,我们才能更加珍惜生命,珍惜每一天,珍惜生命中的每一位来着
  •     没有人有剥夺他人悲痛的资格,因此我沉默,可我仍然不知道该说什么。应该尊重老人想要在家里安眠的决定,但问题是家庭成员没有这个力气去搬动照顾老人。也许美国的临终关怀做得不错,不过在天朝,呵呵。这本书的纸质不错,封面难看,大部分是对各种阶段死亡的阐述,但实际操作上,例子实在太少。
  •     死亡并不简单,这一命题很多人看来很可笑,他们会说“死当然不简单!”,但是我要强调的是死亡和死并不完全相等,死亡是一个现状而非死的过程。死亡可能要有前边的过程作为铺垫,然而仅仅是这个结果也是不简单的,这就是《死亡课》带给我的结论。
    其实死亡对于人而言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但是很多人不愿意直面它这其中中国人就占大多数。中国人历来有对死亡回避的传统,甚至是隐晦,当一个人对另一个人说他可能要死了,这个人就会有些不舒服甚至抓狂,他会认为这非常晦气,甚至因此他会真的丧命。事实上,这只是人们各自文化的不同,产生的相应的心理反应。西方人似乎对死亡的理解就豁然的多,这可能也源于其哲学思维的影响,在中国孔子强调“未知生,焉知死”但是苏格拉底这位西方哲学的先驱却认为对死亡的探索、思考很有意义。《死亡课》通过很多调查和数据告诉了我们关于死亡问题的整个体系,当然这些调查和数据也基本上是美国的,但是从其中能够得知死亡并非单独的事件而是一个整个体系。死亡不仅仅只有对亲人的安慰,还有对死者临终的关注,这个临终期可能很短也可能比较长,包括对艾滋病、癌症病人的关注。然而死亡不仅仅能够延伸出心理关注,还包括了对死亡原因的分析,通过对死亡人群的具体信息的收集了解到不同人群面临的死亡风险,从社会学的角度去减少悲剧的发生,要知道死亡不仅仅是哲学研究的对象,它也将是实践改善的对象。此外,谈到儿童对死亡的理解时,我似乎回忆到了很多事情,小的时候当我们谈到死亡时,大家都没有恐惧的感觉而是嬉笑了事,但是我认为这是危险的事实证明后来有两个小孩丧命,可能与他们的死亡观有关系。自从我们小学当时对交通事故做了宣传警示后,我就很注重这方面的问题关键在于那些事故惨烈的照片给我很深的印象,我认为只有让儿童加深对死亡的理解或者说是恐惧,就能从一定程度上减少儿童的死亡率。
    《死亡课》可以当做一本操作手册来看,也可以当做一本很有哲理的著作,确实能从中体会到了一些深刻的理念。死亡对于人来讲实质上是躯体的毁灭、腐朽,但并不意味着这个人因为死亡完全消逝,一个超越死亡的人不是说这个人抗拒了对死亡的恐惧,而是他认识到了死亡的本质通过它就要将自己最宝贵的东西留在这个世上或是留给自己的亲人。作为精英人物不论是政治、思想各个领域,他们都会把自己最为深刻的思想和观点留给世界,以此来超越死亡带给他们所谓的时间惩罚,思想则成为永恒的东西超越了时间。西方人对宗教情有独钟,也因此产生出一种宿命论的认识,即死亡是上帝的安排没有必要进行逆向的抗争,那是徒劳的。我相信自己不是一个宿命论者,但死亡确实是一个无法抗拒的事情,不管用多少手段都要面对的事实,那么就应该以坦然的心态去面对,不要企图逆水行舟而要顺水推舟,要将死亡在自己心中变得很正常、很自然,就像那个三段论一样“人总是会死的,墨子是人,那么墨子会死的”。
    《死亡课》虽然还有很多东西没有解释透彻,也并非根据中国社会而研究出的成果,但是这本书仍然对我们的死亡观起到很大影响,甚至超出了死亡概念范畴。中国这一领域的研究可以说基本上是空白,但是国民应该加深这部分的认知,才能使死者安详、生者安心。
  •     死亡必须面对
  •     其实不是书本在帮助你疗伤,除爱之外,别无他能。可以帮助明白一些道理观念之类。2012年3月
  •     不晓得
  •     还没读完,是在书店看到,看了一部分觉得很棒。心里一直放不下,所以就买了
  •     不知生,焉知死?生生死死,至死亡,人的一生也才终于棺盖落定。信春哥,人皆是要死的。人人殊途同归,人都是要死的。于是知死,也终是人生最重要的一课。

    这是一本通识读本,关于死亡,临终和丧亲之痛,至发行,已是第6版,可见受欢迎程度。死亡是一个让人不愉快的话题,然而作者们却说,死亡并不是生命的敌人,正是因为死亡才使我们认识到生命的价值。这本书的三位编著者均是美国各高校里教授死亡课程的专家,关于人类的心灵建设,探索世界的本源,生活的意义,人应该怎么样生活,应该如何思考等等,作者们希望通过这样一课,让生者更珍视当下的生活,理解爱的含义。

    我关注这本书,其实原本是缘于另一本名为《此生未完成》的书。作者于娟写下一年多病中日记,在日记中反思生活细节,反思活着的意义。书扉上“我们要用多大的代价,才能认清活着的意义。”因为是死亡让我们此生未完成。“有些事情,电影也好,BBS也好,K歌也好,想想无非感官享受,过了那一刻,都是浮云。唯一踩在地上的,是你健康的身体。”确实是这样,比如我现在熬夜写这篇感想也是如此。大热天里,感冒流着鼻水,还在熬夜,真是不应该。这样的我便是踩着自己身体的健康做这些并非多大的事。从生到死,其实就是生活中不起眼的一点小事的积累。

    512地震之后,心灵援助之类的志愿者需求大增,无数失去亲人的人在孤独的心灵里痛苦徘徊,等待拉一把的双手。原本幸福的家庭,各种事故亲人的突然离去,心灵的无法接受,也让更多的人内心痛苦,而死亡带来的悲伤无助和迷茫,又让我们又多么惧怕和忌讳。可我们也终是无法回避和逃避,每个人都得面对的问题,不如好好了解,习得一些积极的心态和乐观的理念,帮助我们度过那些心灵孤岛,那些灵魂的痛苦。

    这本书原本是美国死亡的教材,美国人因为文化习惯,将生死也看得极开,倒是我们自己,放不开,看不透。在他们眼里,死亡是另一扇门的打开,那么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打开这扇门呢?或者门后便是海阔天空的好风景。认识死亡,助人且自助。
  •     在图书馆看到的这本书,挺好的,值得一看
  •     还没看内容。质量不错。
  •     帮助别人买的书.
  •     死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对待死亡的态度!
  •     都说哲学深奥,因为哲学谈到太多严肃的话题。比如人是怎么来的,生是怎么回事,死又是怎么回事儿等等。但是对于我们来讲对于哲学理解甚少,更多的人听到哲学就头大了,因为在主深奥了。只能望哲学兴叹。

    今天给大家介绍一本书《死亡课》本书讲是关于死亡的话题。我们中国对于死亡的谈论很少,几乎在生活中很少谈及,因为觉得要避讳。其实在其它民族中有对于死亡的另一番理解,他们认为死其实是另一种重生。本书作为博雅教育通识系列书籍中我觉得非常重要。就像作者所说,死犹如一匹时时在屋子里的马,我们想也得想,不想也得想。想或者不想,死亡就在哪里。

    其实谈到死亡,我们没有回避的。书中讲到了许多话题,比如死亡在各个民族的看法,以及怎么来对待死亡。通读此书就会明白,此书在四个方面对我们进行死亡的教育,一是从认知型,二是情感型,三是在行为层面,四是在价值观层面。作者公民信息库就在为我们来解开这个死亡之阴影。作者从人们对于死亡态度的变化以及对于死亡事件的处理方式和文化差异下对于死亡的态度讲起。主要是对于临终于丧亲之痛与人的各阶段来看等死亡等方面展开对于死亡的态度。


    对于死亡我们的日常用语就有所不同有的直白的说叫“咽气”正规的叫法是“逝世”委婉的说法如“安息”还有更有诗意的说法“生命的华章圆落幕”还有一些表示看法的如“气数已尽”“走上末路”。表示依依不舍的“离我们远去”从这些叫法上我们的死亡是一个非常客观的事件,但是我们的读法不同,就可以看到我们对于死亡的不同看法,有的人觉得人生最后的一个句点,有的觉得就是单纯的完结,还有的人觉得是生与死的关系,我觉得死亡是非常有意思的话题。

    书中有讲到临终关怀。这点是非常必要的,书中讲到我们的临终关怀是非常必要的,其实对于临终人来讲,它的心理、身理以及价值层面都会发生变化,我们对于这种自然死亡如何来对待,是觉得是“走上末路”还是“气数已尽”都会让临终的人死得不痛快。我们应该从各个方面来对于临终的人进行关怀,比心理辅导,身理上的重视以及社会层面的关心与精神上的引导对临终的人进行最后的抚慰,让别人死得放心,死得痛快。我想对于别人的死进行此番关怀,正是作为人最有人性、最温暖人心的事儿。

    书中对于死亡的讲解非常到位,讲到人的几个阶段对于死亡的认识,都非常有意思。我想对于死亡认识透彻才能认识到什么是生命,才会更加珍惜生命,让生命过得有质量,有意义!
  •     死赋予了生什么价值和意义
  •     这个系列的书买了很多本了,都不错,这本还没看。看题目有点沉重
  •     这书真不错!
  •     生死之间,学会珍惜
    评《死亡课》

    每个人都有生命终结的一天,那就是死;因此有人说,人从出生开始,便被判定了死刑,只是缓期执行的时间问题。每个人看待死亡的角度不同,得到的观点和结论也不一样。有的人认为终有一死,便可把生命看淡,一生之中随遇而安;有的人认为因为生命有了期限,于是便抓紧时间去体验生活,发挥生命的潜力。《死亡课》搜集了人们对死亡、临终的观点,教我们如何在生死之间珍惜我们的生命和时间,教我们更客观地看待死亡。

    在《死亡课》中,我们接受了关于死亡的教育:包括死亡的定义、濒临死亡的状态和对于他们死亡的感觉(特别是亲人),一些人对于死亡的看法、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采取的行为以及持有的关于死亡的信仰。死亡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认知、情感、行为和价值观,在叙述各种观点的同时,书中还辅助提供了各种关于死亡的事例,便于读者理解和认识;提供了美国关于死亡的成因、形式等方面的各种数据,为我们了解死亡的社会成因提供了佐证。比如说不同种族和性别方面对死亡的不一样看法,因为社会环境和生存问题的不同,死亡的数据也大有区别。

    蒙田说:哲学,就是教我们学会死。面对死亡,每个人可能都有自己的观点和信仰,《死亡课》里的种种看法,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看待死亡、珍惜生命。就像接受一些死亡的智慧,如赛内卡说:生命,如你所知,不比总是匆匆。我们不知为了活着,更是为了活得好。所以,有智慧的人知道自己该如何生活,而不是将就着活命。生命在于质量,而不在于长短。如果他遇到挫折,心灵得不到安宁,他就放开自我。无论他是主动要求终结还是必须接受死亡,无论来得快还是慢,对他来所都无所谓。死得早晚不代表任何事情,死得值得才是重点。死得其所也算是对糟糕生活的逃离。

    因为失去,所以珍惜。当我们透彻理解死亡的意义之后,我们才会像在坠入海中仅仅抓住救命稻草那样,紧紧地把握生命中的每一天。中国有句古话: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只有明白了死亡,人才会感恩生命、善待生活,并且尽可能地用最好的一面献给其他人。只有死亡可以让平日显得非常渺小和无足轻重的事情变得更加重大起来,当知道我们的亲人行将离开,我们会更加亲切地照顾ta,满足ta的要求,让ta对这个世界尽量不留下遗憾。死亡,让我们不仅学会珍惜自己、珍惜生活,也让我们学会感恩、善待他人。

    在生死之间,我们应该更加珍惜我们的生命。
    2011-8-19
  •     个人、团体、社会。都非常需要这样的一本书,来反观、反省我们遗漏的这一课:死亡课。。
  •     怎么能把每章的概要和小结都删了呢?!!!什么翻译啊
  •     真心被坑了 看到最后一章是艾滋手册的时候我在图书馆都要暴走了
  •     以后有机会细细读来~
  •     喜欢在当当买书,便宜,送货上门,方便选购
  •     死与生同等重要一一不讳谈死之话题
  •     书的内容涉及到对死亡的认识,读后对于人们如何看待死亡有新的看法。
  •     了解,是克服恐惧的之路。极度恐惧死亡必然影响生活质量
  •     对于自杀征兆和预防,以及如何照顾临终老人有了一些常识认识
  •     i want to know what's death。主要讲他人的死亡。从而思考自己活着的意义。我另外找了描写当事人死而复生的体验。
  •     餐桌上的马,好好地看看它!
  •     太冗长了,看得太累了。。。
  •     喜欢课之。对,本是一门学问。
  •     2014-115
  •     还行。我讨厌一切美化死亡的东西。这个不是。
  •     作為大學教材,是一本很精要的參考書
  •     每个人生命中惟一能确定的事情就是死亡,任何人都难逃一死。无论身份尊卑、地位高低、财富多少,在死亡面前才真是人人平等。麻烦的是现在日常教育缺少教我们如何面对死亡的方法、态度——如同大部分生一样,死亡在城市大多发生在医院,《死亡课》刚好补上了这个空白。

    书从几个部分很有逻辑的讲述了相关的内容,人们对死亡的认识,自己的死、别人的死,以及自杀的伦理等。对我很有启发的是两个美国印地安人的故事(P42)

    “安妮和奶奶”用幽默的方式让孩子、门理解死“是生”的一部分。在书)中,那瓦霍小女孩安妮10岁了,她的奶奶告诉她:“当你妈妈织好这块地毯的时候,我就要回到大地的怀抱了。”安妮听了很担心,她决定先一行步阻止奶奶死去。于是安妮在学校里使劲调皮,让老师找妈妈谈话,这样妈女就能停下手里的活。她还把羊圈里的羊群都放了出来,这样大人们就不得不停下手里的活去赶羊。安妮甚至偷偷地将毯子拆掉。当人们明白安妮这样10的目的之后,安妮的奶奶对她说,这二自然的规律,自然本身就包含了生和死。最终,安妮意识到她不可能让时间停滞。她开始编织自己的那块生命之毯。

    “奶奶的饼干罐”讲的是印第安老奶奶有一个头骨形状的罐子她的小孙女有占害怕这个罐子。但是,当奶奶打开盖子,取出了一块饼干给她的时候,她便不再害怕了,明白了原来这是一个饼干罐。从那以后每天晚上,奶奶都从罐子里取出一块饼干给小女孩,然后再给她讲一个印第安人的故事。在小女孩的脑海里,充满了印第安人的辉煌和自豪。但是,有一天奶奶去越了。爷爷把这个头骨罐子给了小女孩。他告诉她,这个罐子是满满的,里面不是饼干,而是奶奶的爱。有一天,她也会有孩子,到时候,她要往罐子里装满饼干……小女孩明白了,当她将奶奶的故事讲给自己的孩子的时候,奶奶的生命和灵魂就会与她在一起。

    无论有没有宗教信仰,无论信不信来世,认识死亡、面对死亡的同时要记住“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在有生之年活得幸福充实”能让我们感觉好些!

    如果非要说有什么不足,那就是本书终归是学术作品,读起来没有通俗读物那么容易,但仍然不失为一本值得阅读的好书!

    有空需要补上死亡教育这一课!

    Leo张大志
  •     不错,很有启发和思考
  •     帮朋友买的,觉得还行。。
  •     还没看,不过很喜欢
  •     看了好几个月,作为通识课本还是不错
  •     中国人避讳谈到死亡,当家里有人的了不治之病时,总是向家人隐瞒,其时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这并不好,不知作者的观点。买一本看看。
  •     对死亡会有新的领悟
  •     这本书是为自己买的,关于死亡、悲痛这个话题在书中找到了共鸣,感觉这样的通识教育确实值得推广
  •     许红手中借读 很神奇的是在读这本书到约莫三分之一 收到了奶奶去世的死讯 而那几天我刚好在学校无缘由地留鼻血 止不住…… 一切都像命运安排的一样 偶然与巧合
  •     这本书是话题吸引了我。因为这是人生必经,但是对我来说是很可怕的一件事情。
    看这本书的过程是很难描述,可能是我的联想太丰富了吧!
    如何能平常心面对,还需要自己的修行。
  •     死亡课:关于死亡、临终和丧亲之痛(第6版
  •     餐桌上的马
  •     人一出生,就面临着一个必然的归宿,死亡。但是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人们总是不愿意接纳这个现实,以至于焦虑与禁忌始终相伴。其实,认识死亡,才能更好的认识生命。
  •     挺好的。让我们用多个角度看待死亡、临终和丧亲之痛。。
  •     失去的只是生命,但关系并没有结束——生命的定格。
  •     收到别的书都很干净,这本却封面很脏,有点失望。寄出之前是否可以挑选一下,封面太脏的擦一下,或者换一本干净的呢?
  •     加深对死亡教育的了解,可以推荐给对死亡恐惧的亲人朋友
  •     人固有一死,是害怕逃避?还是认真面对?这是一个严肃的问题。也是中西文化的不同之处。作为美国死亡教育的教材,这本书告诉我们,如何面对丧亲之痛,如何向死而生,如何给予濒死的人以临终关怀。。。其实,就是告诉我们,该怎样活下去。
  •     刚买来就被朋友无情地夺走了,至今舍不得给我
  •     忽然之间,我们都到了人生的这个阶段了。死亡,不是结束,是另一个开始。
  •     发货快,送货上门方便,经济实惠
  •     下周一五分钟演讲会向社会心理学课的同学推荐这本书~
  •     通俗得成常识了? 看了3分之一。感觉乏味。
  •     很好的一本认识死亡的通识课本
  •     值得一读。不知死,何知生。
  •     正视死亡!不要装作无视、不敢谈论就在你眼前,餐桌上的马,因为那是你无法拒绝的,它实在是太大了。就像纪伯伦的《沙与沫》,“‘我要听死亡说话。’生命把她的声音提高一点说:‘现在你听到他说话了。’”生与死是共存的。这本便是把死亡教育——教我们如何正视死亡,并减轻它们对我们的伤害。并且把对死亡的理解教给孩子,这才是让孩子受益一生,减轻伤痛。不要剥夺了孩子痛苦的权利,那样只会让他们备受煎熬。
  •     书肯定是好书···希望能学习到···
  •     前面的理论部分没什么感触,通俗读物吧
  •     不好意思帮朋友买的,还没看,看完一定将感受告诉大家。
  •     书的内容好,一直期待.
  •     看看对于以后会面临的死亡有好处。
  •     2011年4月《西藏生死书》正式解禁出版,因为隶属于敏感题材,出版公司基本上没有做任何大型的宣传,但是销售却一路飙升,与此书能够抚慰很多人面对死亡时的恐慌不无关系。
      
    就世界人口来说,当下之中国无信仰人群(迷信另当别论)的比例算得上是名列前茅的。纵观世界各地的宗教和信仰,最终极的问题就是解惑人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而在这一来一去之间,又可以做些什么。于是,对于没有信仰之人,出生代表过去或许可以不予以考虑,死亡代表未来必将亲历的结果,迷惑,忧虑,惶恐等心态是源自不知道生命终结之后是另一种开始,抑或是就此消亡。因此,《西藏生死书》这样一本教人生时即可坦然面对死亡,净化心灵的作品,自然为浮躁时代里盲目而无所依的人群带来了重要的安抚。虽然它并不是那种强烈地宗教灌输作品,但是不可否认,它依然是一本以信仰为蓝本的生死启示录。
      
    比起《西藏生死书》,这本名为《死亡课》的美国著作,却只是把宗教信仰纳入其中,作为整个课题的一部分,来研究,呈现整个人类死亡可能涉及的方方面面。换句话说,《死亡课》实际上是一本关于社会死亡学的作品。
      
    或许一提及死亡,多数人都要心生忌讳的,即便如今算是极为开放的时代,可是死亡依然是一件让人极力回避,不敢直面的事情。这一方面我亦然有感。可能很多人可以肆无忌惮的直面恐怖电影里的死亡,甚至兴趣盎然的阅读推理作品里的谋杀,又或者面对社会新闻中种种灾祸也可以冷眼旁观,惟有切实的发生在自己的周边,才会产生真正的心悸,持续性的伤痛,和难以抹灭的创伤,此时只剩下避而不谈的孤僻,因为任何事外之人也不可能真切的体会当事人的心情。自然,任何人尚且不用忧虑的时候要远离,不得不经历的时候更希望忘却,这不是一个好的话题,但是这是人类不得不面对的现实,即我们最终要行向何方。
      
    《死亡课》不是一本教人寻找信仰的书,更多的是让人懂得理性与勇气。它也不是在你抑郁或者迷茫时的一颗灵丹妙药,而是带理智的你领悟人生最真实的一面。把生命看作一种社会性地存在,一种可以被解析的流逝,它不只是个体,更是集体的共通。
      
    如果说《西藏生死书》是感性的,那么《死亡课》就是绝对的理性,两者最终的目的都是使人们坦然的面对自己的生死,平和安详的接受亲人的离去,都是为死亡里的未知寻一片宁静,为短暂的人生多一些预留,以便能够让人以更开阔的胸怀去对待生命的必然。
  •     全都是讲美国相关的一些和死亡相关的习俗、心理干预什么的,太学术的资料
  •     没买着,很期待,希望阅读这本书,心灵能有所慰籍。曾经看过哈佛大学的死亡课。不知是否相似。
  •     旧时的中国人会精心准备自己的坟茔与棺木,就像为了某个盛大节日而准备礼物一样。对于死亡,现代人似乎反倒不如古人豁达。对此书期望值太高,反倒有些失望。这几天浮躁,读书不进。2012年11月12日-12月5日。
  •     没有关于死亡的剖析
  •     读书的时候已经想上这门选修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