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者的历史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文化人类学 > 他者的历史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5
ISBN:9787300119977
作者:[丹麦]克斯汀·海斯翠普
页数:154页

章节摘录

  一个人只能背叛所谓的“自己人”。因此,就民粹主义者与反教士者看来,会因为采取亲土耳其立场而背叛国家的是高级教士(而非教会中的普通人):照这样说,高级教士已构成伦理上的第五纵队,就像他们以前所做的那样。相反的,对保守人士而言,高级教士们已经一直为了他们对希腊的高尚承诺而付出代价,甚至在希腊独立战争期间,连谨言慎行的君士坦丁堡总主教也身殉于同宗的反叛者之手。因而,就像某篇文章所指出的,今天政府的行动仍然是一种内部的背叛,这是一种民族大罪,即使是在最黑暗的迫害时期也无人犯过。  选举的旅鼠或社会的松鼠?  “背叛”这个概念,在希腊的通俗历史中是一个相当普遍的主题。在描写土耳其占领时期城堡被劫的民歌中,往往都指称占领者的最后胜利都是由于出现一个害群之马——一个不真正是希腊人的希腊人。直到今日,在一般的社会互动中,这个概念也经常被借用来解释当权者——好比是社会生活中的土耳其人——如何设法探人隐私:嫉妒的邻人、敌对的商业利益甚至不满的亲戚。  这使我注意到一个核心论题:那就是找出其中的比喻手法(fig-urative devices)是非常重要的,这种手法能解读所有的历史语言(see white 1978),帮助我们找出官方历史、日复一日的新闻报道,以及地方八卦之间的共同基础。国内的叛徒当然是这种比喻之一。关于谁是卖国贼的争论——教会?政府?——说明这一争论的各方享有一套使争论成为可能的比喻模式。事实上,我们可以说有关现在的争论都是依赖过去提供的模型,争论者只不过是给不同的演员按其个别的偏好指派不同的传统角色。  相对于卖国贼,我们必须安排一个英雄式的政治人物,这个人即使在一切似乎都失去了之后,还是不会放弃他的目标。这种显然是愚夫似的忠诚,与希腊认同的其他模型是相冲突的,而且在许多情形下,除了看起来愚蠢外没有任何意义。整体而言,一个人在显然已经全盘失利的情形下还坚守立场,是得不到什么称赞的。可是,背弃正在下沉的船,也有相当的风险。问题是,一个人希望被贴上什么样的身份标签?  当然,在某些情况下,并没有什么选择余地。在一个被我称为格兰迪(Glendi)的山村地方选举中,当一个父系群体必须在没有扈从(client)父系群体的支持下“单独行动”时(各扈从父系群均已厌倦了这种打得两败俱伤、结果还是只能选出个软弱领袖的争斗),不但这个父系群体的所有成员都必须投这个注定失败的候选人名单的票,他们还必须提供所有的候选人缺。如此,这个父系群体遂可避开最丢脸的情况:看不到任何的内部分裂,而且,借着一种社会学的戏法,现存的分裂(fisst-res,次分支的区划)以一种超然的团结(候选人名单)出现(see Herzfeld 1985:100-106)。在较不极端和普通得多的情节下,有些候选人虽然知道即使他们的候选人名单赢了,他们也不会得到席次,因为他们只是凑数用的,可是他们依然同意出任候选人。再者,即使支持这个候选人名单会使某人的前途受到威胁,他还是会有报偿。这样的政治人物只是将他们个人与较大的善融合为一体——在希腊的政治语言中,这是常见的比喻。  是基于什么样的算计,促使人们支持第三党候选人?站在赢家的一方可以带来实质上的好处,但也可能损伤一个人的社会地位,特别是当大家认为他是背叛自己人以贪图个人近利时。站在输家的一方,表面上看是愚夫的表现,但至少不会背上背叛者的污名。亲属关系的用语也加强了这个判别的模式。有一位社会党人形容一位保守党的候选人,说他既没有自己的父系,又是一个anemazoksaris(指的是因“婚姻关系而成为”一个从夫居的社群成员的人)一虽然瑞圣诺斯这个地方已愈来愈以从母居为原则。他认为“纯种的”(genuine,有血缘关系的暗示)右翼或许不会投他的票,因为他们有“自己的”候选人。  在1986年瑞圣诺斯的自治选举中,情势非常明显,若不是社会党的斯考劳迪斯(Khristos Skc)Lilotldis)当选,就是保守党的阿康达迪斯(r)imitris Arkhondakis)得胜。独立的左翼分子普拉玛特塔吉斯(Babis Pramateftakis)是没有希望的。两个主要候选人之所以要一再宣称自己一方终将胜利,其原因非常清楚:这些声明只是表演性的说法,其巧妙之处将在投票柜中接受考验。一个野心勃勃的年轻人,即使赢得席次的机会渺茫,也可能会被列在候选人名单上。一位社会党人告诉我:他这么做是为了支持该党的决定(英雄对叛徒),但他不愿就这样被视为是市长的人马(“只要我愿意,我的声音会比市长的声音更容易被大家听进去”——因为他也是世家大族家长协会的首脑,这个组织在克里特很有势力)。因而,乍看像是非常不寻常的做法一选择站在政治聚光灯外一却变成一种故作勇敢的举动。这个人知道他不会当选,但他日后应该会得到回报,而这样做也可以保全他在地方上的地位,因为他的表现像是个关心世事又不至在邻人面前逞威风的公民。他自己预料中的失败,可以成为其政党胜利的一部分。他的凑数有助于这一胜利的实现,但他又不致牺牲自己的自主权或缩小他在当地政治上的基础。  在经过复选以后,他的领袖果然当选为市长。由于他曾经说过:“市长不是因为他个人而当选,而是因为他的顾问群”,所以他早就预见到斯考劳迪斯终将因其过于急躁的个性而招致越来越多的不满,因此他很快就聪明地脱离斯考劳迪斯这个暂时的胜利者,也因此免遭他日后的长期失势和他抛弃社会党一事的拖累。  那么,那些支持第三党候选人普拉玛特塔吉斯的人又是基于什么理由呢?如果真要说的话,发生比较大作用的应该是社会地位的考量吧。叛徒这种历史形象不会是大多数左翼人士想要的。左翼人士是备受孤立的一群,即使是温和的中间派与右派人士也尽可能回避他们。

内容概要

克斯汀·海斯翠普(Kirsten Hastrup),丹麦哥本哈根大学人类学教授,曾在冰岛进行田野工作及历史研究。著有《冰岛的自然与对策1400-1800:历史与心态的人类学研究》(Nature and Policy in Iceland 1400-1800: An Anthropological Analysis of History and Mentality,Oxford 1990)及《人类学之岛:冰岛的过去与现在》(Island of Anthropology: Studies in Icelandic Past and Present,Odense 1990)等书。

书籍目录

导论  社会科学与历史学:调和  研究的对象  制作历史第一章  历史与欧洲以外的民族  关于过去的思考方式  身份认同和过去  过去的影响第二章  在意大利南部制作历史  第一个冬天:田野工作的矛盾  第一个夏天:传奇、危机和循环  第二个冬天:历史性的改变  第二个夏天:想象与事实  真实、论述和上帝第三章  欧洲文化中的异教遗存问题——异教徒的神祗是恶魔  现代人类学与对持续性的盲目  长达十四个世纪的相似性  固定性与重现  迷信的未来  结论第四章  了解政治事件的意义——欧洲民族国家中的分支与政治  事件、分支与历史  历史的负担:一个实际的例子  谁拥有土地?国家论述中的教会与农民  选举的旅鼠或社会的松鼠?  结论:“谦恭的人将继承地球”第五章  二元历史:一个地中海问题  回顾现代性  西地中海地区:二元历史  司法正义与统治者  由平等到权力  结构上的不确定  亲属关系的策略  国王的子民  超然的价值观:正义和国家  二元历史的一致性第六章  乌有时代与冰岛的两部  历史(1400-1800)  时间和因果关系  历史的背景  社会:同时代的经验  乌有时代:过去式的真实  文化:反常第七章  “制作历史”的反思编者简介撰文者简介人名索引主题索引

作者简介

《他者的历史:社会人类学与历史制作》包含《历史与欧洲以外的民族》、《在意大利南部制作历史》、《了解政治事件的意义》、《二元历史:一个地中海问题》、《“制作历史”的反思》等,侧重从历史的边缘与社会人类学的个案研究来反思以往历史研究中宏大叙事的缺憾,从底层与微观的角度透视欧洲历史的多种可能,关注的是不同文化空间的人(即他者)怎样思考时间和记忆(即历史)。空间怎样为时间塑形,时间如何赋予文化颜色和声调。文化怎样决定记忆的密度,记忆又如何定位过去、现在和未来等问题。作为西方人类学最前沿的课题,《他者的历史》从社会人类学的角度考量史学本身,显示了人类学再次思考历史思维及研究方法的努力,无疑给中国学界以重要启示。

图书封面


 他者的历史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克斯汀·海斯翠普主编的论文集《他者的历史:社会人类学与历史制作》虽然薄薄一册,但却是论述这个问题的上乘之作。全书开篇名义指出:社会人类学对不同社以不同的模式制作和思考历史一事,有越来越高的敏感度,其结果是打破了现代欧洲历史学家所宣称的独一性和一致性,也就是说,把世界史写成一种非驯化的多元历史。虽然本书中的案例全部都是在欧洲,但其阐发对世界其他地方无疑也具有重要意义:如何揭开被主流历史记忆所遮盖和埋没的历史,通过反思来恢复一个更为多元的历史。
  •     过年期间读书进度特别慢。这本薄薄的小书在手头放了快一个月了,到今天才算大致翻完一遍(还不包括其中一些虐心虐肺被直接跳过的章节…= =)。从我这个人类学和历史学的门外汉角度看,这本书的阅读体验并不十分友善,经常(好不容易)逻辑连贯地读完并理解了一小段后,就冷不丁冒出个充满专业术语让人匪夷所思的句子,且以自己粗陋的知识基础,实在很难搞清楚它跟上下文之间的关系。然而在知识更新层面,书中几个章节以不同的历史人类学个案研究来反思同一个主题——批判历史学中以欧洲为中心的想法,试图打破现代欧洲历史学单一性、直线型的叙事模型,从欧洲历史中固有的多元性出发,来发掘多元历史的可能性,以及各个世界本身思考过去、制作历史的不同方式——还是能给人很多启发。与此同时,书中也强调(并也在最后反思)了历史学与社会人类学的连接,认为真正的历史人类学需要构建了一个兼顾时间与空间的框架:“人类学的岛屿”这一提法凸显了传统人类学研究在社会空间上的界限性,从共时性的角度研究作为整体的某个地方社会;而历史学则更多关注不同世界在时间维度中的存在状态与变迁过程;二者的结合则正因为“历史是社会在时间中的开展,而‘社会’则是历史事件的制度形式”。不得不承认这是个十分引人入胜的说法。另外,一些章节也着重讨论了“历史”与“记忆”的依存关系,共时性层面的社会情态决定了事件是否会被存留在记忆中(并非所有的事件都会被记忆),而记忆又影响着人们重建过去、书写历史的行动,这种互动展现了过去与现在、个体与社会、文化与社会经验的变迁等一系列关联。(以上总结主要来自导论和第七章的部分内容,这两部分观点集中,梳理也比较清晰)。由于自己对书中许多章节具体内容的理解实在有限(这也是为什么看了这么久迟迟难以整理出读书笔记),于是(偷懒地)把阅读过程中做的简单记录拼拼凑凑成了这篇读书笔记,对每章的内容依次做简短的回顾,并提出自己比较有触动或有启发的点吧。(另,因为章节的名称们都好吸引人啊所以在这里完整列出来~~)第一章 历史与欧洲以外的民族(比较好懂) 作者提出的主要问题是人们建构过去的方式,即如果人们所属的文化并非欧洲式的历史传统,他将如何思考过去,由此引出历史制作与社会关系的论题——制作知识的方式、知识、人的行动,这三者之间如何相互影响。在这里作者提到四类“思考过去的方式”,以凸显思考过去并非历史学家的专利。四种方式即自传与传记(关心个人的生平和行为,且并不一定是直线式的),先例(将事件由其过去的脉络中提取出来,作为某种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的典范,不构成因果关系的环节),神话(“故事”与“真实”往往相互纠缠、彼此印证)和历史(人们最常采用的方式)。在此基础上,作者对比了乌达克人和也门部落的相异的身份认同与他们各自认识过去的方式——乌达克人通过合并传记、神话以及遗存者共享的记忆来以“在不划定其成员界限的情况下,维持其团体性”;而也门部落则呈现一种对立的群体性——由此展现身份认同的类别与时间观念的类别之间的关联,并以此为例展现“思考过去的方式”与“社会关系”之间的互动。这篇给我较大启发的有两点,其一,我们所熟悉的对于过去的记述只是历史解释的一种而已。其二,需要去区分“历史中不可解释的决定性力量”以及“人类在这种力量的限制下可用来诠释的空间”。第二章 在意大利南部制作历史(比较好懂) 这篇有点类似作者田野经验的回顾,讨论了作者在意大利南部所观察到的据信是古老的民间信仰习俗被再造、修饰、改装的过程,意在说明当研究人们如何处理过去时,需将论述的事实与实际的情形做出区分。当体现真正古老的以物易物和互惠原则的古称残余被偷走时,朝圣者们表现出无所谓的态度;而与伴随货币经济和新兴小资产阶级的兴起而较晚出现的捐赠习俗则被人们顽固地维护着,并被认为是“古老的传统”。人们维护他们所认为的“古老习俗”的顽固姿态背后其实展现着不同历史情境内群体的互动形式(如操控和反操控)及其权利关系,以及同样的神祗在不同人心中的多元甚至相互碰撞的意义形式。最让我关注的点在,“口述传统很容易变成某种权利的工具和手段,以便为个人和团体利益服务。由于它是出现在有关过去的言谈中,因此能够影响未来的形塑”。记忆是一种选择性的行动,历史的说辞、所谓的“传统的流传”则很可能是原始的文本或事件被改编、被精心修饰、被有意维护、被刻意遗忘后的成品。第三章 欧洲文化中的异教遗存问题(比较虐心) 作者首先批判了“异教遗存”的观点,该观点将某些区别于主流的信仰、习俗和仪式(例如女巫、狼人、占星、神祗崇拜、自然崇拜等)视为较早那个“异教”时代的遗存。尽管这些信仰或习俗形式持续地出现在世界不同地域的包括现代在内的不同历史发展阶段中,人们仍然倾向于将它们看作与现代相对的“过去的存留”,以及与进步相对的“负面、退化”的价值观。由此,作者引出对现代人类学的批判,认为人类学关注变迁、不连续性、特殊事件与珍贵时刻的偏见将使“相对不具变化性”的证据的价值被低估。以葡萄牙西北部持续十四个世纪的“异教”历史为证据,尽管这些重复、固定的、持续的文化行为始终在哪里,人类学家们仍然执迷于变迁的价值,而忽视了这些方面的重要意义。在批判的基础上,作者提出了对“异教”存在的两种相互结合的解释面向:其一是布洛赫所谓“仪式固定性”,即认为同样的仪式可在不同的历史阶段被赋予不同意义、为不同人服务,是一种循环式的重现;其二是尼达姆所谓“原生要素”,即这些“异教”中其实包含一些朴素单纯的普适性的人类想象要素(抽象并有限),这些要素可以以不同方式形成代表不同社会关怀的复合物,是一种固定性。与此同时,这些习俗的存在也由于“主流教会无法借助有形的力量来控制人们的宗教想象”(它们往往难以被武力镇压或取缔)。我觉得作者在这里借助对欧洲异教遗存问题的讨论,论据分明地批判了这种关于人类文明发展的演化论的隐喻,实则跳出了某种欧洲中心、现代中心或理性中心的立场,而从历史文本、事件本身以及民众的行动和反应本身出发,看待人类文化行为的特点与塑造过程。第四章 了解政治事件的意义(先跳过了…摘要部分看了五遍尼玛都没看懂…没文化真可怕…)第五章 二元历史:一个地中海问题(虐心!) 这里作者以18世纪中叶科西嘉岛的事件为例,提出两种“历史”的区分——“无历史(即无变化)的传统社会”和“走向历史发展的社会”——以及二者之间的关联性。为何科西嘉岛在不同社会情境下多次发生的民主革命(有着几乎一样的传统价值诉求,即追求人人平等和禁欲主义)的成功,却选出一位专制领袖?为何它建立了一部追求民主理想的宪法,却又选出一位享有绝对权力的元首?为何岛民追求平等、自由、正义,却又以个人的“正义”(常常是血仇等非正义的形式)决定自身行为?作者困惑于这些矛盾,提出了一种解释框架,即科西嘉岛传统社会结构的不稳定性——含混的亲属关系与继承制度(以父系为主,但又承认具有母系性质的外祖父与外孙的关系,从而难以产生明确的家族或亲属群)——使得真正群体的建立需要借助一些其他原则作为补充,由此引入了“政治性的现实”,即一种基于私人互惠、选择、依赖和影响基础上的权力关系,从而使社会赋予个人以极大的重要性。赋予个人重要性即可形成围绕该个人的较明确的群体,达成这种组织群体的行动的两种手段包括个人成为“政治人物”以及形成血仇。通过并用这两种方法,整合的系统得以形成。地方层面和国家层面的权力层次都体现这种以地方强人之间的竞争结构为基础的特征,而创造这种竞争结构的基础,正是血仇结构中所固有的垄断式的正义(完全绕进去了啊尼玛…T^T…)。在作者看来,这里虽然可以区别中央集权、国家取向的发展逻辑(即“走向历史发展的社会”)和平等主义、对中央政府怀有敌意的地方结构(即“无历史的传统社会”),但这二者在科西嘉岛的例子中实则是可以并存的,它们是“同一制度的不同阐释”。由此,作者提出传统社会表面上的稳定性,实则是一种稳定的不稳定(stable instability)。这篇给我的最大启发在于,打破了我们所谓“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的二元观念,作者用科西嘉岛的例子来挑战人们对所谓的“传统社会是稳定、无变化、无时间性”的假设,也挑战了“所有社会都倾向于改变”的假设。假如我们以一个人类学家的身份进入某种异文化,不能理所当然(且高高在上)地将所接触到的当地社会文化的瞬间事态默认为某种“无时间性的原始秩序”。那些与所谓现代化的欧洲社会相异的社会,都可能有他们各自生产历史的过程,而二元历史在具体时间空间范围内,实际上有其贯穿一体的内在逻辑。第六章 乌有时代与冰岛的两部历史(1400-1800)(比较虐心) 作者借助“乌有时代”的概念,描述了冰岛一种特殊的历史思考方式,以及这种思考方式对冰岛社会变迁的影响作用。作者提出,人们对过去(即历史)的觉察一般有两种不同经验,即古代(时代感)与衰退(物质变化感)。冰岛历史的特殊性则在于冰岛居民的集体再现中,这两种历史互不连接——衰退的经验没有整合进文化意识——这就形成了冰岛人所生活的分离的世界,即人们集体观念中对中古传统的坚持以及他们对真实社会生活经验的忽视。前者基于他们将历史和故事看作没有区别的概念,以最原初的祖先在冰岛扎根下来的价值追求为基础,建立的一种“关于原始社会的梦”。然而,它却是居于支配性位置的历史论述,使当前社会中一般人的生活经验无法被纳入其中。这种论述也与西欧现代化的直线性历史演进观念格格不入。之所以产生冰岛人这种退缩回对过去的幻象的历史观念,在作者看来可能由于冰岛本身相对孤立的地理位置以及缺乏两极化的社会特征,使得冰岛人没有可用来定义自己的“他者”,因此只能以“过去式的自己”作为建立认同的图像。这种历史观念对冰岛人的行为方式及社会结构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例如带来时代错置的行动,对农业技术的“集体健忘”、农牧渔业的退化等等——“冰岛人在无意间自己造就了毁灭性的发展方向”。这篇读完我的感觉是非常震惊——居然会有这样的现象存在!居然可以有这样的解释!实在是觉得这个世界好奇妙…也不经怀疑,真的是有这样奇妙的情形,还是这些更多的是作者奇妙的理论构想?自己现在的知识储备远没有达到可以对其进行回应或反思的程度,唉,只能揣着一颗震惊得砰砰作响的心感叹着写下这些流水账式的记录了…第七章 “制作历史”的反思(比较好懂,总结式的) 最前面有提到,这部分对全书的主要论点做了整体性的总结和反思,具体内容就不再重复了。不过这一章里提到了人类学与历史学的相互影响,批判了当代一些人类学家所谓“整合历史方法”的“历史人类学”的局限性,认为很多人类学家在企图引入历史时,仍然将其更多地作为一种“对过去的描述”,而非历史编纂,仍然将历史学家作为“提供历史事实的人”。一些历史人类学研究在援引前人成果时,仍较多地局限于人类学家的见解,而忽视了历史学界在相关领域已建立的深厚积累。相比历史学在人类学影响下的转型,人类学对历史学的借鉴还显粗浅。有种“再不写完就要断气了”的感觉…总的来说,是好书一本,且读起来时有某种欧洲学术传统之风扑面而来的感觉啊,跟读美国文献的FU很不一样…不过可能会更适合在该领域有一定基础的读者吧…等老老实实地系统读一些经典,初步建立起自己对这个学科基本架构的印象以后,再重新读过,或许会有更多的触动与思考吧。

精彩短评 (总计30条)

  •     这一类的书,翻译还是大问题,如果能做成中英对照就好了。
  •     有启发,但为啥觉得有几篇什么也没论出来就完了?
  •     翻译得一般 有些句子难懂;第一篇第四篇读着很有感觉
  •     重点讨论非线性历史观和不同利益群体对历史的再造,个案都很有意味,可惜的是每篇都太短了,让人难以尽兴!
  •     有些地方的翻译莫名其妙……有几篇还是有点意思~~
  •     可以的,对做历史研究有一定帮助。
  •     翻译得好渣渣……
  •     人类学与历史学的融合是国际学术界的一个新潮流,本论文集对此给出了一个明快的展示。
  •     人类学回到欧洲本土就变成了民俗学。
  •     看导论部分即可。
  •     翻译的书,读起来还是很费劲啊。不过,书是好书,印刷的不错。
  •     文章太短,不够读…重点是找不到英文版!
  •     只有个别段落吸引人,还需研读。
  •     笔记的那段说的不错
  •     人类学与历史学的关系,人类学本身就是在对他者社会的一个叙事
  •     欧洲之外还有历史,多新鲜哪,不妨看做欧美学界的自省。比较有趣的是第一二两篇,第一篇指出人们记忆过去的四种方式,有理论意义,第二篇讲述教会与迷信之间的争斗,揭示了“传统”的现代根源。其他几篇都提出了有趣的问题,第三篇提出不变和重复发生的文化事项的意义,第四篇提出分支裂变也存在于现代国家,第五篇提出科西嘉岛上小社群和大国家在制作历史方面的差别,第五篇是冰岛的双重历史(不变的乌有时代和退化史),可惜都虎头蛇尾,译文也不太好,只能说提供了一些思考的线索。
  •     是一本比较难读的书,作为一个人类学的门外汉,很多部分读得半懂不懂。尽管如此,这本书还是有很多亮点。结构清晰,开题、事例分析、结论很明了;理论部分虽然难读,但是从事例中也能读出一些趣味;观点前瞻,有创见。
  •     导论和第一章比后面的个案还容易读?
  •     过于积极的民族认同与自矜总是伴生着对他者地域的忽视与敌意。强势文化的必然命运么
  •     质量不做,读读无妨
  •     有趣
  •     观点和研究非常新,读了一遍觉得没有完全明白,只模模糊糊觉得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     扎实的田调
  •     很有启发,可惜太简短,要找些书目里的书来读读
  •     这本书是一本几个学者的论文集,很多是关于时间观的,可能是有基本的相似性,与中国的历史也有相关性,值得一看。
  •     92年的论文集,算是点出了之后研究的大致方向。文章太短,不太尽兴啊~
  •     算是一本论文集,主要讨论的是历史与社会环境等等因素的关系,要求我们从时间和空间的结合架构中去分析人类。很多地方没看懂,以后会慢慢再看。
  •     翻译太差!
  •     贾士蘅翻译的一般般
  •     国外力作。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