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学理论变革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图书馆学档案学 > 图书馆学理论变革

出版社: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07
ISBN:9787501334391
作者:范并思
页数:236页

内容概要

范并思,1953年4月出生于湖南长沙。1978年考入湖南大学图书馆学专业,1982年获文学学士学位;1985年考入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学情报学系,师从陈誉教授学习社会科学情报,1988年获文学硕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现为华东师范大学信息学系系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图书馆学会理事、中国社会科学信息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市图书馆学会常务理事等职。发表图书馆学情报学学术论文近百篇,出版学术专著数部,研究领域包括图书馆学基础、公共图书馆、社会科学情报、情报政策、文献计量学等。代表性论著有《新时期十年的图书馆学:观念与思潮》、《从经验图书馆学到新图书馆学》、《当代中国社会科学报刊文献分析:1978—1995》、《维护公共图书馆的基础体制与核心能力》、《20世纪西方与中国的图书馆学——基于德尔斐法测评的理论史纲》等。

书籍目录

关于当代建设式图书馆学的思考多元化:选择和归宿新时期十年的图书馆学——观念与思潮新时期三种图书馆学论“发展图书馆学”新旧图书馆学变更的历史见证从经验图收馆学到新型图书馆学论图书馆学学科前沿的转移告别杭州会议时代-纪念杭州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讨会十周年信息环境剧变中的图书馆学:现状与亮点论加强公共图书馆问题研究变革时期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的任务论信息技术对图书馆学的影响从教学图书馆热看图书馆的核心能力理论图书馆学视野中的数字图书馆研究催生新图书馆学的理论碰撞——1980年代青年图书馆学理论研讨会回顾延绵不绝的图书馆学理论精神维护公共图书馆的基础体制与核心能力——纪念曼彻斯特公共图书馆创建150周年新世纪,图书馆学基础研究什么?现代图书馆学方法论的先驱——J.W.克拉克公共图书馆精神的时代辨护建设一个信息公平与信息保障的制度——纪念中国近代图书馆百年中国理论图书馆学的先行者徐家麟图书馆精神的历史缺失公共图书馆精神如是说论图书馆入的权利意识主要论著目录

编辑推荐

《图书馆学理论变革:观念与思潮》是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本文集收入作者自1986--2005年间公开发表的26篇学术论文,内容主要为图书馆学基础理论和公共图书馆研究。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图书馆学经历着从经验图书馆学到新图书馆学的理论变革。作者始终关注这一变革,并以一系列充满激情、视角独特的论文记述了这场变革。文集中对新时期图书馆学理论观念与思潮的研究,对新图书馆学理论特征的研究,从基础理论的角度对信息技术的观察,对图书馆制度和公共图书馆精神的研究等,如实记载了一位学人对新图书馆学的探索历程。

图书封面


 图书馆学理论变革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一般而言,个人文集是所有作品中最乏味、最不堪读的。因为全是炒现饭,没有新意。而且不论一个什么学科,总是在不断发展中,将前前后后的作品堆在一起,难免拌出些什么过时的、矛盾的思想,以及些不成熟的文字或观点。还有些思想,不放到一个特定环境中去看,根本看不出什么味道。我的论文集《图书馆学理论变革:观念与思潮》固然是对一段图书馆学时光的纪念,对我本人而言是有价值的。而对于他人,嘿嘿。。。所以,我将稿酬全部买书,留着慢慢的送人,哪怕别人不看一眼,相信于被送者也没有什么大碍的。陆续读到几位朋友评论我的论文集,刊物的、博文的、还有聊天的。于是忍不住又自恋一把,翻了翻这本文集。好久不写博了,写篇文集自评吧。《关于当代建设式图书馆学的思考》第一次参加学术会议,闭幕式上的冲动发言,居然被编辑看中。“理论价值观”、“多元化格局”,新名词轰炸开始。其中“理论黑箱”一词,很多年后还在被批判为“求新求异”《多元化:选择和归宿》系统论述理论多元化格局,造出“杭州会议”一词。自以为说得在理,10多年后马恒通老师仍在批判“多元化”。《新时期十年的图书馆学——观念与思潮》被《图书馆》作为“青年图书馆学家论坛”开篇之作,并因为行文情绪激昂(“止不住述说的冲动”)、标题花梢而有些轰动。第一次写学术史,后来学术史成为本人主打产品之一。四个部分“引言”、“十年观念史”、“论1986新思潮”和“结语”,典型的“起承转合”文章套路。《新时期三种图书馆学》上篇的延续,当时流行的标题(如新时期三种文字),曾被《人民日报》摘要转载。《论“发展图书馆学”》上篇的延续,为“第三种图书馆学”起了个名字。起得不好,在批判“××图书馆学”潮流中首当其冲。《新旧图书馆学变更的历史见证》纪念一本被很多人认为平庸的教材《图书馆学基础》出版10年,将该教材抬到了有些吓人的高度。《从经验图书馆学到新型图书馆学》因本系转型,个人打算与图书馆学作一个了断。又一个新概念“新图书馆学”(编辑部在篇名中加了个“型”)。从学科的多个要素讨论学科的发展与变革,诸要素包括学科思想、分支学科、研究机构、刊物、人物等。发表时编辑以“篇幅”和“重复”为由删掉了“人物”。记得涉及人物有肖自力、张琪玉、陈源蒸、陈和平、刘迅等。《论图书馆学学科前沿的转移》上一篇“分支学科”的延续。《告别杭州会议时代:纪念杭州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讨会十周年》纪念一个很轰动的会议10年。当时是个人的(图书馆学)学术低潮,亦是中国图书馆学低潮时期。文章的调子很低:告别。《信息环境剧变中的图书馆学:现状与亮点》本系环境变化后个人重回图书馆学,感受到了信息技术发展给图书馆学带来的亢奋。《论加强公共图书馆问题研究》批评国内公共图书馆研究状况。当时大牌学者对于公共图书馆实在太漠视了,在公共图书馆任职的几位除外。《变革时期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的任务》常州会议论文,四平八稳之作。对1988年以后的理论低谷有些反思。《论信息技术对图书馆学的影响》还是感受信息技术发展。《从数字图书馆热看图书馆的核心能力》帮Keven做课题的感受。《理论图书馆学视野中的数字图书馆研究》什么应用问题都想用“理论图书馆学”的尺子量一量。《延绵不绝的图书馆学理论精神》此精神非竹帛斋主的“图书馆精神”,而是通常所说“科学精神”。精神有些多,难怪有人头痛。《维护公共图书馆的基础体制与核心能力——纪念曼彻斯特公共图书馆创建150周年》自我转型之作,此前的图书馆学研究多属于评论,此篇始有研究。文中“公共图书馆机构/制度的法理辩护”一节的主要观点,如“公共图书馆的出现代表了一种社会信息保障制度的形成”,“建立公共图书馆的理念却并非简单地方便市民利用知识,它的存在使社会中每一个公民获得了自由获取知识或信息的权利”,“公共图书馆代表的是一种社会用以调节知识或信息分配,以实现社会知识或信息保障的制度。公共图书馆制度能够保障社会信息利用机会的平等,保障公民求知的自由与求知的权利,从而从知识、信息的角度维护了社会的公正”等,到04年以后才逐渐为人知晓与接受。本人最重要的学术贡献。《新世纪,图书馆学基础研究什么?》两个核心观点均源于此前文章,但“研究观念而非概念”、“研究制度而非机构”的通俗性提法有更大的观赏性。《现代图书馆学方法论的先驱——J.W.克拉克》郑州会议论文,大课题中的小文章。《公共图书馆精神的时代辩护》终于引爆《维护》一文中提出的观点。重点增加了包租公称之为“原教旨”的内容,使《维护》提出的观点有点来头。《建设一个信息公平与信息保障的制度——纪念中国近代图书馆百年》基本观点同上篇。《中国理论图书馆学的先行者徐家麟》大课题中的小文章,为徐家麟打抱不平。《图书馆精神的历史缺失》04苏州年会发言稿,对“图书馆精神”外延的小延伸。《公共图书馆精神如是说》博客时代的作品了,有些观点来自博文,如“图书馆应该是社区的存在而不是形象”。《论图书馆人的权利意识》绍兴“青年论坛”发言稿。这个权利没有强调“读者权利”,有些偏门了。结论:的确是个人学术史,20年间(86-05),高潮低谷、兴趣转移,一册了然。http://oldhuai.bokee.com/6675196.html
  •     引言:张白影的序中说其“第一功名是写诗”,我倒以为“第一功名是启蒙”。上午收到范并思先生邮赠于我的《图书馆学理论变革:观念与思潮》一书。这是我收到的第三本题有作者签名的学术赠书:第一本是于良芝老师的《图书馆学导论》;第二本是蒋永福教授的《信息自由及其限度》。刚好,这三位都是我最喜欢的学者,而且都曾有幸当面聆听过教诲。在此深深感谢。而在所有的图书馆学者中,我读过范先生的文字却最多,听过的声音也最多,与他的交流也最多。借助于网络,借助于博客等交流平台,一个后学者渐渐地被先行者的思想慢慢浸染、熏陶和接受。收到这本书后,我立即展开阅读并随行随带。当展卷阅读那些几十年前的文字时,我无故生了很多的向往和感动:向往80年代的图书馆学争鸣高潮,感动于范先生20多年的坚守与耕耘。我很惊叹于范老师的文字,他似乎永远走在图书馆学思想的前列,既为个人的思想澄清,也为各个时代的职业启蒙。如果说,《空谷足音》是范先生眼里的图书馆学史,那么《观念与思潮》则是他个人的思想史——同时也是这20多年来的图书馆学思想史。一,个人史学者个人的经历往往决定了其立场和思维模式,以及立足于此的思想。范并思先生的个人经历也许会很让人惊诧,他在16岁时便下乡成为一个知青,23岁返程学了一年的木工。之后才考上大学,然后再读研究生。他很少回忆自己的那个年代,但偶尔也会写下很简短的文字。譬如,下乡饥饿的时候曾经吃过很多难以想象的东西,曾经做过大队的干部,在读研究生时骑自行车跑到边上的一个城市向一位教授请教问题。特定年代走过的人,有过忧愁困苦,有过不堪却又难忘的记忆。我想,这些经历对其洞察世事以及对冷静思考自身以及职业问题都会有很大的影响。譬如职业的坚守,譬如开放而坦率的作风,再如破旧立新的勇气。二,观念史图书馆学与其他学科一样,也是在70时代中后期才渐有复苏气象。之后的20多年,图书馆学思想经历了从经验到理性,从一元到多元,从机构到制度的转变。范并思先生见证了这些变化,并用多篇文字记载与理清了这些变革的过程。《新时期十年的图书馆学——观念与思潮》浓墨重彩地描述了十年间图书馆学思想的进化,而《新时期三种图书馆学》以及《论发展图书馆学》则进一步为开启图书馆未来的实践与研究之路澄清了混乱。在那个正在转变的时代里,范先生无疑是较为清醒的一个:既对前有的理论有借鉴,更有对未来图书馆学的清晰展望。三,思潮史社会环境决定了图书馆学思想的走向。虽然过去的历史并没有一个清晰的轮廓,但在范先生眼里,社会思潮却有明确的走向。社会风气日益开化,信息技术强烈冲击,商业时代的图书馆亟需呼唤图书馆精神,普世价值的追求。而在这些思潮中,范并思先生用其敦厚朴实文字引领我们去思考。《论信息技术对图书馆学的影响》、《公共图书馆精神的时代辩护》以及图书馆核心价值研究都是最好的明证。四,学术思想史一时代有一时代之学术。但学术思想史的陈述却是一个学科最难的领域。特别是图书馆学,连门外汉冉云飞都知道图书馆学,特别是中国图书馆学缺少专门的思想史——以社会环境的变化,文化基础的更替,学术思想的进步为线索勾勒出的的结构明确层次清晰的学术思想史。于是我们只有退而求其次,寻找一位亲身经历过几十年变换风云的时代却又忠实记录着他的所见所感所想的学者之书来细细探寻。范并思的文选刚好是最合适的一例。从1986到2007,20多年的思想史全部记载于范先生的文字之中。如果这些文字里闪烁着作者的思考,那么,对于更多的读者来说,它贡献的就不仅是智慧的火花,更是历史的理性之光。

精彩短评 (总计6条)

  •     H赠
  •     范并思先生的图书馆学精典理论集,记录了他的一脉相承的图书馆学理论精髓。文字优秀,视野独特而阔,为志在研究的图书馆员和硕博士研究生必读之佳品。
  •     很有启发,现在已经是范老师的粉丝了
  •     除考研指定参考书之外,我读的第一本图书馆学专业书籍,给我很多鼓舞。
  •     图书馆是社会机构,也是制度安排。
  •     今天收到了老槐赠书2007-11-26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