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目思想史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图书馆学档案学 > 编目思想史

出版社: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5
ISBN:9787501336081
作者:高红
页数:350页

书籍目录

前言
第一章 西方编目思想史
第一节 西方编目思想的早期探索
第二节 现代西方编目思想建立的基础
第三节 世界两大编目体系的形成
第四节 现代西方编目思想的深刻变革
第五节 世界书目控制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章 中国古代编目思想史
第一节 先秦、两汉时期编目思想的起源和奠基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编目思想变革
第三节 隋唐五代时期编目思想的成长与发展
第四节 宋代文献编目思想的繁荣
第五节 元、明时期编目思想的中衰
第六节 清代编目思想的鼎盛时期
第三章 中国近现代编目思想史
第一节 近代中西编目理论的碰撞与融合
第二节 中国文献编目标准化的进程
第三节 中国文献编目形式的发展历程
第四节 中国文献编目合作方式的变迁
第五节 中国规范控制思想的本土化过程
第四章 书目记录的功能需求(FRBR)
第一节 FRBR概述
第二节 实体及属性
第三节 FRBR关系研究
第四节 国家书目记录的基本要求
第五章 国际编目原则声明
第一节 《国际编目原则声明》发展规划回顾
第二节 《国际编目原则声明》的内容
第三节 “法兰克福声明”与巴黎《原则声明》的比较
第六章 资源描述与检索(RIDA)
第一节 RDA的历史背景
第二节 RDA的基本目的
第三节 RDA的预期内容及特点分析
第七章 国际编目新理念新标准对文献编目的影响
第一节 FRBR对编目规则的深刻影响
第二节 FRBR模式下书目关系的表达
第三节 FRBR对图书馆OPAC检索功能的作用与影响
第八章 中国文献编目发展的路向
第一节 FRBR在中国文献编目规则和机读格式中的应用
第二节 FRBR模式在规范控制系统中的实践探索
第三节 从《国际编目原则声明》看《中国文献编目规则》的修订
第四节 《中国文献编目规则》兼容化之路的探索
第五节 文献编目学的未来发展

作者简介

《编目思想史》力求强调整个文献编目史的完整体系,共分八章。第一章以西方编目思想的早期探索为开端,阐述19世纪西方编目史上最有影响的代表人物的一系列重要的先行理论,探讨世界两大编目体系的形成、现代西方编目思想的深刻变革、世界书目控制的最终形成与发展;本着以西带中的理念,第二、三章探索了中国古代文献编目思想的主要理论成就以及中国近、现代文献编目思想的发展历程;第四章介绍了书目记录的功能需求概念模型;第五章介绍了《国际编目原则声明》的产生、内容及与巴黎《原则声明》的比较;第六章介绍了AACR2的最新修订版“资源描述与检索”的历史背景及核心内容;第七章论述了FRBR对文献编目工作的深刻影响,包括对编目规则、对书目关系的表达以及对图书馆OPAC的影响;第八章对国际化环境下文献编目学的发展趋势,特别是对今后我国文献编目从《中国文献编目规则》的修订以及书目服务方面提出建议。

图书封面


 编目思想史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编目思想史》高红 编著北京图书馆出版社ISBN 978-7-5013-3608-1注明:其实书中还有很多东西很有意思 但是是用图表以及其他不便打出来的方式写的 所以 如果有兴趣 还请你自己去读读看 尤其是它所采用的那种映射方法 可以有很多衍生值得注意的是,在当时书名还未成为编目的内容时,著者项常常被利用。可见,西方编目从古希腊起就重视著者概念而忽略书名,取著者为主要款目标目是有其悠久历史的。潘尼兹以上的观点的思想基础是:读者查找目录的目的并非检索文献的外形实体——图书,而是该外形实体所包含的知识内容——著作。……而之后的卡特则认为,编目是一门艺术,是一门通过对特殊案例的类推而使少数普遍的规则得以应用的艺术。《字典式目录规则》主要针对书本式目录而编制,它以“方便用户”为指导思想,以“目录之双重功能”为理论起点,以“主要款目”为核心概念,以印刷专著为著录的物理实体,以波士顿图书馆的藏书为文献保障,概括和总结了编目的整个过程及各个方面,提出了编目的基本理论和技术方法。卡特以探求编目技术的科学原理为出发点,首次明确提出了目录的职能,并将整部规则建立在这一理论基础之上。可以看出,卡特关于目录职能这一思想的核心是目录的双重检索功能——特性检索和族性检索。换言之,一是查寻(finding)功能,二是集中(collocation)功能。具体而言,①把一本图书作为一个独立的单元,以其书目形式的或主题内容的特征,如题名、著者、主题词作为检索点来确定其在整个文献集中的位置;②把一本图书作为具有某种同样特征的一组文献群的组成单元,通过这一共同特征来集中,组织该类文献。……柳别斯基开创性地提出了规则修订的方法,即在描述图书之前首先要确定描述的目标是什么,描述的内容应依据目标而确定。这是编目史上第一次对著录的目标进行阐述。其主要含义:一个书目描述首先要能识别一本图书,其次要反映它的内容。如果题名页上的信息不能实现这两个目标中的任意一个,则此信息不应包含在书目描述中。……他用特有的方法检验每一个款目规则。柳别斯基最著名的问题是“这条规则必要吗?它是不是与条例中的其他规则相关?它是不是与其他规则的目的和原则是一致的?”他比较了“作品”和“图书”后,认为后者是一个作品特定的时空的载体表现(manifestation)。就编目的基点而言,中国目录学的目的在于辨章学术,考镜源流,而西方目录学的目的在于方便地获取图书。因此,在编目方法上,中国目录学重分类、重小序、重提要,而西方目录学重编目、重索引、重排序法、重书目控制。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古代学者仅将目录学作为求学探知的工具,而不是将其作为有所专攻的“术业”。刘向、刘歆父子创建了版本、目录、校勘、辨伪等一整套整理文献典籍的有效方法,这些方法经后代学者的努力发展成为版本学、目录学、校( )学、辨伪学等专门学科。也就是说,《别录》、《七略》及据此删减而成的《汉书•艺文志》等目录不仅仅是在整理文献,更是在整理学术。他认为“类书,犹持军也,若有条理,虽多而治,若无条理,虽寡而纷,类例不患其多也,患处多之无术也”。……值得注意的是钟嗣成所撰写的《录鬼薄》。这是文献史上第一部戏曲类专题目录,体现了元代戏曲发展的盛况,在戏曲分类上很有特色。分类上,章学诚主张“重在义类,不重名目”,即注重图书的内容和学术源流,而不拘泥于形式。在分类体系的设计上,章学诚主张分类要体现学术脉络,无论是大类的布列,还是小类乃至款目间的编排都要遵循事物之间内在的逻辑关系。而这种特定的逻辑关系,首先,是“道器”的关系。道,即思想理论;器,即应用技术。因此应先“道”而后“器”,主张无论是经典官学,还是私家著述,甚至是依托的伪书都应先排理论书籍,再排其他。在此,他大胆提出了“六经皆器”的思想,打破了儒家经典的崇高地位。其次,是“人次”关系,即依社会名分而非姓名字顺。再次,是“时序”关系,按照事物发展演进的客观顺序和著者的时间先后,著录部次,这样才能达到考镜源流的目的。……因此图书编目就不是单纯的编制检索工具,而带有了强烈的弘扬儒家伦理道德,阐发传统学术的色彩。“会通合和”的哲学思想是传统编目思想的基调,并赋予了古典目录学整体把握、综合研究的特征。仍以文献分类为例,四部中的“经”部,虽然仅是一部,但是却是多学科的综合,其所收录的儒家经典及相关典籍涉及哲学、史学、文学、语言学、文字学等多种学科。FRBR(Functional requirements for bibliographic records)(要求进行数目记录功能需求的研究)研究的目标主要有两个:第一,建立一种能囊括书目记录中实体、属性、实体间关系、实体及其属性与用户任务之间映射关系的概念模型;第二,推荐基于FRBR模型的国家书目记录的基本级功能。FRBR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使数目记录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因此准确定义数目记录的用户需求成为研究的前提。FRBR对用户需求进行了高度概括,提炼出了4个最基本的用户任务:即查找实体、识别实体、选择实体、和获取实体。对FRBR的研究采用了分离实体和提炼共性的分析方法。所谓实体,就是书目数据用户感兴趣的关键对象。FRBR的研究,首先将实体分离,然后再归纳出与每个实体相关联的特征和属性以及提炼实体间的关系。FRBR实体分析的特点是进行共性抽取研究,即不把个别的数据作为分析的对象,而是将从众多的数据中提炼出的共同点作为研究的客体,也就是说,每一个实体都代表着一个数据群。在确立了实体的基础上,再进一步抽取每一个实体的重要特征或属性,进而分析一个实体与另一个实体之间的关系。简而言之,FRBR应用“实体—关系”模型(E-R模型)来构建概念框架,……为实现FRBR的第二个研究目标,在实体—关系模型的基础上,研究还采用了映射的方法,将每个实体的属性及相互关系与4个基本用户任务相互映射,进而评估实体的属性及相互关系对于实现用户任务的价值,并在此基础上对国家级书目记录的基本功能需求进行了推荐。FRBR将实体分为3组:第1组实体包含智力或艺术创作的产品,在书目记录中定义为作品(work)、内容表达(expression)、载体表现(manifestation)、和单件(item);第2组实体包含对智力或艺术产品的创造、物理生产与传播或保管负责的个人(person)和团体(corporate body);第3组实体包含揭示智力或艺术产品内容的主题集合,即概念(concept)、物体(object)、事件(event)、和地点(place)。“作品”是一个抽象的实体,是指独特的智力或艺术创作,不能把某一个单独的具体物质与作品对应。虽然作品需要通过某个个体或某个内容表达来实现,但是作品本身只存在于不同内容表达的共性之中。例如,当我们说《伊利亚特》是一部作品时,我们的切入点不是作品的特定表达或文字本身,而是隐含在作品所有不同内容表达之后的智力创作。FRBR模型第一组实体中的4个层次是一个由抽象到具体的层次结构,“作品”位于结构中的最高层,也就是说“作品”的概念是最抽象的,因此很难定义该实体的准确界限。重要的是能够通过理解“作品”的概念来准确判断不同“作品”之间的关系以及“作品”与其他实体,特别是与位于第二层次的“内容表达”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的建构首先以作品为基础,以书目记录的功能为起点分析书目关系,而不只是从目录功能的角度进行分析。其次,FRBR采用实体—关系模型分析书目记录,即分析是建立在一个结构化模型的基础之上,而不是像从前书目关系的研究完全建立在关系的描述性分析上。

精彩短评 (总计3条)

  •     本人参与编写,是一个全新的题目,有意思。但是觉得有点匆忙。
  •     2008年7月出版社赠。陆陆续续总算看完了
  •     粗略浏览。目录学。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