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儿童社会处境、发展状况及影响机制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社会学 > 流动儿童社会处境、发展状况及影响机制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1
ISBN:9787301216699
作者:刘杨
页数:300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该量表编制的理论框架是得自质性研究的流动儿童城市适应发展阶段理论,该理论提炼于21名流动儿童深度访谈的资料,真实反映了流动儿童城市适应发展的过程。 在这个理论的指导下确定了量表具有四个维度,每个维度代表一个阶段,且四个维度具有递归关系。精读访谈材料,确定量表题目。为了准确反映每个阶段的特征,同时保证量表的年龄适宜性,研究者在反复阅读材料的基础上找出最能反映阶段特征的语句,经过修改之后作为量表的题目。众人讨论,专家评定。量表编制后,研究者编制了量表题目评价表,邀请流动儿童课题组成员及流动儿童专家从可行性、合理性两方面对题目进行评价,同时为了保证评价的有效性,还提供量表编制理论、量表编制说明等材料。根据题目评价表的结果形成了初测量表。量性与质性相结合的检验方法量表初测过后,除了采用相关、£检验等方法进行项目检验外,还选取了10名来京时间不同的儿童进行了深度访谈,在结合统计检验结果和访谈结果的基础上形成了正式的量表。通过采取以上措施确保了《流动儿童城市适应发展阶段量表》具有了较好的内容效度。 2)结构效度 由于《流动儿童城市适应发展阶段量表》是一个测查发展阶段的量表,四个维度不仅是四个独立的因子,它们之问还存在着递归关系,其结构设想符合拟单纯型模型检验方法,所以本研究采用了拟单纯型模型的分析方法来对其结构效度进行检验。 采用极大似然法进行拟单纯型模型的检验结果表明,该模型的各项拟合指数均达到测量学标准,这从总体上说明《流动儿童城市适应发展阶段量表》的结构符合存在四个具有递归关系的相对独立的因子的理论设想。 各个因子间的回归系数为β1=0.01,β2=—0.42,β3=0.98,其中β2、β3达到显著水平。这也基本符合理论上对四阶段关系的假设。流动儿童城市适应发展阶段理论认为,兴奋与好奇阶段和震惊抗拒阶段是关系较为松散的两个阶段,兴奋与好奇阶段对震惊与抗拒阶段的影响不大,因为兴奋与好奇阶段是来到一个新环境后对新异刺激的瞬间反应,随着接触的增多会自然消失,震惊与抗拒阶段的影响更多来自对周围环境的体验;震惊与抗拒阶段对探索与顺应阶段会产生负面影响,震惊与抗拒的程度越高,探索与顺应的水平越差;探索与顺应、整合与融人是两个连接比较紧密的阶段,可以说是一个连续过程上的两个特征点,它们之间只存在程度上的区别,探索与顺应的水平直接影响到整合与融入的状态。

内容概要

 
刘杨,吉林省松原市人,教育学博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所硕士生导师。曾先后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入文社会科学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学习。目前主要从事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研究工作,主持并参与过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方面的课题研究,在《国家行政学报》、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研究》、《心理学报》等核心期刊上公开发表论文十余篇,其中《流动儿童城市适应过程及状况——一项厨陸研究的结果》一文先后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Frontier
of EduCation转载,为《2008中国儿童文化研究年度报告》收录,并获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

书籍目录

导论
第一节 本书的缘起
第二节 本书的特色及章节安排
第一篇 研究理论及方法
 第一章 研究理论
 第二章 研究方法
第二篇 社会处境
 第三章 流动儿童的客观社会处境
第一节 城市社会的特质
第二节 城市社会的政策
 第四章 流动儿童的主观社会处境
第一节 感知到的城市社会的特质及政策
第二节 感知到的歧视
第三节 感知到的社会支持
第四节 感知到的家庭环境
第五节 感知到的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第三篇 发展状况
 第五章 流动儿童城市适应
第一节 已有城市适应研究的现状及不足
第二节 质性研究结果
第三节 量性研究结果
第四节 个案研究结果
 第六章 流动儿童社会身份认同状况
第一节 已有研究的不足与意义
第二节 质性研究的结果
第三节 量性研究的结果
第四节 流动儿童社会身份状况
 第七章 流动儿童心理需求
第一节 已有研究的现状及不足
第二节 流动儿童心理需求质性研究结果
第三节 流动儿童心理需求量表的编制
第四节 流动儿童心理需求状况的量性研究结果
第四篇 影响机制
 第八章 歧视与儿童发展
第一节 歧视与应对方式、自尊、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
第二节 歧视与社会支持、期望与现实差距及城市适应的关系
第三节 歧视、社会身份冲突与城市适应的关系
 ……
第五篇 研究展望与思考
参考文献

编辑推荐

《流动儿童社会处境、发展状况及影响机制》对未来流动儿童发展研究的趋势做出了展望。

作者简介

《流动儿童社会处境、发展状况及影响机制》主要探讨三方面内容,流动儿童面临的社会处境、发展状况及影响发展状况的机制。和以往相关研究相比,《流动儿童社会处境、发展状况及影响机制》对社会处境的勾勒是基于群体比较基础上完成的,发展状况的描述呈现了动态性、系统性的特点,并自下而上的建构了流动儿童群体的城市适应及心理需求理论。这些是《流动儿童社会处境、发展状况及影响机制》的创新之处。

图书封面


 流动儿童社会处境、发展状况及影响机制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3条)

  •     251群体认同转化身份劣势“我们很能吃苦,我们能体谅家长的难处”——有意思!-169对流动儿童心理需求的研究不足,孝敬父母需求、认知需求、成就需求、认同需求、亲子交往需求、同伴交往需求、安全稳定需求、物质需求、娱乐休闲需求、生活适应需求-85“教师对于儿童的帮助更主要的是一种工具型的支持,主要体现在学习方法和策略的指导上”——不!同!意!-64流动儿童的相关政策-03文献综述
  •     非常专业
  •     定量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