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思想的演进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社会学 > 教育思想的演进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8
ISBN:9787208063464
作者:[法]爱弥尔·涂尔干
页数:369页

章节摘录

  然而问题还不仅如此。不仅没有任何理由来解释,为什么中等教育理当享有某种特权,使它可以无须任何教育理论知识就能进行;而且在我看来,也没有任何一个地方可以说教育理论的地位比在中等教育中更为根本。恰恰是那些最缺乏教育理论的学校环境最需要它。  首先,中等教育是一种比初等教育更为复杂的有机体。而一个有机体越是复杂,它就越是需要反思,以便使自身适应它所处的环境。在小学里,至少从理论上说,每个班级都有而且只有一名老师来管;因此,他的教学往往会表现出一种相当自然的统一性,非常简单明了,也无须进行理智上的筹划:这其实就是从事教学的人的统一性。而中学则不同,同样一个学生一般要由许多不同的老师来教。这里就有一种真正的教育分工。一个老师负责教文学,另一个老师负责教语言,一个老师负责教历史,再有一个负责教数学,如此等等。如果没有奇迹发生,除非特意设计,从这种多样性中又怎么能产生统一性呢?所有这些各有差别的教师,如果他们自己对整体是什么样子毫无观念,又如何能够彼此适应、相互补充,以创造出一个统一的整体呢?要紧的不在于制造出数学家、文学家、物理学家和博物学家,而在于以文学、历史、数学和自然科学为媒介来开发心智,在中学里尤其如此。但是,如果每一个教师并不知晓这整个的事业是什么,不知晓在这项事业当中那些各有不同的同事们又怎样与他协作,那么,这些教师又该如何根据自己在整个事业当中的专门角色,履行自己的职责,以使自己的全部教学都与这个事业联系在一起呢?人们时常认为这一切仿佛都是不言自明的,仿佛每个人都天生就知道在心智的开发中会涉及到哪些东西。  可是,再没有什么问题比这更复杂了。如果单单精于文字、长于史识或是善于数学,还不足以理解形塑才智的多种成分,理解构成才智的那些基本概念,以及它们是如何在多种多样的学科教育当中生发出来的。不仅如此,事实上,根据我们在谈论的孩子是属于这个年代还是那个年代,是在小学还是在中学,是此生注定要从事这类活动还是与之相对的另一类活动,“教育”这个词的含义也会改变。所以,如果说重要的是要说清楚,整个教育应该致力于哪些目标,要达到这些目标又要遵循哪些途径,那么我们就需要对教育理论进行研究。  P12

内容概要

Emile Durkheim (1858-1917)涂尔干(杜尔克姆、迪尔凯姆),法国社会学家,社会学的学科奠基人之一。1858年4月15日出生于法国孚日省埃皮纳尔一个小城镇的犹太教教士家庭。幼年曾学习希伯莱文、旧约和犹太教法典。青年时代放弃了宗教信仰,走上实证科学的道路。1879年,就学于巴黎高等师范学校,1882年毕业。1882~1887年,在省立中学教书。其间赴德国一年,学习教育学、哲学、伦理学,深受W.冯特实验心理学的影响。1887~1902年,在波尔多大学教书,并在那里创建了法国第一个教育学和社会学系。1891年,被任命为法国第一位社会学教授。1898年,创建了法国《社会学年鉴》。围绕这一刊物形成了一批年轻社会学家的团体──法国社会学年鉴派。1902年后执教于巴黎大学。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断了这位反战学者的学术研究,他的儿子和许多学生死于战场,他受到极大的刺激。1917年11月15日在巴黎去世。主要著作有:《社会分工论》(1893)、《社会学方法的规则》(1895)、《自杀论》(1897)、《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1912)等。

书籍目录

导言
第一编
第一讲 法国中等教育史
第二讲 早期教会与教育
第三讲 早期教会与教育(终)——加洛林文化复兴前的修道院学校
第四讲 加洛林文化复兴
第五讲 加洛林文化复兴(终)——文法的讲授
第六讲 大学的起源
第七讲 巴黎大学的诞生——就职礼与执教权
第八讲 “universitas”一词的含义--教俗兼具的巴黎大学;以同乡会和教授会为单位的内部
组织
第九讲 艺学院——内部组织;学院
第十讲 学院(终)
第十一讲 艺学院的教学——学位:研习课程
第十二讲 大学中的辩证法教学
第十三讲 辩证法与论辩——艺学院里的学科
第十四讲 关于巴黎大学的结论——文艺复兴
第二编
第十五讲 文艺复兴——拉伯雷或博学派运动
第十六讲 文艺复兴(终)——人文主义运动;伊拉斯谟
第十七讲 16世纪的教育理论——人文主义运动与学院派运动之比较
第十八讲 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思想(结论)
第十九讲 耶稣会
第二十讲 耶稣会(终)——教育的外在组织形式
第二十一讲 耶稣会体系与巴黎大学体系
第二十二讲 关于古典教育的结论
第二十三讲 现实主义者的教育理论——它的起源:夸美纽斯、罗兰与大革命
第二十四讲 大革命——中央学校
第二十五讲 19世纪课程体系的变化——中等教育的界定
第二十六讲 结论——教育与人世
第二十七讲 结论(终)——教育与自然:科学;语言为工具的逻辑修养
译者后记

作者简介

《教育思想的演进》根据涂尔干1904-1905年在巴黎大学开设的“法国中等教育史”课程整理而成,是史学界公认的社会史的开山之作。它考察了长达十几个世纪的教育制度和观念史,几乎涵盖了法国启蒙教育从早期教会的“肇发时期”到19世纪的“危机时期”的演进过程。本书不仅把教育观念的演进与思想体系史融通起来,也与教育体制内的制度安排和实践形式环环相扣,以教育为视角和切入点,勾画了一幅现代性在制度化和文明化的意义上从生成到危机的全景。
本书考察了法国长达十几个世纪的教育制度和观念史,几乎涵盖了法国启蒙教育从早期教会的“肇发时期”到19世纪的“危机时期”的演进过程,并集中刻画和分析了几组历史个案。以教育为视角和切入点,勾画了一幅现代性在制度化和文明化的意义上从生成到危机的全景。被史学界公认为社会史的开山之作,对后来法国“年鉴史学”的发展产生了创造性和革命性的影响。本书为涂尔干的重要著作之一,不仅在社会学,而且在史学、教育学、观念史、文化史的研究领域中都占有重要地位。为第一个中文译本,并且译文出色,必将为广大学者所重视。

图书封面


 教育思想的演进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这是关于教育学以及教育思想理论的历史综述。教育是如何产生?如何发展的?而伴随着教育的发展其理念又是如何演进的,作者进行了考究。此书有着史学的因素,但内涵还是表现着作者的理念。  西方的教育或者说法国的教育是从教会开始的,作者没有从古希腊罗马开始,我想是因为作者表现的是现代教育制度。而法国教育的重要一环便是巴黎大学的建立,而巴黎大学的艺学院则是重中之重,它意味着教育从教会开始向世俗的转变。而后是文艺复兴中人文主义的兴盛,当然随后而来的却是耶稣会教育的“反攻”,但耶稣会教育至少在形式上有着进步意义,它抹平的身份差异,军事化的管理形式都为现代教育所借鉴,也算起了进步作用。随后便是现代教育了。  当然教育理论也是由为宗教服务以及专门的医学法学开始转向人文,也从贵族教会普及到普罗大众。正是这样一步步,社会在进步,教育也在普及,直到大革命。
  •     当初看这本书纯粹是想了解中世纪大学的起源,但读着读着发现这本书提供了教育思想和制度演进的深入分析,好像让历史的演进活起来了一样。作为完全业余的阅读者,无法提出社会学和教育学的问题,但是仍对提供了如此之多洞见的杰作表示钦佩。作者从中世纪纷繁复杂的头绪中理出了教育思想和制度发展的脉络和原因,非常有价值。讨论大学起源的还有其他一些书,比如“十二世纪文艺复兴”的作者哈斯金斯的小书“大学的起源”,看到评论说十九世纪伟大的历史法学派法学家萨维尼“中世纪罗马法史(6卷本)”也详细追溯了法学在中世纪大学的复兴,可惜不懂德文,目前能看到的英文翻译也只有第一卷,第一卷的内容还没到中世纪大学逐渐形成和起源的时候。Durkheim也真不愧为伟大的学者,历史材料和自身的分析和解释完美的融合在一起,或许真正的学术工作就是这样吧:首先是深入地了解材料,然后就是找出材料和本质规律的关系,使之逻辑化和合理化。另外不得不说的是本书的翻译也非常之好,即使是作者大段的理论性较强的论述,翻译得也是条理明晰,文字优美流畅,不知道是否是法国文学的发达既影响了作者也影响了译者。如果中国的译著都能达到如此水平,中国读者可谓幸甚。外行看热闹,全当抛砖引玉^^

精彩短评 (总计29条)

  •     去年寒假读的,一本引人入胜的书。
  •     将教育置于历史框架下,还是很能说清问题的,不禁想,与宗教休戚相关的西方教育和与世俗权利紧密联系的东方教育到底是如何造成的?
  •     来不及细读完后半部分了 有时间还是得好好看完
  •     可读。
  •     为教育思想的演进进行了一次社会学主义的分析,暑期阅读享受之作~
  •     阅读体验极佳!“中译流畅,如临课堂”。(传说中的商务版已出!)国社第一课荐书,一年后再次得到大S推荐。重燃想象与激情。
  •     在读近现代部分,可以结合《有闲阶级论》
  •     康哥翻译,必属精品~在专业书里是相当好读的一本了= =我这种战五渣也就只能从读起来容不容易评价了~
  •     阅读期间多次停顿,渠敬东还是很牛,不过不是我的style
  •     涂尔干们所面临的困难,也正是我们所碰到的,只不过形势更加不容乐观罢了……
  •     深入探讨教育思想和制度设计等方面的优秀课程,译笔为此也有一种上课的流畅感,译注虽仍有不满意之处但如此精细实属不易。附注外文中大量的英文可见“特别参考”英文本,很多术语颇有译者本人风格。虽是业师之作,但无妨强烈推荐。另期待商务版。
  •     去认识历史的合理性,“所有的历史都是一部当代史”
  •     有意思的书,值得继续往下读。
  •     翻译的很好哎···开始写书评啦~书还是好懂的···
  •     非常精彩,比这一年里我看过的所有小说和电影都更引人入胜。
  •     下午渠敬东老师在讲座里又提到了此书。之前只是大致翻阅了一下,重视得不够。不过印象最深刻的是,译者后记里提到吴飞老师从哈佛图书馆论麻袋抛售的旧书里捡来了本书的法文初版。。。这真得只能用“令人发指”来形容了。。。
  •     : G40-095.65/3121-1
  •     an example of a teleological historical treatise; yet for outlining "educational thought", one cannot really be true to contingency.
  •     用历史变化的角度来分析教育思想的发展,很受启发。文字翻译得也非常之好,最后作者的一些译后记也很不错。
  •     对西方法国的教育历史有了一些认识,知道其教育思想的起源。但,对于哲学的东西,语言略微晦涩。
  •     值得读。思想性很高,像是读哲学一样。体制与精神,人文与科学,意识与物质。
  •     用社会学和历史学的方法研究教育的典范
  •     让“实证”涂尔干丰美灵动的历史社会学经典。层叠递进的过程叙事与抽丝剥茧的理念分析浑然一体,制度形式、社会进程和文化内涵三条史脉软硬均衡。中译流畅,如临课堂,译注琐细但切题。商务即出新版有40余处修订,但核心术语坚持己见。所论教育议题依然有重大时代意义
  •     有一个老师收了个研究僧,一天把徒弟找来问道:“孩子,这里有个研究你干不干?”“徒儿干!”
  •     教育社会学之父
  •     超级喜欢康康老师,文字真优美~~~
  •     非常high~但是为啥不是涂尔干的经典呢?
  •     用任何一段心灵鸡汤式的摘抄作为简评都对不起这本如推理小说般引人入胜的著作。经典时期的社会学家才是真正的社会学家,理论与经验紧密扣合,不得不服!感谢李老师给我们带来不输于阅读本土作品的完美体验。
  •     很好的教育史。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