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中的日常权威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社会学 > 中国社会中的日常权威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
出版日期:2004-01-01
ISBN:9787801900548
作者:翟学伟
页数:330页

内容概要

翟学伟:1960年生于南京。1986年考入南开大学社会学系研究生班,1991年获法学硕士学位。1998年考入南京大学历史系的在职博士。2002年获博士学位。自1988年起于南京大学社会学系任教至今,现为该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中国社会与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兼任香港《社会理论学报》和《浙江学刊》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社会理论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曾在《中国社会科学》、《社会学研空》、《中国社会科学季刊》、《二十一世纪》、《社会理论学报》、《东方》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0多篇。代表著作有《中国人脸面观》等。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研究的视角与方法   一、社会史与社会学   二、研究视角与文献的讨论   三、日常权威:一个概念的提出及其探讨   四、研究方法:文学仰或史料第二章  日常权威运作的社会系统   一、信仰体系   二、家庭结构   三、社会等级   四、话语表达第三章  日常权威的运作:近代以来的个案研究  一、日常权威定义小结  二、网络的较量:杨乃武与小白菜的故事  三、合法性:慈禧及其他人的故事  四、渗透性:孔二小姐及其家人的故事  五、循环性:夫人、公子干涉司法的故事第四章  日常权威运用的特点  一、嵌入式的权威  二、关系建立:特殊性与普遍性  三、人性与面子:让权威流通起来  四、场或与场合:置换与界定结论:在中国近代社会变迁中寻求模式  ——个人地位与权威位移:一种关于中国日常权威运作的分析框架主要参考文献主要人名索引

作者简介

本书在分析了日常权威同个人地位与权威位移的关系后,最后得出了一个以往有关权威研究中没有涉及到的结论:有一种权威在根本上是在社会关系网络中因人情和面子的参与而获得的,而非在社会地位和角色上获得的。这就是日常权威同以往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人类学、历史学等关于各种形式的权威描述、分析和理论研究的不同所在。

图书封面


 中国社会中的日常权威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很多历史学学者,做社会史,完全把社会史变成除去政治以外的史料的堆砌,这不是社会史,这是民俗史料集。社会史,是一种社会学方法和视角的历史分析,任何一个婚丧嫁娶、习俗变迁后面,应该是社会形式和人和人互动的变迁。作者对这一问题,结合目前国内社会史研究现状的批判,是非常精辟而且中肯的。问题是,国内目前做社会史的历史学家们,有几位肯下工夫先把社会学理论和方法学透。

精彩短评 (总计14条)

  •     失望
  •     我喜欢
  •     总算读完了……这样的社会学书籍很实用啊,可以多多涉猎
  •     初读此书,会认为此先生很是纠结,不过终于将权威和权力,以及中国和西方对权威有所鉴别,不过却有失偏颇,仿佛认为中国的权威都是以能力获权,西方是用法制赋权,并且引用了一些典籍。可是在资治通鉴中,不是还反复强调以德服人吗。后来,先生是否又开始深沉的逻辑思辨,想论证一种看似含糊的概念出来,日常权威,日常而不同于神圣性等。最终,先生是想表达中国人日常生活中如何培养出权威互制的对吗?以及存在于什么情况中?真是描述得……继续阅读,先生不像是系统写作和构架理论,更像是文献写作法,就是自己想论证什么,然后取无数的文献引用,却忽视不在被取的文献,然后汗牛充栋之。我们还是用韦伯的权力系统法好了
  •     社會史的博士論文,史學角度看頗為不佳,但是社會學意義上而言,不錯啦!
  •     因为毕业,仓促的读完了这本书。因为是史学的专著,所以读起来还有一种隔行如隔山的感觉。估计另外两本社会心理学的书籍能更合我的胃口~
  •     博士论文。。。孔二小姐那段长知识→_→
  •     第一次接触社会学就入了翟老师的“歪路子”,然而却深以为翟师看问题太妙太妙。
  •     各个各个各个各个各个
  •     关于一个概念的打造。
  •     博士论文做成这样多好。
  •     博士论文写成了书也是挺好看的,只是装帧设计实在是[流汗]所谓日常权威通俗解释起来就是:门子、面子、关系,本来没权的人通过人际关系也有了权,太后边上的太监,首长家的保姆,领导家的小舅子,他爸是李刚皆属于此类。好看的是有一堆案例,分析得头头是道。真是研究什么的人都有,当然,生活里会用的这些权的不用读也会着呢,不会也没什么可用的,全当乐子看看吧
  •     可以看做是作者关于中国人“脸面”研究的延续,实质上也即是对中国人所谓“关系”的研究。考察中国社会中的权威,不能从个体的角色、地位出发,而要把权威放入到日常的交往互动中去考察。以家本位推及社会使得每个个体都处在复杂的关系网中,而权威(可能来自先祖信仰、家庭宗族、法理政治)则在关系网中不断流动。也就是说,研究中国的日常权威必须跳出一对一的传统模式,将另外一个相关联的权威者带入。一个人的权威大小并不取决于其身在何位,而取决于其背后与更大权威之间的联系。这种日常权威极具渗透性,在不同的场域中依然可以发挥其作用。这种以关系网为媒介,通过施报互动并在不同场域渗透的日常权威,加上流动性颇大的社会境况,最终形成了“人人皆有权威”的局面。由于是“脸面”研究的拓展,材料部分与结论略有脱节。
  •     简单一句话就是大树底下好乘凉,于是你总有一天会变成大树的一个枝桠。。历史文本分析还蛮有意思,只可惜这个权威概念不适用。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