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建设理论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社会学 > 乡村建设理论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8
ISBN:9787208047129
作者:梁漱溟
页数:389页

书籍目录

题记自序引言甲部 认识问题一 乡村建设运动由何而起甲 起于救济乡村运动乙 起于乡村自救运动丙 起于积极建设之要求丁 起于重建一新社会构造的要求二 中国旧社会组织构造及其所谓治道者甲 伦理本位的社会乙 职业分立之交相为用丙 伦理本位、职业分立之交相为用丁 只有周期的一治一乱而无革命戊 社会秩序所赖以维持的几个要点——教化、礼俗、自力己 教化、礼俗、自力三者内容皆为理性庚 士人即代表理性以维持社会者辛 周期的乱三 旧社会构造在今日崩溃的由来甲 旧社会构造崩溃之由——中国文化的失败乙 中国对西洋之一种比较——团体组织丙 短处正从长处来丁 自毁与他毁戊 自身的真缺欠四 崩溃中的中国社会——极严重的文化失调甲 伦理本位的社会之被破坏乙 职业分立的社会之被破坏五 中国政治无办法——国家权力建立不起甲 消极无力的政治乙 思想分歧丙 没有阶级丁 社会事实与意识要求不符合戊 中西精神之不同乙部 解决问题一 新社会组织构造之建立——乡村组织第一节 组织原理甲 新组织即一新礼俗乙 中西具体事实之沟通调和丙 从理性求组织丁 从乡村入手之义第二节 具体组织甲 乡约火补充改造乙 乡农学校第三节 组织的作用甲 我们的乡村组织可以解决中国眼前的几个大问题丁 我们的乡村组织可以实现一个理想的社会二 政治问题的解决第一节 社会与政治第二节 眼前与将来第三节 政权属彼与政权属我第四节 何谓中国政治问题的相当解决第五节 解决中国问题的动力在哪里第六节 解决眼前政治问题的途径第七节 一个具体的设计第八节 几点的解说三 经济建设第一节 中国旧日经济的特殊第二节 西洋自近代迄今经济上的进展变迁第三节 受西洋影响后的中国第四节 需要有个方针路线才行第五节 方针路线在哪里甲 农业所受压迫比较和缓乙 农业破坏最不能忍受丙 要凭藉农业谋翻身丁 从农业引发工业是我们翻身之路戊 总结上文第六节 如何促兴农业甲 中国大社会必须有一总脑筋乙 积极使农业进步的三个要点第七节 中国土地问题第八节 苏俄给我们的参考第九节 农民合作与中国经济建设第十节 工业化问题第十一节 末后的几句话四 末后我们所可成功的社会甲 新社会与旧社会之比较暨中国新社会与西洋近代社会之比较乙 人类社会建设应有的原则附录一 我们的两大难处——二十四年十月二十五日在研究院讲演附录二 回忆我从事的乡村建设运动编后

编辑推荐

  《乡村建设理论》是梁漱溟先生社会政治思想的代表作。梁漱溟将其特有的文化哲学思想具体应用于中国社会研究,以乡村建设实践为基础,总结了有关中国社会改造与乡村教育的基本原则,揭示了中国乡村社会与传统文化的内在联系。

作者简介

《乡村建设理论》由甲部认识问题和乙部解决问题构成。甲部,主要是从历史学的角度以文化社会学的分析方法来观察、分析中国社会结构及文化传统性质的,是乡村建设理论的依据和乡村教育思想的基础;乙部,主要阐述乡村建设必须依靠教育手段,通过社会组织的重建和现代科学生产及生活知识的灌输,来解决中国的政治问题和促进农业经济的复苏与振兴,使中国逐步过渡到真正以民为主的现代国家并由农业引渡到工业化。

图书封面


 乡村建设理论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8条)

  •     近代中国少有的几个有骨气的知识分子,像马一浮、陈寅恪、马寅初等,梁漱溟先生必居一席,他可以为了某些问题可以跟毛泽东争得面红耳赤,实在是牛。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温情与敬意,并付诸实践,办学堂,传承优良传统。在学术上,写了中西文化的比较,并坚持中国文化前途光明,今日看来,确实梁公有许多先见之明。这个世界会好吗?他父亲说了这句话就自杀。梁公一直在追寻,这个世界会好的!
  •     传统中国的乡村社会正如梁漱溟所言,是伦理本位下的关系社会,儒家伦理道德是构成乡村社会关系的核心理念,社会利益关系从属于伦理道德。而处在当前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农村社会,正经历着从传统的伦理社会转型到市场社会,即原有的伦理本位逐渐被利益本位所取代,市场交易和谋求利益成为人们构建乡村社会关系的基础。本文试图分析乡村社会在这种转型下所体现出来的特点和趋势,以及所存在的问题。在以伦理本位为核心的传统乡村社会关系中,个人的利益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社会伦理关系的限制。梁漱溟指出这种社会伦理关系是中国传统社会所独有的现象,并指出近代以来这种传统的社会伦理关系受到社会职业分化和外来思想冲击,渐于崩溃。其最直接的表现是乡村社会的文化失调,即伦理本位的社会结构破裂。但梁受到历史和时代的限制,并未能明确指出取代伦理本位而成为未来社会结构支配力量的因素。1978年后,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改革成为社会发展的主导方向,市场在社会结构中的作用逐渐凸显出来,合法追求个人利益成为社会的共同价值观。传统社会的伦理道德观念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受到更为明显的冲击。在由传统伦理社会向市场社会转型的过程中,由于伦理道德标准和合法利益标准的不一致性,即利益合理性和合法性之间的矛盾,使得传统社会伦理与市场价值观念产生了冲突,导致诸多社会问题。     一、伦理本位下的道德和利益关系传统社会的伦理道德主要来源于儒家思想,强调三纲五常的社会关系结构,这种观念延伸到基层乡村社会,与族群、宗族、血缘关系相结合,形成一套完整的传统乡村社会伦理体系,成为构成乡村社会关系的主导力量。同时,在伦理社会下的个人,由于迫于生计的压力使得其只有通过不断的追求个人利益来保证生存权,这使得以户为单位的家庭逐渐成为社会结构的基本单位。个人直接的利益追求对传统的伦理道德形成了一定的冲击。这种冲击在近代中国传统乡村社会显得尤为明显。伦理本位下的道德和利益之间的关系显得更为复杂。  1、传统伦理本位受到职业分化的冲击。梁漱溟指出近代中国传统伦理本位的逐渐缺失,是由于西方列强经济入侵后社会职业的分化。职业的分化使得传统乡村社会中的个人与外界的交往更多,从事更为精细的手工业和机器生产。工厂取代了传统的村庄成为组织个人的新的因素。这种依托在新的生产关系上的社会关系,不同于传统伦理本位下的社会关系,人们由于职业的分化形成了诸多社会阶层,共同的职业要求和观念成为他们聚集在一起的原因。  2、伦理社会追求利益合理性的观念受到冲击。近代传统乡村社会由于诸多原因,民众的生计压力巨大,追求个人利益的需求逐渐增强。个人利益的合理合法标准成为两种观念之间最主要的差别。伦理本位下的传统社会忽视商业的作用,认为个人追求的利益必须合乎伦理道德,这种利益追求的理念压缩在伦理道德之下。在传统的乡村社会中,由伦理道德所构建起的社会关系,比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更为稳定,起到了主导作用。然而,这种主导作用随着商品经济的扩大逐渐减弱,伦理本位逐渐让位与利益本位,二者之间的拉锯关系成为影响乡村社会结构的关键。     二、从伦理社会向市场社会的过渡:政治因素的助推  中国乡村传统社会伦理由于政治因素一度几乎终止。现代社会主义民族国家构建过程中,国家权力从经济到组织全面渗透到乡村社会,国家纪律(而不是法律)成为新社会的组织原则,传统伦理道德让位于新秩序。  1、维护传统社会伦理本位的士伸阶层和封建官僚体系彻底崩溃。士伸阶层作为传统文化的传播者和维护者,其在传统乡村社会中具有伦理标准和道德权威的作用。但是,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乡村社会中的士伸阶层已经被取代,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社会伦理道德仅作为历史惯性而向前延续。随着新的政治要求的提出,这种惯性越来越小,伦理本位在乡村社会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2、文革中政治运动对传统伦理本位的毁灭性打击。儒家文化作为支撑传统伦理社会的思想支柱,在文革“批孔”运动中遭到了毁灭性打击。这对传统乡村的伦理社会是全面的破坏,个人利益和伦理关系让位与政治需要,政治运动对乡村社会结构的影响甚至渗透到家庭内部,强行将伦理道德与社会阶层所剥离,伦理本位在社会层次几乎完全丧失,伦理道德仅仅部分保留在家人和亲友之间。三、市场经济环境下利益本位导向的乡村社会新特点   1978年后,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取向成为社会主流方向后,利益成为个人追求的直接目标,而且随着社会的现代化,加上特定的历史因素,在传统伦理本位缺失的情况下,市场思维迅速填补民众伦理本位缺失的空间,利益本位逐渐成为影响乡村社会的首要因素,表现在:  1、社会价值观念对个人利益的看法发生转变。市场化导向的社会发展方向,使得市场逐渐在社会结构中凸显其作用。个人的生产生活逐渐纳入到不同层级的市场活动中。市场所倡导的竞争、合法追求利益、平等交易逐渐成为人们之间构成社会关系的新标准。追求合法利益最大化成为共识,这种共识随着市场向基层社会的扩展而传入乡村世界,从而再一次冲击传统的伦理本位。  2、传统伦理道德的复兴呈现出两条不同的路径。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扩张,传统乡村社会在观念和行动上逐渐向市场标准所靠近,然而传统社会惯性和市场社会之间的摩擦逐渐显示出来,使得反市场的现象不断在出现,这也是对副市场作用的反思。从国家层面上看,复兴传统伦理道德中有益的部分成为国家的文化战略之一,这是对市场社会全面压缩伦理社会的一种调和策略。从基层社会来看,由于教育的普及和家庭道德的逐渐恢复(相比于文革时期),传统社会伦理道德逐渐由走出家庭,成为构成社会公德的主要部分。从这两方面来看,这种伦理本位在一定程度上的回归,正是显示了转型期利益本位和伦理本位之间的平衡需要调整。   四、总结  卡尔波兰尼在其《巨变,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中提出了著名的“嵌入理论”,即市场从属于经济范畴,而经济从属于社会结构。当前我国处在社会转型期,经济发展成为主导社会运行的绝对因素,而在其中,市场发挥了绝对的作用,利益准则正在成为衡量一切社会活动的价值标准。然而,我们仍然保留了传统社会的因子,即伦理本位的价值观念,这种观念在市场社会大背景下成为社会的组成部分之一。  利益取向和伦理道德应该分属于市场经济和社会文化两个不同的部分,经济和文化同属于社会发展的两部分。当前这种将市场利益本位凌驾于伦理道德之上的趋势,不利于社会结构的平衡发展。对于这两种观念冲突的最前沿,乡村社会在这种大转型中,产生的却是最坏的结果:一方面是伦理道德的沦丧,人情关系的淡薄;另一方面是深陷市场社会的食物链底端,被迫纳入各层级市场关系,利益空间不断被压缩。
  •     梁漱溟的实践,作为一个书生,一辈子吃素,但终其一生都在实践,在乡村、在党派之间斡旋。今天的知识分子再也不愿意如他一般走出温柔乡里,让人长叹。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理论,概括起来说是他认为中国希望之解决在于乡村,但乡村建设则希望从乡村内部的文化或者结构中发生力量,即唤起农民的主动性和自觉性,知识分子自上而下的参与,问题得以解决。他随即中国的社会结构“伦理本位、职业分立”。中国的乱,是没有秩序而不在于不平等的秩序。他分析出了两个要义,理性即平静通晓而有情之谓也;和人生向上。他设计了一个系统,并付诸实践。但以我愚见,多少有些理想。他后来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只是不甘心,他说自己“高谈社会改造而依附政权”“号称乡村运动而乡村不动”,于是他想尽办法,寻找折中之路,步步谨慎,接近政权又保持平衡,可谓小心。我想,时至今日,乡建运动不能停留在表面的理论去说,而是要深入到语境当中去,比如他是如何分析社会结构的,为什么会这么分析,再比如他是如何“接近政权又保持平衡”,其间做人做事的法则都有很多需要学习的。接下来我还打算看几本他的书,继续了解这个人。

精彩短评 (总计39条)

  •     对中国旧社会的结构分析很好可以借鉴
  •     从文化的角度研究社会最小单元,基层治理要在类似的著述里找出路。
  •     有些话很是精彩 
  •     知识分子要到农村去
  •     读了38页后果断评价, 醍醐灌顶 只是,孔孟之道,今安在哉?
  •     额。。。
  •     没有想到梁如此多情.国内最佳的学者,世界级别的
  •       梁漱溟的药方
      ——《乡村建设理论》对当下制度思考的意义
      
      干春松
      谁是20世纪中国最富创造性的思想家,一直是近年来学术界喜欢谈论的问题。一般来说,这样的问题本身难以成为一个严肃的学术话题,不过,这并没有妨碍众多学者对于鲁迅和胡适之间谁该占据宝位进行辩论。但是,在这样的争论中,梁漱溟似乎有点落寞。最近偶然翻到台湾出版的2002年第6期的《当代》杂志,里面用很大的篇幅讨论胡适,其中也涉及到不同的人对于如何评价鲁迅和胡适对于中国现代思想的意义的不同看法。但是令有感兴趣的是林毓生先生认为,鲁迅和梁漱溟是最有创造力的思想家。
      终于提到了梁漱溟,而且是从一个带有自由主义倾向的学者的嘴里。生性倔强的梁漱溟或许会感到一丝安慰,但就我来看,这甚至有点是像是对他的补偿。
      说起梁漱溟,最被人谈论的是他在全国政协会议上与毛泽东冲撞,还有“批林批孔”时期特立独行的气概。而对于学术,他那本《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可能更为人们所乐谈。
      这里要提出的问题是,如果林毓生先生所言不虚,梁漱溟先生足以代表20世纪的中国思想界,那么什么能够成为梁漱溟的立言的代表呢?
      在北京大学充任印度思想教席的梁漱溟因为《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所引发巨大规模讨论,既使他成为当时最有影响的学者,并且与梁启超的《欧游心影录》一起成为最早的对于横扫一切的启蒙思想的反思性的重要作品,而梁漱溟更因此成为现代新儒学的开创者之一。
      美国学者艾恺将梁漱溟称为“最后的儒家”,这种称呼代表了国内外曾经有过的一种态度,即儒家已经变成“化石”,不再能对中国人的生活产生实际影响。但是,他们显然不了解中国人的时间观念,最后往往意味着开始,实际上梁漱溟代表了儒家重新开始的姿态,尽管这种姿态是多么被人误解,(类似的误解或者轻蔑至今没变)或者说,在狂躁和迷乱的20世纪的民族心态中,对于强大和富强的西方的向往,使我们对一切冷静和理性都抱有嘲笑。
      但是,思想的创造性首先在不依附,不盲从。梁漱溟曾经经历精神上的极度苦闷,曾经有过出家的念头,但是接触儒家的著作之后,儒家乐观的态度给了他很大的触动,但他终于意识到自己的使命,并开始了冷静而富有意义的思考。
      如果我们选择一种从“儒家重新开始”的角度来看梁漱溟的作品的话,《东西文化及其哲学》要解决的是他为什么要对陈独秀和胡适等人的态度说不。而以《乡村建设理论》为中心的一系列作品则是要回答儒家“如何重新开始”。
      
      (一)乡村建设和中国社会出路
      
      虽然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学者注意到民国时期乡村建设理论和实践的意义。但就梁漱溟先生的作品而言,相比于《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乡村建设理论》一书多少有些被忽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新儒家的继承者一直将视角集中在儒家的心性理论的阐发上,所以对于梁漱溟致力于社会制度的思考并热中于社会活动的意义并不十分看重,所以,当梁漱溟的文化“三路向”的学说成为人们的口头禅的时候,严肃对于这本书的意义的研究至今仍难以见到,即使是相当多的关于乡村建设的著作中,梁漱溟的社会政治学说依然不能被有效地纳入整体性的思考框架中。其中最为关键的一点在于乡村建设在梁漱溟的思考中,并非专门为解决乡村的问题,而是要为以“移植”为主要特征的进退失据的现代中国政治制度设计寻找一种新思考的角度。
      对于社会政治问题的关注一直是梁漱溟学术活动的焦点,他说:“我的问题虽多,但归纳言之,不外人生问题与社会问题两类,……所谓中国社会问题是以中国政治问题为中心,我今日所提倡并实地从事之乡村建设运动,即是我对于中国政治问题的一种烦闷而得来之最后答案或结论。”梁漱溟对于文化路向的讨论其实最终是要落实在人生观和社会问题之上的。然而,在我看来,与乡村建设的实践相比,梁漱溟为解决乡村问题而提出的种种设计,梁对于制度设计的原理的讨论显得更具前瞻性。因此,本文的讨论也就主要从这一点展开。
      梁漱溟认为,中国近代因为受西方富强的影响,因此知识分子和政治精英以一种理想主义的精神开始引入西方的制度体系,但是,这种引入有很大的盲目性,甚至是自相矛盾的。 梁漱溟认为中国政治的危机在于政治家群体的不成熟。由此,梁漱溟甚至追求一个职业的政治家阶层,这些阶层并不试图直接从政治上获得利益,而是代表某一个群体的利益。这样总比让那些军阀、资本家、知识分子直接来参与好一些。
      由此可见,他之所以提出乡村建设的思路,最直接的反应是社会变革过程中中国乡村社会的破产。在辛亥革命之后,政权的组织基本上是模仿西方的社会管理模式,因此,尽管是军阀混战,却也没有停止过将国家政权延伸到乡村社会的努力。其意图十分明显,即加强对乡村社会的政治控制、提升对乡村社会的榨取能力。但是,新的制度和原有的乡村社会架构之间产生了巨大的冲突,结果是,原先的相对独立的乡村生活被破坏,但新制度的效率却无从体现。甚至还产生了另外一种始料未及的现象——政权的“内卷化”(stateinvolution),按照杜赞奇的解释,就是国家对乡村社会的控制能力低于其对乡村社会的榨取能力。在政权的内卷化过程中,政权的正式机构和非正式机构(尤其是赢利型经纪组织)同步滋长。比如土匪横行等。他说: “假如中国不与西洋相遇,外面没有什么民治党治可以模仿,单就自己社会现有的事实想办法,必然差不多。现代意识要求破坏了旧秩序,想要建立新秩序。而新秩序又以无社会事实为依据,而建立不起。旧秩序破坏,新秩序建立不起,乃为我们此刻的真实情况。” 在他眼里,军阀和土匪是同一个问题,只不过,军阀对应的是现代政治制度的移植的失效,而土匪则是农村秩序破坏的直接后果。
      梁漱溟认为根本的问题出在当时的制度不是“自生”的而是“移植”的,它从根本上违背了中国文化的精神。 梁漱溟提出的乡村建设的组织形态主要由四部分组成:包括乡长、乡农学校、乡公所、乡民会议。但梁漱溟随即便表示,乡村运动只是提出问题,并无明确的主张。即便有主张,便是主张建设,切近实际的工作,所以他主张,知识分子应该下乡,去了解农村的真实情况,更重要的是,乡村运动充分考虑到各地的差别而主张依各地的情况而建立。
      他还强调:组织原则上(1)假令中国社会将来开出一个新组织构造的路子来,一定不是从国家定一种制度所能成功的,而是从社会自己试探着走路走出来的,因此中国将来的社会构造在礼俗而非法律。(2)中国的发展是他自觉的,而非别人强制的。梁漱溟认为像苏联这样依靠强大的外力而“捏造”出来的政治实体是注定没有生命力的。
       梁漱溟比较了中国和西方在政治价值观上的差别,他认为,西方政治的两个基本原则是公民参与和个人的自由权。所谓的公民参与就是大家做主,但是,这一点就与中国精神中的两个优点相冲突,即伦理和人生向上,梁漱溟认为有许多领域是不能多数决定,人格的高低也不能是多数人决定。
       因此要追求贤知之士的领导和多数人的主动二者之间的调和。
      但是这种态度并非是要拒绝对于西方制度的借鉴,梁漱溟用了一个最简单的解释,因为中国人和西方人纵有许多的不同,但是归根到底都是人,有一些基本的共同点,而且中国事实的变化,也会使双方有许多可融合的空间。梁所提出的新自由观则是强调在服从某种公共利益和个人的向上发展基础上的自由。这使西方的自由主义和中国义务伦理观念达成调和。
      所以,梁漱溟借用了陈独秀的“觉悟”说,他说当所有的制度模仿完成,但制度的效率依然不能看见甚至导致制度的混乱,表明我们应该对这一简单移植的做法的反思。“中国人学西洋,学到这一步,也就完了。更没有什么可学的了;不觉悟,也会要觉悟了!今后除非中国民族更无前途,即也没什么自救运动再发动起来;如其有之,新运动的倾向,将不能不从‘民族自觉’开始。”
      
      (二)制度必须从自身的文化中生长出来
      
      梁漱溟曾称中国文化是一种“早熟”的文化,梁漱溟对于中国现代制度建设的思考也是一种“早熟”的思考,因为,即使在西方,制度和习俗之前的关系也是最近才被学术界所强调。除了我们熟悉的哈耶克等人之外,哈佛大学的印度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森(Amartya sen)着力于反思建立在西方文化强势基础上的认同“暴力”,认为不能因为有一部分继承了他们自己的传统而别列入另册,同时,他也认为印度佛教中的辩经习俗是“民主”的形态,因此认为应该丰富“民主”的意义而不是被狭隘的定义所局限。这些讨论都能让我们想起一百年前梁漱溟孤独的思考。
      梁漱溟并不反对对于西方的文化和制度的接受,他认为,既然同属人类,那么肯定会有许多的共同点,这就会互相吸收个借鉴奠定了基础。况且,中国文化中有一种宽容的精神,因此对于外来的强势文化采取毫无保留的吸收态度,但是问题是有时候引入的结果与愿望刚好相反。比如在中国社会需要团结的时候引入个人主义,因此西方的思想却成为中国社会的离心力。第二,中国以前是专制,反专制的目的就是要保证个人的权利。但是,却引入一种反近代的思想,不讲专制,却强调专政和统制,在自由尚未建立,尊重个人习惯还没形成的中国,却引发无限制的干涉主义。
      因此,伦理本位的社会崩溃了,但是西洋的个人本位或社会本位也没建立起来,成为一个东不成西不就的状态,按照自己的需要来讲理,在需要用西方的理论为自己辩护的时候,就用西方的那套。在需要中国的伦理道德来说理的时候,便搬出中国的说法,全然不管这几套理论之间的矛盾。
      旧的社会组织崩溃了,就要建立新的社会组织。那么,梁漱溟要建立的社会组织是什么样?他说:“中国如果有一个团体组织出现,那就是一个中西具体事实的融合,可以说是以中国固有精神为主而吸收了西洋人的长处。……这个团体组织是一个伦理情谊的组织,而以人生向上为前进的目标(这两项很要紧,西洋人亦将转变到这里来)。”
      梁漱溟从中西精神的差异上讨论中国政治制度建设的可能途径,他认为西方的政治制度的核心是利益集团之间的牵制,从而建立起一种均衡,而中国的伦理关系的特征,使政治架构中的统治阶层和普通民众之间的制约建立不起来。中国几千年的历史说明,中国社会维系的主要力量在于“礼”,在于情理,而非冰冷的“事理”。
      乡村组织中建设现代的制度精神,因为这里面包含着情感和人生向上的因素,梁漱溟对近代以来乡村社会的变革持怀疑态度。梁漱溟比较了吕坤等设计的乡约原则和近代中国农村的乡村自治条例进行比较之后,发现,在法制原则下,传统中国乡约中“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的精神已不复存在,代之以严肃的处理,而结果是使这个人在乡村社会中因失去脸面而无法再容身,从而将之推向更为恶劣的境地。
      由于复杂的政治社会环境,梁漱溟的制度设想并没有取得实践的检验,而接下来的中国政治现实也使这种讨论成为绝响。不过,随着三农问题、城乡问题、农村衰败等问题的讨论,梁漱溟的思考和实践成为不可忽视的“起点”。
      不同于当时和当下的许多知识分子并无政治实践的经验而高谈制度的创造,梁漱溟有着邹平乡村建设的具体的经验。不过,人们或许会从乡村建设的实践本身的失败和他的制度构想本身的问题来质疑梁漱溟乡村建设本身的价值。但是,有一点是特别值得我们注意的。在当下的中国,又进入了一个选择的关键时刻,我们已经感觉到制度理想和制度实践之间的矛盾,特别是制度建设与中国文化、习俗之间的距离。这导致我们的制度效率低下。而对于这些问题的思考往往单向度地被认为是模仿和移植不够充分,而不是从制度移植是否与文化习俗相冲突的角度来理解。这样,这种思考的角度所导致的结果是制度建设中将中国的制度传统的合理因素弃置不用。但有趣的是梁的思考十分符合多元性的文化思考,而我也相信这种实践的失败并不意味着对这种思考的重要性的贬低。欣喜的是我们已经看到冯象等学者对于这些思考的继续,而如果有更多的类似于梁先生这样的实践的机会,其结果会是如何呢?这是值得期待的。
      
      
      
      
      
      
  •     大师的事业
  •     因为论文被逼看的书- _ -。有些观点现在看来是太naive了。
  •     知识分子要到农村去,农村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前辈如梁漱溟者,以一己之力担起转型重任,邹平实验的结构原则太值得推敲了,再看看他的生平,觉得伟大又悲壮。
  •     这些书当年都白读了。
  •     去年暑假读的,写的很好。虽有些不确切的地方,但是很多思想还是值得借鉴的。
  •     看前觉得牛逼,看的过程中数次觉得匪夷所思。破坏乡村的从来不是土共(白鹿原和古炉的逻辑),而是陆海格局中中国农村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春蚕等),如《农民的经济道义学》所回答的,农民什么时候会暴动,为什么,他们追求的是多方权衡之后传统社会带来的安全保障,也就是说,并非剥削不严重,但只要有一丝生存的机会,他们都不愿站出来,甚至可以为此忍受更重的剥削。“有些地区农村人口的境况,就像一个人长久的站在齐脖深河水中,只要涌来一阵细浪,就会陷入灭顶之灾”。这细浪也许来自殖民、市场和政府深入后租税的加重,也许来自某一个灾年,平衡被打破,他们无路可走,这也正是费孝通的民国理论所展现的图景,也正是在这种前提下,谈中共的动员和土改模式才有意义,也就是说,中共的土改、集体化等本就是解决近代以来农村危机的方案。
  •     梁先生几十年前对中国农村的研究,不只适用于当今农村,而且适用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一个知识分子对农村对社会认识如此之深,不愧为真正的大师
  •     重读。仔细看的话,梁先生的诸多批评意见更有启发,而乡村组织的主张不说是错,但略勉强。写得勃发张扬,有股很强的劲,甚至有点儿犟了。挺可爱的。
  •     大哥比较疯狂,干的事都挺雷的,难道果真是我们身处精神狂躁时代的必读,我宁可精神狂躁点,也不要这么行为狂躁,我怕我爹娘扛不住,我可不能没事干去东南亚做公益。。。
  •     在写论文
  •     有点难以理解
  •     算是借过吧~~ 汗。
  •     中国比较早期的乡村社会研究~
  •     虽然有些冗长,但是不乏有一针见血的地方。但敌对别的观点有些强烈。
  •     乡约传统
  •     职业分立,伦理本位。
  •     制度必须生根与自身文化、团体要给人一种人生向上的力量。这是书中给我启发最大的。梁漱溟老先生的一些思想,比如关于农村与中国、农业与工业关系,是非常透彻的,甚至当今社会也只是有一部分意识到。
  •     只读了甲部
  •     2007-02-23
  •     中国的问题主要在“东不成,西不就”。对中国社会崩溃的分析放在今天仍然适用。由乡村自治开始,集乡成国,实现现代国家权力建设的思路几乎和村民自治如初一辙。取西方之长肯定没问题,是否最终要走“礼”和“情理”的路还待商榷。一战后大众民主衰落、纳粹集权兴起和中国的“尚贤”有共通之处,是世界发展方向——这个真是PIAPIA打脸了
  •     有收获 就是不断读书的意义啊
  •     观点倒是蛮精彩的,尤其对中国社会与文化的理解,但对西方的洞见可能有点流于肤浅,提出大社会,小政府,农知结合的路子值得思考。不好之处就是太啰嗦。正说说,反说说,换个说法再说说。
  •     九月初读的不甚详细。最突出的观点无非是民族问题--社会重建--文化重建,中西文化之冲突。梁老的核心关注是农村--文化秩序,近代社会转型太容易被政治改造忽略的东西。
  •     老实说,这远不是一本完美的著作,然而个人以为梁漱溟毕生最重要的贡献莫过于此。他对时局的判断并不准确,尤其低估了TG和老毛的能耐(他去过延安之后想必改变看法了),对中国文化的弊病有独立见解但开出的药方却有待商榷。尽管如此梁的乡村建设理论仍然体现了超前于历史的特质,看看今日农村崩溃远超1930年代之现状,以及民众之散漫被动不减当年,即可发见他的过人之处。
  •     在那个动乱的年代,非常精辟的言论,他的预言有的也被证实了其正确性。
  •     和牟先生不是一个路数的。纯粹经验的。但未必不涉及原理。
  •     梁先生这本书是很有创见的。
  •     P21:中国问题并不是什么旁的问题,就是文化失调,——极严重的文化失调,其表现出来的就是社会构造的崩溃,政治上的无办法。
  •     社会学的经典,值得读。现代务须借鉴。
  •     按照此书的看法 我党将来如果被钉在耻辱柱上不是因为搞专政 而是毁了伦理传统、制造了阶级对立、阉割了士大夫的精神
  •     知行合一,建议提得很到位。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