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的“立法诗”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社会学 > 古典的“立法诗”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8
ISBN:9787561747582
作者:林国华
页数:163页

章节摘录

书摘通过建国,黑铁时代的缺陷将得到纠正。换言之,黑铁时代的兽性将被驯服。非常有趣的是这样一个事实:黄金时代、白银时代与青铜时代的缺陷都是被神所纠正的,而黑铁时代的缺陷却是由一个凡俗人间的诗人来纠正的。然而,这个诗人虽然仅仅是一介凡夫,但却是一个据说能够“宣扬真理”(10)的人,而且还是缪斯女神的一个宠儿。——从现在开始,赫西俄德变成了一个立法诗人。他以诗歌的言辞为人世立法建国。正像结果将要表明的,他所建立国家并没有《神谱》中宙斯为神及其子民所建立的国家那样高贵和荣耀,相反,诗人赫西俄德在《劳作与时日》中所建立的国家过于卑微,这是因为这个国家的起点过于卑微:有别于宙斯的自由的神国,赫西俄德不得不从兽开始。这是一个被必然律(necessity)所主宰的国度,正像潘多拉的故事与五代神话所表明的那样。赫西俄德不得不把他的正义奠定在冷酷的必然律的基石之上。    和历史中的国父大同小异,赫西俄德的建国也始于暴力与杀戮,所不同的是,这只是寓言故事中的暴力与杀戮、言辞中的暴力和杀戮。毕竟,赫西俄德没有进入历史,而只是停留在言辞的国度里。——赫西俄德为他的未来国民讲述的是鹞鹰与夜莺的故事。强悍的鹞鹰抓到了弱小的夜莺,然后宣布说:“哪怕你是一个歌手,也要听我的话,我到哪里你也到哪里”(208)。听了鹞鹰这番话,“歌手”无言以对,只好沉默。——诗人的莺声燕语在暴君的强力面前似乎注定是绵软无力的。    P11

内容概要

林国华,毕业于青海师范大学、北京大学、哈佛大学,芝加哥大学博士。现在美国芝加哥大学社会思想委员会(Committee on Social Thought)修读西洋古典文史学与政治哲学博士学位,"海国图志系列丛书"主创,2005年被中国西南政法大学特聘为教授,供职该校的法学研究所,著有《诗歌与历史:政治哲学的古典风格》。

书籍目录

著者卷首:“法理学”之原旨略论第一章  赫西俄德的立法诗:《劳作与时日》  简单的序言:潘多拉  失乐园(“五代史”神话)  作为驯兽所的国家(Dike  vs.Hubris)  虔敬  结语:模棱两可的言辞第二章  柏拉图的《法律篇》:立法哲人  序言  痛苦与快乐:教育关切人类的源头(卷I-II)  德性与历史研究(卷III)  法律与法律序言(卷IV-VI)  立法者的道歉和自辩(卷VII-IX)第三章  莎士比亚《麦克白》神学一政治导读  简单的序言  “愚人讲述的故事”  关于人事与神事(res  humanae  et  divinae)问题的教训第四章  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神学一政治导读  序言:麦克白与鲁滨逊  “漂流岁月里的严肃沉思”  建国  Res  Hunmanae  et  Divinae第五章  诗化的政治史——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的写作计划与意图  简单的前言:哲学与政治  “起源”的必要性  人在本性上不是政治的动物  同情与自然的善良:冒犯霍布斯  自由:可以无限进步与无限倒退的人性结论:是历史还是诗歌?结语

作者简介

哲学事业究竟是一种有可能危及国家法律权威的自由权利,还是一种被国家法律权威所指令的道德义务?这是作者在比较中古哲人阿维罗伊的Deci sive Treatise和近代哲人斯宾诺莎的Tractatus Theologico-politicus这两部伟大著述时被提示到的问题,它在很大程度上支配了作者的研究,并使作者在西方政治哲学著述传统中看到了“立法诗”和“抒情诗”之间的深刻区分,前者使哲学事业背负了政治和道德的担当,后者则意在保留思想自由的自然权利。 
本书以文本解读的方式,通过对西方文化中的五部经典著作《劳作与时日》;《法律篇》;《麦克白》;《鲁滨逊漂流记》和《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的分析,具体地探询了西方文化中隐约于诗歌、哲学和历史三方汇流的传统之中的本真的法律——政治精神,并由此研究了西方的思想家们是怎样本着这样的立法精神,成功或者失败地,于神意关切和隐退之际,思考在人间如何建立善和好的国家?

图书封面


 古典的“立法诗”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第一篇是区分人和神区别;麦克白与鲁滨逊漂流记应该对勘,林老师的政治哲学的神髓都在其中了;对卢梭的点评为结尾,实际上点出,跟卢梭是走了歪路,政治哲人应该再回到霍布斯。对林老师的大作进行了歪解,请林老师看到后多多谅解!
  •     作者怀着惋惜和可能的对古典时代的怀念向我们讲述了立法传统如何从诗人手中遗失。在古典时代,仿佛叙述一下历史,讲述一下故事都是用诗歌的体裁的,赫西俄德在 劳作与时日 中吟唱的,就是我们需要注意的人之为人需要尽的本分,这说是教谕也好,体现了诗人的立法情怀。柏拉图同样也以诗化的语言,叙述了人的内心需要具备的高尚道德,这其实正是立法的前言或者说明,也即直指法的精神。莎士比亚以麦克白的的令人没有同情的悲剧,向我们指出,他相信自己就是那个被神所拣选的王,而这晦涩的神意却导致其灭亡。或许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麦克白,莎士比亚笔下的麦克白无疑对人的灵魂是一种警醒。反观麦克白,我们其实并不需要什么神意,我们需要笛福笔下的鲁宾逊,或者说人也正是经历了鲁宾逊所经历的那一番心灵的恐惧与平静的虔诚,继而又是现实给予的实在的威胁之后,才正式步入了政治状态。鲁宾逊的心路历程很有代表性,是一个灵魂的重大转折。这里不禁令人疑问,为何在古典时代,还可以依靠对神的庇护的那种虔诚去组织社会,以那种具有宗教情怀的诗化语言去规范人们的心灵和行为,而在社会生产力不断进步的现代,偶像却逐渐走向黄昏,对神意的敬畏逐渐消亡,取而代之的是人为构建的政治体系的笼罩的恐惧。可能卢梭对此并不甘心,他想使用与霍布斯同样的手法--回到人类起初的源头去--来反抗霍布斯构建的强悍的利维坦。不得不说,卢梭这里具备了一个诗人的古典的心,也即想把人的灵魂留在那看似美好的自然状态。这一点,卢梭仿佛和中国的道家的某些主张类似,对人为构建的社会拒斥,对返璞归真渴望,卢梭相信人是政治的动物,政治体是浑然天成的。可他们也犯了同一个错误,自然状态中的人也最多是活着,活在朝生而暮死的恐惧中,无法生活得更好。人是否是政治的动物,现在还有争论。但霍布斯自己也有觉悟,他构建的利维坦迟早也是要死亡的。但这必死的利维坦,却推动了人们向更好的生活前进,在有着自然恐惧的身后,人没有其他选择。人们最终选择了去构建政治体,而拒绝了绝望中那晦涩的神意,这也表示,在生存与人性间,人选择了以绝对的自由为代表的人性作为牺牲,以向替代了不死的神,且必死的利维坦献祭。

精彩短评 (总计25条)

  •     分析很有意思,但文笔过于垄长,引文无所节制,读起来实在有些累。比较像是个人的札记心得──但整体来说还是很有启发性的
  •     很多地方都先我想到并深入了——我活着还有啥意义
  •     读完后把书卖了。
  •     个人觉得林氏兄弟有走向神秘主义的趋势
  •     哥您就只会写诗么?
  •     写赫西俄德的那篇较好。写《法篇》的在文献上工夫花得不错,但还是有点塌陷。辞章华美。
  •     真心不错的/。林国华的书真心喜欢。
  •     所谓从立法诗到抒情诗,实在是“文学的,太文学的”。在修辞的意义上,是精雕细琢之作。
  •     这才叫细读
  •     一个作品既可以对待严肃的主题,也可以潜藏轻浮的种子
  •     作者对卢梭的言辞是不是太过hubris了,感觉好刺耳。
  •     原本想要买的是卢梭的论文,没看清,买错了。作者是典型的中国式学者,故作高深,娇柔造作。写作应该是向他人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情感,而不为了让许多人发现,费了一翻劲后,都还不太理解作者到底想要表达什么。
  •     喜最后一篇《诗化的政治史——卢梭<论不平等>的写作计划与意图》。
  •     “必须强调的是,本丛书的血脉虽取自先人魏源,但就性格和目的而论,我们的年轻作者们并不自感'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召唤。“ #GJ#
  •     第一篇是区分人和神区别;麦克白与鲁滨逊漂流记应该对勘,林老师的神髓都在其中了;对卢梭的点评为结尾,实际上点处,跟卢梭是走了歪路,政治哲人应该再回到霍布斯。
  •     rhetoric
  •     解開了某種困惑 比如在舉魯濱遜的例子中 自身和信仰的掙扎 你想想啊 私智 證據 經驗 可怕不敢妄議
  •     关于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的政治解读很有意思
  •     卢梭一章有些问题
  •     从容。
  •     在书店里面翻了一下,是本需要细看的好书。这本书算是一张地图,配合林国华《诗歌与历史》,可以看得更清楚。作者全面摸清 西方古典的轮廓,分诗歌、历史、哲学 三大类,最后归到哲学上,长进智慧,或者说,追寻智慧,需要哲学。不过,要应时面世,安邦抚民,那得要诗歌。诗歌中又分两类,抒情的和立法的。林国华,在我看来,搞古典政治哲学里的年轻学者中,是眼光最宏大的,研究又能够进入细部。要有这么个大局观,才能知道他在说什么。
  •     政治哲学主题的清晰梳理
  •     : D095/4962
  •     有創見,可惜硬傷太顯眼
  •     实在一般,不知道应该怎样评论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