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社与会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社会学 > 中国的社与会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9-28
ISBN:9787300143934
作者:陈宝良
页数:615页

媒体关注与评论

  “《中国的社与会》选择将时间拉长,范围加宽,对传统中国的社会团体做—鸟瞰式的观察研究。  综观全书,作者在资料方面大量引用文集、地方志、商会档案等……由此可以发现作者用功之深。……(作者)遍收史籍,由浩瀚的文集、地方志中爬梳出会社的史料,并将之做系统的排比,呈现在读者面前,实属难能可贵。  作为一部论述传统中国会社组织的通论性著作,本书提供了许多可资参考的资料,也提示了许多可进一步研究的课题,不失为一部可读性极高的社会史著作。”  ——何淑宜:《(中国的社与会)评介》,载(台湾)《明代研究通讯》,第2期,1999年7月    “作者在本书中详细阐述并展现了传统中国背景下的各种社会团体和行会制度,内容翔实而深入。在厘清了专业词汇和这一课题存在的问题之后,作者将民间结社划分为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生活四个基本类型(文化生活型的会社又分为文学、教育、慈善和宗教四种性质)。作者对棘手论题的阐述态度严谨,如对“秘密会社”的重新评估,又如在其分析归类中,他在很大程度上仍忠实于传统的分类框架。不过,他也承认这种分类的局限性,并多次提出无论是经济型会社,抑或文化型会社,大部分都具有宗教色彩。本书难能可贵之处在于大量、精准地使用第一手材料,使本书引据充分。虽然作者主要展示了对明代的博识与特有兴趣,但他的叙述范畴中贯穿了长远的历史眼光。”  ——法国国家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高万桑

内容概要

关于作者
陈宝良,1963年生,浙江绍兴人。历史学学士、硕士,哲学博士。现为西南大学历史学院、民族学院教授,兼任北京大学明清研究中心研究员。著有《中国流氓史》、《明代社会生活史》《明代儒学生员与地方社会》等专著,并在海内外报刊上发表明清史学术论文数十篇。

书籍目录

导  论
一、社与会的释义及源流
二、会社与社会史研究
第一章 政治型会社
第一节 会社与朋党政治
一、朋、党的释义与朋党
二、朋党的历史变迁
三、会社与朋党
四、朋党观的分类
五、宗派主义与清议意识
第二节 会社与近代政党的区别与联系
一、朋党与政党
二、学会与近代政党的起源
三、清末政党的勃盛
四、传统会社与近代政党
第三节 秘密社会
一、秘密社会的起源
二、明代的秘密社会
三、天地会起于明代说
四、清代的秘密社会
五、秘密社会对传统统治体制的威胁
第四节 会社与乡村行政体制
一、乡里组织的变迁
二、社与乡里
三、社与乡约
第二章 经济型会社
第一节 合会与义助会
一、民间互助之俗与合会
二、合会起源的时间
三、形形色色的合会
四、合会的互助功能及流弊
第二节 善会与善堂
一、婚丧会社
二、“同善会”与“一命浮图会”
三、放生会的衰落与善会的兴盛
四、清代的善堂
五、儒、佛、道合一
第三节 行会、会馆与商会
一、从行会到“墟集会”
二、会馆、公所的崛起及其发展
三、新式商会的相继成立
四、商人社团的两重性特征
第三章 军事型会社
第一节 “义社”与“义会”
一、民间斗力尚武之俗
二、“义甲”与“牛社”
三、“林符会”与“义勇大社”
四、联庄会的兴起
第二节 团练、民团与商团
一、保甲及其军事化
二、团练的兴起与发展
三、团寨问题
四、民团与商团
五、防御功能
第四章 文化生活型会社
第一节 文人的雅聚:诗文社
一、“修禊”与“白莲社”
二、江西诗社
三、“聚桂文会”与“月泉吟社”
四、明代诗文社的起源及其流变
五、“十郡大社”与清初诗文社
六、清中期扬州与杭州的诗文社
七、“宣南诗社”与“南社”
八、消闲与功利并存
第二节 学者的结合:讲学会
一、书院与讲学会的初起
二、讲学会的大盛
三、讲学会的流风余韵
四、新式学会的勃盛
五、讲学会平议
第三节 怡老游戏之会
一、“真率会”与“怡老会”
二、游戏娱乐之会
三、消闲恬适与粉饰太平
第四节 宗教结社
一、诗坛兼法社
二、民间的宗教结社
三、秘密宗教结社
四、宗教结社散论
第五节 社会及庙会
一、社与社祀
二、“社会”及其变迁
三、庙会的崛起
四、从传统庙会到近代赛会
五、悦神与娱人的合一
第六节 风俗之会
一、岁时风俗之会
二、佛道风俗之会
三、改良风俗社团
第五章 社与会的组织结构
第一节 会内成员的构成与会期
一、会内成员的构成
二、会 期
三、会社组织结构的三大转向
第二节 会社的规约、文书及经费来源
一、会社的规约
二、会社文书:社文书与会簿
三、会社的经费来源
第三节 会社成员的联结纽带与网络
一、异姓结拜关系
二、血缘关系
三、姻缘关系
四、师生关系
五、地缘关系
六、会社网络的扩大
余 论
一、群体意识
二、会社的社会功能及其影响
三、国家力量与民间社会
附 表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再版后记

作者简介

社与会构成了中国社会的基础单位。社、会并非上层规定下的行政机构,而是产生于民间的自发组织。作为一种非公组织的会社团体,显然代表了民间力量的崛起。结社或结会与年节、同乡、宗族,共同构成传统中国人情交往最为重要的四个联结纽带。本书在系统把握历代结社、结会史料的基础上,借助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生活四种类型对民间结社、结会及其近代转型作了系统的探讨,对于认识传统中国的民间习俗、大众生活等社会的下层构造不无裨益。

图书封面


 中国的社与会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再版后记拙著《中国的社与会》一书写成后,先由浙江人民出版社收入《中国社会史丛书》(第5批),于1996年出版。首印五千册,久已售罄。其后,台湾南天书局将此书收入《中国社会经济史丛书》(第11种),于1998年在台湾付梓。书出版后,承蒙读者诸君与学术界朋友的抬爱,多有揄扬,少见批评。有关拙著的书评,分别见诸大陆之《中国历史年鉴》,台湾之《明代研究通讯》,日本之《明代史研究》,以及法国之《汉学文献评论》。更让我铭感的是,我一直内心敬仰的日本著名学者夫马进教授,在其所撰名著《中国善会善堂史研究》(此书曾获日本学士院大奖)的正文及后记中,多次对拙著予以绍介。此外,诸如历史、文学、法律、民俗学界朋友对拙著的广泛引用,以及被列为海内外知名大学的参考书,这也是令我高兴的事。小友谭君徐锋,青年才俊,喜读书,有识见。蒙其不弃,约我重订旧著付梓。定交之后,或电话,或电邮,或面聚,纵论剧谈,深获我心,且解我“道孤”之忧。拙著此次再版,有删削,有订正,有增补。相比之下,删削、订正者少,增补者多。增补有二:一是资料的补充。拙著自首次出版迄今,已有十余年,其间又积累了不少关于会社的资料,借此次再版,稍作增补。二是前人研究成果的吸收。拙著之撰,虽不敢贪“筚路蓝缕”之功,但所做的尽是些“采铜于山”的工作,这亦不必讳言。鉴于此,原先对前人研究成果的参阅甚少。事实上,在拙著之前,相关的研究成果亦复不少。尤其是自拙著出版以后,日本学者夫马进教授之《中国善会善堂史研究》,以及台湾学者梁其姿《施善与教化:明清的慈善组织》之出版,显然已经成为相关研究领域的示范之作,这次一并加以补充参考,无不对拙著的增订再版多有裨益。在商业势利大潮的冲击下,学术界早已不再是清静世界,反而成为是非之地。在各种不合理的非学术性的评判标准之下,致使不少学者深陷其中而不能自拔。所谓的“学术”,亦已开始两分,学者不再重视“学”,而是热衷于“术”,此即所谓的治学有“道”,从而使学术的本质发生“异化”。如此令人担忧的学术生态环境,显然与所谓的经济“盛世”不相适应。这无疑是老实的治学人所不愿看到的怪现象,却又不能不去面对。反观自己,面对如此之势,“呐喊”不得,却亦不曾“彷徨”,而是关起门来,躲到“螺壳室”中,去寻找自己的乐地。吾之治学,一向秉持“为己”的原则,而非“为人”。按此观念,无论闲暇时的读书,抑或写作,无不照着自己的性情,藉此避免取巧。治学惟有为己,方可乐学,避免奔竞,而后乐群。这是我一直以来的想法。书生意气,心有怨悱,笔下自然啧有烦言,聊以自解,想必不会笔端招祸,并祈通人达者谅之。古越村夫陈宝良再记于缙云山下之嘉陵江畔2011年3月18日

精彩短评 (总计1条)

  •     这本书写的很奇怪,明明是社会史的书籍,却有大量能解决其他领域的材料,尤其是思想史和政治史——可能跟明代中后期的思想、政治都日趣扁平,不再空悬馆阁之上有关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