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祖吾宗・陈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社会科学总论 > 吾祖吾宗・陈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1-04
ISBN:9787532121762
作者:曾抗美
页数:116页

章节摘录

  陈姓不仅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而且还有许多人侨居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泰国,印度尼西亚、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海外的陈姓华侨,组织了数十个宗亲会,并联合组成世界陈氏宗亲总会,积极开展宗亲联谊活动。他们在中国历史上、在当今祖国的建设事业中,为国奔走呼号,捐集资金、献计献策,身体力行,有的还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身在海外,却心向祖国,无愧于陈姓这个崛起于3000年前中原大地上的永远前进不息的战车形象,他们是华夏子孙的骄傲。  1.明代爱国华侨陈申  陈申是同安(今福建同安县)人。明神宗万历十二年(1592),日本武士丰臣秀吉集兵于九州岛,计划先占朝鲜作为跳板,由辽东入关,再将天皇首都迁到北京,坐镇中原,以达到统治中国的目的。当时陈申正在琉球经商,闻讯后,担心祖国受到侵害,即与琉球长史郑迥商议,委派琉球到明朝廷进贡的使节将这一军事情报报告皇帝。不久,陈申回到祖国,再次把所获敌情向巡抚赵参鲁报告。赵即转告兵部,由兵部移咨朝鲜王.为明代政府联合朝鲜,抗击日本侵略争得了时间和主动权。  2.菲律宾华侨陈谦善  陈谦善,幼年家贫,清同治年间(1862-1874)至菲律宾做苦工。他为人机敏聪颖,熟悉西班牙语,数任当地首领,深得华人信赖,都叫他“陈最戈”。  陈谦善与西班牙王宫的宠臣交谊很深,驻菲律宾总督如与他不相和睦,西班牙政府便调换其他人当总督,因此,当地殖民者都畏惧他。当时凡有关华侨法令,都先和陈谦善商量,取得认可后才施行,如在华侨中废餘死刑一事,陈谦善向西班牙人说明中国无枪毙这一刑法,所以不得施之干华人,最后废除了死刑。又如福建籍妇女不得胁逼被迫为娼,在菲律宾沿袭为成例。都是他的功劳。因积极参与华侨公益事业,极大地维护了华人的权益,马尼拉市建有陈谦善的铜像,至今尚存,  陈谦善的儿子陈刚,回国后考上进士,后被任命为第一个中国驻菲律宾领事。光绪二十四年(1898),陈刚在领事馆内设立学校,名中西学校,是南洋华侨教育的首创者。光绪二十五年,又设立马尼拉中华总商会。为中菲交流和华侨事业作出了贡献。  3.企业先驱陈启源  陈启源(约1825-1905),字芷馨,广东南海县西樵乡简村人。出生于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少年时代曾两次应童生试。父亲死后,家境困苦,于是放弃科举,与二哥陈启枢在村中一边教书,一边以农桑为业。陈启枢为生活所迫,出国到越南谋生,三年之后,稍有积蓄,于1854年回国,带启源同往越南,在那里从事纱绸杂货买卖。  陈启源聪明好学,幼涉诗书,少年时天文地理、诸子百家无不涉猎。他目光敏锐.极有悟性。到越南后又到暹罗(泰国)、缅甸等地考察机器械具。在遏罗时,他对当地采用蒸汽机进行缫丝十分感兴趣,经过长期观察、研究,熟悉了机械操作。1872年,年近50的陈启源携资回到故乡,筹划创办机器缫丝厂,次年,便以七干两白银在简村建成了继昌隆缫丝厂。厂里机器设备齐全,工厂占地四十多亩。有三百多个足踩式缫丝工作位,有四百多工人,规模相当可观。缫丝原料从邻近的东莞、顺德、中山等县采购,产品则由西樵用船运到广州丝庄出售或转售给外商。还设立丝庄。由陈启源次子蒲轩主持外销。在继昌隆缫丝厂附近还开办了永生号碾米厂和肉食商店、杂货店。由于工商并举.多方聚财.生意兴隆,发展了地方经济。  因为当时社会环境所不容.1881年11月丝厂迁到澳门,改名和昌缫丝厂。3年后,又重回简村,改名世吕纶。1928年由于种种原因,世昌纶倒闭关门。但陈启源对中国早期民族工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是民族企业的先驱者。在他的带动启发下,南海、顺德两县缫丝业相继而起,几年之间,厂家多达数十家。到1901年,广东缫丝全部由手工改为用机器.拥有工人十万余人。  除了开拓实业,陈启源还勤奋著述,以惠后人,撰有《蚕桑谱》一卷、《陈启源算宇》十三卷。  4.民办铁路修造者陈宜禧  陈宜禧(1844-1929)幼名德添、瑞林,字畅庭,广东台山县六村区朗美村人。少年赴美国谋生,中壮年时成为美国西雅图华侨领袖之一。  陈宜禧在美国艰辛创业,颇有家资,他目睹比较了当时中美之间的差距,深感修建铁路以改善交通,进一步发展经济的迫切,遂不顾家人劝说,以暮年之躯还乡,主持修筑新宁铁路,为之投入了大部分家财。到他去世时,只留下了三间房子及二十亩薄田。可谓报效故乡,呕心沥血。  新宁铁路(台山县原称新宁县)于1906年5月破土动工,至1920年3月全线通车.分三期工程完工,前后历时14年。铁路以台城为中心,北通公益,从牛湾过江入新会至江门北街,南至斗山,西抵白沙,全长145公里。其中建有车站46个,大小桥梁215座,涵洞236个,另外还建有公益码头、北街码头等。在当时条件下兴建这样一条民办铁路,堪称创举。  铁路建成后,陈宜禧亲自担任铁路总理。1926年11月11曰,当时的广东省政府以”管理不善”为由,组成“新宇铁路整理委员会”,动用武装力量,接管了陈宜禧及董事局的一切权力。陈宜禧被迫返回故乡朗美村闲居。此时他年事已高,不堪打击,精神开始失常,不久饮恨离开人世。  5. 兴教报国的陈嘉庚  陈嘉庚(1874-1961)字科次,福建同安县集美村(今厦门集美)人。17岁南渡新加坡,先协助父亲经营米店,后独立经营罐头业、橡胶垦植业,被称为东南亚橡胶王国的四大开拓者之一。到]923年,他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成了一万五千英亩橡胶园的拥有者,橡胶制品遍销五大洲。此外,他还经营米厂、木材厂、冰糖厂、饼干厂、皮革厂,资产约值黄金百万两。从此,“华侨大实业家”之名远驰海内外。  陈嘉庚辛勤创业。积聚财富,不是为一己一家之私,而是为了报效祖国。回国创办教育,是他一生中的重要经历。1894年,他20岁时从南洋归国,就把他积蓄的二千元全部捐献出来,办起了“惕斋学塾”。后来事业发展,他先后捐资,在厦门、集美、新加坡办起了七十多所学校。陈嘉庚的心愿是祖国的繁荣昌盛,而教育是基础。他说:“余侨裔星洲,慨祖国之陵夷,悯故乡之哄斗,以为改造国家社会,舍教育莫为功。”从1912年至1927年十几年间,陈嘉庚共在家乡集美创办了男子小学、女子小学、男子师范学校、男子中学、女子中学、水产航海学校、商业学校、农林学校、幼稚师范学校、国学专门学校等10所学校,合称集美学校。同时,他又以非凡的胸襟气概,独资创办了厦门大学。  ……

前言

  上古时,姓和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所谓“男子称氏,妇人称姓”,说明氏起源于父系,而姓则来自母系。但秦汉起姓氏不分,以后人们就只有姓,而没有氏了。今天如果提到姓氏,一般就理解为姓名了。  二干多年来,姓已经成为华夏——汉族人民家族的标志性称号。在华夏文化的影响下,很多少数民族和一些周边国家也采用了以姓为家族标志的制度.有的还直接采用了汉姓。发展到今天,绝大多数中国人,包括生活在海外的华人、华裔,都有自己的姓,而且一般都沿用本家族的姓。  姓既然是标志家族的称号,由于家族地位的差异,就是在一个姓内,也会有高低贵贱之分。魏晋后讲究门阀,出身高门大族成为获得政治和社会地位的先决条件。到了唐朝,姓望、郡望应运而生,姓望或郡望成了区别门第高下的标准。如同样姓王,太原王氏门第最高,琅邪王氏其次,其他地方的王氏等而下之,排不上姓望的就只能算寒门素族了。在这种情形下,要想当官入仕,出人头地,就只能攀龙附凤,以至不惜编造谱系,将本家族与本姓的郡望联系起来。流风余韵,历久不衰。北宋编《百家姓》列皇族赵姓为第一,明朝的《千家姓》用朱姓开始,而清朝康熙年间的《御制百家姓》大概不便将满族的“爱新觉罗”与“赵钱孙李”并列,改以孔姓居首。  《百家姓》所收录的姓实际不止一百,明朝洪武年间的吴沈已收集到一千九百多个姓。据最近的调查,中国人现在还在使用的汉姓达三千个之多,而使用最多的一百个姓,其人口约占总人数的85%:较为常见的姓,也有三百个左右,其人口则占人口总数的99%以上。不过,时至今日,人们还是习惯于用“百家姓”来代表众多的姓,“百家姓”已成为中国诸姓总和的代名词。  在“百家姓”中,最常见的几个姓的人口已有上亿,一些大家族的后裔超过千万,但一些稀姓的人口很少,或者只分布在很小的范围。有的姓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二三千年以前有的姓则是近代才产生的。多数姓出于华夏诸族和汉族,也有些姓源于少数民族,甚至来自遥远的外国。多数姓有共同的祖先,另一些姓则出于不同的祖先。同一个家族的成员和后裔一般都沿用同一个姓,但由于过继、入赘、赐姓、改姓等种种原因,在特殊情况下,同姓可以变为异姓,完全没有血缘关系的人也可能采用同一个姓。每个姓的产生、发展和传播过程就是一部内容生动的历史,更不用说其中各家族和成员的兴衰荣辱、悲欢离合。  一个姓的历史、家族的历史是中国历史的一部分,也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它当然无法取代中国史和中国文化,但因为它具体而微,无不有自己鲜明的特色。一些在中国史中没有必要或无法显示的事件或内容,却是一姓一族有决定意义的要事大事,因而需要详细记载,让子孙后代永志不忘。也正因为有了这些记载,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才能那么源远流长,丰富多彩。  每个人都希望了解自己和家族的来源,了解本姓的历史,而且由于这历史与自己有密切的关系,其中一部分就产生在自己熟悉的人物和地点之间,必定会备感亲切,更受教益。只要摆脱了狭隘的宗族观念,敬祖爱家与热爱祖国完全可以并行不悖,了解本姓本族的历史与学习祖国的历史就能相得益彰。本着这样的目的,上海文艺出版总社组织专家学者,编撰了这套《百家姓》丛书,以适应社会各界的需要。  名为”百家姓”,实际并不以哪百家为限。但如此多的姓又无法一一写来,所以只能选其中一部分,陆续出版。选择的标准不一,或因人数多,影响大,或因历史悠久,内容丰富,或因有代表性、特殊性,或因有合适的作者:只要有需要和可能,还可以不断地编下去,以便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系列。  各姓的史料相差悬殊,有的只能撷取极少一部分,有的却要千方百计地收罗:有的在史书中有详尽记载,有的却只见于家谱或传说,甚至只有民间故事或神话可供参考。写入书中的内容未必都是信史,但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历史的一个方面。为了增加可读性,我们要求作者尽可能以精炼的文字、简洁的语言,生动的描述,辅之以插图、照片、地图,以便让尽可能多的读者能够轻松愉快地阅读。

书籍目录

总序一 陈姓溯源  (一)陈字寻绎  (二)远古的氏族  (三)陈姓图腾二 陈姓沿革  (一)渔猎文明之祖商均  (二)迁徙流浪的有虞氏族  (三)陈姓王朝的振兴与衰亡  (四)陈姓分支  (五)历代播迁    1. 先秦至晋代    2. 唐宋时期    3. 元明清时期      (1)移居台湾      (2)走向世界      (2)留踪东南亚三 陈姓分布  (一)江州望族陈氏  (二)内内陈姓踪  (三)海外陈姓踪迹  (四)少数民族陈姓四 陈姓人群与血型五 陈姓重要历史名人  (一)主要人物    1. 汉代名相陈平    2. 才华横溢的陈寿    3. 杰出诗人陈子昂    4. 三藏法师陈社    5. 道教老祖陈抟    6. 爱国忧民的陈子龙    7. 学林才子二兄弟  (二)次要人物六 陈姓寻踪溯源、祭祖问宗之胜地  (一)陕西省  (二)河南省  (三)河北省  (四)北京  (五)湖南省  (六)山东省  (七)江西省  (八)福建省  (九)广东省  (十)台湾省七 陈姓文化散踪  (一)堂号  (二)对联  (三)书画艺术八 陈姓历史人物一览表

作者简介

吾祖吾宗,生生不息;
  吾姓吾氏,光耀寰宇。
  书不尽先贤英杰,旷世伟业;
  道不尽寻常百姓,蓬勃生气;
  叹不尽郡望名门,繁华遗梦;
  录不尽家族兴衰,萍踪胜迹。
  更留下多少沧桑故事,待从头说起。

  一个民族忘却祖宗,犹如一个人背却血统。当我们抚摸着那发黄的浸透着若干代人体温度的族谱时,一种追溯祖先足迹的温情与敬意油然而生。本书旨在探讨李姓的流变,以及其从血缘、地缘到业缘的聚落分布奥秘的金钥匙。

图书封面


 吾祖吾宗・陈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1条)

  •     这是送给爷爷的生日礼物,他很喜欢恩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