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的敌人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社会科学总论 > 希望的敌人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2011-4
ISBN:9787100076180
作者:林赛·沃斯特
页数:96页

书籍目录

第一部  兵临城下第二部  从玩世不恭到全盘否定:现有秩序的卫道士

作者简介

本书作者拥有双重身份,既是哈佛大学出版社专业出版人(人文学部执行主编),又是训练有素的人文学者(芝加哥大学英文系博士)。作者以其特有的犀利文笔和罕见的坦诚,分析了美国高等教育商业化改造之后人文学科所发生的一系列令人痛心的变化,首先是学术成果的量化管理。随之而来的另一个荒唐现象是,在大学舞台上占主导地位的不再是学者,而是各级行政管理人员。校园越来越像公司,而教师越来越像公司白领,被驱赶着生产一些莫名其妙、对他们本人来说越来越没有内在意义的产品。本书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其所抨击的现象不仅美国存在,中国甚至存在有过之无不及的趋势。

图书封面


 希望的敌人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近些年,我们与世界接轨,不仅仅是市场经济,就连学术圈也要与世界接轨,于是乎出现了张维迎版的北大改革计划,据说要想在北大获得一个职位,至少要有获得欧美著名大学的博士学位。不仅如此,据说连学术制度也在迅速向美国看齐,比如我们所周知的“不发表即淘汰”,迅速在国内流行开来,于是乎国朝上上下下忙着抄论文、争课题。在这个节骨眼上,一个小册子将美国这个学术工厂揭了底朝天——他这部小册子的副标题叫做《不发表则灭亡如何导致了学术的衰落》。这个标题非常耸人听闻,但没有听说美国学术完蛋了啊,我隔壁的某某同志还想到美国留学呢。但哈佛大学出版社的大编辑应该不会信口雌黄,毕竟在国朝大学出版社在大量排印垃圾读物的时候,哈佛大学出版社早已经是享誉全球了。只是不知道,沃特斯在这部小册子中,给我们带来了美国学术界的那些轶闻。在1980年,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了543本新书,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了802本。到了2000年剑桥升至2376本,牛津升至2250本。所有大学出版社的总出版量在2000年为3100万册。我推想,这个数字在经历了新世纪的曙光之后,应该会翻一番。而国朝的出版量,我实在是不敢想象,毕竟在大学扩招,文凭扩招的情况下,每年五万博士,就意味着五万本博士论文,还不要说其他各式各样的课题和论文集。随着而来的是伴随滚滚金钱浪潮的海啸。而这一切是怎么来的呢?据说,在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政府要求大学对核武器进行研究,拨了巨款在这个毁灭人类的武器之上。随着战争的结束,政府向大学的拨款并没有结束,而是更加源源不断地流入了大学。沃特斯说,来自政府的资助迫使大学为了自己建立了一个日益膨胀的官僚机构,为了应付来自哥哥拨款单位的文件。金钱改变了大学自身的面貌,而身在其中的人文学科更加尴尬。美国某大学校长说,他对于人文学没有任何期待,因为他们是没有前途的。而美国的纳税人又是如何看待学校里的那些人文教授的呢?说实在的,他们也同样不喜欢那些供职于各个名牌大学的名流们,那些人文笔晦涩,根本就是垃圾,还不如灭了他们算了。对于以上的判断,我想中美之间并没有本质的差别,而伴随着经济起舞的步伐,两国的人文教授们疲于发表文章,频繁做学术报告,由此而生产出来的学术产品数量的攀升速度肯定要高于最近不景气的道琼斯指数。人们对于学术创作的热情,正如网络经济的泡沫造就了纳斯达克的繁荣,也同样造就了学术出版市场的繁荣。但是,泡沫经济从来不会持久。这个制度已经濒临崩溃了,据统计美国2002年版《学术图书馆调查》的统计,图书馆订购的印刷品从2000年至2001年下降了6%,在2002年又下降了大约8%,具体到学术专著的销售趋势,数据就更加不容乐观了。仅到2002年6月图书馆订购的大学出版社书目实际上就下降了12%以上,而精装书更是下降了20%。换句话说,也许学术出版的末日就在不久将来的某一天。

精彩短评 (总计59条)

  •     耐人寻味的小册子
  •     虽然佩服作者有挑战皇帝没穿衣服的勇气,但是,作者揭示的问题,如果看过韦伯的《以学术为业》,就会觉得日光之下并无新事。究竟该如何做,无论在今天还是过去,都是一个能否感到“召唤”的问题。我们的困境也许在于,当下将一切视觉化了,其对人的“召唤”就是过把“吸引眼球”的瘾就可以死了?最后几页关于发表和沉默的论述比较精彩。
  •     里面还调侃了施特劳斯学派,很有趣。
  •     作者虽然是在反思美国学术界的问题,但是,放在当下的中国学界,依然具有很强烈的现实感,甚至这种现实感比美国还要强烈一些。
  •     “只要默许这个制度,我们就难逃其枷锁。只有当我们放弃控制的欲望,不再企图掌控一切可知之物,并且接受自己的无知时,自由才会到来。”
  •     我不在意你脑子慢,我在意的是,你发表的速度比你思维的速度快——沃尔夫冈·泡利
  •     甚至想买好几本留着以后送朋友。
  •     真话大全
  •     可谓“异域回声”
  •     看不太懂
  •     早就读过了么
  •     我们现在的学术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我们的人文学科尤甚,在一个思想不太得到重视的时代里,作者的声音就是警钟。
  •     燃眉之急
  •     我理想的大学:不受教育部控制,没有经济类、管理类等各种应用专业的纯粹的人文艺术大学。创校时所有的老师都不要超过40岁,不需要成名的教授,不需要学科带头人,要的是真正对学术有热情的年轻人。
  •     一看题目,二蛋说不该看。本来就发不出来,看那些已经爬上去的人批评根本无意义。但是友人推荐我还是看了。文章还是慢慢写,不要和这个世界一起变糟糕吧。虽然这样也不知会出什么样的成果哈哈哈。 学术世界的门上悬挂了这样的座右铭,入内者需放弃所有希望。
  •     很不错 对不发表则出局这一规则入木三分的批判
  •     小册子
  •     全球范围内对文科/人文学科的鄙视果然都是一样的……
  •     新年第一本吐槽小書,真的是,天下烏鴉一般黑啊⋯⋯在學術功利化,大學市場化的資本潮流中,試圖恪守傳統價值的人文學科變得愈發艱難。書中寫道:“二次大戰之前,幾乎所有的高等教育機構都是以宗教為名義建立的。那時,因為大學的最終參照係是神,而神又是無法界定的,所以校園裡的各項活動有著極其遼闊的天地⋯⋯那時的學院生活是神職(calling),而不是工作(job)。但一旦美元成為了最終參照物,天地就縮小了。”作者認為,學術活動的真正追求,對於自然科學而言是新的實驗,對人文學科而言則是新的經驗。這個觀點倒是有意思。如果可以不被體制壓迫得蠅營狗苟,我倒願意在大學裡做一個文化和價值的傳承者。不用刻意去創新或發表,那些都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也許真是愛之深責之切吧,離這個終極的生活狀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呢~
  •     如果所言属实,那么中美的学术有啥区别呢?或者说,中国是在被同化?不知道这本书说的是不是真的。
  •     第二部分的翻译不那么流畅了,减一星
  •     很有意思的小书,直面学术评价制度的负面影响
  •     全书的主旨是美国“职称”评定 过于依赖被评人的学术书籍之数量和出版社的档次,造成了对学术的扼杀。的确,这种制度下,康德那样的低产学者是没有生存空间的 ,可是本书作者也没啥好办法,发牢骚而已
  •     判断力不可拱手让人
  •     小书大思想,既揭露了问题,也指明了出路,翻译顺畅。
  •     我们的判断力何处去啦?
  •     很棒的小书。原来美国学术界也这样……
  •     小册子分两部分,前一部分大约是封闭的美国精神的出版社版,后面一部分作者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有深度有学养很犀利,关键是没有堆砌感。题目和译者序多少有些迷惑感,好像作者对于美国学术界的批评和分析值得我们借鉴,当然确有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但是时下国内各种这样的批评还少嘛,重要的是作者在后半部分着力阐述的现象背后的问题,以及作者始终保持着对西方理性的坚持,也是并不是我们单纯地可以借鉴的。
  •     正如这本书的序言所说的那样,但这本书看内容的话太复杂了,只看序言就够了,这是我看过之后的感受。不过里面写的一些东西还有一定的启发性。
  •     枕边书
  •     时下想做社科研究的必读 不过最好读英文版 翻译不给力呃
  •     反观中国的学术界和出版业
  •     确实,可是又奈何
  •     原来大家都有这问题
  •     翻译的极烂
  •     不在沉默中发表,就在沉默中灭亡。
  •     这书难道不应该给10分吗?作者讲了我们都在切身体会,但又不敢讲,不敢改变的事实。
  •     这是一个著作泛滥、废话连篇的时代,这是一个“无共同尺度”的时代,只有真正勇敢的人才能行使自己的判断力,保持独立性。
  •     第二部分有点神神叨叨了,也可能是翻译开始乱来了。一家之言,备查。
  •     一本情绪激昂的小册子,惜乎题目翻得不够贴切,还不如翻成——出版**导致学术黯淡。另,封面上作者名字似乎弄错个字……
  •     我理想的大学:不受教育部控制,没有经济类、管理类等各种应用专业的纯粹的人文艺术大学。创校时所有的老师都不要超过40岁,不需要成名的教授,不需要学科带头人,要的是真正对学术有热情的年轻人。
  •     如何在保持生机的同时,给出量化标准去判断一个人的价值?
  •     一家之见,商业化的学术机制的反思,作者名字搞错,校对也太马虎,对不起这样的书
  •     4号读完。P23,“在学术界的流行词汇里,没有一个关键词比‘优秀’更空洞无味了。”一本小册子,很意识流,似乎完全没有结构,看前言或以为是批判学术体制的小论文,但内容小部分是学者与出版社/审稿者的关系,一部分是创新以及更大部分的废话,太厚后现代了,个别翻译的有瑕疵,相当怀疑这书是译者胡乱找洋人写自己翻译以免“不发表即死亡”的。书倒是便宜,不过比起畅春园一块五的皮蛋瘦肉粥和五毛的肉包子,性价比明显不如~
  •     有些地方还是难懂
  •     言语犀利啊
  •     这个问题原来是整个世界的。。。
  •     本书可谓切中时弊,特别是对学者喜欢研究些无关痛痒的小问题的批评,于我心有戚戚焉。一年前我跟一个文科博士争论,他研究的是一些现代文学,并且又仅仅限于文学本身,我坦率地批评他研究的内容除了帮他拿到学位、混混饭吃以外,没什么价值。如果能推荐他看看这个,他的反应恐怕更激烈吧?没价值就是没价值,要敢于下判断。
  •     有过之而无不及
  •     扯了一堆话,就那么个“研究的书的质量和数量与职称(教授终身制)之间的关系”以及为了自己的“人类学”的尊严吐糟了一番。
  •     一口气读完,真是针砭时弊~
  •     这翻译……
  •     新年第一本书~
  •     观点其实没有多少新意,不过,就是那么回事
  •     其实只是一篇文章而已。
  •     布鲁姆的一个注脚
  •     2011-05-21,读完这本书就可以辞职滚蛋啦?2012-05-04,是的。
  •     有些地方翻译得让人看不懂。不过大体还是能明白的。 全书最后部分超赞。前面一般。
  •     如今的学术生产机制是不是有问题?本书给出了一种答案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