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气质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社会科学总论 > 中国人的气质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1
ISBN:9787564028909
作者:[美] 明恩溥
页数:263页

章节摘录

  初看上去,用“面子”这个全人类都有的身体部位来概括中国人的“性格”,没有比这更为荒谬的事情了。但是在中国,“面子”一词可不是单指脑袋上朝前的那一部分,而是一个语义甚多的复合词,其内涵之丰富,超出了我们的描述能力,或许还超出了我们的理解能力。  为了大体上理解“面子”一词的含义,我们必须考虑到这样一个事实,即中国人是一个具有强烈演戏本能的种族。戏剧几乎是唯一的全民娱乐方式,中国人之热衷于看戏,就如同英国人喜爱运动、西班牙人喜爱斗牛一样。任何一个轻微的刺激,都会使任何一个中国人把自己当做戏剧中的一个角色。他会做出种种戏剧化的举动,诸如躬身下拜,双膝跪地,俯地不起,以头叩地,对于一位西方人来说,这些举动即便不是荒唐可笑的,也纯属多余。中国人是按照戏剧的方式来思考问题的。一个人需要为自己辩护的时候,面对两三个人,他也会像是面对一大群人那样说话。他会大声说道:“我是当着你们的面说的,你,你,还有你,你们都在这里。”如果他的麻烦事得以解脱,他就会说他体面地“下了台”,如果没有得到解脱,那他会发现自己无法“下台”。很明显,所有这一切都与实际情况没有任何关系。问题从不在于事实,而永远在于形式。如果在合适的时机用合适的方式道出了漂亮的话语,演戏的要求便得到了满足。我们不必到幕后去偷看真相,否则将会毁掉世界上所有的戏剧。在复杂的生活关系中适当地做出这种戏剧化的举动,这就是有“面子”。如果做不出这些举动,忽略这些举动,阻挠这些举动的展示,就是“丢面子”。如果理解无误。就会发现,“面子”就是一把钥匙,用它能打开那只藏有中国人诸多最重要性格的密码箱。  还要再补充一点,调控“面子”及其获得方式的种种原则,常常完全超出了西方人的理解能力,西方人总是会淡忘这种戏剧化因素,闯入不相干的事实范畴。对于西方人来讲,中国人的“面子”就像是南洋岛民的塔布①一样,是一种不可否认的潜在力量,它叫人捉摸不透,不受规则约束,其废止和更替的依据仅在于一致的感受。在这一点上,中国人和西方人必须接受这样一个事实,即他们永远不可能对同样的事物抱有同样的看法。在调停每个村子里都很常见的那些小争执时,“和事佬们”必须仔细斟酌如何顾及每一方的“面子”,就像欧洲的政客们对权力均衡的斟酌一样。这样做的目的不是为了客观公正,完全不偏不倚的公正虽说在理论上可行,但对于一个东方人来说却不大可能实现,这种调停的目的就在于完全照顾到各方的“面子”。同样的原则也常常被用在诉讼裁决中,绝大多数诉讼都以对双方各打五十大板来收场。  送给一个人厚礼就是“给他面子”。但是,如果这礼是个人送的,最好别照单全收,不过全部拒收也是很少见的,或者说从来没有。有几个例子足以说明,什么叫做保住面子。犯了错却又被揭发了出来,就是“丢了面子”,所以不管证据多么确凿,也必须否认事实,以保住面子。一只网球丢了,有足够的理由判定是被一个苦力捡走了。他愤愤不平地予以否认,但是会跑到丢球的地方去,很快,他就会发现那球就在地上(其实那球是从他的袖子里悄悄落到地上去的),并同时说道:“你‘丢掉的’那只球不就在这儿么。”一位女仆把客人的小折刀藏在主人的房间里,然后,又在台布下面把它找了出来,装模作样地展示给人看。在这些情况下,“面子”都被保住了。一个佣人不小心弄丢了一件东西,他知道他必须赔偿,或是被扣除一部分工钱作为惩罚,这时,他会表示他不再干下去了,并且骄傲地说道:“那把银勺子的钱我就不要了。”这么一来,他的“面子”便保全了。一个债主,即便明知收不回别人欠他的钱,还是会去讨债,说出一番狠话来,以此表明他知道该如何行事。他没有拿到钱,但是他保住了他的“面子”,而且这么一来,也使得人们以后不再敢赖他的账了。一个仆人疏忽大意了,或者有意拒绝履行某些职责,在得知主人打算解雇他之后,他会多次重复他的过失,自己解雇自己,这样来保住他的“面子”。  为了面子而丢掉性命,这样的事情对于我们而言是没有什么吸引力的,但是我们听说过这样一件事,一位中国地方官员在被斩首时允许身着官服,作为一种特殊的恩准,其目的就是保住他的面子!

内容概要

明恩溥(Arthur Henderson Smith 1845—1932) 又作明恩普。美国人。基督教公理会来华传教士。1872年来华,初在天津,1877年到鲁西北赈灾传教,在恩县庞庄建立其第一个教会,先后在此建立起小学、中学和医院;同时兼任上海《字林西报》
通讯员。他在鲁西北传教30年,写了大量有关中国的著作,如《中国文明》《中国人的素质》《中国乡村生活:社会学的研究》《中国在动乱中》《王者基督:中国研究大纲》《中国的进步》《今日的中国与美国》《汉语谚语俗语集》等,有的在
美国多次重印,有的被译成其他文字出版。1905年辞去宣教之职。在明恩溥等人推动之下,1908年,美国正式宣布退还“庚子赔款”的半数,计1160余万美元给中国,作为资助留美学生之用。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返回美国。
随着时间的推移,明恩溥的明智和远见愈加令人信服。作为一个美国传教士,他熟悉中国的国情,了解中国民众的生存状况,因而他知道如何以恰当的方式影响中国的未来。1906年,当他向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建议,将清王朝支付给美国的“庚子赔款”用来在中国兴学、资助中国学生到美国留学时,他大概已经意识到了实施这一计划所能具备的历史意义。清华留美预备学校(后改名为清华大学)的成立,为中国留学生赴美打开了大门,一批又一批年轻学子从封闭的国度走向世界,他们中间涌现出众多优秀人才,归国后成为不同领域的精英。
明恩溥的建议不仅仅落实于教育方面,如北京协和医院和协和医学院的建立,还落实在与民众生活关系更为密切的领域,影响了中国人生活方式的变革。如今,在中国教育界和医学界,清华大学和协和医院仍是公认的佼佼者,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走进它们的大门时,很多人不会想到,明恩溥——这个多少令中国人有些陌生的名字曾与它们联系在一起。

书籍目录

引言             第一章 面子        第二章 节俭        第三章 勤劳          第四章 礼节          第五章 漠视时间         第六章 漠视精确         第七章 误解的才能        第八章 拐弯抹角的才能      第九章 灵活的固执        第十章 智力混沌         第十一章 神经麻木        第十二章 轻视外国人         第十三章 缺乏公共精神      第十四章 保守         第十五章 漠视舒适和便利     第十六章 生命力          第十七章 忍耐和坚韧        第十八章 知足常乐       第十九章 孝顺          第二十章 仁慈       第二十一章 缺乏同情心       第二十二章 社会台风        第二十三章 相互负责和遵纪守法  第二十四章 相互猜疑          第二十五章 缺乏诚信          第二十六章 多神论、泛神论和无神论   第二十七章 中国的真实状况及其当今需求 译后                 

编辑推荐

  中国人固有的“劣根性”  西方人眼中的中国形象

作者简介

《中国人的气质》以独特的视角,描述了19世纪末中国人的生活习惯、风俗习惯和性格特征,揭露了中国人好面子、缺少公共责任心、缺乏诚信、喜猜忌、保守、节俭过度等劣根。《中国人的气质》作者明恩溥是位美国传教士,他曾建议美国政府退还“庚子赔款”,资助中国青年学生赴美留学。清华大学、协和医院、协和医学院的建成,也都与这位传教士有关系。
时过境迁,今又译印此书,对比今昔面貌,以期能促进、深化国人的思索。

图书封面


 中国人的气质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看这本书的目的其实很简单,就是希望借一个外国人的眼光看待我们的民族,因为那句当局者迷,我们可能总是沉迷于自己的幻想或是根本就不习惯对自我和国民性格进行审视。可我认为只有能客观认识自己的优缺点,才能促进个人和国民的进步,中国人缺乏诚信、缺乏时间观念、缺乏公共精神、责任心、同情心等等都是至今我们能明眼看到的,难道不应该改吗?素质的提高是走向一个理想社会的必经过程,必不可少。当我们每个人能突破自己狭隘的思想观念,难道我们的社会不会是自己希冀的美好时代?难道我们还愿意生活在一个充满虚假欺诈的社会中,药物不敢服用、奶制品不敢用来提高自己的身体健康?难道我们还总是愿意生活在一个冷漠无情的黑咕隆咚的阴暗潮湿的环境下,不说舍己就人至少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我们不能帮助身边人吗?一个天真无邪的小悦悦竟然成为我们残酷人性的牺牲品,不可悲?
  •     外国人虽有文化角度的不同点,但作者久居中国,自有许多值得参考之处。所说中国人各种弊端,似乎都是汉人。当时太平天国之乱刚过,清朝元气大伤,又少数民族防多数民族,肯定大有严刑加愚民的政策。反映在教育低落,语言能力及差等。西人所说自然可以参考,但如果不明白他们的局限,而因此自卑,那就太笨了。因此理解文章,才是要点。所谓反思,多数都是新宣传口号要趁虚而入,小心预防。这些宣传口号好像关心你,但都只是为自己谋利益。
  •     看这本书的目的其实很简单,就是希望借一个外国人的眼光看待我们的民族,因为那句当局者迷,我们可能总是沉迷于自己的幻想或是根本就不习惯对自我和国民性格进行审视。可我认为只有能客观认识自己的优缺点,才能促进个人和国民的进步,中国人缺乏诚信、缺乏时间观念、缺乏公共精神、责任心、同情心等等都是至今我们能明眼看到的,难道不应该改吗?素质的提高是走向一个理想社会的必经过程,必不可少。当我们每个人能突破自己狭隘的思想观念,难道我们的社会不会是自己希冀的美好时代?难道我们还愿意生活在一个充满虚假欺诈的社会中,药物不敢服用、奶制品不敢用来提高自己的身体健康?难道我们还总是愿意生活在一个冷漠无情的黑咕隆咚的阴暗潮湿的环境下,不说舍己就人至少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我们不能帮助身边人吗?一个天真无邪的小悦悦竟然成为我们残酷人性的牺牲品,不可悲?

精彩短评 (总计59条)

  •     你在关心谁?
  •     可能还要从文化上溯源。
  •     和丑陋的中国人,江村经济一样,放在现在的中国社会,也不会过时
  •     这本书我看得很慢,就像牛吃草咀嚼得一样慢,是想让自己好好吸收一下这本书的营养。书的语言恭谦但是犀利,就像巴掌一样打在我的脸上,我建议每个中国人都看一下。
  •         
      
      恩斯特·费伯博士《孔子思想体系类编》一书的最后,有一节名为"儒教的不足与失误",它指出,儒教中有关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精彩论述,在基督教的《启示录》中也得到回应。下面的二十四条即是引自其中,我们偶尔加上了几句评论。
      
        1."儒教自认与现存的神没有关系。"
      
        2."人的灵魂与肉体之间没有区别,无论从生理的角度,还是从生物学的角度,都没有对人进行明确的界定。"
      
        在人的灵魂方面缺少明确的说法,这很令学习儒家学说的外国学生迷惑不解。对于广大的普通百姓来说,这种教诲的最终结果是使他们除了在肉体的生命力方面之外,根本不了解什么是人的灵魂。人死之后,传统的说法是,他的"灵魂"升天,"肉体"化为泥土。但时常还出现一种更简单的理论,认为"灵魂"或生命的气息消融在空气中,肉体化为尘埃,这一观念与真正的儒教的唯物主义不可知论完全一致。问中国人,他有三个灵魂,一个灵魂,还是没有灵魂?几乎难以引起他的兴趣。对他来说,这种问题就像问他,人体的哪块肌肉带动了咀嚼一样。只要咀嚼舒服,他才不管是哪块肌肉呢。同样,只要他有好胃口,还可以养家糊口,他也不去管什么"灵魂",除非它与米价有关。
      
        3."没有解释为什么有的人天生就像一个圣徒,其他人却是普通人。"
      
        4."每个人都能成为圣人,却不能解释每个人都没有成为圣人的事实。"
      
        5."儒教对罪恶的态度坚决而认真,但除了道德上的惩戒外,没提任何惩罚措施。"
      
        6."对罪孽和邪恶缺少深刻的认识。"
      
        7."因此,儒教发现无法解释死亡。"
      
        8."儒教中不存在一个中介,使人的原初本性与自身的理想重归和谐。"
      
        9."祈祷及其道德力量与儒教无缘。"
      
        10."尽管一再强调信任,现实中却很少鼓励作为信任前提的诚实,而且恰恰相反。"
      
        11. "认为一夫多妻制天经地义。"
      
        12."赞同多神论。"
      
        13."相信算命、看日子,预兆、做梦和其他的幻像(如凤凰等)。"
      
        14."伦理道德和其他的仪式搅在一起,成为一种十足的专制形式。"
      
        15."孔子对待古代制度的态度反复无常。"
      
        16. "断言某些美妙的音乐会对道德产生荒谬的影响。"
      
        17."夸大楷模的力量。孔子本人就是最好的例证。"
      
        如果像儒教所宣称的,君为器,民为水,器圆则水圆,器方则水方——似乎就难以解释为什么中国的伟人没有对他的研究者产生强有力的影响。如果楷模确实像儒教所说,有那么大的影响力,为什么现实中恰恰相反,看到的都是苍白无力的现象?对"圣人"的神化(第20条将提到)正反映了第8条所言的中介的缺失。无论"圣人"多贤明,他也只能提些好的建议。假如人们对他的建议置若罔闻,他也无可奈何,最多以后不提而已。
      
        我们觉得,孔子的一句话非常富有启发性。他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话是针对圣贤们说的,很精彩,可决不是预防针,只能算一剂补药。眼睁睁地看着旅行者受盗贼抢劫,却大谈加入互助旅行团的好处,说他之所以头破血流,就是因为没有加入该团。而受伤者对此全都知晓,可他现在大量失血,早已昏晕过去。他最需要的不是反思过去违背了常规,而是油、酒和可以供他尽量恢复的避难所,而且首先要有一个聪明、乐于助人的朋友。对于肉体有残疾的人,儒教或许可以做点什么,可如果是道德或精神方面的,它也无能为力。
      
        18."儒教教义中,社会生活由暴政控制;女人是奴隶;孩子没权力,只能绝对服从长辈。"
      
        19."绝对孝顺父母,把他们奉若神灵。"
      
        20."孔子思想体系的最终结果是崇拜天才,例如人的神化。"
      
        21."除了没有伦理价值的祖先崇拜,不存在关于不朽的明确观念。"
      
        22."现世现报,无形中鼓励了利己主义,不是贪婪,就是野心勃勃。"
      
        23."中国历史表明,儒教不能使人们获得新生,努力追求一种更高尚更神圣的生活,现实生活中,儒教己与道教、佛教相融合。"
      
        24."整个儒教对死者、生者都不能给予安慰。"
      
      
  •     通过老外的眼睛看自己,角度独特,有点意思。虽然说的是近代中国的事情,也有对照当下的作用。
  •       亚瑟·史密斯是位在十九世纪中后期的中国生活了二十多年的传教士。他的《中国人的性格》是西方人介绍和研究中国民族性格的有影响的著作。他所写的,是一个多世纪前的中国人;又是从一个西方人的眼光所见的,现在读起来,不免有两重的意义。
      
      作为一个外国人,尽管在中国生活了二十多年,但仍然难以尽窥中国文化的奥秘。这有他自己身份的不便,对于普通中国人的生活,能够想象外国人始终是局外人的身份,未必能得到真正的第一手资料;尽管游离于局外的观察已经可以提供很多资料,但总是可能会离真正的中心有一些距离。这方面就像辜鸿铭所说,“要懂得真正的中国人和中国文明,那个人必须是深沉的、博大的和淳朴的”,“比如那个可敬的阿瑟·史密斯先生,他曾著过一本关于中国人特性的书,但他却不了解真正的中国人,因为作为一个美国人,他不够深沉。”尽管如此,西方人的身份也有独特的便利,因为他可以跳出中国人自己的思维圈子,看到一些也许明显但在其中的人难以发现的事实。所以这书总是好的坏的,各有一半。
      
      我无意于评判史密斯所写的那个时候的中国人的性格哪些是妥帖的,哪些是有待商榷的--因为我自己也不知道究竟应该是个什么样子。不过按照一般所认为的那样,这本书所写的应当是在很大程度上的真实,尽管会因为观察者的主观和其他限制而带有些偏离--但这个几乎是无法避免的。如果这样看来,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史密斯笔下的十九世纪末的中国人,跟现在的中国人,不能说完全不同,但其中的差异是足够让任何严肃的观察者感到震惊的。
      
      史密斯按章节分别讲述了中国人的若干性格,除去最后一章讲“中国的现实和时务”,其他的二十六章讲了中国人性格的二十六个方面。这里面讲到的一些特性是现在的中国人仍然没有多大变化的,比如保全面子、拐弯抹角、因循守旧、顽强生存、孝悌为先、缺乏同情、相互猜疑、缺乏诚信、多元信仰,等等;而让人觉得更有意思的是那些现在看来已经变化了的特性,比如讲究礼貌、漠视时间、漠视精确、思维含混、不紧不慢、知足常乐,等等;还有一些现在看来匪夷所思的,比如这条:轻视外族。不能够详细深入的分析这些特性,不过就个人的理解来看:第一类变化不大的特性可能是作为中国人的真正核心的一些特点,现在变化了的特性大致是上个世纪中国社会的大变迁带给整个中国民族的变化,但既然能变化也表明可能并不是最核心;而从轻视外族到现在无节制的尊崇外族只能算是中国人的现实主义的一个表现吧。
      
      看这本书和反观现在的中国人带给人的启示是:一个民族的特性是会变化的,但一些核心的特性并没有那么容易变化。中国人在上个世纪之前的几千年里的变化并不大;而所有大的变化都出自风起云涌的上个世纪---这塑造了我们现在的中华民族。中国人保持自己的文化的独特性和一贯性几千年,也许只是因为在这几千年里并没有什么革命性的变化出现;而我们现在面临的这个全球化的世界,究竟将使得中华文明如何变迁,实在是谁都说不好的事情。好在尽管西方文明依然强势,但似乎我们并没有像印加帝国那样的灭种之祸;事实上我们自己的文化伴随着我们虽然危险重重但却蒸蒸日上的经济,反而有重现辉煌的可能。不管是什么,拭目以待吧。
  •       写的不错,前面尤其好,后面两节有点糙。据说来自连载,写文章的难道都这样,前面的仔细,后面的草草收场,是跟前面的章节比起来。
      
      能够说明中国人的品格和行为特征,可以深入了解自己出生的这个国家。
      
      写的不错,前面尤其好,后面两节有点糙。据说来自连载,写文章的难道都这样,前面的仔细,后面的草草收场,是跟前面的章节比起来。
      
      能够说明中国人的品格和行为特征,可以深入了解自己出生的这个国家。
      
      写的不错,前面尤其好,后面两节有点糙。据说来自连载,写文章的难道都这样,前面的仔细,后面的草草收场,是跟前面的章节比起来。
      
      能够说明中国人的品格和行为特征,可以深入了解自己出生的这个国家。
  •        一信仰基督教的外国人在中国待了若干年后,发了一本书的牢骚。看到第二十五章就看不下去了。第二十七章囫囵地翻了一翻。满眼飘过的都“如果。。。。。。信仰基督教。。。。。。”
       p5上有段话还是有用的:“密迪乐先生,众多以中国和中国人为写作对象的作家中最具哲学头脑的一位,曾表达出这样一种观点,即让一个人原原本本地了解某个外国民族精神特质的最佳方法,莫过于向他提供一大堆记事本,让他细读。这些记事本详细记录了大量引人注目的事件,尤其是那些看上去非常特别的事件,而且最好还附有该国人士关于这些特别事件的解释。”
       但是,附有的“解释”或许就有诱导读者的作用,或者说弊端。
  •     喜欢思考的朋友们都应该读一读这本书。所谓旁观者清,我们的传统,我们的文化,我们的习惯,是否有值得我们反思和改进的地方?们一个人都应该全面客观地看待自身的过去、现在和将来。我们不妄自菲薄,当更忌妄自尊大,勇于承认不足,才能不断改进。愚昧与文明,落后与先进,有时只一线之隔。
  •       间歇地在课上盯着手机看,文字很平实,感觉是在读说明文。但是看着看着不经开始差异,一百多年前的外国人所观察到的中国人的性情竟然还可以套在现在的人身上。虽然没有书中所说的那么夸张,但是的确说得很准。可以很容易地把里边的描写套在身边的人身上。
      一百年前写的书却仍然可以用来分析周围的人们,也正是因为有着这一百年的时间障碍,让现代的我们可以对着里边的描写轻轻一笑,默默地反省下。一百年的时间可以大大的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但是对一个名族的性情改变却只能是微乎其微的。
  •     日本文化剖析可以看 <菊与刀>
    中国的这个问题本来有救. 你只需要看看台湾和香港就知道有救. 但现在,我觉得无解了,他在某些年代 已经把对自己有用的解药全部抹杀了.
  •        前几天看的中国人的各种“丑陋”,今天又增加了一条,那就是好面子。其实好面子有时候也可以说是不愿意承认错误,当然面子问题不仅仅是犯错误的问题。
       节俭的三种表现方式:控制需求、杜绝浪费、花小钱办大事。中国人似乎自古就很节俭,一个例子便是他们做菜很少浪费,吃饭剩余的食物少之又少。
       作者说中国人勤劳,又说他们漠视时间,工作效率低,是不是有点儿互相矛盾?
       在这本书中,常常可以看到《丑陋的中国人》里相似的观点,本书写于清朝末年。无法想象当时的中国人竟用自己的无知嘲笑他人的无知,明博恩也说中国人喜欢拐弯抹角地说话,事实如此。但其实他在写作本书的时候,又何尝不是拐着弯的。在这个问题上,从各种外国著作和电影中,姑且认为中国人与外国人是半斤八两的关系。
  •       我读到的是2011年 译林社 汉译经典 版本。不错,只是封面设计似乎不如2007版本漂亮。
      
      文章对中国人还是比较同情的,但似乎他很难理解中国人,很难理解中国人的境遇。比如他说到中国人在认为没有效果时就放弃,在饥荒时经常远走他乡去乞讨,经常附近有许多粮食而饥民无法果腹。他把这种情况归结到中国人具有极大的忍耐力,而不是归结到中国人几千年的体制。
      
      作者:(美国)明恩溥 译者:刘文飞 刘晓旸
      
      明恩溥,(1845—1932),又作明恩普,美国人,1872年作为基督教公理会传教士来华。他最初在天津,1877年到鲁西北賑灾传教,在恩县庞庄建立起教会,并先后在此创建小学、中学和医院,同时兼任上海《字林西报》通讯员。1905年辞去宣教之职,定居在北京附近的通州,专事写作。
  •     很经典 有些东西分析的一针见血
  •     走一步算一步, 操心都是白费的.
  •       现在看来,明恩溥的这本书应该叫做《19世纪的中国人》,里面说到中国人的很多特点,现在都趋于消失了。当然,在某些贫困落后的地方可能还会看到。
      
      比如说到中国人节俭,使用任何一块布料,都能充分使之物尽其用。但现在,即便一个不那么喜欢炫富的人,都不可能节俭至此(家中实在贫困的除外)。原因很简单,物质匮乏的年代过去了,我们进入到了一个物质丰裕的社会,只盼望物品尽快用坏,好买新的。
      
      勤劳也不再是所有中国人的标签。技术的进步大大释放了人力,于是懒人也多起来了。中国人不讲究舒适便利的年代也过去了,我们和当年的外国人一样,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房子,开始注重卫生,注重隐私,注重周围安静的环境。
      
      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习惯了那些原本属于西方的生活方式。一个时代过去了。那个时代的中国人,尽管物质匮乏,但始终扬起他们高傲的头颅,睥睨地看待闯入他们世界的蛮夷之辈。也许今天我们会对他们当时的许多行为表示可笑。但没有那些开始,便没有现在。
      
      当然,还有很多特点始终保存着,犹如亘古不变的文化基因。譬如好面子,譬如说话拐弯抹角。中国文明始终是建立在感性之上的,而非精确的化学方程式。
      
      我们何其庆幸,能生活在这个年代。既然无法选择,那便接受它吧。
  •     明恩溥本事就是一个传奇性的人物。他以传教士的身份,在中国的农村待了五十四年整,为中国人做了很多贡献。值得一提的是,美国退还庚子赔款,他起了很大的作用,并将这批退款投入到中国的教育,医疗事业。你可以说这是文化侵略,你可以说明恩溥对中国人的评价不客观。但是你不该忽略一个外国人对中国的热爱。我们应该对帮助自己发展的人,表达应有的敬意。
  •     很有意思的一本书,比起市面上的其他翻译,这父女俩简直就算得上大师了,内容也很好,也有些偏见,我发现我很中国,100多年前国人的毛病我一个不少都继承了。
  •        合上书的那一刻,闭目,这些性格,这样的人从书里跃了出来,蹦进了千千大世界,更在我的脑海里活灵活现,因为我也是他们中的一员。当周围的人乃至自己均一一被别人解剖了,这种感觉很难细说分明。
      
       作者史密斯在中国22年的传教生涯中,可谓是眼光独到,非常善于观察,将中国人的性格刻画的入木三分,且语言幽默形象。阅读此书,不仅是一个反思的过程,更是与作者不断辩论的过程。这位传教士先生仿若就坐在对面的高凳子上,一边翘着腿,一边娓娓地道:啊哈,小姑娘,你可不要不相信,你听我说完。于是他显示出极大的耐心列举出大量形象的事实,而大部分的这个时候,我只得干瞪着眼,默默折服。当某一性格描述与当下国人某个具体行为表现或情形吻合时,有时禁不住莞尔,有时便又沉默,而有时便又会痛心疾首…… 这样的情绪辗转反复,好不容易把书看完,才得略略的舒一口气。
      
       从汉武帝“废黜百家,独尊儒术”时期至今,儒家思想影响了悠悠二千多年的华夏中国,在这样的桎酷下,造就了一个个爱面子、因循守旧、因为遭遇的太多而逐一冷漠麻木等等脸谱化的国人。而说到这个东方封建专制帝国历朝更替时,作者仅引用了一个简单故事,便一语惊醒梦中人,故事大意是说:有人造一堵石墙,墙有六英尺厚,却只有四英尺高。有人问他为什么早这样一个怪东西,他说这是考虑到墙被吹倒之后反而会比过去更高。一句话,内里子是空心,还是实心,是粉末,还是铜墙铁壁,都照旧啊,而且更是变本加厉。
      
       当然,当今中国,正在发生大巨变,书中描述的很多性格特点与当下情况已时有不同,譬如漠视舒适等。只是国人真的理解舒适么?倘若理解,为何很多时候舒适成了走马观花的拍下到此一游的照片?然而我也不懂,也许只有那类拿着国外户口赚着大陆大把金钱的人理解并实现了吧。再说勤劳致富,勤劳的人很多,致富的人也很多,然而以勤劳致富的人却甚少了,到处充斥着投机倒把原始资本积累。再说因循守旧,当下的人可一点都不守旧了,正在努力摒弃一切旧的东西,崇洋化可谓是严重啊,鲁迅先生写了“拿来主义”也没能警醒国人,现在是不管适不适合照单全收。
      
       破而立,中国在清朝末年破的太过彻底,而今却又在立的路途中迷失方向,需要前方一盏明灯照亮这迷失的东方龙的眼睛,看清未来之路。
      
       此时的国人依然会很多时候神经麻木,会很多时候缺失公德心,也会时不时的假仁义,然而在历史齿轮的滚动过程中,总会寻找到新的平衡点。
      
       另外,虽说传教士先生说不带任何偏见的展现一个观察者的真实所见,然而即使速写的画家,也有早已形成的画面布局、几何透视等固定思维,因而,常常地,仿若听到传教士先生在跟他的朋友说到愚蠢的中国人,笑声四溢。
      
      
      后记:
      
       最后吐糟下,亚马逊上购买的某报出版的电子书,每一篇性格特点介绍前,都有段编者按,真正儿像是在跟作者狡辩一样,看起很是烦心,编者君,求你不要再按了,让读者自己分辨吧。
  •     19世纪的中国人。现象太多本质太少
  •     @Baai 多谢推荐!
    不知道下一步中国会怎样。。。
  •     胡说了,对中国文化的研究和反思一直都在进行中,成果卓著,怎能说没有
  •     怎么没有啊。您看啊。有人虐我们。自己虐自己。虐完了还高呼万岁。现在这个年代了。还不知什么是民主自觉。仍然幻想明君治国。
    主要是自己虐自己这个比较可怕、
  •       这本仅仅225千字的书,我可以说是怀着一份压抑的心情读完的。在读绪论的时候,我惊讶的发现作者竟是一名传教士,就很怀疑作者能不能客观全面的评论中国。果不其然,虽然这‘不仅仅来源于作家个人的经验,而是形形色色的人们在各种各样的时候所得经验的总和(敦煌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P5)’的,但这些并不能完全展现中国人的特征,反倒是作为一名传教士,他把传教的目的贯彻到了全书。
      这本书主要从26个方面描述了中国人的性格特征和文化习俗,这二十六章中的传教思想姑且可以不提,但他在绪论和第27章中对基督教的赞扬歌颂真是做到了首尾呼应。他引用了劳德•埃尔金对上海商界说的话,‘在基督教文化必须在这个持怀疑态度而又聪明的民族中奋力前进……(见书P6)’来作为绪论的结尾,在27章的结尾更是堂而皇之的写道:中国必须有一套上的的知识,必须对人有一个新的概念,必须重新认识人与上帝的关系…只有基督教文明才能永恒、完全地满足…(见书P284)。
      作者这明显的意图让我走足够的理由怀疑他不具备写这本书的资格。更何况,他虽然在中国生活了二十二年,却只在两个省呆过,所以他所写的中国,只是他对于所生活的两个省的一些了解罢了。
      不过诚然,书中的很多观点还是一针见血的道出了中国人的毛病,一些观点对现在的中国已不适用了,但一些却还是很符合中国的现状的。
      面子问题可是中国人的大问题,从古至今完全没有改变。从小的来看,有的人拼死拼活工作好几年,就是为了攒够一套房子的首付,而那些钱,足够他每个月租个普通的房子,惬意的生活,每年还能外出旅游。为什么他一定要买房子呢,因为在很多人眼里,有房有车就是一件很有面子的事,我们每个人都在为了维护自己的面子而努力奋斗。从大的方面来看,我们国家总是把开幕式办的过分隆重了,从奥运会到世博会,炫目的开幕式无非就是像世人展示中国维护了中国的面子问题嘛。政府就是拿着我们每个纳税人的钱在维护着自己的面子而已。
      这不禁让我想起了一个在美国读书的同学对华盛顿的抱怨,他说华盛顿的街头很破烂,没有高楼大厦,连深圳的街道都比不上。其实这不是证明了美国政府至少在表面上非常廉洁,很谨慎不敢乱花钱,不建造没有用的“面子工程”,一不小心老百姓就会上街游行或跑到政府门口静坐表示抗议了。这在中国是不可能发生的,在中国要游行示威,必须依照中国游行法向主管机关提出申请并获得许可,即使侥幸获得了许可,还有诸多规定,也会让人丧失了游行的信心。
      关于第八章,关于欺瞒的才能,中国可是做到了极致。这让我想起了09年夏天杭州发生的“70码事件”,大学生谭卓惨死于富家子弟的车轮下,可是出了这么大的事,当时地方的媒体却出现了空白,对事件的报道只是只字片语,如果不是网络的作用,全国人民可能都会被蒙蔽了双眼。
      在第二十一章所写的中国人缺乏同情心,我觉得可以与第十一章所说的中国人麻木不仁相呼应。即使现在,在中国重男轻女的现象现在还是十分普遍的,传统的农业社会思想让人们认为生了儿子长大可以帮家里干农活,而女儿长大了要嫁为人妇,从投资回报率来看可是相当不划算的。所以新闻里报道的被父母遗弃的孩子一定是女孩,或者是身体有病的男孩。这恰好又反映了中国人的麻木不仁,在其他国家,抛弃自己的孩子是要被追究严重的法律责任的,可是在我们国家,哪有人去追究那些狠心父母的责任呢。
      不过,人们的善心仿佛也在逐渐觉醒。在深圳的街头,常能看到献血车,很多市民一年会献好几次血。媒体也经常报道一些因为经济原因而使病得不到治疗的人,每次报道后,都会有很多善心人士捐款捐物。这些善良的举动,让深圳变得越来越温暖了。
      总而言之,关于《中国人气质》这本书,我们还是应该辩证的来看,尽管从一个传教士的笔下来读懂整个中国是不可能的,要读懂一个人尚且不易,何况是想读懂整个国家的人,但书中的一些观点还是值得我们细细咀嚼。
      
  •       这样的书,说道出了中国人的劣根性,不过只能说是在当时。
      首先作为一本写在19世纪末的书,该书的大多数“中国人”的性情都是由当初的经济状况决定的,像我能回忆起来的节约、勤劳、孝悌等等,而另一些很大部分是由于制度的不完善,诸如雇佣制度、社会保障、法制建设等。这些性情是深刻打上了旧时代生产力发展状况的烙印的,而社会的发展,我认为那终极意义就是让最多的人最大地破除由物质(经济状况)及思想(社会观念)的束缚,更加自由独立地发展(从这点来看,我认为人类生活得越来越像同时又富有个性是不可避免的)。环顾身边的人以及走过的大大小小的地方,这些所谓性情已经随着人们经济状况的提高而逐渐泯灭,在走向一种更加成熟的文明。
      其实书中的大多性情并不能冠以“中国人”作为定语,作者除了在美国,其余的生活便是在中国度过的,个人局限是很大的。我相信在当初与中国经济水平相近的国家,一定也会有勤劳节约能吃苦守礼仪等等的“中国人”的性情,作者看到的,更多的是中国人与西方人不同的性情罢了,而这些更多的是由不同地区的生产力差异决定的。
      我并不是在批评本书的不公正及局限,这些东西我们每个人都不可避免的,需要通过不断地增加自己的阅历才能看得更清楚。只是希望提醒读者,这样的书是过去中国人的写照,不是现在。过去的东西可以作为研究的史料,但不能拿来评说今天的中国人。中国人作为一个整体已经在逐步地走向成熟,通过自己的努力克服着这些劣根性,而路的前方,我想会是人类文明伴随着生产力发展的的终极汇流。
  •       这是一本很老的书,从作者写书到现在已然过去很多年了。此书虽有很多偏激,但中国人的性格,很多年后,依然这样。
      五千年历史源远流长,泱泱大国或许真的以为自己是一位饱经风霜的老者,智者.....根深蒂固的思想,传统,不管好坏,都不愿重新理性的认识。
      五千年文化博大精深,今天又有多少人愿意去重视这国学?若是文化失传了,道德流失了,剩下的还有什么?
      我怕!
  •     一百多年之后,书里关于中国人的种种特点几乎没有任何变化。有什么样的国民就有什么样的政府,说的真是不假。
  •     这种好事都是自己的,不好的都是别人强加给自己的腔调一日不除,就一日不要做文化复兴的美梦。
  •       看这本书的目的其实很简单,就是希望借一个外国人的眼光看待我们的民族,因为那句当局者迷,我们可能总是沉迷于自己的幻想或是根本就不习惯对自我和国民性格进行审视。可我认为只有能客观认识自己的优缺点,才能促进个人和国民的进步,中国人缺乏诚信、缺乏时间观念、缺乏公共精神、责任心、同情心等等都是至今我们能明眼看到的,难道不应该改吗?素质的提高是走向一个理想社会的必经过程,必不可少。当我们每个人能突破自己狭隘的思想观念,难道我们的社会不会是自己希冀的美好时代?难道我们还愿意生活在一个充满虚假欺诈的社会中,药物不敢服用、奶制品不敢用来提高自己的身体健康?难道我们还总是愿意生活在一个冷漠无情的黑咕隆咚的阴暗潮湿的环境下,不说舍己就人至少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我们不能帮助身边人吗?一个天真无邪的小悦悦竟然成为我们残酷人性的牺牲品,不可悲?
  •     当然,我是认为民族具有劣根性的。不是说没有优点,不是说存在完美的民族。是两方面相较而言。劣根性更多些。你看从金瓶梅到儒林外史中的中国人。都是趋炎附势,满口道义的。当然,现在的我们也一样。
    我想这个民族竟然能承受历史上最多的灾难和折磨。不是没有道理的。
  •       将characteristics译为气质极贴切。气质在词典里的解释为风度,以及稳定的个性特点,从更加感性的角度说也可以理解为日复一日的经历所有悲欣交集所沉淀下来的气息。这种感觉不可量化,每个个体的区别之中具有的惊人的共同之处,便是一个民族的脸谱。
      当局者迷。日复一日只与同胞相处,竟以为世界之大仅有一种思维方式。柏杨也曾写中国人的丑陋之处,但依然跨不出身为中国人的桎梏。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只是带有感情的描述往往主观。
      虔诚而渎神,多礼而漠视他人感受,以礼义为立身之本却缺乏基本的同情心……中国人是戏台上的民族,描绘着分毫不差的画皮,而对虚假繁荣之下的人情冷漠 空泛的精神生活视而不见,且故步自封。
      莫名的想到乡土中国。五千年扎根乡土的民族,成于泥土亦毁于泥土带来的迂腐土气,缩于龟壳之中拒绝开化。赚钱结婚生娃维持住一个人一个家族的面子就是生命的意义,不明不白的生,不知所谓的死。
      
  •     听老外讲过去的故事
  •       首先我要声明,我看的是中文本,也就是翻译出来的,可信度有多少我不敢说,也许可以说是75%左右吧。
      
      其次,我喜欢这本书的内容。虽然这本书是作者还是在比较年轻的时候写的,所以看起来笔触中显出“愤青”的味道,想必还是很有感而发。古人说:身在福中不知福;又云“当局者迷”,尝尝我们自己搞不清自己是谁,有个从万里之外的“美国”来的老外给我们讲讲,我觉得自己可以更加清醒些,也就是对自己可以了解的更加深入、客观、全面,虽然有些痛的感觉也是很正常的。老子云“美言不善”,“善言不美”,我们子可以判断这本书是美还是善,还是丑或者恶。
      
      我觉得从整本书来看,作者是抓住了当时中国,特别是乡下的情况。最重要的是我觉得他所指出的中国人缺乏的不是“技术”,“科学”或者“教育”,最重要的是他提出中国人需要“同情心”,这个我很以为然。不过我觉得同情心的前提是empathy,所以呢,当下我们需要的是对于empathy的教育,让大家有同情的能力,然后才是同情之实。
      
      我感觉作者没有看到的是,或者他不知道由于什么原因忽略的是,中国人(那时候是清朝晚期,距今大约130年左右)之所以然是中国人就这样呢,还是朝廷故意造就的呢?毕竟,清朝外人当权超过了240年,大家心知肚明,这么长的时间可以改变很多东西,每个朝廷都有自己的想法嘛!自己的政策、方针、对策,但是基本上我觉得对我国的人民是没有什么好处的。作为异族,首先关心的自然是自己,也就是满族和附属的什么蒙古人、高丽人等,首要的还是满族。看看中国改革开放30年社会的变化,再看看文革十年对中国人的改变,我想作者看到的是某种影响下造成的结果,可惜的是,做着没有深入的思考这个现象的来龙去脉,和我们现在很多人一样。240年,相当于8到10代,坦白的说,我们现在哪家的家谱能够明明白白的告诉今人祖先那时候干什么的?没有,那是属于被历史遗忘的角落吧?岁月无情,古老的礼乐早就被遗忘了,也是有可能的,对吧。但是也有可能在清朝之前的中国也是这样的,但是谁能够告诉我们呢?据我所知,明朝也不是什么好时候,人民也是“水深火热之中”。那么我们推到什么时候才能够知道,才明白我们还可以呢?
      
      有时候我们真要多问自己一些问题 才好,这也是我读了这本书的心得体会。
  •     赚钱结婚生娃维持住一个人一个家族的面子就是生命的意义,不明不白的生,不知所谓的死。 只满足与人的动物性...就像个动物 除了动物本能就没别的了 恶心透了
    这本书看完更是觉得恶心透了 = =偏偏身边所有的人还认为是你不正常
  •     要说农耕文明和贫穷,还有日本,但是为什么日本没有出现这些问题
  •     深刻洞见。
  •     虽然是中国人,但是对于过去的历史却知道甚少,从外国人的角度来看中国,角度很独特,能看到自己没有注意或者已经习以为常的事情,很新鲜,也很震撼。
  •     200年的时间其实中国人一点都没变啊
  •     好,我不應該說沒有。。 但在西元2000年前多數是所謂的反省漢文化尤其儒家的問題,而這所謂的問題則是文化的黑暗。何懷宏的世襲社會書裡有間接的提到這個問題。連大部分的所謂新儒家都沒有理直氣狀的反駁所謂的儒家黑暗方面的問題。
    不是我不要面對問題,而是我認為問題不在那裡。漢族在脫離滿族的統治後本應先奠定漢人的回覆身份及文化面貌問題,然而立刻就進了太偉大的五族融合的情形,建立了實際上還是由漢族主導的中華民族,唯是漢族自導自唱,但漢文化卻長期沒有方向的情形。
    所謂的漢文化研究,長期以來比較空洞,尤其不能有宏觀觀點,因為已經被各種意識形態的宣傳所霸占了
  •       读完这本书,才发现现今中国在政治、社会和生活上的一切问题原来是百年前的延续。革命、新中国……人心却未更新。
      
      史密斯说,中国人在儒教的影响下,具有许多很好的品质,比如忍耐、勤劳、知足、节俭等等。但唯独缺的是人格和良知——过于务实,缺乏对自由平等的热爱。百年前的中国急需科学,尤其是化学,他担心由于缺乏良知化学技术会被滥用——如今实现了,滥用在生命必需品食品上面。他还提到了政治、民主、腐败、慈善……一切问题和如今并无二致。
      
      问题的关键是——为什么?知道为什么才知道如何改。史密斯认为信仰是关键,那么儒教的内容具体是什么,究竟对每个人有怎样的影响?不过我不认可他的“基督教才能救中国”这种说法,但自由平等博爱是否源于基督教呢?
      
      另外一种可能的原因是,中国长期的贫穷的农耕文明,造就了如今的文化。这其中的关键字是贫穷,那么为什么会贫穷?生养众多是一个因素,而男尊女卑则是生养众多的一个因素。所以最后,我又开始怀疑孔子了。
      
      历史读的不多,不敢乱下断言。但可能了解儒家学说是了解并解决如今问题的一个关键吧。
      
      心意更新——那天我们每个人的心都更新了——才是真正的革命。
  •     有点虎头蛇尾的感觉。最后两三章有很多长篇大论,我怀疑作者都搞不清自己想表达什么。
  •     自然是說: 外國人認為中國人愚昧,但是如果是指漢人,也假設他說的客觀,則漢人已兩百年成為第三等國民,許多問題也許與此有關,但與漢文化無直接關係
  •     不明不白的生,不知所谓的死。但,对于这个地方里非常多的人来说,或许生这件事本身就已经很难(或者被他们故意弄得太难?),所以也就没有心思去想生的意义所在了?
    故事的结局容易被记住,但几人会在意起因?或者说,会乐意直面起因?
    不过话说回来,身为当局者,能不被这样的环境同化就已经不错了。身在这个世界里数十载,有几人看着这些,能说出里面完全没有自己的影子呢……
  •     隔墙呼人,闻声识影,多有不中
  •     译者说得很好,原作者既有传教士的宽容,也具备知识分子的理性。我佩服作者的观察力和归纳能力。有些身为中国人而不自知的现象,也只有这些敏锐的外国人可以看得到了。时过境迁,距离那个中国人最无助的年代已经一百多年,很多东西都已经改变,我们仍旧可以看到渗透到我们骨子里的东西。性格是与境遇有关的,再过五十年,再看这本书,也许就不那么有价值了呢。。
  •       外国人虽有文化角度的不同点,但作者久居中国,自有许多值得参考之处。
      所说中国人各种弊端,似乎都是汉人。当时太平天国之乱刚过,清朝元气大伤,又少数民族防多数民族,肯定大有严刑加愚民的政策。反映在教育低落,语言能力及差等。西人所说自然可以参考,但如果不明白他们的局限,而因此自卑,那就太笨了。因此理解文章,才是要点。所谓反思,多数都是新宣传口号要趁虚而入,小心预防。这些宣传口号好像关心你,但都只是为自己谋利益。
  •     包装很不错,书的内容也很好。
  •        这本由美国传教士阿瑟·亨·史密斯写于100多年前的书,正如其书名所言,是对那个时代中国人性格的归纳与描述。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有意无意中,总会夸大或杜撰自身的优点,缩小或忽略自身的缺点,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因此外族人对我辈之看法,除了新奇外,总会在一些我们自身观察的死角处,给予一个精准的刺痛。一生剖析中国人性格的鲁迅先生对这本书赞誉有加,晚年时一直希望有人能将其翻译成中文。
       作者观察记述了20多种中国人性格,有褒有贬。难能可贵的是,100多年过去了,这些他所描述的性格,绝大多数没有随着时间而消失,可见其观察之细。然而,这恰恰是本书最大的遗憾,细致的观察戛然而止,作者并没有对他所总结的这些中国人性格的形成给予一个分析。也许,作为一个传教士,一个上帝的信徒,他的分析不言而明。
       我是在读贾雷德·戴蒙德 的《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之前读的史密斯的这本书,当时对史密斯这种浅尝即止的行为颇为不屑,然而,自身水平又使得自己无法对书中所描述性格的形成提出完整自洽的分析。直到读了戴蒙德的这本书,我终于慢慢形成了自己的分析结果,并对这本书及书中所述在理解上有了很大的进步。
       比如,作者在“缺乏时间观念”的章节中,详细生动了描述了中国人对时间观念的漠视,直到现在,我们也会在各种场合中听到这种批评或自我批评。那为什么中国人的时间观念不强呢?史密斯没有给予解释。中国的地理环境决定了中国注定是一个绝佳的农业社会。而农业社会对时间准确度的要求是宽泛的。过于精准的时间既不可能,也无意义。因此,古代中国将1天分12个时辰,即将时间精度定位现在的2小时。所以,如果把一件事定在“辰”时,那么2小时以内到达或完成,在古代中国都是守时的。而这是史密斯这种生活在工业时代、商业社会的人无法理解和忍受的。
       对于一个自恋的人,镜子是不能客观的反映出他的美丑,这时,别人的观察与评价就显得很重要了。
  •       哈尔滨出版社出的这套《知己文库》一共由五本书构成,也有的地方是卖三本的。这套丛书一共由《中国人的本色》、《中国人的德行》、《中国人的精神》、《中国人的信仰》、《中国人的修养》组成,亚马逊上面卖的是5本一套的,京东上面卖的是3本一套的(无《中国人的本色》和《中国人的中国人的信仰》)。这套丛书中,只有《中国人的信仰》(葛兰言)和《中国人的德行》(明恩溥)是老外写的,剩下的都是中国人写的。在推介的时候都把这两个老外的名字放在前面,给人一种错觉就是这套书是老外的合集,无论是书商还是出版社,这种作法都是非常不厚道的。
      就整体情况而言,在哈尔滨出版社的这套丛书中,《中国人的德行》应该是不错的,但是有些地方还是有所欠缺的。
      就《中国人的德行》一书的行文风格来看,个人觉得这个翻译是出自一个英语专业之手。先从书名上来看,相较于原英文书名Chinese Characteristics,感觉“中国人的性格”要比“中国的德行”要更贴切。再者文中的很多国人日常所用的俗语都给翻译的通俗化了,日常的俗语中很多都是押韵的或者连绵词之类,这么一翻译全无美感。再一个就是译者对于当时的历史其实掌握的并不多,翻译中的人名没有处理好,没有采用大家约定俗成的翻译。比如在184页的“为了能够把高级的外来水果引进中国,已故的内维厄斯(Nevius)博士在烟台的时候”,只要稍微对当时的传教有所了解的话,就很容易的判断出来这个Nevius是倪维思。不过就总体而言,翻译的文学水平还是可以的。
      明恩溥是一个清末民初来华的传教士,在中国读过了他的大半个人生。按照维基百科中英文版的说法,他的这本Chinese Characteristics(《中国人的性格》/哈尔滨出版社译为《中国人的德行》)得到了鲁迅的力荐的;按照这书的内容来讲得到推荐也是可能的。但就本书而言,并没有因为明恩溥本人是一名传教士书中就因之充满了各种宗教话语;实际上全书中只有一两处提到了基督教,其余部分都是在讲述中国人的characteristic。
      在《中国人的德行》一书中,明恩溥将中国人按照面子、节俭、勤劳、礼节、缺乏时间观念、忽视精确、误解的才能、欺瞒的才能、柔顺的顽固性、智力混沌、麻木不仁、轻视外国人、缺乏公共精神、守旧、不讲究舒适和方便、生命力、忍耐与坚韧、知足常乐、孝心、仁慈、缺乏同情心、社会台风、连坐受法 互相牵连、互相猜疑、缺乏信、多神论 泛神论 无神论等26个方面对中国人的性格进行了刻画,活灵活现的展示出中国人的精神面貌。作为一个外国人,一个将大半生奉献给中国的外国人,他对于这片土地和民众的感情是无需质疑的,因而他书中所写的中国人的性格也应该是较为客观的。
      围绕中国人性格的26个方面,书中各成一章,每个章节也就那么寥寥几页,因而这本书就非常适合在床头上看。每天看一个章节,对照书中所说自省,查漏补缺。
      我国历来以礼仪之邦以自诩,所以明恩溥所说的“节俭”、“勤劳”、“仁慈”等等这些词语对于“礼仪中华”来讲,都已经陈词滥调。可是环顾四周,你会发现人们经常为了座次安排的不周而争吵,甚至发生“以一杯羊羹亡国”的故事。我们真的就像传说中的那样明礼么?
      就像在描述中国人性格优点的那样,明恩溥在书中一针见血的指出了中国人的缺点。他在书中形象的用中国人所说的四君子中的“竹子”来代表中国人的形象。明恩溥说道,“竹子是一种非常典雅的植物,有多种用途,它既柔软又有空洞。东非吹来的时候,它就会向西弯曲,等西风吹来的时候,它又会向东弯曲,在没有风的时候,它就一点也不会弯曲。”
      书中的第78页写道:“(清)政府就像是一个立方体,当它翻到时,只不过是用另一个面着地而已,不管是从内涵讲,还是从外表说,如今都和从前是一样的。因此,政府是不可能被推翻的。这个反反复复的过程让中国人认识到了一个道理,那就是政府演变的结果就如同是猫用两脚走路一样,所有的东西都没有任何的改变。”明恩溥的这本书成书于拳乱之前,从拳乱到现在一个多世纪过去了,“所有的东西都没有任何的改变”,恍如昨夜。
      如今情势,看起来似乎已经不是当年明恩溥时代的大清国了,强国已经崛起。可是看着明恩溥的发问,我们能够有多大的底气来回答呢?
      “在你认识的中国人当中,可以绝对信任的有几个?”
      
  •       喂喂喂,你们是不是谦虚过了啊?
      还是装逼过了啊?
      一个个反省到刨祖坟了都。
      
      这种以偏概全纯主观个人经验观察然后还思考不精细不智慧的书怎么也能给捧的这么高?
      作者说盎格鲁撒克逊人的时候还知道简单分个类,尼玛一到中国人了就一刀切。您都不知道豆腐脑在中国可以是甜的可以是咸的么?
      国家大,地理位置千差万别,食谱都不一样的地方出来的人怎么会性格全都一样。
      
      然后那些喷中国人的,你们见过几个盎格鲁撒克逊人啊,你怎么知道那些性格好的不好的就只发生在中国人身上啊?
      
      总是笼统的一概而过,不去具体的情形和背景里分析人物性格形成的原因,先入为主的贴上标签,而忽略人性在本质上都是一样的,然后大谈特谈。
      
      真是蛋疼。
  •     我大华夏民族应当没有承受历史上最多的灾难和折磨吧,至少还比不上犹太人~
  •     这本书很不错,内容赞,质量也很好
  •     就像换了一个镜头看世界,新奇又有些许心酸
  •     要把各種不同的因素分開分析,不能迴避人的素質問題,也不能一味把問題歸罪與文化,除非有直接相關的研究做根據。目前沒有關於中國文化的研究,有的只是把魯迅等人的意見當作根據
  •     通过外国人视角了解国民性,值得读并反思
  •     甘愿自虐而宁愿虐死不不愿改变,这样形成的超强忍耐性不知道该哭该笑。好处是没被各种毒死吧。。
  •     不错的一本书!值得一读!
  •       这本书是从一个外国人的角度看待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人,那个时候的国人经历了内乱,但国家还算完整,外国人已经打破了中国原有的宁静,外国的传教士来到中国,带来了书中的这种思维碰撞。
      书中提到了很多中国的性格,这些有的现在还有,当然有的已经有所改变,当我们用旁观者的角度看待外国人评论自己的过去,会有别样的感受。开始看的时候有些随意,看到书中第二章的时候觉得有必要了解一下作者和成书时间。
      书中所写的都是“那个时候”的中国人,阿瑟·史密斯在写的时候用了一种看似客观的语气,但很明显带有英国人的角度,对看到的现象做了客观的记述,但给了未必客观的评价,但恰恰是这些评价值得我们深思,而这就是民族与民族的差异了。读的过程中,有些内容觉得还在自己身边,比如中国人的孝、知足、礼貌、面子、责任感等,书中的现象和描述尽管是百年前的,但现在仍旧如此。但还有一些已经有所变化,这些变化使得在看书的时候就想自己看到了那个时代的中国人,穿着长袍大袖,扎着辫子,憨厚的跟自己对话,比如忍耐力、慈善、同情心、优越感。而面子也体现的很有韵味。
      书中提到了很多矛盾,例如中国人的勤劳和惰性,中国人的诚信和猜疑,中国人的固执与顺从等等,这些即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特点,也看到了我们自身潜意识里的想法。
      当然还有些说法作为外国人是不能理解的,当然解说也就不可靠。例如讲到中国人的信仰,他始终不能理解中国人对儒释道的想法,在这一点上,另有研究更有说服力,例如曾仕强曾说,中国人礼佛不信佛。
      总体而言,这本书讲述现象多于仔细的分析,而这些欠缺的分析恰是读者的收获。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