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思想与社会研究(第2辑)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社会科学总论 > 中国思想与社会研究(第2辑)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3
ISBN:9787500476825
页数:593页

章节摘录

  我国原始社会末期,即“国家”产生前夜,是部落联盟的鼎盛时期。在部落联盟中,有一位由联盟各部落成员共推的“盟主”,由他来协调和管理公共事物。这个“盟主”就是部落联盟的首领。就历史的发展阶段而言,相当于传说中的唐、虞(即尧、舜)时代。“图腾”是部落的标志,而部落联盟的形成必然要求联盟体也有一“标志”。这个“标志”不应当是原先某一具体“部落图腾”的再版,而应当是联盟体中各主要部落“图腾”的合并。换言之,新的联盟体的共同标志(图腾),必须照顾到联盟体各部落原先图腾的特定部分,从而构建成一个新的“图腾”。这个新“图腾”就是原先各部落图腾的合并。是否如此?让我们分析考古中发现的事实。  山西襄汾陶寺遗址为代表的龙山文化,是我国新石器时代末期最重要的文化类型之一。上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考古工作者在一件彩陶盘内,发现绘有“蟠龙”图案。该“龙”头像“鳄鱼”,头上有角似(羊),嘴中吐芯似蛇,身躯盘屈,身上有半月形鳞纹(图10)①。很明显,这一图案已经不是某一具体动物的再现,而是综合了蛇、鱼、羊等多种动物特征的结果。人们仍将这种崇拜物称之为“龙”,但它已经不是“原始龙”,而是一种“合成龙”了。“合成龙”的出现,是中华龙产生和发展过程中一次重要的质的飞跃:因为它突破了原始龙框架,为其自己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它的内涵也更为丰富和深远。  ……

书籍目录

研究中国政治思想史的思路与心路从孝由观念到社会规范的发展看思想与皇权的协调——孝观念从孔孟到《白虎通义》的转变“儒家民本”与“南瓜之喻”——关于现代中国人是否应当研读儒家经典之我见儒家的伦理观念及其道德教化论——古典观念、历史实践及其现代转向信息传播·人君耳目·监视环境——从传播学视角看中国古代的监察文化对皇权与家天下的解构——论“天下为天下人之天下”“本”“末”关系:一个始终未能正确解答的命题中国古代社会救助思想析论共和与专制:罗马与中国古代文化遗传基因考异中华帝王思想与中华“龙”崇拜——从“龙”的产生与发展谈起荀子“君道”论的现代心理学意蕴汉代皇帝观念形成的背景、过程和性质“读经”与汉代社会道德建设《太平经》的孝治思想嵇康与陶渊明政治人格特征之比较唐玄宗与“天子之孝”试论李觏的君主观念真德秀《大学衍义》的人君之学朱元璋与儒士从利害考量看官箴民本思想的文化认同包山简“州加公”、“州里公”身份述论从“都”的性质看《周礼》与齐国的关系重识秦汉时期编户齐民的皇权主义帝王观念与汉代社会福利东晋皇权与士族权力博弈的两条线索——以王敦之乱为个案唐朝前期的太子教育试论唐代“乡”的行政地位及作用唐代藩镇问题再认识——以藩镇与州的关系为中心唐宋变革期乡村管理模式的转变元代汪古马氏家族的居地变迁明清时期的村规民约与乡村治理——以徽州为中心清朝基层社会权力结构的嬗变——由定州管窥中国基层社会群体分层与利益整合官绅合作与地方秩序之维持——一个传统区域绅士阶层的考察清人吸烟风气之考察晚清《公司律》推行过程的几个片段清末民初秘密教门向会道门的转变——以政府法令为视角的探讨试论《临时约法》对庙产问题的影响君主与共和:国体之争的再认识——以《甲寅》、《新中华》为中心的考察传统与现实:民事习惯与社会建设试论山东抗日民主政权的社会保障政策教育机构的地理分布与乡村人才流失的历史性思考新时期女性文学与现代国家意识周代礼辞与中国社会的“慎言”观念传统思维原错意识探源屈原的君臣观宋代诗人之禅观二题帝王观念的情感维度——对苏轼“乌台诗案”诗文的政治文化解读“女国民”的兴起:近代中国女性主体身份与文学实践李约瑟问题的中医学解读李约瑟问题的新制度经济学解读伊壁鸠鲁哲学与魏晋玄学的同异比较清代朴学与实证科学方法之比类研究“帝王观念与中国社会”学术研讨会综述生态-社会史研究圆桌会议述评“中国社会建设的历史与现实”学术研讨会综述

作者简介

《中国思想与社会研究》是南开大学“中国思想与社会研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主办的学术年刊。该创新基地是教育部批准的南开大学“985工程”二期建设的项目之一。该项目依托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经济史三个国家重点学科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以南开大学历史学、文学、哲学、政治学、社会学等一级学科为基础,旨在共同建设一个“中国思想与社会”为主题的新型的跨学科研究平台。

图书封面


 中国思想与社会研究(第2辑)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