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非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社会科学总论 > 并非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11
ISBN:9787301195918
作者:【德】彼得·瓦格纳
页数:272页

章节摘录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特点之一,就是社会计划方面的一次巨大实验。它持续的时间之长出乎意料,涉及人口之多、贸易中断和供应短缺程度之深也同样难以预见,这些都导致政府加强努力,驾驭社会经济活动。绝大多数情况下,这些措施都会得到雇主、工会及其他社会群体的同意,不过有时也并非如此。待到战争结束,人们普遍有一种印象,这类计划比自由的、市场的调控形式来得优越。布尔什维克革命的结局,以及魏玛首任政府中的某些官员不那么有力的证明,都让人直接得出上述结论,但那种体验的后果却是整个西方世界都感受得到的。20世纪20年代,随着自由市场的民主体制似乎东山再起,对于国家计划的这种热忱也有所消退。但经历了1929年的世界经济危机,计划情怀再度高涨。社会科学此时直接参与了这类计划措施(Wagner,1990,第九章)。  奥地利经济学家鲁道夫·希法亭,不仅对奥地利马克思主义颇有贡献,在魏玛共和国时期,也积极参与了德国社会民主体制的活动。早在战前,他就提出了自己有关“组织化资本主义”的概念。这种观念意味着,资本主义是可以组织起来的,这类组织化活动可以通过改良主义视角来贯彻。20世纪20年代期间,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 Kiel Institute for the World Economy).有一批大体可称左翼的经济学家,也提出了相关观念。该群体中有些成员还参与了30年代早期的经济计划论争,当时从美国新政自由主义者到苏联计划专家,各式各样的经济学家和政策制定者,都觉得这类观念很有吸引力。从1932年举行的阿姆斯特丹世界经济与社会大会(Amsterdam World Economic and Social Congress)就可以看出,那场论争及其国际扩散何其深广(von Bergen,1995. Alchon,1985)。  ……

书籍目录

致谢
序言:用历史的眼光探讨社会科学
第一编 重探社会科学史
第一章 经典社会学与现代性第一次危机:作为哲学性科学站不住脚,作为经验性科学毫无新意
第二章 现代性第一次危机中的政治分析:政治的时代,而非法律的时代
第三章 社会科学与现代性的组织化:调整社会关系
第四章 社会科学与改革联盟:社会复兴的迷思性承诺
第五章 现代性第二次危机中的社会科学:步调不一
第二编 再思社会科学的一些核心概念
第六章 选择与决策
第七章 行动与制度
第八章 文化
第九章 社会
第十章 政体
第十一章 现代性
参考文献
中外人名索引
中外机构与期刊索引
中外主题索引

作者简介

本书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考察了社会理论从19世纪至今的演变轨迹。第二编考察了社会科学中的一些核心概念,像选择与决策、行动与制度、社会、文化和政体、现代性等。

图书封面


 并非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27条)

  •     这是一本很严肃的书,并不像书名那么文艺。。。
  •     译笔和装帧是加了分的。历史梳理部分还比较连贯有重点,后半部分就没啥新东西嘛,“现代性作为一项问题意识”,呵呵呵。
  •     我提前来强烈赞美一下这本书的纸张和印刷质量,真是培文书系里面嗷嗷好的一本...anyway,读个书敢不这么穷讲究么@@|||读太快,很有害...以及各种论述上的不尽连贯性让偶尔爱开小差的我很快就跟不上节奏了...btw,为啥要读那么快呢...
  •     这大概是今年读得最艰苦的一本著作了。作为一本梳理社会科学历史与理论的书,其中的信息量和纷繁概念实在很复杂,这对我这样的社会学门外汉而言真的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但是读下来受益很多。到了书的最后,当作者说开放的问题意识才是真正坚固的东西的时候,我想到了西西弗的遭遇——现代性之中的人注定只能以这样的体验来构建新的“坚固”吗?ps,李康老师翻译得很讲究很贴切很节制,偶尔冒出来的口语甚至很可爱。
  •     这本看似松散的论文集,实际上有着明确的主题以及思考的路径。上篇从历史性的角度探讨了社会科学学科建制的过程,以及在建制的过程中,对于社会、政治的一些有意识地知识反应;其中,主线在于现代化的过程中,社会科学做出的不同反应,而这些反应与社会科学学科合法性的争夺关系很大。而这一论点,对于思考其他社会科学学科的历史有着启发,比如说新闻传播学科。下篇重新梳理了一些社会学基本概念,这些概念都与“现代性”牵扯在一起,勾勒出社会学理论在发展形成中的缺陷所在。一次又一次的理论重建,不仅展示出社会学出现的危机,也彰显了社会科学不断寻求理解的努力。在概念的梳理中,重要的是体现了社会学发展的历史性脉络以及不断纳入其中的反思性经历。总体来说,本书侧重于政治社会学的视角以及与现代性的诸多关联。下篇较为抽象与复杂。
  •     文艺的书名,扎实的内容。难度不小的一本书
  •     还没看 应该不错 配合看 一切坚固的都烟消云散了
  •     很一般
  •     真心不适合我这种毫无知识基础的初阶读者,太晦涩了,看了一遍下来,想死的心都有了。
  •     学术图书,需要静下来品读
  •     该书名字本来已经碉堡了,读完后,至少社会学已经被击溃了.........也难怪罗辑君这个“伪”社会学家才有救世主的才干~~~建议此书更名为《炮打伪社会科学:我的一张大字报》必然大卖~!非常值得一读!
  •     这本书挺好的 要慢慢看
  •     呼 读得真吃力 好吧 我是冲着封面去的
  •     单纯显摆一下
  •     全书专业术语,很不适合外行来看,前半本尤其云山雾罩,倒是第二编的文章写的比较清晰明了
  •     haha
  •     1、如此文艺的标题背后是极其变态的晦涩语言,我等小弱压力甚大········2、殊途同归,社会学又回到了对人类行为的解读和研究。3、社会学中关于行为的界定究其根本必须回到认识论的问题上,如果说要突破以往认识论的局限,就必须大胆的放开一些假说,甚至包括人类行为的生物学基础的一些假说
  •     旧瓶装新酒,有一些学术史意义,梳理了一些理论脉络,无新意,适合初阶升中阶
  •     作者提倡一种更加开放的、经验的、实证的社会科学,以应对第二次现代危机中那些源远流长的问题意识,秉承法国“新社会科学”的思路,提倡对情境的多元开放解释。对社会学史的梳理很迷人,尤其是第九章。由作者不同时期的论文辑录而成,因而全书来看行文存在重复和零散的问题。
  •     帮助梳理脑中混乱的大脉络,第二编关键词有索引的性质。
  •     读过一小部分。
  •     这本书的名字屌爆了!!!谁能想到会是一本社会学的著作~~
  •     新视角,值得一读。
  •     “名”不副“实”。
  •     比较快地翻完的
  •     俩小时翻了一遍,压根不懂...
  •     读了两周……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