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工人生活研究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社会科学理论 > 上海工人生活研究

出版社:上海辞书出版社
出版日期:1970-1
ISBN:9787532635061
作者:宋钻友,张秀莉,张生
页数:289页

内容概要

宋钻友,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曾出版《广东人在上海(1843-1949)》。
张秀莉,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与人合著《出入于中西之间:近代上海买办社会生活》。
张生,历史学博士。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著有《上海居,大不易——近代上海房荒研究》。

书籍目录

引言
上篇 工人人数、行业及生活基本状况
第一章 谁是上海工人
第一节 上海工人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节 进入工厂
一、农民进入工厂
二、农民进入上海的层级累进
三、手工业者与城市居民向工人的转化
四、来源与籍贯
第二章 如何成为上海工人:谋职与失业
第一节 谋职
一、私人途径
二、招考与聘用
三、临时工
四、包工制
第二节 失业
第三章 上海工人的规模、分布、行业分层
第一节 规模与所占人口比重
第二节 行业分布
第三节 年龄结构、熟练工与非熟练工
第四节 上海工人的文化程度
第四章 工作时间、工资与福利
第一节 上海工人的劳动时间
一、单日劳动时间
二、休息日与假日
第二节 收入与支出
一、名义工资
二、上海工人的实际工资与支出
第三节 上海工人的生活与福利
一、上海工人的衣食
二、上海工人的居住生活
三、房租与生活费
四、娱乐
第四节 福利待遇
一、劳工及子弟文化教育
二、医疗保健
三、消费合作社
第五节 工人生活与罢工
中篇 女工与童工的社会生活
第一章 最底层的被奴役者:女工的工作
第一节 工作环境
一、缫丝业
二、纺织业
三、卷烟业
四、火柴业
第二节 工作时间
第三节 非人道的管理与折磨
第二章 同工不同酬:女工的收入
第一节 人数优势与性别劣势
第二节 女工与男工的收入差别
第三章 一把辛酸泪:女工的日常生活
第一节 生活费支出的实证分析
第二节 女工的生活实况
一、吃饭
二、住宿
三、衣着
四、其他
第三节 婚姻、生育和疾病
一、女工的婚姻
二、女工的生育
三、疾病的折磨
第四节 包身制女工的生活
第四章 女工的抗争
第一节 自发的反抗斗争
第二节 斗争组织性的加强
第三节 日商纱厂中的女工斗争
第五章 弱小而又庞大的童工群体
第一节 童工问题的社会背景
第二节 童工的生活状况
一、丝厂童工
二、纱厂童工
三、烟厂童工
结语社会视野中的女工和童工问题
下篇 工人组织、社会公益团体与工人生活
第一章 工会
第一节 上海现代工会组织沿革
第二节 赤色工会
第三节 黄色工会
一、邮务工会
二、华成烟厂工会
三、上海市第九区皂业工会
第二章 帮会在工人中的影响
第三章 社会公益团体与工人生活
第一节 人力车夫互助会
第二节 浦东劳工新村
第三节 沪西公社
第四节 沪东公社
结语
参考文献

编辑推荐

  在古今中外城市史上,没有一个城市像近代上海那么内蕴丰富,情况复杂。它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是研究社会生活史的极好对象。

作者简介

《上海城市社会生活史丛书•上海工人生活研究(1843-1949)》为《上海城市社会生活史丛书》之一。在古今中外城市史上,没有一个城市像近代上海那么内蕴丰富,情况复杂。它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是研究社会生活史的极好对象。上海社科院编著的这套丛书,共有24本,《上海城市社会生活史丛书•上海工人生活研究(1843-1949)》为其中之一。早期工人研究内容多集中于劳资纠纷和罢工运动上,对工人生活层面却较少涉及。《上海城市社会生活史丛书•上海工人生活研究(1843-1949)》采取专题研究的方式,从“工人人数、行业及生活基本状况”、“女工与童工的社会生活”和“工人组织、社会公益组织与上海工人生活”三个专题,来对1843年上海开埠肇始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一段历史时期的上海工人的生活作了详尽的研究与分析,使读者可以藉此对上海工人生活史的一些基本问题有所了解。

图书封面


 上海工人生活研究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3条)

  •     下水道要给jake的,被我中途劫获,读资本论再读这书,很有感触。虽有干货,但整体还是有些糙,对有些问题的分析有待细化。
  •     就是一本众手拼凑的资料汇编
  •     在HK翻过,近来再读一遍。以工人形成、女工童工和社会网络三部分展开,采最宽泛工人概念为界,包括人力车夫这类人群,更类似于对近代上海基层社会的分析。标题略大,出于众手且篇幅不过30万,不能期望太多,总体属于材料的摘录,且材料解读片段化和表面化。有些章节带入个案加以分析,但观点大多取自前贤。不过,通过本书,可以把握上海工人研究的既有选题方向,以及了解上海工人生活的基本情况。本书最终认为上海工人生活具有复杂性,整体情况在全球并不算特殊,但没有更好地放在国际环境下考量,亦未突出内部差异;苦难生活构成了工潮的基本原因,然国民政府较为成功地通过工会和劳动法规将劳资冲突容纳到体制内,缓和阶级矛盾,消弭某党影响;工人生活有其都市化一面,如教育机构、体育运动的组织和劳工公社的创建。后两点较有新意,但展开有限。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