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主义与青年文化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社会科学理论 > 女性主义与青年文化

出版社:河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4
ISBN:9787564903602
作者:安吉拉•默克罗比
页数:218页

内容概要

安吉拉·默克罗比(Angela McRobbie),伦敦大学戈德史密斯学院传播学教授,研究领域包括青年女性、社会阶级、大众文化、亚文化及时尚,对青年日常行为中的文化产品,英国时尚设计者的生活及劳动形态都有涉猎。代表作品:《后现代主义与大众文化》、《英国时尚设计:旧货贸易还是形象产业?》、《文化社会:艺术、时尚、流行音乐》等。

书籍目录

探询和研究马克思身后的马克思主义——写在《国外文化理论研究丛书》付梓之际导言第一章  女孩与亚文化第二章  亚文化的清算:一种女性主义的批评第三章  工人阶级女孩文化第四章  杂志《杰姬》:浪漫的个人主义及十几岁少女第五章  女性主义研究的政治:在对话、文本及行动之间第六章  摇滚与性第七章  少女母亲:一个新社会阶层?第八章  多媒体世界“道德恐慌”的再思考第九章  成功的甜蜜滋味?做年轻女人的新方式译后记

编辑推荐

安吉拉·默克罗比的论文集《女性主义与青年文化》被视作英国文化,特别是青年文化研究的经典之作,其中五章是作者在伯明翰大学当代文化研究中心从事研究工作时的研究成果。    在这本写作时间跨度超过三十年的论文集中,默克罗比从许多不同的角度研究了英国青年文化问题,其范围涉及文化研究、媒介研究、社会学和性别研究等诸多领域,而从性别角度切入青年文化,是这本书的最大特色。

作者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女孩与亚文化、亚文化的清算:一种女婿生主义的批评、工人阶级女孩文化、女性主义研究的政治:在对话、文本及行动之间等。
安吉拉·默克罗比的论文集《女性主义与青年文化》被视作英国文化,特别是青年文化研究的经典之作,其中五章是作者在伯明翰大学当代文化研究中心从事研究工作时的研究成果。
在这本写作时间跨度超过三十年的论文集中,默克罗比从许多不同的角度研究了英国青年文化问题,其范围涉及文化研究、媒介研究、社会学和性别研究等诸多领域,而从性别角度切入青年文化,是这本书的最大特色。

图书封面


 女性主义与青年文化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轰轰烈烈的占领华尔街运动如在昨天,但通过搜索我才能确切地想起它发生在2011年。在这场以“无目标”为主旨的运动中,有一些青年人的主张令我颇为惊讶:ta们竟主张毒品合法化!在看到这一消息的瞬间,我顿时感到自己的落伍;然而,在《女性主义与青年文化》这本书中,我更加惊讶地发现:甚至早在上世纪60年代,这样的主张就已经出现了!看来,我何止落伍,整整落伍了一个世纪或许还不止。吸毒何以成为一种青年亚文化,这似乎不是一个难以理解的问题。与摇滚一起,作为一种对主流社会文化的抗议,无疑是青年们张扬反叛个性的便捷路径,这一反叛路径在战后欧美国家大为流行,成为60年代青年文化的主流,本书的讨论也主要聚焦于这一时期。非常有趣也是最有价值的是,作者不满意当时主流社会学家对青年文化的结论,她着力发掘青年文化中的性别差异,并以女性主义者的立场给予了批判性解读。我想这是一个颇有启发的思考路径。如果青年群体拥有自己的亚文化,那么这类亚文化,哪些是男性女性可以共享的,哪些无法共享,以及性别如何与阶级等结构性因素融合而构筑了青年亚文化的差异场景,这不仅事关青年,更在某种程度上揭示了社会的今日与未来的现实及可能图景。20世纪六十年代对于欧美世界来说,无疑一个是火热的年代,而青年,不止是火热年代的分享者,很大程度上,这个年代恰恰是由于青年才得以火热起来。毒品、摇滚与性解放,被公认为这个火热年代的代名词。然而,本书的作者却发现了火热背后的性别差异。如果说毒品与摇滚呈现了某种反叛图景,这种反叛,在作者看来,很大程度上竟是男性暴力的恣意彰显,摇滚因之成为某种显示男性气概的意识形态(P134)。这让我想起凯瑟琳·麦金农关于“性”场域的观点:因为把“性”视为“快乐的”,从而遮蔽了其中的性别权力结构;同样地,如果仅仅把摇滚视为单纯的叛逆文化,可能会忽略其中关于性与性别的微妙权力关系。与摇滚一道构成60年代欧美青年亚文化图景的,还有各种面向青年的杂志、唱片、服饰,等等,尽管不是每一样构成青年亚文化的要素都有明显的性别差异,但杂志中却无疑传达了关于女孩该如何这样的信息。在关于亚文化的讨论中,“风格”被视为必备的构成要素。什么东西能构成风格?主流论调将目光聚焦于阶级与种族,但作者指出了其中存在的悖论:亚文化的风格“本质上是隶属于它的男人的风格”,而在“主流的大众文化中,风格基本都被看成是女性或女人气的趣味”(P26)。由此或可以推论,“风格”的形成源于差异,而亚文化或可视为对差异的定型化,群体及群体中的个体借助有差异风格的亚文化,来达成不同差异群体的身份认同。我好奇的是,对“差异”的体认与理解究竟是基于现实还是某种被建构的话语?例如,摇滚亚文化的青年主体是否并不存在阶级差异?而仅仅只是“对权威和统治阶级霸权的脱离的集体诉求”(P32)?若是,是否意味着的代际的差异性足以取代阶级(蓝领阶级与白领阶级)的差异?而作者所探讨的“工人阶级女孩文化”的主体能否清楚指认“阶级”的意义?作者对此语焉不详,而提出“流行”、“休闲”、“快感”三个概念作为理解青年亚文化的切入点。而我之所以有这样的好奇,说到底源于我对自己所处时代与社会的感知。在一个“阶级”话语被消解、社会分层以致于不同阶级互不可见的情形下,亚文化形成的动力是什么?进一步说,哪些亚文化是可见的而哪些是不可见的?哪些是受推崇被追捧的而哪些又是被用来取笑以区分(等级)身份差异的?我想起在课堂上给学生放《归途列车》时的一个场景,当纪录片中的女孩走入一家理发店,面对镜头中的理发店小伙子们,班上的学生不约而同发出一阵哄笑,纷纷道:“哈哈,洗剪吹。”“洗剪吹”群体以其怪异的发型,尤其在所谓的“城乡结合部”常可见到,而这一可见性大概正是借助了网络的推动力,如果将其看作一种“亚文化”,无疑它是另一部分人来显示自身优越性的被讥笑对象。在这样的讥笑声中,阶级情感是无从唤起的;而这样的冷漠,究竟是由于阶级话语的消失还是因为阶级本身即复杂且层层分化(阶级是否可见?是否有具体的现实依托?),无法成为人们彼此认同的因素?纵观中国的历史,大致上,青年的声音大约在五四时期才第一次发出来(魏晋士人是否可算第一波青年亚文化?),而60年代的红卫兵的狂热或可视为第二波青年文化的高潮——在被国家领导人认可和鼓励的“造反有理”的论调中,其反叛性是否依然?80年代末期大概是第三波也许是最后一波青年文化的浪潮……此后,能够促成青年们反叛文化的文化与现实土壤尽皆不复存在,今天的青年,据我观察,保守多于反叛,因为终究,他们需要在“自由竞争”的社会中,去获得“个人成功”,哪里还会有反叛?

精彩短评 (总计9条)

  •     1)选录跨度为三十年的论文集,导致各章分裂,安排顺序也有些奇怪,无整体逻辑。2)有些论文很难提炼出论点,研究方法和论据也难以明白,没有深入研究过此领域读起来很吃力。3)翻译文体看起来很别扭,但译者应该尽力了。4)看最后的翻译手记却有豁然开朗的感觉。5)性与摇滚 这篇挺好呀,分析摇滚乐中传达的男性主义和女性主义信息,原来每个人对音乐的喜欢代表了其价值观,比如我比较喜欢表达女性主义的歌手:Bob Dylan,Bob Marley,Beatles,Joni Mitchell,Janis Joplin,Lou reed etc.6)啊原来yellow Submarine的故事和寓意是这样的,意外收获:D
  •     我觉得更偏向于讲女性主义研究方法和角度的书,而不是很系统论述女性主义与青年文化的书~~大概浏览了一遍。
  •     刚到手~
  •     作者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学术所为,来自哪里,要指向什么问题,因此,即使不存在“工人阶级女孩”这个概念,但也无妨她拿出例子来解释女孩们构成的自主文化/亚文化。残忍的现实是,三十多年过去了,这个解释框架仍然没有被打破——女性解放的停滞?!超级喜欢研究者的本地性、历史进步性和自反性!
  •     启蒙
  •     #女性主义与青年(亚)文化#,选题很有趣。少女杂志暗含的意识形态在女孩成长过程中对其女性气质和自我定位的规训;摇滚发展与常规性规范的突破重塑,从阳刚摇滚到华丽摇滚,从MOD、skinhead到Hippy,亚文化对性别气质界定的模糊;工人阶级女孩的囿于教育水平和思想观念的贫困化、阶级流动固化;成功新女性的个例被政治势力逐步拉向右翼新势力……有些章节读来冗杂无趣,但可能这就是“理论研究”的通病?ps借此书意外理清了英国摇滚亚文化发展史,神奇。
  •     麦克罗比作为WSG领军人物,弥补了之前保罗.威利斯,霍尔等人文化研究无形中的男性主义倾向,开启了除阶级之外性别文化研究的大门
  •     嗯…… 感觉与英国文化有隔阂
  •     左翼学者的著作总是这样激动人心,鞭辟入里。大力推荐这本书!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