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人的衰落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社会科学理论 > 公共人的衰落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7
ISBN:9787532745906
作者:理查德·桑内特
页数:441页

章节摘录

  第一部分 公共问题  第一章 公共领域  现代经常被用来跟罗马走向衰落的那些年进行比较:人们认为道德腐化蚕食了罗马统治西方的力量,同样,现代西方称霸全球的力量也被道德腐化削弱了。这种观念虽然极其愚蠢,但也有点道理。粗略地看,奥古斯都驾崩之后罗马社会的危机与当今的生活有相似之处;这种相似之处跟公共生活和私人生活之间的平衡有关。  由于奥古斯都时代已然逝去,罗马人开始将他们的公共生活视为形式的义务。公共庆典、帝国主义的军事需要、和家人之外的其他罗马人进行仪式性的交往,所有这些都成了义务;罗马人对这些义务的履行越来越被动,他们遵从公共秩序的规则,但在这种遵从之中投入的激情日渐稀少。罗马人的公共生活远离了血腥,他转而开始关注自己的情感,追求一种新的信仰原则。这种私人的信仰很神秘,既逃离整个世界,也逃离作为这个世界一部分的公共秩序的各种礼节。当时这种信仰在近东地区有不同的派别,其中基督教逐渐占据了主流;最终基督教不再是秘密流传的宗教信仰,它本身变成了新的公共秩序的原则。  如今,公共生活也变成了形式的义务。多数公民对国家事务漠然处之故不待言,而且他们的冷漠不仅体现在对待政治事件上。在人们看来,对待陌生人的礼节以及和陌生人的仪式性交往,往好处说是形式而乏味,往坏处说是虚情假意。陌生人本身是危险的人物,在大都会这种陌生人的世界中,很少人会感到非常快乐。总的来说,非亲非故的人之间存在的纽带和法律关系可以被当成一种公共秩序,它是人群的纽带,是“人民”的纽带,是政治的纽带,却并非家人和朋友的纽带。和罗马时代一样,今天对公共秩序的参与通常被当作是随大流的事情,而这种公共生活开展的场所也跟罗马城一样,正处于衰落的状态中。  过去的罗马和现代社会的不同在于公共生活的替代品,在于私密性的含义。罗马人私下追寻和公共秩序背道而驰的另一种原则,一种以对世界的宗教超越为基础的原则。而在私下,我们追寻的不是一种原则,而是一种自省,反省我们的精神到底是什么、我们的感觉中哪些才是真的。我们试图生活在私人领域中,我们只要生活在这样一个由我们自己和亲朋好友构成的私人领域之中就够了。  现代心理学关于这种私人生活的观念并不清晰。今天很少人会认为他们的心理生活是自发生成的,无关乎社会条件和外界环境。然而,在人们看来,心理自身又仿佛有一种内在的生活。人们认为这种生活是非常珍贵、非常精致的,如果曝露给社会世界各种残酷的现实,它就会枯萎;而只有被保护和隔离起来,它才会盛放。每个人的自我变成他首要的负担,认识自我变成了人们认识世界的目的,而不是手段。正因为我们如此关注自我,对我们来说,找到一种私人原则、向我们自己或者其他人描述我们的人格是什么才变得极其困难。内中缘由是,心理越私人化,它受到的刺激便越少,而我们就越难以感知到或者表达出感觉。  奥古斯都之后的罗马人私下追求东方的诸神,他脑海中的这种追求和公共世界是分离的。通过让军令和社会风俗屈从于一种更高层次的、迥然相异的原则,他最终将这些神明曝露给公共世界。而由于私人意义的现代界定,非个人体验和亲密体验的界限并没有这么清晰。我们只有将社会转换成一个巨大的心理系统,社会本身才是“有意义的”。我们也许清楚一个政客的工作就是执行或者起草法律,但除非能从政治斗争中看出这个政客的人格魅力,否则我们对他的工作不会有什么兴趣。人们谈论一个竞选职位的政治领导人时,会看他的为人是否“可靠”、是否“老成持重”,而非看他倡导的行动或纲领。这种无视诸多非个人的社会关系、过度关注个人性格的看法就像一个过滤器,影响到我们对社会的理性认识;它使发达工业国家中阶级的重要性变得模糊;它促使我们认为社群是由一群彼此自我封闭的人构成的,导致我们低估了陌生人之间(特别是城市的陌生人之间)的社群关系的价值。讽刺的是,这种心理形式制约了一些基本的人格优点–比如尊重其他人的隐私–的发展,也阻碍了人们理解如下道理: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说,每个人都非常压抑和紧张,所以只有当欲望、贪婪、妒嫉等不可告人的小秘密都被封锁起来之后,人们之间才可能有文明相处的关系。  现代心理学–尤其是心理分析–的进展建立在一种信念之上:通过理解独一无二的自我的内在运作方式,去除各种关于魔鬼和原罪的先验观念,人们也许能够从此不再害怕魔鬼和原罪,人们也许能够得到解放,从而更加彻底、更加理性地参与到一种处在他们自己的欲望边界之外的生活中去。人们大多空前地关注他们个人的往事经历和自身的情感,而这种关注被证明是一个圈套,而不是一种解放。  因为这种对生活的心理想象造成的社会影响很大,我想用一个乍看之下似乎不合适的名字来称呼它:这种想象是一种对亲密社会的憧憬。“亲密”意味着温暖、信任和敞开心扉。但正因为我们变得在所有的经验中都期待这些好的心理感受,正因为如此之多的有意义的社会生活都不能提供这些心理回报,外部的世界,也就是非个人的世界,似乎让我们大失所望,似乎变得无味而空洞。  从某种意义上说,我正在回到大卫?里斯曼在《孤独的人群》中所作的讨论。里斯曼将内在导向的社会和他人导向的社会进行比较。在内在导向的社会中,人们的行动和承诺依据的是他们内心的目标和情感;而在他人导向的社会中,这些行动和承诺的依据则是他人的感觉。里斯曼认为美国社会,以及处于觉醒时期的西欧社会,正从内在导向社会向他人导向社会进行转变。这个次序应该颠倒过来。西方社会目前有点像从他人导向社会向内在导向社会过渡–只是过于关注自我的人们说不清内在意味着什么罢了。因而,公共生活和亲密生活之间出现了混淆,人们正在用个人感情的语言来理解公共的事务,而公共的事务只有通过一些非个人意义的规则才能得到正确的对待。  表面上看,这种混淆可能是美国社会特有的问题。美国社会加诸个人经历的价值似乎会导致它的国民用个人情感来衡量一切社会生活。然而,虽则人们放大了个人情感,依赖它来理解世界的运作,但人们体验到的并非强烈的个人主义,而是对这种个人情感的忧虑。这种忧虑来自资本主义和宗教信仰的广泛变化。而这些变化的边界并不局限于一国一地。  这种对个人感觉的忧虑也可以被当成是罗马式“追求个人价值”的延伸和世俗化。这种追求并非在社会真空中进行的;促使人们追求这种罗马式的自我实现的,正是日常生活的各种条件。更进一步说,这种追求给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影响,要估量这些影响,并非对这种追求的文学研究所能毕其功。  要理解公共生活遭到的侵蚀,还需要某种常见的社会史模式之外的研究。谈论在公共领域的表达,自然会涉及到这样的问题:人类在社会关系中能够有哪几种不同的表达方式?例如,当有人恭维一个陌生人时,他这种举动跟舞台上演员的表演一样吗?如果缺乏一些关于表达是什么的理论,那就很难说公共生活中的表达都是空洞的。例如,对公共关系来说得体的表达和对亲密关系来说得体的表达有什么区别吗?  通过一个历史与理论之间的互动过程,我试图创造一种关于公共领域的表达的理论。在本书中,为了构建一种社会中的表达是什么的理论,我将一些公共行为、公共言论、公共服饰和公共信念中的变化拿来当证据。因为历史隐含着理论的线索,我试图以所得的抽象洞察力为线索,用来向史料提出新问题。  这种辩证的研究法意味着本书的论点只有在全书即将结束时才完整。人们无法将“理论”一下子和盘托出,然后将它当作地图,用来对历史进行按图索骥。然而,为了让这本书拥有一个清楚的开头,在本章中,我将会对公共问题在向现代社会演化的过程中的社会和政治因素进行讨论,而在下一章,我将点明一种关于公共领域的表达的理论的诸多要素。在本书接下来的篇章中,历史问题和理论问题将会次第登场。  公共领域之外的爱  当代社会的公共问题可分为两个层面:有些非个人的行为和事务并不激起人们的情感;有些非个人的行为和事务,当人们误认为它们是个人的事情时,会激起人们的情感。由于公共问题存在着这种双重性,它给私人生活带来一种麻烦。亲密情感的世界失去了所有的边界,再也没有一个人们可以转而投身其中的公共世界将其包围。也就是说,丰富的公共生活遭到的侵蚀扭曲了那些人们真心在乎的亲密关系。而过去四个世代以来,遭到最严重的扭曲的,正是最为亲密的个人体验:性爱。  四个世代以来,性爱被重新定义了,人们过去通过肉欲、如今则通过性[2]来定义性爱。维多利亚时期的肉欲涉及到社会关系,性则涉及到个人的认同。肉欲意味着性表达通过各种行动–选择、压抑、交往–得到揭示。性则不是一种行动,而是一种存在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中,性爱的行为是一种被动的后果,是双方有了亲密感情之后自然产生的结果。  19世纪的资产阶级提到肉欲时,几乎总是将其视为洪水猛兽,因而他们对肉欲的表达非常隐晦。所有的性行动都被一种侵犯的感觉所笼罩–性行动是男人对女人身体的侵犯,是两个恋人对社会规则的侵犯,而同性恋之间的性行动则是对更深层次的道德伦理的侵犯。在当代社会,大多数人已经不再害怕和讳言肉欲了,这是好事一桩。但是,过去人们认为性爱是一种受到约束的行动,和别的社会行动一样,它有其规矩,有其约束条件,有一些必要的、赋予这种行动以特殊意义的幻想;而现在,由于人们对现代社会的想象已经染上了亲密观念的色彩,这种看法已不再被人接受。性变成了自我的揭示。因而,一种新的奴役取代了旧的奴役。  我们的身份和感觉很大一部分是通过性得到定义的。然而,作为一种表达的状态、而不是一种表达的行动的性是混乱的。我们所有的经验必定跟性有某种关系,但性是自在的。我们发现它,揭示它,用言语来描绘它,但我们并不掌握它。如果性能够被掌握,那就意味着它是机械性的、工具性的,是和感情无关的–也即是将它和一些我们试图养成而不是顺从的情感一视同仁。维多利亚时期的英国人正是如此看待性的,所以他们可以说从肉欲的生活中学习,只不过由于诸多限制性欲的条条框框,这种学习来得太过艰难罢了。今天,我们不需要“从”性中学习,因为这意味着将性划离到自我之外。与此相反,我们持续不懈地通过性器官追求我们自己。  例如,来考虑一下19世纪“引诱”这个词和现代“恋爱事件”这个词的不同含义。引诱是一个人的性欲望被另外一个人–不一定是男人–激起,是对社会规则的侵犯。这种侵犯导致这个人其他所有的社会关系暂时出现了危机;通过负疚,这个人的配偶、孩子和亲生父母被象征性地卷入到这种侵犯中去;而一旦这种侵犯被人揭露,他们将会在事实上被卷进去。现代的“恋爱事件”这个词消除了所有这些危险,因为它断然否认性爱是一种社会行动。如今,性爱是一种亲密情感的东西,它本质上处于人们生活中所有其它的社会关系构成的网络之外。以前的观点是,性事和为人父母之间有天然的关系,所以一个人–不管是已婚的还是未婚的–若和他人做爱,便会改变双方的孩子作为另外一个人的孩子的身份。但现在这么看已经不合逻辑了。现在我们会说做爱是个人的事情,只跟个人有关,跟社会无关。在一些思想更为开放的人看来,婚姻也是个人的事情,也与社会无关。“恋爱事件”这个空洞而含混的词汇恰恰意味着一种对性的贬低,我们把它当成是一种可以通过言论公诸于众的事情。通过反抗性压抑,我们反抗了一种认为性具有社会维度的观念。  这种提倡性解放的努力既然给精神带来这么多好处,为什么还会致使自我陷入一种不可化解的混乱呢?在一个以亲密情感为现实的万能标准的社会中,个人经验通过两种形式得到组织,正是这两种形式导致了这种意外的恶果。在这样一个社会中,每个人都变得极其自恋,所有的人类关系中无不渗透着自恋的因素。在这样一个社会中,人们是否真诚和“坦率”地彼此对待成了亲密关系中的交易的一个特殊标准。  在一般人看来,自恋就是迷恋自己的美丽,但临床意义上的自恋与此不同。临床意义上的自恋是一种性格疾病,它的界定更加严格。它是一种自我陶醉,使人无法理解什么是自我和自我满足,什么不是。因而自恋就是不断追问“这个人、那件事对我有什么意义”。人们总是不断地提出别人和外界的行动跟自己有什么关系的问题,所以很难清晰地理解其他人以及其他人所做的事情。够奇怪的是,这种自我陶醉妨碍了各种自我的需要的满足,它致使人们在获得一个结果或者与其他人接触时感觉到“这并不是我想要的”。因而自恋具备了一种双重性:它既贪婪地陶醉在自我需要中,又阻碍它们得到满足。  自恋的性格症状如今是医生治疗的各种精神疾病最常见的病因。歇斯底里症一度是弗洛伊德所处那个性压抑社会的主要疾病,但现在大体上消失了。这种性格疾病与日俱增,是因为一种新的社会促使它的精神要素得到增长;也因为在这样的新社会中,处在个人界限之外、处于公共领域之内的社会交往已不再有意义。为了避免弄错这种性格疾病得以广泛流行的社会背景,我们得小心地界定它究竟是种什么样的病症。这种性格疾病并不必然导致精神错乱,受到它影响的人也并不总是生活在一种迫切的危机状态中。承诺的退缩,对“我是谁”的不断追问,给人们带来了痛苦,但并不造成已入膏肓的疾病。换言之,自恋并非一种可能会导致自身毁灭的病症。  在性的范畴之内,自恋致使性爱和任何个人的或者社会的承诺脱离关系。在人们看来,要得知自己是谁,或者要找到一个“合适”的人来证明自己是谁,必须拥有“足够”的性经验;而对性爱做出承诺,将会限制自己获得“足够的”经验的机会。在受到自恋影响的性关系中,双方相处的时间愈长,从中获得的满足便愈少。

媒体关注与评论

  桑内特将社会理论和历史经验加入了引起争论的主题中:公共世界的平台已经被私人心灵场景侵占了,造成了对个人和社会的损害。桑内特的对现代工业社会中市民生活贫困根源的探询,开辟了一个令人惊奇的戏院、政治、城邦生活和家庭功能改变之间的关系的独特视角。  ——卡尔·朔尔克,普林斯顿大学  令人惊奇地呈现着个人和公共表达风格的交替转换……桑内特有时会立刻变身为一位历史学家、社会学家,或是精神分析法学说的学生、城市生活中的主持牧师。我从来没有读过一本书像桑内特这本书这样,表达了如此多的现代经验。  ——罗伯特·莱卡赫曼,《星期六评论》  《公共人的衰落》值得我们所有人深思,桑内特的预言在一定程度上也在我们身边上演。尽管他探讨的是一个严肃的话题,但阅读他的著作却是一个愉快的体验:流畅的文笔与深邃的思考合一,并无一般学术著作的艰涩感。对于那个灰色的图景,他没有直接开出药方,但已经暗示我们:在人类文明史上,城市通常总是积极的社会生活的中心,人们需要的不是一个马赛克式拼接的、孤独的个人或小共同体组成的群岛式社会,而是一个所有个体积极参与的社会。  ——书评人维舟,《广州日报》

内容概要

理查德•桑内特(Richard  Sennett),1943年生于芝加哥,1969年获哈佛大学博士学位。曾任耶鲁大学讲师(1968-1970)、布兰德斯大学助理教授、纽约大学教授(1972-1998),1999年起担任伦敦政经学院社会与文化理论教授,以及社会学与社会政策教授,并曾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与福柯有过合作关系。他的研究领域为:城市社会学、艺术/音乐、家庭、观念史与身体史。他的著作甚丰,主要著作有:《19世纪的城市》(1969)、《阶级中隐藏的伤害》(1972)、《眼睛的良心》(1990)、《肉体与石头——西方文明中的身体与城市》(1994)、《不平等世界的尊敬》(2003),以及三部小说。
他在学术生涯中因其突出贡献获奖无数,尤其是2006年,在德国“因为其对我们时代的理性的分析”、“在社会学和史学方面的突出成绩”获颁“黑格尔奖”,这个奖项每三年才评选一次,此前获奖的学者包括哈贝马斯、保罗•利科。

书籍目录

中文版序
致谢
第一部分 公共问题
第一章 公共领域
公共领域之外的爱
死亡的公共空间
公共领域的变化侣
现在中的过去
第二章 角色
角色
公共角色
城市中的公共角色
证明或者可信性?
第二部分 古代政制时期的公共世界
第三章 观众:陌生人的聚集
谁到城市来?
他们住哪里?
城市布尔乔亚的变化
宫廷和城市的相互影响
第四章 公共角色
身体是服装模特
话语是标志
充满激情的非人格领域
第五章 公共与私人
公共表达的范围
自然表达处在公共领域之外
公共和私人就像社会的分子
分子破裂
第六章 作为演员的人
普通人对作为演员的人的看法
狄德罗的表演悖论
卢梭对作为戏院的城市的控诉
卢梭的预言
第三部分 19世纪公共生活的混乱
第七章 工业资本主义对公共生活的影响
19世纪城市人口的新变化
城市的区域划分
城市变化和布尔乔亚的生活
公共商品
第八章 公共领域中的人格
巴尔扎克的看法:人格是一种社会规则
公共领域中的人格:身体的各种新形象
戏台展示了街道不再展示的真实
人格和私人家庭
推翻过去的革命
总结
第九章19世纪的公共人
演员
观众
第十章集体人格
1848:个体人格战胜阶级
Gemeinschaft
德雷弗斯事件:破坏性的Gemeinschaft
谁是真正的激进主义者?
第四部分 亲密性社会
第十一章 公共文化的终结
第十二章 卡里斯玛的去文明化
卡里斯玛理论
卡里斯玛和仇恨
电子技术加剧了过去的沉默
造星系统
第十三章 共同体的去文明化
建筑在共同体周围的壁垒
建筑在共同体内部的壁垒
共同体的人性代价
第十四章 失去演技的演员
游戏能力是公共表达的能力
自恋削弱了这种能力
自恋的调动和一个新阶级的出现
自恋是当今时代的新教伦理
结论 亲密性的专制统治
附录 “我控诉!”
译后记

编辑推荐

  本书为美国著名社会学家理查德·桑内特所著,全书主要探讨了公共生活和私人生活的失衡以及由此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影响。桑内特对众多历史材料进行了详尽的实证分析,完美地解答了诸多另人困惑的问题:何以人们会把陌生人视为威胁?为什么时至今日,普通人参与公众生活的惟一方式和途径就是保持沉默,充当听众?而这些反过来又给人们的精神性格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桑内特的结论是,孤独是现代性不可避免的后果,致令个人向私人生活靠拢,而这也就是所谓的公共人的衰落。该书在海外声誉卓著,是历史社会学、社会生活研究等学术领域的扛鼎之作。  作为汉娜·阿伦特的学生和于尔根·哈贝马斯的好友,理查德·桑内特和他们两个人鼎足而立,分别代表了西方公共生活理论的三种各不相同的学派。本书正是桑内特研究公共生活的扛鼎之作,也是他的成名之作。  本书具体展示了现代社会特有的公共生活现状,从城市人口、建筑交通、户外空间、环境失衡等方面揭示出人们的紧张和焦虑,由此证明了现代社会普遍存在的自我迷恋是公共生活衰落的结果,而公共生活的衰落,则是入侵公共领域的人格引起的。全书通篇对此观点作了细致精辟的分析和论述。作者追述了18世纪以来西方城市发展的历史,对宫廷、布尔乔亚阶级、市民阶层的社会存在和交往进行了广泛的涉猎:从文学、宗教、艺术到戏剧、音乐,再到服饰、话语、视觉、人格、角色。其中不乏对著名作家巴尔扎克、狄德罗、卢梭等人的分析。最后还指出了人们应当积极参与公共活动,在社会中主动积极地追求自身的利益。  对于正处在转型期间的中国来说,这本经典的社会著作有助于我们理解当今中国社会——尤其是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中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之间界限模糊的问题,具有很高的学术和借鉴的价值。

作者简介

作为汉娜•阿伦特的学生和于尔根•哈贝马斯的好友,理查德•桑内特和他们两个人鼎足而立,分别代表了西方公共生活理论的三种各不相同的学派。《公共人的衰落》正是桑内特研究公共生活的扛鼎之作,也是他的成名之作。
《公共人的衰落》具体展示了现代社会特有的公共生活现状,从城市人口、建筑交通、户外空间、环境失衡等方面揭示出人们的紧张和焦虑,由此证明了现代社会普遍存在的自我迷恋是公共生活衰落的结果,而公共生活的衰落,则是入侵公共领域的人格引起的。全书通篇对此观点作了细致精辟的分析和论述。作者追述了18世纪以来西方城市发展的历史,对宫廷、布尔乔亚阶级、市民阶层的社会存在和交往进行了广泛的涉猎:从文学、宗教、艺术到戏剧、音乐,再到服饰、话语、视觉、人格、角色。其中不乏对著名作家巴尔扎克、狄德罗、卢梭等人的分析。最后还指出了人们应当积极参与公共活动,在社会中主动积极地追求自身的利益。
对于正处在转型期间的中国来说,这本经典的社会著作有助于我们理解当今中国社会——尤其是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中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之间界限模糊的问题,具有很高的学术和借鉴的价值。

图书封面


 公共人的衰落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5条)

  •     所谓公共人意识,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关心国家的责任心,参与社会的责任感,是一种跳脱小我的公共意识形态。那些管理国家,提出讨论公共空间(俗称社会)现状的思想都可以称为政治。其实很少有不被政治形态控制下的思想存在的。政治影响无处不在,只是多少罢了。政治现如今在中国很尴尬,大约是文革那种人人自危,专断的政治形态把人压抑了太久了吧,所以在后来的几十年一直都在缓慢释放由那个时代积累的怨气。中国政治如今作为一种常常被批判反省的对象,成为一切不满和怨愤的发泄目标,社会上的很多问题的产生都被归因于政治不够完善的结果。封建专制下的老百姓大都不敢不愿议国事的结果导致统治者变本加厉鱼肉和宰割的恶性循环。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公共人意识再次调动,全民集体参与政治将其推翻。但随后又有了人人亢奋参与政治,最终导向的激进极端虚妄生活氛围的文革。文革令我们反思。便有了之后不恤政治,专心自我,致力经济的‘下一代’。这一代的人不喜好虚妄浮夸,眼高手低的讨论政治,加之以往的历史表现,主观又觉得政治人是很xx的,倒还不如投身商场利益分明。便自然有所避讳。至多与政治保持互相利用的关系。无论是否矫枉过正,这都是这一代的想法。因为就算谈论政治,也未必能够参与,就算参与了,也未必能够发生实质性的改变。精力耗费所得也未必物有所值。这一代人是很实际的,不做性价比不好的买卖。术有专攻,毕竟人的生命有限,及时行乐才是最重要的东西。政治有时很虚伪很虚无,责任心和道德感也总是很虚妄,调动起来的公共意识也总是容易被利用。所以他们宁愿摆出一个清高的姿态,也总比参与却没有任何意义单纯的消耗肾上腺素要高贵许多。现如今的中国普通公民,最具有公共人意识形态的怕是只有‘愤青’了,而他又给大家留下什么样的印象呢?事实上,中国政府不是没有提倡公共人教育,而是公共意识早已在以往的历史表现中被‘恶心’‘连累’到了。可以看出,当今的社会,政治已然成为一个尴尬而不讨好的名词。不求实际夸夸其谈的公共人和专心自我的独立人。所有事情都有两面性。公共人意识就是这样,长久则无,常无则有,此消彼长。参与的队伍一旦大了,鱼龙混杂,也就变味了。
  •     阿伦特、桑内特、哈贝马斯,是西方公共生活理论研究的三大代表人物,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对公共领域分别进行了精彩的阐述,若要探明三者对于传播的看法,梳理清楚他们有关公共性的论述,是必不可少的前提。一、何谓公共性?康德在谈到启蒙的时候说到:“必须永远有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并且惟有它才能带来人类的启蒙。”,而“公开运用理性的自由”是要优先于“私下运用理性的自由”。阿伦特继承了康德的思想,将公共性表述为一种显现:公共就意味着,任何在共同场合出现的东西能被所有看到和听到,具有最大程度的公开性。阿伦特把公共性看做是世界本身,事情的世界处于拥有这个世界的人之间,就犹如一张桌子被放置在围着它坐在一起的人们之间,世界像每一个中间事情一样,将人相互联系,又彼此分离开。这种公共性不是某种人类的共同本性的产物,它的存在来于共同世界借以呈现自身的无数观点和方面的同时在场。哈贝马斯则将公共性看做是公共领域发挥作用后显现出来的一种基本特征。哈贝马斯指出:公共性本身表现为一个独立的领域——公共领域,它与私人领域相对立。他认为在有些时候,公共领域就是跟公共权力机关直接抗衡的公众舆论领域,在哈贝马斯看来,公共性与公共领域基本上可看作一个概念。二、 阿伦特——言谈使人成为一种政治存在阿伦特认为,人的本质是政治性的,一如亚里士多德所言“人是一种政治动物”,即人作为一种动物,天生处于公共的社会关系网络中,并在公共空间的生存中逐渐形成了之所以成为人的能力。这就意味着,只有在公共的世界中,在他人的持续在场中,人才能显现出自身。 阿伦特的公共性思想是在批判政治现代性的背景下展开,但同时又立足于追复古希腊城邦政治生活传统的意义,因此对传统的复归与对现代性的批判,构成阿伦特公共性思想的一个基本立场,其公共领域理论范式、行动理论、言谈沟通等理论都是以古代城邦的生活图景为参照系。古希腊城邦时期,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之间泾渭分明。私人领域只能满足人们生存的必然性,公共领域才是自由王国和永恒世界。公共领域为公民交谈、争论、表现自己提供了空间,所有的公民彼此交谈,在这里只有言说具有意义,无言的人——那些城邦之外的奴隶或者野蛮人,丧失的不是言说的机能,而是丧失了一种生活方式,即公共生活。虽然通过在公共领域的展现,一个人的卓越、与众不同及自由得以证明,但随后的资本主义扩张,打破了古代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泾渭分明的界限,把过去属于私人领域的生产和经济内容,放到到公共领域来解决,从而产生一个新的领域——社会领域。社会领域侵蚀了原本独立性的公共领域,使其逐渐成为私人领域的一种功能,同时,家庭管理、经济活动等一切从前从属于私人领域的事务变成了唯一所剩的为人们共同关心的东西,于是私人领域也从此消失了。因此恢复古希腊时期的公共生活空间,恢复人的公共交往能力,成了阿伦特重建公共领域的理想愿望。而言说则成为阿伦特实现这种公共领域的重要途径。因为正是通过各人的言语与行动,每个人才得以与其他的人区别开来,同时又使得人与人之间构成了一个共同置身于其中的世界。并且人们每个人都必须、事实上也只有通过自己的言行才能确立自身,向人们表明自己的身份,回答“我是谁?”,积极展现自己的独特,从而将自己显现在人类的世界当中。阿伦特别强调到,言语与行动是密切相关的,没有言语的行动就不再是行动,因为这就没有了行动者,而行动者只有当他同时也是说话者时,才能狗成为行动者。现代性社会的问题就是,行动和言说的分离,政治的重心从行动转向了言说,言说不再是人们的彼此之间进行的平等的、多样性的对话和交谈,却变成了一种说服的手段。二、哈贝马斯——语言交往基础上的公共领域阿伦特提出了公共领域的概念后,哈贝马斯进一步阐释:公共领域是一个关于内容、观点也就是意见的交往网络,在这个网络里,交往的内容被以一种特定方式加以过滤和综合,从而成为根据特定议题集束而成的公共意见或舆论。 也就是说,公共领域是一个人们相互交流而形成的“社会空间”,是人们能够自由平等对话和交往,表达和公开意见,形成公共舆论领域。任何通过话语交流而进行的观点、内容交流的领域都属于公共领域。哈贝马斯认为公共领域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历史形态。第一阶段是古希腊城邦公共领域阶段,也就是阿伦特一直追复的理想生活。第二阶段是中世纪的代表型公共领域。因为私人占有和公共主权合二为一,不存在古典意义上的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对立模式,因此代表型公共领域不是社会领域,而更是一种地位的标志。第三阶段是资产阶级公共领域。由于代表型公共领域所依赖的封建势力、教会、诸侯领地和贵族阶层发生了分化,形成对立的两级,最终分裂成为公私的截然对立,并且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现代意义上的公共领域——资产阶级公共领域便得以产生。资产阶级公共领域最初表现为文学公共领域,以咖啡馆、沙龙、宴会等形式探讨文学。在探讨文学的过程中,逐渐开始对政治权力进行批判,文学公共领域的功能发生转变,进入政治公共领域,在政治权力之外,对社会进行批判。但一如阿伦特所描述的那样,私人领域逐渐走向公共化,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之间界限就渐渐消失了,经济生产的市场规律渗透到了私人领域,公众的批判意识转变为消费观念,从文化批判的公众转变到文化消费的公众,这就是哈贝马斯所说的公共领域转型的典型标志。哈贝马斯预想重建的是介于国家与市民社会之间, “未封建化之前”的资产阶级早期的公共领域。它的基本原则是参与性的、平等的和理性的对话。这 “公共领域”的概念本质上是一个对话性的概念,是以在一个共享的空间中聚集在一起、作为平等的参与者面对面地交谈的相互对话的个体观念为基础的。不同于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以来的哲学家,哈贝马斯认为语言首先还是用于交往的,而不是出于纯粹认知目的。在交往过程中,每个人都要对其他人的有效性要求亮明“肯定”或“否定”的立场。除了所表达的主张具有可理解性外,说话者也要主张他所陈述的是真实的;他的意图的明白表达是真诚的;相关于一个大家承认的规范背景,他的话语自身是正当的。在此,用于沟通的语言作为一个交往媒介,被行为者用于互相沟通,进行交流,达成共识,从而使行为协调一致,实现公共精神。 三、桑内特——在沉默里衰落的公共人桑内特对公共领域的表达是形象而具体的,他从日常行为和社会交往角度出发,通过细致描述公共言论、行为、服饰等变化将一个不断遭到侵蚀,直至衰落的公共生活图景展现。同阿伦特一样,桑内特认为,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之间清晰的界限,是公共空间存在的前提,人们再入公共领域的同时,也在私人领域实现了自己的本性。在桑内特看来,公共领域是一个由于熟人、陌生人一群相互差异较大的人构成的社会生活领域,这个领域是处于家人和好友之外的,是随着大都会兴起后,各个不同而且复杂的社会群体发生联系时产生的。但19世纪后的,封建制度的衰落,工业资本主义兴起,世俗的城市文化形成,使得共同生活结构发生了内在的变化。私人领域对公共领域的叠加,公共表达的系统变成了个人表述的系统。人们作为交易,彼此揭示各自内心情感,使得原本陌生人之间的共同的价值观消失,人们越来越关注自我,沉浸在内心世界和家庭生活里,不愿意与陌生人交流,而只是穿行在他们之中,公共行为变成了一种仅仅供应与观看的举动,人们不再通过社会的交往,而是观察来了解公共领域。保持沉默,成为人们参与公共生活的惟一方式,人们也渐渐失去在公共空间进行交流和表达的能力,现代公共领域也由此发生了本质改变,变成一个人们相互看见却又彼此隔离的领域。虽然阿伦特、哈贝马斯、桑内特并没有专门论述传播,但通过梳理他们三者对公共性及公共领域的观念,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是把言谈作为人成为一种政治存在,确定自身意义的根本,还是是建立公共领域的基础,亦或者现代社会中,公共人逐渐衰落的原因,作为交流的传播显然是要构建公共生活和空间的重要途径与手段,而如何实现多样、平等、自由的公共讨论和交流也成为现代传播媒介的巨大使命。
  •     李继宏的翻译水平实在让我产生了太多看不下去的感觉。但幸好作者 理查德·桑内特 的实力实在是太强了。这本书从历史开始讲,描绘了欧洲特别是巴黎和伦敦在17世纪-18世纪-19世纪的变迁。从戏剧,建筑,文化,人们的衣着,交流方式,政治行为等众多方面的变迁来表现。很多细节的描述,对于我们这些非西方人来说,真的是太具体、太全面地了,如有要深入了解西方的历史、西方的文化这是部极好的书。由于理查德·桑内特非常偏向于西方历史文化变迁细节上的描述,对于我们这些非西方人来说理解起来有难度,而李继宏的翻译又是太糟,或许后面还有一些删节什么的,所以我估计大家是看不大懂前面大半部分的逻辑推理的(我也没大看懂)。只有到最后的部分,作者才总算讲到了现在的社会问题。但和前面的长篇大论的细节描绘来说,实在是太短了,我都怀疑有没有什么删节了。全书看完之后,发现作者只是阐述了这样一个问题,这样一个历史,这样一个事实,这样一个逻辑,对于解决之道,作者没有任何的想法,这点令我蛮失望。不过作者对于西方历史、西方文化变迁的把握和理解确实太令人佩服了!全书看完之后,有一点对于人类社会的失望感。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还没读完,做个标记。近期读完。
  •     中医C913/19中医外借20120927
  •     四星是给桑内特的,本来要五星的,扣一星因为翻译,这个译界毒瘤什么时候消失,我敲锣打鼓庆祝
  •     翻译水平可以再提高一点
  •     和哈贝马斯、汉娜阿伦特齐名的桑内特对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中自由流动的各种符号进行的各种精妙绝伦的历时性研究,渗透了巴尔扎克、狄德罗、卢梭著作的丰富引证,其非凡洞见实在令我等社会学菜鸟叹为观止。
  •     探讨了为什么今天领导人情感化的演技与bullshit能够遮掩他的劣行及无所作为 作为一部身体史著作 可以和《身体形态》对照来读 前者揭示人们蜷缩到家庭之中的现实 后者却那样强调家庭的价值
  •     可信不可爱,难度太大
  •     把这本书完完整整地看过以后,会有一段时间习惯性以桑内特的方式看人看事,这样不太好
  •     既然桑内特看到了情感对公共领域的作用,但又没有区分情感,比如按照他的路径,人格的和非人格的,那么情感也对应着自然的和非自然的。情感对公共领域不仅是导致其衰落(非自然的),也有可能促进其形成,在绝境中。(自然的)
  •     你上一次在公共场合跟陌生人说话是什么时候。
  •     非常有意思,很系统。
  •     从多个角度分析了公共人衰落的原因,提出了颇多具有启发性的概念,是一本大作。
  •     公共空间的非人格化特征;亲密和这个时代普遍的自恋型人格破坏了这种非人个性,进而导致公共领域的衰弱。
  •     书很不错
  •     略有点难懂,从戏剧、文学等角度分析18世纪到现在西方城市中公共生活和其中人的变化。
  •     还算不上读此书的最好时机,收获甚少。
  •     读的好累
  •     体现了社会学的想象力,但有些例子还是略牵强,有还原论倾向,不过对文明的定义很有意思
  •     这本书研究所研究的内容对于当今社会来说非常有意义 我知道这本书的缘由就是杂志《大众软件》上关于“网络隐身族”的一篇文章中对于本书的引用 作者运用较多的历史研究和文献研究论述了自18世纪以来至今由于人格侵入所造成的公共生活的衰落 让我们对于现代人冷漠状态的来由有了一定的解答 本书引用资料庞杂 涉及音乐服饰戏剧等文化艺术领域以及一些历史事件和韦伯 佛洛依德的论述和 “人间戏台”理论 所以要找出中心论点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如果之前参照读一些哈贝马斯和汉娜的著作可能会更好理解
  •     开篇有些吸引人,之后就觉得作者过于罗嗦,或者说不够直接,不太喜欢行文风格。
  •     被译毁了
  •     和哈贝马斯一起看 很有趣
  •     有些材料的处置恐怕有点随意了吧,但桑内特无疑是有洞见的,入得其内,出得其外
  •     一位摄影老前辈推荐给别人看的书,看似和摄影没什么大的关系。
  •     不错
  •     胡乱吞枣看了一星期,太过晦涩,涉及的内容过多,包括社会学、历史学、心理学、戏剧、城市人口学、建筑设计。但查阅相关资料也总算多少明白作者要表达的意思。作为和哈贝马斯和汉娜·阿伦特三足鼎立的公共生活讨论者,桑内特试图唤醒现代人的公共激情,重建公共社会。但我始终觉得这个观点在全书中若隐若现,并未充分表达,可能本人水平有限。
  •     标题有点吸引到我
  •     读了太多坚硬的社会学,桑内特柔软得让我颇感为难。不知道这是不是在本质上也只是一本他的论文集,所以头绪很多主题也很多,两个主题之间的边走让我颇觉茫然。所以无论如何也把握不到衰落作为一个过程(呃,我想到了赫伊津哈的那本书),而只能捕捉到一处处缺乏语境的社会史述写,甚至去关注作者在文献引证上的一些近似率性的处理。不过至少就我能把握的部分而言,桑内特老爷爷还是深具洞见的,特别是在这样的时间点一手读着对韦伯和弗洛伊德的克里斯玛修正,一面看着一位克里斯玛型人物何以用克里斯玛纾解危机。|||我不太相信李继宏的译笔,他敢于植入那么许多的中国俗语,为啥非要把我们熟悉的法国总统德斯坦(d'Estaing)用(也许)原文的Giscard译成季斯卡...
  •     学术论作,不敢兴趣的还是别看了,会精神崩溃的!!不过自己看着感觉不错。
  •     书是好书,但翻译看的那个累···以后再不看社会学的译著了
  •     看不懂的好书。。。不明觉厉。是不是我智商有问题
  •     現在的公共空間不再是梵高畢加索的咖啡館,而成了愛德華·霍珀《夜遊人》。當然每個藝術家都覺得自己身處在最糟糕的年代。桑內特解讀的也都是社會學上細枝末節的東西,無太多助益和全新視角。大膽假設,公共人的衰落最大的原因就是國家政權的興盛。公共空間遭到破壞導致人們更加重視共同體,共同體則催生出卡里斯馬(具有破壞性的集體人格)。
  •     书写的有血有肉,挺有意思。但是搞不懂他凭啥和哈贝马斯、阿伦特齐名,凭他自己说?还有就是,这种对所谓衰落的悲观论述,总有种拾人牙慧的感觉——已经被前人用多了,再用总感觉悲春伤秋。
  •     亲密性专制
  •     对网络喷子的绝妙预言
  •     豪普特在《纽约时报》撰文这样说道:总之买下这本书,认真拜读就对了。
  •     内容很感兴趣,但是翻译让人不舒服。
  •     三星半吧...觉得蜜汁啰嗦,感觉读个此书的书评就可以了,开头关于城市公共空间的那段还挺有意思的,后面分析到演员和观众那里觉得论证不是很服人。
  •     邹邹
  •     主旨:文明的生活方式是人们能够轻松自如地应付生活体验的差异性,并且从这种差异性中吸取养分。然而现代社会中人们过于追求亲密关系,导致了公共生活的衰落,而不再投身社会交往和政治活动。
  •     这本书 不知道为什么我都看不完,文字有点难懂,这当然是我修养太低的问题啦
  •     不想读书不想读书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     @Destiny-你好忧愁 我明天要讲这本书,看晕了。什么公共领域的话语和服饰,私人领域的共同情感表述。但是在公共领域则要发泄情感,私人领域则要克制情感。啊!!!!!!好担心。肿么办?
  •     只有强制性阻止你们的角色扮演了
  •     一星行动
  •     跳梁小丑李继宏。
  •     伟大到可怕
  •     很博学的著作,拍案叫绝。
  •     这本我当心理学来读,尽管它的社会学价值或许更大些。。
  •     2010-05-30 有时候真是难以理解,为什么这世界变成现在这个样子,果真是progress of civilization owns its disadvantages? 如果说是轮回的话也不为过吧。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