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学新论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教育 > 思想政治教育学新论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10
ISBN:9787309092486
页数:310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   亲和动机是指人们害怕孤单,而愿意与他人在一起,表示亲热与合作共事的愿望,表现为家庭内的父母兄妹、夫妻关系,在社会的朋友、邻里、同学、同事及其与许多社团组织的交往等。至于亲和动机的强弱主要因个体所处的情境而定:人在痛苦的时候希望得到安慰;在困难的时候对亲友愈加怀恋。总之,人在焦虑的情境下就特别容易产生强烈的亲和动机。 社会赞许动机。社会赞许是社会和他人有意无意地给个体以正面的肯定评价的一种形式。社会赞许动机是指人们在社会活动中取得成绩,以得到别人或集体的社会赞许而获得心理满足的内在动机。就一般人来说,在社会交往中,期望他人或集体赞许自己及行为,这是人们的一种基本的社交动机(人之常情)。在社会生活中赞许别人,也需要别人的赞许。人之所以需要赞许,是因为赞许代表了社会对自己的承认,是对个人价值的尊重。社会赞许可以帮助人获得社会规范,确定价值观,帮助人适应社会,早日成熟。 攻击一援助动机。所谓攻击动机是指企图伤害他人或危害某种关系,引起侵犯行为的内在驱力。攻击动机是力图伤害他人的心理、身体和财产等愿望,不涉及结果。社交中诱发具体的攻击动机有两个原因:一是需要未满足;二是其他动机受阻。依其攻击的目标可以分为使对象在身体和精神上痛苦的敌对型攻击动机和在攻击中获益的工具型攻击动机。 与攻击动机相对的是一种见义勇为、乐于助人的援助动机,即指推动人去帮助他人或与他人协作的心理动力。根据援助动机的目标指向,它可以分为不求回报的利他型援助动机和以求将来酬赏或避免处罚的工具型援助动机。 第四,利益动机和社会责任动机。值得关注的是,人们的政治动机还包括社会责任动机和利益动机。一般认为,社会责任动机是人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所形成勇于担当社会责任、谋取社会公正正义、厌恶社会不良习气的某种内心追求以及甘愿为社会公共利益而牺牲个人利益的某种敢于担当的心理动力。而利益动机就是指人们谋求包括经济利益、政治利益和文化利益在内的心理动力。一般来说,利益指人对周围世界一定对象的需要,是人的需要的外化和对象化的表现。它是反映人的需要与能够满足这种需要的一定对象物两者之问关系的一种范畴,没有需要就无所谓利益,人所具有的谋取利益的欲求正是与人具有满足需要的属性直接相关。因此,需要是利益的心理基础。

前言

  自2006年设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学科建设就成为学科发展的主旋律。近几年,从客观要求出发我们把学科发展的主要工作放在布点建设上,主要体现为学科点规模的扩大。但是,学科的发展不能仅仅是学科点的扩大,更重要的是学科建设水平和质量的提高。因此,在学科点建立以后,就必须集中力量注重学科的内涵建设。  学科建设的内容有很多方面,但最主要也是最基本的是学科发展的理论研究。作为学科建设的基础内容,理论研究体现了学科建设的水平和成果。离开了理论研究来谈学科建设,容易把学科建设抽象化,或者把学科建设变为难以把握的东西。理论研究是实实在在的,可以把握的,并且能展现为具体的研究成果。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建设的理论研究,重点应放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点来确定研究范围,突出马克思主义理论这一主题。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当然应该名副其实,而不应该只有其名而无其实。我们这里所说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有其明确界定,那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所属的各二级学科的范围,或者主题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研究,而不是泛指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人文社会科学等诸学科的理论研究。因此,也就不能因为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也纳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和建设的范围,否则,就可能既模糊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科建设,也未必有利于其他学科的建设。  二是要把握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坚持与发展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是与时俱进,只有体现这个品质,才能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不断发展。在理论研究中要把握好: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那么发展马克思主义也就无从说起,没有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研究,不可能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必须有新的方法、新的内容,不能只是重复过去已经讲过的老话,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也就成了一句空话。没有反映实践发展的理论研究,不能真正体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坚持马克思主义并不容易,发展创新马克思主义更不容易,做到二者的统一,才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

内容概要

邱柏生,1950年生,上海市松江人。1982年1月毕业于复旦大学哲学系,现为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政治心理与政治文化、社会意识形态。主编《思想教育接受学》、《大学生人生道德引论》、《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分析》等著作,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 董雅华,1966年生于上海,浙江鄞县人,法学博士。1988年7月毕业于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现为复旦大学社会科学基础部研究员。主要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政治社会化与高等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出版《知识•信仰•现代化:中国政治社会化中的高等教育》、《思想道德修养》、《大学生心理与调适》等专著及教材,多次获得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优秀论文奖项。

书籍目录

导言
第一章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对象论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属性
第二章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范畴论
 第一节 范畴在思想政治教育学中的作用
 第二节 思想与行为
 第三节 群体与个体
第三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论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形成的基本要素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表征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条件和障碍
第四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论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概述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表现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主要规律
第五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机制论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价机制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机制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的沟通机制
 第四节 恩相政治教育的激励机制
第六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
第七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实施论
第八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论
后记

编辑推荐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系列:思想政治教育学新论》适合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诸专业领域和宣传思想工作领域的学习者、研究者与实务人士参考,也可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诸专业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研究生学习的参考书。

作者简介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系列:思想政治教育学新论》属于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理论研究的专著,选择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研究和教学活动以及实务工作中的一些难点和重点问题,进行专题研究或重新解读,形成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对象论、范畴论、价值论、过程论、机制论、生态论、组织实施论、发展论等八个专题。其中机制论、生态论和组织实施论等内容在以往的相关专著研究中少有涉及,我们对这些议题进行了较新的探讨。而对一些议题如对象论、过程论等,也力图作出新的阐释。

图书封面


 思想政治教育学新论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7条)

  •     是事实
  •     邱老师的书,还是值得一读的,有理论深度。
  •     专家说出的话就是不一样,我买了之后还向周围的人推荐
  •     不错,质量很好,发货速度也还行
  •     经典的教科书,值得收藏
  •     理论提高、实践指导的好书,适合思政教育职业的人群
  •     书不错啊 喜欢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