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高师史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教育 > 巴黎高师史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06
ISBN:9787300093932
作者:[法国]弗朗索瓦·杜费,皮埃尔-贝特朗·杜福尔
页数:216页

章节摘录

  黄金时代  戴莱姆修道院  地狱般的预科班结束之后,随之而来的是高师的天堂。  人们把高师称做“戴莱姆修道院”,充满宽容的家庭。此语不假,没有比高师更自由、更无政府状态的学校了。一切都为了减轻学生的压力,让他们的生活更有情趣,这对经过了两年、三年或四年艰巨难忍的预科班生活的学生来说反差太大了。  说是师范学校,这是唯一的一所只要随着年龄的增长即可过渡到高一年级的学校。如果说高师是一所理想的学校,这首先是因为在这里,学生们可以不读书,或者说他们在不想读书的时候可以不读书。1930年改革以来,课程排得极少,而且是选修的。高师学生的主要课程是索邦大学的课程,当然这意味着他们得去索邦大学上课。高师的生活,与其说是以大学的学习周期为节奏的,还不如说是以舞会、冬季的戏剧演出、春天的花园酒会和名目繁多的恶作剧为节奏的。学生们想什么时候起床就什么时候起床。学校四边的居民对于穿着睡衣、趿着拖鞋去周围咖啡馆吃早餐的大小伙子早已见多不怪了。晴朗温和的日子里,学校的草坪上懒懒散散地躺着三五成群的年轻人,有的长时间地仰望天空,有的请朋友一起边喝开胃酒边听唱片,也有的在学习……  有阅读愿望的同学可以去近在咫尺的图书馆找书。高师图书馆是绝妙的去处,成千上万堆积如山的书籍全架开放。不少学生骑在高高的活动梯架上长时间地沉浸在手中的读物里。……

前言

  民主精神与精英意识  法国高等教育有一个不同于欧洲各国乃至全世界的独特之处,即存在着“大学校”(grandsecoles)与大学(universites)两个泾渭分明的并行系统。法国的大学系统和许多欧洲国家一样,起源于宗教神学院,后来随着启蒙运动和社会民主运动的发展成为世俗化的高等教育中心,逐渐形成多学科并存的综合性大学。而大学校的诞生则相对晚近,始于法国大革命期间,为拿破仑所支持和倡导。1794年,数学家、分析几何学大师卡斯帕尔·蒙日在巴黎创立了第一所大学校:综合理工学校(Polytechnique)。之后,一系列师范、工程技术、军事、农学、商业、行政等专业大学校也相继成立。  历史地来看,大学校的产生源于近代工业革命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知识分工的细化,社会对专业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加强。很多大学校的招生要求学生进行两年预科班的学习(这些预科班通常设在重点高中),然后参加竞争考试择优录取。大学校提供相当于本科加硕士的教育,颁发专门文凭,一般不设博士阶段。由于大学校的专业培训水平更受到行业内部的承认,有的还有政府部门和工商会资助的背景,所以大学校出身的学生有更多的实习机会和更好的就业前景。相对而言,大学的招生门槛就低得多,尤其是1968年学运之后,只要学生通过高中毕业会考即可到大学注册。大学更注重基础学科的建设,包括文史哲、数理化,也包括法律、医学等实用而古老的学科,设有博士阶段文凭。  由于严格的录取制度、领先的专业培训水平和毕业生日后在社会上的出色表现,在法国人的眼里,大学校才是真正培养精英的地方,大学倒成了退而求其次的选择(立志于学术研究者除外,他们会去大学继续博士阶段的学习)。这就是法国高等教育的独特之处,即专业技术类学校比综合性大学好。不仅如此,两者之间的差别甚至发展成等级差别,体现在法国社会的方方面面。从用人制度、市场规律到观念习俗,“大学校”情结随处可见,不在这个社会中生活的人很难体会。凡是名字里有ecole、coll6ge、institut的基本上都属于大学校系统,对法国人来说似乎都比universite显得有档次。  最负盛名的大学校当属综合理工学校、国家行政学院(ENA)、巴黎高等商校(HEC)和巴黎高等师范学校。纵观近一两百年来的法国历史,几乎所有的国家首脑、行政领导、企业高层和思想文化界的大师都出自这几所大学校。因此,说这几所学校主宰着法国的命运亦不为过。  全法国最好的大学校预科班集中在巴黎的几所著名高中,这些学校不是在拉丁区就是在塞纳河右岸的富人区。想要进入这些预科班,住在普通城区和郊区家庭的孩子显然没有那么便利,而外省的孩子不仅要成绩优异,而且家庭也要有能力支持他们在巴黎的学习。巴黎的著名高中与其他普通高中的教学质量简直是天壤之别。举例来说,高等师范学校最好的预科班是大名鼎鼎的亨利四世高中和路易大帝高中的预科班。它们垄断了高师录取人数的一半以上,抵得上全国所有其他高中预科班的总和。于是自然而然,最终进入著名大学校的学生基本上都来自巴黎的中产阶级和知识分子家庭以及外省的优越家庭;而社会中下层、移民家庭、有色人种的孩子如果想继续高等教育,几乎只能去综合性大学。  久而久之,大学似乎代表着法国高等教育中的民主精神,而大学校则象征着某种精英意识。这个砍了国王的脑袋、革命最彻底的国家却维系着这样一种近乎等级制的教育系统,不得不令人联想,是不是一个社会最终仍需要通过某种途径实现贵族与平民、精英与大众的分野?当然这个贵族已经现代化了,不再是住在城堡里、享受田产和俸禄的公爵们,而是家住巴黎十六区、善于竞争、智力出众的资产阶级子弟。  关于两个高教系统的利弊之争一直不断,甚至有人呼吁取消大学校制度,全部并入大学系统。对大学校的批评,除了机会不均等外,很重要的一条是过于实用和技术化,缺乏对人的全面塑造和对宏观思考能力的培养。大学校是科技革命和工业文明的直接产物,体现了现代性的社会分工,然而在唯理论、科技至上主义造成了一系列文明的灾难,整个世界越来越需要平衡和综合治理的时代,狭隘的大学校教育就显得过于单薄了,它们生产着马尔库塞所说的“单面人”。  然而有一所特立独行的大学校,不但没有局限于技术实用主义,而且几乎成为20世纪法兰西精神文化的象征,20世纪法国最杰出的思想大师几乎都和这所学校紧密相连。从萨特到阿尔图塞,从福柯到德里达,参看它的学生名录,我们会惊讶于这所学校的辉煌历史。如果考察一下它的规模,就更不可思议了。直至20世纪70年代,这所学校的在校学生都维持在200人左右。今天,它的在校生总数也不会超过800人,每一届约有200名学生,文理科各半。  它就是巴黎高等师范学校。  这里所说的以及本书所谈论的高师是指位于巴黎市中心先贤祠附近的余乐姆街(rued‘Ulm)高师,然而巴黎的高等师范学校并非只有这一所。为了搞清楚巴黎高师的历史以及法国高等师范教育的情况,有必要回顾一下巴黎高师的建校过程。  共和国三年雾月九日(1794年10月30日),根据议员拉卡纳尔的提议,共和国政府颁布了建立师范学校的法令。法令的第一条即声明:“在巴黎建立一所师范学校,召集全国各地受过应用科学教育的公民,由师范学校为他们提供各领域最出色的学者传授教育法。”此处的“教育法”原文为1’artd‘enseigner,即教学的技艺。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高师确实属于技术专门学校,只不过这里传授的是一门特殊的、其技术性常被忽略的技艺——教育法。学校旨在培养中学和大学教师。从学科设置来看,它文理兼备,主要包括数学、化学、天文学、地理、文学、哲学、历史等专业,鼓励跨学科的研究和通才的培养,这一点也非常不同于其他的大学校。  法令颁布之后,学校于1795年初第一次开学。由于缺乏具体的招生、管理制度,那里成了大革命期间激昂而混乱的思想论坛,加之缺少必要的资金,一年后就关闭了。其后又几经波折,直至1847年才迁至余乐姆街,奠定了迄今未变的格局。1880年至1882年间,于勒·菲利(JulesFerry)主持创建了塞弗尔女子高师(ENSJF)、枫丹纳女子高师(ENSdeFontenay)和圣克鲁男子高师(ENSdeSaintCloud),都位于巴黎近郊。后两所高师建校的宗旨是培养初等教育的老师,后来这一最初的设计逐渐被打破,至1966年,已完全等同于其他高师。1912年又成立了仅有理工科的技术教育高师(ENSET),即今天巴黎南郊的卡尚高师(ENSCachan)。1985年,塞弗尔女子高师并入余乐姆街高师。同年7月颁布的法令规定,枫丹纳和圣克鲁两所高师合并,只留文科,同时在里昂创建一所理科高师。然而合并后的枫丹纳/圣克鲁高师仍保留了理科专业。1996年,该校又设置了经济学和社会学专业。由于在原校址扩建的困难,该校决定迁至里昂。2000年,里昂的新校址落成,位于理科高师附近。2004年,该校又增加了艺术教育专业,包括艺术史、音乐、戏剧和电影等,并增设了博士阶段课程。  一般考进巴黎高师后,每个学生每月都能得到教育部发放的约7000法郎(1200欧元)的补贴。学生在第三年或第四年应参加教师资格会考,取得教师职称。毕业后,学生必须在高中或大学为教育部工作相当长的时间,或在大学边读博士边给本科学生教授少量的课程。领取如此高额的奖学金多少有点儿和国家签约的味道,所以中途放弃或转行被认为是背叛和耻辱。  原先外省也有地方师范学校,但其招生只要求通过入学考试而无须预科班的学习,与巴黎高师不属于一个级别。1989年以来,这些学校被新设立的一个教师培训系统(IUFM)所取代,主要培养初中和小学老师。  余乐姆街高师是所有师范学校中最古老而杰出的一所,亦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巴黎高师”——那所位于拉丁区深处、充满传奇色彩的学校。它依然维持着1847年以来的建制,保留着严厉得近乎残酷的选拔程序。哲学大师雅克·德里达也是两考而中。尽管如此,学校还是一再申明,他们的招生制度是最公平的。录取的唯一标准就是竞争考试的成绩,包括笔试和口试,考生凭借的完全是个人才能,而其他大学校会以“适应性”或“个性”的名义挑选学生。高师仍然称得上维克多·雨果所说的“民主学校”。高师毕业生所投身的是教师职业,一个付出远远大于回报的职业,收入平平的生活保持了高师人朴素的品质。而其他大学校的毕业生很快就能进入金融财团或平步青云地步入政界,一跃而为“成功人士”。  高师是民主精神与精英意识的奇特融合,它培养的是精神贵族。  一开始,这所大革命的共和派学校就汇集了法兰西最出色的科学家和思想家:拉普拉斯、蒙日、拉格朗日、巴斯德……为什么它具有如此非凡的魅力?或许应该从它所秉承的启蒙精神中去寻找。康德指出:“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如何摆脱这种不成熟状态,成为自身的主人、理性的主体?教育是一个核心问题。正当的公民教育成为启蒙的第一要务,是整个现代社会的起点,这一神圣的使命自然吸引了那个时代最优秀的人才。这也是为什么以研究教育法和培养教师为初衷的高等师范学校具有其他专业大学校所缺乏的精神理想的深层原因。直到20世纪这一精神仍没有过时,福柯在1984年讨论康德的启蒙观念时写道:“在过去的两个世纪里,对启蒙的反思一直是一种不失其重要性或有效性的哲学思维方式。我们当然不能将关于自身的批判本体论视为一种理论或教律,甚至也不能把它看做一套不断积累中的永恒的知识体系,而是应该把它理解为一种态度、一种精神气质、一种哲学生活。”这一精神价值的隐秘传承,使得高师一直占据着法兰西思想前沿的位置。为什么法国最出色的大学是一所小规模的师范学校、为什么这所学校一百多年来大师辈出也就有了一种解释。  《巴黎高师史》原书名为《高师人》,是一部20世纪余乐姆街高师文科部分的纪传体并纪事本末体史书。作者在一开头即声明,这本书是“不公平”的,因为它忽略了高师的科学家们,包括诸位诺贝尔物理奖和化学奖得主。该书所记录的主要是高师的人文历史。  对久闻其名、不谙究竟的中国读者来说,这本书第一次系统地介绍了巴黎高师的校史、风俗、名人旧事,且偏重描述,流畅易读。  两位作者都是高师出身。弗朗索瓦·杜费是《观点》周刊的记者,皮埃尔-贝特朗·杜福尔是政坛要人的文学幕僚。限于二人的职业习惯,其写作风格略有轻浮之嫌,某些立论也显得单薄,如同哲学家、南美革命的法国战士海杰斯·德贝在序言中所批评的一样,流于“预科班的修辞术”。对于热爱萨缪尔·贝克特、西蒙娜·薇依的读者来说,书中的某些描述恐怕也难以接受,然而同样也是出于二人的职业,他们对整个法国社会文化有着全面的认知,可谓“世事洞明,人情练达”。如果不以学术著作的标准来要求,该书仍不失为一部内容丰富、文笔风趣的佳作。  原书出版于1993年,高师建校两百周年前夕。今天看来,某些时态和结论已不复准确。  近二三十年来,许多高师人也纷纷改行进入大众媒体和工商业界。看来“消费主义”的全球性浪潮不仅席卷国人,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知识精英也未能幸免。

内容概要

弗朗索瓦·杜费:毕业于巴黎高等师范学校,《观点》周刊记者。
皮埃尔-贝特朗·杜福尔:毕业于巴黎高等师范学校,政论家。

书籍目录

原书序:风格问题
译序:民主精神与精英意识
黄金时代
一所堪称典范的学校
教师的共和国
1924:出类拔萃的一届
哦,那些好日子
高师才女
理性的冲动
被枪杀者
马克思主义大学
乔治·蓬皮杜:爱丽舍宫的高师人
对高师的恨
路易·阿尔图赛的罪行
当今时代
法比尤斯和朱佩:“高师治国者”
当高师人幻想破灭时
销声匿迹的人
媒体明星
卢瓦尔河上的阳台
高师的未来
高师名人录

编辑推荐

  《巴黎高师史》作为法国最负盛名的“大学院”之一,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在两个世纪的历史中产生了大量诺贝尔奖得主、哲学大师和政治首脑——萨特、阿隆、格拉克、福柯、德里达、蓬皮杜……  这其中蕴含着怎样的教育传统和价值传承正是我们今天的高等教育最值得探寻和学习的。  高师培养的正是拜金主义、技术主导的文化潮流里缺乏的东西,那就是细腻的精神、纯粹的思想、高瞻远瞩的观点……对这所与众不同的学校的学生来说,只是与文化不是赶时髦的,而是超越时代价值观的。

作者简介

“大学院”是法国大革命时代建立的独一无二的高等教育系统,被拿破仑发扬光大。相对于培养优秀公民的普通“大学”系统,大学院致力于培养治国精英——法兰西的政治首脑,科学巨匠和精神领袖。巴黎高等师范学校作为最负盛名的“大学院”之一,一所在读学生只有600-800人的学校,在两个世纪的历史中产生了大量诺贝尔奖得主、哲学大师和政治首脑——萨特、阿隆、格拉克、福柯、德里达、蓬皮杜……
对只闻其名、不谙究竟的中国读者来说,本书第一次系统地介绍了这所独具神秘色彩的名校历史,描绘了一幅20世纪高师出身的杰出人物群像,并探讨了法国师范教育的独特传统以及20世纪以来高师所呈现的法国当代社会形态与文化精神。

图书封面


 巴黎高师史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5条)

  •     鉴于某教授曾向我极力推崇巴黎高师,说啥精英教育之类的,怎么怎么怎么,意思是美国那些个大学数学不行,说我一定要考虑巴黎高师的纯数学研究……于是乎,我在舍弃了卡夫卡口述之后,买了并且大半个下午看了这本书。 作者文笔烂或者翻译烂二者至少有一。 但是意外的看到了巴黎高师与马克思、社会主义、苏联、斯大林、无产阶级运动甚至中国、毛泽东、以至于文革的牵连。当然还没有考证红宝书以及毛著在中国之外的流行是否的确是这么一回事情,但是还是我鄙陋短识。很多时候,古往今来,的的确确年轻人血气方刚,而那些experienced的人,总是略略提点,当然总是没有用的,他们自然而然的选择一种非常自然的方式渐渐的缄口不言。至于那些得胜的无知者,又往往伶牙俐齿,说的人百口莫辩。当真正更多的了解很多事情之后,他们又悄悄地变成了后一种人,尽管他们的劝说,对于还没有转变的人毫无用处。对于这个东西,我只能说很多很多东西,开始是好的,后来就变坏了。其实不如说,有的东西,开始看起来是好的,等你把他迎进家门,煮饺子杀猪热情好客的时候,他其实是不饥饿的狼,不会饥不择食,他要的是真正的猎杀,有时候是一个国家,有时候是一个欧洲,有时候是一个世界,有时候是不要这个世界。单纯享受这种胜利,征服的快意。我不了解他们,我不是他们,所以我说的都是错的。如果连不了解他们的人都能看出来他们在干什么,那很多东西就不会存在到今天,包括我。
  •     之所以给这么文化的一本书起一个这么矫情的名字,是因为《巴黎高师史》完全不像它的书名给人的感觉那么枯燥!实际上,它更像是一本让你能够在阳光普照的下午,一边品尝香浓的咖啡,一边细细体味的文学小品!看了这本书,你一定会体会到塞纳河的浪漫气息真的是深深烙近了每个法国知识分子的心中,让他们无论在何种位置何种情况下,都能够那么洒脱和自由!
  •     “我爱英雄主义,爱疯狂,爱辉煌的壮举,爱舞蹈,爱美,爱战争,爱勇敢,爱快节奏的生活,爱爽朗的笑声,爱匆匆咽下的午餐,爱男女之爱。”1909年,诗人亨利*法兰克在给朋友的信中表达了一个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心声。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巴黎高等师范学校,最早是在1795年第一次招生,当时的目的是为法国培养大中学教师。在成立伊始它就成为大革命期间“激昂而混乱的思想论坛”,并且缺乏具体的招生、管理制度。可以说,这是巴黎高师传统的两个来源:一、进入巴黎高师就意味着进入了知识分子的冒险乐园,这里毫无纪律可言,校规逐年放宽,“放宽到半透明、透明、抽象的地步”,到1930年,所有的课程都是选修的,在这个无政府状态的校园中,学生想什么时候起床就什么时候起床,在不想读书的时候可以不读书。1885-1925年担任学校总监的保罗*杜比有意识地把这里变成一片思想和身体自由的绿洲,并且,他对学生的恶作剧、打斗争执津津乐道。萨特和尼赞当年就曾在半夜楼道里用水枪向参加资产阶级宴会晚归的学生射击,他们两个人的眼睛一只向内斜视、一只向外斜视,后来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另一个成为法共领导人。在这个修道院一般的方方正正建筑中,高师的人们习惯于攀爬到屋顶,举行晚会、叨着烟斗、聊天、唱歌、散步、喝咖啡、陪伴女友。学校的行政部门为了安全起见在通往屋顶的过道上装了铁栅栏,但很快就被学生们卸下来,埋到了花园的角落。一个世纪以来,没有一个学生从房顶上摔下来,唯一的一个例外是在一个暑假,一个瓦匠从上面掉下来摔死了。高师人认为登高“感受由高度引发的激情,从而联想到权力”。法兰西第三共和部的部长杰法农当年被同学拉上了房顶时,这个外省青年感到了身处高地的晕眩:巴黎像一片大海在他脚下展开,那里有一片等待他征服的人群。1938年,尼赞在他的小说《密谋》中写到:“坐在房顶滚烫的瓦片上,头顶有火热的太阳,他们决定在摊开的刊物封面清样上再加上一挺机关枪。”学校附近的咖啡馆有5个以学校为主要收入的妓女,长期与知识分子们的接触也把她们“修炼得雅致”了,其中一个说:“学生一届届地走,高师和我则牢守阵地。”二、“激昂而混乱的思想论坛”是巴黎高师的另一个传统。在两个世纪的历史中产生了大量诺贝尔奖得主、哲学大师和政治首脑:萨特、阿隆、格拉克、福柯、德里达、蓬皮杜,还有一位杰出的女性西蒙娜*薇依......这在世界高等教育历史上,都是罕见而无可匹敌的,整个20世纪的法国思想史似乎就烛照在巴黎高师那个小小的天地中。这个在校生只有几百人的学校,在19世纪初“复出”时由拿破仑亲自制定了强化教育大纲,他决定“首先让年轻人通读健康、强有力的作品,他们的作品是博大精深的,是有规则的、平和的和有序的。”关键是“他们不搞革命,也不诱发革命。”但事与愿违,巴黎高师可以说是左派知识分子的大本营,倾向社会主义的学生在食堂里高唱《国际歌》,而基督派学生则齐吼《以圣心的名义拯救罗马与法国》。同为左派的萨特和阿隆在学校里表现不一,阿隆参加了大学生社会党和几次游行,而萨特则未显示出对政治感兴趣。后来阿隆的思想发生转变,1955年,阿隆撰写了《知识分子的鸦片》,直接批判法国的左派知识分子,他认为法国的知识分子思想僵化,对共产主义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和心态。就连西蒙娜*薇依,这个漂亮的在口袋里塞满了烟丝的未来神学家,抛弃了自己的美貌,也倾向于左派,逢人便要求在请愿书上签名或为钢铁厂工会的罢工工人捐款。高师校长有感于这种“神圣恐怖”而称其为“红色处女”,薇依则选择在毕业后去工厂当工人,她对《无产阶级革命》杂志深怀友情。他们对斯大林顶礼膜拜,年轻人则喜欢毛泽东和卡斯特罗。既便不承认自己是共产党员的布尔迪厄,这位未来的大学者也被公认为“是为传播马克思主义作出最大贡献的人之一”。而德里达则专注于另一思潮:现象学,他有一次指出胡塞尔文本的七重含义,令高师的哲学巨擘阿尔图塞惊叹不已。阿尔图塞将“共产主义镌刻在20世纪后半叶的法国哲学史上”,他在《未来永继》中称高师是:“一个充满羊水的母体......感到温暖和家庭的归属,免受外界的侵扰。”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一场高师一场梦
  •     #书单#时代成就高师。
  •     从报章文略显浮夸体的角度在塔楼上察见了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并且,向心爱的人以及心爱的人的心爱的人表以敬意。
  •     浪漫地叙述着过去的历史。全是溢美之词。理想化的大学校。
  •     用全部的热情写。
  •     这本书应该改名成<巴黎高师名人们的革命之路>;跑火车跑到没边的典范
  •     跟着书仿佛走了100年
  •     文科教育的典范,自由与精英。康德对教育的观点:教育就是启蒙运动,人类脱离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理智无能为力
  •     比起九十年代另一本高师史还是有差距的。不必再看。
  •     还是推荐一下吧,虽说对于译者在有些地方的处理表示存疑,书本身而言还是很不错的
  •     差强人意一本书,但阿尔都塞执掌高师哲学系期间的左倾思潮的确塑造了那个时代,看的人热血沸腾。作者身为高师人那种精英优越意识的辛辣笔法没有掩盖对这种精英学校和制度的反思和自觉,国人离此甚远。时常在想,哲学教育究竟赋予法国这个民族怎样的品质?
  •     八卦八卦,理性的冲动一章很精彩!诶,有没希望去呢。。
  •     高师无用为何名留青史,大学如何实现人身上无尽之可能性。总的来说是休闲群像读物,可作为不少观点的引证素材,或人物及作品背景分析资料。
  •     “米歇尔.福柯与路易.阿尔都塞在此相逢。” 真是有趣
  •     文笔十分流畅,单向度有点强,建议恢复原题目《高师人》。
  •     很早前看的,很喜欢!
  •     文科生趣事,没理科生啥事儿,也不见老师的踪影。翻译流畅
  •     过去时:群星荟萃;现在时:商科流行。
  •     得不到的东西总被想成是最好的或是最差的,前者是被当做偶像,后者是被当做酸葡萄。其实,学校就是学校。
  •     阿尔图塞真是传奇。译名有几处前后不一致。
  •     高师人是攀爬登高的动物。只要有可能,他们便扔下沉重的词典,攀着檐槽,翻上屋顶。像走钢丝的杂技演员一样几个小时在上面不停的行走,下着东南西北四面来风,大声吟诵希腊语、拉丁语的诗歌。。。。。
  •     2009年3月,在志达书店买了此书,一口气读完,那时候极其向往ENS。
  •     如果我对法国近现代历史有更多的了解的话,我一定会更喜欢这本书的。在我看来,高师提供了经过严苛选拔的伙伴以及宽容自由没有压力的生活空间,由此培养出高师人自由的思想与高贵的灵魂。与此相比,导师和课程的影响都是次要的。
  •     很向往巴黎高师的生活
  •     自由而纯真的法国式智慧
  •     语言翻得有些晦涩,戏梦巴黎里面法国年青人曾疯狂追崇中国的毛之类的红色思想倒是得到了证实 另,知道了高师是有年龄限制的 sigh
  •     瞎扯淡的书
  •     看到前人做过的傻事,便会对现实的所谓狂热束手脚,不想几十年后回忆自己当年到底是怎样的一个小丑,因为毕竟不是萨特当年自愿扮演的那种
  •     各种八卦……
  •     出了太多人物了
  •     只讲了哲学系的事儿就已经这么多名人了,知道高师完全是因为bourbaki和各种Fields奖获得者,真是个神奇的学校
  •     图书管理员真是一个藏龙卧虎的职业
  •     很好玩的一本书。
  •     生命的另一种可能性……
  •     能听到哲学家玩《Monkadelik》这种,也是觉得一个遥不可及的时代过去了
  •     写的有点水,一般
  •     文风确实显得轻浮了
  •     写得浮光掠影,意思不大,法兰西人的“自由而无用”。
  •     八卦高师有多少根鸡巴一起搅啊搅的
  •     八卦史,有少量历史价值。
  •     旅途读物,对比一下母校北大,全世界的左派大学都一个德行。。明明不懂现实,甚至蠢得犯萌,却硬要单凭一腔热血心系天下;明明可以物质富足,却硬要做个清高的精神贵族,藐视权贵。读到最后说「细腻的精神,纯粹的思想,高瞻远瞩的观点」「有谁能比这些跨学科的全才更全面地考量我们这个世界的复杂性」,心头还是一热。
  •     写得有点挠不到痒痒...
  •     今日的巴黎高师会是如何
  •     鉴于某教授曾向我极力推崇巴黎高师,说啥精英教育之类的,怎么怎么怎么,意思是美国那些个大学数学不行……于是乎,我看了这本书。 作者文笔烂或者翻译烂二者至少有一。
  •     “说到风景,不涉及地层深处不一定就是肤浅。” “它把生的扼杀在熟的之中。”
  •     浮夸的笔调,所谓的高师人变成了一张张漫画脸谱
  •     报告文学体。
  •     泛泛了解而已
  •     标题太唬人了,自传感很强的书.......
  •     读法国后现代哲学介绍晕乎乎时回头,书架上恰好有这本书,得以一览名校风采和法式华而不实的绚烂文风.....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