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性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07-01
ISBN:9787500457442
作者:(意)鲁伊基·肇嘉Luigi Zoja
页数:405页

章节摘录

书摘孩子通常都会爱他们的父亲吗?当然如此。不过当一位父亲成为不公正行为的牺牲品时,事情会变得比处于同样境遇中的母亲的情形要复杂得多,因为父一子关系在很大程度上被其他周围环境的关系所制约。母一子二人关系,首先在它的最早阶段具有排他性特征,以至于这种关系几乎与任何其他世界相分离。孩子与父亲的情形却大不相同:我们对父子关系的习惯意象从一开始,就是在至少由三个人所组合成的群体的背景下来看的。从最初开始,它就是社会关系的一部分。实际上,父亲被期待成教导孩子与社会发生关联的技巧的角色,就像母亲已经教晓孩子如何处理与他们身体有关的事情一样。    如果一位母亲屈从于屈辱行为,孩子的反应可能完全是负面的。但我们的文学作品并没有包含像弗洛伊德抛弃他父亲一样,有母亲被抛弃的记录。她的孩子宣称“你不是一个真正的母亲”的机会是不多的。然而一位轻易地忍受冒犯的父亲,却有听到孩子谴责他举止不像个父亲的风险。孩子们对这个观点的执著告诉我们,他们想要的安慰不独源自他的爱和正直,他们还期望父亲是强大的。他们部分地意识到,社会关系的功能不仅在于爱,也不仅在于正直,而且还在于纯粹的、赤裸裸的权力。    孩子们希望他们的父亲是强大的和胜利的。如果一位父亲是个胜利者,同时也是个好人,公正且满怀慈爱,是再好不过的了。但对于父亲通常最重要的是要代表一个知道如何取得胜利的男人的意象,他是否善良摆在了次重要的位置。我们的传统屡屡认为,一位行为公正但未能在外界取得成功的父亲,远不及那些不公正但却胜利加顶的父亲更可取。例如莎士比亚就以这种似是而非的论点而闻名:《李尔王》给了我们一位父亲的原型,这位父亲权力和威望的丧失导致他遭到抛弃。    但我们传统偏爱的那个父亲并不仅仅冒着采纳贫乏的道德标准的风险。把重要性归结于权力也与有限的情感生活密不可分。这种自我的局限性成为他人际关系的标记,并建立起一个别人可能以牙还牙的恶性循环:小西格蒙德显然不能理解他父亲的软弱。    两次世界大战及随后的越南战争的破坏性已与父亲的攻击性结合在一起,对这种关系的感性认识在许多非攻击性父亲中已有稳步的上升。但这个进化的过程也伴随着退化: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的男性青少年现在完全把他们自己托付给同辈人组成的团伙,用该团伙的头领来取代父亲.对所有孩子来说,尽管承自父辈的攻击性的衰减是不可否认的积极发展,但许多男孩仍与持温和态度的父亲保持一定距离,觉得他软弱,而把他们的赞赏直接投向一些威胁社区的暴力恶棍,选择他做养父。                        P3-P4

媒体关注与评论

书评一部富含教益的、妙笔生花的杰作,读它就像读一部小说。            ——卢恰娜·西卡,《共和国》杂志

内容概要

鲁伊基·肇嘉(Luigi Zoja),荣格心理分析家,毕业于瑞士苏黎世荣格心理学院分析家,曾任国际心理分析学会的会长。1984~1993年任意大利心理分析学会会长,著述丰富。

书籍目录

鸣谢导言第一部分 史前史阶段 第一章 哺乳动物:父性的退却 第二章 大类人猿的性活动 第三章 父亲的史前地平线 第四章 父性的革命 第五章 露茜长大了第二部分 神话与古典时期 第六章 父权制与母权制 第七章 父亲的历史地平线 第八章 父亲的神话起源 第九章 赫克托耳 第十章 尤利西斯 第十一章 父亲作为唯一始祖的神话 第十二章 埃涅阿斯第三部分 走向现代与颓废 第十三章 从罗马时代的父亲到儿子,再到法国大革命 第十四章 从法国大革命到工业革命 第十五章 战争的觉醒 第十六章 公众父亲的颠覆 第十七章 乔德一家的旅行第四部分 今天的父亲 第十八章 父性的枯竭 第十九章 父性的退却:逃往过去 第二十章 父性的退却:逃往未来 第二十一章 举高的消失 第二十二章 作为养家糊口者的父亲 第二十三章 寻找父亲第五部分 最后的反思 第二十四章 最后的反思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全世界有无数的孩子是在没有“父亲”的生活中长大的。本书探究了其中的原委,并评价了这一现象对社会及心理问题所造成的影响。
作者从荣格分析心理学的角度探讨了父亲的起源与进化过程,他认为父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是一个穿越历史而变迁的社会构建。作者研究了由此而导致的结果,思索今天父亲身份正面临的危机。

图书封面


 父性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新加坡。年轻的父亲驾车去接儿子,那个年代,有车的家庭还不多见。幼稚园门口,只见孩子跑出来,神气地一指:“你们看,我Daddy的车!”二十一世纪零零年代,苏州。父亲驾车去某外国语学校接儿子。他把车停在离学校两个路口的地方,放下车窗,点上一支烟。行前,儿子在电话里说:“你的蹩脚车子,给我停远点。”远处,几十辆闪闪发亮的豪华轿车,甲壳虫般蜂拥着学校大门,就像一个小型国际车展。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相同的是,车子、房子,学历、职业和薪水。这些都是儿子给父亲的大大小小考试。可以这么说,现代社会的儿子们,正用大量的、现代发明的,或者数字、或者等级的概念,无情地评判着他们的父亲。什么样的父亲,才能通过考试、成为足够好的父亲?1.父亲的悖论“养育我,爱我。在我出生的时候,你用有力的手臂环抱着我;在我第一次说出‘爸爸’时,你一定在场并且笑出眼泪。这些都还不够——我要我的每个小朋友都崇拜你;我愿我的每个老师都尊敬你。”儿子们这样说。一个父亲,不仅要给予孩子足够多的爱的情感;他还必须显示出足够强大的力量。满足了这两个“足够”,才是足够好的父亲。这就是著名的心理学概念:“父亲的悖论”,它像一条光荣荆棘路,就这样在父亲面前铺展开来——在家里,要做个“柔情奶爸”,花时间陪儿子慢慢长大,给儿子成长过程中必须的情感滋养,这里要求遵循的是“爱的原则”。在外面,要尽可能做“丛林之王”,那里奉行的是“力量原则”。父亲通过社会认可的成功,满足儿子对父亲理想化的需求,为他树立一个认同的榜样。就像老布什之于小布什,盖茨之于小盖茨们。如何让一个父亲,把这两种互相对立、分裂的品质,在自身尽可能地整合起来?因此,个体也好,群体也罢,这种整合中的压力使得父亲们或者焦虑,或者抑郁,或者疏离,甚而至于逃之夭夭。这种存在的样态,已经成为父亲的常态化的病态了。所以,足够好的父亲,从百分比来看,总是比足够好的母亲,要少很多。少,唯其难也。母亲只要给予爱就可以了,父亲还要多过一关:先要赢得功名,才能得到儿子的尊敬。2.缺席的父亲于是就有这样一种父亲:丛林里的失败者,却因为内心的失落和耻辱,不愿回到家庭,最终成为在外游荡的人。看看这个来到心理咨询室求助的家庭:儿子在三岁的时候,因为一场大病,不幸成了弱智,但家里只有妈妈和儿子相依为命。父亲不是没有努力,他的梦想是:赚到足够儿子一辈子吃喝不愁的钱。但是,钱没有赚到,破产、赌博、酗酒,父亲羞于以失败者的形象出现,干脆以对抗者的身份,完全抛弃责任,冷漠面对妻儿。这个孩子用摆放的沙盘,叙述了他对家的理解:一辆载着父母的婚礼马车,却被象征着重重障碍的路牌、乌龟挡住,无法抵达自己的家;一个小男孩,代表他自己,徘徊在家外。更为常见的,大概是另一种父亲。比如这样一个家庭:儿子上网、厌学,因而被带来心理咨询室,和儿子一起出现的是,焦虑、憔悴的母亲。父亲以这样的方式“存在”:晚上,应酬结束后,满身酒气的他出现了;早晨,孩子被母亲送走后,他才起身;偶尔和儿子在晚饭的餐桌上见面,第一句话总是:“作业做好了没有?”;对妻子,他这样讲:“你整天在家,也不知道把孩子管好,我见了心烦。”在心理咨询室,孩子紧挨着妈妈,父亲独坐一隅,妈妈不断诉说:儿子的不是、丈夫的不是,父亲厌烦地捂着眼睛:“说重点,啊,说重点!”这是现代社会里典型的一类父亲。无论在,或者不在,他们都尽量躲得远远、站在一边,有时也会卷起袖子上阵,但常常,则是厌烦、不管,把教养孩子的责任,完全授权给孩子的母亲。他们,被称作缺席的父亲。在父亲缺席的家庭里成长的儿子,长大了,会成为什么样的父亲?什么样的信念,会在父与子的代际中传递?陈冠希,是个颇为极端,却又典型的例子。这个因艳照而身败名裂的香港明星,他的童年,因为父亲在外赚钱,很少见到父亲;少年的时候,父母离婚,他和母亲在一起;成年后、成名后,他在媒体发表宣言:我要在三十二岁之前,赚够几十亿港币,买一座小岛,和太太、小孩一起幸福地生活在那里。他学会的还是他父亲的模式:不成功,不能成为父亲;在得到所谓的成功之前,孩子找不到父亲。也许,整整一代、甚至几代孩子,就将这样在没有父亲的家庭成长起来。3.父亲何时可以回家?父亲的悖论是这样的:你既要做外面世界的胜利者,你还要做家庭中孩子的养育者。你两个都要做,但你明白,这其实几乎做不到。那么,是否可以把不可能的悖论,转化为可能的选择——选择是这样的:我或者做一个胜利者,或者做一个养育者。反正我不可能都做得好,那么我就主要做好其中一个。看起来,这既是聪明的做法,也是现实的做法。但父亲真的就此摆脱悖论、自由选择,而找到各自安身立命之处了吗?可惜,不是。问题在于,现代社会的压力,把父亲都赶出家门,成为“刨食者”,有的“刨”得多、有的“刨”得少,多的想更多,少的想翻本。父亲们想逃避悖论,想做些选择,但其实,连选择都没得了。他们只有一条路,路标直指:买房、买车,建立功名。这不仅仅是现代社会教会儿子们这样评价他们的父亲;也是父亲们以儿子的名义杀向名利场的丛林,像回应某种来自远古的原始呼唤一样,以一种异化的方式,再次向男性的本能回归。很久很久以前,他们就在丛林捕食,母亲在家抚养。进化至今,其实还是这样。但,一种新的父亲“品种”,已经开始出现了。在发达国家,政策的平等,使得一些男性可以选择传统女性的角色:在家、相妻、教子。比如瑞典政府出台了有关法律,使男性在家中拥有和女性平等的权利,现在有85%的瑞典父亲可以休育儿假。他们的大臣比吉塔·奥尔松评论说:“这是一种新的男子气概。这更加有益健康。”有益孩子的健康,而且,也有益于父亲的健康。如果我们同意,自由选择是人的权利,那么,在社会功能和家庭职责之间自由切换、挥洒自如的父亲们,一定更快乐、更满意,当然,也就更健康。但,这样的“新品种”正在试验,还需培植。最近,在咨询室遇到这样一幅情境。一个父亲,坐在地上,搂着正在画画的儿子。小朋友正自说自话,满纸涂鸦。父亲坐在地上,搂着他。一个支撑、容纳的动作,一幅平凡而温情的父亲的肖像。回家的路,或许就在父亲们的脚下。
  •     2006年7月版,我已经忘记这书是怎么进入到我的书单里去的了?貌似很专业的一本书,我这种俗人真心看不懂啊。又一次莫名其妙借了一本云里雾里的书,完全不知道作者在讲些什么……引经据典,论文腔。110327下外公家

精彩短评 (总计21条)

  •     从古至今,从神话到历史来生动得阐述父性,也很深刻得剖析了当今父性的现状,让人反省深思。适合男人阅读,也适合在单亲无父家庭成长的人阅读,以全面了解父亲的角色和作用,从而对自己的心理起到良好的辅助成长作用。
  •     好看死了
  •     本书从哲学的角度阐述父亲角色的演绎和定位,有着很好的启示作用!
  •     中心馆借 甘韦肆看 http://book.douban.com/review/4879587/
  •     非常有趣的阅读体验,也打破了我的很多既定思维模式,发现很多事情的原因完全跟我以前想的不一样,有一种全新的角度看待传统和责任和人类的进化了
  •     说实话没有看懂
  •     从历史(神话)、心理学来分析“父亲的缺失”。很精彩的书,受益匪浅。需要反复看。
  •     父性的退却
  •     作者从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理论出发,以西方史诗《奥德赛》《伊利亚特》以及《埃涅伊德》为基础,阐释、讨论「父亲」这一角色表现和意义,以及在人类社会中的演变,是非常棒的一本书。
  •     他们的世界
  •     惊艳!
  •     男人找小三是出于本能(SHIT!
  •     非常经典,太过经典的一本书!里面的东东很有意思。提供了另一个看待父性的视角。同样,另一个看世界的角度。很深刻,尤其是前面部分,关于早前的分析。现代部分,我读起来有点吃力。寻父,一生都无法完成又一直需要去完成的事业。
  •     mind blowing
  •     原本为了论文而读的,翻了一半吧,有时间再精读,今日又生感慨。
  •     对母亲角色的确认只需要其家庭角色的认同,对父亲的角色认同却需要对其社会角色的认可。
  •     很好。
  •     去寻找他。
  •     父性危机 -.-
  •     中国人总是写不出来这样的书的
  •       2006年7月版,我已经忘记这书是怎么进入到我的书单里去的了?貌似很专业的一本书,我这种俗人真心看不懂啊。又一次莫名其妙借了一本云里雾里的书,完全不知道作者在讲些什么……引经据典,论文腔。
      
      110327下外公家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