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有自制力的孩子

当前位置:首页 > 亲子家教 > 亲子关系 > 培养有自制力的孩子

出版社:漓江
出版日期:2011-8
ISBN:9787540751906
作者:[日]国美欣明
页数:222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从那以后经过了40年,育儿问题越来越成为深刻的社会问题,“动辄发火”的孩子在继续增加,而且趋于低龄化,现在即使在1到2岁的幼儿中也能看到很多“动不动就发火”的孩子。在日本过去30年中,“家庭内暴力”、“校内暴力”不断上演,家庭瓦解、学校教育荒废,这都是因为这些孩子存在的缘故。现在,不去学校、不上学、闷在家中、欺负他人以及虐待儿童等严重的问题几乎淹没了家庭和学校教育,这些都是“孩子中心育儿法”养育出来的孩子身上的问题。动辄发火的孩子不仅在日本,以美国为主,瑞典、德国等欧洲国家也同样发生着由他们引发的校园暴力以及过激暴力行为。在日本,当初动辄发火的孩子们到了生育年龄,变成了“动辄发火的父母”,在家庭中滑向虐待儿童的危险。“动辄发火的孩子”在传向第二代。放弃了“孩子中心主义”的国家“孩子中心育儿法”到底错在哪里呢?我想在第一部就澄清这个问题。用现在的认知神经科学(脑科学)信息来验证(演绎),也会发现这一方法存在很大的缺陷。了解其真相,你就会充分理解今后怎样育儿才不会失败。我相信这一点。美国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以认知神经科学和认知心理学提供的很多依据,认识到了“孩子中心主义”育儿方式的错误,反省之余,从1997年开始另谋他途,那就是教育第一线的“零宽容方式”。(参考第十八章 )同时,美国家庭内的“孩子中心育儿法”也改变了方向。到现在过了10多年,再没有产生大量的高风险孩子,教育第一线也恢复了平静,学校教育质量也得到改善。英国的撒切尔夫人在担任首相时,也曾强烈批判“孩子中心主义”,认为它是教育荒废的根本原因,她设立了教育水准局,以此纠正教育偏颇,取得了一定的效果。10年前走偏的瑞典也采取了各种对策,现在都得到了改善。数年前一直为校园暴力所困的德国也在采取紧急的对应措施。可以肯定的是,许多国家都收到了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传达的信息,从幼儿阶段就纠正了“孩子中心育儿法”,所以他们的“动辄发火儿童”在锐减。

前言

养育孩子并没有什么世界标准,但是,如果不健全的育儿法流行于世界,那么给世界各国的孩子带来的影响却是几乎相同的。近年一直流行的“以孩子为中心育儿法”使孩子们的心灵趋于荒芜,产生了大量的“动辄发脾气的孩子”。关于这一点,不只是美国,法国、英国、德国、瑞典等发达国家也从10多年前就开始反省,努力寻求改善。在科学解决的策略上,反应迟钝的只有日本。“动辄发脾气的孩子”也被称作“高风险的孩子”,他们的出现是引入“以孩子为中心育儿法”并且付诸实践的国家的特有现象,大都是实践以后频繁出现麻烦并发展成为重大问题。这些高风险的孩子都具有诸多性格缺陷,严重影响学校教育和孩子自身的学习能力,主要性格特征是“不能抑制自己的感情”。那么,从本质上(或者科学上)说棘手的问题到底是什么呢?根源在哪里,怎么样来解决呢?而值得信赖的现代“育儿基本原则”又是什么呢?我们将在本书中尽可能明确地阐述这些问题。困惑无助的时候我们常常要回到原点。如果我们无视出发点,无视核心原则去处理一件件事情,就像在茫茫无际的森林中漫无目的地行走,没有地图也没有指南针,陷入复杂的迷宫中,永远找不到出口。如果遵从基本原则,每个具体问题就变得易于解决。自己思考,自己判断,自己找到解决的办法也大有可能。你不再需要向他人求解,也不需要左右为难,完全可以建立育儿的自信心。在本书中,我们从孩子的大脑发育出发,在新科学信息基础上重新考虑了现代育儿的基本原则。因为我们确信在今后的孩子教育当中,这种运用了新科学信息的应用科学特别是人类科学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高风险的孩子”常常会引发校内暴力、家庭内暴力,以及各种违法行为,有时更会对抗社会正义而发生冲动行为,如突发的伤人、杀人案件。我们要究其“冲动发火的根源”,并掌握对策。就这一点来说,正确的认知神经科学(脑科学)信息也是不可不知的。在这种状况下,我们是否可以认为,从科学的角度讲,有些事情是绝对不能够忽视的。这些核心的真理就是基本原则,只有不脱离这些基本原则的育儿法才是真正的育儿真谛。无论对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或者是其他的教育方式,这种不孕育“高风险孩子”的基本原则都具有普遍的重要意义。本书的原版是《那种育儿经从科学上讲是错误的》(三-书房2007年版),应广大读者要求已再版多次,并承蒙河出书房新社厚意,现得以完全改版,推出全新形式的书,不胜感激,深表谢意。如果能对严重问题成堆的日本教育有些帮助,或者在育儿方面给予一些改善,本书也算尽到微薄之力,本人将感到十分欣慰。

媒体关注与评论

美好的人生建立在自我控制的基础上。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能约束自己的人,最有威信。  ——古罗马哲学家塞涅卡测量一个人的力量的大小,应看他的自制力如何。  ——意大利诗人但丁哪怕对自己的一点小小的克制,也会使人变得强而有力。  ——苏联作家高尔基自制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力量和财富。  ——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谁要是能把忍耐和自制作为立身行事的准则,谁就会度过无灾无祸的一生。  ——古希腊学者格里大斯孩子的自制力不是天生的,而是出生后通过训练才能获得的。自制力的训练与家庭教育、知识教育性质不同,家教严格、知识渊博的人不一定就有忍耐性。  ——本书作者国米欣明博士

内容概要

国米欣明,医学博士。岗山县津山市生人。学完广岛大学理学系物理专业文化课程。广岛大学医学系医学专业毕业。岗山大学医学系第一外科医务室长。兼任岗山大学教育学系保育教员培训所讲师。幸町纪念医院名誉院长。擅长分析和解说关于科学教育医学的边缘领域的新问题,也经常做关于育儿问题的讲演。
2007年的著作《那种育儿经从科学上讲是错误的—孩子中心主义的大错》(三一书房 )成为话题之作,其他著作有《孩子们的警告》(日本评论社 1985年),《醒醒吧父母们》(第一法规出版 1984年),《亲子人类学》(第一法规出版社 1983年)等。最近新作为本书的姊妹篇《3岁~18岁 请告诉我!孩子的反抗期》(戎光祥出版 2009年)。

书籍目录

序言  动辄发火的孩子为何越来越多序章  3岁之前是培养自制力的关键期第一部  错误的育儿方法养出自制力差的孩子  第一章  “以孩子为中心育儿法”养出“高风险的孩子”  第二章  太过费心地照料,养育出麻烦的孩子  第三章  关于孩子大脑结构的基础知识  第四章  人之所以成为人,是因为大脑中有自制力中枢  第五章  脑科学与家庭教育的桥梁  第六章  认识大脑中的自制力系统  第七章  3岁前是打造自制力的关键期第二部  如何培养有自制力的孩子  第八章  从出生到3岁是重要的时期  第九章  培养自制力从改变喂奶方法开始  第十章  比较两种育儿法:克己育儿法和孩子中心育儿法  第十一章  给孩子做“放弃”训练,打下自制力的基础  第十二章  活用快感原则和现实原则,尽早教给孩子成人的价值观  第十三章  呵斥孩子——该呵斥时就要呵斥  第十四章  3到6岁是培养有智慧的人的关键期  第十五章  给孩子读书听所带来的意想不到的效果第三部  如何对待自制力差的孩子  第十六章  先看看摆在面前的现实  第十七章  动辄发火的高风险孩子的对策  第十八章  学习美国的“零宽容方式”  第十九章  拒绝上学等现象的科学探讨末章  真正的育儿精髓是什么?尾声  眼窝前额皮质的作用和EQ(情商)

编辑推荐

《培养有自制力的孩子:帮助孩子管理情绪的育儿法则》:培养自制力从小做起;6岁前是培养自制力的最佳时期;日本力学专家米欣博士20多年研究结晶;《培养有自制力的孩子:帮助孩子管理情绪的育儿法则》由国米欣明所著,新手父母的育儿规划课!

作者简介

自制力决定孩子一生的发展,高度自制力是成功的先决条件,自制力也是美好生活的基础。有调查表明,中国儿童自制力状况不容乐观。“动辄发火,不听老师的话,没有同情心,没有合作精神,不体贴人,不守规则,自私任性,暴力,不能忍耐和坚持,没有共鸣能力,容易厌倦,没有干劲,不能抑制自己的感情”——这些都是缺乏自制力孩子的共同特征。
如何从小培养孩子的自制力?
如何培养一个学习能力强、懂得父母心的孩子?
如何培养一个长大了工作能力强、合作能力强、有干劲的孩子?
如果孩子已经成了动辄发火的“高风险孩子”,父母该采取哪些有效的对策?
这本书首先从脑科学的角度为您解析自制力系统的形成过程,并将脑科学转换成实用的家庭教育方法,为广大父母解决迫在眉睫的育儿问题,对中国家庭教育带来帮助,内容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实用性,尤其适合0-6岁孩子的父母和幼儿教育工作者阅读。

图书封面


 培养有自制力的孩子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29条)

  •     送人的,好像也一般
  •     内容深入浅出,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实用性,非常适合0-6岁的孩子父母。
  •     书刚到手。看了几页,感觉还挺不错的,书的质量很好,内容也不错
  •     这本书的操作性不强.用了大量的篇幅批判"孩子中心育儿法",讲为什么这种方法不对,如何不对,英\美等国又如何已经开始批判这种育儿法了.但是对于家长们最想了解的"如何培养有自制力的孩子"只用了寥寥数语.
  •     还没有看完就被同事借走啦,呵呵,看来是本不错的书
  •     6岁之前
  •     理论知识比较多 实际运用技巧比较少
  •     有空仔细看看...
  •     内容很充实,是我学习的好工具,给个赞
  •     内容一点不系统,估计连作者都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吧!建议孩子的家长不要购买!
  •     书刚到手。还满意看上几页,书的质量很好,内容也不错
  •     理论太强。对孩子的“放弃”训练没有什么实例说明。可用性不强。
  •     内容深入浅出,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实用性
  •     内容还行,但是孩子一个人看不进去,需要家长陪伴
  •     本书的质量还不错,内容还没看
  •     我的儿子即将3岁,处于其人生的第一个逆反期,对于如何应对他的逆反,我买过一些书,可当孩子耍性子时,仍然感觉不得要领,有些书里提供的方法在实际操作时作用不大或是根本就没有可操作性。当我发现这本书时,说实话有些着急,因为我的孩子离3岁不远了,脾气不算太坏,但已经非常善于通过耍性子来达到他想要的目的了,这时候往往一家人都对他没什么办法。收到书后我第一时间运用了书里所述的“克已法”来管教孩子,很快收到了实效。原本一直纠缠着要奶奶喂饭的孩子开始自己动手吃饭了;虽然还会耍性子,但是频率和烈度有明显的降低。我最深的感受就是,脑科学家研究和试验得出的结论比很多狗屁砖家胡扯的东西实用多了。在此呼吁所有的年轻父母们相信科学、依靠科学,给予孩子正确的关爱。
  •     正在看呢~
  •     贴纸书很好,特别是小熊维尼
  •     看了个开篇,觉得还可以吧!
  •     “培养有自制力的孩子”我认为是当今父母必须要重视的家庭教育重点,从小的养育方式,大点以后的教育方式,现在都过于溺爱了,养育出缺乏自制力的孩子,动不动就发脾气,学习能力差,制造暴力,作为教育工作者,我深感头痛,深感担忧。中国的孩子该注重加强自制力的培养,要不然长大后难以成才,成为社会祸害。
  •     对孩子要延迟满足,培养自制力!
  •     不实用,强烈鄙视大量事例数据凑字数。这本书从脑科学角度分析缺少自制力的孩子:眼窝前额皮质脆弱。ps:这块是主导性和饮食快感的功能她只字未提。并且非常悲观的下结论,3岁以前这处神经没长好孩子就没机会做个有自制力的人了。很明显的错误,历史上无数个浪子回头改邪归正的例子就说明:任何时候不管是谁都可以选择称为一个有克制的人。对于如何培养自制的孩子她也没提出让人信服的法则,这本书让我对日本学者的严谨产生怀疑。
  •     看了还很实用
  •     道理简单
  •     不是很实用,都是理论的知识,不能够直接道明该怎样做,纸的质量不是很好。
  •     我儿子已大,无法再塑造了,太晚了,希望别的家长能从小培养孩子的好习惯,这是我的最有感触的经验之谈。
  •     理论性过强,实用性好像一般
  •     理论太多,有点枯燥。
  •     就说一些理论的东西,没什么用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