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

当前位置:首页 > 亲子家教 > 亲子关系 > 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

出版社:南方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8
ISBN:9787550102996
作者:金伯莉·布雷恩
页数:191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   孩子爱抱怨 抱怨是四到七岁的孩子的普遍行为,也可能是最让成年人无法忍受的行为之一。引发孩子抱怨的原因有很多,例如累了、饿了、烦了或是孤独了,要不就是他们想要多博得一些爱和关注。父母们要注意在孩子小的时候鼓励他们尽可能少抱怨,以避免他们长大以后也动不动就靠发牢骚来达到目的。 想要减少孩子抱怨的次数,关键是要找出规律。如果你在接近午餐或者午睡的时候带孩子出去办事,或者没有对他的某项要求做出及时的反应,或者给他穿了太多衣服导致他不舒服,都有可能引发孩子的抱怨。孩子们在刚睡醒但还没有完全清醒的时候,尤其爱发牢骚。父母们不要把孩子的抱怨太当真,要耐心地对待他们,并适当地给他们一些健康的零食和关怀。 我的大儿子就很爱抱怨。每次他在我身边发牢骚的时候,我都会告诉他:“家里不允许抱怨,你唯一可以这样做的地方就是你的卧室。”只要我这样说,他就会回到自己的房间关上门,然后想说什么说什么。然而,有一次他却让我猝不及防。当时我正在他的房间里收拾玩具,结果他开始抱怨起来。我顿时感到忍无可忍,我转过身对他说:“不许抱怨,如果你一定要抱怨的话就到别的地方去。”他温和地提醒我,这里正是他的房间,也是他唯一被允许发牢骚的地方。我被儿子抓住自相矛盾了!

前言

如果孩子们正在走廊里来回奔跑,密集的脚步声和尖锐刺耳的叫声让正在煲电话粥的妈妈不胜其烦,妈妈们会怎么做?    控制型妈妈会丢下电话,一把拉开房门,大声吼道:“都给我停下!我快被你们逼疯了!不许再跑了,立刻都给我回房间去!现在就回去!都玩游戏去!如果你们再继续淘气,饭后就没有冰淇淋吃!绝对没有!”    放任型妈妈面对同样的状况只能唉声叹气,无奈地摇头,然后对电话另一端的朋友说:“哦,不过是孩子们在乱闹……的确太吵了……他们都快要把屋顶掀翻了,可是又有什么办法呢?”最后挂掉电话,然后任由噪音持续下去。    这两种不同类型的妈妈通常会得到两种不同的结果:控制型妈妈也许能够一时控制住孩子们的行为,但孩子们并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放任型妈妈则是“无为而治”,等到孩子的精力发泄完毕,自然就不再吵闹。然而,不管这两种处理方式最后的结果如何,它们都有一个严重的缺陷,那就是可能导致孩子无法以恰当的方式来表达情感和进行沟通,从而无法建立起父母与孩子的亲密关系,孩子也就无法得到家庭关系所带来的归属感和安全感。    无论这些父母因为何种原因失去这种亲密关系,相信他们都不希望看到这种局面。因为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亲密关系是家庭中所有温暖和快乐的源泉,失去这种亲密关系,意味着父母在家庭生活中很难体会到与孩子在一起的快乐。这种亲密关系也是家庭教育的基本目的之一,失去了这种亲密关系,也意味着家庭教育的失败。更重要的是,如果孩子无法在家庭中满足归属感和安全感的需求,自然就会跑到家以外的地方去寻找,在某些情况下,这会引起许多严重问题(如涉及毒品、早孕和帮派活动等)。    也许这两种类型的父母也想培养与孩子的亲密关系,却不知道除了这些传统的教育方式之外还有什么方法可以采用。事实上,控制或放任的教育方法不但无法完成这个任务,而且有可能适得其反。亲密关系的培养并不取决于父母对孩子行为的严厉约束或放任自流,而是取决于父母在孩子的幼年时期(0~7岁)对孩子进行的情感引导。    情感引导是充满关爱的人性化的教育方法,比那些已经过时的育儿理念更符合逻辑和人性。在前面的案例中,如果运用情感引导的方法,妈妈不但能够顺利得到孩子的合作,让孩子停止吵闹,而且还能够将这种棘手的状况变成一个增进亲子关系的绝佳机会。控制型妈妈更关注孩子的行为,放任型妈妈多是无所作为,只有情感引导型妈妈会把这当成了解孩子内心世界的好机会,并且对孩子的情绪给予同情和理解,这样,自然就能在沟通中增进亲子关系。    情感引导的概念并不复杂。简而言之,情感引导就是要让孩子从出生之日起就懂得自身情感的重要意义,能够识别和利用不同的情绪,并且能进一步认识和管理自己的情绪变化。情感引导的本质就是允许和鼓励孩子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意见,通过和孩子共同分担责任来建立一种“分享权力”的平等关系,以此来调动孩子的内在能动性,让孩子学会在成人的帮助下自己解决问题,并学会如何与他人建立起良好、亲密的关系。    本书作者金伯莉·布雷恩在世界上首次提出了“情感引导式教育”。在此之前,对孩子的情感培养在西方早已深入人心。西方家长们已经把处理孩子的各种情感纳入养育子女的日常任务当中,并且能够运用简单有效的方法把情商培养融入日常教育中去。20世纪90年代中期,丹尼尔·戈尔曼(Daniel Goleman)出版了划时代著作《情商》(EmotionalIntelligence),这是情感培养的概念首次被明确提出。而在此之前数年,金伯莉就已经在圣地亚哥的一所幼儿园开始采用情感引导的教育方法,只是她并没有意识到。数年之后,她正式提出了“情感引导式教育”的概念。金伯莉是注册家庭与儿童心理治疗师,经历过幼儿园教师、儿童心理治疗师、防止儿童受虐项目组织者、家庭教育项目负责人等多种角色后,她成为两个孩子的母亲。此后,金伯莉决定将事业的重心转移到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她将自己的专业经验和育儿心得融合到一起,并开始通过在网络上发布视频等方式向家长们推广情感引导的教育方法,以便让更多的家庭拥有亲密的亲子关系。    金伯莉将自己多年的育儿心得与许多情感引导的真实案例记录下来,这就是你现在所看到的这本《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我们希望你能从这本书中获得培养孩子的关键密码,帮助你培养出一个快乐、友善、坚强、自立且有责任感的孩子,并和孩子建立起一生的亲密关系!

名人推荐

“金伯莉•布雷恩能为父母们提供切实的帮助。她提醒我们深厚的亲子关系是人性化教育的基石,当我们对孩子的教育遭遇到困难的时候,情感引导是一种独特、有效和温柔的解决方案。” ——佩琪•欧哈拉,《母爱杂志》的编辑兼出版人 “如果你已经厌倦了和孩子没完没了地争执,你一定要读读金伯莉•布雷恩的书……不要再贿赂、体罚和责骂孩子——教育应该是一个心平气和的过程!” ——苏珊•M .海姆,《心灵鸡汤》的编辑和《激发孩子智力》一书的作者。 “金伯莉让我们认识了关注孩子情感的重要性,她用真实生活中的例子来指导我们如何成为更加合格的父母。能结识这样一位‘知心妈妈’真是太好了!” ——加利•M .布劳博士,SAMHSA精神健康服务中心少儿家庭部主任 “如果没有从金伯莉那里获得的儿童发育方面的知识和她简单明了的教育方法,我就不可能成为如今女儿心目中的好妈妈。她为我们和子女的之间奠定了一生的亲密关系。” ——苏珊•琪•瓦特,歌手兼作曲家,发行《生命诞生的十二份礼物》。 “金伯莉是我最信赖的、最睿智的教育专家。” ——艾米•科瓦瑞克,作家,著有《与孩子一同成长》,广播节目《坚强的妈妈》主持人。

后记

我希望从现在起,到今晚、到下周、到下个月乃至未来的几年里,这本书都能够回答你所遇到的每一个幼儿情感和行为上的难题。    倘若这本书还有些值得推荐的内涵的话,那都是得益于我多年的教学和临床心理咨询经验,也得益于众多家长的宝贵经验和我自己养育儿女的心得。    育儿的实践——有时候甚至是所犯的错误——让我体会到理解孩子的最好方式就是换位思考。对孩子的正确教育应当建立在同情、关爱和亲密的亲子关系的基础之上。    育儿之路需要我们不断去探索、学习和改进,任何时候改善亲子关系都不晚。我们都希望孩子能够心想事成,因此,请伸出你关爱的双手,给予他们温柔的指引,并认真地看待孩子的情感。等你的孩子步入青春期之后,你就会看到这些努力的成果。    我期待着你把感受、体会和建议发到infb@thegotomom.tom或者光顾我的网站TheGoToMom.TV,欢迎你和众多家长一起来学习如何成为孩子的榜样。网站上不超过两分钟的简短视频让你可以在任何地点随时观看。

内容概要

金伯莉·布雷恩,最早在世界上提出“情感引导式教育”的儿童教育专家,注册家庭与儿童心理治疗师,同时也是两个孩子的母亲。金伯莉是网络教育电视台www.TheGoToMom.TV的创始人和制作人,同时还是雅虎的节目制作人、雅虎妈妈博客协会的成员。她还经常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开办早期儿童大脑发育和正面管教策略方面的讲座,并担任美国健康和人文服务部下属的SAMHSA分支发起的一项早期儿童心理健康促进活动的社会推广总监。

书籍目录

编者的话
序言
第一章 管教孩子的常见难题:情感引导能帮你做什么?
情感引导是什么?
父母在情感引导中的角色
情感引导的基本要素
情感引导的常见误区
误区一: 控制型父母与放任型父母
误区二: 轻视、低估和否定孩子的感受
误区三: 采用外部激励和奖赏的手段
误区四: 以消极后果作为惩罚
避免消极的教育方法
打屁股
抱有不切实际的期望
无视孩子的天生性格

编辑推荐

奠定父母与孩子一生亲密关系的情感引导书!世界上第一本提出“情感引导式教育”的经典之作正式登陆中国!《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由金伯莉•布雷恩所著,金伯莉•布雷恩能为父母们提供切实的帮助。她提醒我们深厚的亲子关系是人性化教育的基石,当我们对孩子的教育遭遇到困难的时候,情感引导是一种独特、有效和温柔的解决方案。

作者简介

你是否知道,你本人(没错,就是你!)比任何玩具都更让孩子喜欢和着迷呢?
孩子们并不需要智力玩具或者电视节目,他们需要的是你!他们真正看重的是和你在一起的快乐时光,他们需要被重视,需要和父母单独相处而不被打扰的时间,需要和父母建立一生的亲密关系!
在处理与孩子沟通的问题时,控制、放任、贿赂、威胁都是家长们常用的方法。这些不同类型的教育方法都有一个严重的缺陷,那就是可能导致孩子无法以恰当的方式来表达情感和进行沟通,从而无法建立起父母与孩子的亲密关系,孩子也就无法得到家庭关系所带来的归属感和安全感。
与这些方法相比,情感引导的教育方法更加充满关爱,也更符合逻辑和人性。因为只有情感引导型父母才会把这些棘手的情况当成了解孩子内心世界的好机会,并且对孩子的情绪给予同情和理解,在沟通中增进亲子关系,进而提高孩子的情商和沟通能力,为他们将来的成长打下最有益的基础。

图书封面


 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这本书在育儿技巧上确实给了我一个新的视角,特别是在孩子负面情绪及行为的面对、处理上,要认同,不否定,不转移。它让我发现了自己原先的诸多不足。中国的父母可能更多的是限制型的父母,所以国人多内敛,不善表达。这一情况现在有所改变,年轻的父母们接触并采用了一些外来的育儿理念,诸如:尊重孩子,平等交流,自由发展等。但从本书作者的研究中可以发现,这些舶来育儿经并非完全正确或者说合适。作者推崇的是情感的引导。关注孩子的情感,让他们学会表达情感,这样同样会使得孩子们重视他人的情感。而且基于情感交流之上的行为引导更有效且巩固。书中所举例子应该也是父母们较为常见的,一些可能目前正让你焦头烂额,头痛不已。这些情况的处理举例能很容易地让我们明白如何处理更加合理。而对我来说,来自夫妻外的育儿理念及方法上的不同和难易通过合适的方法来消除这种差别是最大的焦虑。
  •     育儿方法的书,其实说到底都是育己,这本书也不例外。和『棍棒出孝子』的理念不同,这本书还是倡导培养和孩子的感情纽带,培养孩子的情商。它认同非惩罚性的环境下,学习效果最好,接受能力也强。书中的很多观点非常接地气,很有感触。关于惩罚:从我自己的育儿经历来看,我的大儿子三岁多的时候,其实是记得小时候我罚站过他这样的痛苦经历的。我极其少数地动手他,他印象最深的却是是罚站,因为次数相对较多(其实相对我知道的其他家长,我已经算不怎么体罚孩子的了)。现在如果弟弟做错了什么,他偶尔建议我的是:『爸爸,如果弟弟。。。,我们就让他罚站到门外。』所以别看孩子小,他是会记得的,目前还不知道他会记到什么时候。关于孩子发脾气:如果孩子犯错或者发脾气,一般是他的需求没有得到真正满足,给孩子一段『反思时间』或者『冷静时间』,如果是三岁以上的孩子,可以和他聊聊刚才的行为,并问她下一次是否可以做得更好。亲测有效。如果能提前告诉孩子我们的预期,他们一般会更合作。这里有个值得借鉴的方略:首先尊重孩子的感受;告诉孩子你希望他怎么做;让孩子知道你会帮助他。关于控制型父母和放任型父母:很多父母在两者之间摇摆,其实中间那个度不好把握,大多数还是赞成『不打不成才』,毕竟这个符合中国的传统,也相对容易让孩子听话,让自己轻松。其实正如许多育儿书倡导的,不打孩子一样也能教育好孩子。身边这种例子也不在少数,也有家长告诉我在三岁后就不体罚孩子了。这样的教育方式父母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拥有更好的耐性,因为即便孩子当下答应你,偶尔也是会出现控制不住自己的时候,耐心多沟通几次才行,在被工作和生活压力压的喘不过气的家长们,表现出这样的耐心实属不易,大多数已经透支了精力。关于要不要让孩子一直哭:这个问题很接地气,很多家长都会有这个问题。我自己原来的观念是,孩子总有不哭的时候,让他哭好了,不能纵容他。甚至在他刚出生的时候,我还比较认同一种观点,就是孩子不要一哭就抱,不然以后放不下来。这本书告诉我的观点让我在第二个孩子身上的实践比较认同。这本书有个这样的观点,经常被拥抱和爱抚的孩子更独立,更有安全感。我自己的实践证明,孩子并没有因为一哭就抱而变得更加难带。关于带孩子外出:非常实用的一个建议:带上孩子喜欢的玩具,那么在饭桌上,他就可以在无聊的时候玩自己的玩具,不会打扰父母。但是也要知道孩子的专注力有限,不可能持续太长的时间,如果孩子累了烦了还是应该尽快带孩子离开聚会。关于大宝被二宝打扰:可以培养大宝向家长求助,不要去打二宝。在现实生活中,还有一种观点就是让他们打架几次就好了,自然就有了秩序。这两种观点我认为见仁见智,我比较赞同前者。关于奖励:效果可能适得其反,不能总是拿奖励来贿赂孩子,要培养孩子自发自觉的意识。有的幼儿园的老师也会拿小红花贿赂孩子,的确,一个老师要搞定这么多孩子属实很困难,可以适当理解。我们控制不了老师,但是我们可以控制自己。从我自己的育儿实践来看,孩子是有是非观的,不需要特殊的奖励来引导。家长就是孩子的榜样,大宝三岁半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学我的穿着了。比如我穿运动鞋出门,他也要穿运动鞋不穿小白鞋。我穿短裤他也要穿短裤。关于如厕: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时间,不用刻意训练。因为只有孩子才知道到底多久他的膀胱才需要释放一回。六岁以下的孩子尿床算不上是异常行为不要公开谈论这个话题,没有必要让朋友、老师和邻居都知道。限制睡前摄入的液体。关于孩子索取玩具:这本书一个不错的建议是,如果孩子抵抗力不足,就少带他们去逛这些地方,可以把孩子想要的玩具变成生日清单上的礼物。关于父母要留点自己的时间:这点非常赞同,很多时候,工作和生活的压力需要独自释放,不然耗尽的精力会影响到你对孩子的耐心,对自己对孩子,这个都是非常必要的。偶尔溜出去看个电影或者喝点东西,会让你精神焕发,不是吗?
  •     有诚意的育儿书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从爱出发。而爱意味着关注,所以这类书一定都会提到对孩子的关注,不同的可能在于作者基于自己的理论、理念和经验,会对在关注孩子过程中所出现的现象有不同的理解和应对方法。这本书也一样,在我看来,它的核心是:教孩子认知自己的情感并学会恰当表达,尊重孩子的感受并表示同情。这不是什么新意,书中提到的方法也未必都实用。但无论如何,时不时看一下育儿书对自己至少有提醒作用,让自己检视一下最近在和孩子的相处的过程中有没有出现严重错误,并尝试书中提到的看上去不错的某些方法。还有一个作用是,给自己打气,因为,育儿真的很不容易,它常常会让你很沮丧。这一点,作父母的,尤其是当妈的一定都有体会!

精彩短评 (总计101条)

  •     金伯莉·布雷恩,最早在世界上提出“情感引导式教育”的儿童教育专家,注册家庭与儿童心理治疗师,同时也是两个孩子的母亲。金伯莉是网络教育电视台***.TheGoToMom.TV的创始人和制作人,同时还是雅虎的节目制作人、雅虎妈妈博客协会的成员。她还经常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开办早期儿童大脑发育和正面管教策略方面的讲座,并担任美国健康和人文服务部下属的SAMHSA分支发起的一项早期儿童心理健康促进活动的社会推广总监。
  •     “金伯莉让我们认识了关注孩子情感的重要性,她用真实生活中的例子来指导我们如何成为更加合格的父母。能结识这样一位‘知心妈妈’真是太好了!”
  •     奠定父母与孩子一生的亲密关系
  •     如何和孩子心理沟通,情感沟通我建议看这本书
  •     干货多
  •     有收获,儿子现在快到2岁,有自己的思想,但是行动上,还是经常出现让我无法理解的行为,此书中的一些内容为我解惑了。另外,还发现了自己的一些问题,作为妈妈,我也需要提高自己,要学会控制情绪,不能乱发脾气,要恰当引导孩子。我还需要锻炼自己的耐性!继续努力~
  •     书中谈到的教育,主要是父母与孩子的情感引导。我想所以父母都是爱自己的孩子的,只是在施予教育过程中,有的方式不对,有的头疼之极。这本书,或许可以给些忠告父母。
  •     不错的书
  •     同情心,引导,控制自己的情绪。
  •     育儿最大的问题就是自己的情绪和经验会代替理论
  •     很好的亲子关系书藉,虽然文字处理方面会让阅读者略感枯燥,但其提倡的情感引导的尊重、平等的情绪觉察与引导是行之有效的方法论。
  •     镜面反射,孩子都在观察你。
  •     情感引导——尊重孩子的情绪,接纳它。良好的亲子关系,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基础。
  •     你是否知道,你本人(没错,就是你!)比任何玩具都更让孩子喜欢和着迷呢? 孩子们并不需要智力玩具或者电视节目,他们需要的是你!他们真正看重的是和你在一起的快乐时光,他们需要被重视,需要和父母单独相处而不被打扰的时间,需要和父母建立一生的亲密关系! 在处理与孩子沟通的问题时,控制、放任、贿赂、威胁都是家长们常用的方法。这些不同类型的教育方法都有一个严重的缺陷,那就是可能导致孩子无法以恰当的方式来表达情感和进行沟通,从而无法建立起父母与孩子的亲密关系,孩子也就无法得到家庭关系所带来的归属感和安全感。 与这些方法相比,情感引导的教育方法更加充满关爱,也更符合逻辑和人性。因为只有情感引导型父母才会把这些棘手的情况当成了解孩子内心世界的好机会,并且对孩子的情绪给予同情和理解,在沟通中增进亲子关系,进而提高孩子的情商和沟通能力,为他们将来的成长打下最有益的基础。作者简介金伯莉·布雷恩,最早在世界上提出“情感引导式教育”的儿童教育专家,注册家庭与儿童心理治疗师,同时也是两个孩子的母亲。金伯莉是网络教育电视台***.TheGoToMom.TV的创始人和制作人,同时还是雅虎的节目制作人、雅虎妈妈博客协会的成员。她还经常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开办早期儿童大脑发育和正面管教策略方面的讲座,并担任美国健康和人文服务部下属的SAMHSA分支发起的一项早期儿童心理健康促进活动的社会推广总监。目录编者的话序言第一章 管教孩子的常见难题:情感引导能帮你做什么? 情感引导是什么? 父母在情感引导中的角色 情感引导的基本要素 情感引导的常见误区 误区一: 控制型父母与放任型父母 误区二: 轻视、低估和否定孩子的感受 误区三: 采用外部激励和奖赏的手段 误区四: 以消极后果作为惩罚 避免消极的教育方法 打屁股 抱有不切实际的期望 无视孩子的天生性格第二章 情感引导的重要性:奠定父母与孩子一生的亲密关系 为什么要进行情感引导? 建立情感的纽带 陪孩子一起玩的重要性 提供选择 同情的力量 撇开自己的情绪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给予孩子同情 了解孩子的性格 要认识不同的发育阶段 情感引导的关键步骤 播下种子 观察和判断 聆听 体察并理解孩子的感受 同情 情感引导的其他注意事项 让你的言行保持一致 让孩子知道大人会帮助他们 情感引导实践 何塞和他的倔强女儿的故事 该认错时就认错第三章 婴儿期:开始种下亲密基因 你开始影响发育的进程 婴儿是如何学习的? 新生儿不会被惯坏 该让孩子一直哭下去吗? 婴儿不需要智力卡片或者电视节目——他们需要的是你! 引导和转移注意力 安抚毯、毛绒玩具和安抚奶嘴 关于安抚奶嘴的争议 吸吮拇指 晚间作息规律的重要性 不眠之夜 带婴儿外出 做好准备 你的心态很重要 带着婴儿去度假——趁你还有机会的时候 如何处理孩子的分离焦虑 开始与人交往 发起游戏小组 适当接受帮助可以防止过度疲劳 让宝宝尽早学会向家长求助 当妈妈去上班的时候 和孩子保持紧密的联系第四章 两岁的乖宝宝,三岁的淘宝宝:建立亲密关系的关键时期 设定限度 孩子需要自信心 为什么打屁股没用? 没有暴力只有呵护的环境才最利于发育 打屁股会损害孩子的学习能力,影响孩子的在校表现 打孩子就是唆使他们使用暴力 体罚可能会造成伤害 打孩子会伤害他们的自尊心 不能打,那该怎么办? 为什么暂停活动法不起作用? 年幼的孩子不理解暂停活动的意义 让孩子有冷静和思考的机会 冷静法则的一个成功案例 为什么奖励无法奏效? 奖励可能会适得其反 当孩子耍脾气的时候怎么办? 当孩子在公众场合耍脾气的时候 有些烦人的行为其实是正常发育的一部分 咬人 打人 到处乱跑 教会幼儿和学龄前儿童如何分享 在游乐场所应该遵守的礼貌 童年初期常见的恐惧 幼儿的恐惧 大一点的孩子的恐惧 带孩子外出就餐 幼儿的牙齿保健和第一次看牙医 让孩子自己刷牙 第一次看牙医 如厕训练 睡眠问题 何种程度的睡眠不足会导致异常行为? 如果孩子不爱午睡怎么办? 关于电视和DVD第五章 伴随成长而来的挑战:与四到七岁的孩子保持亲密 哭鼻子的问题 难过的时候 文明礼貌和社交礼仪 孩子爱抱怨 避免抱怨的小技巧 武器玩具和超级英雄游戏 让孩子以健康的方式来扮演超级英雄 专横的孩子 爱吵闹和尖叫的孩子 兴奋的尖叫 愤怒的尖叫 容易害羞的孩子 孩子说谎怎么办 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 尿床的毛病 收拾玩具和物品 挑食的孩子 “我要我要”类型的孩子 未来的弟弟或妹妹 选择最让你感到舒服的方式第六章 无条件的爱:育儿是世间唯一无法辞掉的工作 认识你自己的弱点 正视你的过去 /155 了解并尊重孩子的个性 允许孩子做自己 不要让成年人的烦恼去侵蚀孩子的世界 对你的配偶或伴侣进行情感引导 离婚和单亲家庭 何时把你正在交往的对象介绍给孩子 留些时间给自己 和你的伴侣或配偶约会去附录 作者回答父母的常见问题 为什么我的孩子特别黏我? 为什么孩子不喜欢换衣服? 怎样为孩子组织一个无需礼物的生日聚会? 什么时候可以轻微地体罚孩子? 我们是否对孩子保护过度? 孩子在上幼儿园之前有必要认字和识数吗? 我四岁的孩子对我们的狗很不好,这样正常吗? 我的学龄前的孩子在生气时会对我说:“ 我不爱你。”或者“我恨你,妈妈!”我该如何处理这种状况呢? 在什么情况下喊叫是错误的?我除了对他们喊叫之外别无他法,否则他们根本不听。 我丈夫和我的教育方式截然相反,我们是不是应该统一教育方式呢? 什么时候应当对孩子进行人身安全教育?除非迫不得已,否则我不希望让孩子了解可能会发生的坏事。 我的女儿刚上一年级,就经常受到欺负。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我如何保护孩子免受有毒食品和环境的影响,同时帮助他节能环保呢? 后记显示部分信息媒体评论 “金伯莉·布雷恩能为父母们提供切实的帮助。她提醒我们深厚的亲子关系是人性化教育的基石,当我们对孩子的教育遭遇到困难的时候,情感引导是一种独特、有效和温柔的解决方案。” ——佩琪?欧哈拉,《母爱杂志》的编辑兼出版人 “如果你已经厌倦了和孩子没完没了地争执,你一定要读读金伯莉?布雷恩的书……不要再贿赂、体罚和责骂孩子——教育应该是一个心平气和的过程!” ——苏珊·M.海姆,《心灵鸡汤》的编辑
  •     高大上的育儿书都是相似的,传导的都是理解、尊重、支持的教育理念。
  •     RC.埋下种子/观察 判断 反应情感/情感引导(情感类词汇)
  •     他们真正看重的是和你在一起的快乐时光,他们需要被重视,需要和父母单独相处而不被打扰的时间,需要和父母建立一生的亲密关系!
  •     情感引导方法如何具体实施 孩子真正需要的到底是什么 这些问题都能在书里得到解决
  •     孩子们并不需要智力玩具或者电视节目,他们需要的是你!他们真正看重的是和你在一起的快乐时光,他们需要被重视,需要和父母单独相处而不被打扰的时间,需要和父母建立一生的亲密关系!
    在处理与孩子沟通的问题时,控制、放任、贿赂、威胁都是家长们常用的方法。这些不同类型的教育方法都有一个严重的缺陷,那就是可能导致孩子无法以恰当的方式来表达情感和进行沟通,从而无法建立起父母与孩子的亲密关系,孩子也就无法得到家庭关系所带来的归属感和安全感。
    与这些方法相比,情感引导的教育方法更加充满关爱,也更符合逻辑和人性。因为只有情感引导型父母才会把这些棘手的情况当成了解孩子内心世界的好机会,并且对孩子的情绪给予同情和理解,在沟通中增进亲子关系,进而提高孩子的情商和沟通能力,为他们将来的成长打下最有益的基础。
  •     2016.8 尊重感受 确认情感 情感引导
  •     这本书所倡导的理念非常好,“情感引导”是改善家长与孩子关系很重要的一环,不过情绪失控的家长比比昔是,即便很多人看过此类书籍,如果他们不能深刻反省并彻底转变,用不了十天半个月也会又对孩子狂吼起来。生活压力大,我们的父母也未曾那么亲密地对待过我们,在这方面,还要多向国外的家长学习。
  •     适时的读到了这本书,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我自己对育儿的焦虑。也感谢樊登读书会的推荐,确实是每个父母都应该阅读的一本好书。
  •     一天的时间读完了,感谢樊登读书会,我听他的语音课好多遍了,今天终于把整本书看完了,很受益,不仅适用于家庭,学校,婚姻,亲子还有各个领域,热烈推荐亲们看的一本书。里面很多东西值得再三翻看,在实践中不断应用和练习!
  •     这本书很不错(*๓´╰╯`๓)♡。孩子带我回忆起很多小时候的感觉。我觉得心里有很多爱。做一个亲切的仁很好,特别是陪伴孩子的时候。这本书给了我一个很好的方向
  •     这本书让做父母很受益,了解很多平时教育孩子所存在的弊端,你和孩子的沟通 交流与玩耍,才是孩子最好的玩具。
  •     奠定父母与孩子一生亲密关系的情感引导书,还没看,慢慢研读
  •     本书提供了很好的情感引导工具,具体步骤:1、埋下正确的种子(提前告知孩子正确做法,如吃饭不许哭闹);2、观察孩子的情绪;3、说出孩子的感受(如我知道你有些委屈);4、引导孩子该如何处理;5、肯定孩子的正确做法,并告诉其正确的原因。
  •     刚拿到书后就迫不及待的浏览了一边,作者观点有她的独到之处,令人耳目一新,举例也比较实用.我从小在单亲家庭长大,很少能感受到家庭带来的温暖,由于不服输的倔强性格,使我的工作和自己的小家庭还比较顺利和美满,在内心总有一种担忧:怕从感情上照顾不好自己的孩子.这本书使我发现自己在教育孩子情感引导上的不足,在内心里彻底的进行反省.确实是一本不错的书.
  •     你知道孩子的真正需要吗?许多时候,做父母的并不知道!这本书就给了父母很好的引导和提醒!本书的内容简介实在是吸引人!也有颠覆日常教育观念之感!截取之与大家分享!预知详情,赶紧购买,翻开细品吧! “你是否知道,你本人(没错,就是你!)比任何玩具都更让孩子喜欢和着迷呢? 孩子们并不需要智力玩具或者电视节目,他们需要的是你!他们真正看重的是和你在一起的快乐时光,他们需要被重视,需要和父母单独相处而不被打扰的时间,需要和父母建立一生的亲密关系! 在处理与孩子沟通的问题时,控制、放任、贿赂、威胁都是家长们常用的方法。这些不同类型的教育方法都有一个严重的缺陷,那就是可能导致孩子无法以恰当的方式来表达情感和进行沟通,从而无法建立起父母与孩子的亲密关系,孩子也就无法得到家庭关系所带来的归属感和安全感。 与这些方法相比,情感引导的教育方法更加充满关爱,也更符合逻辑和人性。因为只有情感引导型父母才会把这些棘手的情况当成了解孩子内心世界的好机会,并且对孩子的情绪给予同情和理解,在沟通中增进亲子关系,进而提高孩子的情商和沟通能力,为他们将来的成长打下最有益的基础。”
  •     孩子调皮时我总不知该怎么说服教育她,最后控制不住就会发脾气,看完这本书后,希望我能好好控制我的情绪,能学会用情感引导的方式来和她沟通
  •     宝宝三岁了,我在宝宝成长中,未能培养成与孩子之间的亲密关系,在宝宝心目塑造了一个控制型的坏妈妈。看过这本书后,首先让我有了一个教育孩子的方向,我要成为一个情感引导型妈妈,对以往不能理解和接受的宝宝的习惯给予充分的理解与关怀,凡事站在宝宝的立场去考虑,我相信我和宝宝一定能在沟通中增进亲子关系,让宝宝更喜欢我,真正成为宝宝心目中的好妈妈。其次,书中通过一些案例教会我许多可行性的好方法,让我在许多棘手的问题上,有了很好的积极的解决方法,也让宝宝不再抵触我的行为和我的语言,虽然只是万里长往的第一步,但我很欣喜这样方法带给我的预期好效果。最好,我想说,这本书没有让我失望,它所带给我的是一把教育和培养孩子的钥匙,使我真正走进孩子心中,帮助我培养出一个快乐、友善、坚强、自立且有责任感的孩子,书的希望即是我最大的愿望。再次感谢作者!!!
  •     与孩子平等对待。作者还开发了一个同情手镯,在发怒时克制。
  •     首先是说一下书名,一次又一次的发现,外文翻译的书,绝对不能够看中文书名,应该看英文原书名加副标题,副标题基本上就说明了书的主题,而中文的翻译,大多数是吸引眼球或者生硬加上去的名字。 作者主要强调情感式交流的介绍和重要性,个人还是很认同这种观点的,能够在爱的大环境里成长,才能够不缺爱,才能够分享爱,正能量也正是如此!很多方法很实用,尤其是前半部分,目前宝宝还不大,后年的部分有待验证 用的来说提倡跟孩子平等的交流,表达对于孩子情感的关怀以及平衡的既照顾孩子,又不过分被他牵制的思路是很好的 不过关于心中方法,有一点大担心,那就是如何权衡溺爱,这或许得以后慢慢体会
  •     跟《孩子,把你的手给我》、《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比较类似,觉得那两本更好些,当然这本也不错,育儿书就应该多读,手头时时有一两本,以便提醒自己该如何与孩子相处,同时能够意识到自己过去做错了些什么
  •     作者以自己的两个性格迥异的孩子的成长为例,讲述因人而异的对孩子进行情感引导的方法。对教育孩子挺有帮助的。这本书有些观念跟《从出生到三岁》有些类似,对其中的一些观念也给予否定。
  •     情感引导的解释与操作
  •     全书有一个提纲挈领的主题——情感引导式教育,而其他的书就常常让人感觉过于狭窄或就事论事。多数书的内容主要是沟通技巧,而其他方面很少有涉及。而实际上父母和孩子的沟通并不仅仅只能通过语言,这本书提到,孩子会很容易察觉出父母的言行不一,这时的语言是没有效果的。
  •     书是正版,纸张不错,印刷很好,奠定父母与孩子一生亲密关系的情感引导书!
  •     在孩子成长的最初也是最重要的阶段,他们模仿最多的对象就是父母。父母采取什么样的教育方式,对孩子日后的成长至关重要,所以,情感引导也要由父母在孩子成长的最初阶段来进行,这本书能够帮助父母们完成这一重要任务,为孩子的一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     20170103,樊登解读版
  •     号称世界上第一本“情感引导式教育”的经典之作,内容涉及到孩子成长的方方面面,值得一读。
  •       里面讲到的内容比<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更系统,更具体,看过之后觉得老年人很多带小孩子的方式方法都是错误的,孩子真的是爱不完的,不是棍棒打出来的,要用同情的心去对待*
      想起小时侯,自己也受了爸妈不少气,那时就在想,要是我有了孩子,我一定不会这样对待他*不过时间流逝,真的自己做了妈妈,才知道父母的不易,也开始和父母换位思考了*这本书提醒了我,应该和自己的小孩也换位思考,爱他,全心全意,但不宠溺,同情他,也让他来同情你\帮助你*
      但这些都需要妈妈很有时间,因为上班,我觉得我可能不会是个可以随时依靠的妈妈了,会不会导致家里一国两制呢?真的很有辞去工作一心扑教育的冲动*
  •     在处理与孩子沟通的问题时,控制、放任、贿赂、威胁都是家长们常用的方法。这些不同类型的教育方法都有一个严重的缺陷,那就是可能导致孩子无法以恰当的方式来表达情感和进行沟通,从而无法建立起父母与孩子的亲密关系,孩子也就无法得到家庭关系所带来的归属感和安全感。
  •     如果没有从金伯莉那里获得的儿童发育方面的知识和她简单明了的教育方法,我就不可能成为如今女儿心目中的好妈妈。她为我们和子女的之间奠定了一生的亲密关系。”
  •     感觉书的内容和标题没什么关系,没讲该怎么玩,主要就是将父母与孩子的相处之道。很多理论都和其他书似曾相识。
  •     教育孩子是件大事,而且是每个成年人的生活课题,有很多的感怀,要不停的动用自己的大脑,绞尽脑汁进行说服与被说服的沟通工作,而且是一项没法辞掉的工作,要越挫越勇,才能占胜困难。
    我们这一代,父母对我们来说都是威严的,只能说一不二,孩子就是孩子,只能仰视他们,要对他们有敬畏,才能让自己好过,对现在的我们影响尤为深刻,就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要像自己一样这样长大,现在的孩子知识面宽,媒体接触也广泛,再沿用父母的方法是完全不可行的。这本书,正是我所需要的其中一本,我们要努力变成孩子们的知心朋友,而不是能躲就躲的人。
  •     与孩子建立亲密的关系情感,陪伴孩子一起成长。
  •     对孩子的教育总是有各种说法,而这本书所提倡的情感引导我觉着对父母的教育来讲是一个指南针,和孩子不是简单的沟通,而是处在她的立场多想,对各种问题有比较切实可行的案例,对我而言受益匪浅,很感谢能有这本书
  •     最近各种育儿取经呀~
  •     殊途同归,其实培养孩子就是修身的过程
  •     情感引导,把每一次育儿时的困难,都看做是一次成长机会。
  •     并没有推荐的那么好,情感引导将的不透彻,例子也不多,后面按年龄分的方法又太分散无系统无组织。
  •     近年来流行的亲子教育方面的书籍大多都看过了,不过这本书还是让我眼前一亮。全书有一个提纲挈领的主题——情感引导式教育,而其他的书就常常让人感觉过于狭窄或就事论事。多数书的内容主要是沟通技巧,而其他方面很少有涉及。而实际上父母和孩子的沟通并不仅仅只能通过语言,这本书提到,孩子会很容易察觉出父母的言行不一,这时的语言是没有效果的。相比之下,情感引导的理念显然是“更符合逻辑和人性”的,我们与孩子之间最重要的,不就是那份血浓于水的亲情么。这个观点我觉得值得向天下父母推荐。
  •     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书收到后迫不及待地看看,做为父母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自己好象没有做什么,还没来得及和宝贝玩就已经长大了,这本书写得非常好,看了一些,里面提到了对孩子要情感教育,今天你注意到你的宝贝的情绪变化了吗?你是否细心的去观察孩子,换位角度去教育自己的孩子呢,很受教育。全5分,希望本书能得到推广大。让更多的父母去读,让更多的孩子受益家庭的温暖。
  •     好的教育孩子的书籍,都不是说教类的,都是基于理顺孩子情感而后再解决问题的,而且本书对孩子也持无条件接纳的态度。只是在我看来方法还是不如《父母效能训练手册》全面立体。当然里面也有对不同性格孩子,不同问题下的教育小技巧,以后可以拿来参考
  •     小孩子随时都在观察你,甚至在你以为他没有看你的时候。
  •     听樊登书,在孩子出现好的行为时,及时鼓励和肯定,多拥抱孩子,多给他安全感,关注他的感受。耐心和坚持的2个事例深深地印在脑海里
  •     看到我在读这本书的时候,liv说”你是我大玩具,我是你的小性感”
  •     快速的浏览了一遍这本书。发现虽然我姐在教育我外甥的时候虽然没有情感引导的理论,但在实践上已经有所应用了。印象最深的是我外甥的好朋友多了一个妹妹的时候,我姐带他去看。他说他不要去看妹妹,他要去看他的朋友,大人们都去看妹妹了,没有人看他朋友,他要去看。多好的“同情”的例子啊。
  •     奠定父母与孩子一生亲密关系的情感引导书,值得一读~
  •     据统计,父母每天和孩子的谈话时间平均只有十二分钟,还多半是对孩子的负面评论。孩子真正看重的是和我们在一起的快乐时光,而许多父母都未必明白这一点。如果我们都不明白孩子们最需要的是什么,给孩子买那么多的玩具和学习用品又有什么用呢?因此,应该抛弃那些玩具和电视节目,回到与孩子的亲密关系本身了。做回孩子最好的玩具,就是满足孩子最重要的需要——情感需要。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快乐、友善、坚强、自立且有责任感的孩子。
  •     读书会
  •     不错,学习中,奠定父母与孩子一生亲密关系的书
  •     看了这本好书后,才知道自己不是很称职的爸爸,以后一定学以致用,做孩子最好的玩具,奠定父母与孩子一生亲密关系的情感。
  •     情感引导的成功基础就是同情。同情其实很简单,就是感受孩子的感受。情感引导就是让家长把自己放在孩子的位置上去感同身受,然后再做出恰当的反应。有的时候,父母只需要让孩子知道,你能够理解他的感受,问题就能够解决,而不能对孩子的感受感同身受的父母,往往会把原本简单的问题弄得更加复杂。
  •     “一天,我走过超市的停车场,看到一个身穿黄色连衣裙的美丽小女孩正坐在她妈妈的汽车旁边大声哭泣,她的妈妈则在满是油污的地上蹲下来,温柔地安慰着她。看到这一幕我不由地微笑起来,因为这才是真正的母爱——无论何时何地,只要孩子需要你,就蹲下来抚慰他。
    十五分钟后,我一手拿着儿童内衣,一手拎着猫粮走出商店,那辆汽车依然还停在那里,我猜想母女二人多半是已经上了车。当我从旁边经过的时候,若无其事地朝车里扫了一眼,让我吃惊的是,小女孩的妈妈正把女儿抱在她的腿上一起坐在后座上。”
    这是本书中我最喜欢的一段话,也是我认为的最重要的一段话。作者在这段话中道出了育儿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责任感。从我们的孩子出生那天起,这项艰苦的工作就开始了,此后这项工作至少将持续十几年,在这十几年甚至更久的时间里,我们无法辞职。不仅如此,我们还要尽心尽责,“无论何时何地,只要孩子需要你,就蹲下来抚慰他”。
    这当然不容易做到,作者在书中也多次提到,自己曾经对孩子大声吼叫,并对此感到羞愧,这时她会马上向孩子道歉,并尽力弥补因此而造成的与孩子之间的裂痕。然而,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责任感比任何的技巧和方法都重要,因为责任感将促使你关注自己的每一个行为对孩子的影响,并让你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而这种责任感,只能是来自我们对孩子的深爱。
    在中国社会转型的过程中,许多父母在育儿观念上越来越感到无所适从。
    在我们传统的观念中,父母及其他长辈对孩子有绝对的权威,孩子们“听话”才是最重要的。许多父母认为,自己既然是这样被教育的,那自己的孩子也能在这样的教育下成才。但是作者告诉我们,如果我们选择遗忘那些让自己激动的往事或者拒绝面对痛苦的回忆,作为家长我们将处于劣势地位,因为成长过程中的遗留问题会影响到我们成年之后的观念和行为。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拒绝反思,我们就不会承认自己的父母曾经对自己使用了错误的教育方法,而且会继续将这种错误的方法施加在我们的孩子身上。
    也有一些父母意识到了旧有教育方法的错误,但他们也面临着新的问题。习惯的力量是强大的,他们可能已经知道要尊重孩子的感受,但在言行中仍然难免会流露出对孩子的忽视或否定。更大的问题是,他们并没有真正掌握新的教育方式。也许他们已经学习了不少育儿技巧,但他们可能还是没有明白,从来没有一种一劳永逸、四海皆准的育儿技巧,所有的技巧都是建立在父母对孩子的深爱和责任感之上,父母要用无限的耐心去关注、了解、尊重、引导自己的孩子,寻找适合自己和孩子的教育方法。而那些育儿书籍,包括本书,更多的是为父母提供育儿过程中原则和范例。
    育儿就是这样一份无法辞掉的工作,如果你已经接受或即将接受这份工作,就要用最大的爱心和责任感去做好这份工作。而本书作为一位母亲及育儿专家的工作记录,将时刻提醒你用充满关爱的方式去对待自己的孩子,帮助你找到最适合自己和孩子的教育方法。
  •     很好的书值得看,非常值得家长看,其实父母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多关心一下自己的孩子吧,多点时间陪陪他吧,精神的关系无法用物质可以替代的。
  •     书中有一段讲的是对自己的配偶进行情感引导,这当然是出于教育孩子的目的,因为父母双方要采用相同的教育方法,保持步调一致。然而,这对加深夫妻之间的感情和整个家庭都有好处。如果我们将这种方法运用到日常的社会交往中,应该也能使我们的人际关系更加和谐,真心而有技巧的交往总比虚情假意来的更好。
  •     情感引导的育儿理念
  •     “如果你已经厌倦了和孩子没完没了地争执,你一定要读读金伯莉?布雷恩的书……不要再贿赂、体罚和责骂孩子——教育应该是一个心平气和的过程!”
  •     孩子们并不需要智力玩具或者电视节目,他们需要的是你!他们真正看重的是和你在一起的快乐时光,他们需要被重视,需要和父母单独相处而不被打扰的时间,需要和父母建立一生的亲密关系!在处理与孩子沟通的问题时,控制、放任、贿赂、威胁都是家长们常用的方法。这些不同类型的教育方法都有一个严重的缺陷,那就是可能导致孩子无法以恰当的方式来表达情感和进行沟通,从而无法建立起父母与孩子的亲密关系,孩子也就无法得到家庭关系所带来的归属感和安全感。
  •     孩子的表达和控制能力弱,对于孩子的情绪给予尊重、理解和引导,这就是本书的主题,一般看看还可以~
  •     推荐给家长的。
  •     情感引导式教育在于疏导,这种方法不光适用于父母与孩子之间,也适用于其他人际交往。
  •     孩子快两岁了,渐渐开始有了自己的主意。为人父母太不容易了,不想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给他留下伤害,给自己留下遗憾,同时又担心太过溺爱导致放纵。看了一些家庭教育方面的书籍,有互通的地方,也有矛盾的地方。总之还要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和情况选择应用,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给孩子足够的关注,尊重孩子的人格,用爱来培育这个幼小的心灵,无论是“感情牌”或是“管教牌”,都要在爱和理解中进行,切不可在怒气中发泄!
  •     情感引导 不论什么时候都不体罚孩子 好好跟孩子商量 孩子都是极富有同情心的
  •     更适合学龄前儿童教育的书籍,建议9岁前儿童的父母可以用书中的方法与孩子建立一种新的亲子关系
  •     当当赠书。挺适合中国传统父母看的育儿经,且又是妈妈的絮絮碎语,有亲切感。如果没空读,记着往育婴堂抛弃五个孩子的卢梭之“尊重孩子的天性”或咱们孔圣人的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即可。重要的是利用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心灵相通,培养情感同时存在的敏感性。
  •     樊登讲得好,读书时其实感触并没有很大,看来听读书会还是很有效的
  •     是一本很好的书,值得每个家长好好读读,估计1-2遍是不够的,飜译也翻的很好。
    95页的专家建议写的那么好
    “表扬和奖励是根深蒂固的习惯,尤其是因为我们大多数人就是这样被教育和抚养长大的。想要用赞赏和认可来取而代之是需要付出努力的,然而后者会让你和孩子都感觉更充实,并加深你们的亲子关系。表扬基其他奖励的确可以让孩子们去做他们不想或者不爱做的事情。但是我们并不快乐。因为幸福只能来自让我们的内心感到满足的东西,而这并不需要别人的掌声。我们都不希望孩子成为奖励 的瘾君子、大众取悦者或者认可的追求者,而应该希望他们成为能够自我激励、走自己的路、追求自己理想的人。如果后者是父母的真实愿望的话,那么就不要去褒奖孩子 ,而应该去欣赏孩子。儿童天生就具有强烈的学习欲望,他们的内心本就蕴含着诚实、怜悯和体贴。这些品质要靠我们的引导、示范和鼓励才会浮现出来。而奖励和夸奖“良好行为”或“良好表现”,只会成为孩子成长道路上的“拦路虎”。”
    这段话是在其他育子书中没有的。我想真正的发自内心的赏识才是孩子要的。
    书还没有全看完,看到好的地方发表了一下个人的观点。
  •     这是一本很有教育和启示意义的书。很多家长爱孩子,就爱尽脑汁、变着花样地给孩子买各种各样的玩具,说是为了益智,为了让孩子快乐。而这书里给了我们一个重要的启示,父母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有时候孩子需要的不一定是物质的玩具,孩子更多需要的是父母的真切的关注和陪伴,他们更希望更父母在一起,哪怕说说话,做做游戏,他们也会觉得笔纯粹地玩那些玩具要有意思。看了这本书,我开始改变了一些观念,不再买很多玩具,而是腾出时间多累孩子玩,这比任何玩具都要强得多。
  •     对孩子的教育是每个父母的大课题,书里的情感引导式教育很不错,需要慢慢体会和学习。
  •     金伯莉·布雷恩能为父母们提供切实的帮助。她提醒我们深厚的亲子关系是人性化教育的基石,当我们对孩子的教育遭遇到困难的时候,情感引导是一种独特、有效和温柔的解决方案。”
  •     “情感引导”是关键词。 非常非常推荐,有些点还是很重要的,当然我觉得严格一点也是有好处的。 通过这本书的“情感引导”可以提高孩子的情商能力,另外培养他的主动性和自信心,这还不够吗??
  •     陪孩子一起玩,奠定父母与孩子一生亲密关系的情感引导书
  •     一天上下班的时间,把这本书看完了,感觉有一定收获,教育其实就是跟孩子一起成长。。。
  •     非常棒的书,对于接受中(lao)式教育成长起来的我们很有读一读的价值。 接受孩子的情绪,理解孩子的痛点,引导孩子的感情,达到正面教育孩子的目的。
  •     原来我们一直在用父母教育我们的错误的方式在教育我们自己的小辈!~应该感情引导!~
  •     作者是为儿童教育家也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她在书中提到作为妈妈不要力求完美要随时给自己放轻松,这给了我很好的提示,确实从发现孩子问题以后疲于解决整个人绷得很紧状态不好。书中也提到妈妈的状态决定孩子的状态,一定要做个很开心,很轻松的妈妈这样在管教孩子的时候才会有好的执行力否则自己一团糟只会不断的发脾气对孩子暴躁。教育孩子前家长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这本书对我有帮助会经常的翻看以领悟其中的情感教育。
  •     得到:樊登速读
  •     我们给孩子买了很多的玩具,却经常被孩子丢弃一边,孩子更需要的是家长的陪伴,如果能在陪伴的时候,陪孩子游戏,那么我想在您的孩子成年后回忆起这种经历依旧会唇角含笑吧!!!那样的亲子关系如何会不亲密呢?
  •     #樊登读书会#对孩子的情绪引导非常重要
  •     情感引导的教育方法更加充满关爱,也更符合逻辑和人性。因为只有情感引导型父母才会把这些棘手的情况当成了解孩子内心世界的好机会,并且对孩子的情绪给予同情和理解,在沟通中增进亲子关系,进而提高孩子的情商和沟通能力,为他们将来的成长打下最有益的基础。很多例子,实用性强,换个书名是否更好?
  •     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奠定父母与孩子一生亲密关系的情感引导书
  •     情感引导,无条件的爱
  •     正在读,很有收获。关于和孩子如何建立亲密的情感关系,建议已经做父母和即将做父母的人一定要读。
  •     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看过这本书的介绍后,觉得正是我需要的,对小孩子的情感教育胜过过多的知识灌输。这次买了两本,其中一本是送给小外甥的,好的东西要一起分享。
  •     书名翻译不达意。主要是讲情感引导的教育方法。值得一读
  •     这本书确实不错!很实用,主要讲和孩子如何沟通的问题,很大方面解决了和孩子相处中遇到的很多事情,比如孩子发脾气,打人,出门苦恼等各种难缠的问题,核心是情感引导,经常打骂孩子的朋友,一定要看看,喜欢这本书的朋友,可以去公众号,小美粑粑说,回复玩具,可以领取了!好书一起分享,不客气!
  •     樊登读书会推荐的。看完确实改变了很多育儿理念。买了书回来,却觉得不是很好看。不知道是不是翻译的问题。
  •     相信很多妈妈都和一样会给孩子买很多玩具,希望各种玩具可以开发孩子的智力。但是一个看到这个收的题目,我们都有如梦中醒来的感觉。给孩子玩具可以解放出一定时间,让我们可以做点自己的。和孩子建立亲密的关系才是最重要的。孩子是唯一无法辞掉的工作,我们要对它付出无条件的爱,允许它做它自己,而不是按成人的观点,让这做我们的傀儡。当然我们也要留点自己的时间。照顾好自己。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