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中的儿童

当前位置:首页 > 亲子家教 > 家教理论 > 家庭中的儿童

出版社:中国发展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5
ISBN:9787802343962
作者:玛丽亚·蒙台梭利
页数:152页

章节摘录

  为了与当代其他旨在创新教育形式的尝试有所区别,人们将本书提及的教学法冠以我的名字——蒙台梭利教学法。这种教学法使我们能够在儿童身上发现一些以前从未被观察到的精神特质。事实上,展现在我们眼前的只是儿童的轮廓,其内在的奥秘仍有待我们去发现。  正是由于期待这些发现,同时也为了更深人地了解儿童、承认并保护他们的权利,我们投身于直接的社会行动。还有一个驱使我们采取直接行动的原因是,儿童是置身强权下的弱势群体——他们不被理解,对他们各方面发展具有深远意义的需求也没有为成人社会所认识。这样的事实清楚地告诉人们:我们的儿童正处于怎样的绝境。  蒙台梭利学校,是一个能够让儿童静心工作的地方。在这里,儿童被压制的心灵可以获得解放,儿童能够表达真我;在这里,儿童所表现出来的学习态度和行为模式,也与一般意义上关于童年的流行观念相去甚远。因此,我们不得不反思过去在教育方面所犯的严重错误,进而将教育的重心置于人类最为脆弱敏感的成员——儿童身上。  我们的儿童展现出来的心智水平,是以往未被探查到的。那些能够展现儿童“人类倾向”的活动,也从未被心理学家或教育家讨论和探究过。比如,儿童从来都没有被那些我们认为他们应该会喜欢的东西——比如说玩具——真正吸引过,他们对童话故事也没什么兴趣。相反的,儿童都想摆脱成人的控制,自己动手做每一件事;除非真的需要帮助,不然他们会清楚、明确地表现出自己并不需要帮助,不想要成人插手。儿童对自己的工作有着强烈的兴趣,毫无杂念并全神贯注于其中,那种和乐安祥的境界令人惊异。  显然,源自于儿童神奇内心世界并自然流露出来的自发性,长期以来都被成人的强势和不合时宜的干预死死地压制住了。成人认为每一件事情自己都能够做得比孩子好,想当然地把成人的那一套行为模式强加在儿童身上,强迫儿童放弃他们自己的愿望和行动、顺从成人的意志、服从成人的控制。  成人用自以为是的方法解释儿童的行为,以自以为正确的方式对待儿童,不仅造成某些教育细节上的偏差和学校教育形式的不完善,更由此引发了一系列完全错误的行动。而今,我们成人的这些错误引发了一个社会与道德范畴的新问题。长期以来,儿童和成人一直处于一种相互对立的制衡状态;然而现在,儿童已经打破了这种平衡。正是这种态势的逆转,迫使我们必须立即采取行动。这个行动不仅仅要针对教育工作者,更要针对所有的成人,尤其是为人父母者。  随着蒙台梭利教学法的广泛传播,许多文化背景,甚至风俗习惯大相径庭的国家也都相继建立了蒙台梭利学校。世界各国对蒙台梭利教学法的重视,也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上述儿童与成人之间的对立是普遍存在的现象。这种对立使儿童从出生那刻起,就开始受到成人的压制,最为危险的是,成人对儿童的这种压制竟然是无意识的。即使在我们这样有着优越文明的开明社会中,儿童和成人之间的对立关系,也因为复杂的社会礼教对儿童行为的强制约束和对儿童自我发展的刻意限制而更趋恶化。  一个在成人掌控的环境中成长的儿童,他的许多需求都没有办法得到满足。儿童的需求不仅仅是身体上的,更重要的是心理上的;心理需求能否得到满足,会直接影响儿童日后在智能和道德精神方面的发展。儿童被力量远比他强大的成人压制着,不但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还要被迫适应不利于他发展的生活环境,这一切都只因为成人天真地以为自己的做法是在帮助儿童学习社会生活。几乎所有所谓的教学活动,都不约而同地对儿童采用命令式的,或者说近乎暴力的方法,来强迫儿童适应成人的生活世界。这些方法基本上是要求儿童必须完全地、无条件地服从成人的指示。这么做等于是否定了儿童作为独立个体的存在,对儿童来说是绝对不公平的。儿童的身心因此受到的虐待和伤害,即便是成人,也无法忍受。  成人以盛气凌人的态度对待儿童,这在家庭中十分普遍,即使是备受宠爱的儿童,也有可能被成人的权威压制住自己的个性。在学校的学习环境里,类似的强权教育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这种有组织的学校教育是为了直接让儿童尽早适应成人的生活,迫使儿童提早接触成人的世界。但实际上,学校里苛刻严格的课业标准和强制执行的校规校纪,都会将儿童原本烂漫美好的童年破坏殆尽,儿童的天性与这样的学校氛围格格不入。家长,也和学校一样,采用权威式教育方法,对缺乏抵抗能力的儿童来说,无疑是一股强迫的压力;儿童发出的又胆小又羞怯的求救声,好像也从未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

前言

  蒙台梭利教育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而在我国真正开始传播与推广,不过二十余年。在这短短的二十年中,尽管对蒙台梭利方法的理解仍有很多困难、矛盾,尽管已成立的蒙台梭利学校存在诸多问题,蒙台梭利教育却广泛流传并遍及全国。正像蒙台梭利在她的著作《人的成长》中所言:“蒙台梭利方法的传播比任何一种现代教育方法都快。……蒙台梭利方法就像是不断酝酿的酵母,又像是随风播撒的种子一样,在世界各地安家落户。”  蒙台梭利教育的秘密到底在哪里?要想彻底弄清楚,除了去追随她的原著,恐怕没有更简捷的路可走。而在我国,自1985年北京师范大学卢乐山教授编著的《蒙台梭利的幼儿教育》一书出版至今,翻译引进的蒙台梭利原著仍极不完整。此番中国发展出版社联合中国蒙台梭利国际教育培训中心(MTC),基于国际蒙台梭利协会(AMI)的授权与严谨审核,推出“蒙台梭利教育原著全译本”丛书,即是希望从基础的工作做起,帮助读者接触到真正的、完整的蒙台梭利原著;并希望有更多的研究者、实践者从基础的工作做起,懂得真正的蒙台梭利教育,传播、实践真正的蒙台梭利教育,为了孩子,也为了我们自己。  2012年3月

内容概要

作者简介
玛丽亚•蒙台梭利
1870年,出生于意大利安科纳省基亚拉瓦莱小镇。她是意大利历史上第一位女医学博士,她是著名的科学家、女权主义者,现代教育史上最伟大的教育家之一,她是儿童的拥护者。她关于儿童成长与发展方面的发现,以及后来依据这些发现而发展起来的科学教育体系极具革命性。即使到今天,距蒙台梭利博士所创建的第一个儿童之家的成立已经一百多年了,她有关教育方面的理念仍具有独特的价值,鼓励着很多人去关注儿童,积极地为社会改革提供意见、方向和机会。
1952年,玛丽亚•蒙台梭利于荷兰逝世,但是通过其一手创建的国际蒙台梭利协会(AMI),她的事业得以延续。无数孩子从蒙台梭利教育中受益,而蒙台梭利方法也成为世界上最普及的教学法。
译者简介
郭景皓
曾旅居海外,在澳大利亚接触蒙台梭利教育,之后辞职,投身教育事业。历经多年不懈努力,于2007年将AMI的事业引入中国,现任AMI在华机构——中国蒙台梭利国际教育培训中心(MTC)主任,组织AMI 0-3岁、3-6岁、6-12岁等年龄阶段的职业教师国际认证培训。2010年出版“蒙台梭利致家长”系列丛书之《让孩子享有家》(中国发展出版社),获得广泛关注及好评。

书籍目录

家庭中的儿童
The child in the family
Contents 目录
Part 1  空 白
遗憾的是,像儿童这样能够这么辛勤工作,这么吃苦受难,又这么体贴的良伴,却没有真正地为成人所了解。在人类历史上,有关儿童的记载仍是一页空白。
Part 2  新生儿
在我们心中,有一种难以言喻的无知,一种已深植于个人精神和整体文明的盲目。就像视觉上的盲点一样,人们对新生儿的盲目无知,正是人类对生命的一个盲点。
Part 3  心理胚胎
以这种方式实体化的儿童是一个心理胚胎,他们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在新环境里求生存。正如生理胚胎一样,心理胚胎也需要外在环境的保护。在这个环境中,他们能感受到爱的温暖,体会到自己存在的价值,这个环境也将完全接受他们,从不压制他们。
Part 4  爱的教师
谁能担任教孩子去“爱”的导师呢?是那些总把孩子的活泼好动当成不乖的人,还是那些只会惩罚孩子的人?没有人能够在不付出非凡努力的情况下教导孩子如何去爱;也没有人能够不张开意识之眼、不看清楚这个比他个人的世界更为广阔的世界,就成为孩子爱的导师。
Part 5  新式教育
教育家将婴儿和只有几岁大的幼儿定义为“软蜡”,意思是,对这个时期的儿童,可以用适当的方式加以塑造。“软蜡”的观念本身并没有错,错就错在教育家认为儿童必须由他们来塑造。事实上正相反,儿童必须自己塑造自己。
Part 6  蒙台梭利方法概述
心理学家也一致同意,教学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使学生保持高度的兴趣和强烈、持续的注意力。那么,教育所要求的就只有一项:利用儿童的内在力量实现他们的自我学习。
Part 7  儿童的人格特质
一个精神不协调的儿童没有办法专心思考,因此也就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这样的儿童可能不经历“跌倒”的危险而去顺应别人的指示吗?如果儿童都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事,他又怎么能听从其他人的指示呢?服从是一种精神上的聪慧,而这种精神上的聪慧是以内在心灵平静为先决条件的。
Part 8  儿童的环境
在一个真正属于儿童的地方,儿童会尽量好好表现,注意自己的举止,控制自己的行为。在这种情况下,儿童不需要外在激励就能够不断地自我完善。我们能从儿童的脸上看到全新的喜悦和骄傲,偶尔还会看到一种无法形容的得体礼仪,这些都说明了儿童天生就能够改进自己的行为,而且他们也喜欢如此。
Part 9  家中儿童
我们应该让儿童自己擦干眼泪,也应该尽可能地去安慰他,因为不可否认,我们经常忽略儿童真正的需要。虽然儿童眼泪背后的原因是那么难以捉摸,但它却是所有问题的答案所在。
Part 10  新的教师
我们所谓的不干预儿童的学习、尊重儿童的活动,必须是在儿童本质的发展臻于成熟时才得以施行。也就是说,儿童必须已经具备充分的自我专注能力,当他对某件事显现出兴趣时(单有好奇心是不够的),能够自己沉浸其中。如果儿童胡乱发泄他的精力而老师却不闻不问,那么这样的尊重就失之偏颇了。
Part 11  成人和儿童
与儿童最亲近的成人——母亲或是老师,反而成了在儿童人格形成过程中最有可能对他们造成危害的人。强者和弱者之间的对立冲突,不仅与教育有关,也可能在儿童成年后的精神生活上反映出来,也是造成成人精神错乱、性情异常以及情绪紊乱的主要因素。问题从成人“传给”儿童,又从儿童“传给”成人,成了一种普遍的循环。

编辑推荐

  《家庭中的儿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推进,与境外幼儿教育同行的交流日益课入,至此拉开了蒙台梭利教育在我国幼儿园中应用的序幕,实验进展的成效渐渐影响开来。首先被吸引的是家长,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能接受这一良好的教育,渐渐地便有更多的幼儿园开设了蒙台梭利教育实验班。从沿海到内地,从大城市到中小城市,从单位办园、私人办园到教育部门办园,蒙台梭利教育在我国以惊人的速度普及,目前已遍及全国除西藏自治区外的二十几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

作者简介

《蒙台梭利教育原著全译本:家庭中的儿童》由意大利作家玛丽亚•蒙台梭利编著,讲述了孩子一早醒来,爱的不仅是亮丽的早晨,他们爱的还有老是睡着、一辈子不怎么清醒的爸爸妈妈。我们总有睡过头的倾向,但是孩子的到来给我们一个全新的开始。孩子用我们不懂的方法叫醒我们,唤醒我们的感觉,并让我们保持清醒……

图书封面


 家庭中的儿童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有孩子后就开始关注教育产业,对于蒙特梭利、华德福等也多少有接触。这本书读完仍然收获良多——原来之前还只是浮光掠影停留在形式。未来可能逐渐将这个蒙特梭利教育原著全译本系列都看一看。本书前几章阐述了蒙特梭利教育理念的一些基本信念,中间论述了蒙特梭利教育的方法、形式。这些基本是信息重温,或者原有了解获得了更好的梳理。而最后三章:家中儿童、新的教师、成人和儿童,令我真正开始窥视蒙特梭利的核心原则、源头所在之爽快,也纠正了对形式的一些错误理解,更明白做法的根本所在。家中儿童——“我们应该让儿童自己擦干眼泪,也应该尽可能地去安慰他,因为不可否认,我们经常忽略儿童真正的需要“”虽然儿童眼泪背后的原因是那么难以捉摸,但它却是所有问题的答案所在”-直到现在,家长给予孩子最主要的教育不外乎就是纠正孩子的不当行为,教孩子分辨对与错,但是家长的“身教”少之又少,还是以道德说理和口头告诫居多;如果这些都无效,便使用责骂和鞭打。-然而这个体罚的权利,却让家长背负了两个责任:一是在毫无抵抗能力的孩子面前,家长必须表现出绝对的影响力和毫不妥协的权威;二是家长迫不得已只能继续做孩子的榜样……在一个纯真无邪的孩子降临到这个家庭之前,爸爸妈妈还在相互指责对方的缺点并且互不相让;但是,他们忽然要面对一个新任务——凡事完美无缺……-其实儿童十分关注成人,成人的不当行为儿童都看在眼里。这些隐藏的冲突和矛盾,终将引发儿童和父母之间的真实战争……胜利的通常是强势者,但是爸爸妈妈的胜利,经常还是不太能让他们的小对手信服,因为成人的确错了……倾向于采用专制、独裁的方法来解决。他们强迫孩子服从,保持“好孩子”的完美形象……爸爸妈妈在赢得胜利的同时,也失去了孩子对他们原有的信任,连父母和孩子之间的自然情感和相互信赖也一并消失。如此一来,儿童无法得到内心深处最需要的慰籍。 -这类伤害十分普遍,甚至被视为是儿童的特质,其实它是一种防御机制,例如,表现出害羞或者故意说谎来掩饰不正当的行为。恐惧,也和说谎一样,源自被迫屈服顺从……就像所有弱小的生物一样,儿童只能用躁动、任性、生气、哭闹和发脾气等消极的方式来反抗。-儿童故意调皮捣蛋——实际上,这种恶作剧极大程度上是愤怒与故意反抗的一种形式……而成人用来对付这些儿童的方法,就和对付一个胆敢无视法律闯入圣地的敌人没有两样——粉碎他们的意志,让他们弃械投降。-我们必须让儿童生活在一个他自己能够运作的生活环境之中……在这样环境夏,儿童双手整天忙个不停夜里只想赶快换上睡衣,然后爬上自己的床乖乖睡个好觉。——》家庭教育原则一、尊重儿童正在进行的所有合理活动并试着去了解他们二、我们必须尽可能支持儿童活动的意愿;但不是“服侍”儿童,而是培养儿童的独立个性,不让儿童养成依赖的习惯。三、我们必须非常留意和儿童之间的相处之道。儿童对外界影响十分敏感,他们的感情世界比我们想像得还要细腻。[儿童需要充分得休息,更需要一个平和不变、能让他觉得安心得环境,去完成他生命内在得建构。可是成人总是一再蛮横地强加干预,一股脑地灌输给儿童很多东西,速度快得儿童根本来不及消化吸收][儿童觉得不愉快、心里不高兴,成人却告诉他没关系、不要紧,很容易造成儿童地困惑,因为这就否定了儿童想要确认地情感表达……一句轻柔关爱地话,是儿童唯一需要的安慰。得到适当的安慰和关爱以后,儿童可以继续观察周薇的事物,不受影响地自由体验生活,儿童地身体发展也会因此而获益良多]——》要随时注意儿童精神方面的表现,让儿童自由,这样他才可以清楚地了解自己地需要,从而得以寻求益于发展地所有外部需求。新的教师——“我们所谓的不干预儿童的学习、尊重儿童的活动,必须是在儿童本质的发展臻于成熟时才得以实施。也就是说,儿童必须已经具备充分的自我专注能力,当他对某件事情显现出兴趣时(单有好奇心是不够的),能够自己沉浸其中“”如果儿童胡乱发泄他的精力而老师却buwenbuwen ,那么这样的尊重就失之偏颇了“-蒙特梭利教育体系的基本方针,在于利用各种不同的感官刺激,唤醒儿童的安全感……老师必须懂得选用最有成效的方法,让儿童对这些教具产生兴趣,想要去使用它。-很多老师问我,光是用温和及鼓励的方式把教具呈现给儿童,就已经足够了吗?我的回答是:当然不够-课程示范全过程都是安静的,几乎没有使用什么语言……这种不用语言的教学引导才是真正的课程……引导儿童将他的注意力集中在他自己的身体上,并且鼓励儿童学习控制身体的动作。老师不以言语鼓励静默,而是yi 沉静的神态肯定儿童的表现-tranquility lessons可以说是蒙特梭利教学法的代表。我们将此方法运用在每一项教学上,即使是那些人们认为不说就没办法懂的事也不例外。-教育应该是谨慎地寻求适当地方法,几乎是在儿童不知不觉当中,引导他们自然的学习活动。-服从命令必须以完备的人格为前提。换句话说,儿童必须已经具备我们所期待的反应能力……所有的口语指导应该出现在教学的后半段,因为儿童内在秩序尚未发展好的情况下,要引导他是不可能的……缺乏教学经验的老师,通常会更注重“教”——》教学原则一、懂得分辨儿童注意力所在[当儿童将注意力集中在重大工作上时,老师不要在一旁纠正或者是突然给予赞美,这样反而打扰了儿童]二、蒙特梭利教学法所指的尊重,绝对不是连儿童的缺失或者肤浅的表面现象也一并包容。尊重在本质上,须2.1 能够察觉出儿童不同的体能状况;2.2 鼓励儿童发展对其身心健康有益的行为;2.3 打消其他不好的念头,因为它们记无建设性,对儿童的发展也没有什么用,只会分散儿童的精力,伤害儿童的发展我对孩子智能活动的尊重程度,就像尊重艺术家的灵感巧思一般,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但如果我到一位艺术家的工作室,却发现他在抽烟、打牌,我会毫不犹豫地打断他,对他说:”喂!我的朋友,你在忙些什么啊?“因为他正在做的事无须太费神。我还会对他说:”放下你的画笔,我们一起出去走走,沐浴一下阳光把!“{好事情坏事情}我们一定要帮助儿童摆脱自己的缺点,但又不要让他觉察到自己的不足。{神话语}成人和儿童——“与儿童最亲近的成人——母亲或是老师,反而成了在儿童人格形成过程中最有可能对他们造成危害的人。强者和弱者之间的队里冲突,不仅与教育有关,也可能在儿童成年后的精神生活上反映出来……问题从成人“传给”儿童,又从儿童“传给”成人,成了一种普遍的循环” {果然是近百年前的著作,当时不是“父母”而是“母亲”主要担任儿童的照顾工作}-帮助我帮助自己-介入的临界点-我们眼中的儿童是一个持续发展变化的个体,他须一步一步循序渐进地在行动和精神中间求得平衡的发展。成人的行为通常经过思考而产生,儿童却要想方设法在思考和行动之间寻求一致。-儿童比一般人认为的更需要精神上的鼓舞。常常让儿童觉得痛苦的……是得去做那些对他来说毫无意义得事。儿童感兴趣而且愿意付出心力的,事那些能和他的智力程度以及他作为一个人的尊严相符的事情。
  •     爱的教师谁能担任教孩子去“爱”的导师呢?是那些总把孩子的活泼好动当成不乖的人,还是那些只会惩罚孩子的人?没有人能够在不付出非凡努力的情况下教导孩子如何去爱;也没有人能够不张开意识之眼、不看清楚这个比他个人的世界更为广阔的世界,就成为孩子爱的导师。儿童对成人的一切都极其敏感,并且愿意在每一个细节上遵从成人。实际上,成人绝对无法想象,儿童准备随时遵从于成人的意志有多么坚定,而这也正是儿童的特性之一。举例来说,一天,一个孩子把拖鞋放在了床上,他的妈妈告诉他:“不可以这样,拖鞋很脏。”然后,妈妈用手在床单上拍了拍,把灰尘拍掉。自那以后,任何时候只要这个孩子看到拖鞋,就会对着拖鞋说“好脏”,然后跑到床边去拍灰尘。孩童如此,夫复何求?儿童这么敏感,又这么容易受到我们的影响,因此成人应该时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因为我们做的每一件事、说的每一句话,都会印刻在儿童的脑海里。儿童是完全服从于成人的,因为服从就是他的生活。儿童热爱并且崇拜对他说出金玉良言、教他人生智慧并指引他生活的成人。因此,我们应该认识到,即便是我们认为微不足道的不良行为,都将对儿童日后的行为养成产生巨大的影响,或者很有可能造成儿童情绪上的严重反弹,我们应该重视。此外,我们还应该牢记,儿童总是随时准备好对我们付出爱并听从我们的话。儿童是爱成人的,这一点是想要了解儿童的成人必须铭记的前提。我们总是说父母和老师是多么的爱孩子,有人甚至主张必须教孩子如何去爱他们的妈妈、爸爸和老师,甚或去爱每一件事和每一个人。然而,谁能担任教孩子去“爱”的导师呢?是那些总把孩子的活泼好动当成不乖的人?还是那些只会惩罚孩子的人?没有人能够在不付出非凡努力的情况下,教导孩子如何去爱;也没有人能够不张开意识之眼、不看清楚这个比他个人的世界更为广阔的世界,而成为孩子爱的导师。毋庸置疑,孩子深深地爱着成人。就是在孩子上床睡觉的时候,也一定要他爱的那个人在身边陪他。可是,孩子爱的那个人会想:“一定要停止这种无理取闹的行为。如果我在孩子睡觉的时候还陪在他身边,一定会把他宠坏的。”吃饭的时候,他会这么想:“如果孩子要和我们一起坐在餐桌前吃饭,假如不让他过来他就开始哭的话,那我们最好假装还没有要吃饭!”但其实,孩子只是想在自己爱的人吃饭时在场而已;他们还只是婴孩,日常饮食相当受限,还不能吃成人平常吃的食物。只要成人把孩子带到餐桌前,他就不会哭了。假如孩子坐在餐桌前还哭的话,那是因为没有人理他。孩子很想成为集体中的一员。在我们吃饭的时候,还有谁像孩子一样,边哭边说出他是多么想要和我们在一起?等到将来有一天,我们发现:“现在没有人在睡觉前哭着要我和他在一起了。每个人都只考虑他自己,睡觉前只记得今天发生了什么事,就是没有人想到我。”那将会是多么悲哀啊!只有孩子每天晚上都记得说:“不要走,陪我嘛!”成人却回答:“不行,我还有很多事要做。再说,哪有人睡觉还要别人陪?”成人认为,一定要把孩子的这个坏习惯改过来,不然孩子会把他们变成爱的奴隶。有时候孩子一早醒来,就会去把还很想睡觉的爸爸妈妈叫醒。每个家长都抱怨过类似的事情。但是,每个人都应该和这个溜下床的纯真孩子做一样的事才对。太阳出来的时候,大家就应该起床了,可是爸爸妈妈却还在睡。孩子早上来到爸爸妈妈床边,好像是在说:“你们一定要好好生活,快点起床,早晨已经在向我们招手了!”孩子并不是想当老师,他对父母这么上心,只因为爱他们。孩子早上一醒来,就不由自主地想跑到他爱的人身边。孩子要经过昏暗得几乎没有什么光线的房间,他们也许走得跌跌撞撞,但他们一点也不怕黑黑的影子和看起来半掩的房门,孩子走到爸爸妈妈身边,轻轻地触摸他们。爸爸妈妈往往会说:“不要在早上把我吵醒。”而孩子会这么回答:“我没有吵你呀,我只是亲你一下而已!”然而,爸爸妈妈还是会想别的方法来教训孩子。在我们的生命中,还有谁一睁开眼睛就想和我们在一起?还有谁那么不怕麻烦,只因为想看看我们、亲亲我们,而特别小心翼翼地不把我们吵醒?这样的事情在生命中又能够发生几次呢?然而,人们认为必须要纠正这样的行为。孩子表现出来的爱,人们竟然认为一钱不值!孩子一早醒来,爱的不仅是亮丽的早晨,他们爱的还有老是睡着、一辈子不怎么清醒的爸爸妈妈。我们总有睡过头的倾向,但是孩子的到来给我们一个全新的开始。孩子用我们不懂的方法叫醒我们,唤醒我们的感觉,并让我们保持清醒。每天早上,他出现在我们面前,好像是在说:“看,你可以过另外一种生活,你可以过得比现在更好。”我们总是能够过得更好,因为人很容易有懒惰的趋势,而孩子可以帮助我们上进。如果成人不愿意去尝试,就会失去机会;渐渐顽固起来,最后变得麻木不仁。新式教育教育家将婴儿和只有几岁大的幼儿定义为“软蜡”,意思是,对这个时期的儿童,可以用适当的方式加以塑造。“软蜡”的观念本身并没有错,错就错在教育家认为儿童必须由他们来塑造。事实上正相反,儿童必须自己塑造自己。在以往的讨论中,“教育应始自出生”这种观点一直是大家热衷的话题,尽管如何教的问题尚未有人涉及。这个问题看起来像是纯理论的,似乎脱离实际,至少不像儿童的健康需求那么具体。例如,某些医生给专门为一岁左右儿童提供服务的一所特殊学校制订了计划。在这所特殊学校里,儿童会接受一些手和脚的运动课程,为他们日后用到手脚的日常活动作准备。毫无疑问,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因为这些可怜的小家伙要学的东西已经够多了,这种做法也完全没有考虑到娇弱的新生儿可能会因此受到运动伤害。不过,我们也无须对此太过紧张,不让新生儿作任何活动也是不可行的。我们在引导新生儿活动时,要明确以下的原则:如果我们以上述特殊学校的方式构建新生儿的教育,那就大错特错了。因为成人在锻炼儿童四肢的时候,明显地将成人的动作方式套用在儿童身上,这是一个普遍的错误。成人绝对不应该把儿童塑造成自己的复制品,而应该不加干预,让儿童依照对自己的深刻了解去工作、活动。身体的运动应该源于儿童的内在,且由儿童内在的生命来整合。这种整合,就是前面提过的实体化。除非儿童自己愿意活动,否则儿童的肌肉不可能正常发展,因为肢体运动乃是自我意愿的表达。对于这一切,我们无能为力,只能静待儿童自己的内在生命来加以安排。但是,我们可以借由各种方法,鼓励自己去了解儿童的发展过程,因为我们缺少和儿童直接的沟通,尤其是语言上的沟通。这种情况下,我们往往不能真正了解儿童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需求。对儿童需求的了解是点滴累积的,但必须要明确:对儿童需求的了解要以实实在在的观察为基础。我们通常都认为儿童很脆弱,没有自理能力,甚至很烦人,他们需要成人无微不至的照顾,一哭起来吵得每个人都不得安宁。在儿童出生的头一年里,许多人都怀抱着这种态度对待他,完全没有考虑到儿童的心理发展。宗教信仰中那些认为人格在婴儿期就已经存在的观点,是正确的。基督教帮婴儿洗礼是因为相信儿童已有灵魂,因而也就承认了他的心理生命。但是除此之外,基督教并未考虑在整个人格发展过程中最重要阶段的潜在个人特质。一个发生在发展过程中的错误,要比发生在整个内在发展已经结束后的错误,更具破坏性。在这个意义上,任何抑制儿童成长的事情,都会对儿童日后人格的形成产生非常重大的影响。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到,这个问题不仅在教育领域意义非凡,对整个人类历史也举足轻重。从儿童出生之日起,我们就必须试着观察那些表明儿童心理生命如何发展的难以捉摸的行为表现,以便了解儿童生命最初几个月的发展模式。教育家将婴儿和只有几岁大的幼儿定义为“软蜡”,意思是,对这个时期的儿童,可以用适当的方式加以塑造。“软蜡”的观念本身并没有错,错就错在教育家认为儿童必须由他们来塑造。事实上正相反,儿童必须自己塑造自己。这是一个基本的原则。儿童能够自动自发地塑造自己,这可以从儿童用来表达他自己的各种方式上得知。而成人——这个儿童眼中无所不能的大师,却可能盲目、粗鲁又不适当地介入,把儿童开始在自己的“软蜡”上画出的轮廓毁掉。事实上,将成人的这种介入称为“罪行”,一点也不为过。在日本,有这样一个传说——孩子死后,他们的灵魂将获得永生。他们非常努力地用许许多多的小鹅卵石叠成小塔,可是邪恶的魔鬼推倒小塔的速度永远比孩子叠塔的速度快。这个故事象征性地揭示出了孩子的天谴厄运和对他们永远的处罚。不管怎样,即使成人并非故意要这么做,但他们的行为确实破坏了儿童悉心费力在内心建构起来的东西。在成人不注意的时候,儿童会重新开始他的建构工作,可是成人会再一次地把它破坏殆尽。儿童和成人之间的斗争就这样一直僵持着,直到儿童完全投降,不再发表自己的意见,不再做自己想做的事为止。由此可见,在儿童这段如此敏感的时期,教育是何等重要——事实上,这个时期的教育工作,比接下来任何时期实施的教育都重要。为了避免成为妨碍儿童正常发展的阻力,成人一定要保持非常被动的态度,而且绝对不能盲目地、不合时宜地干预儿童。我们可以根据魔鬼和天使的不同来理解这句话:天使的力量是用来创造的,而魔鬼的力量则用于毁灭。作为一个“教育者”,我们可以选择正确的途径,敏锐地去了解什么样的行动才是帮助儿童发展所必需的。我们一定要约束自己的行为,以免造成破坏。创造者应该是儿童,而非成人。然而,想要清楚地认识这一点并非易事,一般人的想法还是认定成人才是新生命的创造者。因此,我们成人必须要做的是,将自己从自以为万能的幻觉中解放出来,洗净自己的罪过。这么做了之后,我们应该试着更深入地了解儿童的人格。对于教育工作者而言,不论他们教的是新生儿还是年龄稍长的幼儿,他们的首要职责就是承认并尊重儿童的人格。在前面的论述中,我曾经举过一个不尊重儿童的例子——我们因为怕孩子吵而不让孩子和我们在一起。在成人的世界当中让我们觉得欢心愉悦的事,对孩子也照着做准不会错。如果我们正在吃晚餐,但是孩子却在另一个房间里流泪,那是因为我们忽略了他,他被单独隔离在外。我们就不会用这么不尊重的态度把成人关在房里。就像对待任何其他人一样,我们应该觉得孩子能和我们坐在一起吃饭是我们的“荣幸”,我们也应该乐于见到孩子,并让他们亲近我们。有一些人认为,让孩子在成人吃饭的时间吃成人吃的食物,对孩子的健康不利,但我们实在不必太过担心这个问题。最重要的是,如果我们忽视了孩子,我们就伤害了孩子,而我们这样做了,都不会请求孩子的原谅。儿童最让人不可思议的地方,是他们异常敏锐的观察力。我们认为儿童观察不到的事物,儿童都看到了。既然如此,奇怪的是,为什么我们还相信一定要用鲜艳的颜色、夸张的手势和高分贝的声音,来吸引儿童的注意呢?我们不知道的是,儿童有很强的观察力,可以吸收许多影像,不光是东西的影像而已,还包括动作的影像。儿童吸收的除了事物的影像之外,还有事物之间的关联性,在我们还没注意到的时候,儿童的观察力、吸收力就已经很先进了。举例来说,有一个四周大的婴儿,出生以后还从没有到房子外面去过,而且从他出生到现在只见过两个男人,一个是他的爸爸,另一个是他的叔叔,这两个男人也从来没有同时出现过。有一天,婴儿同时看见了爸爸和叔叔,他惊奇地看着其中一个,然后再转头看看另一个,就这么看了好长一段时间。为了让孩子有时间仔细观察,爸爸和叔叔很安静地站在婴儿面前,不说一句话。如果当时两人离开房间,或是说话分散了婴儿的注意力,这个婴儿恐怕再也不会有让他印象如此深刻的经验。最后,这两个人还是离开了,但是他们是慢慢地走开的。这样,婴儿有时间个别观察他们每一个人,婴儿也确信爸爸和叔叔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人。爸爸和叔叔在这里所做的是,通过帮助孩子建构他自己的内在能力,并借此达到教育的目的。还有一些例子,是和还不会说话或不会走路的孩子有关的。有一个成人抱着一个几个月大的婴儿,婴儿在饭厅看到一幅画了许多水果的画,他就看着这幅画,模仿吃东西的样子。这个婴儿当时还在喝奶,但是他曾经看过成人吃水果。抱着婴儿的成人看见他模仿得那么开心又很有兴趣的样子,就抱着他站在画前,一直到他兴趣索然才离开。我们当然可以称这个成人为“教育家”——孩子通过模仿成人的动作进行内在的练习,而这个成人允许孩子完成这项活动。另外一个例子里,孩子看见大厅的芭蕾舞者雕像后,立刻跳起舞来。因为孩子曾经看过别人跳舞的样子,所以他知道雕像的姿势就是跳舞的动作。孩子总是对某些特定的东西特别感兴趣。如果有人把原本不在房间里的东西放进房间,孩子马上就会发现,还会追问那是什么东西。有一天,一个小女孩被带到外面玩,她在墙边发现了一块石头,这块石头给她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从此以后,小女孩每次出门,一定要停下来看看这块石头才行。毋庸置疑,儿童喜欢光亮和花朵,也爱观察动物。原因非常简单,因为我们都知道儿童是敏锐的观察家,他们可以很好地加工、整理感知到的影像。儿童经常会做一些事情来满足他的观察欲望。例如,当成人对儿童说话的时候,儿童会非常仔细地观察成人的嘴,但是我们却认为要吸引儿童的注意力,非得大声喊叫他们的名字。其实并非如此,即使我们不说话,只是做出假装讲话的样子,嘴唇做出微小但明显的动作,儿童也会变得非常专注。儿童对此非常着迷,因为他内心正在发展的是一种意识,自己必须要完成这个任务——儿童开始对语言敏感起来了。如果你把一个四个月大的孩子抱到一个只动唇却不出声的人身边,他会兴趣浓厚地观察这个人的嘴。很明显,儿童观察人的唇形变化的兴趣,比观察其他事情的兴趣要大得多,因为对唇形的观察能够刺激并促进儿童的模仿能力,而这正和他必要的内在发展相符。让我们再来看看年龄稍大一点的儿童。一次很偶然的机会,我接触到几位日本爸爸,他们表现出了对孩子更深刻的理解。其中一位爸爸带着他两岁大的儿子散步,他的儿子突然一屁股坐在路面上。这位爸爸并没有冲着儿子大声喊“地上很脏,快起来”,相反,他耐心地等儿子自己爬起来,继续带着儿子走。这位爸爸收起长者的强势,给予孩子的行为极大的尊重,这正是教育家的做法。我还见过另外一位日本爸爸,他把两腿张得开开的,让他的孩子在中间跑来跑去。这位可怜的爸爸坚持做这样的姿势,还要维持着威严的样子。我十分羡慕这些从传统教养方法中获得育儿经验或者掌握育儿智慧的人们,而我们却似乎只是急着教导儿童成为这个社会中的成人。我在米兰街头遇到一位正牵着孩子过马路的妈妈,实际上,这位妈妈还曾经上过我们蒙台梭利学校的课程。当时,空气中回荡着悦耳的钟声,孩子想停下来听完钟响再走,可是妈妈拒绝了,她没有考虑到孩子听到钟响的喜悦心情,责怪孩子并催着他赶快走。要说服成人对儿童采用被动的态度确实不容易,但这却是绝对必要的做法。每个成人都要了解儿童的需要,同时克制自己想要成为儿童生命塑造者的虚荣心。同样,绝对必要的是,认识到每一个独特个体内在生命的自我教育。我们目前似乎只注意到儿童对新鲜空气和阳光的需要,这两样东西的确不可或缺,但只对身体有益。如果说亮丽的阳光洒满了儿童的全身,可以这样说,他们的内心却连一丝光线也没有。成人盲目无知地用自己的力量摧毁了儿童特有的缓慢、脆弱但非常重要的内在建构工作。成人一定要对儿童的需要保持高度的敏感,能够敏锐地观察到儿童的需要,只有这样,成人才能及时给予儿童需要的所有帮助。倘若我们想要建立基本的育儿原则,那么首先一条就是必须让儿童参与我们的生活。因为儿童在发展期间必须学习模仿成人的很多行为,如果儿童没有自己观察到成人是如何做的,就学不好,正如失聪的人几乎没有办法学好语言一样。虽然要求成人将殷勤、亲切的好客之道扩展至儿童身上很困难——也就是说,允许儿童参与我们的生活十分困难,但这不花费一毛钱,它完全取决于成人情绪上的准备。一个不模仿成人行为的儿童,不会开口问问题,这样的儿童简直就像只有灵魂存在着。然而因为偏见的关系,成人应该长时间陪在儿童身边的原则不太为人们所接受。此外,所谓健康科学也支持了这种偏见,专横残忍地认为儿童和植物人一样,需要很多睡眠。为什么要强迫儿童睡觉呢?如果我们让儿童醒着待在我们身边,一直到他们想睡了才去睡,我们会发现儿童其实不需要睡那么长时间。坚持让儿童早早上床的偏见在北欧地区非常盛行,虽然这种偏见毫无根据,但我们却毫无异议地接受它。有一次,一个孩子走到我面前对我说,他很想要看一样经常听人谈起的非常漂亮的东西——星星。这个孩子从来没有看过星星,因为他很早就得上床睡觉。我们很容易就了解到,这个被规定要早早睡觉的孩子一定觉得自己的内在建构极其累人,因为他被迫和成人做拉锯战,成人摧毁了他的建构过程,坚持要他早早上床睡觉。上帝教导我们要学习宽容,他说:“不要熄灭冒烟的蜡烛。”换句话说,就是:“不要多此一举地去熄灭已经自己熄灭的蜡烛。”我们可以借用这条宽容的原则,应用到教育上:“不要毁去儿童在自己内在生命里设计的软蜡。”这对那些教导正处于自我建构过程中的儿童的成人而言,是最重大的责任。对成人而言,基本的教育观念是,我们绝对不能成为儿童发展过程中的阻碍。明白我们必须要做什么,既不是很简单,也不是很困难。最困难的是要掌握:为了更好地教育儿童,我们必须避免、去除哪些无效的假设和无益的偏见。

精彩短评 (总计26条)

  •     物流很快送书人很敬业
  •     感触还是挺深的。
  •     还没读,看着不错
  •     这本书是包裹里面唯一一本有塑料纸包装的。书小巧可爱。喜欢这推书里面最精致的
  •     非常值得看的书,假如你对孩童教育有兴趣
  •     一语以蔽之:将儿童作为平等民事主体对待,父母有照拂之义务,无规训其天性长成之权力也
  •     终于买到原著了。希望内容与自己非常有帮助
  •     对蒙氏教育感兴趣的可以看看
  •     ▲必须让儿童参与我们的生活。因为儿童在发展期间必须学习模仿成人的很多行为,如果儿童没有自己观察到成人是如何做的,就学不好,正如失聪的人几乎没有办法学好语言一样。虽然要求成人将殷勤、亲切的好客之道扩展至儿童身上很困难——也就是说,允许儿童参与我们的生活十分困难,但这不花费一毛钱,它完全取决于成人情绪上的准备。

    ▲在日本,有这样一个传说——孩子死后,他们的灵魂将获得永生。他们非常努力地用许许多多的小鹅卵石叠成小塔,可是邪恶的魔鬼推倒小塔的速度永远比孩子叠塔的速度快。这个故事象征性地揭示出了孩子的天谴厄运和对他们永远的处罚。不管怎样,即使成人并非故意要这么做,但他们的行为确实破坏了儿童悉心费力在内心建构起来的东西。在成人不注意的时候,儿童会重新开始他的建构工作,可是成人会再一次地把它破坏殆尽。儿童和成人之间的斗争就这样一直僵持着,直到儿童完全投降,不再发表自己的意见,不再做自己想做的事为止。

    ▲为了避免成为妨碍儿童正常发展的阻力,成人一定要保持非常被动的态度,而且绝对不能盲目地、不合时宜地干预儿童。我们可以根据魔鬼和天使的不同来理解这句话:天使的力量是用来创造的,而魔鬼的力量则用于毁灭。作为一个“教育者”,我们可以选择正确的途径,敏锐地去了解什么样的行动才是帮助儿童发展所必需的。我们一定要约束自己的行为,以免造成破坏。创造者应该是儿童,而非成人。

    ▲我在米兰街头遇到一位正牵着孩子过马路的妈妈,实际上,这位妈妈还曾经上过我们蒙台梭利学校的课程。当时,空气中回荡着悦耳的钟声,孩子想停下来听完钟响再走,可是妈妈拒绝了,她没有考虑到孩子听到钟响的喜悦心情,责怪孩子并催着他赶快走。要说服成人对儿童采用被动的态度确实不容易,但这却是绝对必要的做法。

    ▲上帝教导我们要学习宽容,他说:“不要熄灭冒烟的蜡烛。”换句话说,就是:“不要多此一举地去熄灭已经自己熄灭的蜡烛。”我们可以借用这条宽容的原则,应用到教育上:“不要毁去儿童在自己内在生命里设计的软蜡。”这对那些教导正处于自我建构过程中的儿童的成人而言,是最重大的责任。
  •     教育孩子的原则
  •     认真
  •     时隔多年,这是我仔细看过的第二本蒙氏的书。而大学那时读的第一本,我现在觉得我根本没有读懂。虽然我还是对蒙氏教学不那么热衷,但是书中透露出来的蒙台梭利对于孩子的观察和洞察力却着实让我惊讶。一个世纪过去了,科技的进步翻天覆地。但是我们对于人的成长的理解和对于教育,尤其是幼儿教育的把握,却不见得有多少长进。这是怎样的一种悲哀?但是同时也说明,物质的发展替代不了人的内心的精进。 多向儿童学习。
  •     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
  •     内容不太符合中国国情,理论性比较强。个人觉得不太喜欢。
  •     蒙奶奶总让我觉得她超越了自己的时代
  •     小孩的教育是个很大的问题,这本书还是很有帮助的
  •     儿子在上蒙氏班,想要了解一下这个提出蒙氏教育的人,看看她的思想和她想要到达的方向。
  •     环境创设 无为(观察者辅助者)而有为(平等与引导) 顺应 使有事情可做 有吸收力的心灵 最后一章好 总结性的 辩证的
  •     笔记注的最多的是“成人也是吖!”//谁又不需要精神上的鼓舞呢?
  •     孩子并非白纸,成人当以帮助者而非塑造者自居
  •     书很好,希望下次还能购买。就是习惯网上聊,你们没有网上咨询挺麻烦。
  •     这本也是老师推荐的,妈妈说还不错
  •     蒙氏的书值得一看
  •     蒙特梭利的尊重孩子的理念在什么时候都是正确的。只是对于教具的迷信和推崇,我还是有些受不了的。补充一下,在这本书对教具的推崇并不是很多,这本还是观念的介绍更多一些。
  •     买了好久了,才看完,真的很不错,不管家长还是老师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就是不断学习成长的过程
  •     朋友介绍的,自己还没开始看,应该是很不错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