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法性教育

当前位置:首页 > 亲子家教 > 家教理论 > 阳光法性教育

出版社:江苏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1
ISBN:9787534378881
作者:孙云晓
页数:305页

章节摘录

  1993年的夏天,我接受过一个西安女孩的采访。没想到,10年之后,我会与她合写一部书,而且是性教育的内容。  在我的感觉中,张引墨像个天生的“潜水员”,她几乎毫不费力,就潜进了少男少女心灵的海底世界,因而熟知那么多让人惊心动魄的事实。  当我的良知再也无法承受这些秘密的时候,我萌生了做研究的念头。本来,我只是想以研究报告的方式影响教育决策层。后来,经过几番论证,才使这一成果问世。  这是一本需要用心灵来写和来读的书,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一代人的青春和几代人的牵挂,我们是在与生命对话。  这是一本描述和分析中学生性关系的书,虽然它并不全面,却以深入的笔触揭示了较为隐秘而危险的一角,让广大父母与教师了解到事实的真相。  我们之所以把本书的读者对象首先定位于中学生的父母与教师,因为他们最关心少男少女的健康成长,而又常常难以了解到真实的情况——他们可能是孩子的第一防范目标。  一位偷吃过“禁果”的中学生,曾为本书提供过他心中的书名,即《这是一个事实》。  的确,这本书介绍了13位中学生发生性关系的原因与过程,并逐一作了剖析,提出了一些给父母、教师及少男少女朋友的具体建议。  那么,事实究竟是怎样的呢? 在发生性关系的13位中学生中,至少有以下5个事实: 1.半数以上是师生公认的好学生; 2.1/3来自重点中学甚至是名声显赫的学校; 3.他们初次性交时100%不用安全套; 4.他们有过性交经历的事实,其父母与教师100 9/5不知道; 5.他们对学校与家庭的性教育1。0%不满意。  不仅仅如此。有些女孩子在稀里糊涂发生性关系之后,后悔莫及。直到考入大学,她们还万分自卑,说已经那样了,再去做“鸡”也无所谓了。  我曾与著名作家毕淑敏谈过以上事实,她用了四个字表达自己的感受: “滴血之感”。是的,青春的生命在滴血!父母与教师的爱心在滴血! 近年来,我曾多次参加过国际组织举办的预防艾滋病的研讨会。我知道,与性病或艾滋病患者发生性关系,如果不用安全套,是极其危险的。中国目前已有艾滋病患者近百万人,并有迅猛增长之势。据说,一个艾滋病患者的每年治疗费用至少在几万元甚至十万元以上。可悲的是,那些少男少女并不了解对方的性经历,有些还结交相知甚少的成年人,他们一时冲动,便以花季的生命去赌欲望之博。  首先,这的确是一个事实:有越来越多的中学生在发生性关系,这是一个人们不愿面对却又不能不承认的事实;其次,中学生盲目发生性关系,可能会造成怀孕甚至感染性病、艾滋病,这也是一个事实…… 一本书的价值是由作者与读者共同完成的。  当父母和教师读到这本书的时候,您会有些什么样的收获呢?也许,您会了解到孩子那微妙的情感世界,您会洞察出孩子那复杂的心路历程,您会倾听到孩子那狂烈的青春呐喊…… 这对于改善您与孩子的关系,改进您对孩子的教育,或许会有一些借鉴意义。至于少男少女朋友,他们若是读了这本书,也会从同龄人的坎坷经历及相关知识中悟出某些人生的道理。当然,这只是我们的真诚期盼。  我曾从2003年10月30日的《家庭周末报》上读到一则消息,题为《小学生怀胎九月产下女婴,此前家长老师均不知》。事实来自重庆大足县某小学。2003年10月的一次例行体检中,发现一位安静本分的女生怀孕,送到医院当晚生下2.35公斤女婴。据查,该女生怀孕是被邻居强奸所致。  2003年10月9日,《中国青年报》介绍了中国计划生育协会“青春健康 ”国际合作项目的最新研究发现:只有半数学生听说过性病或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仅5%~20%的学生了解有关怀孕和避孕的一般知识;有1/5~1/3的青年人认为性是个人的私事,与他人和社会无关。中学生里异性性行为报告比例一般在5%。研究还表明,约40%~60%做过人工流产的年轻妇女不了解避孕知识。1998年以来,北京妇产医院接受人工流产手术的女性中,一半左右未婚,其中20岁以下的女孩占14%。据估计,2000年报告的性传播感染病例约占法定报告传染病总数的50%,其中15岁至29岁患者超过一半。  还需要说什么呢?还有谁会说我们是在“猎奇”或“展示”呢?也许,最为紧迫的任务是全面改进和提高中国性教育的水平!这正是我们在艰难中写作本书的目的。  从事青少年教育三十余年,我逐步形成了一个基本的理念: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前提是尊重孩子。当我们将本书奉献给广大读者的时候,我越发确信这是一个真理,而真理总是以事实为基础的。  ……

前言

  八卷本的《孙云晓教育作品集》终于和读者见面了,坦率地说,我的心里并不坦然。  在中国有一个特殊的现象,年轻一些的人被称之为作家或书法家或舞蹈家都是平常的事,但如果称为教育家就不寻常了,甚至于令人难以接受,或许这是中国格外看重教育的原因所致。与此相关,出版教育文集的人大都是资深且年迈的教育家,并且多数是已经仙逝的人。  就我个人而言,刚过了知天命的年龄,正处于研究和写作的黄金时期,是不断产生新思想的创造阶段,而不是封笔或封刀之前的总结阶段。细心的读者会发现,在出版这套教育作品集的同时,我还在陆续推出富有新意的作品。  基于上述背景,《孙云晓教育作品集》的出版就显得有些突兀。因此,我叹服江苏教育出版社的非凡胆识,是他们说服了我,并付出艰辛劳动,才使我的第一套教育作品集问世。这是我从事儿童教育34年(1972年至2006年) 的一个总结,尤其是代表了我专职做少年儿童研究20年(1987年至2006年)的主要收获。  实际上,一个人是否能够发现真理,并不取决于他的年龄,而是看他是否拥有科学的态度和探索的勇气。当一种思想或理论提出的时候,最好的结果不是被赞颂而是被讨论或争鸣。这就需要立论者回应,并适当修改自己的思想或理论,从而给社会留下真正的财富。从这个角度来看,任何人的作品集都应当尽可能在头脑清醒时出版。  与许多学者深奥的著述风格不同,我的作品是通俗易懂的,中日少年《夏令营中的较量》就是我的代表作。一般的学术研究主要回答是什么和为什么,而我总是特别关心该怎么办,因为我的脑海里时常浮现出一双双期待的眼睛。为什么会是这样?一是因为我17岁就当了教师,后来又当过九年的中国少年报记者,再后来我经常应邀为父母和教师们讲课,始终在儿童教育的各种各样问题中行走;二是可能因为我从11岁就痴迷于文学,后来成为一个儿童文学作家,习惯了用讲故事的方式来讲道理。  说心里话,我有时也为自己的作品缺乏学术色彩而自卑,直到听了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朱小蔓教授的一番话,这种自卑心理才稍稍有了一点儿好转。朱小蔓教授是一位治学严谨的学者,她说,国际学术界对于什么是学术有了新概念,教育研究的范式不能只以论文著述为标准,发现新知识、应用新知识、综合新知识、传播新知识都是学术。我不敢说自己发现了新知识,但我敢说在我的作品里,应用、综合和传播了许多新知识。《孙云晓教育作品集》最适合的读者是中小学生的教师和父母,也较为适合基础教育的管理者和研究人员阅读。  当然,八卷本的《孙云晓教育作品集》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突然冒出来的,而是几十年的辛苦积累。说到辛苦也不光是作者一人,许多学者的合作、编辑的加工和出版社的推广,都是不能忘记的。在此,我诚挚地感谢我所在单位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对我多年来的鼎力支持,感谢郗杰英、刘秀英、孙宏艳、鞠青、赵霞、陈卫东等同事给予我的无私帮助,感谢凤凰出版集团的总经理陈海燕先生贡献的宝贵智慧,感谢北京出版社、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海燕出版社、新世纪出版社以及北京树人天地文化交流有限公司的友情合作。  这里,我还要特别感谢江苏教育出版社各位社领导对本作品集的支持,感谢出版项目负责人金月皎女士,特别感谢何莉、马兰峥、王艳平等编辑,是她们呕心沥血的劳作,才使《孙云晓教育作品集》与广大读者见面。

媒体关注与评论

书评性教育的核心不是性知识的教育,而是人格教育。拥有健康人格的人是有责任感的,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对生命负责!    首先,这的确是一个事实:有越来越多的中学生在发生性关系,这是一个人们不愿面对却又不能不承认的事实;其次,中学生盲目发生性关系,可能会造成怀孕甚至感染性病、艾滋病,这也是一个事实……

内容概要

  孙云晓,1955年2月8日生于山东青岛,现为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中国青少年研究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少年儿童研究》杂志总编辑,中国社会科学院兼职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兼职教授。1999年被国务院表彰为“有突出贡献的教育科学研究专家”。2000年被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授予“全国优秀儿童工作者标兵”称号。   孙云晓自1972年起从事青少年教育与研究至今。1993年7月,他采写的报告文学中日少年《夏令营中的较量》发表后震撼全国,引发一场社会各界参与的教育大讨论,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中央电视台12集专题片《改革开放20年》,称《夏令营中的较量》引发的大讨论成为“教育改革的前奏曲”。   1999年以来,他先后主持了中国城市独生子女人格发展与教育、杰出青年的童年与教育、向孩子学习、21世纪教育四大支柱的理论与实践、当代中国少年儿童发展状况系列调查等多项课题研究,尤其是他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少年儿童行为习惯与人格关系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科研成果。他出版个人专著三十余部,较有代表性的教育著作有《我的家怎么了》、《好父母 好方法》、《好孩子 好习惯》、《习惯决定孩子命运——孙云晓儿童教育12讲》、《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我的教育自述》等。儿童文学代表作有《16岁的思索》等。作品曾获中国图书奖、全国“五个一”优秀图书奖、全国优秀儿童文学作品奖、全国优秀畅销书奖。

书籍目录

云晓的儿童世界一位跨世纪新教育的忠实守望者孙云晓:童年的捍卫者作者的话引子 这是一个事实一 温暖不等于爱情访谈蔓菱:风花雪月的故事背后小语:别以为我们什么都不懂分析建议二 保护自己的前提是了解自己访谈海砾:花开无声我仍年轻分析建议三 直面欲望访谈孙杉:我那蠢蠢欲动的身体和爱情康力:这是一件平淡无奇的事情分析建议四 涩果的味道访谈历历:16岁,就应该拥有纯洁的爱情家明:青春期就像一条离家在外的狗分析建议五 经历不是一切访谈……分析建议六 流产的后患访谈分析建议七 莫以花季生命赌欲望之博访谈分析建议八 角落里的同性故事访谈分析建议九 得失之间访谈分析建议十 让性教育充满阳光访谈分析建议相关文论孩子需科学的性教育失职的教育等于犯罪别做“鸵鸟”父母科学地回答孩子的性提问性教育的核心是人格教育 附录呼唤阳光法性教育——2001年5月孙云晓网站聊天记录天空依然蔚蓝孙云晓50部教育作品目录孙云晓主要文章目录孙云晓媒体报道评论目录

编辑推荐

  性教育的核心不是性知识的教育,而是人格教育。拥有健康人格的人是有责任感的,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对生命负责!  首先,这的确是一个事实:有越来越多的中学生在发生性关系,这是一个人们不愿面对却又不能不承认的事实;其次,中学生盲目发生性关系,可能会造成怀孕甚至感染性病、艾滋病,这也是一个事实……  在中国,如何对青春期的孩子进行性教育是一个难题,常常令许多父母与教师陷入尴尬的境地。作者通过对13个中学生性经历的深度访谈和科学分析,指出:性教育是孩子的必修课,性教育是一个终生教育的过程,性教育的核心是人格教育。作者强烈呼吁阳光法性教育,即在中国推行科学的、系统的、开放的性教育。

作者简介

性教育的核心不是性知识的教育,而是人格教育。拥有健康人格的人是有责任感的,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对生命负责!
  首先,这的确是一个事实:有越来越多的中学生在发生性关系,这是一个人们不愿面对却又不能不承认的事实;其次,中学生盲目发生性关系,可能会造成怀孕甚至感染性病、艾滋病,这也是一个事实……
  在中国,如何对青春期的孩子进行性教育是一个难题,常常令许多父母与教师陷入尴尬的境地。作者通过对13个中学生性经历的深度访谈和科学分析,指出:性教育是孩子的必修课,性教育是一个终生教育的过程,性教育的核心是人格教育。作者强烈呼吁阳光法性教育,即在中国推行科学的、系统的、开放的性教育。

图书封面


 阳光法性教育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对性的无知是造成性关系发生的主要原因,而压力、孤独也会成为诱因。早恋这个词并不科学,顾名思义,早恋就是过早的恋爱。用“青春期恋爱”来代替“早恋”,使我们的用语更科学,更人性。在最好的年纪,最好的岁月,应该有最有意义的事情来做。要交往众多的男女朋友,才不会一叶障目,才能对异性有一个基本的总体把握。性早熟并非感情成熟的标志,而且它不利于感情的成熟。他们过快地从对父母的爱过渡到所谓的爱情选择。美国专家最后忠告:青少年不要过早地坠入爱河,应积极寻求自己的兴趣点,好好学习。这就势必要让学生有事可干,学校就要组织各种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其实,孩子们需要我们大人的正确引导,他们根本不懂,他们感到害怕和无助。

精彩短评 (总计5条)

  •     很好,对教育孩子很有帮助。
  •     写的很好。打开心扉 。面对问题。解决问题。
  •     我个人认为这是一本家庭与学校必备的书,为了孩子,为了下一代,为了我们的未来,我觉得这是值得我们认真去阅读、用心去体会的一本好书。对我的帮助很大。只要有机会,我将向所有的人推荐这本书。
  •     无论是老师读还是家长读,他都可以是一盏明亮的灯。
  •     认真地读完此书获益匪浅,对孩子青春期教育有所启发。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