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的清单》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青春文学 > 悬疑/惊悚 > 理想的清单

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1
ISBN:9787218064482
作者:(美)格拉斯(Glass,W,)
页数:246页

不过就是理想

真的很少再听到“理想”这个词语了。说到理想,第一反应,就是少年时,作文课上,琅琅地读出的自己童稚的理想。自己当时说了什么大话,已经不记得了,回想了半天,应该就是科学家或者人民教师之类的。这些应该都是家里的大人或者老师教的,算不上发自内心,也许那个时候的我压根都不知道科学家是什么。在稍微懂事了一点之后,我就没再说过这样的傻话,忘掉了也在情理之中。再后来,白衣飘飘的年代,我立志做个记者。顶着高考巨大的压力,经历了期间几番不想再回顾的挣扎和折腾,最终还是将迈进记者门槛的通行证攥在手里。原本以为是个好的开始,谁知理想就在那一刻结束了。记者的风光只是表面现象,更多的是,空有着一身新闻理想的前辈们,背着非正式员工的黑身份,穿梭于各个事故现场、高透支的体力加脑力劳动、无规律的生活导致满身的病痛……狼狈又尴尬。我一下认识到,在这个变相世袭的小世界里,出身平凡如我,是没办法有个公平的平台,让我实现自己的记者梦的。我也可以跟千千万万个新闻从业者一样,为与自己无关的电台电视台劳碌奔波,让理想华丽丽地实现,可是,何必呢?苦累我不怕,可为何从起点上就要低人家一个台阶,然后死命追都追不上?我哼一声,不过就是理想罢了。我们最重要的是活着开心,不是么?理想与现实的死磕,我们还是携着理想乖乖低头了。翻开《理想的清单》,总是被班尼的摇摆和纠结感到崩溃,不止一次恶狠狠地合上书,把书扔到一边。但每次都不自觉地又摸回来,翻到刚刚结束的那页继续随着班尼的心情纠结。我想,除了这是一个牵动人心的故事之外,最大的原因,是我隐隐意识到,班尼的身上,也印着自己的影子。怀揣着理想,也掂量着现实,左右摇摆,放掉那边都不甘。即便选择了现实,却忍不住往理想的方向看,不断地问自己,后悔么?要回头么?在犹豫中蹉跎着,也许没耽搁在现实中前进的脚步,但是每一步都非凡沉重。故事的最后,班尼想通了,觉得现实进行的事情也算是理想的一部分——这样曲线救国地自我安慰了一下。我赞成他的做法,因为只有这样想,才能对现实有着积极的作用,反正既然理想不是现实,反正既然选择了现实,就踏踏实实把现实的事情做好。但是我内心还是不能接受这么阿Q的想法,为了让自己的现实变得心安理得就给理想镀上现实的金,这不好。就让理想单纯地成为理想吧,纯粹的理想。最起码有一天什么都没有的时候,还发现自己有这么个宝藏。总有人说,我们这代人没受过红色教育,出生就被经济浪潮拍在安乐窝里,受不了苦,是没理想的一代。我是不想抱怨他们留给我们的社会有着怎样混乱的秩序,但我想说,别管是80后还是90后,我们都曾是心中藏着纯净理想的好少年。那些理想也许不伟大不高尚不为全世界人类着想,但是我们都曾为它深深悸动过,为了实现它而努力过,甚至有的人现在还在努力着。即便我们懂得向现实妥协,即便我们抛弃了理想,也没办法抹杀它存在的痕迹,更不能否定我们。或许,理想就是存在在我们心中的那点星光,是永远达不到的,不如就放在心里,然后往着更让我们幸福的方向奋斗就好了。拣清楚吧,别纠结了,理想就是理想,现实就是现实

请你填清单

《理想的清单》讲述一个流传于欧洲顶尖学院的真实的励志故事:主人公班尼从年轻时就养成一个优良习惯:定期给自己开列清单。这张清单不是消费计划,不是理财计划,而是理想计划。大学还没毕业,班尼就在清单上列出:一、我要在大学的毕业典礼上当演讲代表,成为这一届的楷模;二、为自己争取一个留校名额,像雷主教那样,成为顶尖学院的老师;三、找一个美丽温柔的女子结婚;四、登上学术殿堂,到欧洲各名校演讲;五、成为一名思想家;六、做雷主教的接班人,当上学院的最高领导。对第五项,他有点犹豫,因为思想家这个称号不是哪个机构颁发的,它是一种影响力,这种影响力是大家心目中公认的,很难判断。唯一可以衡量的,就是得到雷主教的认可。因为雷主教学识渊博,视野开阔,既是学院的最高领导,也是班尼人生理想的启蒙老师,在他心目中至高无上。说来也怪,这份清单仿佛是班尼跟宇宙签下的一份契约。列下之后,班尼感到一种能量向他靠拢,也许这就是……理想的力量。几十年间,班尼的理想逐一实现:在毕业典礼上,他战胜罗素,成为毕业生代表;他顺利留校,成为老师;他找到了温柔美丽的艾儿,顺利结婚;之后他到欧洲多所名校讲课,活跃于小世界中。至于学院最高领导,经过几次竞争,他终于获胜。班尼是个极富管理才能的人,他不仅把自己的事业经营好,也把学院经营得有声有色。每实现一个理想,他就在清单上划掉一个,划完了,再开一份新的清单。多年来,他总是如愿以偿,他享受着处于人生巅峰的那种甜美的感觉。但是有一天,他内心暴发地震:他发现,他的同班同学罗素成了大家公认的思想家,他则因为忙于学院事务,在学术上已经荒疏。他看到雷主教与罗素热烈地讨论着,那些新鲜术语他已经无法领会也无法插嘴。他看到雷主教对罗素那种毫无保留的欣赏,他崩溃了。他不知他的成功还有什么价值。全书由此引发出理想与现实、欲望之间的激烈交战:一个有了地位、名声,却失落了学术理想;一个是哲学天才,以思考为乐趣,坚守学术理想,但在社会上却无所立足。他们之间到底谁对谁错?谁是胜者?围绕着他们的,是一群在理想与现实、欲望三者冲突中沉沦的人,包括在事业上蒸蒸日上、在感情上千疮百孔的企业家约翰;因为生活所迫、大学毕业后沦为陪酒女郎的校花茱莉;成绩优异却穷困潦倒、被恋人抛弃的青年学者默菲……在一个追功逐利、人心焦虑的社会里,各式人等如何在名利间求得平衡?虽然故事发生在欧洲顶尖学院,但它凸显的困扰与冲突,跟当下中国的高等院校何其相似!有人当了官后靠权势出书,争夺奖项名声,既紧握权柄又要在学术上当带头人;有人发达之后花钱买学历,重新修改自己的出身;有人出卖青春快速走上致富之路;有人坚守信念,清苦贫困默默无闻……知识分子如何寻找安身立命的支点?这是本书探究的问题。围绕着理想,本书收入大量资讯,还设计了“奥巴马的清单”、一位中国白领“飞飞的清单”供大家讨论。书中优美的版画插图,诠释了各式人物的心路历程。最后读者还可以填上一份自己的清单,像书中人物那样励志图强,以娱乐的方式,把理想引入操作层面。

理想的,清单

为自己的理想列出表格,附注上各种指数,看起来貌似是很新颖的东西,这个套路在学生启蒙时代的时间计划安排训练中似曾相识。读完这本励志书,感觉更像是一本人物传记式的小说,在我看来,理想的清单,“理想的”应该作为一个定语存在,因为做出为符合人生轨迹而合理规划的理想清单,似乎只能作为理想存在。本书的主角班尼,是一个集万千幸运于一身的人物,当千里马遇到了伯乐,千里马就变成了潜力股,全线飘红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唯一的阻碍因素就是时间。所以,在等待的这段时间里,班尼可以在自己的清单上列下无数的理想,但最终的理想是唯一的,就是成为学院领导,其他的理想只是个陪衬。就像是知道列车的终点站在哪里,沿途走的是哪条线路,线路上都是哪些车站,即便是履行程式化的程序,也需要一一列出来一样。不论怎么说,班尼是个优秀的典型,可以作为成功人士的正面材料。但正是因为班尼的优秀,才让他有了成功人士的通病,那就是希望面面俱到地优秀。班尼如愿地成为了行动上的巨人,在事务处理能力上无人能敌,但他还希望自己成为思想上的巨人,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于是,对于班尼来说是梦魇的杰出思想家罗素才会如影随形。所以,如果给理想清单加一项幸福指数的话,班尼的幸福指数肯定都不高。或许,同门之争从古至今都会存在。一个老师,往往最宠爱他的某两位弟子,而这两位弟子往往都会不和。班尼和罗素就是这样的。从班尼的角度来看,正是因为罗素的存在,分散了恩师本应对自己的欣赏。也正是因为罗素的存在,阻碍了自己成为最杰出思想家的机会。班尼是矛盾的,正如他秉承存在必定有其存在的原因一样,他本应看到罗素的存在,也应有其合理的根源,基于此,他就不应该心理失衡。既然如此,理想的清单,作为一种理想,作为不曾存在,最起码还未能作为实体存在的不存在,只是安慰或者鼓励自己的某种设想,并不具备存在的合理性。这种不合理的根源在于,理想和现实永远都存在于天枰的两端,并不具备交集。所以,对于没有承诺的理想,只能算作是一种手段,而理想的清单,只是手段的具体表现。要实现理想,就需要有所得有所不得,有所为有所不为。班尼最擅长事务处理能力,所以,他的恩师着力把他培养成为学院发展的执行者。罗素最擅长独立思考,所以,他的恩师着力把他培养成思想者,并容忍了他一些不按常理出牌的举动,比如迟迟没有交上毕业论文。但,这并不表明拥有理想,甚至有明确的理想是一无是处的。相反,拥有明确理想的人,一定有这种理想成长的背景,这种背景和支撑越强大,他的理想会越明确,相应地就越容易实现。而当人们缺乏这一背景的话,理想往往在现实面前不堪一击。所以,在我看来,班尼和罗素都是成功的。而最成功的,是他们那饱经沧桑的老师,雷主教。雷主教正是他们两位的背景和支撑。或许,班尼是个自寻烦恼、小心眼儿或者说是多疑的主儿,他往往被现实蒙蔽,看不到自己所拥有的,却惦记着自己所欠缺的,误认为那些他所没有的,才是他真正应该得到的。所以,他的理想之路并不快乐,尽管他实现了理想,而且清单上满是成就。或许,罗素认为一切都是嬗变的,只有知识对自己最为忠诚,所以他以不断汲取知识为生,但这并不表明他没有理想,虽然在班尼看来,罗素就没有一份像样的理想清单。罗素的理想都化为了行动,那是一种孜孜以求的行动力,是一个典型纯粹的学者范儿。不论,我们有没有故事里的主角这么幸运,手段也是工具,手里有工具,心里才踏实。所以,我们确实是需要有一份理想清单的,只是我们在面对这些或实际或飘渺的想法时,要化作行动力,不要跟风迷失了自我。否则,这份清单就只会是“理想的,清单”。就我个人而言,我特别喜欢这本书的页眉和侧边栏穿插的介绍性文字和名人名言,能让我在思考的时候信手拈来,体验到顿悟的感觉。黑白的插画儿更是让人物和细节都风格化,在读这本书的同时,矫正着脑海中形成的印象和想象,翻开书的同时,就是走进了一段立体的体验厅。

我们其实都在补填那张遗失list

理想这个词恐怕让许多成年人去解读都没那么的容易,理想是什么呢?这个问题我们小时候开始就一直困扰着我们,恐怕绝大多数的80后在启蒙教育的时候,都被硬性的灌入了长大要做科学家、艺术家、医生、律师,企业家等等,这些在光环笼罩之下的职业。小的时候恐怕,恐怕我们并不知道那些真正代表什么。而与理想直接挂钩在一起的是现实,我从一个小城市中走出来代表,在那个年代离开的途径之后一个那就是考入大学。恐怕很多有都和我一样,对报考单上的专业不甚了解,即便是网络如此发达的今天,又有多少人能真正了解自己所学的专业,以至于自己以后究竟从事什么行业呢。或许那就要追溯计划经济时代了,而今社会的聚焦点已经渐渐从80后身上转向了90后,当80后的我们在为房子、车子、孩子这几许的问题所缠身,并且为之永无休止的奋斗的时候,新经济时代的90后似乎过的要比当年的我们要轻松的太多。有一个前阵子发生在我一个身上的故事,我权且先讲给大家听。他草写过几本不甚出名的小说,其中不乏有一些读者在他的读者群中,有一日下午,一个读者单Q我,说想要问他几个问题。恰巧那日班上无事,便欣然应了他。读者问了他许多稀奇古怪的问题,譬如,戊戌变法是在什么时候?谁发到秋收起义。回答了几个问题之后,他问读者,你问我这些干什么?读者说,大叔,我在考试。他不太懂,问道,考试还能上网?读者说,手机上QQ啊,笨,快帮我搜搜,你用百度啊。……弄了半天,他竟然是在帮个学生在作弊!最后这位央求他,大叔我们期末考试你不会这么狠心吧,到时候我要是拿着零分的卷子我父母得多伤心啊,你就帮我一次吧,混个及格就行。回想当我我自己上学的时候,对于未来也远没有计划的那么远。如果他是我的孩子,我又该怎样帮他树立理想呢,我想了半天也找不到答案。在每个阶段人的理想是不同的,而往往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达到自己心中预期的理想清单。那么回首望去,一路走来的我们,也都是在以不同的形式去填写那张已经遗失在我们心里的list。

哪一个是我的目标

青春应该怎样度过?有的如同烈火,永远照耀别人。有的却像荧光,连自己也照不亮!不同的理想,不同的生活态度,决定一个人在社会中的位置。每个人在年少时都曾经有过理想。长大后,他们中的大部分人的工作、生活早已脱离了他们儿时的理想轨迹,只有极少数成就了儿时的梦想,他们为自己的目标痛并快乐着。《理想的清单》是一本关于理想与现实,耕耘与收获的书。书中主人公班尼身上有着众多人的影子,他在人生的各个阶段给自己列了一张理想清单,不论是学习、工作、还是爱情,他都为自己详细地列出了目标、障碍、行动计划甚至是完成指数。实现理想的过程是艰辛的,他不断地打败每一个阶段的竞争对手,不断地确立更大的目标,追求更大的成就,在这过程中,他遇到了很多挫折和磨难:第一,遇到一个强劲的对手,被人排斥。弱者与强者并不是只有一个界定标准,很多时候,人们把某个人当作是自己的对手,最终却发现那不过是自己的虚荣心在作祟,而自己竟被蒙蔽了那么多年!第二,向左走还是向右走?人生充满选择,就像一场场赌博,即用你的选择去赌你的未来。而在这个判断与选择中,有多少人能坚持自己的目标走下去?!第三,热爱与擅长,对比与坚持。现实中,我们常常会遭遇无数次对比,并成为别人口舌下的牺牲品。对比竞争中,有的人坚持下去了,最终成就了属于自己的未来。而有的人却放弃了,执意选择与别人相同的路,把自己的天赋永久地埋没下去了。所以,千万不要把他人的目标定为你自己的目标,只有你自己才是你生命的主宰!第四,得与失。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在奔往理想的路上,一定会遇到你不得不放弃的东西,这便是理想的代价。若执意秉承“得到的希望永远抵不上失去的遗憾”,那么你错过的将是一整片的天空!人生是一段坎坷不平的路。在旅途中,你会遇到重重的困难,要去面对失败的打击和不被人理解的痛苦,等等。但是,这一切都是短暂的。在突破障碍、战胜困难后,回顾走过的道路,才会真正领悟到生命的真谛:生命是一场有始无终的奋战。这是我2010年读到的第一本好书。值得庆幸的是我也如班尼一样有张自己的理想清单,那么你呢?赶紧为自己的人生列一张属于自己的理想清单吧!

理想和现实

这本书对于我这样对生活迷茫的人来说很受用,其中有很多受益匪浅的名言警句,以及主人公对理想和现实的拉锯战,一如我当前的处境。有理想照耀的人生是光明的,但是又免不了现实的压力。理想又是由欲望驱使的,如果没有欲望,也许就不存在理想。如何把理想融入现实,让现实充满生气,是我这样的年轻人需要认识和学习的。

挺一般的书

抛开书后面的那一堆广告不说,也不说182页和126页名言的重复与错误。单说一下我读这本书的收获。书中的班尼似乎是一个“完人”,他列出理想的清单,规划,然后一步步实现它。似乎各种烦恼拖延症什么的从来不去光顾它,当然本书不是教你怎么实现理想的。书中主要描写了班尼和罗素的人生道路。班尼是大众眼中的成功者,罗素是孤独的思考者。但是班尼却一直羡慕罗素,因为罗素似乎实现了自己没有实现的学术理想,他是大思想家的一员,而自己似乎已经困于俗世了。我读这本书最大的收获就是:平常我所说的那些不叫理想,只是目标或计划。真正的理想没有所谓的结束,只有不停的奋斗。以后我要慎用“理想”这个词了。理想,真的不是生命清单上可以轻易删除的项目。最根本的理想,是一辈子的事。书中比较精彩的一段是班尼和墨菲在山上的讨论。书摘:人生不应当如此,人一定要对自己诚实,不要把欲望当作理想;把理想当作手段。理想只能是目的,不能以价格来衡量,只有自身的价值。

所谓成功,是得其所爱,所谓满足,是爱其所得

“所谓成功,是得其所爱,所谓满足,是爱其所得”我很欣赏这句话,成功对很多人来说已属不易,但能获得满足的快乐则更难……知足常乐有多少成功人士做到

选择

与其说它是一本关于“人生规划”的励志书,我更愿意称其为关于“选择”的心灵书籍。它不像普通的“心灵鸡汤”类丛书那般油腻,不断地企图用一个个矫情的故事灌输一条条看似有理的“人生大道理”给你,它只是静静地,通过主人公班尼之口,不断地扪心自问:我应该如何选择?我这样选择是正确的吗?班级经过二十年的努力,在得到事业上的成功的同时,似乎失落了学术理想。罗素一直特立独行,在成为了一位名副其实的思想家的同时,在社会上无立足之地,过着隐居的生活。黙菲贫穷,但他选择对自己的理想怀有绝对的坚持。茱莉贫穷,于是她选择向命运低头,抛弃理想去当一名陪酒女郎……每个人的生命都会遇到许许多多不同的选择,儿这些选择本身,并没有所谓的“对”与“错”,只有“适合你”或是“不适合你”。在每次作出关于人生选择时,不断地问问自己:这样选择真的适合我吗?在我选择之后将会遇到什么困难?我将要如何解决呢?读这本书时,你可以跳过那些让你感觉有些晦涩的学术辩论,跳过书页旁时不时单独出现的名人名言,只需要跟着班尼的思路,跟着他一起扪心自问。一起诚实的面对自己,然后一起做出选择,最后一起直视成功和失败。而书名中的“理想的清单”在我看来,不过是一个噱头。在书的内容中,这个“理想的清单”只起到一种点缀的作用——毕竟怀揣理想并付出行动本身就是一种选择。相信不少人都曾像主人公班尼那般在出世与入世,理想与现实中挣扎摇摆——面对这个,我们又该如何选择?书的末尾告诉我们:“要让现实与理想两全其美,让内心安宁,摆脱挣扎,最好的办法就是把理想当做现实。”选择,是一个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过程。若要实现理想,那最好的途径是把理想现实化,并且不要被自己设的牢笼所困扰。其实,理想与现实并不冲突。

斗敢向欧洲顶尖学院的院长吹毛求疵

斗敢向欧洲顶尖学院的院长吹毛求疵钟健夫最近读了《理想的清单》(人生规划丛书之一),据说此书媲美《相约星期二》,是美国、新加坡、日本、马来西亚、中国(大陆、香港、台湾)同步发售的全球畅销书。这是一个流传欧洲顶尖学院的真实故事,一堂关于理想、现实与欲望的感悟课,一套关于人如何安放自己的人生、挣脱心灵枷锁的行动方案。我对书中的主人公班尼的理想清单不以为然。此兄做事很有条理,早早进行人生规划,列出所谓的理想清单,然后一步步努力实现:18岁当上毕业典礼的演讲代表;22岁留校;25岁找一个美丽温柔的女人结婚;30岁当上学院领导;35岁登上学术殿堂,到欧洲各名校演讲;40岁当思想家……在我看来,人生需要规划,但给人生的理想列出清单,然后按部就班地执行是一件荒谬的事。任何人,绝不可能完全掌握自己命运。人生总有许多不可预测的事,不如人意的事——除非你是上帝。执着的班尼虽然许多理想成为现实,但他30岁时却未能当上院长,后来竞选了N次,快当爷爷时才如愿,结果如何呢?他丝毫没有胜利的喜悦,反而有一种失落——因为40岁要当思想家的愿望已经落空。他心里很明白,自己一辈子都当上不思想家。按照自己理想清单行事的人,不可能是思想家。因为世间一切都在变化,人生无常,你若是照着不变的理想清单行事,必然会到处碰壁,频频失败。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你不识时务,照单行事,人们就会认为你心理变态,神经失常,弄不好会送到精神病院。在现实生活中,所谓正常人,就是适应生活的人,反之就是变态者。另外,思想家与杰出的行政管理者,两者不可能兼得。你整天处心积虑,竞选了N次才当上院长,然后整天喝酒应酬,搞关系拉赞助,忙得业务荒疏,没有时间思想,思想家的目标当然会越来越远。班尼最后也意识到,当院长其实不是自己的理想,只是对权力一种欲望。欲望不是理想。中国也一样,有的学者当上了本专业最高行政官员,没空钻研学术,却仍要当学科带头人,要当博导,要在别人的学术成果署上自己的大名,而且要放在最前面。这种人跟班尼的想法是一样,先当上院长,再利用手的经费和人事权搞学术,这就是中国大学学术水平低下的主要原因——用行政代替学术。文学界也如此,有的人当上省作协主席,享受局级以上待遇,却说自己是边缘作家,要发出边缘的声音——还想跑到大众那头拿彩去,难道非得当上国家主席后才算主流作家?其实思想家也好,行政管理者也是,真正杰出者都是难能可贵的。班尼能当上杰出的学院领导,体现了他超强的理性和执行才华。只是如果班尼也当上了思想家,这是一件相当可怕的事情:当一个思想家手中还握有最高权利,届时全社会只有一个脑袋可以思想了。

怎么拿捏剩下的三分之二人生【书托帖】

七年前,在家乡小城最大的那家新华书店里,同学递给我一本《卡耐基成功学》,说这是现在的精神支柱。那时,我们都不得不面临升学的压力,繁重的课业,没有光亮的未来让我们无所适从。《卡耐基成功学》成为我接触最早的励志类书籍。然而,书中那种格言式的教条让我逐渐对这类书籍敬而远之,以为励志类书籍都是一副板着面孔讲话的模样。直到看到这本《理想的清单》,猛然发现,原来类似于传记类的励志书籍是这么的明媚动人。《理想的清单》讲述的是一个发生于欧洲某顶尖学院的真实故事。一位接近生命终点的智者,面对着两位得意门生:一个事业成功却失落了学术理想,一个是学术上的天才但在社会上无所立足。多年来,两人暗中较劲,各有各的价值理想,经过在理想与现实、欲望的冲突中的煎熬、沉沦,两人终于都在名利间求得平衡。看似大团圆的结局却引人深思。又是一个理想与现实之间博弈的故事。看完这本书,我总在想,人心的最大交战之一,大概就是人真正热爱的与真正擅长的,经常不是同一件事。这真是一件悲哀的事情。也是我最大的困惑。终于毕业准备迈出校门的时候,我充满怨恨:我努力学习,成绩优秀,为什么得不到一份满意体面的工作?为什么很多不如我的人比我生活得安稳?于是,我愤愤不平,恶毒地诅咒生活,诅咒我生活的时代,诅咒这个越发的受体制掣肘的国度。一时间,我钻进了牛角尖。我偏执地以为,大学六年里学到知识毫无用处,薄薄的成绩单远比不上那些纠缠不清的人际关系。原来我的痛苦也根源于理想与现实的不可兼得。作者在书中说要让现实与理想实现两全其美,让内心安宁,摆脱挣扎,最好的办法就是把理想当作现实。可是又谈何容易?想起了《士兵突击》,同样一个理想与现实博弈的故事,剧中始终互为参照的许三多和成才有如书中的作者与罗素,作者事业成功却失落了学术理想,罗素虽是学术天才但在社会上却无所立足。两个故事都提出了同样一个问题:究竟应该以自己为目标还是以他人为目标?成才在竞争意识中以自己为目标,许三多以他人为目标,或者根本不以他人为目标,要超越的就只是单纯的自己。许三多用它与生俱来的执着告诉人们,人应该抛弃技巧而以真诚的本质生存,这样的本质生存才能找到人真正能超越环境飞翔的自由。这也是《理想的清单》所要表达的诉求之一。没错,我们不是奥巴马,我们也做不了雷主教,当不上学院院长,也不能像罗素那般隐居桃园,但是至少我们可以真诚而开心的生活。翻完了整个故事,瞥见了附录上的理想清单。不禁莞尔。正准备拿笔在空白处填满自己的历程时,却瞬间觉得五雷轰顶,天呐,人生已经过了三分之一!我的理想居然没有实现!每个人都有理想,然而何时向现实低头,如何低头才能不辜负理想,这样的分寸却很少有人拿捏得好。对于我来说,在人生剩下的三分之二时间里,如何拿捏好分寸,也许是更为紧迫的事情。


 理想的清单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