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的年华

当前位置:首页 > 青春文学 > 叛逆/成长 > 浮的年华

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10
ISBN:9787510413056
作者:刘汀
页数:247页

章节摘录

第1章人们相遇的时候1胡梦是起初当然不叫胡梦是。虽然他老爹号称是村庄里最有文化的胡会计,也决计想不出这么文绉绉的名字。胡会计给儿子起的名字和数字相关,叫胡千百,意思是将来家财千万百万子孙后代用不完,只可惜胡千百从出生那天起就对数字这类东西不感冒,抓周的时候算盘什么的望都不望一眼,小爪子一把攥住了他爷爷的大烟袋,然后就开始哇哇哭。粉嫩的小手让火热的烟袋锅子烫了好几个水泡,直到半天后让村东头的赤脚医生给挑破了,才止住了哽咽声。这事情让胡会计很没面子,抱着胡千百大骂兔崽子不孝,说他将来不定是个何等作人的孽种。果不其然,胡千百上高中认识了几百个字以后,就以最快的速度把名字给改了,叫胡梦石。据说是因为他有一天做梦梦见自己是块补天的石头遗落人间。大家猜想他那天定是在学校仅有四大名著的图书馆看了一点《红楼梦》,被贾宝玉那厮软玉温香的生活给吸引了,于是做了这个梦。命是父母给的,名字也是,擅自改名字这还了得。胡会计大为恼火,狠心断钱断粮一个月。“饿着他,我就不信他还能拗过肚子。”胡会计说。他老婆心疼儿子,找人悄悄给捎一百块钱去,谁知道胡梦石又让人拿回来,还捎带给他妈买了块红头巾。胡会计瞧见,气得差点儿用红头巾把他妈捆起来打一顿:“你这个没见识的老娘们儿,我饿着他,就是要让他给我低头,你倒好,溜溜地把钱送去,这回让小兔崽子笑话我了。”他妈就抽抽搭搭地哭,末了还是将红头巾放在柜子的最底层藏起,妯娌乡亲串门,不时拿出来显摆一下:“瞅瞅,我们家石头给买的,这色多艳。”妇女们就都夸她好福气,有个孝顺儿子。后来胡梦石读了中文系,不光是误打误撞,听说这个专业录取线最低。还因为他爹觉得这个是普天下最无用的东西,中文?还用学吗?除了哑巴,谁不是一出娘胎就整天说这玩意儿?还整出一群人专门来研究,纯粹是吃饱了撑的。胡梦石的原则是,和他老爹对着干,他越说中文系不好,他偏要报考。那年也该他走运,考试超常发挥,竞争对手又少,还真就叫一个全国数得着的中文系给录取了。胡梦石拿了录取通知书回来那天,胡会计却乐得算盘打得啪啪响:“摆五桌子酒席,每桌两包烟两瓶酒,三七二一,四退五进一……”大摆了一天宴席。胡会计是不做亏本买卖的,这场宴席一摆,随礼就把胡梦石半年的学费钱给随出来了。2上面都是前话,截住不表。就说入学后,胡梦石和一群整日以泡妞吹牛皮为己任的文学青年一起厮混,喝喝酒,骗骗姑娘,再假装写点儿歪诗,日子过得跟真的一样。有一次,这伙人又在楼下草地上对着“普京”胡侃,其中一个脸上酒窝比酒缸还深的姑娘跟胡梦石说:“小胡儿,你这名字忒俗气,忒不像个生活在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后现代诗人的名字,你得改名字。”那时候的胡梦石还没说过什么现代后现代之类的东西,只不过天天跟这群人屁股后面,由着本能发出一点儿感慨,冲出些许词语。忽然有一姑娘说出这类话,好像他真的就是个诗人了,胡梦石不免精神有些恍惚:“那你说改个什么名字好呢?纤纤姑娘。”这女同学自称纤纤,其实她身宽体胖,丝毫没有纤纤的感觉。纤纤姑娘把一颗花生豆连皮丢进嘴里,再灌一口燕京啤酒,猛然打了一个嗝,说道:“古有高人,名日庄子。有一天庄子睡觉梦见自己变成一只蝴蝶,在红花绿草间飞来飞去,从东到西。那天庄子醒得特别早,躺在床上不禁想:啊呀,坏了,到底是我梦见了蝴蝶呢,还是蝴蝶梦见了我?到底是我变成了蝴蝶,还是蝴蝶变成了我?是耶非耶,中有碧血?”听着听着,胡梦石扑哧一声笑了,说道:“真够晕的,不过后面那句好像是在《书剑恩仇录》里见过吧?”

媒体关注与评论

《浮的年华》写了一代大学生的青春迷茫和成长阵痛,写了高校中文系里的是是非非,这不仅仅是对某个大学、某个系生活的展示,更是对当下青年人集体生活状态和精神状态的一次剖析。——文艺评论家 谢冕    “青 春如浮梦”是刘汀的《浮的年华》的基本主题。书中的青年与80年代文学作为整体主人公的“青年”恍若隔世。那个时代的“青年”无论是躁动还是张狂,都有着 方向感和主体性;而当下这个时代中文系的才子们在灯红酒绿强作欢颜貌似轻松的背后,隐含的却是方向感和主体性的丧失:感伤和无望的青春就这样洞穿了世相的 浮华与艳俗——这是刘汀的发现,但不是青年的过错。——文学批评家 孟繁华《浮的年华》是一部好读的小说,又是一部耐人 寻味的小说。大学并非一方净土,中文系不仅仅由故纸堆和文学经典构成。作者以轻巧的笔法叙述了某大学中文系师生之间的种种悲喜剧。重要的是,作者在一系列 琐碎的故事背后敏锐地发现了这一代人的爱、悲哀、生活感悟和精神蜕变。——学者、散文家 南帆

内容概要

刘汀:编辑,小说家。发表作品若干。曾获得99杯“新小说家”大赛新锐奖。出版有长篇小说《布克村信札》。

书籍目录

第1章  人们相遇的时候第2章  意外之秋第3章  清醒复沉醉第4章  冬意悄然阑珊第5章  激情终将冷却第6章  过山车第7章  当故事变成事故第8章  升腾或着下坠第9章  雪落时,雪化后第10章  当我想你时你在想些什么第11章  动感情第12章  惊恐与羞耻第13章  失落的春开第14章  有人哭泣着离开第15章  所谓夜晚,假若清晨第16章  在夏日:昏昏欲睡第17章  去西安第18章  谎言与爱情第19章  时光漫长而迅捷第20章  青春浮梦

编辑推荐

《浮的年华》是80后纯文学代表作家、99杯“新小说家”大赛新锐奖获得者,刘汀最新力作!《浮的年华》比《草样年华》更真实更细腻!谢冕、孟繁华、南帆倾情推荐!《浮的年华》:一代人的青春,在迷茫、忧郁、彷徨、抗争后,最终退守回现实。

作者简介

《浮的年华》写了一代大学生的青春迷茫和成长阵痛,写了高校中文系里的是是非非,这不仅仅是对某个大学、某个系生活的展示,更是对当下青年人集体生活状态和精神状态的一次剖析。
——文艺评论家 谢冕
“青春如浮梦”是刘汀的《浮的年华》的基本主题。书中的青年与80年代文学作为整体主 人公的“青年”恍若隔世。那个时代的“青年”无论是躁动还是张狂,都有着方向感和主体性;而当下这个时代中文系的才子们在灯红酒绿强作欢颜貌似轻松的背后,隐含的却是方向感和主体性的丧失:感伤和无望的青春就这样洞穿了世相的浮华与艳俗——这是刘汀的发现,但不是青年的过错。
——文学批评家 孟繁华
《浮的年华》是一部好读的小说,又是一部耐人寻味的小说。大学并非一方净土,中文系不仅仅由故纸堆和文学经典构成。作者以轻巧的笔法叙述了某大学中文系师生之间的种种悲喜剧。重要的是,作者在一系列琐碎的故事背后敏锐地发现了这一代人的爱、悲哀、生活感悟和精神蜕变。
——学者、散文家 南帆

图书封面


 浮的年华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从大一到大四,中文系里那些动人的青春。学习、兼职、社团活动、考试、功利、名誉、爱情、友情、师生恋、、、该有的都有了。有的欢乐,有的悲痛,有人贫困,有人富裕,有的从老土变得时尚,有的从单纯变得复杂。校内校外,四年的成长,四年的挥霍,到头来,不是败给了自己,就是败给了现实。有几个能坦荡荡地笑着离开?有时候,你情我愿不一定会有好结局。因为家庭,因为等级,因为很多。毕业等于失恋,这虽然不一定,但也没有说错。善意的谎言往往不会带来好的效果,因为再善,也有欺骗,就像believe中的lie,你怎么能分辨?允许玩笑,但不容忍欺骗。距离是一种很微妙的东西,它可以在不同的时刻给人不同的感觉。但是它也拆散了很多的情侣,因为距离的考验不是每个人都能挨过去的。累了的时候,有人会大哭一场大吃一顿以示宣泄,而有的人会咬着牙努力地坚持,尤其是希望的曙光照耀着的时候。有些真真假假,让人各种迷乱,有意无意地考验着大家的分辨能力。有如演戏般逼真的虚伪现象,更有纯粹的真实青春。真或假,都是青春里的元素,看你想要怎么去重组它们,让其变成属于自己的分子。恋爱的激情四射,考研的不懈努力,娱乐的迷茫彷徨,犯错的惶恐不安……面对失败,真爱青春的人泪水横流,挥霍时光的人毫不在乎,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就是有那么大。因为,背景不同。总有人在小心翼翼地呵护着友情,维系着身边的交际圈,或是因为长时间相处产生的火花,或是一见钟情,可是,太过小心和刻意并不是好事。但不管怎么说,好过那些看不起别人,算计别人的人。离别,永远是那般沉重。也许是四年的努力没能找到一份能养活自己的工作,也许是不得不回老家相亲结婚生子,也许是友情爱情要在这时离散,也许是那一段又欢喜又凄痛的故事即将结尾,也许太多太多的无可奈何。这不就是我们校园里的青春写照吗?那许许多多的脚印,见证着成长与成熟。“浮的年华”,浮、浮、浮……在日出之前将悲伤终结,在日落之前让青春绽放。珍惜!
  •     原来,那个我一直在老地方等我。我们四年多前分道扬镳。我走阳关道,她死等彼处。我去读研、恋爱、结婚、工作,她还在那里,只等我什么时候回去找她。我找到她了,一点都没有变,没有老。留着短发,和善地微笑。那个骑三轮车卖苹果的疑似智障的男人,声音依旧执拗得恐怖:“三块钱一斤!三块钱一斤!”黑超市还叫黑超市,她在里面买印有学校名字的白信纸和白信封,准备写家书。西操场是什么样的?真的有西操场吗?她告诉我,有的,有的,东操场是真草坪,西操场是假草坪,想起来了么?对不起,我真的太久没有回来,甚至,太久没有在脑海中描画过你的形象了。但是,我还记得。我那时是个怀抱天下的好青年,忙于“农民之子”社团的活动。不知是跟风,还是被英俊师兄诓骗,除了我,寝室姐妹一水儿进了文学社。首次大型活动是去青龙峡“采风”,想必当时我对这种无益于社会无益于人民的无聊活动是嗤之以鼻不屑一顾的。活动完毕,一群姑娘除了带回青春可人的照片,还带回对传说中432各师兄的滔滔景仰。她们给师兄们起了甜腻的小名,成立了LL粉丝团、MG粉丝团、CS粉丝团。可惜各团铁杆粉丝仅有一人。阿丹还是被粉丝的,就因为她和CS是老乡,被无情地绑在了一起。于是,寝室经常响起这样的尖叫:“我今天看见LL啦!那一头油乎乎的头发,脏兮兮的大头皮鞋,哦去,老酷了!!”“我跟你说哦,今天在**,我看见**啦!那一身皱巴巴的衣服,扛个肩膀,头发像扑了灰的枯草,真是诗人气质啊!啧啧,诗人气质,绝对的!”我再一次嗤之以鼻。等我打算考民俗学了,弄明白谁是LL后,开始做我嗤之以鼻的事:“告诉你哦,我在哪哪哪看见LL了……好像他认识我?哎呀,但是他不可能认识我呀!”四年日子,浮的年华,眼睛一闭一睁就过去了。毕业前,我端定将来必做个民俗学家、社会学家的高傲姿态,将大多关于中文的书籍、笔记卖掉或送人。哪知,却鬼使神差做了教书匠,且教语文。要查古汉语书时,猛然想起当年卖书时跟师妹的吹嘘:“《古代汉语》,看到没有?王宁先生编的,我们的课就是她老人家上的,笔记、习题一应俱全!看看,省多少功夫啊!”卖了多少钱呢?想来不够在学五吃一顿饭的吧。
  •     作者形象而残忍地展示了身处象牙塔的年轻人们面对来势汹汹的浮躁社会的困惑和焦灼,他们看似谈笑风生心底实则忐忑不安,他们想要用酒精麻醉自己,希望现实只是一场梦,在酒醒后为自己仍然要面对必须面对的现实而无助迷茫,最后他们无一例外地选择了同生活讲和。“年华”即时间、岁月、年岁,其实在浮躁的社会,浮醉和年龄无关,关乎的是内心。“浮”则意指一种生存状态——浮躁、浮华、浮梦、漂浮、浮醉,总之是无根、无着落、无确切目标的,如浮萍,看似轻盈,却无落脚之地,让人不由地心生不安。环顾四周,人们挣扎在生存和前途的泥沼中乐此不疲,疲于奔命的我们选择任各种迷离的幻境遮蔽住双眼,身未老心已衰。带着一种不可思议的感同深受,用一个早上的时间读完了这本书,这不是只讲某个学校某个系的书,我想它是在集体失忆的时代献给那些还存有清晰鲜活记忆的人的礼物。在字里行间,你能看到自己的身影,读到自己的台词,瞥见浮躁世界深处的惊喜。

精彩短评 (总计14条)

  •     在字里行间,你能看到自己的身影,读到自己的台词,瞥见浮躁世界深处的惊喜。
  •     师兄的书呀
  •     浮燥的青春,最终也没沉淀出什么。
  •     这种不入流的烂小说,读者估计三分之一都是师大人
  •     很多熟悉的名称 主楼 中北楼 西北楼 西西楼 一直都万恶的校医院,甚至傻大力,虽然他以前是喊“三块钱”。北师大中文系的生活,一代又一代,就像在西城区公安局听侯马在天津涮肉店听徐江讲85级中文系,总能寻着共同的痕迹。因着北师大中文系情怀,所以有亲近感。具体关于叙事或者写法,其实读着常有滞涩之感...
  •     既是来时的路,浮生若梦,奔往六月份的离别。
  •     窥探属于你们的青春年华
  •     花了将近一天的时间读完这本书,无限感慨,现实终究是残忍的,无论多挣扎始终还是要退回现实。
  •     出身北师大中文系的人必读!
  •     西北楼依旧,兽医院依旧,黑超市依旧,三块钱的水果依旧。北师大中文系的故事是一段永远无法唱完的歌
  •     看到熟悉的文字,浮现出一张张熟悉的面孔...“从来没有正在度过的青春,青春永远都是回忆...”
  •     三分是给同系师兄一个面子,小说写得真心不怎么样,情节烂俗,细节描写基本没有,感情抒发虚弱无力。
  •     四年一书,浮生若梦。中文系,总有说不完的故事……师兄作品,支持个!
  •     能从一本书中读出你大学的影子,这本身也不失为一件有趣的事。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