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巴》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青春文学 > 叛逆/成长 > 尾巴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10
ISBN:9787020082520
作者:王若虚
页数:237页

80后爱的墓志铭~90后们也懂的~

80后的生活,有很多都是90后不懂的,比如早恋。如今的90后恐怕已不太把早恋当回事儿了,连这个词都不太提起。而在80后,特别是八十年代前几年出生的那批人,早恋是让人无比纠结的词语,往往意味着甜蜜和羞涩,不安和紧张,甚至还有一些伤痛和屈辱。在如今奔三张的年纪,80后们倘若回首那段岁月,心中的那片懵懂的恋情和那个人,恐怕依旧还在心底。1996年前后,最早的80后差不多在念高中,没有手机,固定电话也不多。如果喜欢上了一个人,表白的方式多是写封炙热的求爱信,或者请熟悉的同学递一个深情的纸条,然后紧张万分地等待回音,比较经典的动作就是看着窗外,痴痴地等,任课上的老师口若悬河。倘若表白成功,则爱的书信和纸条往来不断,年轻的两颗心焦灼碰撞,畅谈理想和未来,那份纯粹是80后一代人不多的心理财富。倘若表白不成,被无情拒绝了的,就落下了单相思,至今都有未愈的。青涩的恋爱虽然甜蜜,如果不幸被老师发现,或者被某个同学打了小报告,说搞早恋,结局就比较悲惨。老师教育,家长恼怒,不断的谈话,持续的思想工作,不搞得双方感情破裂是不会罢休的。就算地下爱火再怎么熊熊燃烧,也奈不住老师们的天盖地陷。那会儿的老师也实在负责,拿早恋当洪水猛兽,在班级分布眼线,随时观察,一旦发现风吹草动,就叫进办公室,旁敲侧击,讲讲学习,谈谈未来,非问出个一二三来不可。被逮住的同学不在少数,年轻人爱的苗头被狠狠掐灭,其痛苦也只有当事人知道。想起这些,是因为最近读了一本长篇小说《尾巴》,深有感触。一般的校园小说多是讲述一些爱情故事外,共鸣之处未必很多,这部《尾巴》则讲述如何扼杀早恋的故事,很能勾起80后读者的回忆。加上小说时间设置在1996年,正是80后们刚刚成熟的年纪,豆蔻年华,情爱暗自滋生。对于开始怀旧的80后读者而言,偷偷恋爱,与当时的老师们打游击的情境,想必很多人还有深刻的记忆。想方设法传递爱的告白,又要防着被老师抓住,故事之多,可大书特书。《尾巴》就是一部讲述青涩爱情被扼杀的墓志铭。书中写到,一个家境不太好的林博恪,被老师挑中选进一个组织——尾巴小组,这是学校为了掌握学生早恋情况而设置的秘密机构,负责根据学生眼线提供的情报,跟踪有早恋嫌疑的同学,以掌握证据便于老师们棒打鸳鸯。林博恪先是挖空心思,成功抓到了一对爱河中的学生,因为表现不俗,被老师提拔进入学生会,有希望获得高考加分。但在被分配跟踪自己好友时,他心理起了变化,背叛朋友,让他觉得有负罪感,开始尝试挣脱。小说通过林博恪的眼睛,描述了一批80后高中生的早恋故事,如何避开耳目传递爱意,如何通过书本约定见面时间,被尾巴发现了又如何被老师们审讯,还有因为被打小报告,从而心生恨意,报复性地举报其他同学。这样的故事有点苦涩,相对于渲染青春期美好的青涩爱恋,将之扼杀固然显得残酷,但这样人为折断造成的残酷,如今看来,至少比爱情主动消失要美好一些,被扼杀尚且还留下一些遗憾。而当年那些成功躲过老师眼线的地下恋爱者,如今能成眷属的又有多少呢!年少的青涩爱情早被那世俗的现实、生活的无奈压得支离破碎。我无意阐述《尾巴》反思教育体制的弊病,也不想评说这本小说在叙述上的畅快淋漓。只是作为一个经历过小说中事件的80后,它让我想起了十六七岁时的青涩时光,对异性的渴慕,对懵懂爱情的向往,以及收藏在抽屉的学生感情,也想起了当年老师们的粗暴和语重心长的教诲,那是压抑的代名词。青涩的那份爱情被阻隔,《尾巴》就是它的墓志铭,是一份记录。当爱已成往事的现在,校园恋情所以美好,在于单纯,没有物质的过多干扰,没有生活的斤斤计较。或许小说里的情节略显夸张,或许小说中的尾巴组织不是每个学校都有,但相信早恋的那份不敢、不安和紧张,被老师们盯老的窘迫,都曾有过。《尾巴》的作者王若虚是今年创作劲头很足的青年作家,这部小说曾经在《萌芽》杂志连载一年,争议很大,欣赏的人称小说真实如尖刀割肉,刺中了教育之痛和人性之弱,叙述推进极有速度感,读起来畅快淋漓。否认者则质疑小说真实程度,诬其有虚构之过,有泼墨的嫌疑,小说叙事过于刚硬,失却了小说该有的含蓄之美。争议是别人的,自己的感受,唯有阅读起来才可以知道。90后们估计是不大能够体会的,有的事情和年代完全相关,80后的爱情也唯有同代人更懂。小说作品有争议是好事儿,一部作品就怕温吞水,死于无声,但愿更多像《尾巴》这样有创新意味的校园小说,能够在争议声中走出新路。从那些柔弱的病态的小我中走出来,从不经历风雨的卿卿我我中走出来,从絮絮叨叨玩弄文字技巧却又表达暧昧的错觉中走出来,保持警醒,保持批评,展现校园之非常,写出校园人之痛,在主题的力度和叙述的速度上趋于极致。for时代报 http://newspaper.jfdaily.com/isdb/html/2011-01/03/content_487166.htm

剪刀小组 疼逊和古鸽笑了

看到剪刀小组操作流程那段,我终于不厚道的笑了。这不是活脱脱一个检查个人电子邮件的古老翻版吗。不知道因为Gmail事件而撤出大陆的古鸽看到这个会作何感想,反正麻花藤先生和小企鹅一定仰望星空内牛满面。隐私这东西真不好说,小说里为了扼杀早恋,现实里为了反恐(或者其他目的),都是“从长远利益上为了你好”。ps,= = 老王, 我还是觉得不是自己写的东西还是不要署自己的名好..此篇文章为代发..pps, http://tieba.baidu.com/f?kw=%CD%F5%C8%F4%D0%E9&fr=wwwt 百度贴吧,欢迎光临 :]

关于早恋,背后的阴谋

早已忘记了什么时候买的这本书。。。看了个开头,原来是所谓的“青春文学”,本来对这类的题材毫无兴趣,可想96-97年也是我上中学的年代,反正也无聊,就看下去了。一个关于早恋的问题,被作者用“黑暗”的手法,描写的很黑暗。想想也是,那个时代的学生,除了学习就不让干别的,除此之外都是不务正业,更何况“恋爱”这么敏感的事情。现在回想,那时的确不知道什么叫爱情,只是男女之间的打打闹闹,最多是对某某有好感(外表上的好感)。从老师家长的角度来说,如临大敌,一定要斩草除根,好像也没什么不对。。。但也正是因为“早恋”也给我们留下了一些美好而纯洁的回忆。那个年代,全国都一样,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就是随随便便的事情了。不知多年后,是否还有像当年的我们那样有关于“爱情”的美好回忆呢?

丰满但迟到的校园版“谍战”故事

初看作者名字,不熟悉但是印象深刻,被念叨的太多,觉得应该是一本很青春的读物,看书面的设计,稍显沉稳,而读书的文字,更是为这种语言形式的灵活的变化而吃惊,在所读过的青春读物中,这本我是难得的喜欢。这本书很有韵味,我被吸引了,作者的语言是清新的也是老练甚至有些老辣的,足见功底,稳重不失活泼,在深刻甚至反讽的同时也透露着一些机智和幽默,让人顿生好感。情节的设置也是很有起伏,转折性也很强,酷似一个清纯版的谍战故事,因为一些云里雾里让人敢兴趣,同时也因为一些适当的显露而让人有恍悟的感觉,当然,这并不是说放在市面上的同类谍战甚至推理小说中就是出类拔萃的,如果这样去比较甚至连一般都算不上,因为相比较专业的书籍来说,这本无论从推理还是布局,或者是某一方面的专业知识上看都显得还很稚嫩,也不够回环,但作者的聪明之处就在于扬长避短,发挥了自己对青少年心理和生活了解的优势,避开了诸多作者纠结在民国背景中苦心塑造的谍战故事,而选择放在学校这片净土,这种立意可谓出奇,让原本没了看点的故事又焕发了青春活力,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需要指出的是,如果这本书将故事搞得太过于紧张刺激甚至伤脑筋的话则显得有失协调,也会让故事减色,恰是游走于皮毛之间才刚刚好。尽管这本书是精彩的,尽管为作者的这一聪明之举叫绝,而面对这样一个谍战片繁杂和充斥的市场,但在阅读的过程中还是难免让人产生跟风创作的感觉,,而当看到最后,方知这本书创作于两年前,一直被搁浅放置,到今天没有被风干,倒显得骨肉丰满,实属可喜,但作为一个原本可以引领谍战潮流时代的作品,沦落到成了潮流尾巴的下场,也让人顿生几分叹息。而对于时下的年轻写作者来说,更多的是来抓住年轻人的胃口,所以校园是最大的环境,校园恋情也是难以抹去的一大看点,当诸多的作者都在挖空心思想怎么来将校园恋情写得另类迷人的时候,这本书出其不意的打出了“反对早恋”的招牌,甚至还成立了“尾巴小组”和“剪刀小组”来协助老师调查扼杀这一校园现象,这些同为学生的“内部坏分子”在打击别人的同时也存在着早恋的倾向,而他们充当这一角色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唯利是图,或为了获取金钱改善窘困的生活,或是了拉拢关系获取到老师给予的特殊深造机会,这些也暴露了校园存在的管理隐患,老师根除早恋的目的就在于维持校园的纯净,帮助其消除杂念给学生营造好的学习氛围,而这些功利性的社会化因素却已将学生的内心腐蚀,而不光是精神摧毁。在这本书中,无论是“走狗派”还是“受迫害方”, 其实最后在作者的笔下都无一幸免,不同程度的心灵受损,这也给当今学校的思想管理教育方式敲响了警钟,如何采用正确的方式对青春期躁动叛逆的孩子做出正确的心理引导,帮助孩子正确的看待早恋这件事并起到积极的作用,这些都是应该深思的。其实校园早恋就像一个尾巴,剪不断也抓不住,可以是装饰也可以有调节身体平衡的作用,甚至还能成为累赘,就看怎么样来发挥他的作用。总而言之,我认为这是一本好书,骨架丰满圆润,但有些迟到。

负180℃看爱的那点事儿

校园小说之骨有轻重之分,骨轻者玩味残酷青春,为赋新词强说愁,用忧伤的姿态谈谈恋爱,多写给同龄少年看,属于阅后即可焚一列;骨重者则反向行事,在阳光后的阴影里寻找故事,在校园的体制内发掘缺口,糅作小说的素材,不仅给少年看,也给成年人阅读。王若虚的长篇小说《尾巴》属于后者,一部写给成年人的校园小说,一部或许会让很多人吃惊甚至不舒服的小说,因为反思了当代中国教育制度,挑出了乖戾教育方式背后隐藏的极权化思维。青年作家王若虚近来的创作势头相当好。先是在《萌芽》杂志上连载了一年的长篇小说《尾巴》,单行本刚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又在《收获》长篇小说专号上发表《限速20》。一年里,能同时在全国最具影响力的青春文学杂志和纯文学刊物上发表两个长篇小说,他已表现出足够的实力。内容的特别,是衡量一部小说优劣的简易标准。只是怎样才算得上是特别,并无统一固定的答案。但一看《尾巴》就可明白一二。《尾巴》写道,1996年,为杜绝早恋,某中学领导授意成立“尾巴”小组和“剪刀”小组,前者负责跟踪有早恋嫌疑的同学,后者负责检查搜索学生间来往信件,为前者提供情报。小说讲述的就是尾巴小组在上级的授意下如何发现、跟踪并扼杀早恋同学的故事。这是平常的校园小说所不曾有过的,是一个全新的、尖锐的视角,一个令人拍案叫绝的素材。小说内容的别致,说到底在于写作者想建构一个怎样的文字世界,这取决于作者观察世界的角度和叙述方式———是45度仰望天空呢?还是驾驶赛车和这个世界谈一谈?又或者躲在蜗居里面回忆山楂树之恋?不同的方式产出不同品质的作品。但有一种视角,是弯腰从两脚间倒看这个世界,视点的颠倒和非正常化,入目的是一个和常人相反的世界,这往往会成全一个作者的深度和独特之处。王若虚在处理校园早恋这个本已俗套的题材时,没有落入窠臼,而是换位到作为管理者的校方。视角一转换,戏剧效果立现,所有的矛盾冲突瞬间就升级到了人性善恶与管理体制的博弈层次,小说也由此有了质的提升。如果说其他校园小说多是讲述爱情的话,这本书就是讲述如何扼杀它的故事。说是校园版潜伏也好,学生间谍也罢,这都无关紧要,重要的是王若虚笔下的世界确实在现实生活中存在过、发生过,不是作者刻意虚构的。猜忌,告密,打小报告,背叛,邀功请赏,权力分配,人性中恶的花朵被过早地浇灌过,这就是中国式教育。经过诸多短篇小说的磨砺,王若虚已经形成了独有的思维方式、观察角度和故事架构,这是一个有作为的小说家必备的素养。他总是能够捕捉到常人容易忽略的细节,透过细节对社会病象进行诊断,并写出病情报告。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马贼》,选择一个大学里的偷自行车的人,写出了一个大学地下的学生状态;《尾巴》关注扼杀早恋的教育方式、学生间的权力争斗;第三部长篇《限速20》,在收获长篇专号上发表,关注的是大学生有车族阶层遭遇车祸的故事,在“70码”世界和“我爸是李刚”的呼喊声中,这种关注值得赞赏。一部好的小说应该经得起多种阐释。《尾巴》所表现的生活,尽管发生在高中学校,目的也止于扼杀早恋现象,但尾巴组织的构建过程,挑选组员时的威逼利诱,控制组员时的交叉监控,及尾巴行动过程中采取的跟踪、盯梢、报告等方式,就是活生生的校园政治。小说的这些情节具有丰富的隐喻,除了直指人性中丑陋的一面,和校园制度中的某些荒谬处,还透露出了可怕的极权思维。要知道,这些手段都是战争年代或者残酷的政治斗争所采用的,出现在校园中老师的身上,继而蔓延至学生中间,令人深思。只需要将故事场景———学校进行置换,就会惊讶地发现这部小说所述的“尾巴”现象,其适用性几乎可以遍及各个角落。它以校园小说的方式,提炼出了一个残酷的中国逻辑。这也是《尾巴》之骨重的根本原因。1996年已经过去,早恋现已司空见惯,但这并不意味着“尾巴”式的教育已经绝迹,校园政治依然可见,依旧还会有不同版本的尾巴故事在学校上演,只是他们的代号不再叫做“尾巴”而已。(刊于南方都市报)

回忆收集者

我一直都很喜欢王若虚的短篇,从《跑车》到《在逃》再到《引信》,当然,还有他的成名作《马贼》。我喜欢他的笔法,单纯中隐隐有一股江湖气,对爱情大多点到即止,却因含蓄而更加余音绕梁。但我不信任他的长篇。他的第一部长篇是《尾巴》。《萌芽》开始连载的时候我也追过几期,可是不久之后就弃了。最近偶然看到了全文,就心血来潮地看了,最后发现只有前两季。虽然没有结局,大体的框架特征我相信也就是这样了,比连载的版本确实凝练了许多,看得出作者也很用心。但是有些问题,不是用心这两个字可以弥补的。严格的说,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并不是同一个物种,至少长篇要更注重结构。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小说家没有之一,但他没有一部长篇小说问世,有论者认为鲁迅没有组织长篇的结构的能力,这是他不能作长篇的重要原因之一。鲁迅的大部分短篇的结构都是一种类似于散文的结构形式,即围绕着一个精神内核,用一条线索——更准确地说是一个视角——把细节吸附到一起。这种手法可以说是有意为之,因为它在表现篇幅短情节简单却又深刻意味的故事上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同时也是对传统小说结构的反叛),也可以说是无奈之举,因为鲁迅先生至少在前期的小说招式几乎没有变化。王若虚的一些短篇在组织布局上和鲁迅有某些相似之处,强调一下,只是形式或者说手法上的相似——在少年情感的精神内核上,以主人公的行动为线索(视角)吸附大量能够勾起读者青春回忆的细节——再加上王若虚独特的笔调,以及堪比侦探小说的设悬能力(这一点比鲁迅先生强多了),足以吸引青少年读者的青睐。换句话说,我们喜欢它是因为我们知道它在说什么。很多人不明白不久之前的《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和《失恋33天》为什么大获成功,我想,在很大程度上也是讨了这种结构模式的巧。但是,将这种结构不加变化地照搬到长篇小说上,其结果就是《尾巴》式的流水账。我相信如果把《尾巴》的某些部分提炼出来稍作修改,可能会是一篇不逊色与前面提到的任何一部短篇的作品,但是从整体来看,这种流水一般的平铺直叙虽然局不会有阅读障碍,但是也很少有什么乐趣可言。或许“流水一般的平铺直叙”这个短语会让人直接联想到另一个词——意识流。散文式小说看上去确实与意识流小说有着某种剪不断理还乱的联系,但它们的不同之处在于意识流小说在实际操作中并不是吸附式的,正相反,它是砍去了线索周边吸附的枝枝蔓蔓,而只留下了一条一维的线,从这个意义上讲,意识流小说也许是最有效率的长篇结构之一。我的意思是说,意识流小说与散文式小说也许是看起来相似但实际上相反的两种事物。也许有人会说“真正的高手是不需要结构的”,这种论断一直很流行,“重剑无锋,大巧不工”一直被认为是“大师”的标签。这种说法本身倒是没有什么大错——虽然经不起推敲,但是可以被原谅——但是我担心一些人会因为混淆两个概念而对以上两句话产生不正确的理解。这两个概念是“无形”和“没有”。“高手”之“高”在于化结构为无形,而并非“没有结构”。我们读《红楼梦》的时候也许完全不会感觉到有什么“结构框架”在约束着阅读,但是实际上《红楼梦》的结构可以用“重峦叠嶂”来形容。《红楼梦》中的每一个主要人物以及相当一部分的次要人物都可以引起并确实引起了一条叙述线索,如果没有一定的结构约束,后果是不可想象的。你真的以为杨过所谓“朴实无华”的重剑真的就是随意一劈么?要将速度、力量和其它各种控制因素拿捏完美,如果没有他前半生各种招式的基础真的可以做到么?小说乃至一切文学形式都可以分为两部分,内在的精神内核,和外在的语言与结构,这三个要素共同决定了一部作品的高度。就王若虚的长篇小说来讲,精神内核在此不谈,他的语言我是很欣赏的,很有节奏感,如果能在构思精巧缜密一点,大概提起他的名字,后面就不用再加注解了。最后说一句,作一个能够引起人们青春回忆的商业作家没什么不好,但未必是长久之计,当能够“知道它在说什么”的这一代不在沉溺于回忆,曾经的金鉢会不会成为阻碍转身的负累呢?

早熟与早恋

《尾巴》被喻为青春校园黑色幽默的小说,严格来说,有点严谨有余,而黑色不足,虽然同处于那个时代,即使我不曾经历,要知道这种待遇首先一定是会发生在重点中学里,其次如书中作者所言多会发生在美若天仙的女生和玉树临风的男生身上,加之自己性格的淡漠,也就注定了连当个看客的资格都没有,但是不知道作者于小说的跋中为何一再强调时代性的问题,看似有很多人指责其作品的不真实,不过我读来倒觉得并不夸张,也因此才萌生了黑色顿渐之意吧。日本有一种小说文体被称之为“轻小说”,涵盖的题材范围极为广泛,更意指其年轻读者群的偏向,轻小说首先是易读的,内容上多以稀奇古怪和天马行空取胜。我以为王若虚的这本《尾巴》是难得的国内写的出类拔萃,又比较符合这种文体的一部作品。《尾巴》讲的是早恋的问题,某学校暗藏着一个代号为“尾巴”的秘密组织,是为老师的直接眼线,人数不多,千分之十的比例,用以尾随各种可疑学生以取得其早恋行为的证据。这里有一个有意思的讽刺,就是我在全书中读出的早熟不是早恋者,而是非早恋者。时至今日,早恋甚至演变成了光天化日下的媾和,如果你不明白什么意思,那么只能说明你太跟不上网络时代的信息了。可是无论90年代,还是今时今日,早恋虽然显露出洪水猛兽般的吞噬之势,但是也一再的验证着青春荷尔蒙的正常代谢,反之,诸如《尾巴》书里面重要小组成员林博恪和南蕙,都在他们极为克制的情感之下隐藏着一颗甚至超越了很多成人的内心,这一种早熟难道不一样让人不寒而栗吗,想想,还是在90年代啊,各种信息还是相对闭塞的时期,他们的那种泰然处之确实让我汗颜,因为我在中学的时候完全是一个单纯的一塌糊涂的学生甲。早熟还是早恋并不是一道选择题,想来多数人的父母是巴不得自己的孩子早熟的,因为历史不间断的证明了早熟的孩子很多人在未来都取得了功成名就的地位和所得,而早恋的孩子很多都是凄惨不堪,当然这不是绝对的,不过在成人的世界里,这种法则是畅通无阻的,虽然成功不等于幸福,但是贫穷一定不会幸福的道理是不容质疑的事实,于是老师或者家长选择遏制早恋有错吗?当你是学生的时候一定强烈反对,即便心智成熟如林博恪和南蕙不也有着自己的秘密吗,比较而言,南蕙的心理年龄让人感到恐怖,能达到这种水准的人,一所学校里能见一二就实属难得了。既然没有那样的大智慧,多数人都是选择跟着感觉走,一路走到成年,为人父母,居然最后反而变成了与父母一样的人,这恰就是人类众多无奈中的之一吧。我说《尾巴》严谨有余,是特指作者在小说上的谋篇布局,人物的思想,语言和行为都益发的显现出成人的冷静,成熟,使本应该洋溢着青春色彩的校园小说几近与之绝缘,而黑色的张力也因为太过刻意的文风打压掉了部分效果,不过总体来说,《尾巴》还是一部不错的带点寓言色彩的校园轻小说。

2评尾巴~写出扼杀早恋的恶与失望~for 新京报

【新校园小说】小说可以是作者表达思想的马甲,校园小说也不例外。好的校园小说不仅能让人想起校园恋情来,而要挑出一个视角,重新审视我们的教育,和我们青春路上的磕碰。只是目前的校园小说多耽于写言情,或曰残酷青春。故事煽情,挑动得少年男女初开情窦,却挑不开人们的法眼。在大家眼中,校园小说根本乏善可陈,不值得关注和研究,甚至斥之为冰淇淋文学,好吃但毫无营养。唯有提倡革新,倡导升级,校园小说才有可能引来新的关注,才可能出现真正的校园小说代表作,而不仅仅是一堆轻飘飘的流行读物。如何革新,方向在哪里?有无合适的范本?最近,小说《尾巴》让我看到了校园小说一种新模式产生的可能,我称之为新校园小说——以批判和反思的眼光关注校园内部的非正常情况,以及学生人性被压抑的真实状态。他开创的新校园小说风格将会丰富校园小说的内涵,在努力保留读者阅读兴趣的同时,在文学性上也有所提高,这将会改变人们对充满弊病的校园小说的看法。新校园小说要敢于在题材上追求力度,开掘反思和批判的主题,远离故作深沉和忧伤的校园爱情故事,关注校园体制的暗处或常被人忽略的地方,关注乖戾校园环境下的学生身心状态,以求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思索。校园小说想要提高地位,赢得人们的尊重,就得重新构建新校园小说的路径,就得想办法建立批判风格,直抒胸臆,直指其害处。《尾巴》选择了一个独特的角度来写校园——扼杀早恋,通过这个现象来写教育体制存在的问题和学生心理被扭曲的过程。一所高中为了保证升学率,通过威逼利诱招聘了一批学生,组成尾巴小组,对有早恋嫌疑的同学进行跟踪,《尾巴》写的就是一个尾巴小组成员,如何被挑中,如何跟踪成功,最后又如何反戈一击的。一个特务小组,弄坏了三批人——尾巴、剪刀成员自己和被跟踪者,更不用说生活在监视下的其他学生。这个选题属于校园小说的范畴,但读者瞬间就可以区分出这个选题的价值和独特之处,他有思考,有想法,对校园暗处的运行机制有着敏锐的了解和感触。关键是,这样充满反思力度的选题是当下校园小说缺失的,这会为弱不禁风、凄凄惨惨的校园小说注入力度。更加重要的是王若虚笔下的世界确实在现实生活中存在过、发生过,不是作者刻意虚构的。猜忌,告密,打小报告,背叛,邀功请赏,权力分配,人性中恶的花朵被过早地浇灌过,这就是中国式教育。相信部分80后的读者对这个主题会会心一笑,书中的事情就在我们身上发生过,我们身上潜存的恶的因子就曾被这样激发过。新校园小说在叙事上要突出速度,抛弃啰嗦繁乱的叙述,去掉油腻冗长的心理描写,拒绝华而不实的煽情风格和过于私人化的絮絮叨叨,建立起一种干净利落、迅速有效的具有速度感的行文风格,向被青春写手淡忘和不屑的叙事大师海明威靠近。在《尾巴》的结构故事上,小说采取了成功上位——陷入困境——反戈一击的结构模式。安排节奏方面,王若虚美剧对叙事节奏的要求,快速推进,一波刚平,一波又起,快速切换,犹如过山车一样,小说中设置了许多危情和悬念,不断地让主人公遭遇暴露的危险,又能在关键时刻脱身,加上不时出现的跟踪场面,致使小说节奏感跳跃刺激,令读者目不暇接。而叙述语言,利落简洁,绝不拖泥带水,更不沉溺于所谓体现文学性的繁复描写,整部作品叙述风格干脆直接,有效是他小说叙述语言的第一要求。for 新京报 http://epaper.bjnews.com.cn/html/2010-12/04/content_177217.htm

times of bitter youth——《尾巴》

我想这个题目似乎比“尾巴”来得更能概括主旨:苦涩的青春时代初看王若虚的《尾巴》,要追溯到高二买《萌芽》的日子。是的,那时我和书中的那些六十年代的高中生一样——在“早恋”。我所在的高中,也还算排名靠前的重点高中,女生齐耳短发;校服每天必穿;进门的道路两旁是历年考入清北的学生照片——而比起欣喜,我更常觉得那些笑容中有种如释重负的疲倦。你们都还还记得,十六岁心跳第一次被触摸的感觉么?林博恪,南蕙。他们在最初进入“地理兴趣爱好组”时,是否也带有一种由衷的使命感。多年后,林说:“那时,我们都还在犯傻。”毁掉你们的回忆,成全我的虚荣心与报复心,再搭上一个看上去光明无比的未来。尾巴这个身份,当时有多认真,后来就有多感慨。王若虚冷静老到的剖析笔触不必多言。只是这本书让我想起了有关“早恋”的种种,如果你要问所谓早恋带给我了一些什么,我想甜蜜、恼怒、嫉妒…这些通通都有,经历过你才能明白,种种难以言表的微妙情绪~像是——中二病?尾巴小组和剪刀小组,本就不必存在。明恋也好,暗恋也罢,顺其自然就好。既然这段时光每个人都只能走过一次,何不让他酣畅的走完?即便时光倒流,我还是会选择在十六七岁,不要一个人走。

“堵”不住的青春

这是一部另类的青春校园题材小说。说它另类,是因为它不像以往校园题材小说那样只为怀念那纯真年代的美好,相反,它讲了一个发生在青春年代的黑色故事,有些沉重和压抑。“尾巴”,显然是对“跟踪者”的形象而又贴切的称谓,没错,这本小说写的正是发生在上世纪九十年代高中校园里有关“跟踪者”的故事。 校园里怎么会有“跟踪者”呢?回想九十年代我们上中学的时侯,学校是禁止谈恋爱的,男女生在一起走路都要隔着一人以上的距离,不然就会被老师怀疑你们“走的太近”,轻者叫到办公室开导一番,重者要通知家长予以管制。所以,有恋爱倾向的同学都得搞地下工作,就像今天许多公司里不准男女同事恋爱一样,即使两个好上了,也要在大家面前表现得“形同陌路”。当然,这一切被美其名曰“为了学生的将来着想”,实质上则是怕恋爱风气蔓延影响升学率而已。因此,这也就保不准有些学校采取一些更激进的措施,成立“东厂”,在学生中发展一些“特务”,专门负责跟踪有恋爱倾向的学生,证据确凿之后“宣判问斩”。这就是书中“尾巴”小组的由来。当然,该学校的“东厂”机构更加健全,“尾巴”小组之外还有个“剪刀”小组,专门负责过滤学生的信件。 是不是很可怕?难道我们中学时代的通信都是这样被严格“审查”过的?难道我们也曾被人跟踪过吗?有人会表示怀疑。的确,不可能所有学校都会那样做,但要说绝对没有也不太可能。用作者在跋中的一句话说吧:“信,则可能有;不信,则铁定无”。毕竟这是小说,它需要在现实的基础上进行艺术设计,让故事足够抓人眼球。但是不管怎么说,这个故事确是对当时那种社会现象(可能现在某些学校仍然存在)的一种反讽,值得我们深思,值得这个社会进行反思:我们的教育根本目的是什么?是培养塑造什么样的人?对中学生恋爱的现象,我们是该“堵”还是该“疏”? 也许很多家长都赞成学校加强管制,明令禁止这种方式,这样他们会觉得更放心。殊不知,这正是学生管理和教育的一个误区。青春年少的孩子最大特点是“叛逆”,因为他们正学着独立思考,他们想通过自己的行动去证实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尤其是对待学校和家长的一些强制行为,他们会表示明显的反感和抵触,“越不让我做我还就偏这么做”!结果造成孩子和家长,或孩子和老师之间矛盾重重,孩子会不高兴,家长和老师会生气。长此以往,孩子选择了自行其是,一切都跟家长和老师对着干,家长和学校便失去了与孩子沟通的桥梁。结果,这不但会给青少年的心理造成阴影,也会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造成一些孩子性格的扭曲。我想这是谁都不愿意看到的。 所以,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方面,要少“管”多“疏”,少“教训”多“沟通”。其实,孩子跟我们是平等的,他们与我们拥有同样的人格,同样的自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用在孩子身上也是一样的道理,尤其对青少年来说,他们希望能成为我们的朋友,希望可以与自己的父母、老师以朋友的方式谈一些自己的问题,可能包括生活、学习、情感等各个方面。这个时候,我们需要扮演一个倾听者的角色,去了解他们所思所想,然后再结合过来人的体会给予他们合理的建议。我想这才是正确的沟通方式,会更加有效,也会让孩子与家长之间的关系更紧密,更和谐。 再回到本书,主人公林博恪开始积极为“尾巴”小组服务,但在这个过程中,他内心也不断的挣扎,经常在“尾巴”的宗旨和道义之间进行徘徊,尤其当调查对象是他的好友时,他抵住了所谓“尾巴”宗旨的压迫,选择了帮好友隐瞒。此后,他自己也陷入情感之中。然而,这一系列“尾巴”行为却让他失去好友的信任,受到心仪女孩的愤恨和鄙视。他很痛苦,他觉得既然当了尾巴,就已不配拥有爱情。直到好友因尾巴的跟踪出了车祸,他才彻底醒悟,并决然的将“东厂”的“尾巴剪刀”行为公之于众,亲手将这个黑暗的机构埋葬。“尾巴”小组从内部分裂,这样的结果也从另一侧面证明了这种“束缚”方式的不当,不恰当的阻挡最终也挡不住潮流的奔淌,治理洪水“堵”总没有“疏”的效果强!

恰逢同学青春时

文/落潇说起来,我和作者算是同学年龄。一样的青春和年华,同样的感受与思索,让我对其爱不释手,流连忘返于书中往事。《尾巴》让我再次回到过去,让我重新拾起昨日的记忆,让我重新审视曾经那些莫名其妙的往事。恰逢同学青春时,怀旧、悲悯、回首、伤痛。这是一本怀旧作品,勾起当年儿戏般的捉弄;这是一本悲悯的书籍,让我后悔曾经怀有我不幸福你也不要幸福的仇富心理;这是一本让我回首的小说,让我将记忆连成篇,放映在脑海深处的屏幕;这又是一部伤痛的历史,让我时时回想总会泪流不止。“尾巴”顾名思义,是一类特殊群体的称号,形象、生动、贴切。这类人出现在特殊的时期:早恋;执行特殊的任务:跟踪;具有特殊的目标:扼杀。《尾巴》就是一部围绕这类人而诉说的故事,描写了1996年到1997年之间发生在上海校园中,关于“尾巴”的黑色往事。黑色,说明这些往事带来的记忆并不那么光彩,“尾巴”更是让我们想到那一小撮专门破坏别人美好青春的小人物。故事围绕林博恪这个主人公展开,从最开始的普通学生身份到加入尾巴小组,从屡建奇功到离别哀歌,从尾巴事业的巅峰到尽头,作者以故事和心理两条线索来阐述,其间不乏黑色幽默,不乏真挚友情,更不乏人间真情。故事线索围绕林博恪因为家境贫寒,为摆脱父亲不幸离世给家庭带来的负担,在尾巴领导龙老师的利诱之下,开始了尾巴事业,在尾巴的事业中,他通过努力,赢得了物质的奖励、职位的升迁、高考加分的机会,然而这一切都是虚无缥缈的,伴随心理线索的一步步展开,他最后选择了消灭尾巴的壮举。心理线索也是围绕林博恪展开,从最初因为物质的需要,他走向尾巴小组,从内心羞涩,到习惯于谎言连篇,后来因为同学的落魄、班长的去世、朋友的分道扬镳,让他内心开始了深深的忏悔。两条主线,相互影响,贯穿于故事的始终。回首当年往事,我只能用一句话说:那时我们还年轻。正因为年轻,我们会做些傻事;正因为年轻,我们才不计后果;正因为年轻,我们总认为我们赔得起。当青春不再,当伤心往事浮现脑海,一抹愁云才下眉头,又上心头。恰逢同学青春时,再回首,尾巴也许在身后。

那些权力意志俘获下的理想主义者们

【略微剧透,慎入】一位朋友看完王若虚的《尾巴》之后,一直对我说,这将是中国2010年出版的流行小说中,最有价值的一本。因为小说虽然披着校园故事的外衣(或者叫“马甲”更为准确?),核心里却是一种中国式的逻辑。作者很聪明,也很勇敢。事实上,细细读来,这哪里仅仅是中国式的逻辑呀,远到1922年德国大导演弗里茨•朗拍摄的《玩家马布斯博士》,近到前几年才刚刚完结的日本漫画《死亡笔记》《20世纪少年》(分别完结于2006年、2007年),都暗含了类似的逻辑方式。无论是马布斯博士,还是夜神月、“朋友”,他们都想将自己的价值观作为衡量世界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想将自己的意志扩大,从而改变整个世界。尼采称这个为“权力意志”,是一种生存的欲望,以及创造的本能。而三十多年前,理查德•道金斯一本《自私的基因》,也从动物行为学角度,变相证实了尼采的说法。这本书做了一个比喻,说人类事实上是被基因操控的一个机器人,基因坐在驾驶室内,让人类有了求生、繁殖的欲望,从而基因永无止尽地替换着躯壳,永久流传了下去。权力意志,或者说来自基因的“自私”,求生是第一阶段,利己是第二阶段,而按照自己的意愿改造世界,是第三阶段。而能达到第三阶段的,都是大BOSS。王若虚的《尾巴》中,“剪刀”小组与“尾巴”小组幕后的大BOSS,龙虾老师,事实上就是被权力意志所俘获的人。而且,正如死亡笔记落在一个愚钝不堪的公司高层人员手中,那人只会利用笔记杀掉阻碍公司发展的人,但落在夜神月的手中,夜神月却把笔记当成了创造新世界的利器一样,龙虾老师作为一个“有能力”的“理想主义者”,在权力意志的俘获之下,自然直接晋升到了第三阶段,并且将这种无形的精神力量,向整个校园辐射出去。之所以在“有能力”与“理想主义者”上边儿加了引号,因为当普通人仅仅满足于第二阶段“利己”的时候,“理想主义者”心里却冒出了一个声音,他们不愿意沉溺于简单的满足,不愿意安于平庸,他们心中有一个乌托邦,他们想要改变世界,并且无所畏忌。所以,“理想主义者”为BOSS的产生提供了心理上的可能性。加上一个小小的契机(在龙虾老师这儿,契机就是亲人因早恋而死的往事),理想主义者心中潜藏的权力意志就此爆发出来。那是一种幼稚的野心。而“能力”,则恰好为这种幼稚的野心提供了可能性。(如此一想,《蜘蛛侠3》仿佛也变得不那么差了,那套黑色战衣,又何尝不是一种权力意志?)龙虾老师,作为一个“老师”,他就因此拥有了一般人难以得到的能力。综合起来说:一是人脉,二是微权力。最近在看一本书,叫《我们的“异托邦”——学校空间的社会学研究》(突然发现作者很聪明,虽然“异托邦”和“反乌托邦”意思上没什么两样,但是字面上看起来舒服多了),说学校教室中座位的前后安排、学校每天的课间操、走廊上“请说普通话”的标语,都体现了学校空间的微权力。而老师,自然是这种微权力最具象的代言人。这种微权力的力量虽然不大,不能被所有学生全盘认可,但是学校学生众多(即,人脉),老师自然可以细细挑选,选出最认可其微权力的学生,来作为其麾下的行动者。(顺便说一下,其实“老师”的身份之下还隐藏了一个总被我们忽略的身份,就是“大人”。在中国,未成年的学生见到那些已经工作的成年人,哪怕是素不相识,也总会有一种。“大人”也拥有着一种微权力。)就此,“剪刀”小组与“尾巴”小组的形成,才具备了可能性。另外,我总觉得老师是一个很微妙的职业,他们并不像韩寒早期的杂文中说的那样可憎,因为作为国家机器的权力末端,他们也有自己的声音,比如我们一定都遇到过这样的老师吧,上课时会突然跑题,等回过神来之后告诉我们:考试的时候千万别这么写啊。这就属于当他们自己的声音与身份所要求的声音相悖时,一个小小的精神出轨。当然咯,龙虾老师可没有遇到这样的问题,他的身份告诉他,早恋影响学习,必须制止;而他自己心里面,因为亲人死去留下的阴影,也告诉他,早恋危害巨大。我总在想,该如何评判那些站在权力意志第三阶段的理想主义者?大多数人看完《一九八四》,总会把老大哥看成一个完全负面的人物,其实这是一种错误,也是奥威尔的错误。奥威尔式的表述,是文学上的极权主义。这也许和他的记者身份有关。而《死亡笔记》《20世纪少年》,乃至村上春树的新书《1Q84》,好就好在描述了老大哥是如何形成的,一种个人意志如何通过手段站到了极权的顶峰。这样,更容易让我们警惕微观上的老大哥,我们每个人内心中的老大哥。这样,更具备文学上的意义。当然,《尾巴》也是。据说《尾巴》会有续集,希望能与第一本全景式的表述不同,作者能在流行小说的外衣之下,潜藏更多更有针对性的声音。毕竟一本适合快节奏阅读,同时又不失所指的小说,实在太过难得。

早恋风

《尾巴》在萌芽上连载时就开始关注,终于出单行本了。 《尾巴》的视角相当独特,题材新颖。虽然主题是校园故事,但是完全没有校园小说般明亮美好,是个不折不扣的黑色小说。为了突出黑色小说的严肃,特意选择了牛皮纸作为封面。 1996年早恋风在校园里悄然盛行,在老师和家长眼中,早恋如洪水猛兽般可怕。作为一所重点中学,学校领导为了稳住升学率,暗自发展一小批学生对可疑学生进行跟踪调查,以期扼杀早恋。乍一听,匪夷所思。这对于现在是根本不可能的,早恋风早已明目张胆在校园里兴起,更有甚者以没有恋爱为耻。1996年与现在的校风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主人公林博恪是一名尾巴,举报了一对秘密恋爱的情侣,看着他们后来的处境,他的内心生出一丝内疚。当他得知最好朋友也陷入早恋时,痛苦不已。为了保全了双方,失去朋友间最重要的信任。好友因尾巴跟踪反追时遭遇意外交通事故,林博恪内心深处对尾巴的恨意发挥到极致。 不得不说林博恪早熟,贫困的家庭让他迅速成长,加入尾巴小组后,他的心思越来越缜密,越来越现实,完全不像十多岁孩子的所作所为。结尾处他成熟有预谋的反抗,感叹尾巴、剪刀小组没落的同时,惊叹林博恪的处事作风。 《尾巴》在人物限定上略显夸张,细节叙述有点罗嗦累赘,但是人物性格饱满,事件发展脉络合情合理,张弛有度。尤其结尾处理得很妙,读来让人觉得不是在编故事,而是真实发生在身边的故事,堪称佳作。 《尾巴》让我想了我的初中岁月。 我是1998年读的初中,那时我们才13、14岁,正值青春期。我的后桌是位漂亮的女生,成绩尚可。青春期第二性征发育,少男少女对异性开始有了懵懂的感觉。情窦初开的她悄悄谈起了恋爱。那时电脑还没那么普及,我们还不知道QQ为何物,手机价格高到离谱,我们常用的就是传呼机。她的呼机偶尔会在下课后响起,她偷偷跑到学校走廊的公用电话打电话。虽然我座位离她很近,知道她近期举动有些反常,但那时还不知道她正恋爱。她的成绩下降得很快,到初一下半学期已经在倒数几位了。事情败露于一封信。那时我们盛行交笔友,信件很多。不知道怎的,她的一封情书被班主任截获。那是被人举报,至于谁举报,无从得知。她的父母很快被请到学校谈话,而她也在随后不久转到差班。 我们小学升到初中按成绩分快慢班,快班学生成绩下降将会调到慢班,也就是所谓的差班。学生的成绩与老师的奖金密切联系,因此格外重视成绩。若哪个学生成绩下降,必定会被请到办公室进行谈话。而影响学习成绩无非就是打电子游戏、看武侠言情小说,还有就是早恋。问题最严重的当属早恋。因此每个班的班主任都狠抓早恋。班上也有少数几个学生因此被班主任训话。至于什么处罚,都是秘密进行的。 我所知道的是,有一位漂亮女生在某个期末考后不再出现,是休学还是转学众说纷云。总之从此之后我没有再见过她。 虽然早恋不应该,但谁能阻止青春期荷尔蒙的过度分泌?一味的打击制止,甚至通报批评,颜面扫地的同时,内必备受煎熬。这种做法过于偏激,有时候不是在救一个人,而可能是在毁掉他。要知道青春期的孩子是叛逆的,越是禁止的越要一探究竟。其实老师和家长只要善于引导就可以避免的。 《尾巴》同时给学校老师和家长一个警示。

让小说像过山车那样飞起来

过山车之所以好玩,除了有速度之外,还在于翻越,有瞬间节奏的变化。倘若一部小说的叙事速度能像过山车一样,又快又跌宕起伏,瞬间给人上天入地之感,带领读者体验风驰电掣的阅读感觉,不失为当前传统小说突围网络小说包围的一种尝试。在讨论王若虚《尾巴》这部长篇小说前,我们需要明确一个问题。文学尤其是文学形式的突变取决于传播方式的更新,连小说的大规模出现,都是印刷技术和造纸业迅速发展的结果。今天数字出版、网络阅读等新传播方式的出现,势必推动文学形式发生剧烈变化,留守在传统出版媒体20万字以内的长篇小说,该如何应对?独特的思考和体验、新颖的故事人物、直接有效的叙事方式,才可能是未来传统小说与网络小说相抗衡的出路。作者的思考必须原创又独特,别人没法复制,至少不是轻易就能复制的。小说的故事必须通晓流畅,可读性强,玩概念和技巧的做派,怕是很难被多数人注意。叙事呢,要尝试进入高速轨道,尽可能多地借鉴其他艺术形式的推进方式,比如电影、电视、话剧的起承转合,慢条斯理咿咿呀呀,一个心理活动得写两页的做法已经不适合这个年代的读者。不破则不立,小说叙事可以作为第一突破口。小说的速度感不是平铺直叙、一泄到底,而是讲究变化,越是曲折、有节奏变化的速度,才让人回味无穷,在惊出一身冷汗的同时,也大呼过瘾。作为作者,调好小说的结构是首要任务,结构要是不牢固,速度一快就得翻车。王若虚的小说《尾巴》所以能给读者带来阅读快感,除了小说本身题材的独特性——为了扼杀早恋现象,老师们在学生中间安插了潜伏者加以跟踪——小说形式上的探索也帮了大忙,故事结构、节奏安排、人物塑造方面都颇有讲究,大胆地借鉴了影视剧的结构方法。在《尾巴》的故事结构上,小说采取了成功上位———陷入困境——反戈一击的结构模式,讲述一个家境贫穷的学生被选中进入跟踪有早恋嫌疑的尾巴小组,为了奠定在小组中的地位,在老师的安排下跟踪一对早恋的学生,最终得到他们早恋的证据,获得了老师的认可和奖励———饭票。第二次任务是跟踪自己的好友,戏剧冲突便出现了,一边是好友,一边是往上爬的好处——甚至有可能是高考加分的奖励,他陷入了矛盾当中。由于他的犹豫错过了几次良机,老师决定再派一个尾巴去盯。为了摆脱尾巴,好友出了车祸。受到良心责备的主人公,决定予以报复,在协助检查同学们的信件时,将尾巴组的消息放入了信封,由此全校同学都知道了这一事件,甚至连新闻记者都惊动了。这种模式使得小说的矛盾中心维持在一个较为均衡的状态,而不是始终集中于一点。有得来不易的成功,也有友谊与利益的纠缠,还有最后看似勇敢的反抗,三个层次使得小说的兴奋点相互串联,颇具好莱坞电影在故事结构方面的范式。速度感的另一要求就是节奏,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连古话都说“文似看山不喜平”,何况一部长篇小说。在安排小说节奏方面,王若虚在调动读者的阅读兴奋点上很有经验,知道什么时候该给读者来一针强心剂。欲擒故纵,一波刚平、一波又起,快速切换……犹如过山车一样,小说中设置了许多危情和悬念,不断地让主人公遭遇暴露的危险,又能在关键时刻脱身,加上不时出现的跟踪场面,致使小说节奏感跳跃刺激,令读者目不暇接。在叙述语言上,王若虚选择了利落简洁的文字,行文绝不拖泥带水,更不沉溺于所谓体现文学性的繁复描写,整部作品叙述风格干脆直接,有效是其小说叙述语言的第一要求。在人物设置上,作者始终注意一个原则———人物骨子里的性格不曾变化。书中主人公林博格在选择成为尾巴后,尽管生活处境因此有所改善,但他内心深处对这种方式充满抵触,尤其在面对好朋友时产生的背叛的罪恶感,也是后来他破坏这个组织的心理解释,是这个角色的亮点。小说形式的特别是一部小说成功的一半因素,仅有形式的特别当然远远不够,还得有内容的别致,内容和形式相辅相成。内容上有创意,叙述形式上有创新,才是一部好作品。尽管形式上何谓特别,并无一个标准答案,但只要在故事结构、叙事推进方面出新,至少不让阅读变成思维障碍,就是好的尝试。试想,如果还制造阅读障碍表示具有文学性,等于是自绝于大多数读者,是纯文学强迫症行为。小说毕竟不仅仅是写给评论家们看的,也不仅仅是写给自己看的。有特别的内容,又能制造流畅的阅读效果,同时在小说形式上有所探索的小说,才是今天我们所需要关注的。千万别说这样做没有前途,此方面的高手麦家可是已经获得了茅盾文学奖。刊于《文汇读书周报》20110121http://dszb.whdszb.com/whdszb/html/2011-01/21/content_71877.htm

那些似近实远的青春

已经很久没有写过书评了,所以深夜里对着电脑打字的感觉竟然有些陌生。冒着晚上高数考试挂科的危险,我用一下午的时间读完了王若虚的新书《尾巴》,书是刚出版不久的,小说却是很早之前就在《萌芽》上刊登过的。从初一开始读《萌芽》,到如今差不多有七年了,读过的作者多如过江之鲫,真正记住的却没几个,因为我向来是只读文章不看作者的,美女滕洋和北大的才女夏茗悠算是例外了。然而似乎《萌芽》上的文章一般都以文笔见长,连小说都带着些诗歌的浪漫,80后的作家们似乎都已习惯沉浸在相似的世界里用冗长的语言讲述一个并不复杂的故事。直到后来看到了老王的成名之作——《马贼》,这种印象才有所改观,第一次发现原来《萌芽》里的小说也可以写的如此曲折引人,那种感觉和读金庸的武侠一样令人热血沸腾。后来,老王又陆陆续续地在《萌芽》上发表了《红双》《跑车》《在逃》等多个短篇,虽然不断有人在质疑他写作内容的真实性。但不可否认的是,老王的确是一个讲故事的高手,他总能把故事朝着你预感的到但又不能完全判断的方向发展,在结局呼之欲出之时再次留下悬念,本来这些都是一个小说家应该具有的基本素养,但在80后之中能像老王这样操控情节如此自如的恐怕还不多。再回到今天刚读的《尾巴》,书不是很长,11万字,这也让我得以在一个下午的时间里读完。作为一个短篇小说的增长版,《尾巴》的主要的人物不是很多,但关系却错综复杂。虽然老王的构思很精彩,但却并不是这部小说最吸引我的地方。事实上,当初决定要买这本书,是因为看了它的介绍——1996年的高中校园,老师们为了遏制早恋的瘟疫,召集了一小撮学生成立了“尾巴”小组,专门负责跟踪那些有早恋嫌疑的学生……老王总是在寻找一些并不很主流的故事作为小说的题材,譬如《马贼》,譬如《尾巴》。这是他的优点,却也是致命的缺点,因为当故事脱离生活太远时,便成为一个荒诞的闹剧。然而也许老王并没有太在意这些,他写故事的目的不是为了让人们讨论这个故事的真实性,而是希望通过某些特殊的角色来窥探人的心灵,进而展示给我们一个时代的风貌。《尾巴》发生的时间距我们并不遥远,至少我们已经来到这个世界,并且已经有了最初的记忆与最基本的判断力。1996年,我应该从幼儿园毕业,满心欢喜地被骗进了小学。当我还可以毫无顾忌地和女孩手拉手走在一起时,根本不可能想到那些令我羡慕不已的中学生们要时时刻刻为自己和异性的交往而提心吊胆。《尾巴》里的描述很令人惊讶,如今在我们这一代人看来再正常不过的早恋在十几年前却被视为禁忌,老师们甚至不惜精力与名誉来扼杀一切还孕育在温床的恋情。我却无从判断这样的描述究竟是作者卖弄文字的夸张还是曾经发生的事实,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那个时代是我们亲身经历却又无法想象的。这是一个很愚蠢的结论,我们从书本中可以了解80年代的改革开放,了解70年代的文化大革命,了解60年代的大跃进,了解50年代的抗美援朝……我们可以了解这个世纪任何一段历史,却惟独不能了解我们曾经生活过的那一段。90年代的校园,90年代的青春,究竟是个什么样?我会猜测80年代的中学生一定是一心只读圣贤书的,而猜测70年代的中学生投身于狂热的爱国热情中,猜测60年代的中学生为温饱犯愁,猜测50年代的中学生为生活而庆幸,然而我无法猜测90年代的中学生是怎样的,那些我们都曾见过,甚至认识的哥哥姐姐们,他们的校园,他们的青春是怎样的?很显然,这是一段似近实远的故事,倘若从未经历,我们便只能去相信书中的记载,倘若亲身体验,我们便会相信自己的感觉。然而这样一段时间,却是我们从无知走向成熟的过渡,明明经历,却不能给出确切的定义,也没有办法从书中找到任何痕迹,毕竟这是一段还不够历史的历史,于是就这样留下了空白。所以很感谢《尾巴》这样一本书,记叙了我们最陌生的东西,在1996,那些似近实远的青春。无法说这样的故事能给我们多大触动,也无法说这些故事对现在有多大现实意义。就像老王在书中所说:“放在13年前,这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反过来想,13年前的一些事情放在今天,似乎同样不可思议。”时间像洪水一般浩浩汤汤席卷而来,给这世界冲刷出无数沟壑,我们努力泅着水让自己不被淹没,等到终于上岸时,才发现走过的路早已不见,中间隔着一条永远无法逾越的代沟。

可悲可笑

最近看《让子弹飞》分析帝们的文章有点走火入魔,看什么文字都感觉有诸多隐喻躲在后面闪着奇异的光,看《尾巴》又让我“忐忑”了,不过不是渊博的愤青,没有激昂的热情,所以还是从“早恋”这个词开始谈起吧。早恋,在很多文学作品中都以青涩的苹果代替,美丽却并不美味,在《尾巴》中,早恋更变成了一棵毒草,深深的影响着老师、学生。在书中,爱情甜美的外衣并没有得到尽情的展现,反而是青春的压抑与叛逆无时不刻冲击着读者的心灵。虽然龙虾作为地下组织的精神领袖,对于早恋义无反顾的遏制有其背后的故事,但却不知道为何不能深刻打动我的心灵。反而是南蕙在听到陈琛死讯时的踉跄带给了我无尽的哀伤,仿佛自己隐忍的内心被戳开了一个大口子,鲜血直滴……龙虾那个看似无懈可击的理由,讲述的是一个好女孩偷尝禁果意外怀孕后自杀的事情,从此他开始深恶痛绝青少年的早恋,并化为工作的动力,在学校里成立地下组织“尾巴”小组和“剪刀”小组专门跟踪可疑男女生和暗拆他们的来往信件。可在我看来,龙虾们的逻辑是错误的。如果学校不是视早恋为洪水猛兽,如果家长能在学校的指引下对学生进行正常的生理卫生和情感卫生教育,那个女孩的命运将不会如此。早恋也更不会被本末倒置的被认定是杀人凶手。成年人的思维定式老是如此,把自己定位在不可撼动的正确标杆上,以自己的道德准则去判断孩子的一切,殊不知问题的根源就在于自己。正视问题、解决问题才是根本,什么“尾巴”、“剪刀”只是逃避与自我欺骗,可悲可笑。说得如此义愤填膺,好像我就是一个被迫害的早恋者一样,情况恰好相反,中学时代有过清新却纠结的暗恋,有过秉烛夜谈的蓝颜,却独独少了风花雪月的恋情。虽不后悔,却也有少许的遗憾,或者说期待。抑或有人会问,你这么支持早恋,如果有了孩子,是不是也会一如既往呢,我想说,不管家长的支持与反对,孩子心中爱的萌芽不会被限制而压垮,反而会在正确的引导下健康绽放。一个词可以说这么久,反而忘却了作品本身。不过也正是有了这么优秀的作品,才能激发出想说点什么的冲动。《尾巴》是我看过的比较好的校园小说,王若虚选了很好的题材,采用了独特的角度,添加了新鲜的元素,掌握了故事的节奏,造就了一部不可多得的作品。故事用波澜不惊的语气陈述着高潮迭起的故事,主人公一次又一次被动或主动地陷入危机,一次又一次将危机化解,读《尾巴》似乎找到了看美剧的感觉,也许这就是连载的魅力?

霍乱时期的爱情

我无比激动的看着王若虚的签名和生日快乐,想,有进步,这签名会值钱的。然后,我便一不小心的,这么快就给看完了,单行本当然要比连载过瘾,节奏紧凑,让人有一口气读到底的欲望。称之为“黑色校园故事”,一点都不为过,看得我心惊胆战,背脊发凉,在这冬日里。好过瘾。整部小说里还贯穿着另一部小说,《霍乱时期的爱情》。我想,这也可以当做《尾巴》的另一个名字吧,在1996年的霍乱时期,爱情在高中生里像霍乱一样存在着,是一场“暧昧而甜蜜的瘟疫”,这场瘟疫毒害了谁,又拯救了谁。不要问这是否真实,你的生活真实吗,我们的现实生活都那么现实,你又何必要求一本小说去真实。这是一个故事而已,一个强大的故事。而在我看来,这个故事有着其非常现实的一面,当然它有一个真实的经历做着小基础。其实,1996年与今天,很多东西都没有变,像一个野心勃勃却得不到与之付出相应回报的“小人物”,像一个个为了目标不惜一切的手段,一个同样不公平却又因果报应的世界......也有很多东西都变了,至少让尾巴得以生存的环境不再了。“越是不可思议的事物,往往越会逃脱人们视线而安然存在。”林博恪,男主角。一个野心勃勃,自以为可以为了前途不择手段,却在遇到最好的朋友之后动摇了。他为了目标那么努力着,成长着,越来越聪明,在完成目标时会流下泪,我一直在怀疑他的泪是有感动的成分的吧,不光光是成功过后的喜悦。而他的这些努力,在遇到友谊和感情时,显得有些微不足道,就像当班磊问他“你是担心我被揭发,还是担心自己的地位不保呢?”时,林博恪哑火了。后来,他终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自己的选择,只是一切都显得有些晚。班磊对那个女孩说,他在等着他走远了的好朋友回来,也便到了文章的结尾,我却哭了。尾巴们不仅毁了别人美好青春的“爱情”,也毁掉了自己的爱情,一种对爱情的信念,毁了一些人,也包括他们自己。南惠说,我们这样的人配谈爱情么?配么。他们在以后很多年都是无法释怀的,他们是无悔的却又在忏悔着。还有,我被大虚在最后的“感谢”感动了,虽然我只是一位忠实的读者。我也感谢大虚,没让我们白等这本《尾巴》。依旧是说不出来的好。《尾巴》,我会再读一遍的。

爱是多么难的一件事儿

读来很伤感。尤其是书中的那句话:相爱是多么难的一件事儿。几乎快要落下泪来。我们老师现在都不管我们的情感事情了。就算再校园里面kiss也没在意。不知道这是幸福还是不幸福。还好,再书店我翻开了这本书,封面不给力,差点错过了。听说还有续集。期待一下。

尾巴,残缺的青春,才值得回味。

一直都很喜欢标榜“黑暗”或“黑色”情节的书,虽说“校园”已经无法成为吸引我的关键词,但当“黑色”“校园”四个字组在一起时,却奇妙地成为了撩起我阅读兴趣的组合。只能说,我这个看似波澜不惊的女生,其实是一只小困兽。虽说完全算不上个文艺女青,甚至只知道几个文青的标志,写书评也不超过年龄的个位数。对于《尾巴》这本校园黑色文学,我还是要说:它非但不黑暗,还让我感到了些许温存。说道校园黑色故事,第一个映入脑海的却是《告白》,一部日本电影,其体现的青春期反叛、人性评判等残酷主题,我很想说,日本在刻画人性的黑暗面实在是独具慧眼,入木三分。膜拜之~当然,此中道理自不必我详细道来,相比各位信中已有数。言归正传,王若虚大叔对《尾巴》中林的刻画,可谓也是狠狠地抓住了人性中的黑暗面,只有这样“现实”的人,这样具有私心、妒忌心、报复心、同情心、惭愧心到最后会幡然醒悟之心的林,才是真的成长中的人,不是么?成长中的我们,会因为一点点成绩而骄傲自满,会飘飘忘我,会因为急功近利而暗中诽谤他人,乃至会践踏别人的梦想。我虽不赞成荀子的性本恶,但也绝对不赞成孔子的性本善。于我,人自然之性,当然是其生理性,从马斯洛的人类需求金字塔来追溯的话,我们最初还是为满足自身需要而存在的。我想,没有哪个小孩敢说他在青春里高调地发扬过成绩上“助人为乐”的精神的。那个整日为升学而披星戴月的校服一族不是你么?那个想势如破竹杀出个程咬金的高考学子不是你?那个恨不得竞争者越少越好甚至都回家疗养告病在床的人不是你?那个怀着浓烈攀比心地在力争上游的那个不是你?好吧,或许你外表上只是个闪闪发光的神父或圣母而已。这篇书评,实在写的有些晚,2010的书抱歉拖到了2012.不过,小说中的人当然不会介意我这迟来的赞肯。林博恪,班磊,陈琛,王丰,这四个主要男生角色中,个人比较喜欢班磊,杯具人物。或许在某种程度上是为林牺牲了,为整部小说渲染气氛时为剧情牺牲了。虽然林与班的“好基友”桥段,实在让人将信将疑,但实在不能否认这是存在的。林,这个精明强干的“尾巴”,从他身上,我们或许可以扑捉到自己的某些原型。绝望,早恋。怀念,早恋。再见,早恋。再见,青春。

沉重的真实

先说一句题外话:《尾巴》这个标题绝对比什么《放学,回家》之类的标题好。作者在文中说,看这本书,70年代,80年代出生的人大概会勾起一些回忆,而90年代的人大概会看到一些情节。对于小说,我算是个情节派,只是非90后。这本小说倒也勾起了我对1996和1997年的一些回忆。几点感想:一,这是特殊环境的特殊产物。重点高中,沉重的学习压力,有重点院校指标的学校目标。于是当一个从三流中学憋着劲闯进这个非土著校园时,这个少年挖出了这所重点高中平静水面下的秘密。出于升学率,杜绝早恋的考虑,这所有千余学生的重点高中有这样一个由十来名品学兼优的学生组成的尾巴和剪刀小组。他们跟踪那些有早恋嫌疑的学生,想方设法拿到证据,他们在信件到达学生手中之前,技巧高超地先行检查。小说中这些尾巴和剪刀的行为在今天看来有些匪夷所思,如今的孩子在影视剧的熏陶下早就熟了。青春期萌发的情感,关是关不住,压也压不住。当社会面貌还没有被互联网深刻改变,当中国的家庭关系还处在新旧交替的家长制环境中,这些特殊事件无疑可能是存在的,而不尽是虚无荒诞和虚构。在今天回顾那个远去的1996和1997,我相信故事的真实存在。二,这是被忽略被遗忘的时代的一线反思。处在1996、1997年间的孩子们是伴随着恢复高考以后成长起来的第一批孩子。他们虽然没有经历过父辈的苦难,却在父辈的言传身教中既延续着又寻找着新的可能。我可以理解还在96、97年前的这些孩子们,没有手机,没有互联网,没有EMAIL,没有QQ,没有聊天室,他们还处在那个互联网变革社会生活面貌的前沿,还处在80年代纯朴而执拗的年代里,还处在单纯和传统的人际交往,学习改变命运的价值观中。这是处于时代夹缝中的一群人,也是五光十色的好时代来临前被遗忘,被牺牲的一代。重点高中隐蔽的恋情,这场故事也是这个时代价值观激荡的夹缝中迸发的一线火光。小说中龙虾老师,桌面玻璃下压着的女学生的照片,南惠和陈琛的美好约定,这种新旧时代观念的转变更是给这个短暂的历史留下了纯美而鲜亮的一笔。三,关于早恋。情感的萌芽总归是挡不住,处在青春期的孩子们,张开了眼睛看到一切,对一切不明白,不理解,父辈老师也只是一味要求学习学习再学习,这种状况下,也只有同龄人能互相理解,我想什么是早熟,什么是早恋,有的时候他们大概也只是需要一点支持和理解罢了。推一把是深渊,拉一把是天堂。与其如此粗暴地打压,如同暴风雨一般从心灵摧残幼苗,不如正确而善意地引导。故事中的龚,被举报,后举报他人。故事中的班,因躲避尾巴,不幸身亡。故事中的即使是尾巴和剪刀,他们也不可避免地有了恋情。当然如果人人都如南惠这样,这个早恋世界就不用师长们操心了吧。当然这是理想状态,多年后孤身的南惠那句“像我们配吗”已是最悲伤而黯然的答案,无论是被剪被尾巴的,还是主动去剪的去尾巴的,都深受其害。原本以为是一本轻量的小说,没想到细细品来,却有令人难以承受的沉重。黑色吗?荒诞吗?不,你不了解,其实他真的真实存在过。不错的小说。

尾巴。

我希望这样的教育不普及;从此以后,不再有这样的现象。times of bitter youth.

90后的我们为上一代人的青春年华,哭着笑着,唏嘘着感叹着。

《萌芽》书系。王若虚。校园恋情。零零碎碎的标签在未翻开扉页时被贴的满满的。任何小说都是从故事开始入手,《尾巴》也不例外。心情随着情节发展跌宕起伏,唏嘘着,感叹着,实在是一本看了开头就放不下手的书呵。初春。午后。昏昏欲睡的高中课堂。《尾巴》似乎激起了隐藏在心灵最深处的那缕执念。此书连载时就口碑颇高。只是记录一下我的感受。90后的我们想必是不会理解书中的尾巴小组的存在意义,纵使描写的再过生动,没有亲身经历过一定读来颇觉惊讶。我们是不懂的。不懂在那个特殊年代下的产物。可是同样的少年时代,是六七岁的年纪,心中的栀子花同样隐约绽放的年代。这一丝青涩中透露出淡淡的甜蜜感是不会改变的吧。于是我们在书中终究是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叹息着,泪水湿了眼眶。也不明白这到底是为了书中的人儿,还是为了自己的相似境遇。

你这样的人,配拥有爱情吗?

  知道王若虚是从他的《马贼》开始的 ,《马贼》的文风深得我喜欢。爱屋及乌之下,我开始搜集他的其余作品。  这本《尾巴》的题材虽然不像《马贼》那么有趣,但更加接地气,每个中学生都有可能面临这个问题,即使千年后的孩子们遇到此问题的严重性不会像八零九零的前辈那样变态。  文中有一句话我感触颇深——你这样的人,配拥有爱情吗?  什么样的人才能拥有爱情?谁来裁决一个人配不配拥有爱情?  不相信爱情的人还能拥有爱情吗?  如果允许青春期的爱情欲望大于责任,只求曾经拥有……  那么,他们是拥有爱情的。  美好的初恋,美丽的爱情。

关于尾巴。。。

王若虚的校园小说,一个接着一个,好像时间就这么没有流动。尾巴,用一种极其快速的节奏,让人把书从第一页翻到最后一页。然后长吐出一口气来。写得人辛辛苦苦,看的人一气呵成。然后两个人都爽了。虽然这样的快节奏,会让很多人觉得故事以及人物不够饱满,但是,这样的事情,还是见仁见智的。毕竟,爽完了,回来说人物不够饱满这个事情不够地道。王若虚的小说,总构建在一个平常而又不平常的事情上,然后让人觉得故事总好像跟自己有些关系,我觉得单凭这点,小说也就足够了。可是,尾巴,却好像不太满足,依旧努力拽着你爽一把。故事讲一个离奇的组织,这样的组织,估计只有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方才会出现。却是一代人的经历。所以有人说,这本书属于一个年代,其实,并不是如此。在年代里的,多少有些共鸣,不在年代里的或莞尔一笑或啧啧称奇。只是我实在不能知道,这种事情的始作俑者会是怎么样的表情。这样的表情,倒是只有我们这代人很乐意看看了。小说让我想到了一个电影《十三棵泡桐》,同样的青涩,同样的在悲悯中升腾起一点点怀念或者温暖。这个属于一代人的记忆,就这么被沉淀下来了。如果说要背负时代,可能对于这样一部校园小说来说,是太重了一点了。至少,对于小说本身来说,立足于时代,给人一种真实的夸张感,再一气呵成倒是的确有些港式电影的味道。我向来不觉得尾巴可以被划分到严禁或者黑色幽默里,正如我说的,对于校园文学来说,这样的评价或者定位,包袱太重,我更乐意将它划回校园文学,所有的离奇,无奈,可笑全部回归到时代本身,快速,简单,一气呵成才属于这个小说,毕竟,作为这部小说,像港式电影一样,那些思考回味,点到就好。点到也就足够了。

转载:养龟人《我们青春的背面》

在恰到好处地把握了现实生活的同时,又得心应手地抓住了所有超越现实的可能性,成就了一部独特的黑色校园小说“7.8 11.9 9.4 12.4 12.3 13.6 15.810.2 2.1 7.5 4.3 8.5 4.6——约会的时间地点都有了,他们在劫难逃。”不要怀疑,这不是一本悬疑小说。这是代号为“汞”的17岁女生巫梦易用彼此心知肚明的方式与恋人相约见面的暗号。这串如同密码般的数字暗藏着与少年岁月紧密相关的记忆玄机。没错,那是一段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出生的人曾经切身体会过的高中校园生活;也是一个如今与小恋人光明正大出双入对的“90后”们无法想见的青春时代。1996年,香港还没回归,网络未曾兴起。没有手机,没有DVD,只有磁带和录像带。重点高中的校园里,一切都被要求合乎秩序,高考是唯一的目的,早恋是天大的禁忌。这是属于《尾巴》的时代,遥远的14年前。环境看起来比今日严苛得多。事实上,父母掌掴子女和家长互相扭打的场面并不只是小说里的杜撰,书中情节的现实版时常在当年的我们身边上演。严厉的教导主任顶着我们背地里起的各种凶恶绰号穿梭于各个年级的走廊之间,家长们大多臣服于学校这个神圣的知识殿堂,与老师双剑合璧联手惩治着自家不听话的孩子。可是到底青春年少,级别再高的警戒也挡不住蠢蠢欲动的心。于是,校园小社会中又多了一撮人——告密者。除了被我们称为“密探”、“眼线”之外,他们还有一个更难听的名字——“狗腿子”。在小说中,作者给了他们一个名副其实的中性称谓——尾巴,并为他们成立了组织——由地理老师“龙虾”领导的尾巴小组和剪刀小组,使他们以一种“合法化”的身份隐藏在校园各个不知名的角落,随时捕捉着摧毁他人美好青春的机会。也正是基于他们的独特视角,一张关于青春背面的记忆地图才缓缓呈现。用“Times of Bitter Youth” 《尾巴》来做的英文译名再贴切不过。对于那个年代的早恋者来说,维持恋情本身就颇为艰辛——没有手机短信,没有网络聊天工具,所有交往都冒着被人共享与监视的风险。因而开始一段恋情,很有可能就意味着迎接一场劫难。甜蜜总与苦涩交错在一起,爱者、叛者、告密者永远同台表演,简单的恋情在遮掩和抵抗下变得五味杂陈,周遭关注的眼光与打击的手段汇聚成为一股无形的重压,覆盖了本就稀薄的爱。尾巴们造就了无数像“汞”一样落寞悲凉的早恋殉节者,成功地棒打了数量可观的苦命鸳鸯。但是不可否认,那个时候,我们当中总是不乏一些带种的家伙。他们像逃犯般被老师与家长追击着,却始终坚守着自己那份如今看来或许不那么成熟的感情。只一句“真正的爱,你们不懂”便能如英雄一般让周遭的同辈佩服得五体投地。遗憾的是,与小说相似,最终历经磨难修成正果的,只有凤毛麟角。从茶余饭后听来的胡侃,到洋洋洒洒11万字的小说,作者将“放学回家”这一简单情节纳入到了一个环环相扣的故事架构里,其中不乏引人入胜的缜密推理。在恰到好处地把握了现实生活的同时,又得心应手地抓住了所有超越现实的可能性,成就了一部独特的黑色校园小说。更为巧妙的是,看似与主题风马牛不相及的《霍乱时期的爱情》,却成为了贯穿整部小说、辅助情节推进的线索。它不仅是动情少年之间的密码本,更是一种艰难青春的象征。小说中的1996到1997年间,是另一种见不得光的“霍乱时期”。跟踪揭发连环套,就连尾巴们也都各怀秘密。所有已然萌生的爱恋与含苞待放的情感,都在这片愁云惨淡的天空下变得举步维艰,虽处不同时空,却产生了一语双关的相同感慨——“这个世上,没有比爱更艰难的事了。”早恋本就是场甜蜜而暧昧的瘟疫,没有人能真正免疫,尾巴也不例外。这本最初被林博恪称为“大毒草”的书,后来却成为了他欲罢不能的心灵解药。在时断时续的阅读中,转变悄无声息地发生了。于是,在那个动荡不安的青春里,夹心人一般的他就像《霍乱时期的爱情》中的鹦鹉那样,反复地拷问自己——在这场瘟疫中,究竟谁更不要脸?几次三番出现的鹦鹉与医生的问答,无疑是其内心自我折磨的能指。而这个困扰了他整个高中时代的问题,恐怕也只有成年后的他才知道答案。如果10年前就读了这本书,我们在放学的路上一定会再多绕几个弯,多回几次头留意身后。少年时代的我们曾经多么恨那些与老师为伍、与我们作对的尾巴。我们用最恶毒的话语咒骂过他们,像夏朵诅咒林博恪“不得好死”那般恶狠狠,骂得理直气壮义正言辞。只是,时过境迁,合上小说暗自思忖,也许当年的他们也曾像林博恪一样左右为难。谁说这些耗神的行为与心灵的煎熬不会令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感到疲惫、内疚又忧伤呢?尾巴们大概只有在真正长大成人之后才会意识到,其实自己的青春记忆“都是建立在怎样摧毁别人的美好回忆之上”。曾经带种地对抗过老师、咒骂过尾巴的我们,身边或许早已不是当年海誓山盟的那个人了。那些“密探”、“眼线”、“狗腿子”都随着时间的推移淡化成为青春中渐渐褪色的一笔。这样我们可能就会在回头的时候彼此谅解——“因为那时的我们,其实都在犯傻……”

致被禁锢的青春

稍有剧透描写校园青春题材的作品不少,不过多数是“讴歌青春和爱情”。可王若虚的这本《尾巴》虽同属校园题材,却颇为另类。因为它“不是述说美好,而是如何扼杀美好”,令我颇有兴趣。而故事设定的发生年代,1996-97年间的高中校园,则与我自己的高中生涯正好重合。作为“过来人”的我,也找到了一个必读此书的理由,也算另一种形式的缅怀青春吧。 故事发生在1996年上海的一所区重点中学里,学校老师为了制止学生早恋,纠集了一批同为学生的秘密人员,成立“尾巴”小组,负责对有早恋嫌疑的学生进行盯梢跟踪和私拆信件。这种在今天看来无比荒诞的安排,却在“为了学生着想”的大义之下悄然进行。主角林博恪,便是因为家庭原因而成为了“尾巴”的一员,并围绕着这个秘密身份展开一系列爱情,友情,背叛和煎熬,也就有了这个故事……有人看了这样的设定,自然开始怀疑这个故事的真实性,甚至质疑作者是在天马行空瞎编排。但是,作为在96年与主角一样是高一学生的我,深切知道那个把学生早恋视为洪水猛兽的年代,把升学率和分数线看得无比重要的年代,这样的安排并不是没有发生的可能。当然,文学作品“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作者在创作故事时,肯定是进行了修饰和夸张的。因为这是文学作品,不是历史纪实,因此就需要激扬文字,制造冲突,并以此凸显人物和故事内涵。 王若虚的文字,沉稳之中带一丝黑色幽默,但又十分克制和谨慎。同是写青春故事,他没有《十八岁给我一个姑娘》中冯唐那种张扬的使坏劲儿,也不似孙睿《草样年华》中的颓唐。不过,这也和本书的视角有关,因为主角并非一个“叛逆者”,而是一个“告密者”,一个中规中矩,压抑自我的角色。而这个独特的角度为剧情冲突提供了极具张力的脚本。书中设置的主要场景大致分三幕:对王丰和巫梦易恋情的追踪,代表“良知的抉择”;初中好友班磊的出现及其发展,代表“友情的抉择”;幼年时指腹为婚对象夏朵的出现,则为“爱情的抉择”。三个场景的人物与线索,既独立又相关,通过“尾巴”小组的任务贯穿始终,并随着剧情的层进而不断交织,愈发激烈,并最终引发故事的高潮。可以说,王若虚的故事架构能力相当不错,算得上脉络清晰,有板有眼。在一部篇幅不算太长的小说里,能做到这点可以,值得赞许。不过也有一些情节值得商榷,如主角对夏朵的情感就有一些突兀。拿童年时的经历作为情感的肇发并无不可,甚至是很多作品用过的桥段。但是本书中对“记忆中相会”的场景描写显得渲染不够到位,煽情不足。而夏朵从出场到被主角认出这段时间里,也缺乏足够的伏笔,使得这段感情的爆发显得突如其来。当然,如果加上夏朵对班磊的单恋,渲染太多可能成了校园三角恋爱剧,偏离本书的主旨,也是王若虚采取如今的处理手法的可能原因。毕竟,本书中所构建的剧情冲突,其目的就是映照主角内心的冲突,也就是上面所说的三个“抉择”。从这点上来说,本书是剧情为塑造人物服务的典型。 身为“尾巴”,“告密者”,在一般读者眼里自然是阴险狡诈的恶人和反面印象为主。实际情况也确是如此:为了高考加分,干部职位这样的东西而蝇营狗苟,甘愿过着两面人的生活,恐怕令多数人为之不齿。不过作者并未仅仅停留在脸谱化角色的巢窠中,而是通过对其心路历程的直白摹写来达到多面化的人物塑造。是的 ,“尾巴”是“告密者”,但同时也是人,也是和那些被监视者一样的中学生。不管成为“尾巴”的理由为何,这一点不会改变。正如林博恪会对自己所拆散的恋人而心怀愧疚,甚至匿名送CD以做补偿,会为了自己的朋友而不惜冒风险欺骗组织;也正如面对名为“爱情”的霍乱,他既是“医生”,又是无可救药的被感染者。即使是更加冷彻的夏惠乃至马超麟,也何尝不是如此?这种人物内心的挣扎,悸动,分裂,冲突,正是全书最精彩之处。它向我们昭示,再阴暗压抑的环境与制度,也无法完全泯灭人心中的良知,无法遏制人们对美好的向往。林博恪绝非无良之人,他有他自己的坚定原则,更有对友情和爱情的执着。但是,他又有着多数人的弱点,无法摆脱对“功名利禄”的追求,以及对体制的依赖。因此,他便注定陷于悖乱,捍卫友情却失去友情,追求爱情却毁灭爱情,可笑可恨却又可怜可叹。可这一切,难道不是我们大多数人的写照吗?甚至,大多数人也许还并不能坚守他所坚守的“原则”。当这种人物内心的冲突因为班磊为追赶跟踪自己的“尾巴”而遭遇车祸时,便到了大爆发的时刻。曾经的局中人,渐渐怀疑自己的作为,并最终以一己之力想整个“体制”发出挑战。在这时的林博恪身上,作者显是赋予了常人所没有的勇气,寄托了自己的理想主义情怀,也让这个一开始的“反面人物”通过宣泄被压抑的自我而得到了升华。 话到此处,一定会有人问:“尾巴”的设立,到底是对是错?家长和老师难道不是为了学生才这样做的吗?时至今日,相信也有不少当年干涉过学生早恋的家长老师仍对自己的做法深信不疑。然而长辈们却忘记了,少年男女之间的感情是人类自发的天性,是代表人性的“本真”。如果说为了功利主义的目的或是所谓“将来的成功”而对其进行粗暴的干涉,本身就是这个病态,压抑,不尊重个人人格的社会大环境的写照。更何况,这种压制居然还要以秘密监视,暴露隐私,彼此欺骗乃至尔虞我诈来实现,令人不得不感到心寒齿冷。当看着“尾巴”小组成员为了一点私利而勾心斗角,尔虞我诈时,我不禁为“斗争哲学”如此之早的普及而慨叹;当看到巫梦易自己被拆散了恋情进而也对他人的恋情进行检举时,我为人心中种下的仇恨与恶的种子而唏嘘。这种场景,让人想起了《一九八四》里的友爱部,想起东德和罗马尼亚的秘密警察……有人大概觉得这种联想太夸张,不就是一个校园里的事情嘛。的确,论规模的确不可相提并论,但从本质上来看却没有分别,都是对自由的禁锢,对人性的殆害。长辈们依旧会说,学生早恋不仅影响学业,严重的还会闹出人命,就好像书中“龙虾”所经历的那样,所以也许“尾巴”的做法过于极端,但目的是好的。年轻人又怎么懂爱情呢,不过是游戏而已。可是,“龙虾”们所提到的悲剧,其原因究竟是“早恋”,还是“对早恋的讳莫如深”?如果能够用更加开明的态度来面对这个问题,多加疏导,以及在心理和生理上普及常识,而不是一味的打压,那是否能有更好的结果?年轻人不懂爱情爱情,可你连机会都不给,又如何让他们懂?是的,青春时代的爱情,更多的只是一场游戏。可这难道不是一场美丽的游戏吗?你现在不让他们去玩,将来难道还有机会吗?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随着手机,网络的普及,“尾巴”的故事早已成为了历史。而在如今这个升学压力已经不再巨大的年代,学校也失去了当初的动力(当然要进名校还是需要努力的)。今天的中学生们,也早已和我们这些信息匮乏环境下相对单纯的一代人天差地别。“90后”的“门事件”在网上层出不穷,大街上初中生摸样的少男少女举止亲昵,旁若无人。对他们来说,这个故事恐怕和天方夜谭一样离奇吧。只是面对这样的一代,我又不知应该说什么了。是告诉他们“珍惜来之不易的自由”,还是叮嘱“学生还是要以学业为重”?我真的不知道,唯一知道的就是大概无论哪种说法,都会遭来后者的白眼吧~但是,我还是希望他们能看看这个故事,能知道甚至体会一下前一代人曾被禁锢的青春和爱情。 这也许便是本书的意义所在。

思绪良多

那是一个风云倍出的年代 人才济济 我没有那样的经历 不知道是该高兴 还是应该沮丧 哈哈 心中无限的感慨 却难以表达 太多太多的 无奈了那个时候的时候是我这一生中最美好 也是最痛苦的 呜呼哀哉 呜呼哀哉 哈哈哈哈哈 哈哈哈 哈哈哈 哈哈 哈

在家坐等签名赠送版

【以下对小说的评论,皆是针对连载版,如有差池,我也没辙】我一直很乖觉地听老王的指挥叫他大虚,但我今天真的真的很想叫大虚为老王:啊哈!长我整整九岁没差几天的老王,新书即将在11月4号生日那天上架,恭喜一下,顺便提醒周日是我生日【有点欠揍……】。这本签名赠送是老王在夏天时搞得声势浩大【但参加的人好像不是很多】的读者活动,在抢楼之余出细节问题试卷进行比赛是我提议的——抢楼神马的最讨厌了!然后根据这种故事的一般走向,我顺利拿到了第一,似乎是花了三分钟吧,老王激动得告诉某位酸葡萄的人“能全部答上的当然是铁粉中的铁粉”——但我之前花了两个小时做笔记。看着我拍的手抄本照片,老王在“内纽曼面”【我靠纽曼是不是给搜狗塞钱了……】之后跑到围脖上发链接,推介“我的最牛逼读者”。咳咳,不得不说,老王你真是懂得满足一个古怪少女的自尊心啊……那你到底愿不愿意在给我的书签名时加上一句“赠我最牛逼读者陈XX小姐”呢……坦白交代,其实,我真的不能算是铁粉中的铁粉,我曾经公开表示过我已经对偷车卖车骑车的忧郁的男大学生失去了兴趣,铁粉怎么干得出这种缺德事呢。虽然最初也是他们吸引了我。跑题了,开始说《尾巴》【我喜欢念成yi ba~~】,它几乎是我这一年来坚持买萌芽为数不多的动力之一。《尾巴》连载是在《八分钟的温暖》之后,我现在对于两篇连载的承继关系感到很吊诡:早恋与打击早恋遥相呼应,互为映像,好玩。在前几期连载中,节奏明显很拖沓,导致我的一位好友看了三期之后就没追看的兴趣了【其实她也粉欢喜老王的】。菜鸟林博恪不断主角光环,忠诚如我者也差一点点失去了追看的兴趣。直到王丰巫梦易落网,故事的讲述才渐入佳境,尤其是班磊的出现让我抱定了对此小说的热爱。噢,不得不说,我太喜欢这家伙了,如果他对未来能稍微不再理想化一点点。书中的角色其实不算太多,或明朗或隐晦的关系成了推动情节的必需:王丰与巫梦易雨中约会是林博恪建立功勋的开端;与马超麟的明争暗斗,与南蕙的紧密却不亲密合作,都促进着林博恪在组织里的成长;携着“水手服”出现的班磊,在兄弟和女人之间周旋,矛盾一再累积造成了众人的悲剧;夏朵半路杀出,更是把林博恪迅速推向了一个难以置信的纠结境地;小说一直写到陈琛离世,南蕙远飞瑞典,还用一本小方格本爆出了他们惊天的秘密,龙虾想到自己选人眼光时的自嘲,在林博恪听来才能是莫大的讽刺。闭上眼回忆老王的往作:孟菲思写给庞然的纸条没人知道内容;卜白羽和楚汉从形同陌路到生离死别;居瑾被关波迷得五迷三道却只是一场空,居理也忘却了“高三恋人”的容颜;王丰小心翼翼问起巫梦易,最挂念的却是她对螃蜞交代的事实是否有害于他;南蕙与陈琛?甚至都很难确定他们有什么。至于班磊与水手服,以及我忽然忆起的莫尚桑,无须多言。原来老王笔下的中学爱情,一向是那么凉薄啊。此刻,我所能够记得的,却是艾米张那感人至深的篇章:“深沉隽永的爱,启程于年少;而年少,偏偏又让人难以信服这隽永。太多人不信这深沉,还以为不过是儿戏,直到容颜飞电,时景飘风……”我并无意大声批判世风浮躁、连少年的爱情都无法回归纯真,只是《尾巴》这部“超级现实主义”作品将世俗的种种阻碍清清楚楚地摆在面前:教导主任,父母,尾巴与剪刀,以及背后驱动这一切的高考。林博恪那张表情永远纠结无奈的脸庞却依然模糊不清,像是放学回家时从我身后骑过去的任何一个少年一样平常。作为和林博恪同级的高二生,我也许并不能就此主题发表太多确定意见,虽然偶尔会幻想为人父的林博恪如果看见“林微博”【我臆想中的小林名字…】书包里哪天多了一本《霍乱时期的爱情》会作何感想如何应对,但还是回到小说本身吧。老王喜欢玩概念,从马贼到词典,再到尾巴与剪刀,很可能到老王收山时会出一本《王若虚小说专有名词大全》纪念版来吸金,就跟新东方的托福词汇红宝书似的。《尾巴》中老王大写“瘟疫”“复活”“元素”“科学家”……真是狠狠地过了一把造物的瘾。只是在提及班磊代号“帕斯卡”时,“真是个糟糕的代号”上方有一个注释标识,却到连载结束时也没有附注,求解释。据说,看好林博恪和夏朵的,还远远不及支持班磊的多。唉,腐女当道,没辙。但是!即使是YY,老王也让它有凭有据有根有叶,逼着可怜的小林为了掩护好兄弟疲于奔命,还不时插些二手补课、背着跑800米、帮助打扫卫生等煽情小桥段,刺激读者的兴奋神经元,“伪结局”中那一句“只是他暂时去了一个很远的地方”更是直击要害,至少我当时眼泪就止不住地往下流,须知《艋舺》都没这么触动我。几乎每一期都出现的《霍乱时期的爱情》也是一个催泪的得力道具,林博恪从图书馆偷来,想要读出始终看不透的巫梦易内心世界,却将自己读进了夏朵总是抿起的薄薄双唇。扉页上的一缕头发,周末病房内的朗读,最后的一句“在这个世界上,没有比爱更艰难的事情了”——咬牙说一句,老王的煽情,很给力。男主女主青梅竹马是传说中的王若虚定律,小林和小夏也不例外。可是——老实说吧——并不因为是夏明超的女儿我就非得喜欢不可,是不是?酒屋里的含蓄表白实在是有些急促和突兀。我只好勉勉强强将其主要原因解释为夏朵委实是个漂亮姑娘,老王交代得很清楚:“若干年后我在电视里看到台湾女演员桂纶镁,不禁感叹她与当年夏朵何其相似”——哈哈,私心暴露无遗。其实,说正经的,老王在描写林博恪发现夏朵与男大学生约会时,一连用的“嫉妒,好奇,渴望,捍卫,疯狂”五个词汇,的确令人心头一凛。那本送不出去的《霍乱时期的爱情》,也是林博恪心里的纪念碑,或者不如说是一座小小的坟墓【像不像守书人?】。还记得连载第一期刚开始时,胡老大的编辑寄语中特别赞扬了老王“大大提高的说故事能力”,个人觉得比起长篇《马贼》确实强出一头。没有刻意营造肖子龙西城八旗等陌生意象来掩饰对现实刻画的不够丰满【这是就与其比较而言,勿怒】,甚至都不希得摆出一堆“80后童年记忆”【拳皇96是情节必需不算在内】,只是语气平淡地讲述着十几年前的旧事,那些本质上和现在没什么太大分别的学生生活,真实可感——可能会有人反驳说夏茗悠的“公交站牌”式细节更加真实,但值得注意的是,猪妞家族的王子公主一向很难接地气,即使在《八分钟的温暖》中努力想把颜泽描写成在天才之间处处受打击的平凡女孩,我辈还是会两眼放光:大眼睛!双语班!前十名!班长!体育部部长!外交官老爸!美少年双子星争相追求!好吧,这与作者本人的生活体验和个人经历密不可分,我若苛求就是过分了,但诸如《翡翠森林》这样描写兄弟之情的技术性失败,也无疑是必然。应该说,在全民意淫的大时代,出几个老王是不嫌多的。最后要说的就是小事情了:陈琛谈及王丰的落网时闲闲地提了一句“他人其实不错当初还帮过我一些小忙呢”,几乎可以确定肯定和南蕙有关,但具体细节只能等看到成书再从番外里探求了;我曾经质疑过的高一小色狼偷窥到巫梦易背上瘀伤之事,既认识巫、又被南蕙知道的不合情理,不知成书时有没有改动;林博恪成长到无比老辣的时候,还寄希望于家长,希望他们能对学校的行为进行抗议,真是很傻很天真,令我心存疑窦;巫梦易一事的突破口、贺卡上里尔克的《最初的玫瑰醒了》,好诗,我用各种笔各种纸抄写了无数遍。总而言之,统而言之,我依然在家坐等签名赠送版。等我签收完毕,打开书页,南蕙厚重眼镜下的面无表情,夏朵泛红的眼圈,班磊指间的袅袅青烟,和林博恪那纤瘦而落寞的身影,必定又会浮现在我眼前。

剪掉“尾巴”

剪掉“尾巴”1996年,在上海一所重点中学里,老师们为了遏止早恋,召集一小撮学生,秘密成立了“尾巴” 小组和“剪刀”小组,前者负责跟踪有嫌疑的早恋学生,而后者则专门检查学生的往来信件。 林博恪家庭条件不好,渴望通过发现早恋的同学来实现价值,赢得同学的尊重,成为是尾巴小组的核心成员。不仅是林博恪,还有一些优秀的学生甚至班长就从事这种不光彩的秘密工作。从99连载的部分来看,作者写的是不为人知的学校生活的阴暗面,让人有些意外,还有这样的秘密行动队,还有斗智斗勇的类似于谍战的侦察与反侦察。就是一个老师和同学共同对付对付早恋同学的故事。早恋真的没有那么可怕。一方面,中国传统教育里缺少这种美好爱情的教育、性的教育,现在学校里也缺少这种该有的教育。防范的目的是为了升学率,认为学生不能分心,就该把心思全部放在学习上,全力冲刺高考。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的堵的方法当然是不行的,一味禁止只能使正常的感情变得不正常。“尾巴”小组的领导是龙虾老师,显得阴森神秘。他是行动的负责人,在学校的能量也很大。有了龙虾这样的领导,就培养了林博恪这样的部下。我们需要重新审视青春期的情愫,展开合适的教育,也需要剪掉林博恪这样的尾巴,打掉龙虾老师及其领导这样的尾巴培养者,给青春的情感一个流淌的地方,给林博恪这样渴求上进的同学前进的阶梯。

这个世界上,没有比爱更艰难的事了。

最初读《尾巴》是在看了朋友推荐了《马贼》之后。那时候《萌芽》上的连载已经到了第二季,跟到结束,然后就是等待出书。贴吧抢楼成功,有幸成为第一批读者。收到大虚寄过来的书后,果断包书皮。两天内读完,又思考了几天,才写下了这个。【F.U.C.K my life】读完《尾巴》后,满腔的感受就化为一句话,F.U.C.K my life。抱歉一上来就爆粗口。这是林博恪在发现付钱给他让他跟踪班磊的夏朵的父亲竟然是他父亲生前好友后,对于自己处境的贴切描述。生活确实如此狗血。我最近的生活也是。在一座城市,几所高中,总会有你想不到的人之间有你想不到的关系。所谓的teenagers的特点就大概是这样,在看似不涉及利益的交往中往往暗藏着不能明说的意义。谁也不敢也不应该轻易相信谁。林博恪可以帮夏朵跟踪他喜欢的人听她倾诉自己的心事,也可以因为夏朵的“背叛”成为她口中“不得好死”的人。同样,在这个年纪,谁也不能深信谁对谁的爱。我们这个年纪,配拥有爱情么?【东厂一条街】我所在的学校同样是一所有着百余年历史的高中。同林博恪所在的高中一样,学校领导都在为了维护一些面子上的东西挖空了心思。不过他们明显没有小说中的高明。我想所有读完《尾巴》的人都会为这所学校的管理方式表示惊叹,他们到底是怎么想出来这些的?螃蜞的主任气场蔓延了东厂一条街,不起眼的地理老师龙虾对尾巴小组、剪刀小组的创立和管理却游刃有余,小组成员的暗中操作也都是专业无比……似乎都是不可思议的。我不禁在想,会不会有学校在看完这本书以后也效仿一下呢?以下则是玩笑话。看着在全校各处安装摄像头不成,又聘请了一堆查违纪的人每天随时在学校转来纪录各种诡异的违纪条例,重点抓早恋的时候男女生都不能说话抓手机的时候牵手经过都没所谓,还不断威胁学校贴吧吧主让位学校管理等等从不见成效的政策,就真想扔本《尾巴》给他们看看。那估计东厂就不仅仅是一条街了。【尾巴】我觉得我相当适合去做一个尾巴,比林博恪还适合。跟踪,收集资料,观察细节行为,联想相关含义…这些我都做过。不过不是上交给学校,只是用于女生内部的八卦。不过无论怎么说,不管是尾巴还是剪刀,都必然是被同学们讨厌的身份。跟老师家长一伙,打小报告,拆散学生情侣间接逼得他们走投无路,做这些都是为了得到老师重用从而获得高考加分。随便哪一项都足以被唾弃,更何况以上都是尾巴的责任,或者说是身为尾巴的代价。而对于林博恪,我们也不好做出什么确切的评价。他家庭贫困,他几乎没有朋友,他成绩优异却从未被重视,他是尾巴。他做尾巴是为了得到老师的重视;他会因为发现“汞”因他的举报身处窘境而攒钱买CD表示抱歉;他会为了攒那些钱而帮助夏朵跟踪班磊,而因同时是“帕斯卡”的班磊是他初中唯一的朋友不惜赔上友情和信任告诉他尾巴的秘密;面对夏朵的“背叛”,他会抛弃夏家对自己家里的恩惠把夏朵早恋的事告诉她家长;而业绩丰厚并从中获得了不少利益的林尾巴最终却因为班磊的死成为一手摧毁尾巴小组和剪刀小组的人。我们应该怎样评价尾巴,怎样评价林博恪,把他们摆在什么位置好?没有固定的答案,我们只能说是当时的那个社会那个环境造就了这一切。【艰难的爱】一般看校园小说都会习惯把人物往自己身上套,去找寻和自己最相似的那一个。但是在《尾巴》里却找不到。每个人物的性格都丰富饱满,包括他们之间艰难的爱。我也有喜欢的人。也深知身为高中生,尤其是身处在高三是不配谈什么所谓的爱情的。我羡慕南惠可以和喜欢的人现在不在一起却约好努力考同一所大学。也会跟夏朵有同样的希望,希望可以知道他的一举一动。却不会像夏朵一样在有别人追求的时候就忘记自己喜欢的人,那时我会像林博恪一样为了朋友愤慨不已。也会拥有“汞”的过激想法,自己既然不能幸福那别人也不要幸福。读完《尾巴》,我也会想,我们到底懂没懂什么是爱,而且要怎样去爱一个人才是正确的。当然,小说中没有答案。就如同开头所说,这本书是在讲如何扼杀爱情的。一切都像书中反复提及的《霍乱时期的爱情》中所说,这个世界上,没有比爱更艰难的事了。

被黑掉的青春

  1996年,高中生林博恪就读于上海一所百年名校。学校的老师为了制止学生们早恋,让一个绰号为“龙虾”的老师召集了一批学生组成了一个叫作“尾巴”的组织,专门负责跟踪放学回家的学生、检查学生的来往信件,希望从中找到学生早恋的蛛丝马迹,这个组织有严格的纪律和行为规范,并且在学校享有特权。林博恪是这个组织的成员,他在成功的破解“马可尼”和“汞”如谍战片里隐蔽的恋情之后,他一跃成为其核心成员之一。但后来他接到的任务却是要跟踪自己的好友班磊,他在一番徘徊挣扎之后,最终隐藏了班磊的恋情。同时,他又受雇于爱慕班磊的夏朵,开始向其出卖情报。他借着“尾巴”成员的特权,当上了班长,当上了学生会组织部副部长,马上就能获得高考的加分。在他一步步走向成功的时候,班磊因为被人跟踪而出车祸变成了植物人。这让他在深深自责的同时也反思自己的行为,反思“尾巴”的存在,最终采取手段在学生中间曝光了“尾巴”的存在。   这就是所谓的黑色校园故事《尾巴》的主要内容。它所写的故事是那个时代特有的产物,有着强烈的时代色彩。读这样的小说,我们读不到惯常青春小说的活泼明快,却让人感到有些压抑,有些沉重,有些荒诞。   小说里到处都是功利。作为“尾巴”的成员是享有很多特权或者说优先权的,“龙虾”也以此引诱这些人为他工作。林博恪加入“尾巴”,最初是因为同班同学的排挤,后来在尝到了作为其成员的甜头之后,就有了明确目标,开始处处算计,他要借此在学生会里获得升迁,要借此在高考中获得加分。包括那个最为核心的成员南惠也是如此。为了这些,他们相互之间勾心斗角,甚至不惜出卖自己的友情。这些通常只有成人间的才有的利益交换行为,却过早的出现在早熟的他们身上,扭曲了他们的心灵,遮蔽了他们的阳光,让他们失去了青春的活泼与亮丽。   在看小说的时候我就想到了前苏联的“克格勃”,也让我想起了奥威尔的《一九八四》。这个“尾巴”小组和它颇有相似之处,组织严密,力量强大,在小说中无处不在,无所不克,甚至可以调动老师。它不单对外监视有“早恋”倾向的同学,也对内严加控制,相互之间单线联络,彼此监督。那个“龙虾”不就是老大哥的翻版吗?当然,这些应该都是出于作者的虚构,维持这样一个组织是在一个学校是难以想象的,也是不可能的。但作者这样写是契合那个时代的,也的确发人深省。它也在提醒我们,现行的教育制度仍然需要认真反省。   相比于《阳光汹涌——东北少年杀人事件》的真实,这本书更象是一个黑色的寓言,让我们警醒。当然,“早恋”在今天不算什么,但在那个把“早恋”视作洪水猛兽的年代,这绝对象是触犯了天条一样,简直就是罪不容诛。恋爱与反恋爱都演变成了一场差不多是你死我活的战争,家长、老师和学生都变得异常敏感,甚至是神经质。然而,就在你来我往的攻防之中,在激烈的对抗之中,青春却匆匆而逝,留下的是对被黑掉的青春的无限回忆,让人唏嘘不已……

给女性读者的忠告

一。相信真的有爱情,在你们这个年纪,所有的感情反倒是最真实的。但是不要轻易相信男生,我们有理由相信,青春期的男生有不少都是荷尔蒙操控的外闷骚者。 学会相信和不相信。二。爱情和面包并不是对立的,如果你拥有了爱情,就应该让你的男友为你们的爱情去奋斗,为未来铺设一条通往光辉和幸福的道路。爱情的本质是让彼此共同奋进,而不是让你们一起堕落。三。用心去对待每一份爱,对每一份爱都要慎重的原则放弃或接受。爱并不是空头许诺,而是善始善终的长久负责。不要让每个爱你的人受伤。四。不要在学校里写情书,和男友上街是一定要留意身后。根由及后果详见《尾巴》。

简单的生活本就是一本小说

所有按部就班上过中学的人,都应该会喜欢这本小说。小说里的故事就像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一样,但是,又比我们的生活来的惊心动魄。让我不禁猜想是否我当年的学校也发生过这样的故事,只是我没有察觉而已……时隔多年,我再次向周围不怎么看书的朋友推荐这本小说,因为当他们问我哪本小说好看的时候,我脑海中自然而然的浮现的就是它。

书评 校园版《窃听风暴》(德国那部)

早在09年年底这个小说开始在萌芽杂志连载的时候,就有读者说像校园版的《潜伏》,这实在是没有眼力见儿的说法,但也只能说明我党的电视剧政策很有效,大家只知道潜伏和余则成,不知道那部未能在大陆公映的德国电影《窃听风暴》(也叫《别人的生活》,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更杯具的是还有部香港烂片叫《窃听风云》,走的是主旋律路线。扫盲:德国的《窃听风暴》,讲述了1984年前东德东柏林史塔西(国家安全局)的一名秘密探员负责监听一男剧作家及其女友(知名演员),逐渐被他们的生活所吸引,转而同情他们的遭遇,以至最后暗中对他们施以援手的故事。而港版《窃听风云》讲香港警察情报科潜入上市公司,及股市升价内幕作背景。最后坏人被抓,做了坏事的好人改过自新。要说人性上的表现和制度的反思,《潜伏》虽然剧情和人物、对白、计谋很精彩,但作为一部红剧,这点上绝对比不上《窃听风暴》——后者的情节自然也不如潜伏那么惊心动魄。《尾巴》从时代的反思上说,相对多一点,尤其是大结局时男主角看着在车站里肆无忌惮接吻的学生情侣,再回忆过去,那种五味杂陈不消多说。岁月流失,世事弄人。而且在具体情节上,尾巴小组也是负责截查信件和跟踪回家,也和《窃》里面的窃听风暴很相似,所以说,《尾巴》是校园版的《窃听风暴》更确切一些。

Times of Bitter Youth

高中的时候都在干些什么呢。读完这本小说,有时候会很无聊地想。还想到了当时班级上唯一结成硕果的一对恋人。他们很辛苦地谈恋爱被八卦,后来结婚生孩子,后来离婚。反而成为老同学聚会上很奇怪的一对。最终又成为被八卦的对象。还有一些。还有几对。很庆幸的是,当时的班主任是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毕业的老师。很理想主义很开明。他石破天惊地宣布(其实是偷偷地在班级里说):你们早恋我不反对。不过要控制在学校里。跟外校的就要坚决扼杀!之类之类的。所以,当时,影影绰绰的,有那么几对。还有什么呢?傍晚吃过饭时的散步,走着走着就到操场去了。隔着操场的围墙,是某大学的一个分部,理科大学,都是男生。他们在二楼在三楼,就能越过不高的围墙看到我们。他们会尖叫。对着路过的女生发出嘘声。现在回想起来还是会觉得不解,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恶意呢?记得是在高三的时候读到《霍乱时期的爱情》的。语文课上大概也塞在课桌底下偷偷读过。所以,后来。某次语文测验的时候,语文老师(教研组长哦)把一份考卷卷成一个纸筒,对着我轻声说:这下你考试要完蛋了吧。还看马尔克斯不?之所以想起马尔克斯,是因为在《尾巴》里面,这本书居然是一个密码对照本。比起小说里面,显然我的高中生活要浑浑噩噩一点,认认真真读书,糊里糊涂挥霍青春。那个时候,早恋是悄悄的。是被别人知道了别人会眼睛发亮轻声细语但是兴奋地传诵的……没有《尾巴》那么黑暗。不过,一样是不被允许的。所以我想,绝望还是一样绝望的。只是没有意识到罢了。《尾巴》这个故事,很超现实。不过,我觉得,现实就是这样。

有关于青春的苦涩与疼痛。

这本书从高三萌芽连载上看到现在,陆陆续续已经三年了。从情节和文字力度上看,不能算是一部优秀的小说。似乎对文字的驾驭能力还不能达到随心所欲的地步。很多情节,写着写着就写没了。但是即使这样,看完故事,我还是心痛了。这本有关于青春的小说,整个背景都是压抑的黑色,偶尔出现的几段有关恋爱和暗恋的情节,也很快被这一抹黑色吞噬。青春本不应该是这种颜色的。懵懂的爱,勾心斗角的争夺,名利的纷争,报复的快感,互相的猜忌,朋友的远离,现实的残酷,人性的纯与善,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利与义的权衡,自私与冷漠,悲凉与疼痛……十几岁的孩子,心里怎么会装得下那么多东西?我们的社会越来越现实化了,师生,孩子与家人的矛盾日益提前化尖锐化了。越来越多的东西我们身不由己了。我不知道作者在讲述这个故事的时候心境是怎么样的,但是他残忍的一层层揭开表层,露出了冷漠却纠结的核心。小说里的主人公,陈琛和南蕙本该是一对。但是最终陈琛心脏病故,南蕙因为长期担任尾巴小组核心领导层产生深深自责感觉得自己不配再被爱。巫伊梦由于和王丰的爱情被尾巴成员彻底断送从此不言苟笑并且产生了自己得不到幸福也看不得别人得到幸福的心态,最终失去消息。王丰转学后再无音讯。对于学校禁止早恋斗争最激烈的班磊由于遭到巫伊梦的举报被跟踪发生车祸变成植物人,并且在四年后去世。作为第一讲述者的林博格从雄心勃勃的尾巴小组成员一路攀升,随着内心的矛盾挣扎,朋友的远去,最终放弃了一切名利,检举了尾巴小组。结果孤军奋战力不从心,从原本复旦的保送名额里被剔除,转学,上了大专……一切都是黑色的,压抑的,沉闷的。故事里几乎没有一句话可以让人轻松地吐一口气。这不是过去的故事,这不是现在的故事,这不是将来的故事。这是一个漫长的历史。我们的青春怎么了我们的教育怎么了?我们的价值观怎么了?我们的社会风气怎么了?我不敢回答……

最后归于平静

在萌芽看到这本书的前几篇连载时,我感到的是深深的讽刺,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应该如象牙塔那般的学校已经变得千疮百孔,剩下的只有机械式的成绩,排名,加分,似乎一切为了大人眼里的“前程”所作的行为都是理所当然,甚至被挂上正确的正义的虚名。在某种程度上,被选上的尾巴也只能麻木当然的接受诱惑。当人们可以完全的克制感情时,便已成了机器,试问谁想在一个机械般的地方学习?所谓用进废退,人类几万年前就被淘汰掉的尾巴,如今要以这种方式重新出现么?而后的连载我感到的是无奈,属于那些曾经的美好也在一点一点摧残,主角林博恪与班磊初中时是彼此唯一可以称作朋友的存在,就算已身为尾巴林博恪也没想过背叛曾今的美好,但是那又能这样?道不同,不相为谋而已。无力改变,但却也不能麻木接受,就这样等着某个契机的爆发。最后的结局应该是屈于现实中的反抗吧,组织尾巴的老师平调到其他寄宿学校,没有处罚,没有奖赏。揭露者林博恪转到别的重点学校,没有引起社会上的舆论,只是学生知道了尾巴的存在,课余饭后多了一个谈资。这种已被上层默认的行为,最后只能归于平静吧。只是希望在这以后还能拾起那些美好。

扼杀谁的青春

这是一本颇有争议的“校园小说”,它迥异于那些一般描写校园爱情的小说,从相反面出发,展现出一股黑色气息的苦涩图景。从始至终,在作者冷静客观的笔触下,我们能够看到一场不可思议的“地下行动”——对早恋学生采取措施的“尾巴”与“剪刀”小组是怎么开展一次次周密而严谨的扼杀行动。作为小说的男主角、第一叙述者,林博恪以冷静而克制的心态一次次逢凶化吉、步步高升,虽然在成功扼杀了一对恋人之后,难免心头会有一丝愧疚,但也只是那么一下子,而就连他自己也难以察觉,一向身为扼杀他人青春的凶手,竟然也在不知不觉中转变了这一角色,而令人讽刺的是,这样的转变并不仅仅限于他一人。而作为剧情发生扭转的部分,男主角的好友遇上的变故令其想法终于产生了与过往决裂的决心(当然那本一直陪伴左右的《霍乱时期的爱情》也是一个引信)。故事的最后充满了悲剧色彩,令人唏嘘不已,而这一切,如今看来是那么可笑、那么荒诞,在当初却是那么合理、那么强大。对于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来说,这本小说太过虚幻了,而对于从那个年代过来的人而言,这一切又并不是不切实际的。对于那些被现实主义浸染已久的人来说,这本小说可能是不可接受的,而其中最为核心的一点就是“生活的可能性”,这一点作者恐怕也受到卡尔维诺和王小波的影响,对此我感到十分认同。最后,我想说的是,对于那些可能经历过这么一段岁月的人而言,自己的青春是否被扼杀了,可能是他们心头一直徘徊不解的一道痕迹,那些扼杀与被扼杀的青春,无疑是充满了苦涩、曲解、背叛与原谅的可悲记忆。

一场不合时宜的阴谋

我是在星巴克里一口气读完了《尾巴》的。大约在一个多月前,《尾巴》开始摆在星巴克的书报架上。星巴克的书报架上上一次出现的小说是《龙纹身女孩》。不用多去猜到底这些小说出现在这里是因为星巴克的管理人员中有人喜欢这本小说,或者仅仅是一次华丽的推广。我们,现在,都很难相信前面那种推测了。读着《尾巴》,我想起了多年前在《萌芽》上读过的另一篇小说。名字已经忘记了,记得剧情是说一帮小孩子恶作剧,将一个讨厌的老师关在一个无人问津的地下室里,然后就跑开了。多年之后他们重聚,他们再没听说过那个老师的消息,也再不提起那件事情,仿佛那个老师,那个地下室,那个夏日午后从来不曾出现过。《尾巴》和那篇小说,调子上很像。当年那篇小说是老大手里出来的,《尾巴》则诞生在惊奇组。这应该不是巧合。尾巴小组和剪刀小组,不可抑止地让我开始回想当年惊奇组的点滴。那是个奇怪的小组。赵长天老师让老大组织个小团队,做一本刊中刊。于是,惊奇组出现了。惊奇组最初的组成很诡异,开始的时候只有四个人:老大,那多,张佳昺和我。老大在第一届新概念的获奖者名单里选中了我们。不要问为什么没有韩寒,当时他数学虽然个位数,并且在老大的耳提面命下终于十位数了,可他还没有退学,还在很残念地读着书。随后,小曹,Ricky和陶磊陆续加入。小曹,Ricky和陶磊都是我的高中同学。小曹是漫画好手,Ricky是美编,陶磊的功底深厚到当时和现在许多写小说的人永远想象不到。我的意思是,初代惊奇组,大半是我的亲友团。我得管小曹叫师父,因为高中时候拜师学漫画,虽然没真的学到什么,不过既然拜师了,这得认到底。我和陶磊在小学就认识了,参加过同一个数学竞赛班,不过事实证明,我们的数学都不会怎么样的。初中高中我们是一起在课间和中午下军旗,一起跑去街机房摇街霸的那种铁哥们。我和Ricky……高中时候经常放学一起走上很长一段距离,搁到现在,估计要被人说成是基情四射了。现在,Ricky还是那种很吸引控大叔的萝莉的类型。后来,傅亮同学加入了。他寄来的应征材料显示了他不凡的文字功底,还夹着几张漫画和速写作品,很富坚义博的那种。我指的笔触、力度、功底,而非敢于直接上草图的草率和勇气。傅亮同学应征惊奇组的文字编辑,结果成了我们的美编。后来,还有张尧臣、蔺瑶、小饭、唐一斌……我离开之后还有很多人吧,不过不太清楚了。《萌芽》当时只有周一周四上班,除了老大和那多,其他都是学生。跑去萌芽,与其说是工作,还不如说是找个堂皇的理由先凑到一起,然后等下班了去玩。讨论选题,约稿收稿之类的活,哪里不能干啊?经常下班之后就跑去打牌了。除了惊奇组的核心成员,还有大批外围人员,共同参与牌局和选题讨论。韩寒同学在市区里活动的时候,也经常过来凑热闹,然后我就可以搭他的车回家。我们的固定据点,一开始是陕西北路上的心约红茶坊,后来则是茂名路上的园缘圆,长乐路上的平湖秋月。偶尔也会跑去某家避风塘,因为真的很便宜。有时候,周一周四打牌没打够,周末继续跑出来玩。老大很照顾我们,我们基本都白吃白喝,老大买单。当然,打牌也是不带彩头的。至少我还打牌的时候是这样……多年之后,我才意识到老大对我们这些人潜移默化的影响。老大和我们聊生活的方方面面,股票、房子、车子、品味,永远魅力无穷的老大在这些话题上有着无比的权威。她和我们聊音乐,聊绘画,聊历史,以及,聊小说。我至今记得在那个米兰•昆德拉最红的时候,我却和老大在不怎么喜欢这个作家上达成了一致。我说不出为什么。老大说:我不喜欢他,是因为他太聪明了。这“聪明”二字对我有着振聋发聩的效果。是的,米兰•昆德拉太了解小说的艺术与技术,太了解读者们希望看到什么,喜欢看到什么了。好小说应该是什么样子的?我至今仍然在思考这个问题。在我没读完的华师大,老师们有这样那样的解读。印象最深刻的,是倪文尖在现当代文学的第一堂课上,说文学就是无事生非。看了恁多年的小说,最后终于还是明白了:小说不解决任何问题,它不能。写过去是怀念、反思,写未来是YY或者思考,写现在……你倒是写写看现在?可惜,我想明白这一点,并且终于靠着写小说过活的时候,我已经离开惊奇组了。在老大的熏陶下,惊奇组成为一个低调地不合时宜的团体。有着各种各样的牢骚、不满、冷嘲热讽,也不惮于将他们宣之于口,付诸笔下;有着良好的文学和艺术的鉴赏和解读能力,却总是将尖锐和锋芒解构成满地的玻璃碎片,冷眼看着过往的行人,仿佛在说:扎着了不管我的事;最重要的是,明明都热爱着、眷恋着青春、理想和热血,却希望在嬉笑怒骂中,让别人以为自己是个现实主义者,不甚成功的现实主义者……《尾巴》和惊奇组扯上关系,一点都不让人觉得意外。尾巴、剪刀,还有龙虾、夏朵等等等等,到底是不是真实的故事,重要吗?王若虚在书后附加的那些小说背后的故事,看着让人有些哭笑不得。小说,是真是假,重要吗?《萌芽》的读者一直都是一帮很奇怪的人,从中诞生的许许多多的青春文学的作者、粉丝,郭密韩迷,越发奇怪。新概念从早恋文本汇编到后来越发充斥着“明媚忧伤”的气息,发掘年轻文学人才的重任现在不知道哪本杂志担负着,或者索性就全部交给了天涯猫扑之类的地方了?后来几次跑去萌芽杂志社,看到几位老师,看到老大,总忍不住要念叨念叨。怎么就变成了这个样子?我不知道到底惊奇组在《尾巴》的诞生和发布里起到了多大的作用,但从这个小说的况味、笔调、结构等等看来,这太惊奇组风格了。《尾巴》是一本校园小说,仅指题材而言。文笔犀利冷淡,有着压抑得很深的情绪,有着老到的节奏控制,和情节推进……排除其他,仅以我列出的前两点来说,这本书其实并不是现在青春文学的读者会爱的类型。《尾巴》非常不明媚,非常不忧伤……抱歉,我就是那么烦那个。《尾巴》的特色,也就在于它不是一本典型意义上的校园小说。尾巴小组和剪刀小组,就是情报机构里干湿活和干活的两大体系,而龙虾,则是掌控整个秘密情报机关的头目。组织形式、联络方式、组织内的争斗乃至于最后分崩离析的方式都很像,王若虚也没有隐藏这点,里面的诸多用语都和谍报小说如出一辙。“沉默”“潜伏期”等等,随着这些年谍报剧大行其道,想必谁都看得懂了。现在的间谍小说,流行反恐,披上校园外衣的《尾巴》,反的是早恋。其实,很难说到底是前者还是后者更非虚构一点。间谍小说搞搞反恐,不过是扯着虎皮,搞点技术环节而已,归根到底,小说毕竟是人和人之间的故事。《尾巴》在情节和结构的设置上,甚至比不少间谍小说都来得严密,从整个故事里,我甚至看到了一点本格的味道。于是,我渐渐明白过来,《尾巴》到底是个怎么样的小说。这是一本需要模范读者的小说!一个读者,需要预设小说里这一切都是可能发生的,需要预设高中生就能够冷酷、智慧、狂热到这个地步,需要预设学校能够为了升学率不惜一切地策动阴谋,需要预设初恋是重大到需要这些事情发生的事情……于是乎,《尾巴》让早恋这件事甚至有了几分壮烈的味道。这是我第一次用壮烈这个词汇形容早恋……那么坚决、残忍、义无反顾,那么渴望鲜血的味道。核弹、病毒、刺杀……他们是重要的,但这些事情并没太靠近我们的生活,或者,那些在发生的事情,总有些人不希望我们知道,于是,我们也就不想知道。可是,青春却并不懵懂的情绪,那些激烈而灰暗的日子,却真实存在于我们的生活里,每个人的。这或许是为什么这本书让我读来居然有些惊心动魄的感觉。不管主角是不是想当一个好人,他的努力毕竟不是徒劳的。尾巴和剪刀终于还是走到了尽头,哪怕在阴谋被掩盖之后。我看得很入戏,于是,看到主角捅破了尾巴和剪刀的存在,学生们在恐慌,老师们在掩盖,家长们却在支持的时候,感觉着实有点悲凉。按照一般间谍小说的路数,有间谍、有管理层、有恐怖分子、有各种资源,也有只被披露需要知道的信息的无知群众。将《尾巴》里的角色对位过去,恍然发现,支持和反对的立场全都颠倒了……全世界任何恐怖分子,随便在哪个国家搁点什么东西,多少还是有点支持者的。但早恋,却是这个待遇。这也算是某种残酷的真相吧。于是乎,觉得先前自己觉得需要模范读者的想法,也够扯淡的。模范读者,只是一种技术上的需要。比起小说,现实好到哪里去了。需要模范读者,也就得预设那种残酷的青春环境是不真实的。抱歉,那不是事实。从来不是。搁在星巴克里,《尾巴》可惜了。放学后跑去星巴克读书、写功课或者恋爱的孩子们未必明白早恋和学校之间的那种紧张关系;那些明白的人,现在,又未必在乎了。大致是这样吧。归根到底,这本书本身就有点不合时宜。好吧,这也很合惊奇组的范……

中式青春,禁言爱情

最近连着看了两个关于青春的故事,《忽然七日》和《尾巴》,不得不感叹中西文化以及生活上的的差异。同样是高中生,人家美国孩子是美妆华服烈酒派对,而我们的呢?是古文函数单词元素表,走在路上还在想着考卷上的题目,更有甚者,在埋头苦读的同时还要担心后面有没有跟着“尾巴”……这是个关于1996-1997年间的校园故事,比我的高中生涯还早了2年,不知道是因为这2年的时间差距,还是我们学校没管的这么严,虽然学校也有明令禁止,但早恋的事情也并不少,很多地下恋情还开展的轰轰烈烈。记得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大概高三的时候我们班有一男生跟文科班一女生谈恋爱,一次教导主任找他,直接先杀到那个女生的班级,没在那找着他才到我们班来问。可见老师们其实对这些事都心知肚明,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罢了。这两位虽然大学没在一起上,但是毕业后还是结婚了,所以其实早恋并一定是没有结果的,也不是所有早恋的人都是不懂爱情的。前不久跟当中学老师的好友聊起过早恋这个话题,觉得“早恋”一词本身就是完全中国特色的一个词汇,恋爱又不是计划,可以照着年龄来安排的。看那些国外的青春文学也好,青春电影也好,在学校里谈恋爱是很正常的一件事,反倒是十七八岁了还没谈过家长会觉得很奇怪。因为家长可以正面跟孩子讨论这件事,所以子女也会对家长敞开心扉而不会隐瞒,家长也会对此做一些正确的引导和提供一些积极的建议,这样孩子也不大会做出出格的事,其实这是一个很好的良性循环。可是在我们国家呢,因为反对,所以隐瞒,因为没有这方面的正确教育,所以做出一些最后导致悲剧的事,本来正常的一场恋爱却被演变成了一个极端的恶性循环。其实在十几二十岁这个年纪,都多少有着一些叛逆的心里,那些叛逆心强的孩子,越是老师家长反对的事情就越是要去做,甚至是故意去破坏那些所谓的规则,就如书中的班磊,结局自然容易悲剧。而书中的“龙虾”老师,则是家长制和强权制的典型代表,嘴上说着为学生好,可是做出的事情真的就为他们好了吗?其实根本就是为了弥补自己内心的愧疚而牺牲学生真正的幸福。看着那几个被打压的孩子,有几个最后有了美好的结局了呢?即使是一路被提拔的“尾巴” 林博格,这段经历也已经成了他不能抹去的阴影,所以会有“我们配谈爱情吗?”这样的自嘲。那些当年的“尾巴”和“剪刀”们,他们成人后又该如何面对自己的爱情呢?《尾巴》写的是80初这一代人的青春,是属于那个时代的故事。往前十年,或者往后十年,都不可能发生这样的故事,或许,也只有经历过这个时代的人才更理解这一段被剥夺了爱情权力的青春吧。

不可复制

不同的人会有不一样的人生,这是毋庸置疑的。——题记看完了《尾巴》,这部小说第一次看见是因缘际会,在99读书人上。爱上了那个内容,可惜,时至今日才正式认识这本小说。“关于校园小说都是属于爱情的,但无疑这部小说是在讲我们如何扼杀它。”看到的第一句话,我便被震撼到了。那一刹那间的触动,是真实的。我,90后典型的女大学生,看过许多的校园言情小说,诚如王若虚所说那样,而这部小说,带给我不一样的经历,向我展开一个我不熟知的那个年代特有的属于对待爱情的方式。怎么说呢?整部小说,看到最后才明白为什么会有着尾巴小组和剪刀小组。关于那个龙虾口中的女孩子,我只能表示很遗憾。也能够理解成立这两个小组的初衷,那个时候的自由之风没有现在那么盛行,属于青春的萌芽是用来扼杀的,唯恐会有难以承受的后果发生。但是我想说,随之而来的悲剧却也是我们不能忽视的。班磊的意外,王丰和巫梦易的魂不守舍,无一不在控诉这种不人道的方法的错误!一个悲剧并不代表所有相似的经历都会以悲剧告终!或者可以这么说,在目前看来,整个社会像这样的事情,悲剧还是趋于下风的。不能一竿子打翻一船人,龙虾过于偏激了,是否在成立前可以考虑到或许不一定采取这种极端的手段,亦或是不会是所有的爱情都已欺骗失败告终。南蕙和陈琛,只能是天不成人之美。没办法改变的生死界定,谁也无法从死神手中抢到人,爱情亦然。夏朵对于班磊的喜欢,林博恪的异样心动,无处可逃的尾巴,让这个高中人心惶惶,试问,这样的学习环境,如何出高录取率?看到结尾之处,南蕙和林博恪的对话,彼时他们仍是单身,那句话对我印象颇深。“像我们这样的人,怎么会有资格去谈爱情?”在他们看来,他们做了过多的错事,似乎无法弥补了。不管是已故的人,亦或是尚活着的人,他们做不到坦然面对,始终存有芥蒂。虽不伤伯仁,伯仁却因他们而命途坎坷。夏朵的那句类似诅咒,祝班磊找到幸福,而对于林博恪却是不得好死,怎么说呢?命运的确是捉弄人,似乎不会天随人愿。当然,我并不是指林博恪就应该是不得善终,只是慨叹世事弄人而已。现在不同的时代,我也只能对那个时候的教育方式说出我的一些微末之见。反观如今,早恋之风盛行,拉个手似乎也是无足轻重的,连幼儿园的小朋友都知道情爱,从另外一个侧面,不知道该说如今的传媒“熏陶”的力度太强,还是说现在的孩子自身的早熟,风气的开放使得以前的那种纯纯的喜欢少了不少。想起金岳霖先生,因为爱上林徽因而终生未娶,那个时代的人对于感情是慎重而认真的,喜欢一个人便是一生一世的事了吧。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人的命运生来大部分是掌握在所谓“上天”手中,就像你的父母无法选择等等,但是你的人生的意义就在于好好把握自己可以掌握的那部分命运,以及从“上天”手中拿回或多或少的属于自己的那部分命运。人生也才因为每个人不同的梦想、经历才精彩。因为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不可复制的。

看似甜美清纯的背后

刚看了尾巴开头,我就喜欢上了它,不为别的,就因为它很贴近我的生活。故事讲了一个市重点的学校,因为怕学生因早恋而影响升学率,所以秘密组织了“尾巴”,他们专门去跟踪那些怀疑的对象。而林博恪这个人,为了在学校得到更好的待遇,做了一名“敬业”的尾巴。可以说是做尽了“伤天害理”的事情。我为老师处理学生早恋的方式感到悲哀,为林博恪最初所干的事感到悲哀。我周围的同学多多少少有早恋的行为。但是他们总是能被请去办公室“喝茶”,我们不得不怀疑,老师有一个眼线,在暗中观察着我们班。(最后查到真的有眼线)当然,现在的社会也把这些问题看开了一点,对待这些事情不会像当初那样,那么严格。即使是现在,家长和老师对早恋的清理也可以说是毫不留情。在他们的眼中,早恋就意味着学习成绩的下降,早恋就意味着这个同学品行有问题。几乎是发现一对,就要消灭一对,绝不手软。老师对待早恋产生的危害,不亚于对待毒品的危害。其实他们并不知道,或许大部分的早恋,只是一个青春期对异性的正常心理,并没有其他的想法。不应该一味的去制止,或许适当的引导才是最合适的。对于龙虾和尾巴们的做法,我认为是治标不治本的。这样做即伤害了学生,也没达到预期的效果。其次,中国的教育模式真的是有待进步。就像书中所说的那样,其实你很有实力,但是就是因为后台不够硬,你就失去了机会。又或者你各方面都平平,但是因为你的父母是高层,就能拥有其他同学锁没有的“特权”。不得不说,这样真是太势力了!在7年前,我刚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一位家长就夸了班主任几句,那位同学就顺利的升为班长。鉴于她是我的一个小学老师,我就不评价她了。《尾巴》中,写出了“原班人马”(也就是初中部时学习很好,人际关系也不错)到了高中,班委必定少不了你。老师总是信任这些“原班人马”。还记得在我在小学,选举学生会的时候,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在班上流传着——只有成绩好的人才能去参加选举,或者说只有学习好的同学才有可能被选上。全校上下就只有“好同学”们的能力强吗?这也许就是中国教育的弊端——只认成绩,不认能力。当我们的教育能改变这种情况的时候,就真的进步了。

龙虾饭票帝:好领导的必修课

看完尾巴,印象最深的不是学生们,而是尾巴的领导者龙虾。这个中年男子的气场灰常强大,在学校的默许下一手创立了这个组织,招募、培训、指挥、协调。这哪儿是地理老师,根本是间谍大师,以下是最好的证据:头脑明确——尾巴的首要任务是保密和保全自己的安全。观察力——知道选择什么样的学生最合适,比如家庭贫困渴望飞黄腾达的小林同学,以及以此为乐的马超麟。任用人才——对南蕙的任命是明智之举,小说里几乎没有比她更合适这个职位的人了。虽然番外篇证明他知道南陈之恋,但容忍下来。团队协作——和教导处庞主任的合作心理战——知道何时约束属下,比如制约马超麟这个双刃剑,也知道如何用最小的代价收买人心(食堂饭菜票),以及劝抚动摇的手下(自己好友女儿的事情来激励小林)。当然还有一步步用奖励措施将尾巴们引入不可自拔不敢暴露的境地。相信属下——在小林多次无功而返的时候没有斥责,而是不断耐心地给他机会证明自己。强大的心理力量——深信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正确的,只是手段霹雳。这是一种真正的信仰。处惊不变的气质——在发现自己的组织被林博客一锅端的最后,没有歇斯底里或者大发雷霆,而是自己慢慢走开。而且林博客去找他摊牌的时候,也是步步为营的应对,丝毫没有因为林的“非分要求”而恼怒。此外教导处的庞主任也很NB,审讯有盗窃嫌疑的学生时不说话也有巨大的震慑力,面对早恋学生一上来就用一番证据将对方置入绝望境地的气势,还有学校运动会那次让几个学生纷纷自首的心理战,以及巫梦易落网时让别的老师带着她穿过操场好被王丰看到的伎俩。

尾巴 之后

其实看完单行本,再看杂志连载,可以发现很多区别。感觉单行本作了较大改动,尤其是第一季。怎么说呢,只能说单行本和连载各有千秋吧,很多人貌似很讨厌第一季的拖沓,但我觉得挺不错,很耐读。另外,不得不说,连载中一个叫“阿玛尼”的bug改了过来,挺不错的,之前我为这个bug疑惑了好久。之前就一直喜欢老王的风格,但是马贼没买到,短篇不耐读……感谢老王让我在高三的阴影下能读到喜欢的小说,而且是这么给力的长篇。期盼《剪刀组》的问世,到时候一定去买。

抓住青春的“尾巴”

这是一个长长了、变大了的“尾巴”。 作者之前写了一个短篇小说,创造与2007年2月,字数不过8000。2009年初,根据连载的需要,将这个一直被搁置的《尾巴》改编成了11万字的长篇小说,情节也截然不同。所以,这绝对是一个“长长了”、“变大了”的《尾巴》。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尾巴”。 故事的构思很巧妙,情节也相当有趣。小说的背景是1996年——1997年的高中生活。在当时,初恋被认为是学习的一大“杀手”,所以,老师、家长可以理直气壮、名正言顺地给予扼杀。为了彻底清除这个学习的“杀手”,老师可谓用心良苦、殚精竭虑,甚至启用了“非常手段”,“尾巴”小组和“剪刀”小组就是很著名的两个“非常手段”。毫不夸张地说,“尾巴”和“剪刀”小组的行动,甚至有点“谍战”的味道。 这是青春的“尾巴”。 我们常常说,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本书作者王若虚说,小说的魅力之一,就是提供一种“生活的可能性”。我很喜欢他的这种勇气和尝试,大概正是因为他有这样的想法,他的小说无论视角还是题材总能做到另类脱俗。现在,大家不都在说“我的青春我做主”嘛,那何不就用自己的语言和方式来表达生活呢,“要说连这点想象力和实施想象力的勇气都没有,那还是去写《冰箱使用手册》更好”。不是每一个时代都会有宏大的背景和深刻的命题,也不是每一个作家都适合书写这样的题材。所以,我很赞同这种体味生活、书写生活,即使这是一个主观消费的年代,任何也脱离不了生活。 抓住青春的“尾巴”。 既然,青春一定会有尾巴,如其夹着或者被别人揪着,还不如自己抓住。抓住自己的青春的尾巴,貌似很难吧,其实,这本书中就有人已经做到了。或许我很乐观吧,我不认为这本小说“黑暗而绝望”,也不认为“这个世界上,没有比爱情更艰难的事情了”;我反而觉得这本小说给出了希望,并相信:这个世界上,没有比青春更美好的事情了。

相爱没有那么容易,所以特别让人着迷

把《尾巴》合上的时候,有些舍不得,心里的滋味很奇怪,这算不上一本完美的书,但让我试图想起什么。那是80后的青春,96-97年,和《九降风》讲的是同一年的故事,多么残酷的青春。作为90后,刚刚上小学的年纪,完全不懂爱情。但不知缘何,到现在仍记得同样是1996年的秋天,一年级的同班同学,有个小男生自己糊了个纸做的戒指送给另一个小女生,这大概是我关于校园爱情的最初记忆。我想喜欢一本书,并认为它是一本好书,大抵有两种可能,一种是这本书可能影响我们一辈子,另一种是,这个故事让我记起了曾经的一阵子。那么,《尾巴》是后者。《尾巴》告诉我,原来在快乐里,不必明白为何快乐,原来扼杀别人的快乐,并不能弥补自己的不快乐。尽管如此,除了男一号,每个人心里却都藏着一份深情。“尾巴”们和“剪刀手”们究竟怀揣着怎样的心态,至今难以知晓。在那时,我们的背后是否也生长过这样一双眼睛?也许吧。我记忆里的场景,是在更早的初中。没有人知道告密者,我记得那天,家长打她的伞柄断了,他把日记本从高层窗口扔下,把记忆永远埋葬在工地。他们从此形同陌路,再不说话,到现在仍然如此。我记得我也被请到过办公室谈话,只是和书中相比,老师和蔼太多。也许尝过这种初爱滋味的孩子,都能理解这种来之不易的幸福,现回首,竟几乎想不起来当时爱的痴心绝对,到底爱了什么。早早萌发的爱情,究竟是怎样的魔药,让我想起青葱的记忆。因为爱的纯粹而热烈,因为不能浮出水面而倍加坚信,所以更加深信自己的坚定,是对爱情的忠贞。当时相信自己是爱的,为了爱傻傻的不顾一切。那个时代真的过去了吗?扼杀爱情的幕后黑手,大概只是改头换面,用另外的形式来阻碍我们肆意的青春。相爱若是变得那么容易,大概就会不那么珍惜和留恋了。人有时难免就是这样贱。


 尾巴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