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茶

当前位置:首页 > 烹饪美食 > 饮食文化 > 问茶

出版社:山东画报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7
ISBN:9787547400845
作者:秦燕春
页数:181页

章节摘录

  福建铁观音如今亦以反复包揉为主要特色,原料已经放开。  武夷岩茶,如今几乎已成为乌龙茶中一个类名。武夷山区属典型的丹霞地貌,碧水丹山,三十六峰、九十九岩,号称无岩无茶、无茶不韵,其茶具备“岩骨花香”者皆称岩茶。  大红袍是闽北乌龙的代表作,位居武夷岩茶“四大名丛”之首。但实际上,我们平人日常能喝到的,都是“二代红袍”或说“小红袍”。据说每年只产八两茶的真正的大红袍,岂不要比金子还难得的多?据说——还是据说,真正的“大红袍”其奇在“变”:汤色从紫红、橙红到鲜黄,香气从锐香、幽香到粽香,八泡而不改其鲜活甘软——我们无缘识得庐山真面目者,姑妄听之,姑妄录之。  大红袍这种茶,就工艺而言制作起来并不太难,因为茶叶本身质量已经太好,所谓得天独厚、天纵之才,天心岩也罢,天游岩也罢,总之“野生绝壁,人莫能登”,得个“因天”的大吉大利。名声鹊起之后,又因其名贵稀少,没人敢去斫其母本催生新芽——顶多就是嫁接几枝而成“小红袍”罢了。故而大红袍产量始终有限,这倒保护了它的身份和质地。  水仙为茶树种名,以之成茶,亦名水仙。类有闽北水仙、闽南水仙、凤凰水仙(广东饶平、潮安)。凤凰水仙又有称“宋种”者,与南宋末帝赵爵逃亡传说相关。凤凰水仙形如鸟嘴,肥硕挺直,色泽黄褐,汤呈绿豆青,讲究“山韵蜜味”。武夷水仙(闽北)因岩韵极强,又被称为“石骨水仙”。  水仙茶是我觉得乌龙茶中最奇怪的品质: “乌龙茶是男人茶”吗?她却是例外哩,是“乌龙”中的异类,其温热柔韧,绝少滞涩,精纯内蕴、平淡自然、收敛节制而毫无做作张扬,精细敏锐而表现为润泽无声……均有可圈点处,不仅母性气质丰沛,似乎已经接近母性的至境。我始终觉得其性更近“红茶”(新近凤凰人开发的新款茶“醉佳人”,已经就是红茶了)——的确也有潮汕人告诉我说,水仙茶是女子喝了更好的。

内容概要

秦燕春,始修西医,后治文史,获北京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现代文学专业硕、博士学位。目前为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中国文化》杂志责任编辑。近年来返归古籍,埋头理书,此生惟愿能在华夏传统之学的历史流变与诠释等方面略尽绵薄微力。至今有《清末民初的晚明想像》、《袁氏左右》《立爱》等数种小书面世。
本书主要从地域入手,走遍天涯,循着茶的踪迹,把各地名茶 的历史、品鉴一一道来,堪称一本 中国茶的 品鉴指南。同时,又古雅精工,饶有文化趣味,是一篇篇美文的结合。适合品着香茗来阅读的茶书。

书籍目录

导言,茶到天涯人行地
一辑,江南茶色,罗裳一溪碧透:江苏、浙江
二辑,黄梅调里好婵娟,中原小有天:安徽,从信阳到湖北,瘦硬的江西
三辑,潇湘地,湖南人,霸蛮茶
四辑,“乌龙茶是男人茶”:岭南闽外宗
五辑,不醉不大:云、贵、川、桂
六辑,神秘“野生茶”,北回归线上的照亮:
七辑,“镜花水月”:茶的伴侣,与水之爱
余韵:茶道日本与禅之精神
尾声:杯里乾坤大,问道小有春

编辑推荐

  且让我们的眼眸、鼻翼、口吻与心情一起联袂上路,循着茶香,走问天涯,地头海角处,青青华盖那满枝头的春深,便是不老无忧、远离造化污染、沉沉稳稳一株茶了。

作者简介

爱茶与吃茶,似乎很久以来在文人眼里都是需要条件的,茶为嘉木,能欣赏茶的清淡之美的味蕾与人品,都不可太浓郁奔肆。早在魏晋风流的时代,茶事就被时人视为“素业”了。明代专品真味、大放异彩的“文人茶”,更将此意蕴推向高潮中的高潮,例如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之第五子朱权著有《茶谱》,认为“(茶饮)本是林下一家生活,傲物玩世之事,岂白丁可共语哉。予尝举白眼而望青天,汲清泉而烹活火,自谓与天语以扩心志之大,符水火以副内炼之功”;另一文人屠隆在《考盘余事•茶笺》中,则具体规定了这“茶寮”的具体设置:“构一斗室,相傍书斋,内室茶具。教一童子专主茶设,以供长日清谈。寒宵兀坐,幽人首务,不可少废者”;许次纾在《茶疏》中,更列具了适合品茗的非常时刻,例如“披咏疲倦,意绪纷乱、轻阴微雨、小院焚香”等等,无疑都是些斯文雅客清赏的余事、遣怀的勾当。
这茶与百姓人家的“开门七件事”,似乎已经有了距离。
耐人寻味的是,在较早的唐宋年间,茶味当中的人间烟火气象,倒更为丰足一些,所谓“茶为食物,无异米盐”(《旧唐书•李珏传》)。例如顾况(唐)《茶赋》中专意强调茶的实用与精神层面的双重价值,所谓“滋饭疏之精素,供肉食之膻腻。发当暑之清吟,涤通宵之昏昧”;梅尧臣(宋)《南有嘉茗赋》中,赋予茶更为广阔的天地人生,“南有山原兮,不凿不营。乃产嘉茗兮,嚣此众氓”,这茶是雅俗共赏的,“华夷蛮貊,固日饮而无厌;富贵贫贱,不时啜而不宁”。
在茶作为“文化”的童年时代,在陆羽那第一本《茶经》里,其具体内容共分作了十节:
“一之源”,阐述茶的起源、茶树的生物特性及自然条件与品质关系,饮茶对生理的功效;“二之具”,阐述茶叶采摘加工生产中的十五种工具及其使用方法;“三之造”,介绍茶葉采摘的要求,及成品茶不同品質的形成特点、对制茶工艺的要求;“四之器”,介绍煮茶、饮茶所用的二十五种器物,提出煮茶、饮茶的正确方法及原则; “五之煮”,阐述炙茶、煮茶的要领,提出茶叶品质的标准; “六之饮”,论述茶叶的煮饮方法,指出加工茶叶的九个关键技术;“七之事”,记述有关茶的历史、嗜好饮茶的名人轶事故事,并介绍茶叶的药用功效;“八之出”,记载陆羽的时代即唐代茶叶产区的分布及所产之茶的质量评述; “九之略”,阐明在深山野寺等特殊环境下加工、烹煮茶叶可省略的一些过程及其器具; “十之图”,将所有茶事内容写成图卷,陈列於室,以作备忘。
在陆羽的时代,那个大唐盛世,国人喝茶,较之如今其实另有不同方法,其别致之处,某种程度上,如今只有少数民族例如在大西南,湖南的“擂茶”或白族的“三道茶”之类,才大有古风存其余韵焉:茶饼不仅要烤干、碾碎,烹煮时更要加盐、加香。而后,流行于斯文宋代的“龙凤茶团”,甚至要掺入龙涎香之类名贵香料,这是让今日茶人要咋舌不已的“名贵待遇”。
这样一种味道浓重而风格丰腴的“茶汤”,也有点象江南乡下流行的“阿婆茶”:女性农闲聚会之时自喝的茶,也是香喷喷甜丝丝五味俱全。 我在苏南浙北交界的湖州——即陆羽当年隐居栖息之地的小莲庄,喝到过一种藤豆茶,也庶几近之:把炒熟的青豆、陈皮、椒盐、桂花,加茶叶一起冲泡。
茶史之上,从烹煮到清饮的划时代的大变革,发生在文绉绉的明朝,且似乎就是江浙导其先鞭。
文人喜欢作酸的明朝偏偏有个杀人如麻的第一天子朱元璋,但这放牛小子无赖儿郎不小心好像还成就了一回风雅领袖,诏令“罢造龙团,唯采茶芽以进”,其关乎政治民生的理由,是为团茶要“碾而揉之,压以银板”,过分劳民伤财。但正是这项“改团饼为散茶”的制度变革,使得茶叶的生产与饮用都有了巨大的改变,“改蒸焙为炒青,改煮烹为沸水冲泡”——笔者有点怀疑,如此优雅天然的改变,难不成因为朱元璋自己就是个来自茶乡的土生土长的“草根”安徽人?众所周知,宋代流行的有点跟“茶”较劲的“点茶”、“斗茶”之游戏精神,与同靠茶吃饭的平头百姓,其实隔膜得很。
有此一举,却使得作为“文化”的中国饮茶方式的历史演变,成为“原始粥茶法—饼茶煮茶法—研膏团茶点茶法—散茶泡茶法”这样一道风景线了。
当然,散茶“撮泡”作为饮法,其实南宋时期在江南例如绍兴已经出现,陆游《安国寺试茶》一诗中已经出现了“不团不饼而曰炒青”的越茶,名“日铸”。
清代虽为游牧民族出身的满族当家,饮茶之风却更是盛况空前,特别乾隆皇帝,他几下江南,至于和杭州名茶龙井、苏州名茶碧螺春,均结下一段又一段不解之缘。
但改革积习总是艰难的,何况在这个泱泱中华,东西南北走过,天时地利不同,人的味蕾与胃口便常常相差甚远。喜欢“抬杠”似乎是此种文化与生俱来的精神气质——这个苗头可是在先秦诸子的时代就开始了,谓余不信的读者,自去参阅老、孔、庄、韩诸子“掐架”的雄姿英风好了。关于茶,例如作于明代万历年间的《茶考》一书,居然还在抨击茶的清饮之法,“北人”很是不屑“南人”的此种改革:
杭俗烹茶,用细茗置茶瓯,以沸汤点之,名为撮泡,北客多哂之,予亦不满。一则味不尽出,一则泡一次而不尽用,亦费而可惜,殊失古人蟹眼、鹧鸪斑之意。
在今日的茶人看来,此种“古意尽失”,实在正是茶有史以来的“救赎”:还茶一个自性清明,一个自由自在,一个自然而然。
享受且迷恋着茶的本色清纯的今日茶人,是很难领会古人涵泳于那种五彩缤纷的茶汤中的独特妙处的。对于今日爱茶吃茶的普通人,我们最渴望达成的,或者就是让我们的眼眸、鼻翼、味蕾与情怀,一起联袂“上路”,循着茶香,走问天涯,地头海角处,青青华盖那满枝头的春深,便是不老无忧、远离污染的一株茶了。
既然迷醉了“茶圣”陆羽、让因此他选择“落叶归根”的,首先就是江南茶,我们“茶道之旅”第一站,就从江南出发吧。
……

图书封面


 问茶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写茶论茶道 品茶谈古今 纵论百款中国茶 品茶还道如何做人丰子恺的字 齐白石的画 此书插图集篆刻、书画于一书光看图就需博古通今五千年 更何况还有无数名家之谈之趣闻之立身论曾国藩论不求 杨昌济论做人之厚功力不到怕是读着头大 品过几年茶再来翻看才会不禁莞尔
  •     《明报》上看到欧阳应霁的两篇文章及此,特此摘录下:問茶 杭州西湖畔,柳浪聞鶯現場,時屆午夜,我們恐怕是茶館中最後一桌客人。座中有美院老師送我一小罐桂花龍井,解說是有別於坊間一般貨色,是他們一眾茶人嚴選監製,花了幾年時間才研發出來的最新成果。嗜愛喝茶喝到自己生產稱心合意的茶葉,對我們這些跑到「原產地」買了茶也分辨不出真假,喝下去也不知道好壞的門外漢,不只意想不到簡直匪夷所思。急不及待馬上沖一泡細細品嚐,聞香然後入口,果然花香四沁,茶味清遠。對於未經發酵的綠茶如龍井如碧螺春,我這個自知胃寒的傢伙向來都只能淺嚐不敢多喝,以免脾胃折騰且錯怪好茶。由於時間的確有點晚,平日早已「無電」的我實在也再無心神氣力好好喝茶,加上燈光太暗,茶色也看不清楚,說來要認真品茶,可真要天時地利人和。別過一眾回到旅館,果然胃部不適,只能動用隨身看門妙藥,空腹吞服一匙紐西蘭有機蜂蜜,再喝小半杯暖開水,希望可以紓緩一下隱痛。窩在床上亮起燈,隨手拿起剛在北京買的一本小書叫《問茶》,由北大才女秦燕春所著, 且看看是否可以「以茶制茶」——秦老師開篇一句「茶行人間世,天地清沉沉」,就把我勾引進這接天引地的茶世界。茶一字,本就是人在草木中,自然該有一種共生的互動的安排,所以本不存在忌諱,只是時間和場合和各自狀態的調度而已。不存在「怕」,也不必「避」,因此我興頭十足的從平和溫潤的江浙茶一直讀到微冷的安徽茶瘦硬的江西茶,如果不是有點節制,還會一路走進瀟湘地,再闖嶺南閩外,一本《問茶》,是我這半月來研讀得歡喜的好書。 自在茶 把新近買來的《問茶》一書一直帶在身邊翻掀,幾乎一口氣看完還一邊從後一輯一輯倒看一邊做筆記,恐怕這回真的是激發起我的「茶心」,再不能像從前的有茶喝茶,喝完也就完事忘情。小時候家裡老人家喝的基本上是烏龍茶,特別是以鐵觀音為主,這跟外公祖籍福建有直接關係。當年老人家喝茶也只是一般的以杯以壺沖泡,並沒有太講究精緻的茶器茶具,更說不上什麼規矩儀式,偶爾應該會有親友捎來一些龍井,但也應該不是什麼上等貨色。倒是有一陣子未夠十歲的我不知怎的跑去國貨公司貪玩買茶葉,買的竟是枝紅茶和玫瑰紅茶這些加工添香的茶,售貨員還刻意吩咐我這個小朋友不要喝得過份以免太躁(?)太熱(?)這是年少的我無法理解的概念,只是覺得此等茶喝來甚香甚順滑而已。過了一段時日,家裡老爸開始喝普洱,也「迫」著我馬上進入了沉郁厚實的老人茶狀態。其實那個時候對茶的種類,採茶製茶的複雜情況和方法完全是無知,倒是後來到台灣工作,被一眾台灣好友對喝茶這回事的認真講究給小小震撼了一下。勾留台灣的那些日子,經常出入那幾個頗有名聲的茶室如「客中座」、「紫藤廬」和「清香齋」,從室內環境氛圍到茶具到泡茶賞茶程序和禮儀,都叫人大開眼界。唯是我始終懶,只懂乖乖的喝,喝完又喝,鮮有動手,純粹觀賞。這幾年倒也真的有緣到過好些國家和地區的茶園茶鄉,目睹且親嚐茶生命的種種,畢竟也是個愛喝茶的人,加上這回讀得茶能「接天引地,清格自在」,我得認真起來,一路喝茶一路問茶,窮個究竟喝得更自在。
  •     这是一本适合在闲时,在午后,喝喝茶,翻翻的“闲书”,当然,如果是喝着书中提及的好茶看的话,更妙~书是散文类,涉及一些茶的知识,但是侧重点是作者对茶的感觉,最为感慨的是,现在的茶太多的“添加剂”了,从种植时就开始。也许是一种悲哀,一是养在深山无人晓的,要么出名了就大面积仿啊种植啊催肥啊,反而害了一款好茶,世间人与物,皆如此啊!

精彩短评 (总计98条)

  •     这本书很不错,非常值得你拥有。作者的文章如同该书的封面一样清新淡雅,让人阅读起来倍感愉悦而无丝毫负担。作者的茶学问很有见地,其古典文学功底也可见一斑,诗词典故信手拈来,却不觉突兀;书中的书法、印刻、书画的插图,与文字相得益彰,也给文章增色不少。
  •     这本书相对来说要专业一些,须得认真阅读,方能体会和学习很多与茶相关的知识。
  •     在茶树的故乡之国,茶之于中国人从来并非矜贵矫情物事,饶是“文人茶”流行的斯文有宋,茶同时也是普济民情“等于米盐不可一日以无”的“开门七件事”之常品。一种素索淡淡、朴朴实实、与天地接引而外在于物欲人情的常态生命。
  •     非常全面介绍茶的书,很喜欢!
  •     前几辑略浮夸,与主题结合不紧密,但是越到后来写的越好,特别是对日本茶道的认识写的不错,也不知道是不是照搬了腾军女士的观点。总的来说,适合粗读。
  •     如果不是作者那么爱玩文字游戏的话,这本书还是不错的,视角我喜欢。
  •     刚刚收到,纸张质量可以,但里外都有不同程度的压折,可惜了。。。
  •     文笔有些酸,读起来并无大碍,应该算是爱茶人写的一本随笔。也扩宽了我对许多茶的认识,算是读这本书的收获。对于不同种茶的比喻很有意思,绿茶是女儿茶、红茶是母亲茶、乌龙茶是男人茶、普洱茶是老人茶。对于日本茶道的观点我也是第一次读到,日本茶与中国茶最大的区别是中国茶是从下至上有很深的群众基础,日本茶则反之。导致了日本茶道与中国茶道的根本区别。
  •     有矫情的部分
  •     3颗半星。文字很好,作者文史知识丰富,内容介绍茶的种类也很多,但是基本上都是偏重于作者的感受,读来感觉像是某一论坛里的某位发烧友的精华帖。至于配的字画等跟内容,有些感觉是不搭,但是可能每人感觉不一样吧
  •     文人写的茶,很基础,很全面。
  •     难得从千篇一律的茶书中找到一本有思想,不乏味的。作者是实打实的才女,文笔很好,辞藻翻滚。其对茶的涉猎可见一斑。我之所以喜欢这本书,一是并不枯燥的讲解,一本好的茶书结合文化很重要,书中对地域茶文化的解读结合书画、诗词、历史、文人故事以及自己的经历感受文学联想,更添茶之韵;我喜爱这本书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因作者正表达了我所想表达的。一千个人喝同一杯茶能喝出一千种味道,而作者与我的茶感相近,读此书,有一种茶逢知己的感受。有人批判这本书辞藻堆砌,类似安妮宝贝,我想说的是,此类点评实在是玷污了此书,玷污了作者的茶品,甚至玷污了茶香。仔细研读,辞藻并非刻意的堆砌,而确实是品茶品出来的,我深有感悟。要说不足,终归是泛泛之谈,在散文中已算精品
  •     很一般
  •     让我们的眼眸、鼻翼、口吻与心情一起联袂上路,循着茶香,走问天涯,地头海角处,青青华盖那满枝头的春深,便是不老无忧,远离造化污染、沉沉稳稳一株茶了。
  •     不亏是从北大出来的
  •     文采好,又是懂茶的人。
  •     给爸爸买的,他很喜欢~
  •     酸得可以
  •     作者是博士,对茶有兴趣有研究,书中的图片比较丰富,是历史上有名的书法绘画,很是喜欢。
    这本书,比一般的收集起名作家写的与茶有关的文章集子,要好些。当然,是个人看法。
  •     茶是我喜爱,问茶让我更了解茶。 书中有许多的旧时书画,很漂亮,也是我喜欢的风格。并且书中透入作者也在天涯茶坊中逛,偶也是其中之一。
  •     书的实用性强,是孩子学习的好帮手。赞一个!
  •     很雜,不過雜也有雜的好處,知道了一些關於茶的小品,和有趣的話。入門之後看大概更有感覺吧,和字畫一起講有些怪怪的,可是,又很好看啊。
  •     太过矫情
  •     了解茶的一本不错的书
  •     了解了一些关于茶的知识
  •     喜欢,准备仔细拜读。
  •     在看第三遍,每每都有新的收获!爱茶人,真爱茶,真懂茶!
  •     算是一种个人茶文化。
  •     与秦燕春女史的文字相识,源与她的那本《袁氏左右》,行文资料详实见解独到,文字生涩与茶一般耐人回味。因此见其有新作问市,先睹为快。
    秦女史这本谈茶的著作,以女性特有的细腻的感受,谈了自己对茶的一些感受和体悟,文字率意通脱,豪爽处不让须眉,令人惊叹作者曾品过那么的茶,并且能形之于文字说出些道道。书中配以书画篆刻一些精美图片,并有适当文字点缀其下,据说这些图片皆出自秦女史亲手遴选,因此更显得修养是多方面的,不愧为《中国文化》的编辑。这是一本茶艺爱好者很值得一读的书。
    较为遗憾是,书中的一部分书画篆刻图片内容似乎与茶无关,似游离于茶的主题之外,相信在中华千年茶文化史中,找出几张切实与茶有关的图片,在网络媒体信息如此发达的今天应不是难事吧。
  •     封面设计和内容都很有禅意,老公很喜欢!
  •     热爱茶,热爱生活,热爱点滴!
  •     茶不好说,其实写得已经很不错,但有些隔,配图为诗画也无不可,也有些隔,可惜了。
  •     现代论茶的书中最好的一本
  •     三星半。好文笔。懂茶。
  •     按地方分类,几乎提到了各地的好茶,文字浅白易懂、有韵致,读来轻快。只是不甚爱作者所涉的主观议论。另发现,书中所提湖北茶,都未曾听闻,而若以年纪论,我现在应也到了喝乌龙的时候吧。
  •     书是正版,不错,下回再来~!
  •     休闲书籍,文学、艺术合二为一,养性,养心。
  •     爱喝茶者可以看。
  •     电子版比较好看
  •     很雅且轻松的书。
  •     很好的一本书,有自己的观点。
  •     我看了非常多的茶书,其中最有看头,最有素质和文化。最没有东拼西凑的的一本书!!尤其是爱湖南黑茶的人必读!!
  •     文字就如一本淡淡的清茶,袅袅而来
  •     秦燕春值得信赖~
  •     很有文化底蕴,让我们更多地了解茶文化。
  •     正在读,好书!
  •     茶我懂得不深,但紫砂壶我好歹懂些--作者对紫砂没入门呢.
  •     返璞归真
  •     是最近学习审茶的一本很好的补充教材,琴棋书画诗酒茶纂刻神马答作者都有所涉猎,另外作者还学过医,难得啊!
  •     作、作吧、作死。
  •     书很值得一看,跟茶相关的都有介绍,茶的种类,茶的诗词,印章很多,当下茶的各种缘由都有介绍。
  •     文字优雅,嚼之有物,纵横才情,发人幽思
  •     文字不错,里面配的图都是我素来喜欢的,难得。
  •     茶之于中国人从来并非矜贵矫情物事,饶是“文人茶”流行的斯文有宋,茶同时也是普济民情“等于米盐不可一日以无”的“开门七件事”之常品。一种素索淡淡、朴朴实实、与天地接引而外在于物欲人情的常态生命。
    茶并非只是人用以修身养性的道具——即使某些时刻可以充任这样的道具。
    茶自在那里。
    如今之世,茶的“品牌”很多,有名无名,难倒难在难以找到自自然然的、中上资质的、一张棉纸便可素面朝天的茶了。那些影响茶之生长的种种因素,那些环境的恶化与人力的造作,如此伤害到茶本
  •     文采着实斐然,不懂茶也读的很舒服。
  •     有经历有学问
  •     我喜欢的风格
  •     很好的书 闲暇看看很好 不错
  •     看了一小部分,了解一些茶的知识很不错。喜欢的东西会一直喜欢下去。
  •     杂文随笔,拼接的过程很有趣
  •     学到一点点
  •     很美的一本书,我很喜欢,在别人那里看到的,随手翻了翻,就不可抑制的爱上了它,回来立即就买了
  •     感觉非常好,值得细读
  •     很不错的一本书,作者对茶有一定的境界,喜欢。
  •     很一般,不是很喜欢
  •     这本书在书店看见就很喜欢,文笔优美图文并茂,几乎每一种茶都提到,都是个人的品茶心得
  •     三星半,牵强附会的地方不少;排版不好,配了很多莫名其妙的插图。文笔好,能学习到关于茶的知识。
  •     和想象的有差距,感觉很一般
  •     这真是一本非常好的书,茶,风俗,文化交融在一起,文笔清新,观点独特,令人爱不释手。书的装帧也很雅致,值得收藏。
  •     写的感觉是抄来的东西多,缺少品茶者自己独特的东西
  •     观点喜好很鲜明,引经据典很翔实。不过总感觉有点盛气凌人的的赶脚
  •     不同地方的茶,蕴育出不同地方人的性格
  •     多少事,无语莫问东风… 天道既茶道!
  •     写的很好,而且越发激起我跨考的热情...
  •     无感。
  •     能把味道写到可以感知很难
  •     很喜欢一个词“茶禅一味”。我觉得他不仅仅是一个词,而是一种生活状态,一种无欲无求的生活状态。一味禅宗精神。
  •     文笔细腻,以地域为切入点,从街头巷尾的寻常生活当中将厚重的茶文化娓娓道来,一方水土一方人,不同的地域酝酿了不同的人文,也酝酿了不同人文性格特征的茶,所谓茶道,其实就是简简单单普普通通且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一种生活方式。
  •     说句实话,很有意境
  •     略翻一二,作者好心态,文字如茶,清淡韵长,值得一读。。
  •     扫盲很好 循茶而行更妙 但最后三篇八股气说教气就略可惜
  •     淡雅、细腻,是我对这本书的最大感受,无论是内容还是封面印刷,处处都透着清新。值得慢慢品鉴。
  •     在多本书里提到同样的素材,作者未免太省事了。
  •     写得比想象中好,茶如禅,茶如人,把茶的性格写出来了~ ~我不懂品茶,但我附庸风雅
  •     作者功力不错滴,可读性赞一个。
  •     看别人介绍的,还没来得及看,应该OK
  •     昨天特地去了渡口书店,一眼看到,便喜欢上了
  •     购买价与网上不符 20.4元为什么?
  •     读此书时,最重要的感觉反倒不是茶的种种,而是作者对自己文笔的满意、对各式形容词的贪恋快要溢出来了,读还是可以读读的,也就是读读罢了。
  •     很不错的一本书,爱茶的人值得一读。
  •     值得看,学到不少有关茶知识,装帧的不错。
  •     茶是有出身、有经历、有归宿的生命。
  •     很好的书!评一下赚个积分,哈哈!!!
  •     文字和内容过于拘泥过于学究,缺乏可读性。
  •     最近一小段时间的睡前读物。很久没有闲时雅兴慢慢独自品茶了。望梅止渴罢。本书作者有深厚的古典情结,文风也雅致。穿插其间的书法篆刻也别有一番情韵,与茶事相得益彰。
  •     作者文笔挺好的,再好的文笔也奈何不了我战线拉了大半个月之后的索然无味不堪重负总之一句读不下去!
  •     任持自性,轨生物解。书内附的篆刻不错,装帧太糙是BUG,期待精装版
  •     了解了很多关于茶的知识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