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饕漫笔

当前位置:首页 > 烹饪美食 > 饮食文化 > 老饕漫笔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01-7
ISBN:9787108015235
作者:赵珩
页数:272页

章节摘录

  杏花春雨话冶春  说起扬州的点心,人们总会想起富春茶社。那里的杂花色包子、虾仁浇头的两面黄炒面、火腿干丝都令人难忘。下午两三点钟,富春已是人满为患,沏上一壶茶,叫一客杂花色或是一碗干丝,无论是在前厅还是后园,早些年吃的内容实质倒是一视同仁。到富春吃点心,点心是很精致的,只是环境喧嚣了些,尤其是品种最齐全的下午(富春上午也卖点心,但以蒸食为主,如大包、杂色包、千层油糕等),座无虚席,过卖穿梭,只能是听而不闻,视而不见,注意力全在味觉上。富春名为茶社,茶在其次,在这种环境中哪里谈得到品茗,我想茶的作用只是为了冲淡口中的油腻罢了。如果真为喝茶,只有在冶春茶社才能做到名符其实。从城北的梅花岭畔史公祠西行,沿河不远即是冶春园。  城北自清代以来,一向是扬州最佳胜之地,据清人李斗的《扬州画肪录》记载,自天宁寺至虹桥一带,茶肆甚多,最著名的有“且停车”、“七贤居”等。清明前后,游人如织,正所谓“杨柳绿齐三尺雨,樱桃红破一声萧,处处住兰桡”一带。  冶春茶社是临水而筑的草庐水榭,三面环水,倚窗凭栏,水光树色尽收眼底。窗外的河不宽,但可直通到瘦西湖的虹桥,偶尔有小船驶过,划破水面的平静。河的两侧树木葱宠,冶春草庐掩映其中。冶春与闹市近在咫尺,一水之隔,两个世界,真可以说是闹中取静了。  说是杏花春雨,未免早了一些,冶春最好的季节,当在仲春之后绿肥红瘦时。这时江南的新茶刚刚摘下运到,于是冶春门口会立上一块“新茶已到”的牌子,言简意赅,胜于多少广告文字。冶春的茶是好的,在我的印象中,品种并不多,档次亦无高下之分,一律是用带盖的瓷杯沏的,不同于时下一些以“茶文化”为号召的茶艺馆、茶楼,意在茶道、美器上作文章,冶春倒是更为贴近生活些。清茶沏开后,茶叶约占了杯子的三分之二,两三口后即要续水,一只藤皮暖壶是随茶一起送来的,不论喝多少,坐多久,水是管够的。茶叶确是刚刚采撷下的,碧绿生青,一两口后,齿颊清香,心旷神怡。  四到扬州,除了1966年是在隆冬之外,另外三次都是在水木清华的春天。这三次都到冶春喝茶,大概在那里消磨过五六个下午,几乎每次都赶上春雨霏霏。透过敞开的轩窗,眼前一片湿润的绿,有时是时下时停的雨,有时是似雨似雾的烟。冶春比富春要清静得多,无论什么时间,大多是三分之一的桌子有人占据,且老者居多,或边品茗边阅读书报,或对弈手谈,绝无喧闹之感。四周树木间的鸟语雀鸣不绝于耳,闭目聆听,淅沥的雨声和小船划过的桨声也清晰可辨。  冶春也卖点心,大多是在下午,其品种与富春茶社相比,差得是太远了,大约只有两三种,简单而平民化,质量却很好。最有名的要算是黄桥烧饼和淮扬烧麦了。黄桥烧饼是现做现卖,甜咸两种,甜的是糖馅,咸的是葱油。淮扬烧麦以糯米为馅,有少许肥瘦肉丁和冬菇,皮薄如纸,晶莹剔透。扬州人喜食荤油,馅是重油的。淮扬烧麦比北方的三鲜烧麦个头大,又以糯米充之,加以重油,是不宜多吃的,作为下午的点心,两三个足矣。冶春茶客吃点心的时间,总在午后三四点钟,一杯清茶喝得没了味道,意兴阑珊,腹中略有饥意,于是要上一只黄桥烧饼和两个淮扬烧麦,恰到好处。这时已近黄昏,小雨初歇,便可以择路而归了。   ……

媒体关注与评论

  赵珩的《老饕漫笔》是文坛宿将的主题回忆。文笔清淡含蓄,文品平实端庄,颇有“粤菜”之风。书中记录的,或人或事或风物或名胜或花絮或掌故,一概与吃相关。它用平实的语调钩沉与饮食相关的方方面面,却并不拔高,非将口腹之欲升华为文化精粹。“在大块朵颐之时,谁想到什么‘文化’?名人中馋人大抵如此,而那些专谈文化、专去发掘文化的人,功夫在吃外,够不上馋人,大多是些想当名人的凡人”

内容概要

  赵珩,1948年出生,现任北京燕山出版社编审、总编辑,北京史研究会理事,从事文化史、北京史研究,著有《老饕漫笔》、《彀外谭屑》等。

书籍目录


自序
闽北光饼
杏花春雨话冶春
说糟
饮料琐谈
忆吉士林
被异化了的蒙古烤肉
蜜汁红苕
老麦的粽子
中山公园的藤萝饼
九华春笋
辉县吃海参
郑宅肉松
早茶、早点种种
第一次喝豆汁儿
闲话伊府面
中山食禾虫
北海的三处茶座
忆灶温
金华烧饼与宁波苔条
西安稠酒与泡馍
豆腐干絮语
漫话食鸭
康乐三迁
“堂倌儿”的学问
镇江端午鲥鱼肥
油酥饼热萝卜香
曹溪圣水南华佛茶
从法国面包房到春明食品店
东江盐�鸡
俄国老太太
塔尔寺酸奶
台北饮撰一瞥
中秋话月饼
药羹鲈脍的寂寞
忆华宫
从“看戏也是读书”
说到“治大国如烹小鲜”
镜泊鱼米
西瓜的退化与变种
川戏与川菜
家厨漫忆
“何山药”与爆肚满
也说名人与吃
说恶吃
食单琐话
短订杂忆
后记

编辑推荐

  饕餮本为人所不齿的“好吃鬼”,但苏轼却曾以之自居,并作《老饕赋》:“盖聚物之夭美,以养吾之老饕。”,从此“老饕”遂成追逐饮食而又不失其雅的文士的代称。这些文士不但善于品味饮食,甚至不乏擅长烹饪者,什么“东坡肉”、“潘鱼”、“谭家菜”……真可谓不胜枚举。古代的暂且不说,现代的梁实秋先生、王世襄先生、汪曾祺先生以及本书作者赵珩先生皆是此道高手。。。(因三联盘点,缺货一月,今天新到货!)

作者简介

饕餮本为人所不齿的“好吃鬼”,但苏轼却曾以之自居,并作《老饕赋》:“盖聚物之夭美,以养吾之老饕。”,从此“老饕”遂成追逐饮食而又不失其雅的文士的代称。这些文士不但善于品味饮食,甚至不乏擅长烹饪者,“东坡肉”、“潘鱼”、“谭家菜”……可谓不胜枚举。古代的暂且不说,现代的梁实秋、王世襄、汪曾祺以及这本书的作者赵珩,皆是此道高手。
《老饕漫笔》是文坛宿将的主题回忆。文笔清淡含蓄,文品平实端庄,颇有“粤菜”之风。书中记录的,或人或事或风物或名胜或花絮或掌故,一概与吃相关。它用平实的语调钩沉与饮食相关的方方面面,却并不拔高,非将口腹之欲升华为文化精粹。

图书封面


 老饕漫笔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2条)

  •     传承,饮食绝对算得上一个民族或一群生活在同一阶段人们的最重要记忆与文化!老饕是一部忆历史美食文化的不错之作,向我们这些年轻人讲述了真正的饮食文化.今天的社会已经被速食文化冲击的不堪入目年轻人应该应该有义务知道前辈当年的美食,加以传承!!!
  •     作者属于家底足的。多少年过来,脑萎缩胃囊下垂,可这两者挂钩的感受就源源不断了,是为滋味。看一个老人回首前尘,吁吁叨叨地谈小时侯,谈家里的厨子们,轻松的沉重,历史沉淀成一块道具砖。轻轻一捏就成了齑粉。笑一笑,牙没了。
  •     当当上特价,随手买来的,竟是那样的称心。老一代的文人们骨子里的精致劲儿只能在书里慢慢的揣摩了。书里的小文都很平实却有滋有味,不是那种刻意的精深,却处处透着深邃的文化味道。对于吃,底子厚的人当时如此吧,要懂得材料,懂得做法,因时因势,更要懂得吃背后的历史和文化的传承。

精彩短评 (总计55条)

  •     一本好书。还是不错的
  •     现时饭店里的菜肴精美程度应该远胜于多年前。但,我们却再无法如此印象深刻得记住那些曾经在当下令我们惊艳的美味。
  •     赵珩是文人雅士,唐鲁孙是纨绔子弟!
  •     聊吃的文章总是很能看进去的,特别与作者童年回忆有关的时候,带些人情味在里面。想想以后某天我也会掰着手指数在布村哪里哪里吃到过很赞的蜗牛巧克力和华夫饼,韩餐日料巴西烤肉,再带点当时游人的心情,不知道能不能写得这样好
  •     本以为作者出身显赫,自幼见多识广,书中必定对精致佳肴如数家珍,但没想到的是文笔朴实诚恳,对于日常饮食的历史变迁叙述得详尽有趣,兼杂戏曲知识,历史文化。果真大家风范。
  •     不差,就是官架子大。
  •     吃得好是一种人生态度。 有钱也好没钱也好,吃货的多巴胺腺体一定都是hard on的。
  •     如今市面上饭店里好吃的东西越来越少,只能看书过过瘾了。
  •     赞!原以为是刻意造出来的漫不经心,但越往里读越有一种渗透感,真是犹如炖汤一样不到火候感受不到饿意,火候一到滋味满溢出来那种感动就无法平复了。序尤其喜爱。唯一不足是排版,看着食材做法的时候眼睛疼真不是一种享受
  •     东安市场已经过两度拆建,今天的新东安市场已是现代化的大型商厦,市场的位置也稍有变化,在它的坐标上,再也找不到十字街的位置。但四十多年前的东安市场十字街,那个灯火辉煌,喧嚣热闹,四季飘香的所在,仍然常常地出现在我的梦中,一切如故,是那样的真切……
  •     有味道有温度的文字,很地道的老饕。可算经典。
  •     因为好吃所以喜欢谈吃的随笔
  •     要是有配图就好了 第一篇就是最近才知道的光饼
  •     作为一本讲美食的书,总是端着放不开,我这种吃货看了都不觉得馋,失败~
  •     见识广博,文字略平常(比较一下王世襄所写即知)。
  •     非常棒的怀旧之作
  •     睡前看得好馋,老想着自己要去吃什么什么的,两种饼最先吃到。特别是闽北光饼,吃到的朋友都说出乎意料地好吃!
  •     上个世纪的美食家真的必须要是个有钱人,这本书里不仅有美食还有上个世纪的人情,好遗憾里面很多店现在都不复存在了☹️但是还是会想要吃菠萝汁烤肉(不知道为什么这个记得最清楚了)
  •     丙申年廿五歲生辰承宋純一雅贈。
  •     第一版,封面老北京街景,那个比较赞
  •     一开始看的时候特别羡慕这种享受生活的劲儿,也只有那个生长环境,衣食无忧,才能这般享受与体会吧。忙碌在工作中的我估计是没办法体会的,哪怕有这心,但是从小养成的环境已经不会再更改了。
  •     三联出品必属精品
  •     前朝破落的大户人家还有好厨子 ,势必被副总理抢走。没像宋太宗那样算客气了。
  •     吃货进阶美食家吧。。。好像写北京的东西偏多一些。。。
  •     出奇的有趣 喜出望外
  •     标题就透着“你看起来很好吃的样子”。功效类似于健胃消食片,佐饭佳品。既有饮食掌故,亦有社会名流的八卦,寥寥几笔提及,窥到一点尚未散尽的时代风烟。很巧,前些天看《奇石》正看到作者如何一点点寻访陈梦家先生在文革中的惨痛际遇,一转头不期然看到《老饕漫笔》提及一点与陈梦家的旧事,简直像是当头一刀,心情难以言表。
  •     比起梁实秋和汪曾祺我更喜欢赵珩
  •     总归都是看到的世事变迁 物是人非
  •     文字比较没有感觉,内容还算有意思
  •     写的散而广,是一老饕。增广见闻佳品。
  •     特别多好吃的~老饕的大众点评
  •     作者应当是北京人吧,所以提到了不少北京的老店。不过到底是老饕,自然要涉及天南海北的美味。看完很想家。
  •     怀旧气息、老北京文化云集的一本美食随笔集。作者以其实是以食物或者饭馆为切入,更侧重时光变迁、风物变化、经典不在、古人不在的感慨。相比于作者写书的时代(21世纪初),作者年轻时代的中华大地显然更具有古风,当然也更适合他们这些文人墨客品尝美食,展现情怀。中国在90年代依赖,急速的变化,剧烈的震荡,翻腾的洗牌,可以说代表了一种文化的颠覆——每个人似乎都有尝试梦想的权力,饕餮盛宴不再是大户人家的专利,精致点心也日渐往常。
  •     挺好玩的,可以看到大户人家对于吃食的研究与追求,同时最喜欢看的部分还是各种民俗的描写,像是回到了过去。
  •     不错!
  •     大部分都可以吃,但不会吃,更少的就是还可以写。作者无疑是饕餮中的佼佼者。笔下的那些打杂的、主厨都有鲜明的个性。另外看到作者为川菜正名好感动啊啊。
  •     戒奢吃 纵酒
  •     吃在中国
  •     抱歉,无甚感觉。大概是他谈吃而我在想怎么做吧——“吃”是最没技术含量的事,唯有“情怀”二字聊以支撑
  •     不错,就是有点学究气,作者不太敢说话。
  •     平静从容,娓娓道来
  •     说掌故大于讲吃食~说法皆有出处,很长见识。另:果然三代富贵而知饮食啊。能当真老饕的,都是世家子弟高门大户,诗书继世长
  •     如果没有那些地名和人名,就索然无味了吧,然而有,所以底蕴厚重。喜欢《老麦的粽子》、《豆腐干絮语》、《俄国老太太》、《西瓜的退化与变种》、《家厨漫忆》、《何山药与爆肚满》,因为其中蕴含浓厚的人情味。
  •     一个吃牵扯多少故事~比现在好多自称饮食文化的书有意思多了~
  •     闲散的看
  •     饮食类的随笔也看过一些,最爱这本,味中有境。尤爱西子湖畔的莼羹鲈脍,九华山中的仲春鲜笋,冶春茶社的杏花春雨,老北京街巷的失落美味。
  •     所谓“民以食为天”,虽只是关于饮食的随笔,确实极为生动的社会生活史。
  •     单纯写吃的部分,不过尔尔。倒是作者回忆童年的那几篇尤其好。
  •     这种功底深厚的人写的饮食文化书看着才更过瘾,而且作者出身显赫,见多识广,文笔风格大气不说,写的食物精致讲究,美食中见人文历史,还跟着了解了不少戏曲知识。一边读一边还得斟酌思考,读完只有敬仰,以及找机会要再重温一遍。
  •     适合晚上看,
  •     看这本书才理解什么叫真正的饮食文化
  •     读来垂涎三尺
  •     知识分子的餐桌。很有意思的一本书,里面有些介绍北京西餐厅流变的史料非常有趣。
  •     不要晚上读,饿
  •     钟鸣鼎食的家世,远超现在市面上的美食家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