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文化

当前位置:首页 > 烹饪美食 > 茶酒饮料 > 中国茶文化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7
ISBN:9787510801020
作者:王玲
页数:273页

章节摘录

第一编中国茶文化形成发展的概况第一章 两晋南北朝士大夫饮茶之风与茶文化的出现一、汉代文人与茶结缘茶以文化面貌出现,是在两晋南北朝。但若论其缘起还要追溯到汉代。茶成为文化,是从它被当作饮料,发现了它对人脑有益神、清思的特殊作用才开始的。中国从何时开始饮茶众说不一。有的说自春秋,有的说自秦朝,有的说自汉代。目前,大多数人认为,自汉代开始比较可考。根据有三:第一,有正式文献记载。这从汉人王褒所写《僮约》可以得到证明。这则文献记载了一个饮茶、买茶的故事。说西汉时蜀人王子渊去成都应试,在双江镇亡友之妻杨惠家中暂住。杨惠热情招待,命家僮便了去为子渊酤酒。便了对此十分不满,跑到亡故的主人坟上大哭,并说:“当初主人买我来,只让我看家,并未要我为他人男子酤酒。”杨氏与王子渊对此十分恼火,便商议以一万五千钱将便了卖给王子渊为奴,并写下契约。契约中规定了便了每天应做的工作,其中有两项是“武阳买茶”,“烹茶尽具”。就是说,每天不仅要到武阳市上去买茶叶,还要煮茶和洗刷器皿。这张《僮约》写作的时间是汉宣帝神爵三年(公元前59年),是西汉中期之事。我国茶原生地在云贵高原,后传人蜀,四川逐渐成为产茶盛地。这里既有适于茶叶生长的土壤和气候,又富灌溉之利,汉代四川各种种植业本来就很发达,人工种茶从这里开始很有可能。《僮约》证明,当时在成都一带已有茶的买卖,如果不是大量人工种植,市场便不会形成经营交易。汉代考古证明,此时不仅巴蜀之地有饮茶之风,两湖之地的上层人物亦把饮茶当作时尚。值得注意的是,最早开始喜好饮茶的大多是文化人。王子渊就是一个应试的文人,写《凡将篇》讲茶药理的司马相如更是汉代的大文学家。在我国文学史上,楚辞、汉赋、唐诗都是光辉的时代。提起汉赋,首推司马相如与扬雄,常并称“扬马”。恰巧,这两位大汉赋家都是我国早期的著名茶人。司马相如曾作《凡将篇》、扬雄作《方言》,一个从药物,一个从文字语言角度:都谈到茶。有人说,著作中谈到茶,不一定饮茶。如果说汉代的北方人谈茶而不懂茶、未见茶、未饮茶尚有可能,这两位大文学家则不然。扬雄和司马相如皆为蜀人,王子渊在成都附近买茶喝,司马相如曾久住成都,焉不知好茶?况且,《凡将篇》讲的是茶作药用,其实,药用、饮用亦无大界限。可以说会喝茶者不一定懂其药理,而知茶之药理者无不会饮茶。司马相如是当时的大文人,常出入于宫廷。有材料表明汉代宫廷可能已用茶。宋人秦醇说他在一位姓李的书生家里发现一篇叫《赵后遗事》的小说,其中记载汉成帝妃赵飞燕的故事。说赵飞燕梦中见成帝,尊命献茶,左右的人说:赵飞燕平生事帝不谨,这样的人献茶不能喝。飞燕梦中大哭,以致惊醒侍者。小说自然不能做信史,《赵后遗事》亦不知何人所作,但人们作小说也总要有些踪影。当时产茶不多,名茶更只能献帝王,这个故事亦可备考。司马相如以名臣事皇帝,怎知不会在宫中喝过茶?况且,他又是产茶胜地之人。相如还曾奉天子命出使西南夷,进一步深入到茶的老家,对西南物产及风土、民情皆了解很多。扬雄同样对茶的各种发音都清楚,足见不是人云亦云。所以,历代谈到我国最早的饮茶名家,均列汉之司马、扬雄。晋代张载曾写《登成都楼诗》云:“借问扬子舍,想见长卿庐”,“芳茶冠六情,溢味播九区。”故陆羽写《茶经》时亦说,历代饮茶之家,“汉有扬雄、司马相如”。其实,从历史文献和汉代考古看,西汉时,贵族饮茶已成时尚,东汉可能更普遍些。东汉名士葛玄曾在宜兴“植茶之圃”,汉王亦曾“课僮艺茶”。所以,到三国之时,宫廷饮茶便更经常了。《三国志·吴书·韦曜传》载:吴主孙皓昏庸,每与大臣宴,竟日不息,不管你会不会喝,都要灌你七大升。韦曜自幼好学,能文,但不善酒,孙皓暗地赐以茶水,用以代酒。蜀相诸葛亮与茶有何关系史无明载,但吴国宫廷还饮茶,蜀为产茶之地,当更熟悉饮茶。所以,我国西南地区有许多诸葛亮与茶的传说。滇南六大茶山及西双版纳南糯山有许多大茶树,当地百姓相传为孔明南征时所栽,被称为“孔明树。”据傣文记载,早在一千七百多年前傣族已会人工栽培茶树,这与诸葛亮南征的时间也大体相当。可见,孔明也是个茶的知己。饮茶为文人所好,这对茶来说真是在人间找到了最好的知音。如司马相如、扬雄、韦曜、孔明之类,以文学家、学问家、政治家的气质来看待茶,喝起来自然别是一种滋味。这就为茶走向文化领域打下了基础。尽管此时茶文化尚未产生,但已露出了好苗头。一、两晋南北朝的奢靡之风与“以茶养廉”中国茶文化确实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它一开始出现就不同凡响。现在一提起茶文化,有人立即想起明清文人在茶室、山林消闲避世之举,或者清末茶馆里斗蛐蛐的八旗子弟、遗老遗少。其实,茶文化产生之初便是由儒家积极人世的思想开始的。两晋南北朝时,一些有眼光的政治家提出“以茶养廉”,以对抗奢侈之风,便是一个明显的佐证。我国两汉崇尚节俭,西汉初,皇帝还乘牛车。东汉国家已富,但人际交往和道德标准,仍崇尚孝养、友爱、清廉、守正,士人皆以俭朴为美德。东汉人宋弘家无资产,所得租俸分赡九族,时以清行著称。宣秉分田地于贫者,以俸禄收养亲族,而自己无石米之储。王良为官恭俭,妻子不入官舍,司徒吏鲍恢过其家,见王良之妻布衣背柴自田中归。尽管在封建社会中这样的官吏是少数,王公贵族也很奢侈,但整个社会风气仍以清俭为美。汉末与三国虽门阀日显,但尚未尽失两汉之风。故曹操虽有铜雀歌舞,仍要做出点节俭的姿态,“亲耕籍田”,并临逝遗言:以时服人殓,墓中不藏珍宝。两晋南北朝时尚大变。此时门阀制度业已形成,不仅帝王、贵族聚敛成风,一般官吏乃至士人皆以夸豪斗富为美,多效膏粱厚味。晋初三公世胄之家,有所谓石、何、裴、卫、荀、王诸族,都是以奢侈著名。《晋书》卷三十三载,何曾性奢,“帷帐车服,穷极绮丽,厨膳滋味,过于王者”,每天的饮费可达一万钱。何曾之子何邵更胜乃父,一天的膳费达两万。任凯看着不服气,一顿饭就花万钱,还说:没什么可吃的,无法下筷子。石崇为巨富,庖膳必穷水陆之珍,以锦为障,以蜡为薪,厕所都要站十几个侍女,上一趟厕所就要换一套衣服。贵族子弟,闲得无可奈何,以赌博为事,一掷百万为输赢。玩够了又大吃大嚼,乃至“贾竖皆厌粱肉”。东晋南北朝继承了这种风气。南朝梁武帝号称“节俭”,其弟萧弘却奢侈无度。有人告发萧弘藏着武器,梁武帝怕他作乱,亲自去检查,看到库内皆珍宝绮罗,还有三十间专门用来储存钱币,共有钱三亿以上。在这种情况下,一些有识之士提出“养廉”的问题。于是,出现了陆纳、桓温以茶代酒的故事。《茶经》和《晋书》都曾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东晋时,陆纳任吴兴太守,将军谢安常欲到陆府拜访。陆纳的侄子陆椒见叔叔无所准备,便自作主张准备了一桌十来个人的酒馔。谢安到来,陆纳仅以几盘果品和茶水招待。陆椒怕慢怠了贵客,忙命人把早已备下的酒馔搬上来。当侄子的本来想叔叔会夸他会办事,谁知客人走后,陆纳大怒,说:“你不能为我增添什么光彩也就罢了,怎么还这样讲奢侈,玷污我一贯清操绝俗的素业!”于是当下把侄儿打了四十大板。陆纳,字祖言,《晋书》有传。其父陆玩即以蔑视权贵著称,号称“雅量宏远”,虽登公辅,而交友多布衣。陆纳继承乃父之风,他做吴兴太守时不肯受俸禄,后拜左尚书,朝廷召还,家人问要装几船东西走,陆纳让家奴装点路上吃的粮食即可。及船发,“止有被袱而已,其余并封以还官”。可见,陆纳反对侄子摆酒请客,用茶水招待谢安并非吝啬,亦非清高简慢,而是要表示提倡清操节俭。这在当时崇尚奢侈的情况下很难得。与陆纳同时还有个桓温也主张以茶代酒。桓温既是个很有政治、军事才干的人,又是个很有野心的人物。他曾率兵伐蜀,灭成汉,因而威名大振,欲窥视朝廷。不过,在提倡节俭这一点上,也算有眼光。他常以简朴示人,“每宴惟下七奠拌茶果而已。”他问陆纳能饮多少酒,陆纳说只可饮二升。桓温说:我也不过三升酒,十来块肉罢了。桓温的饮茶也是为表示节俭的。南北朝时,有的皇帝也以茶表示俭朴。南齐世祖武皇帝,是个比较开明的帝王,他在位十年,朝廷无大的战事,使百姓得以休养生息。齐武帝不喜游宴,死前下遗诏,说他死后丧礼要尽量节俭,不要多麻烦百姓,灵位上千万不要以三牲为祭品,只放些干饭、果饼和茶饮便可以。并要“天下贵贱,咸同此制”,想带头提倡简朴的好风气。这在帝王中也算难得。以茶为祭品大约正是从此时开始的。我们看到,在陆纳、恒温、齐武帝那里,饮茶已不是仅仅为提神、解渴,它开始产生社会功能,成为以茶待客、用以祭祀并表示一种精神、情操的手段。当此之时,饮茶已不完全是以其自然使用价值为人所用,而且已进入精神领域。茶的“文化功能”开始表现出来。此后,“以茶代酒”,“以茶养廉”,一直成为我国茶人的优良传统。

前言

《中国茶文化》一书写作于20世纪80年代末,于1992年由中国书店正式出版。此后,在三四年中连续印刷了五次。承蒙广大读者抬爱,给了我许多鼓励。然而,越是得到鼓励,越感到诚惶诚恐。这并非是故作谦词,实在是发自心底的感觉。因为,我的本行本来是进行北京史的研究,那时我们正在编写十卷本的大型学术专著《北京通史》,我除了自己分工的卷次外,还要协助主编做些组织和学术构架方面的事务。这样,便要把历史从头到尾的学习、思考。于是便激发了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极大兴趣。在这个过程中,我觉得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有很大不同,其中一点便是“以物载道”,而并非像西方那样,把物质与精神严格分开或对立。比如中国的茶文化、酒文化、园林文化等,皆是如此。于是,.便想选一种来探讨,做一种尝试。恰好单位的工作完成得早一些,便抽空“反串”,开始研究茶文化。说实在话,那时我还很少喝茶,既不懂茶叶的制作、品质,更不懂经营销售,说我是“茶人”实在惭愧。但搜集资料,进行考察,一年下来居然被这茶文化所震撼,脑海中总是挥之不去。于是决定写一本小书,厘清它的脉络,找到它的核心。就这样,书写出来了,但总感觉不满意。假如让我再写一遍,我想,我会用更为通俗的语言和更加简洁的结构,写得更生动一些,更符合大众的口味。用通俗语言表达深刻的內容其实是最难的。正因为这种功力不够,加上当时的材料有限,所以留下了不少遗憾。此后总想修改,但事务缠身,无暇去做,只好与出版社商量,暂时先不再印刷了。这样一来,便几次发现在南方出现盗版,也是无可奈何之事。此次九州出版社希望再版,本来是一次弥补缺憾的机会。但事隔十八年,当时是天命之年,如今已是古稀之人,况且时间又很紧迫,难以逐章修改。于是想了个懒办法,将增补內容全部放于原书之后,原来的内容基本未动。这样做虽然仍留下原书粗糙和疏漏的痕迹,但总算对读者的厚望有个交代。

媒体关注与评论

茶道的意思,用平凡的话来说,可以称做“忙里偷闲,苦中作乐”,在不完全的现世享乐一点美与和谐,在刹那间体会永久。  ——周作人《雨天的书》山堂夜坐,汲泉煮茗。至水火相战,如听松涛。倾泻入杯,云光滟潋。此时幽趣,故难与俗人言矣。  ——(明)罗廪《茶解》品饮佳时访友初归风日晴和轻阴微雨小桥画舫茂林修竹课花责鸟荷亭避暑小院焚香酒阑人散儿辈斋馆清幽寺观名泉怪石  ——(明)许次纾《茶疏》

内容概要

王玲,女,1937年生,河北曲阳人。1960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现为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北京史研究会会长、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理事。主要从事北京史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是大型学术专著十卷本《北京通史》的主要组织者之一。著有《中国茶文化》、《北京通史·辽代

书籍目录

《中国茶文化》增订版小序绪论 中国茶文化的含义、范畴与研究方法第一编 中国茶文化形成发展的概况 第一章 两晋南北朝士大夫饮茶之风与茶文化的出现   一、汉代文人与茶结缘   二、两晋南北朝的奢靡之风与“以茶养廉”   三、两晋清谈家的饮茶风气   四、南北朝的宗教、玄学与饮茶风尚 第二章 唐人陆羽的《茶经》与中国茶文化的形成    一、唐代茶文化得以形成的社会原因    二、茶圣陆羽    三、陆羽的《茶经》及唐人舛茶文化学的贡献 第三章 宋辽金时期茶文化的发展    一、五代继唐开宋,文士茗饮别出新格    二、宋代贡茶与宫廷茶文化的形成    三、宋人斗茶之风及对茶艺的贡献    四、宋代市民茶文化的兴起    五、辽金少数民族对茶文化的贡献 第四章 元明清三代茶文化的曲折发展    一、元代茶艺的简约化是对宋代“败笔”的批判    二、明人以茶雅志,别有一番怀抱    三、晚明清初士人茶文化走向纤弱    四、清末民初茶文化走向伦常日用第二编 中国茶艺与茶道精神 第五章 中国茶艺(上)——艺茶、论水    一、艺茶    二、论水 第六章 中国茶艺(下)——一茶器、烹制、品饮与品茗意境    三、茶器    四、紫砂陶壶与制壶专家    五、烹制与品饮    六、品饮环境 第七章 儒家思想与中国茶道精神   一、中庸、和谐与茶道   二、中国茶道与乐感文化   三、养廉、雅志、励节与积极入世   四、礼仪之邦说茶礼 第八章 老庄思想对茶文化的影响及道家所作的贡献    一、天人合一与中国茶文化中包含的宇宙观    二、道家茶人与服食祛疾    三、老庄思想与茶人气质  第九章 佛教中国化及其在茶文化中的作用    一、佛道混同、佛玄结合时期的“佛茶”主要为了养生、清思    二、中国化的佛教禅宗的出现使佛学精华与茶文化结合.    三、《百丈清规》是佛教茶仪与儒家茶礼结合的标志第三编 茶文化与各族人民生活 第十章 民间茶艺古道撷英    一、《茶经》诞生地,湖州觅古风    二、“功夫茶”中说功夫    三、茶树王国寻古道 第十一章 从民俗学角度看民间饮茶习俗的思想内涵    一、“以茶表敬意”与礼仪之邦    二、汉民族的婚俗与茶礼    三、少数民族婚俗中的茶    四、丧俗、祭俗与茶仪        五、饮茶与“家礼” 第十二章 区域文化与茶馆文明    一、唐宋城市经济的繁荣与市民茶文化的兴起    二、巴蜀文化与四川茶馆    三、吴越文化与杭州茶室    四、天津茶社、上海孵茶馆与广东茶楼 第十三章 北京人与茶文化    一、紫禁城里话茶事    二、北京茶馆文化    三、从北京的茶园、茶社看传统文化向现代文明的演进 第十四章 边疆民族茶文化    一、云贵巴蜀茶故乡,古风宝地问茗俗    二、历史悠久内容丰富的藏族茶文化    三、高山草原话奶茶    四、满族对茶文化的贡献第四编 茶与相关文化 第十五章 茶与诗    一、从酒领诗队到茶为诗魂——从汉至唐茶酒地位的变化    二、宋人的茶诗、茶词、茶赋    三、元明清及当代茶诗 第十六章 茶画、茶书法   一、历代茶画代表作   二、中国荼画中蕴涵的哲理   三、茶书法 第十七章 茶的谣谚、传说与茶歌、茶舞、茶戏    一、茶的故事与传说    二、茶谚       三、茶歌、茶舞、茶戏第五编  中国荼文化走向世界 第十八章 茶在东方的传播与亚洲茶文化圈    一、中国茶早期外传与调饮文化及乳饮文化体系    二、中国茶向日本、朝鲜的传播    三、中国茶传入南亚诸国    四、亚洲茶文化圈的形成及其重大意义 第十九章  日本茶道、朝鲜茶礼与中国茶文化之比较    一、日本茶道的形成与演变    二、中国荼文化与日本荼道对比    三、朝鲜茶礼与中国儒家思想   第二十章 中国茶向西方的传播与欧美非饮茶习俗    一、茶向西方的传播与茶之路的形成    二、英法诸国饮茶习俗    三、前苏联各民族饮茶习俗    四、美洲、非洲国家饮茶习俗附录  一、从佛道玄杂糅与南朝“剡溪现象”看中国茶道的哲学源头  二、从法门寺出土宫廷茶具引发的几点思考  三、中国茶文化与酒文化之比较研究  四、时代呼唤茶文化精神

编辑推荐

《中国茶文化》:共饮良友清风明月纸帐楮衾竹床石枕名花琪树。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之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的尘梦。

作者简介

《中国茶文化》不仅全面地介绍了中国茶文化形成、发展的历史过程,而且从哲学层面论述了其由技而艺,由艺而道的核心精神,以及儒、道、佛各家的茶文化特点和思想。 出版以来受到广大读者欢迎,连印数版,被读者称为“茶道、茶艺、茶文化入门的基本读物”和“中国茶文化的理论性著作”。

图书封面


 中国茶文化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101条)

  •     这本也不错,就是高深了点,但是很详细,要慢慢研究了
  •     还行,多看点还是好的
  •     学术性与可读性合一的著作,值得仔细品读。强烈推荐。
  •     喜欢。全面的阐述了中国茶文化
  •     初中,晔晔送的书
  •     品茶如品人、茶品如人品
  •     书中的文字,让我更加了解了茶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感觉到了茶世界蕴藏着很多知识
  •     通过此书的讲解,了解茶文化的历史,对茶有一定深刻认识。
  •     茶文化,博大精深,这本书蜻蜓点水,但内蕴无穷,实在是一本不可多得万万不可错过的一本上品之书啊!
  •     很全面的一本书,关于茶的每一个延伸面都写到了
  •     内容蛮仔细的,没事可以当了解中国茶文化
  •     本书对茶文化的历史发展、茶艺以及儒、道、佛对茶文化的影响都有很好的阐述。
  •     这本书是先在图书馆借阅的,读完后发现不得不收藏。从中可以获得很多关于茶与历史的知识。
  •     如果从历史角度了解了解还可以!
  •     了解茶文化的好书
  •     经典的茶文化专著,终于又再版了,难得弄到啊,绝对不会让人失望。
  •     很喜欢,正是我想要的。
  •     不错~
  •     朋友介绍的,听说很好,希望对自己有帮助!
  •     对中国的茶文化做了深入的了解
  •     包装很精美,纸质也不错,内容挺丰富的,还没仔细看,准备好好品读一下
  •     从当当看到这本中国茶文化的时候,发现这本书竟然重版的好几次,料想应该不会是赝品,因为本人生活在茶文化极度泛滥的广东潮汕地区,所以抱着疑惑的态度买下本书。就本书的体例而言,应该可以判断出来作者对中国茶文化的研究应该是下了一番功夫的(犹如广东潮汕地区的“功夫茶”)。首先言简意赅的描写中国茶文化的发端以及在中国各个时代的发展情况,给人一目了然的感觉;第二讲中国茶艺和茶道精神,由于本书的内容限制(文化),所以作者没有过多的论述,只是讲了与文化有关的一些内容,给人意犹未尽的感觉;第三描写茶与我国各族人民生产生活的关系,立意高、着点低,点到即止、恰到好处。最后讲中国茶的外传与世界其他文化的关系。总体而谈,这是一本很不错的书籍,可作为了解中国茶文化的入门书。当然本书还是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和读者群的,读本书的人最好是文史类出身的人,或者是历史、民俗爱好者,科班出身对文史没有兴趣的人就不要凑热闹了,毕竟本书还是比较贵的(将近30元)。还是顶一个!
  •     翻翻还是可以的……
  •     这本书是我所见的难得的有深入的茶文化专著,适合做研究的人用。但是书的文字又不晦涩,娓娓道来。很有价值的一本书!
  •     还不错,适合对茶艺茶道感兴趣的朋友,介绍很全面,但是对茶道的具体过程介绍很笼统。。
  •     内容很丰富,值得一买。这是我们选修课的书本,看来真能学习到一些知识
  •     此書僅供參考。作者對茶瞭解有限,很辛苦地搜集了大量資料,可惜文筆很差,體會又不夠,東拼西湊,成了一本太勉強的書。
  •     从茶的起源 文人与茶 书中详细的描写了茶中所蕴含的中华文化 以茶为载体 突出了中华文明精神 茶禅一味的感受
  •     内容比较多,适合闲暇时慢慢看,一下看了觉得比较枯燥无味。
  •     这本书看下来并不轻松,因为作者好像在写论文一般,许多地方带有明显的学究气息。也许我是买来当做放松的书籍看的,跟预期有些差别。不过话说回来,书籍总体感觉知识量非常大,作者非常钻研此方面的学识,非常严谨的。作者为我们梳理了一个中国茶文化的脉络,让我们对于茶文化有个宏观上的认识,对于每个阶段的相关东西有待我们自己去其他书籍里认识完善。
  •     老师推荐的书,真不错。
  •     具体、从历史到思想的严谨描述。很好
  •     能帮助学习和了解茶文化。
  •     讲中国文化,不错
  •     是本有文化品味的书。
  •     在茶行业工作,多学习些茶文化才能更好融入团队
  •     开卷很有益...
  •     还没看,大概翻了下,感觉不错。
  •     写的很深入。
  •     明许次纾《茶疏》说茶饮之时为:   心手闲适 披咏疲倦 意绪棼乱 听歌闻曲 歌罢曲终 杜门避事 鼓琴看画 夜深共语 明窗净几 洞房阿阁 宾主款狎 佳客小姬 访友初归 风日晴和 轻阴微雨 小桥画舫 茂林修竹 课花责鸟 荷亭避暑 小院焚香 酒阑人散 儿辈斋馆 清幽寺院 名泉怪石。而最喜欢的其实反而是别方面的气度,譬如唐张志和说的:以太虚为室,以明月为炫,同四海诸公共处,未尝少别。看完书,想读陆羽的《茶经》。
  •     多了解点中国文化,总没错的
  •     目前市面上比较正统有体系的关于茶文化研究的书~比较有深度有思想~~~不像其他的交代不全面
  •     看包装就很精美,书的质量不错。内容还没细细品读。
  •     字数比较多,字比较小,看了时间长后眼睛容易酸,但作者写的确实很不错。有较深的功底。
  •     很好,不是泛泛而谈,可以很好地增加对茶文化的理解。
  •     慢慢看,慢看学,慢慢体会中国茶文化
  •     是同时买了几本激励心态和销售类的书,同事反映还不错。
  •     可以拿来做很好的教材
  •     最近喜欢上喝茶了,买回来还没来得及看呢
  •     中国茶文化,嗯,很深奥。
  •     最近很喜欢茶,一直对文化的东西都很感兴趣。所以茶文化的书肯定是我所爱。才开始看,不过,很喜欢。从都分类的角度都是之前没有接触过的。很喜欢。
  •     讲了一些茶文化,典故、历史等,很全面,也很长见识。
  •     朋友推荐的内容很不错
  •     还不错 与我想象中的一样
  •     很好的茶知识书籍
  •     书印刷很好,不是我想要的,我要的是方法而不文化。
  •     需要心静才可读。
  •     《中国茶文化》一书让我爱不释手,昨晚捧读王玲研究员所著《中国茶文化》让我非常的震颤,该书将我带入一片新颖而独特的境地,对茶文化的源、根、效、域、艺、函、道、途等一一展示开来,并指出了茶文化的研究方面与方法,既有时代感,又有历史性。读一本好书真仍是让人开心而收获的事啊。
  •     思路清楚,写得很好,适合入门。
  •     思路清晰,说理清楚,好书一本!
  •     给别人买的还算不错滴呵呵
  •     此书提出茶叶发展史的正解,在云贵地区开始汉民族的茶文化,具有一定可行度,尤其是云贵地区现在还存活的老茶树证明了这点
  •     中国茶文化渊源流长,品读中国茶文化,是一次心灵的旅行,宇宙的轮回,感叹祖国的伟大
  •     大概翻了一下 挺不错的 回来会找时间好好看一下
  •     书名起得有点大
    内容浓度一般
  •     不错,可以看看.但专业性不够.
  •     看了此书,更喜欢茶了,原来茶中包容了这么多历史、人物和故事!
  •     不错,挺喜欢,还在看
  •     茶之一物,贯穿古今、融合儒释道几家思想,从西南中国辐射各民族乃至世界各地,自传统中见出各阶层心理与美学。古法茶艺虽已渐渐消失但民间饮茶仍以各种形式延续着。散茶的出现和普及也让我们得以简简单单便来上一杯;虽不及古代文人风雅,也可在观茶叶舒展沉浮间获得一丝自我流的平静。又,原来“以茶代酒”在魏晋出现时是用来提倡廉洁的啊。。
  •     对于茶叶初学者,真的算是基础知识了。介绍的都是些基本知识,没有特别深入的解说。对于刚接触茶叶的人来说是个不错的人门读物。有些茶叶介绍不是很准确,有点片面,甚至是没有真正了解这款茶叶,会误导爱茶的友友们。不过,每个人对茶的见解和喜好又不相同,看法也会有差别的。很多茶产地一样,但是品种,生长环境,技师手法等有差别,对茶叶的外形口感都会有一定影响。整体上,这本刊物还行吧。建议:关于茶的专业书籍太少了,要么一味的介绍茶历史,要么就是全部集中一起写,希望尽量多上些。
  •     书很快就到了 昨天下午拍的呢。 书籍也很正。看过去很舒服
  •     喜欢茶的同学要读一读
  •     还可以。
  •     还没开始看。感觉还不错的样子。。
  •     书不错,但不太像正版
  •     本来想拿出来散掉的,可是读了前几篇觉得近来少有的言之有物。一查是95年出版97年买的,那时候做学术要比现在严谨么?
  •     对我的论文稍微有点帮助吧
  •     从茶的起源到茶的发展,讲的很细致!
  •     从这本书可以系统全面的了解到茶文化的产生,发展,演变,各个时期人们对待茶的一种态度
  •     有帮助。不错。
  •     大开眼界,受益匪浅
  •     爱品茶的朋友们值得一看
  •     还没有仔细看,大致翻了下,感觉可以
  •     茶文化的经典,是研究茶文化的一本好书
  •     很喜欢!!!!!!!!!!!!!!!
  •     有文字和图片,最短时间内可以了解到茶文化,很好,
  •     一本了解中国茶文化的好书,内容丰富,又很简洁,喜欢
  •     鼓励继承传统文化
  •     对于茶文化有比较系统的了解 很好很好
  •     本以为是介绍茶的种类,区别等的属性,没想到是上下5000年的茶文化史,很好,读来受益匪浅,喝茶的时候也感觉是在品味历史!建议阅读!
  •     内容以理论性为主,对于社会现象原因描述得很具体,论述有深度!
  •     好书
  •     书很喜欢 物流相当快
  •     还行吧 呵呵
  •     了解中国的茶文化,茶历史有一定帮助
  •     产品质量还不错.不希望在该网站买到**
  •     上选修用的,只是作用不大,还好,说了一些关于茶的历史和文化等。
  •     详细,适合入门。
  •     对于了解中国茶文化是一本比较合适的书
  •     作者文笔细腻,思路清晰,书中包含的信息量很大,对需要系统了解茶文化的人来说,是不错的选择。
  •     正在看,了解中国茶文化,比较全面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