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政全书(上下)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农业基础科学 > 农政全书(上下)

出版社:岳麓书社
出版日期:2002-10
ISBN:9787806652114
作者:徐光启
页数:1009页

章节摘录

书摘    古之圣人,畴不重农政哉①?垂于诗书者,彰彰也。然其文烦,其旨约。故经典之言,著其尤要者,以明所始。  《汉书·艺文志》载农家者流,其书多不传。今所采全篇者,惟《管子》、  《吕览》②。其单辞杂说,诸子百家皆有之,如汜胜之之流最多。然散见于诸书,不备论。后之汇其全者,则后魏贾[思]勰《齐民要术》也③。宋元以后为农书者,孟祺、苗好谦、畅师文、王祯之流也④。国朝为种艺之书者,俞贞木、黄省曾之属也⑤。外若冯应京《月令广义》虽纪岁时,李时珍《本草纲目》虽为医药⑥,而取材甚博,故多采择焉。    夫金银钱币,所以衡财也,而不可为财。方今之患,在于日求金钱而不勤五谷.宜其贫也益甚。此不识本末之故也。二祖列宗,明农知依,著于功令者惶惶尔,莫详于冯慕冈先生《重农考》,故全载之。    井田之制,不可行于今,然训遂沟浍.则万古不易也:今西北之多荒芜者,患正坐此。故玄扈先生作《井田考》⑦,著古制以明今用。    内则关、陕、襄、邓、许、洛、齐、鲁,外则朔方、五原、云代、辽西,皆耕地也。弃而芜之,专仰输鞔,国何得不重困?与语开垦播植之事,则疑骇而弗信。不知古者列国之时,何以自立?岂皆倚籴于邻境耶?国家设官,多兼领营田、屯田之职,抚道皆载敕书,今则挂壁耳。然愚以为当专责之贤守令。古之修厥绩者,史不胜书。今列林侍御、诸葛令及玄扈先生之论⑧,以其近而切也。 卷  之  九    农 事        开  垦下玄扈先生《垦田疏》曰:    京东水田之议,始于元之虞集。万历间,尚宝卿徐贞明踵行之。今良涿水田,犹其遗泽也。职广其说,为各〈省直〉[直省]概行垦荒之议①。然以官爵招致狭乡之人,  自输财力,不烦官帑,则集之策不可易也。集之言曰:  “京师之东,濒海数千里,北极辽海,南滨青、齐,萑苇之场也。海潮日至,淤为沃壤。用浙人之法,筑堤捍水为田,听富民欲得官者,合其众,分授以地,官定其畔以为限。能以万夫耕者,授以万夫之田,为万夫之长。千夫、百夫亦如之。三年后,视其成,以地之高下定额,以次渐征之。五年有积蓄,命以官,就所储给以禄,十年不废。得世袭,如军官之法。”职按:集所言海滨之地,今斥卤难用,其可用者,或窒碍难行。而海内荒芜之沃土至多,弃置不耕,坐受匮乏,殊非计也。职故祖述其说,稍觉未安者,别加裁酌,期于通行无滞。今并条议事宜,列款如左。    一、垦荒足食,万世永利,而且不烦官币。招徕之法,计非武功世职如虞集所言不可。或疑世职所以待军功,今输财力以垦田而得官,与事例何异?则职尝辩之矣。唐、虞之世,治水治农,  禹、稷两人耳,  而能平九州之水土,粒天下之丞民②。  当时之经费,何自出乎?盖皆用天下之巨室,使率众而各效其力,事成之后,树为五等之爵以酬之。  《禹贡》一篇,所以不言经费,第于则坏成赋之后③,终之曰锡土姓而已④,故曰建万国以亲诸侯。若必以军功封,则生民之初,何所事而得万诸侯乎?后来兼并之世,乃以武得官。则生人而封,比之杀人而封者,犹古也。况虞集尚言世袭如军官之法,职所拟者,不管事,不升转,不出征,  空名而已。田在爵在,去其曰,去其爵矣,即世袭,又空名也。名为给之禄,禄其所自垦者,犹食力也。事例之宫,为天下之最大害者,为其理民治事管财耳。卫所之空衔,安得与事例比乎?今之事例,岁不过六十万。此法行不数年,而公私并饶。即事例可罢,欲重名器,尤宜出此。但恐空衔无实,人未乐趋,故必以空衔为根著,而又使得入籍登进以示劝。凡狭乡之人才必众,进取无因,以此歆之,  自然麇集。又疑土著之民不能相容,则另立屯额科举乡试⑤,不与土人相参也。以此均民而实广虚,甚易矣。或又疑举额加增,则仕途壅滞。不知今之壅仕途者,非科贡也,事例也。今垦田入学,其中式以渐增加⑥。若增至百名,则垦田已得千万亩,岁入至轻,亦得百余万石。而藏富于民者,更不可数计矣。此时渐革事例,以单人入选,犹患其少耳,何壅滞之有!   刮车  上水轮也。其轮高可五尺,辐头阔于六寸。如水〈颇〉[陂]下田,可用[具].先于岸侧,掘成峻槽,与车辐同阔.然后立架安轮,轮轴半在槽内。其轮一端,擐以铁钩木拐,一人执而掉之,车轮随转,则众辐循,刮水上岸溉田,便于车戽。    玄扈先生日:此必水与岸相去止一二尺,方可用。若岁用以出水圩外尤便。若并流水,便可激轮出入,则不烦人畜,其利甚博也。    桔槔  挈水械也。《通俗文》日:桔槔,机汲水也。《说文》日:桔,结也,所以固属。槔,皋也,所以利转。又日:皋,缓也。一俯一仰,有数存,不可速也。然则桔其植者,而槔其俯仰者与?《庄子》日:子贡过注阴,见一丈人,方将为圊畦,凿隧而入井,抱瓮而出灌,然用力甚多,而见功。子贡日:有械于此,一日浸百畦。凿木为机,[后]重前轻,挈水若抽,数如[泆]汤,其名为槔。又日:非引人者也。故俯仰不得罪人于人。今波濒水灌园之家多置之。实古今通用之器,用力少而功多者。    辘轳   缠绠械也。《唐韵》云:圆转木也。《集韵》作犊辘,汲水木也。井上立架置轴,贯以长毂,其顶嵌以曲木,人乃用手掉转,缠绠于毂,引取汲器。或用双绠而顺交转。所悬之器,虚者下,盈者上,更相上下,次第不辍,见功甚速。凡汲于井上,取共俯仰则桔槔,取其圆转则辘轳,皆挈水械也。然桔槔绠短而汲浅,独辘轳深浅俱适其宜也。    玄扈先生日:此太拙,不如吸法为妙。吸法有二:一用人力,工费力省。一不用人力,作之少费工料,用之却甚利益。    三已曰壶    炼铜以为壶,壶之容,半加于双筒之容。其形椭圜,腹广而上下龛之。龛之度,视广之度杀其十之二。当其龛而设之盖。壶之底,为椭圆之长径,设两孔焉皆在其径。孔之椭圜,其大小也与管之上端等。融锡而合之。壶之两孔,各为之舌而斡之。舌之制,如筒中之舌也。壶之内,  当两孔之中而设之纽,两舌之枢悉系焉而开阖之,左右相禅也。当盖之中,为圜孔焉,而合于中筒。盖之合于壶也欲其无罅也。既咸,以铁为双环,而交缠束之。当其合而锢之锡,以备缮治也。夫水之入于管也,左右禅也,而终无出也。水从管入者,以提柱之逼之也,则上冲而壶之舌为之开,以入于壶。水势尽而彼舌开,则此阖矣。是代入于壶也,而终无出也。其代入也,壶为之恒满而上溢。其终无出也,而有筒之容,以俟其底之入也。故曰壶者水之总也,水所由续而不绝也。    注日:半加容者,如之又加半焉。如双筒共容四升,则壶容六升也。弁,敛也,腹广而上下弁,如本篇二图,  甲乙丙丁形是也。盖者,戊己庚辛也。椭圆之长径,底图之乙丙是也。二孔者,未申也,酉戌也。皆在其径者,二孔之心,在乙丙线之上也。二孔椭圆者,如酉戌短,乾亥长,  以合于一图之未申己庚也。二舌者,寅卯也,辰午也。纽者,子丑也。以枢合纽,令寅卯之板,恒加于未申孔之上,  向丙而开阔之也。辰午加于酉戌,亦如之,左右相禅也。盖之圆孔,庚辛是也。盖合于壶者,  己戊加于甲丁也。双环缠束者,本第三图之角亢氏房是也。既锢之又束之者,水力大而易渫也。        砻  磨破谷不致损米。就用拐木,窍贯砻上。掉轴以绳悬檩上。众力运肘以转之,日可破谷四十余斛。方谓之木碣,石凿者谓之石木碣。砻、礓字从石,初本用石,今竹木代者亦便。又有废磨,上级已薄,可代谷砻,亦不损米。或人或畜转之,谓之砻磨。复有畜力挽行大木轮轴,以皮弦或大绳,绕轮两周,复交于砻之上级,轮转则绳转,绳转则砻亦随转。计轮转一周,则砻转十五余周。比用人工,既速且省。    辗  《通俗文》曰:石硝轹谷曰辗。《后魏书》曰:“崔亮在雍州,读《杜预传》,见其为八磨,嘉其有济时用,因教民为辗。”玄扈先生曰:后魏臣工,最多留心民事者,将上意所先耶?抑两汉遗人也?今以粝石,瓷为圆槽,周或数丈,高逾二尺。中央作台,植以箕轴,上穿干木,贯以石砥。有用前后二硝相逐,前备撞木,不致相击。仍随带搅杷,畜力挽行。循槽转辗,日得米三十斛。近有法制辗槽,法制:用沙石、芹泥,与糯粥同胶和之,以为圆槽。下以木棰缓筑实,直至干透可用。轹米特易,可加前数,此又辗之巧便者。玄扈先生曰:亮为仆射,奏于张方桥东,堰毂水,造础磨二十区,其利十倍,国用便之。    海青辗  辊辗  世呼日海青辗,喻其速也。但比常辗减去圆槽,就干栝以石辊。加辊径可三尺,长可五尺。上置板槛,随辗干圆转作窍。下谷不计多,旋碾旋收,易于得米。较之辗,过数倍。故比于鸷鸟之尤者,人皆便之。    玄扈先生日:江右木作槽辗,山右石作摇辗,皆取机势,倍胜常辗。    连磨   连转磨也。其制:中置巨轮,轮轴上贯架木,下承。复于轮之周回,列人磨,轮辐近与各磨木齿相间。一牛转,则八磨随轮辐俱转,用力少而见功多。后魏崔亮在,读《杜预传》,见其为八磨,嘉其有济时用。刘景宣作磨,奇巧特异。策一牛之任,转八磨之重。窃谓此虽并开载前史,然世罕有传者。策一牛之任,转八磨之重。窃谓此虽并载前史,然世罕有传者。今乃寻绎搜索,度其可用,述此制度,既图于前,复叙于后,庶来者效之,以广食利。图见水利部。    ……

媒体关注与评论

前言《农政全书》,作者徐光启,字子先,号玄扈先生,嘉靖四十一年(公元1562年)出生于上海,进士出身,先后任翰林院检讨、内书房教习、翰林院纂修、左春坊赞善、少詹事、洞南道监察御史、礼部右侍郎、礼部尚书,崇祯六年(公元1633年)终于宰相位。《明史·徐光启传》称:“光启雅负经济才,有志用世。及柄用,年已老。值周延儒、温体仁专政,不能有所建白。”这是对徐光启一生政治生涯的简要概括。    徐光启政治上虽然无所建树,但却以其杰出之科学成就彪炳于中国历史上。他是我国明代末年杰出的科学家,也是我国近代科学先驱者之一。他在数学、天文历法、军事方面都有著述,但其平生用功最勤、影响尤为深远的,是对农业和水利的研究。诚如陈子龙所言:“其生平所学,博究天人,而皆主于实用。至于农事,尤所用心。”其中主要代表作就是《农政全书》。它在中国农学史上,如同《诗经》之于古典诗歌,《本草纲目》之于古代医药一样,成为我国传统农学的代名词,可与后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同悬诸日月,并列为我国农学著述之两大丰碑。    《农政全书》共60卷,内容宏富,计有农本、田制、农事、水利、农器、树艺、蚕桑、蚕桑广类、种植、牧养、制造、荒政等12目。全书既大量考证收录前代有关农业的文献,又有徐氏自己在农业和水利方面的科研成果和译述,堪称为当时祖国农业科学遗产的总汇。    徐氏编撰《农政全书》的主导思想是“富国必以本业”,所以他把《农事》三卷放在全书之前。其中《经史典故》引经据典阐明农业为立国之本;《诸家杂论》则引诸子百家言证明古来以农为重;此外兼收冯应京《国朝重农考》,其意皆在“重农”。徐光启的“农本”思想,不但符合泱泱农业大国既往之历史,而且未必无补于今时。当前,农业问题和农民问题仍然是国家决策的重要内容。从这一点出发,徐光启的“农本”思想仍有合理因素可取用于现时。    本书《凡例》言:“水利者,农之本也,无水则无田矣。水利莫急于西北,以其久废也;西北莫先于京东,以其事易兴而近于郊畿也。”因地制宜兴修水利,并以此与屯垦储粮、安边保民、增强国力等措施紧密结合在一起,这是徐光启农政思想又一重要方面。书中“水利”一目,根据“丙北”、“东南”地理之不同,提出一系列水利工程规划及措施,并引王祯《农书》的水利图谱以及熊三拔口述、徐氏本人笔记的《泰西水法》,这都是我国古代水利建设的经验总结,是值得认真发掘和利用的历史文化遗产。    书中“田制”之目有《井田考》一卷。本书《凡例》云:“井田之制,不可行于今,然川遂沟浍,则万古不易也。今西北之多荒芜者,患正坐此。故玄扈先生作《井田考》,著古制以明今用。”徐氏征引历代文献,研究田亩制度,并引王祯《农书》,介绍各种“田制”的不同特点及其利用情况,目的是为了提倡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土地资源,以期富国利民。这些历史的经验,于今仍然有启迪意义。    书中“荒政”一目,约占全书1/3以上,可见备荒救灾又是徐氏农政思想的重要内容。徐氏如此重视荒政,出发点虽然是站在维护封建统治者的立场,上,但其主张“预弭为上,有备为中,赈济为下”之救灾方针,于国计民生不无好处。徐氏所录之《救荒本草》与《野菜谱》,无论是饥馑之岁,抑或丰穰之年,于拓展人世养生资源方面,功德无量,意义久远。    全书最有学术价值的是“树艺”、“种植”等目所记载的植物及其栽培方法。据统计,《农政全书》目录上记有栽培植物159种,皆国人千百年来衣食住行取资之源。徐氏以其慎审之科学态度,广征历史文献,加之实地调查,乃至亲自实验,因此书中所记植物之形态、特征、价值及栽培方法,大多信而有征。根据历史文献,发掘濒临绝种的珍稀植物,总结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各种有用植物的栽培方法,至今仍为农学研究之重要课题。从这一点来说,《农政全书》这部历史文献的实用价值是不言而喻的。诚如辛树帜、王作宾先生在《一百五十九种栽培植物的初步探讨》一文中所言:“徐光启氏生于明末,汇集了诸家的栽培方法,又记载了当时群众与自己试种的经验。我们若说《泛胜之书》为历史上作物栽培各论形成的开始,《齐民要术》为奠定基础之书,把《农政全书》视为集大成之作是很合理的。”    ……

书籍目录

(上册)    张国维原序    张溥序    王大宪序    方岳贡序    潘曾沂序    徐如璋序    凡例    重刻凡例  卷之一    农本      经史典故      诸家杂论上  卷之二    农本      诸家杂论下  卷之三    农本      国朝重农考  卷之四    田制      玄扈先生井田考  卷之五    田制      农桑诀田制篇  卷之六    农事      营治上  卷之七    农事      营治下  卷之八    农事      开垦上  卷之九    农事      开垦下  卷之十    农事      授时      ……       总论      春      夏      秋      秋  卷之十一    农事      占候        正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日        月        星        风        雨        云        雾        霞        虹        雷        电        冰        霜        雪        水        草        花        木        潮        飞禽        走兽        龙        鱼        杂虫  卷之十二    水利      总论      西北水利  卷之十三    水利      东南水利上  卷之十四    水利      东南不利中  卷之十五    水利      东南水利下  卷之十六    水利      浙江水利        浙江        滇南      水利疏  卷之十七    水利      灌溉图谱  卷之十八    水利       利用图谱  卷之十九    水利      泰西水法上  卷之二十    水利      泰西水法下  卷之二十一  ……(下册)

作者简介

《农政全书》的主导思想是“富国必以本业”,所以他把《农事》三卷放在全书之前。其中《经史典故》引经据典阐明农业立国之本;《诸家杂论》则引诸子百家言证明古来以农为重;此外兼收冯应京《国朝重农考》,其意皆在“重农”。徐光启的“农本”思想,不但符合泱泱农业大国既往之历史,而且未必无补于今时。当前,农业问题和农民问题仍然是国家决策的重要内容。从这一点出发,徐光启的“农本”思想仍有合理素可取用于现时。
《农政全书》是一部很有价值的古农书,尤如一座含金量很高的富矿有待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所以,岳麓书社适应形势发展之需要。决定刊行以简体字排版的新校注本《农政全书》。为广大读者提供一个既便于阅读与研究,又便于收藏的古典名著新版本,为弘扬优秀的优统文化做实实在在的工作,这无疑是有益于社会的事。

图书封面


 农政全书(上下)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6条)

  •     校注的很差,而且印刷质量不敢恭维。
  •     书还不错,过去的农业著作。收到货的速度也还行
  •     里面有很有趣的小知识
  •     《农政全书》作者是明代的徐光启。徐光启的科学成就是多方面的,他曾同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等人一起共同翻译了许多科学著作,如《几何原本》,成为介绍西方近代科学的先驱,但他一生用力最勤、收集最广、研究最深的还是农业与水利方面。徐光启出生的松江府是个农业发达的地区。早年他曾从事过农业生产,取得功名上官赴任以后,虽忙于各种政事,但却时刻关注着农本。他在晚年辞官回乡,继续试种农作物,蓄养各种牲畜,同时开始搜集、整理资料,撰写农书,以实现他毕生的心愿,著成《农政全书》。据统计,《农政全书》征引的古代农学文献就有225种之多,如汉《氾胜之书》、北魏《齐民要术》等均有引用,但徐光启在摘编前人的文献时,并没有盲目追随古人,而是认真区分糟粕与精华,有批判地删减和存录。岳麓书社对古籍的整理出版有着其严谨认真的风格,这版《农政全书》当然也不例外,是一个上等之本。虽然没有译文,但丰富的注释还是能帮读者读懂文章,且书中存有附图,可见出版社并无胡乱删减之嫌。这全本的价值有便于收藏。当我在阅读《农政全书》的时,所知道到的不仅仅是那些古代农业的百科知识,最重要的是了解到了一个古代科学家严谨而求实的治学态度。
  •     电子书。农业全书,1重农2整地3种谷4养蚕5种树
  •     很不错的书,刚收到。谢谢卖家。有时间可以好好研究一下了。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