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笑吧,缅甸》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旅游地图 > 旅游随笔 > 微笑吧,缅甸

出版社: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4
ISBN:9787500087915
作者:吴志伟
页数:240页

彼岸很美,一直微笑

在地铁上看完这一本书。 很感谢有地铁这样的交通工具,让我在漫长的路途上可以看书,而不再觉得乏味。一路去采访,来回在路程上花了两个钟头,加上在医院等待的半个钟头,便完完整整的拥有了两个半钟头的阅读时间。无论是站着,还是坐着,都无妨,只要有这么一隅角落供我读书便是了。 采访的过程很顺利,医生非常好,临走时看我这么辛苦,竟然还硬塞了一包茶叶送给我。也许,也是因为我从头到尾一直微笑着。 微笑可以感动很多人,可以给予他人一种可亲近的、舒服的力量。微笑代表着诚意,代表着真挚。因为一直微笑,我感觉自己的人生顺利了很多。 但是,在缅甸,与这个国度里一直微笑的人民相比,我是自愧不如的。 这是一个战争的国度,人民的生活非常贫瘠、落后,政治上的严峻使人不敢发表自由的言论。很多人的月收入是几十到一百美金。除了有限的几个城市,整个版图上的国家,都是一片荒芜之地,都是绿树成荫的乡野。这里的人,衣着只有简单的“龙基”,皮肤黝黑粗糙,长相比较显老。但是,就是这样一片动乱不安、曾经战争不断的土地,却孕育了无数心态祥和、平静微笑的人民。他们在艰苦的生活中,始终坚信着,此生是一种修行,彼岸很美,要一直微笑。 作者是个了不起的中国男人。在完全不懂缅甸语言的情况下,独自行走了一个月。 对他而言,旅行并不仅仅意味着风景,而有很大方面是人文。于是,在他的笔下,随处可见的是他与当地人的交谈、交流,与侨民的谈心。在书中,我们看到缅甸的历史、在夕阳下发出神圣光芒的寺庙剪影、带着最纯净笑容的人们,还有,他遭遇到的可怕、惊心动魄的事情…… 这是一本旅行游记,却又不仅仅是一本旅行游记。从字里行间,读出的缅甸人民对来世的寄托,读出的他们此生的快乐,都让人敬佩。我们国内也大把人学佛,包括我自己也是佛门子弟,但是,我们活得那么舒服,却依然没有他们的快乐、他们的简单。 正如书封面写的:“何情何境都用微笑面对,每时每刻都全心全意地生活”,假如我们都能做到,那么整个社会一定会纯净得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会简单且温暖的多。多希望我们也能拥有这样的快乐,用微笑,来行走。相信彼岸,一定很美。

行走在微笑绽放的佛国

行走在微笑绽放的佛国——评吴志伟新作《微笑吧,缅甸》常楠记忆中的缅甸,是一块神秘莫测而又动荡不安的土地。她是美丽诱人的,有着密密匝匝的原始森林、全世界最好的翡翠矿脉和无数闪耀着金光的禅修寺院。她是令人不安的,有着连年不休的战乱冲突、毒品交易和军政府专制。在这样的一块土地上,围着龙基、穿着筒裙、踩着人字拖的人们生生不息,全心全意地用自己的方式生活着。面对上天的恩赐和世间的苦难,他们谦恭,他们微笑,为素未平生的路人,也为自己心中的神佛。在新作《微笑吧,缅甸》中,资深背包客吴志伟用生动的叙述和精美的图片,为我们描绘出一个色彩斑斓的全景式缅甸。在吴志伟的眼中和笔下,古老而动荡的缅甸虽然有着种种难以言状的不尽如人意之处,但却从不缺乏人与人之间的笑意与温情:“我打着头灯回到妇人的屋内,而妇人已经站在后门,拿着毛巾在等我…...我一边擦手,一边感动的不断地用英语说‘谢谢’,妇人依然是微笑地看着我,眼里闪烁着一种慈祥的光芒,就像妈妈看到远方游子归来一样。”不管日常生活有多么困苦贫瘠,缅甸人总能微笑以对,从不曾泯灭自己内心深处的种种希望和梦想,从卖冰镇甘蔗水的小贩周文良、到在翡翠矿区打工的缅甸小伙子昂图昂图,再到在禅修院旁边苦苦守候情郎的女孩昂枝,以及为了自由远走他乡的大学生司徒,无不是如此。在谦恭的微笑背后,隐藏的是缅甸人对佛祖的虔诚敬仰和对生活本身的无比热爱。也只有这种微笑绽放的国度,才会盛开出昂山素季这样的美丽花朵。在吴志伟的描述中,缅甸人爱微笑,也更爱自由。虽然在军政府的管辖之下,“昂山素季”是一个禁止被谈起的词汇。但在整个缅甸的大地上,在缅甸人的心目中,昂山素季的身影却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为了追随昂山素季的民主运动,大学生司徒夫妇甘愿离开繁华的仰光,来到偏僻的卡莎生活。而被战争夺去了丈夫的蒲甘酒店的按摩理疗师马媞的眉宇神态间,也隐约有着昂山素季的影子。在卑谬的寺庙里,老和尚甚至在拒绝拍照的时候也不忘了说:“昂山素季是缅甸的骄傲!”昂山素季,已经成为缅甸人心头最美的一枝花朵。她历经苦难,却不曾凋谢,一如她所钟爱的祖国——缅甸。

自从有了书封的介绍指引,失望总大于希望。

这本书网上推荐很火,耐不住好奇买了一本,用了半天时间看完。实事求是地讲,这本书值得一读,缅甸,对于大说数人来说都是陌生地,这本书完全值得参考。然而,作为一本推荐很火的书——至少我在两个网站见过推荐,我只能说,失望大于希望。首先,是排版问题,前几页的黑底白字,和每章开头的黄底绿字都让人很烦恼,当然,这也可以归结为我退化的视力问题。其次,也是最主要的,书中所选的照片无论从作者想表达的思想内容,或是取景角度、构图、景深控制、色调等等, 对于“摄影师”这一头衔来说,感觉有些业余。最后是文字,很多的描述,让我有一种类似在参考消息上看到译文的感受,或者作者在日常写作中习惯用英文?也许,自从图书销售有了书封的介绍指引,失望总大于希望。如果没有书封推介,我会给三星;而现在,我只能给两星。

难忘真切的缅甸

缅甸,印象之中的佛塔之国。然而在《微笑吧,缅甸》一书中却让我们看到这个佛国的另一番景象:佛是微笑的,人也是微笑的:佛可以一边微笑,一边抽信徒敬奉的香烟;人也可以一边微笑,一边各种小心计量或者机敏行事或者善意相助。这是一个信仰之都,是一个微笑,信任,热情与真诚之都,也是“每一刻都全心全意地生活”的善意之者。于是作者说,经过这一个月缅甸之行,他学会了更谦卑,鞠躬和感谢。中国周边,东南亚一代的旅行线路,人们总不会忘记缅甸。缅甸,富饶、贫困,又迷人。但若是让对这个国家一无所知,对这个国家的文字一无所知的人踏上这片土地,还真是需要胆量。于是在那些成群的中国旅行团外,在一个旅游淡季里孤身闯荡的吴志伟特别让人佩服他的勇气。一个月400美元,辗转十个地区。他在缅甸的传奇经历其实不必多说,只需知道,他曾经遭遇动荡的战乱,曾被枪指着脑袋,被“Do or Die”的协迫;只需知道他遭遇那些被遗忘的中国远征军的后裔;只需知道他一边被他所发现的微笑出卖,一边又被微笑征服。。。当然更多的是在他的缅甸之行里,遇到的各种或甘甜或酸涩的故事以及各种肤色的人相遇此处的点点滴滴。作者是一个极度细腻的人,作者也是一个非常感性的人,他的文字和镜头,一方面聚焦在美丽的佛国之景,另一方面是真实自然而平凡的缅甸人:僧侣,小贩,等客的脚夫,行走的人,朝圣者,船夫,孩童。。。他在缅甸的独行完全是用心体会,用心感触,用自己的微笑和胆诚与人相处---因为他相信缅甸人的善,于是他总是在困难关头遇到善意的相助。他行走过缅甸10个地区,不仅仅向我们勾勒出异乡人眼里的鲜活、生活而朴素的缅甸印象,也以自己的亲历为这个佛国刷上一层可亲的色彩。地图上的缅甸,竖着看像一块迷人的钻石,横着看又似一只开屏的孔雀。除了少数几个大城市,大多是荒草一样的乡村,但与其相反金壁辉煌的众多佛塔以及信徒虔诚无私的捐献更是让人叹为观止。和平之城仰光、万塔之城蒲甘、古都之都曼德勒、高原明珠茵莱湖等在作者笔下,都有各自鲜明的特色。只是塔和景并非作者行走的重点,那些在困境之中仍善意微笑的人们,我为作者这样的持续发现和挖掘而感动。带着纯朴的气息的此时缅甸,又多么像八十年人心还未散乱的中国。

用微笑征服你

说起缅甸,就不能不提到中国远征军的名字。艰苦卓绝的战役,葬送了多少中国男儿的英魂,每每读到关于他们的文字,内心都有一种沉痛与不安的情绪掠过,中国人讲究叶落归根,而他们却再也不能回到故土,灵魂在外游荡,不知有多少父母在家中恨恨而终。说起缅甸,便想到了它那走不出的大森林,仿佛那是一张沉默的巨口,用热气与潮湿吞噬着默默前行的脚步。这是对缅甸最久远的记忆,那记忆是中国人心头的伤痛。如今读吴志伟的《微笑吧,缅甸》,仿佛才算是穿过了那片茫茫的森林,直抵它的内心,看到那笼罩在金色的佛光与夕阳下的真实世界。在书的封面上有这样一句话:何时何境都要用微笑面对,每时每刻都全心全意生活。读完此书,我想,或者这是对这个幽静得甚至有些脱离国际轨道的国家的最好诠释吧。战乱不息,红宝石,毒品大概就是我们对它最表面最直接的印象,我们所能想像的可怕,也许在那里都真实地存在着。然而,无论什么样的生活,都不能阻止那里的人民热爱生活的温度,他们沿袭着这个民族特有的缓慢与坚定,用微笑征服着生活,享受着生活。因为全心全意,外面的纷乱仿佛与内心无关,不论何时都可以停下来,不论何时都可以慢下来,那山那水那佛,都仿佛给人沉静下来的勇气,让人可以活得如此平静自然。再想想我们自己,物质水平一直在提高,脚步也便跟着匆忙起来,一同忙碌的还是心,终生追逐的,到最后发现自己并不知道在追逐什么。不是有句话这样说吗:年轻时用健康换取金钱,到老再用金钱买药换取健康。大意如此。道尽了国人不尽的悲哀,终生忙碌,却从来不知道如何享受生活,一生,在追名逐利中匆匆而逝了,却从来没有关照过自己的内心。所以会有那么多人热衷于旅游,热衷于去国外的山水间寻找丢失的灵魂,暂且放松这颗疲惫的心,但回来还是要面对不尽的快节奏的日子。我所设想的缅甸,有些落后,一定也便有些“无耻”,因为经济不发达,那么一定会见钱眼开,见到国外旅行者,一定会抢着帮你拿行李,抢着带路,抢着付出他的“好心”,然后抢劫你的口袋,这是我们国人的思维,是我们已经固定的思维,走到哪里都要提高警惕,因为遍地都是坏人,我们从小就学着提防别人。可是缅甸带给我们太多的意外,他们的微笑后面只有微笑,他带你去旅馆,你觉得不合适,他就一直带你走,直到你满意,他抢着帮你背包,抢着帮你订票,可是却没有出现你以为的“抢劫”,这多多少少给读书的人一同紧张的神经有些意外。这是一个依仗淳朴的国家啊。就是那些普通的路人,能够窥见一个国家的核心,这个国家依然落后,但是那些所遇到的人,却让人心生暖意,在一个冰冷的国度待久了,就会为这样的意外而感动,在长久的思维里,我们已经习惯用不正常的思维来考虑每一件事情,在这里,我们仿佛才会想起,很久以前,我们面对的也是这样的生活,可是,再也回不去了。这是一个温暖的国家,到处都是微笑。远征军那一段文字,让我们心生寒意的并不是对方,而依然是我们自己

神秘的微笑

读这本书的时候,我的内心一直很困惑。而且,坦白说,对于缅甸人的一些做法感到不太理解。比如:一个崇尚佛教的国家,依然经历战乱和军事管制,仰光的本意却是“停止战争”,可见战争不是今天的才有的,想必战争曾经制造了许多的灾难和伤痛,所以人们才会把“停止战争”这样的愿望赋予在城市的名字上。一个拥有世界最昂贵产品的国家,还如此贫穷落后,为什么没有建立起一种更有利可图的经济模式呢,也不得不让人好奇和困惑。还有,他们用昂贵的黄金和宝石来装饰和供奉寺院、几乎所有的男人都当僧侣、僧侣连早饭都要去乞讨……等等,类似的行为更让我无法理解。(必须严正声明一下,我绝对没有对于缅甸的信仰说三道四的意思,只是讲述一下我这个“俗人”无法理解的现象)。其实,说到这里,忽然发现他们的贫穷状况倒是找到答案了。简单说,用中学学习的“生产的三要素”就可以解答。生产的三要素无非就是劳动、资本和土地(劳或者换个说法,动力、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其实都是一个意思)。先说第一项劳动,男人是最主要的劳动力,可是在这个国家劳动力都去当僧侣了,那还怎么谈劳动呢?!再说第二项资本,考古界有一种说法,认为中国封建社会财富的还大一部分被埋在了地下,而缅甸呢,好像很大一部分的财富都用在了寺院上。按照这种状况,三个要素缺少了两个,贫穷落后则是必然结果了。然而,即便如此,缅甸依然用它固有的微笑坚守着他们的传统。并因为这样的坚守和传统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这是怎样的境界呢?我大胆的猜测一下,或许信仰就是坚守的核心力量吧。越来越喜欢读书,也越来越喜欢旅游,希望自己能够在以后的阅读和旅游中找到更合理、更满意的答案。其实,许多地方的魅力不止是来自于它的风光和景物,更是因为历史沧桑的沉积赋予了它独特的味道。所以,地理和历史是不能分割的。想要真正了解一个地方,不仅要观赏它的地理,还要懂得它的历史,这本《微笑吧,缅甸》已经严重挑起了我的兴趣,我准备去恶补一下东南亚的历史了。近来,随着旅游的兴盛和文化的传播,许多神秘的地方向我们撩起了面纱。和本书同系列的,我还读过《秘境不丹》和《跟我去阿拉斯加》,忽然有一种愿望,希望中国国家地理出一个“东南亚国家系列”。嘿嘿~~~希望中国国家地理能看到我的这个“小愿望”吧。

金色朝圣

首先我是被本书极具震撼的封面图片所吸引,金色佛面和他迷一样微笑的脸一下子就吸引了我,进而是丰富的文字内容以及大量图片,利用一个晚上的时光我看完了这本《微笑吧,缅甸》,然后又将一个星期的零星时光都用来随心随性地翻开恣意地品味,想来真是一件欣喜满怀的事。说实话很久都没有这么喜欢一本书了,那种一见钟情式的开始,亦如缅甸人口中诙谐的“雨季结束的开始”一样,披上了佛光也就平添了几分神秘抑或吸引。缅甸对于我来说,实在是太过于遥远也过于陌生了。不过这丝毫不会影响我对本书的喜爱。是越遥远越神秘越具无法拒绝的吸引吧。总之我抑制不住自己的好奇和喜欢。说缅甸是黄金佛国真是不为过呀,从本书中那些精致而颇具视觉震撼的图片中,我发现最多图景就是佛塔,最醒目的颜色就是金色,甚至那里的土地、那里的天空、那里的建筑、那里的流水和那片土地上任何一个缅甸人的脸上都能轻易地洞见金色的倒影。这是一位刚刚踏上缅甸的土地就马上入乡随俗地穿上龙基,脚踩人字拖…….坚持用当地人的生活方式去旅行的真正旅者,他用自己的步履、用自己的触须、用自己的笔、用自己的真情实感,写下的并不仅仅是普通意义上的旅行笔记,更是关于现实版的缅甸人文、地理概况、城市建设、历史典故、文化习俗、宗教信仰的总结以及概述。在他的笔下在他的镜头里,缅甸人虔诚的金色文化,因莱湖迎佛节的盛大辉煌,和如我们中国的传统舞龙一样的缅甸皎施地区独具特色的舞象节还有明灯节,以及沿袭了两千多年依然延续不断地向大金塔捐献财产的故事等都被完全记录下来,从这些文字整理以及图片记录中,一个微笑的缅甸,一个战火不断贫穷始终都在却始终人人相亲相助的国度里泰然微笑着一个又一个缅甸人,就这样骄傲而纯粹地展现了出来,脸上涂着金粉、穿着围裙,托着人字托、脸上永远的微笑、可爱的长颈族女孩、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茵达民族的单脚划舟、每日外出托钵化缘的僧侣、每天准备食物和零钱给僧侣们的布施者……啊,阅读让我们与缅甸的距离拉近了,文本让我们不必走出国门也能轻易领略异域的文化特色以及自然风光。“即使你是刚逃离伤心来到这里,那些不经意间简短的叹息声,也会在这里轻易变成对往日情怀的追思和宽容” 这就是的缅甸和金色朝圣无法抗拒的吸引,

微笑着读懂那些贯穿在缅甸百姓生活中的最朴实人类文明

印象中提及缅甸总逃脱不了毒品以及纷争的战事,所以尽管非常渴望了解缅甸的佛文化却从没有胆量去踏上那片神秘的土地。带着这份潜在的渴望和踌躇翻阅了中国国家地理出品的《微笑吧缅甸》。跟随这位被称之为“当代徐霞客”的国际背包客一起走过伊洛瓦底江边的每一片土地,穿越缅甸大大小小的每一座城市,我看到的却是一个意想不到的真实而又别样的缅甸。 作者历时一个月,在掸邦果敢战事蔓延的时期,在不懂缅甸本土语言的前提下,独自行径了2700千米的路程,几乎走遍了缅甸的每一寸土地。作者以朴素的文字记录着自己独行的全过程。作者给自己的作品中的缅甸加以微笑之名;作者的此次行程中接触着缅甸人特有的微笑;作者在全文中无时无刻不在提及着缅甸人的微笑;作者在书中所选的照片大部分是微笑着的缅甸人鲜活的生活之景。作者想要传递给我们的不仅是缅甸特有的绝美风光,不仅是缅甸特有的辉煌古迹,更多的是在讲述这个传统的国家里最质朴的人文景象。是穿着短罗衣长裙,涂着自制防晒金粉,头顶着物产的优雅的生活着的妇女;是穿着缅甸的“国鞋”夹指拖鞋,腰裹龙基认真工作着缅甸男人;是一群群正装赤脚托钵化缘的微笑着的小沙弥;是站在世界最长的柚木桥上如风景般飘然闪过的粉红色衣着的尼姑们;是单腿划舟,双手撒网的莱茵湖渔民;是东枝江边天真中带着成熟的童工。正如作者所说“更吸引我的是那些古老佛塔下的村庄和村民的生活现状。”当你了解了作者的心意才能够真正读懂缅甸,也才能够知道想要了解缅甸最重要的便是能够读懂那些早以贯穿在百姓生活中的朴实人类文明。 这个GNP世界排名倒数第一的国度,至今仍面临着战争、贫穷、饥饿的困扰。但贫穷中的缅甸人却永远微笑着传承着那份从容和坚韧。这是一个充满佛教文化的国度,这是一个有着厚重历史底蕴的国度,这里的人们有着虔诚的信仰,对佛的信仰已经与他们的生活密不可分。他们甘愿把自己一生的积蓄换成黄金或宝石捐献给仰光大金塔,并以此为毕生的荣耀,一生的最执着梦想。他们每个家庭都会把一大早做好饭菜在固定时间站在家门口等待化缘的和尚当作一种不可违背的生活习惯。他们中的每一个人都似乎与僧侣有着鱼水般密切的关系。他们中每个地区的每个节日都与佛有着浓厚的渊源,无论是为大金塔捐献宝石还是因莱湖的迎佛节,无论是皎施的大象节还是康达吉佛塔节,虔诚的缅甸人在宁静中固守着自己对佛教的毫无保留热爱。贫困中是人人相亲相助的温馨,封闭中保持着国人能懂的情感交流。 作者谨慎的深入了缅甸百姓的生活,而那里的人们却时时以微笑接纳着作者。作者的此行已经将自身融入了缅甸的文化,这份深入和交融才使得作者能以酣畅生动的文字为我们呈现出缅甸真实的见闻。整个缅甸又或像是一处悠远的田原,这个传统的国家,这个宁静的佛国,赋予了他的国民诗歌般热烈的生活。这种生活很辛苦,很艰难,很清贫,却更加专注,更加执着,更加懂得享受和珍惜。正如作者所言一切都在以缅甸特有的方式进行,我们只需遵循他们的习惯。微笑的缅甸让我们懂得了微笑的生活。

一本私人手记

一本私人手记,某人与某国的28天邂逅。塔刹与绿野的默契祥和、微笑与刺青的柔软神秘,能触动灵魂,却不能拥有。作者虽然对缅甸有一个广角的展示,但是涉猎过一些的人文地理书籍后不免还是略觉浅显。..................

是什么让他们可以一直微笑

花了一天时间读完此书,作者的文笔虽不及《文化苦旅》等书,但作为一个业余的旅行家,这样的描述与图片,以属非常不易。缅甸这个国家,我们给她的标签,无外乎这样几种:翡翠、红宝石、柚木、金三角毒品、军政府压迫。除了这些,我对这个国家一无所知。作者给我们展现的缅甸,是普通缅甸人的生活,在深受国际制裁、饱受贫困的国家,人们依然能够微笑面对一切,不温不火地生活,我想是和他们对于宗教的虔诚有相当大的关系。金光闪耀的佛塔,象征着佛教的兴旺,也象征着这个过度的悲悯与善良。在我这个利益熏心的社会生活的人看来,似乎是一个世外桃源。真的是因为宗教的力量吗?

多少烟云佛塔中

缅甸是个让人感觉既熟悉又陌生的名字,熟悉是因为她不时的出现在各种国际新闻中,而陌生则是因为她的闭关锁国,缅甸是不允许记者、摄影师和作家入境的国家,却也因为这样让外人对缅甸人民的生活更加好奇。很多的记者和摄影师为了“真相”的使命,冒险以普通旅游者的身份入境并偷偷进行采访和拍摄。就如作者在前言里讲述的“Do or Die”的故事,这不是一次单纯的旅行,更似一场华丽的冒险。对于旅行者而言,缅甸就是仰光,曼德勒,蒲甘,佛塔,茵莱湖,乌本桥……缅甸就是佛教之魂,佛塔之国,是“多少烟云佛塔中”的感慨。在这67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究竟藏着多少座佛塔,这大概是佛祖都很难回答的问题吧。然而在这如林的佛塔和如星的寺庙背后,却是不曾停歇的战火;这个遍地是黄金的地方,却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对于普通人而言,缅甸有一个为世人皆知并敬仰的名字——昂山素季,从她的经历和故事里,我们看到了缅甸更加真实的一面,这个女子淡定的面容和坚毅的性格,代表着缅甸人民不屈服的勇敢抗争的精神。虽然在缅甸你不能公开去谈论她,但是她的最随着却是无处不在,就如书中作者遇到的那个叫司徒的缅族小伙和他的妻子,因为追随昂山素季的民主革命而逃到一个叫卡莎小地方生活。贫穷和专制都没有让缅甸人民失去对生活的信心,他们努力又乐观地生活着,甚至用微笑感染着每一个走在那片土地上的外国人。在这里,信仰比物质更加重要,微笑比眼泪更有力量。大卫独夫的通过他的镜头和文字,给我们展示了一个最真实最温情的缅甸。作者的这场旅程,更像是一次伊洛瓦底江的朝圣,沿着这条缅甸的母亲河,坐着当地的巴士和轮船走遍各个角落,这不是一场观光的旅行,而是一次生活的体验。淳朴善良的缅甸人民,用他们微薄的力量给予了最大的帮助。这个世界上的真善美,并不是被经济左右的,而是由人心决定的。缅甸的专制和闭塞,佛塔的灿烂与壮观,对于背包客有着强烈的吸引力。读完这本书,也让我对缅甸更多了一份兴趣。在今年刚刚过完春节的时候就有朋友说计划去缅甸过下一个春节,问是否有兴趣同行,或许现在是考虑这个建议的时候了。去年读过作者的另一本书《尼泊尔》,相比起来这本《微笑吧,缅甸》要更加的细腻和生活。作者在最后写的那个攻略,很是简洁明了,对于想去缅甸的旅行的人来说这些信息都非常实用。

微笑,把持尊严的一种方式

文\Shirleysays在缅甸大街上,随处可见成群结队的僧侣,僧袍加身,裸露半个臂膊,从年老者到儿童皆有。缅甸男人的一生中必须要拥有一段削发为僧的经历。他们脸上都保持着我佛慈悲的笑容,代表“佛教之国”的尊严。由于信仰,国内的佛教徒们不遗余力地建庙建塔,金碧辉煌的佛塔便成了缅甸的地标,造就了全世界旅行者们向往的“佛塔之国”。“缅”字表示遥远的,而“甸”在古代指郊外的地方。所以“缅甸”的意思是“遥远的,郊外的地方”,这就是古代中国西南人对这片土地的称谓。缅甸古国有近千年历史,近代沦为英国的殖民地,1948年宣告独立,1974年建立缅甸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1988年改为缅甸联邦,次年为重整国际形象而将英文国家从“Burma”改为“Myanmar”。但是,并不因此而改变军政府把持的政局动荡不安,经济发展的急剧倒退, 以及臭名昭著的“金三角”地区所带来的国际社会压力。世界就是个悖论。自然资源丰富、风景秀丽、人民善意的缅甸并未享受百姓安居乐业、国泰民安。所以,僧侣们的微笑是一种礼仪式的回馈,而非发自由心的乐意。《微笑吧,缅甸》是本深入佛国图文并茂的游记。若想在缅甸深入游,那可是一趟激情与冒险同在的旅行,本书序言的题目是,选择死还是做?作者吴志伟被一支管装的铁器顶着后脑勺时,他开始意识到缅甸的真实来了。我们跟随作者从仰光出发,一路走来一路瞧,领略怡人景色,了解社会风貌,以一个渺小个体的视角去探寻佛国之秘,体会缅甸人的喜怒哀乐与所谓“微笑”的行为方式。在仰光,既有司机的微笑服务,也有船夫微笑拒绝外国人坐船;在因莱湖,既有老板娘微笑着坑你翻倍的门票钱,也有热心好小伙儿一路送你去终点;在曼德勒,终于发现扳着面孔要求上厕所一定要收费的妇女,转而却又为那些无法就学的贫穷儿童和民族纷争中出生的孤儿,会被送进寺庙学校接受教育而震惊!书中说得没错,缅甸,“金色的辉煌与灰色的残酷”同在。游缅甸,华人世界是无法回避的话题,比如《星导日报》的创刊人胡文虎,鸦片大王坤沙,歌星高明骏,在缅甸都是家喻户晓的著名华人。事实上,仰光就是由中国城、印度城和缅甸城组成的,这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缅甸的社会格局。二战期间,中国远征军为华人在缅甸留下了毁誉掺半的结局,同为亚西亚的孤儿,说不清的是隔世的愁怨。微笑,对于缅甸人来说,既是友谊的示意,也是冷漠的回应,更是反抗的武器。正像缅甸人印在T恤衫上的文字,“每一刻都应该全心全意地生活”,这是他们对于多灾多难的祖国的一种无声援助,微笑,是他们把持尊严的一种方式。

脑子坏掉的窃喜

我看完这本书的时候,心里有一种我一定脑子坏掉了的窃喜。看了我这篇评论的人一定大惊失色,脑子坏掉乐得,却窃喜,看来是真的坏掉了。错,我的确糊涂,但糊涂给了我惊喜。众所周知,吴哥窟在柬埔寨,也就是曾经的高棉,而我之所以会要这本书,是因为地理高中从来没及格过的我,稀里糊涂的一位吴哥窟在缅甸,于是坚定的把这书给抢了过来。翻开扉页,一张明信片掉了出来,正面是美丽的风景,源自于作者拍摄的三座缅甸佛塔在黄昏中的景象,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的编辑很是狡猾啊,明信片的风景总是那么美,上回便是因为这一张小小的卡片,让我毫不犹豫的我抢来了《跟我去阿拉斯加》,看着明信片,突然就想起了高中时怎么读都觉得无法理解作者意旨的《花未眠》中的一段话:去年岁暮,我在京都观察晚霞,就觉得它同长次郎使用的红色一模一样。我以前曾看见过长次郎制造的称之为夕暮的名茶碗。这只茶碗的黄色带红釉子,的确是日本黄昏的天色,它渗透到我的心中。我是在京都仰望真正的天空才想起茶碗来的。观赏这只茶碗的时候,我不由地浮现出场本繁二郎的画来。那是一幅小画。画的是在荒原寂寞村庄的黄昏天空上,泛起破碎而蓬乱的十字型云彩。这的确是日本黄昏的天色,它渗人我的心。场本繁二郎画的霞彩,同长次郎制造的茶碗的颜色,都是日本色彩。在日暮时分的京都,我也想起了这幅画。于是,繁二郎的画、长次郎的茶碗和真正黄昏的天空,三者在我心中相互呼应,显得更美了。 这段话是川端康成说自己所见到的艺术品上的表现与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见到的意趣相似能达到惊人的契合,彼时我尚未对日本文学有兴趣,对川端康成更是不上心,后来也没有再找回来看,但今天看到这明信片时蓦地就想起了这段话。觉得很能描绘心境。读完书后老是在想,作者为什么要给书名取一个“微笑吧,XX”了,诚如所述,缅甸并非远离人世的净土,连年战乱,也似乎民不聊生的,但在这块土地上,即使作者不时的也因为要拍两帧照片遭受到失去生命的威胁,但那里的老百姓起码闭上嘴就能过上比较安宁一点的生活,他们不是不喜欢谈论政治,人少处,熟人在他们就放开胆子的表达对昂山素季的支持。作者在一所乡村小学里碰上了校长殷勤有加,然而当他要拍小朋友们上课的照片校长立刻就变脸。因为他“不想给自己造成麻烦”,有没有觉得这种情况似曾相识,嗯,我们貌似也是这样,恐怕“更好”是不是?也许看这些充溢这美景的介绍类书籍,不应该思考风土人情以外的东西,但只要是人,你又怎么能不去想呢?作者捆了半天也无法把身上的“龙基”捆好,走在阴雨绵绵的天里总是要担心乘不上车,早上三点被人给骗了,下午三点却意外感受到来自陌生人的温暖。带他去参观佛塔的车夫一路上唧唧歪歪的不停的建议他去参观这参观那,兑换的当地货币将走的时候还剩一万多没用,让人为物价低的生活而不胜欣羡的同时,也感受到战乱造成的贫瘠。与其他的同类书籍不同的是,作者没有提到多少当地的特色美食,作为吃货表示很不满意,只好边喝西北风边看风景,但是依旧很喜欢

《微笑吧,缅甸》残酷生活之下的坚强微笑

缅甸,一个让人縂感觉着充满神秘和落后的国家。它究竟是如何的一个国度呢?尽管在现今门户开放,旅游盛行的年代,相信可以有机会或者有胆量去缅甸旅游的人们并不是很多。个人以为最主要的原因可能还是在于它的落后,贫穷或者是战乱吧!也许正是因为这么诸多的缘由,我们更从心底里想要探知这个神秘国家的真相。这次非常有幸的是,我uranium读到了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推出的《微笑吧,缅甸》书作。围绕着“微笑”,围绕着“何情何境都用微笑面对每时每刻都全心全意地生活”深入到缅甸人民的核心之内。事实上,“微笑”二字可以通过此书的方方面面得以表达。本书的封面就是一尊金色的,微笑的大佛。作为一个佛国,这是缅甸这个国家的人文特色之一。哪怕就是他们心中所神往和朝拜的精神寄托---佛祖都沐浴在微笑的海洋之下。可见,处处是微笑绝对有其必然的原因所在。翻开本书,我们可以进一步深入地踏上这片神秘而又直接的缅甸之旅。本书的作者以一名侠客的人文探险身份进入到缅甸这个国家。他身为一名背包客,自由行般地穿梭于缅甸的街头巷尾。于是乎,他也用自己最为犀利的触觉,最为直接的感动,最为真实的经历向书外的读者揭示和描绘着这个微笑之中的国度。谈及缅甸,自然其中的内容少不了黄金,翡翠,毒品,战火,佛塔,龙基等等。观赏着缅甸的风土人情,走访于缅甸的大街小巷。当然啦,我更在读这本书的时候对缅甸这个城市加深着有关的严格军管的印象。尤其是作者在初到缅甸之时便因为拍照问题而遭遇的抢的挑战:“Do or Die”. 选择句的询问却是命令式的接受。可见缅甸目前是一个充满着相当大生命危险的国家。总体而言,这本书的内容保罗了相当丰富的东西。既有缅甸的风土人情,也有缅甸百姓的真实生活,更有作者缅甸之行的心得总结。图文并茂,相辅相成,于是乎,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缅甸由此跃入了我的脑海。读这本书前,我其实根深蒂固地认为这是一个落后的,战火纷飞的国度。因为落后,也许我们根本没有必要去值得一游。然而,真实的一个缅甸却是让人佩服和赞赏的。虽然政治的时局动荡注定了这是一个多事的国家,然而生活在这片土壤上的百姓却是淳朴至及的。尽管万物都有其黑暗面,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缅甸这个国土之上的人们还是那么得质朴和善良。远远让人觉得简单也是一种美;全新全意地生活也是一种德。《微笑吧,缅甸》就此带领着你我踏上一个记录下最为真和切的缅甸神秘国度。

神秘的缅甸《微笑吧缅甸》

神秘的缅甸《微笑吧缅甸》虽然每出过国,但是对很多国家还是挺了解的,比如欧洲美国,比如韩国日本,没少看介绍这些国家的书,可是对于我们身边的缅甸,却真的一点都不了解。提起缅甸,所知道的就是那是一个佛教国家,到处都有佛寺,在中国的很多旅游区,都可以看到好像西双版纳曼飞龙塔一样的泰国风格佛塔,简直成了泰国的代表符号。对缅甸的了解还来自最近看了不少关于远征军的书,抗战后期,中国十万精锐远征军,进入缅北,多少热血男儿血洒缅甸。可是因为他们是国民党军队,所以这么多年,都被我们忘记在历史的角落里了。其实缅甸是中国的邻国,有着漫长的边境线,缅甸和中国云南一直有密切的经济来往。不过现在一提去东南亚,首先想到的就是新马泰,尤其是泰国,泰国的旅游业非常发达,也有人去尼泊尔,去越南,但是很少有人去缅甸。倒是经常出现缅甸国内局势不稳定的报道。打开这本书,就好像打开了一扇眺望缅甸的窗口。整本书都是金黄色,耀眼夺目。跟着作者深入到缅甸,才知道缅甸原来如此贫穷落后,好像改革开放以前的中国,很多人每天都挣不到一美元。可是却让人想不到,缅甸人挂在脸上的那种微笑,作者拍摄的照片上,所有人都在向你微笑,所以作者把这本书的名字就叫做《微笑吧缅甸》。和微笑同在的还有缅甸人脸上抹的那种土质防晒霜,在光线的照耀下,好像在脸上涂抹了一层金粉。不过经济发展的落后,使在缅甸的旅行变得非常困难。缅甸是个农业国,从二战以后一直到现在,经济机会都处于停滞状态。破旧的基础设施,没有几条像样的公路,很多地方都要靠船,作者乘坐的从中国购买的太阳星号“巨轮”,三等舱就是甲板,连床位都没有,想一想二十年前,我乘船从大连到烟台,坐的船要比这艘船大好多好多倍,但是也一样没有床铺,睡在甲板上。作者在缅甸旅行一个月,只花费了不到400美金,合人民币也就是两千多块钱,真是太便宜了,在中国国内旅行即便节省着花也只够一个星期,就是上边远地区,这些钱也很难坚持一个月。从这里就能看到缅甸的经济发展水平。缅甸很穷连一个像样的汽车公司都找不到,除了仰光、内比都、密支那、曼德勒,基本上剩下的都是农村,就是仰光也是一个不大的小城,可是这里却盛产黄金和宝石。和缅甸贫穷相对的是这里的佛塔之多让人叹为观止,而且这些佛塔中很多都镶金嵌银,上面镶嵌满了宝石,也许缅甸人把世代累积的财富都风险给了佛,才使他们因此在贫困中生活吧。不过佛也让他们在贫穷的生活中感到很满足,而且一直带着微笑。所有缅甸男人的一生中都要出家,只是可以选择还俗。他们的佛教还保留着托钵乞食的传统,因为佛教的原因,所以在这里作者到处遇到的都是好心人。只有在少数大城市,旅游区,才需要特别当心。在书中可以看到很多缅甸不为人知的细节,让人心里不免也会蠢蠢欲动,想要去缅甸看看这个神秘而又传奇的国度,感谢作者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眺望缅甸的窗口,看到了这个国家里面的人过着怎样的生活,正如一个缅甸人的T恤衫上写着“每一刻都应该全心全意地生活”最后谢谢作者,谢谢微笑的缅甸人,“舍纠天麻喋(谢谢)!”让我们都一起全心全意地过好我们自己的生活。

旅行果真成了一段修行

中国国家地理出的这套书是我很喜欢的,从图片到文字。因为你总能随着作者的体验自己也完成一次心灵的旅行。很多时候你非常认同他们的观点,因为这不就是你想说却表达不出的某些东西吗。之前有去缅甸的想法,由于同行旅伴担心安全问题只能暂时搁浅。当随作者文字完成这次旅行后,你既畏惧这个战乱,政治,毒品交织一起,甚至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又会一下子爱上蒲干的塔林和落日。我相信某天我会去和吴哥窟齐名佛塔林蒲干。当我们身处自己生活的城市处处都在习惯性的防备,可是当我们走到外面的时候,我们回归人心本善的原本面貌,我们去微笑,也接受别人的微笑,我们心地善良,也看到别人的善心,我们卸下戒心,信任就来得更容易。于是旅行果真成了一段修行,一心向善。作者的这段话说到了心里:“一个人在陌生的城市过夜,最怕孤独,却不需要戒备,而得到的,是信任、微笑、热情与真诚,人在旅途,需要不就是这些么?人生的旅途,追求的补也就是这些么?”。

看攻略,游记,LP胜过此书

以前觉得吴大维的片子不错。。。这本封面也很好。。但是买来看看才发觉。其实文字很平淡,片子很平淡。。缅甸归来,发觉拍得片子都不输此书。。我进步了。还是吴退步了。。。。反正就文字和经历而言。本书真就一般了...期待北面火车的故事,结果也被很平滑简单的带过。。。坐船的段落也很寥寥...一个月可以有更多的故事..作者对于缅甸历史的交代和感受都偏少。。。全书显得沉淀不够!

微笑面对生活

提起缅甸,首先想起的是吴奈温。当年,中国与亚非拉人民团结得紧紧的,共同抗击美帝苏修。在国际上也占一票的这些兄弟国家,给中国在国际上树立地位没少说话。因此,俺们中国人颇以“我们的朋友遍天下”而自豪骄傲。吴奈温当年以政府总理、总统的身份频频访问中国,少时在乡村的场院,于《侦察兵》、《奇袭》之前,没少看《新闻剪报》,其中吴奈温与毛主席、周总理接见会谈的画面温馨融洽,令人印象深刻。也因为吴奈温,知道有个国家叫缅甸。再提起缅甸,就是抗争时期,中国的远征军了。中缅印大战历时3年零3月,中国先后投入兵力总计40万人,伤亡近20万人。平满纳、仁安羌、腊戍、曼德勒、密支那、果敢,杜聿明、陈诚、戴安澜、孙立人,滇缅公路、野人山……缅甸,这个与中国一衣带水的小国,与中国的渊源,实在深远。当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大踏向发展强大迈进的时候,缅甸,这个被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长期进行政治施压和经济制裁的国家,逐渐落后并模糊于人们的视线之外。富足了的中国人,游遍了祖国的山山水水后,每每津津乐道的,是东南亚新马泰的风情风光。但是,受到经济制裁的缅甸人,依旧在贫穷落后的世界一角,微笑地顽强地生活着。吴志伟,这位从外企高管到国际背包客的摄影师、自由撰稿人,用他的亲身经历和手中的照相机,为我们仔细地介绍了这个神秘的国度和微笑面对生活、待人诚恳热情的人们。黄金、翡翠、毒品、战火、佛塔、人字拖……特别是映入吴志伟镜头中里无处不在的佛塔、僧人,以及男人的“隆基” 女人 “特敏”,还有那人字拖,更有那纯真的微笑,可爱的国度,可爱的缅甸人,通过吴志伟的镜头与叙述,给我们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这是吴志伟这本《微笑吧缅甸》最成功的所在。十分佩服吴志伟透过表象所感受到的缅甸人民面对困苦微笑生活的态度。那串印在T恤上的文字:“每一刻都应该全心全意地生活”,令我放下书后,依旧陷入久久的深思,感慨良多。 微笑着面对生活,还能有什么困难能够压得倒我们呢!

在金色的国度微笑

微笑,似乎应该是人类的本能,与生俱来,不应消失。然而,在经历过婴儿时期的最单纯微笑之后,我们大多似乎已经丧失了这个能力,就如我们渐渐遗忘了游泳一样。所以在多年以后,我们会重新怀念,然后试图努力通过学习来找回本能。世界上有这样一个国度,因为受到经济制裁和国内不同派别的政治武装间的矛盾冲突,贫困不堪,落后荒凉。却同时是这样一个国度,处处都有金黄色的佛塔和佛像,到处有身着大红色僧袍的僧人的身影。金色与红色,这分明是可以涅槃重生的凤凰的颜色。虽然贫穷,却有着最富丽的色彩;虽然落后,却拥有最自然的微笑。微笑,就是缅甸的名片之一。作者的文字并不温柔细腻也缺乏华丽的辞藻,而且也不曾流露幽默,可是,也正因为没有这些,反而让所有的叙述变得粗粝而真实,就像老牛皮纸一样富有质感,仿佛那就是生活,让你在感觉粗糙的同时感受温暖——而这样的文字,或许最适合用来写缅甸。作为一个男性作者,他的笔触与关注点更多集中在缅甸的历史和人文情怀中,对于缅甸的景点着墨较少,对于缅甸人着墨最多,不过也正是这些人给了读者最多的感动,因为他们被涂着缅甸土制防晒霜的脸色总是有着最原始的微笑。而这样的微笑也是最多出现在本书摄影图片中最常见的表情,无论生活如何艰难,作者镜头下的缅甸人都是这样微笑着面对镜头,就如他们的上衣上写着的那样——何情何境都用微笑面对,每时每刻都全心全意生活。作者镜头下的缅甸,除了微笑,还有佛和水。缅甸的佛与佛塔无处不在,佛塔总是耀眼的金色,而佛也都是悲悯地俯视众人。缅甸的男子一生总要出一次家,做一次僧人,有的甚至会出家三四次。佛光的沐浴或许也正是缅甸没有盗窃,让人安心的原因之所在。而孩子,也在本书的图片中占有一席之地,他们大多已经开始负担起照顾家庭的重任,但依然是快乐而健康,我最喜欢的一幅图是在147页后面的那张,几个孩子光着屁股在黄昏的伊洛瓦底江边欢笑嬉戏,尽管只是剪影,当仿佛那笑声已经透过纸页传到了我的耳畔……


 微笑吧,缅甸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