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凯旋门出发

当前位置:首页 > 旅游地图 > 旅游随笔 > 从凯旋门出发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7
ISBN:9787508609096
作者:利明
页数:253页

章节摘录

  若是沉下脸来说,巴黎速度中蕴涵最大的是一种无形的幻灭力。这是许 多人怯于面对,但又避不开的事实。在我看来,那些浮光掠影赞美巴黎的话 ,大多出自脖子上挂着相机的游人之口。他们怀揣的是赶庙会的心态,若是 漏过了口口相传的巴黎风景,不但觉得对不起自己,回去也会被人讥笑的。 巴黎,梦巴黎,春之巴黎……走马灯般来来去去的过客都爱这么说。说得没 错,人人都爱巴黎,但巴黎不是任人就爱的。不少人感觉到,冷冷的巴黎, 仿佛大理石雕出的天鹅,还隔着冰雪的篱笆。 我们简直被文字、图片和影视等媒介关于巴黎之美的说法淹到了下巴。 随便什么人到巴黎走一趟,就会把一堆中学毕业后再也没机会使用的词汇尽 情抛洒,什么铁塔的雄姿了,塞纳河的碧波了,方尖碑上一抹亘古的夕阳了 ,香榭丽舍大道的“不夜”了……甚至有热心人问过我,圣母院墙上“命运 ”一词为什么找不到?他那意思似乎在说,维克多·雨果假如转世,说不定 也会跟某些蹩脚的游客一道起哄呢。 巴黎的确有它独特的美,但绝不是所谓“浪漫之都”、“时装之都”、 “艺术之都”和“城市中的城市”这些cliché(陈词滥调)可以概括的。在我 看来,巴黎更像一个上了点年纪的贵妇。到过卢浮宫,见识过拿破仑三世皇 家一角的人或许会同意我的说法。那种铺张和奢华,绝不仅仅是财富或皇权 能说明的。巴黎在某种意义上属于有着悠长时日的往昔。眼下人们从世界各 地匆匆赶来,匆匆拍照,回去还得对着旅游画册来一一核对自己到过的地方 。这一切似乎有些凭吊的意味,既凭吊巴黎往日的辉煌,也凭吊那些人类不 会再有的恣意且铿锵作响的生活。 一个人若真想把巴黎完全说清楚,估计得在那里活上400年(从波旁王朝 第一位国王亨利四世开始),还得有雨果那样的如椽之笔才行。如若不然, 那就得不顾褊狭之嫌,说说自己的切身感受,这至少要比以讹传讹、牵强附 会的瞎扯来得真实。就我个人经验,巴黎地上是各种博物馆和旅游景点(主 要集中在那么几个地方),而地下才是日常的生活。我想没有一个城市的人 是靠不断的游览来生活的。到巴黎,漏过任何景点都无所谓,但若是不会钻 地下,那可真玩不转了。巴黎十几条地铁线路加上几条小火车(RER)线路, 复杂得要命,尤其是在需要换乘的时候(这种时候很多),上去下来,左转右 拐,一会儿就把人弄迷糊了。我曾不止一次听初来乍到的人说起坐错了地铁 ,又无人可求,最后只好采取倒录像带的笨办法,先返回原来的车站,然后 退回地面,再徒步走几个小时才算找着地方。那些在此生活的人,每天不少 有效时间被花在地下了。朋友跟我说,地铁里的人都神经兮兮的,他说你若 是留意他们的表情,你就会同意他的说法。他说得没错,而我看到的也许更 多。例如,几乎每次坐地铁,都能碰到卖唱的,有的拉着破旧的手风琴,有 的脖子上挂着一把叫不出名字的弹拨乐器,有的甚至拖着一个直流电扩音器 ,上来就开奏或演唱,一段表演之后,伸着空的塑料杯子满车厢讨钱。据我 观察,他们所获非常有限。这些人什么肤色都有,唯一共同的地方就是他们 跟车上人一样面无表情。我暗自思忖,以这样的方式讨生活,该需要多大的 勇气。若不是逼到万般无奈的份儿上,我想没人会走这一步的。地铁里还真 有些音乐高手,我曾听过一个由学生组成的弦乐小乐团演奏的莫扎特的乐曲 ,相当有水平。另外,记得在七号线和一号线的换乘处,总有一个上了年纪 的提琴手在拉一些复杂、迅疾的练习曲。他闷头拉琴,从来不看路过的人, 也不关注摊开的琴盒里是否多了几枚硬币。 巴黎还有一个人文特点值得说说:在那里我见过许多自言自语的人,简 直太多了。清晨在香榭丽舍大街的咖啡店里,一个看上去绝不像精神病的中 年妇女走进来,就着咖啡开始自己跟自己唠叨,那语气像争辩、像恳求、像 陈述,或者像毫无意义的漱嗓子。从那以后,我在许多地方见过各色喃喃自 语的人。对于这种现象,只能有两种合理的解释,一是心理压力大、精神紧 张,二是过于孤独。P20-21

前言

  这是我父亲时常叮嘱我的一句名言。 2006年正月,春节刚过,在法国漂了三年的我执意要回家省亲。现在想 起来那不是个好时候,天寒地冻不说,我的不良生活习惯和两年多的带团旅 途疲惫已经累积到了相当的程度。具体说,从2005年11月份起,我连着带了 四个长团,根本没好好休息过。圣诞节带50名学生北上时,我就感觉身体有 些不妙,在维也纳的圣诞晚餐上跟团友们干了几杯酒,第二天去慕尼黑,途 中经过德国的月亮湖时,我的意识已经有些模糊了,如果不是及时在那儿停 车吃饭休息的话,我说不定会昏死在车上。 现在想想很后怕,那种大脑血液退潮的怪异感觉,是血压过高和血糖过 低造成的。 那次被我硬生生熬过去了,我在车上还是高谈阔论,显得精神十足,没 人发觉我出了什么问题。我也抱着得过且过的心态,没大引起重视。 自十几岁起,我就过着边缘生活,从板凳篮球和手球运动员、外贸仓库 的门卫、倒腾水产品的公司小职员到所谓的自由撰稿人。来法国前我干过许 多稀奇古怪、相互不怎么搭界的行当,且没有一样干出名堂,或持续三年以 上。成年后,我进修过三年英语专业课程,另外,在北京鲁迅文学院的作家 班学习了半年又待了一年多,那还是在朋友的赞助下才去成的。上述就是我 全部的学业基础,惭愧的是,我至今连小学文凭也没有。当人们问起我学什 么专业的,我一般用“学体育的”来搪塞。这借口不错,说错话了不用负责 任,而介绍到位还能获得“四肢头脑都发达”的赞扬。 2000年秋天,妻子(法语专业的本科生)被法国斯特拉斯堡的一所大学录 取,离京赴法,我一人漂在北京,过起了自由撰稿人的生活。提起我的写作 ,我该像曾经光顾过的法国一所小学的智障学生那样,不好意思地一手捂脸 ,伏下头喃喃说:任何题材我都尝试过,例如体育方面的报告文学、散文、 书评、杂感、小说以及剧本等。光是长篇小说我就开了五六个头儿,有的都 写到一大半了,最后还是搁置起来,部分原因是我发现作品的主人公无论怎 么变换名称和身份,其实都是我自己,一个在现实生活的任何方面都是半吊 子的人。谁会对一个半吊子的生活发生兴趣?总之,我没完全做到用稿费养 活自己,多半停留在拉着架势,后续无着落的状态中。 许多年来,庆幸的是我一直自觉不自觉地坚持做下来一件事,那就是阅 读。以人文书籍为主,对个中巨擘巨著有一种高山仰止的崇敬感,确信文字 自有高下和客观衡量标准,还有便是傻里傻气地对未来抱着信心。而就个人 生活而言,我跟一个只拥有太空泛草率的蓝图的建筑者一样,盖过一连串施 工窝棚,相互的主题还都不太挨着。就在这样的背景下,过了不惑之年,我 被召唤到了法国。 开始时,在法国的生活并没让我发生太大变化,只是觉得经济压力不比 以往了。对长期居住的外来者而言,某种意义上说欧元区的国家大有生存孤 岛的意味。我除了比过去更加关注“开门七件事”之外,仍然继续我的“半 吊子”生活:料理家务,阅读,三心二意地学法语,继续写稿往国内发送。 我不得不接触的外界事物免不了给我新鲜感,同时也不断刺激我,这些见闻 感想最初形成文字时,只是在国内所谓写作的继续(我断断续续地在一些媒 体上开过专栏),有所不同的是我不再指望稿费,本来也没有多少,再换算 成欧元缩水10%,变得什么都不是了。因为语言不通,活动范围有限,加上 由陌生带来的孤独感,人的心态不可能持平,因此那些文字难免失之偏颇, 不过我还是视其为一段生活的印记而将部分篇章保留了下来。还有一个因素 很重要:妻子在半工半读,我只能持有陪伴她的短期签证,我的身份也是“ 半吊子”,法国移民部门管这叫“访问者”(Visiteur)。我所能够“访问” 的仅仅是超市、烟草店、电车和公共绿地等处。当时,除了戴高乐机场,我 连巴黎都没去过。我们的生活水平是最下限的,吃的是最廉价食品,租来的 房子里几样破旧家具都是朋友送的,没有床,一张垫子放在地上,上面沾满 狗毛。 2003年夏天非常炎热,在最热的时候,巴黎一家旅行社的朋友,确切说 是我妻子在大学时的班主任来电希望我能把写的稿子同时也发一份给他,以 便充实旅行社网页的内容。他的要求对我来说不过举手之劳,便照做了。在 网页上浏览自己稿子的时候,不免瞅上两眼跟西欧旅游相关的信息,我心里 十分艳羡,但不敢憧憬,因为旅游离我们当时的生活水平太过遥远。 暑热刚过,某天那个朋友突然来邮件,他说看了我的文章之后,认为我 对西欧文化历史有一定了解,问我想不想试着到他们旅行社做导游。得到这 个邀请我既欣喜又胆怯。那是一个极为难得的机会,能让我游览向往已久的 旅游胜地,还能赚些钱,补贴家用,同时也是一个挑战。我翻遍记忆,在我 几十种涉及过的行当中,怎么也找不着跟旅游相关的,我没受过任何这方面 的训练,但是开阔眼界的诱惑和生活压力使我蠢蠢欲动。这里加一句题外话 ,初到法国时,一个跟我妻子相熟的华人餐馆老板曾跟我打过照面,背后他 跟我妻子说,我不适合到餐馆刷盘子,一是个子太高,二是我看上去“不像 那么回事儿”。这就是说,我没有其他选择,只能闯向旅游这片茫然得一塌 糊涂的天地。 长话短说,我去了巴黎,先后两次跟去意大利的长线团实习。就算似我 这样寻常看轻事物的人(不然我也不会换那么多工作),也感觉到某种特殊的 压力。例如第二次实习,随车导游把话筒递给我,让我介绍一下米兰的大概 情况。虽然他事先跟我打过招呼,我也预习了相关资料,但接过话筒时还是 紧张得要命,面对那么多人说话,在我平生还是第一次。我好歹对付了几分 钟,磕磕绊绊,没说几个完整的句子。记得美国一家权威调查机构针对“你 最怕什么”这一问题做过普查,得出的结果居然是70%的人“最怕当众讲话 ”。可见“当众讲话”多么折磨人的肾上腺,尤其是对听众你不甚了解,他 们来自不同地区和国家,有着不同脾性和知识背景,且多半保持沉默的时候 。记得我硬着头皮带第一个小团去意大利,大巴还没出巴黎,我就没词儿了 。到达里昂的市府广场,一位女团友私下(感谢她没公开)斥责我:“不像那 么回事儿,脑子是空的!”我惭愧万分,那晚无论如何也过不去了,给妻子 打电话的声音抖得厉害,说自己“根本应付不了”!妻子在电话那头安慰我 道:“总得有第一次吧?!想想你读的那些书,给他们讲故事,讲文学呗。 相信你能熬过去的。”第二天一早,那位女士还不依不饶地等在车边儿,说 :“今儿你得给我们多说说了,不能再像昨天那样。”我缓和了一点的神经 立刻又紧绷起来。从里昂南下过普罗旺斯地区,我硬着头皮东拉西扯,不知 怎么的就联系上了维克多·雨果。我几乎复述了一遍雨果的小说《九三年》 ,把原本发生在布列塔尼的故事硬搬到了普罗旺斯,当时居然没人揭穿我。 我很庆幸。 我的出发点居然不期然地建立在了雨果的杰作上。在这里我要郑重道谢 :大师,是你的情感和思想的美与力量穿过时代、民族和语言的阻隔,给了 我些许眷顾,使我在你曾生活过的伟大国度里找到了生路。请接受我再一次 的顿首百拜! 由此我一点点找到了自信。我发现这个工作的特别之处恰好适合我,它 把我过去的生活和阅读经验渐渐调动起来,那些看上去隔得挺远的“施工窝 棚”,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文化旅游中慢慢建立起了同一主题的结 构关系,这简直太奇妙了,也是我莫大的幸运。发现这一点后我赶紧恶补课 程,我不能像一些导游那样,光是给客人背诵画册里的内容,画册谁都可以 买到,内容浅显得很。记得美国电影理论家麦肯·基说过:“你若告诉你的 观众他们已经知道的事情,那你算掉进粪坑里了。”我通过各种渠道弄到严 肃的专著,把所有业余时间都用上了,来啃这些艰深的“大部头”。这些书 有些是家人寄来的,有些是朋友帮忙搞到的。再插句题外话,在信息爆炸的 当下,信息也可能什么都不是。因为没有较为广泛的相关涉猎和阅读,你就 跟没有钓竿的人一样,只能对着大海和鱼浩叹。最有意思的是,家人寄来的 关于意大利的一些专著,居然是我二十多年前买下翻过的。这正应验了我上 面的话,为了今天这一切,我过去的“半吊子”生活,居然成了有意义的伏 笔。 通过阅读这些顶级专著,我感觉眼下西欧旅游中流行的说法错误太多, 造成的误解和误导也太多。这些错误虽然看起来不像科技数据那么要紧,但 错误的信息一定会导致错误的观念,而如果观念错了,旅游的意义便会大打 折扣。如果光想知道一些事物的年代、名字以及多长多宽多高什么的,还不 如看风光碟片来得省钱省力。 从“正”的一方面看,对于我们国人来说,西欧旅游的认知空间几乎是 无限的。 2004年初我开始马不停蹄地带了许多团,忙的时候刚下这辆车,又上那 辆车,线路也从法国南部和意大利逐渐拓展到西欧其他旅游景点,我的文字 也跟着转到旅游方面。我曾遭遇过困难,获得过快乐,交了不少朋友,也积 累了相当的旅游经验和教训。无论从感性上还是理性认识方面,这些经验教 训是我的真正财富,是最可宝贵的。我曾在一篇随笔中感慨道:“各学科中 唯有旅游专业是应该在车上边实践边学习的。”我把导游+领队这份工作总 结了六个字:“战天,斗地,和人。”所谓“战天”,是说要在不同天气情 况下及时想出应对办法,带领四五十人的大团队,可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儿; “斗地”是指路况和陌生的地方,有时构成旅游的极大障碍;“和人”是最 关键也是最难的,从身体到心理,要做到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的旅游期望, 要跟他们交流顺畅,跟他们交上朋友,是需要相当的耐心、方法、学识、经 验、组织和沟通能力的,更为重要的是,出发点一定要端正。我认为,再好 的方法,再多的学识和经验,不如真的付出。 说句掏心窝子的话,我平生第一次爱上了一份职业,它对我具有不可抗 拒的魅力。我爱随时变换的景象,爱探讨西欧深不见底的历史和文化积淀, 爱用不同语言跟人打交道,爱跟来自世界各地、不同行业的同胞切磋交流。 我爱人,爱从头到脚观察他们,(难道我不是他们中的一员吗?)爱用透视的 眼光琢磨他们,反过来说也一样。记得一次我带团去德国,一个小女生事后 跟我说,巴登-巴登的佛里德里希大浴场必须全裸才能进入,她也只好照办 了,旁边就泡着同车的男士。人如果能做到这样,还有什么需要藏着掖着的 ?!从某种意义上看,我就是全裸面对众人的,这是我的工作,我只能这样 ,也喜欢这样,这样能迫使我“一日三省”。 前些日子国内网上一本暴露旅游内幕的书籍我大致看了看。我觉得作者 还是见习水平(无论他干了多少年),并且像个迫于太大假账压力、患有呓语 症的会计似的,在那么长的篇幅中唠唠叨叨、反反复复总绕不开一个“钱” 字,数字都很精确,但欠缺真正内容,虽然我承认他说的大部分是事实。这 里我还有一比,他跟我法国邻家一个腿脚不利索的老太太一样,走路时死死 盯着眼前的路面,如果路面有堆狗屎,她就把狗屎认做路面。我认为有规则 ,就有潜规则,所有行业都是如此。旅游业的潜规则在中国较之发达国家又 特殊了些,它是片面追求低价格、不成熟的旅游心态和杀鸡取卵式的恶性市 场竞争互动造成的,其中的任何人也逃不掉干系,包括那个作者。问题是你 光盯着钱造就的“狗屎”,渐渐地,人们就会把你跟“狗屎”等同起来,因 此,“宰人”与“被宰者”,谁也没落好。在我看来,旅游业的规范管理应 该给行业内规则留有一定空间。这个虽然不好界定,但并不证明它就是个伪 命题。坦荡和谅解能在其中起到很大的主观能动作用。 我并不是在此含糊其辞,其一是这超出了我的探讨范围,只能点到为止 ;其二我从来就认为导游+领队本来就是个模糊职业,一身兼有许多职责— —向导、主持、组织者、调停者、讲解人、翻译、生活助理,偶尔还是推销 员等等,要做好实在不容易。记得已故作家王小波曾说过:“人们往往容易 在低处汇齐。”往低处出溜是轻松的,可别忘了,低到一定程度就躲不开“ 狗屎”的恶谥——我这也是在提醒自己。由于过渡时期主客观多种原因,人 们对这个行业误解太多,说从业人员个个脑后有贼骨,说它是碗“青春饭” 云云,总之比较低下。这些我全部不同意,我认为这工作既光荣又体面,就 看人们朝哪方面使劲了。我每每看到西欧团队的大巴车上前面持麦克讲话的 人一头白发,心里颇多感触。那里的“老”一定是跟经验、学识和受人尊敬 成正比的,同时他(她)带领的人也懂得尊重知识,尊敬别人。 眼下我跟妻子还有我们的狗Summer在法国的生活基本趋于稳定,我们只 是平静地过日子,既没有淘金的野心,也不再睡地上了。要说这本集子的生 成,就得接上这篇文字的开头部分。回国后,跟久违的亲人朋友聚首,免不 了多喝几杯。到后来,这么些年所有负面的东西一股脑儿由酒精引发出来, 我得了平生第一场大病——一种来势极其凶猛的神经官能症。无奈何我错过 了2006年的旅游旺季。在我如同看电影般的浅睡眠中,浮现出最多的景象是 旅游。我耐着恼人的头痛把一些难忘的记忆和感悟写了出来,长一些的旅游 文字基本出自这个阶段。 这个集子的小苗始于三年多前,我生病,它生长。随着我身体逐渐康复 ,它也跟树一样枝叶齐全了——至少我是这样认为的。要说感谢的话那就太 多了。首先得感谢法国安塞尔旅行社,是该社的领导和同行给了我涉足旅游 领域的机会,并信任我的为人和能力;感谢我的家人和朋友给我精神和物质 的多方面帮助;感谢国内几家媒体的朋友一贯的鼓励和支持;感谢跟我同行 过的那些“维纳斯”和“大卫”们;感谢三个法国医生和我家人对我的呵护 ;最后要感谢这场病,让我把维护健康放到了生活首位,另外,没这场病, 我根本没时间与平和的心境来完成这些文字。 这些文字算在法国生活和工作一段时间的小结,初级导游+领队的作业 汇报。我没有什么需要补充了,有些刺耳的话因为具有警醒作用(包括对我 自己)我也保留了下来,但愿没人对号入座,我那是对事不对人。 道路是无尽头的,西欧旅游是无尽头的,它们又在召唤我。在以后的日 子里我得谨遵老爸的叮嘱:“保重身体,熬成一个好老头儿。”健康才是“ 1”,没了这个,后面再长的尾巴也白扯。 我要重新开工了,更多的话等在路上。至于写作,已经熬成好老头儿的 季羡林先生说得好:“大狗叫,小狗也得叫。”

内容概要

  利明,旅人之一,职业经历丰富,现落地法国斯特拉斯堡。工作原因,每每阶段性与其他旅人为伍,指点江山,乐在其中。时空旅行的同时,一直坚持纸上之旅,最喜爱的旅行文学作家是比尔·布赖森(Bill Bryson)。如果不幸你也是同好,千万不要错过与此类人再次碰撞的机会。法国安塞尔旅行社推荐作品。

书籍目录

自序:熬成一个好老头儿生活在法国不夜之城扼喉法国邻居斯特拉斯堡汉语课七月十四日斯特拉斯堡上空浴场法国狗及Summer眼睛的颜色一顿午餐在细节里过日子在路上从凯旋门出发哦,大巴车!酒店!酒店!我们吃什么厕所的学问维罗纳新年夜立此存照玫瑰之名雄性之场废墟回眸历史的巨人意男意女玫瑰之名意大利二三琐事遇见一座城等待勃朗峰何日再去那波利上帝战胜重力来生做个石匠蒙特卡罗与“飞苍蝇”维也纳,我错了!又见棕榈蒙特卡提尼朱丽叶,我们来了Dine & Wine玛德莱娜小点心说啤酒心形比萨饼祝你健康观察者快与慢离家五百哩神圣的度假红灯不是区头上的鸟叫声在火车上面孔阿兰佛罗朗大叔Chef李你还能更年轻三面小克劳德雅克其人摇头的印度人行走的意义我们为什么旅游读书行路后记

作者简介

“你无法把美好的东西永远占有,而最美好的也许就是时间……”这是旅程结束时的必然感伤吗?抑或是生活本身不被我们所轻易察觉的真相?如果你也是一位时不时带领着“先富阶层”游逛在欧洲的“首领”,每每从凯旋门出发,马不停蹄的揽胜之余,是否也会生发上述思索?在这本十分有趣耐读的欧行漫记里,作者以比尔·布赖森(Bill Bryson)式的冷幽默记录了生活、工作和行走在欧洲期间妙趣横生的种种。当然,在捧腹之余,你也会感染只有漂泊在异国他乡的人才能真正体味的无法逃避的脆弱。透过这盘味道驳杂的“什锦菜”,相信我们每个人都会发现,生活除了在真实的残酷之外,还依然保有那么一丝摆脱不掉的感动

图书封面


 从凯旋门出发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7条)

  •     看了很多旅游方面的书,很多总是单从景观方面来描写有多唯美多神奇,一种很表面的物质欣赏,而这些直接用图片即可概括。这本书的作者从人文,从自己的观点出发来描绘西欧人,西欧文化,真真切切的从很小的细节中感受生活,感受与国人不一样的态度和方式。很难得的我整本都读完了,从头到尾,细细品尝,享受一种阅读的快感。
  •     以一个文艺大叔的视角深入巴黎的生活。真的进去时有种丑小鸭变天鹅的感觉,第七本书加一个阿姆斯特丹有最正规最安全的红灯区...威尼斯的春节庆典比春晚好玩多了.~“你无法把美好的东西永远占有,而最美好的也许就是时间……”这是旅程结束时的必然感伤吗?抑或是生活本身不被我们所轻易察觉的真相?最美的状态就是在路上~附加一个 一个人走过的世界有多大、他的心就有多大~
  •     这是本很怪的书。我不知道是应该把它定义为“旅游类”还是“评论类”。作者在这本书里的主观感情非常强烈,很多文章在我看来甚至就是评论性文章,和陆游完全无关。且很多主观感情还给我一点“愤青”的感觉。总之对于这本书的文字,我在阅读的时候,总会觉得非常的不耐烦——我发现我对于作者的写作手法非常的不敏感,作者的文字给我一种非常枯燥的感觉,我有时候甚至觉得自己在看一本教科书。因此最后我是随便翻完的——这是我最近连着看的第二本和自己气场不合的书了,下本书一定要小心选择才行,否则我估计就要有段时间不想读书了。还好还有照片。书里的照片是我的大爱。选取的景和角度在我看来都很独特而有味道,唯一的可惜是很多都是黑白照,有时感觉活力不够。但我还是看得津津有味就是了。最后,如果想去欧洲,那还是可以看下的。

精彩短评 (总计33条)

  •     我读的这本书不全,不止法国最后还有别的很多国家,觉得这样的导游到处走走不错但是每天同样的路线也很单调~
  •     還專門找個人說作者文筆大進步,原來是有多爛啊
  •     非常好看
  •     作者并没有像很多人那样一味的吹嘘欧洲的好处,反而让人感到了真正的欧洲,生活也是不容易的,饭菜也是很难吃的,我就别打什么法国菜的主意了= =#
  •     娓娓道来的行走见闻。如我也可遇到这样一位细心的导游者,或我也可做环游世界的人。
  •     这不是游记这是专栏,好看。
  •     如评价
  •     旅行的意义
  •     这是我看过的最好的旅游类书籍。它不会像大多介绍景点的文章:绚丽、华美,令人神往。充满的是生活的气息,仿佛,旅游就是一种生活方式。
  •     从凯旋门出发,利明导游在书上带领我们一起旅行欧洲,与以往的旅游书籍不同,作者独到的见解,内心深处的感受,是书中的内容比枯燥更加生动灵活,使读者自然而然的喜欢并记住了这些漂亮的欧洲城市,了解到了它的风景及它的文化,人们的风情。有一天我也期待,在香榭丽舍的大道上闲逛,看看戛纳的棕榈树,去朱丽叶的故居写下爱的心愿,去摩洛哥的赌城大巴黎酒店外看看叹为观止的名车,看看黑手党老巢的小镇是多么的秩序井然,看看阿尔卑斯山脉,去维也纳听一曲斯特劳斯圆舞曲,泡一泡外国的酒吧。谢谢斯特拉斯堡的你给年纪尚轻阅历尚浅的我,呈现一系列不一样的风景。
  •     图片撑得,但读烂一点的有点减压,而且降低门槛的力量
  •     作者与凯撒亓导一个范儿 那欧洲旅行 还好跟着他
  •     导游写的欧洲随笔 掉书袋掉得不给力的感觉 中途半端
  •     去欧洲的飞机上读完的书
  •     旅行的那些事,那些人。 所谓文学需要用生命去阅读践行,方能领会那些大师的深度。 真正的导游是件多么深厚的事啊,读书、行走、思考,人生才是最炫的旅程。人生需要积累储蓄的是看涨怕跌的财富还是丰盈的人生经历?只有丰富才会富有。
  •     浪荡导游 奇幻生活。
  •     不错的游记书,没有逛逛介绍景色什么的,中间反应的人文情怀值得让人思考。推荐。
  •     在平实的理性评论之中时不时穿插了幽默的小段落,就像在山间的优美景色中看到了造型奇特的附带分类效果的小房子...
  •     法蘭西帝國。。
  •     算是旅行书籍里还好的吧。。。
  •     从导游的视角写旅行,很特别。作者读了很多书的样子,又不掉书袋。有些话说的也许偏颇但是很中肯。
  •     一个陌生人在陌生的城市
  •     有趣的人不一定有多高的学历 曾有两个女同事都是没上过大学 十几岁出来工作 走了好多国家 做人做事让人喜欢 让人觉得舒服 工作努力 生活是不容易的 但她把生活活的很简单 有许就是这本书带给我的启发
  •     很明显,作者是一个很实在的人,他不讳言自己无学历文凭,赴法最初生活完全就是挣扎在温饱线上,什么欧洲旅行就更是一种奢望了,此番有因缘巧合成为带团欧洲行的导游,甚至出版这本游记,出发点并没有多复杂——生活所迫罢了。可是,因着他的经历倒使我越来越相信生活中的每件事都有它存在的道理,各个事件总有它相互联系的一天,这就好比人与人之间的遇见,虽然离不开个人的努力(作者有相当深厚的阅读积累和相当长时间的写作经历)冥冥中自由巧合。旅行游记本来就是很主观、很私人化的东西,对于我而言,这本游记尽管出版年份较早,但是绝对属于近两年来我读过的游记之中的精品。他不是一本简单的流水账本,(实际上市面上很多的游记都在滥竽充数),他包涵作者的阅历、思想沉淀,说得夸张一点,它的价值还在于一种历史纵深感,看得出作者的用心。
  •     每篇都短到好像什么都没说,又确实洋洋洒洒地写了些东西。讲故事的能力基本没有,没有一个完整的人物描写。导游即便会引经据典,也实实在在是个过客,写不出地方真正的美,也写不出当地人生活的矛盾。
  •     轻松幽默的风格,睿智的语言,一米九的个子
  •     作者的思路很清晰。。文笔也不错
  •     在路上~~行走与思考
  •     轻松,不过太散乱了些
  •     最喜欢这种旅行随笔,可以把各处的百态人生收揽心底,自己也想去旅行了。
  •     有些时候如果情绪低落了,我就好想到动物园里去。 它们其实都很乖巧,不会多说话。我也不说话。于是经常,我们就像很熟悉的朋友一样,隔着不远的距离,各自想着自己的心事,却不尴尬。待四散而去时,就好像完成了一次轻描淡写的倾诉。
  •     不错的插图
  •     意大利之行带队的王导是个有意思的家伙,浪漫的个人主义者,年轻时一定很英俊。看了他的书,很想看他演的那部电影。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