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印象

当前位置:首页 > 旅游地图 > 旅游随笔 > 德国印象

出版社: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1-1
ISBN:9787562230199
作者:季羡林
页数:172页

内容概要

季羡林(1911- ),北京大学教授、中科院院士、中国语言学家、文学翻译家,梵文、巴利文专家。 
  山东清平(今临清)县人。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0年考入北京清华大学西语系。1934年毕业后,在济南山东省立高中任教。1935年考取清华大学交换研究生,赴德国留学,在哥廷根大学学习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等古代语文。194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46年回国,历任北京大学教授兼东方语言文学系教授、系主任。

书籍目录

楔子初抵柏林哥廷根道路终于找到了二年生活汉学研究所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完成学业,尝试回国大轰炸在饥饿地狱中山中逸趣烽火连八岁,家书抵亿金我的老师们我的女房东反希特勒的人们迈耶一家纳粹的末日-美国后入城别了,哥廷根重返哥廷根WALA表的喜剧听诗寻梦

作者简介

本书为国学大师季羡林所作。季羡林,山东临清人,1911年生。193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外语系,翌年作为清华大学与德国的交换研究生赴德国哥廷根大学学习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获哲学博士学位。1946年回国在北京大学东方语言系任教授,曾任北大副校长、南亚研究所所长、中国史学会常务理事等职。对印度古代语言、印度古典文学、印度佛教史以及中印文化关系等方面有精深研究,著作颇丰,有《中印文化关系史论丛》、《罗摩衍那安探》、《今译》(合著),译有《沙恭达罗》、《五卷书》、《罗摩衍那》等。
七十多年的生命像一场春梦似地逝去了。这样的梦并不总是像“春宵一刻值千金”那样轻灵美妙。有时候也难免有惊涛骇浪,龙蛇竞舞的场面。不管怎么样,我的生命像梦一般地逝去了。对于这些梦有没有留恋之感呢?应该说是有的。人到了老年,往往喜爱回忆往事。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我当然也不能成为例外。英国人常说什么“往日的可爱的时肖”。实有会于我心。往日的时光,回忆起来,确实感到美妙可爱。“当时只道是寻常”,然而一经回忆,却往往觉得美妙无比,回味无穷。我现在就经常陷入往事的回忆中。

图书封面


 德国印象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7条)

  •     读季羡林的《德国印象》则是相当愉快的经验,虽然故事是发生在二战中的德国,甚至英国人的轰炸之下。但是,愉快的人,亦或回忆中的愉快形象,总是能够感染别人。季先生是个感情丰富的人,爱他的教授,像父亲;他的房东太太,像母亲;甚至,一个为他打字的德国姑娘,像他彼时在国内的夫人:令人喜欢的人,不是吗?季先生研究古印度的哪些语言,地球上懂的人最少的一些东西,令人费解的东西,他曾经彷徨然后坚定一生的选择。酷!
  •     在的这本书的时候难免被深深的怅惘、留恋之情包裹,忍不住要感同身受,心情跟着剧情时起时伏,时而欣慰,时而憧憬,时而哀叹,和看韩剧其实是一个道理。但是,此书还原了一个有血有肉的青年季羡林,并从一个留学生的视角记录了德国在二战中的一个侧面,文字优美、感情真挚,不失为一本优秀的个人传记。 其实,原本我一直以为季羡林是一位“国学大师”,好像大多数媒体上都是这么个头衔,读了此书才发现他的主业是梵文,吐火罗语,比较文学等。尽管他的国学根底很深厚,但毕竟不是专门研究这个的,缘何冠以“国学大师”的称号?我现在对于这个称号十分谨慎,在当代社会,这个词其实能涵盖很多人,既包括博闻强记、辛勤耕耘、继往开来的真正的国学大师,也有挂羊头卖狗肉、投机取巧的国学神棍。所以单一个“国学大师”的头衔听起来特别空洞,远远不能涵盖季取得的成就。我们现在出国留学,多是为了镀镀金,一般都是学习别人的先进技术、文化,而季羡林去德国居然研究的是亚洲的文化、语言,这着实让我大吃一惊。当时留学德国的国人不少,鲁迅说过一句话,“中国很多学者到了外国谈的是孔子、老庄;而回了国则开始拿康德、黑格尔说话。”受其影响,季羡林在尝试过许多方向后,最终选择研究了对中国文化有很大影响的印度文化和语言。季在德国一呆11年,其中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哥廷根渡过。哥根廷是德国的学术要地,一个只有十万人口的小城,而流转迁移的大学生多达二三万人。与繁华的柏林不同,季在哥廷根可以说过着单调、重复的学术生活,大部分时间都泡在研究室里。他的导师是一位印度语泰斗级人物,只有他一个学生,却也是正儿八进地给他上课。德国教授的待遇和社会地位都相当高,他们也乐于全身心地投入到学术和教学中事业中。在德国要取得一个讲师的职位都不容易,而教授的头衔则享有无上的光环,必须有真本事才行,而优秀、有建树的论文是一个硬性指标,一些很有水平的学者穷其一身还是只能做讲师。德国大学还盛产“永恒的学生”,读个十年八年都很正常。不过,像季这样的牛掰人物,经过长期艰苦奋斗,埋头苦读,最终取得了博士的头衔。他很诚实的表露,尽管很多中国大家都没去拿博士学位,但那是因为他们足够牛掰,而为了证明自己不同于当时的很多混日子的官二代留学生,并且为前程镀镀金,非得拿个博士学位不可。季的日常生活也并不完全单调,偶尔和志同道合的朋友聊天、每周陪导师的夫人去听音乐剧,徜徉在深邃的山林之间……总之都是宁静、恬淡、充满知性的休闲方式。但是日子并不一直恬静,季在德国的后7年见证了德国是如何在二战中走向衰败的。在季看来,德国人民虽然忠厚老实,但是政治上很天真,经常被希特勒煽动起来,觉得前途一片大好。在二战后期,当盟军的飞机开始大规模轰炸德国时,所有人都懵了。有一种轰炸方式叫做“铺地毯”,就是所有轰炸机排成一条线,地毯式地炸过去。一开始,盟军的炸弹并不那么厉害,只能炸坏建筑的上层,德国百姓只要躲在地下室里便能安然无恙;但是后来盟军的技术进步了,可以一直炸到地下室,在越来越频繁的空袭中,普通民众死伤无数。最惨的莫过于有些被埋在地下室里的人,拼命刨土,呼救,最终活活饿死在黑暗中。外头的人爱莫能助。战时的食物供应也是直线下降,结果是严重的饥荒。在季看来,饥荒是人间所有苦难里最厉害的一种,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才知道。东方的很多神话故事里,都有类似饥饿的地域。这场饥荒给季留下的后遗症是丧失了饱的感觉,战时有一次他下乡帮农民摘苹果,报酬是5斤土豆。回家后他一顿就把土豆吃光了,并且毫无饱意。这种滋味我们这辈人是尝不到了,我自忖是个贪吃的人,从来不让自己饿着,最夸张的也不过一天不吃饭而已,就感觉自己受了天大的委屈。尽管战争年代生活艰苦,季还是能苦中作乐。有时候他会为了躲避轰炸,他和一位教授就跑进深山里,徜徉在迷蒙、杳无人迹的树林里,畅所欲言,大有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的意境。“在德国,战争悄无声息地开始;也悄无声息地结束。”并没有想象的轰轰烈烈。战后季试图回国,辗转到柏林,发现那里一片废墟、满目疮痍,受到的破坏远远大于自己所在的小城哥廷根,十年前的繁华景象荡然无存。在几番周折后,季最终从瑞士回到了中国。写这本书的时候,季已经是垂暮之年,在描述德国生活的时候,为了生动地再现当时的情景和心理状态,他引用了大量自己当年写的日记。在书的末尾,季时隔三十五年他才回到哥廷根这个第二故乡看看,当年的教授们、房东太太等“亲人”都不在了,只有他的“博士父亲”瓦尔德施密特教授还在,已经83岁高龄,到了这个年纪的人只能“用回忆来填充日常生活了”。季脱口说了一句话:”过一两年,我再回来看你!“声音从他嘴里传到他耳朵里,显得空荡、虚伪,然而却真诚。想必之后季再也没有回去哥廷根,若干年后他自己也与世长辞了。读这本书时,我一直被一种灰色的怅惘之情所笼罩,尽管书中不乏一些幽默与欢欣的场景,但是无法改变全书的基调。一位垂暮老人深陷于自己的回忆,回味十年青涩的留德岁月,有忐忑、欢欣、愤怒、恬静、失落、振奋、不舍、期待……但最终都淹没在绵绵不绝的留恋与惆怅中了。这种情感似乎很难在当代找到了,如今即使是旅途中的过客,大可留下email, facebook, qq即使在地球的两极也能天天 skype,距离已不再是一道迈不过的天堑,关键是有没有联系的动力。天涯若比邻或是相见不相闻只在一念之间。季爷爷的那种刻骨铭心的乡愁于我已经是上个世纪的遗产了。
  •     本书是季老回忆1935-1945年这十年间在德国留学时的一些生活点滴。让我了解了二战时期的德国,了解了德国人的希特勒情节。印象较深的是战争的威力:季老在哥延根的日子比较多,由于相对偏远,所以战争期间被空袭的少,城市相对完整,通过季老回国前至柏林,整个城市没有一块完整的地方。还有就是开篇就描写了有些中国留学生,那时德国人对中国留学生没有好印象,房子很难租到,我猜想可能是当官的子女吧,出国就是花钱玩的。

精彩短评 (总计51条)

  •     我们老了以后是不是还有这样的遗产呢?回答是:否。时光都在小时候的完成作业的疲惫中,中学的追求高分数,无尽的补习中,大学的无所事事,学无所有中,社会的攀比追逐利益金钱中,耗尽了,没有留下美丽故事。
  •     随笔
  •     喜欢季老的文笔!而且真切以一个外国人的视角看第三帝国的资料很少见wwww
  •     看过后,极喜欢憨厚的德国人!
  •     季羡林的自传不妨当作小说来读,我觉得这本书正如他自己所说,文学价值上确实不是特别高,但是他的经历传奇而丰富,更重要的是并非杜撰而是真实经历。并非所有人的人生都如戏,对自己的不满意,就看看别人怎么演吧。
  •     值得一看
  •     往事仍可忆
  •     季羡林真是令人仰慕的学者.
  •     17岁生日礼物
  •     还不错,值得一读,但是纸张有点差,价格还可以!!!
  •     我觉得,通过一本书,来看一个人的人格。还是太不充分了。
  •     我觉得看季羡林,或者这样的老前辈的书,都会有这样的感觉:语言文字的组合及其简单,但是又直达人的内心深处,让你感动很久。——举重若轻
  •     有点励志书的感觉 不过还真的觉得热血沸腾
  •     看了开头就没停下来了
  •     人生的阅历真的是非常重要
  •     真诚 朴素
  •     学霸就是这么炼成的!
  •     今天听到季羡林去世的消息 想想读他的德国印象还是很愉快的记忆
  •     季老说:“我只是一个人在夜深人静时,伏在枕上,让逝去的生命一幕一幕地断断续续地在我眼前重演一遍,自己仿佛成了一个旁观者,顾而乐之。”不知为什么,这书读来,特别让心平静!
  •       本书是季老回忆1935-1945年这十年间在德国留学时的一些生活点滴。
      让我了解了二战时期的德国,了解了德国人的希特勒情节。印象较深的是战争的威力:季老在哥延根的日子比较多,由于相对偏远,所以战争期间被空袭的少,城市相对完整,通过季老回国前至柏林,整个城市没有一块完整的地方。还有就是开篇就描写了有些中国留学生,那时德国人对中国留学生没有好印象,房子很难租到,我猜想可能是当官的子女吧,出国就是花钱玩的。
  •      大师的精神世界
  •     作者在德国的这十年主题是读书,虽然也经历了漂泊、战争甚至饥饿,但有书读的日子,静心读书的日子,就是美妙的。住在一个善良的德国老妇家里,每日早饭后躲进图书馆,中饭饭店解决,下午继续读书,晚上回去房东已经留好晚饭。如此单纯三点一线的生活居然可以成为十年的主要节奏,这种两耳不闻窗外事的日子近乎神仙了。于是作者笔下的风轻淡雅带着仙气:哥廷根的秋天是美的,这个小城东面的一片山林在秋天就是一幅未来派的画。你抬眼就看到一片耀眼的绚烂。只说黄色,就数不清有多少等级,从淡黄一直到接近棕色的深黄,参差地抹在一片秋林的梢上,里面杂了冬青树的浓绿,这里那里还点缀上一星星群红,给这惨淡的秋色涂上了一片凄艳。只有读书人眼中独有的干净。
  •     好书!
  •     纸短情深
  •     好人好文。大爱。
  •       通读了整本书,居然只在读书笔记上摘抄了一句话。
      
       细细品味,不是因为季羡林老先生的思想在书上体现不足,而是季羡林的先生的思想驰骋野外,我无法抓住。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就觉得是听一个老人在诉说年轻的故事,娓娓道来,而且故事是那么动人,感情是那么真切。而一旦感情被激起层层波浪,谁还有时间去考虑那些无谓的外壳,诸如语法、用词等东西呢?
      
       我摘抄的是一句学习的方法。书里写道:
      
       “记得是德国19世纪的伟大东方语言学家艾瓦尔德(Ewald)说过一句话‘教语言比如教游泳,把学生带到游泳池旁,把它往水里一推,不是学会游泳,就是淹死,后者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
      
       当时就觉得这句话还真是十分有道理,老师的作用就是推开一扇门,而剩下的是由学生自己走进去,自己探索。在德国的岁月里,从季羡林的学习梵文的经过还是其他的学术研究,我们都是看到他的自主。虽然有很好的老师作为指导,但是他坚持自主学习,第一次上梵文课就备课就备了一整天!谁能说他的精神不被佩服?
      
       但是最使我感动的不是季羡林老先生的学识,而是他的人格。最重要的是他是个有情的人,文章处处可见,而我对他的敬佩之情也由此渐渐升起。
      
       他是个懂感恩的人。文中的他多次感谢自己的几位老师,不管是多么严厉的老师,他对他们都是有着许许多多的爱,而一点恨或者像德国子女通常的冷漠都没有。同时,他也对自己日夜操劳的女房东感恩戴德。他知道,没有她的照顾,可能他生活就会一团糟吧。十年来,既有女房东对他无微不至的照顾,他对女房东也是处处关心,听她唠叨,帮助她做他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多情的季羡林还可以从其他地方体现出来。例如,那个为季羡林打论文的女孩,那个季羡林只见过一面的波兰女孩,还有季羡林的挚友,都让季羡林感触良久。他是个不轻易忘情的人,而他的多情,又是多么的纯,他对这些人有种种的谢,当中又包括他多少的爱啊。对于那位打字女孩的怀念,对她对于作者将走的不舍之情细细描绘。还有那个波兰女孩,作者总是快乐地想起,在战后还一次次地去看附近的波兰俘虏,就是祈祷一天能再见。不知道要是再见能做些什么,但是他终究有如此的希望。这个并不是爱,而是情。而情,在他的心中,似有千斤重。
      
       他还是个可爱的人。从他反复地提他修表,找错表铺的事件就可以看出他是个十分可爱的人。他不怕丢脸,反以此自嘲,更加证明他是个率真的人,而率真的人又有谁会讨厌呢?
      
       还有很多,可以说他是个正义的人(对战争的痛恨),也可以说他是个公正的人(对中国在柏林无所事事留学生的不耻),还可以说他的进取心强烈(坚持在外国不用汉学来夺学位,坚持在外国拿到学位以示在柏林的中国纨绔子弟的浅薄),亦可以说他忠孝(时时想着归国,时时梦到母亲),还有他的浪漫(在草地上吟诗,呼吸来自天地的空气。喜欢听诗,并会忘我)。
      
       很多很多~我怎么觉得一个人的优点可以是如此之多,而在书中他也无意卖弄,只是把真实的事件重新描绘,并辅之以真实的日记而已。他认为自己只是一个平凡的人,不能称为大师。
      
       可是,他不称大师还有谁能呢?
      
       我们常说,谦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放眼望去,如今的中国人,还有谁是真真正正地谦虚呢?有的只是虚伪地自谦,有的干脆抛弃,美其名曰‘去其糟粕’,还有更多的是生来的自卑,不是谦虚!
      
       而季羡林先生呢,他称自己为乡下人,却从无自卑之心。他爱自己的故土,爱他所喜爱的“土”食物,他为了知识远渡重洋,他为了能捍卫自己的坚持努力向上。而当他完成了许多这些惊世之举后,他只是淡淡地说:“我不是大师,我只是一个平凡的人。”我认为,季羡林大师正是享受他的平凡。他不要崇高的地位,也绝没有卑微的意识,他只是做了一个人,一个我称之为真正的人的人。他用自身的经历告诉我们关于人的一切,关于怎么实实在在地活一遍!
      
       不求高,不服低。用心灵的指引来度过一个实在的生活吧。
      
  •     读来字字亲近动人...
  •     这是读的季老的第二本书,第一本是关于佛学的。听季老讲自己的故事,真实而又感人~~当我们回忆自己的青春的时候会有什么样的积淀呢?
  •     非常可爱的老头,美好的求学。
  •        这本书是07年的生日礼物,看到后面的时候不禁泪下。虽然这只是一位大师对于青年时期的一段回忆,但是却能够让我们感觉到,在一个时代面前,个人是多么渺小无力,完全没有任何能力改变身上的枷锁。那个时代予以的枷锁割去的是回忆,是对待第二故乡的一切联系。当多少年之后这个枷锁打开,故地重游时,人已老矣。同时老去的还有故地的老师朋友。
       抛开季老感情而言,作为一段青年经历,倒是从中可以感受到德意志民族的严谨,对于只是的崇尚。也会让我们更好的了解一所伟大的大学——哥廷根大学。什么叫做真正的大学,大学之谓,非谓有大楼之谓,有大师之谓也。而我们当代中国,则在时代尚未完全打开的枷锁下,令知识分子们仍没有拾起应有的气节,为之奈何。
       在无数次阅读中接触到那个时代的无奈之后,我都深深觉得,未来无论在任何制度之下,都绝不应允许某部分人假借以为着多数人为了人民的幌子而剥夺被视为少数人或敌对分子的权利,其结果最终往往都会成为民族的大灾难。也许从某种角度看,允许任何族群发出自己的声音是最正常不过的,即使有着民主社会的游说。
  •     但那种到老以后对过去时光绵绵不绝的留恋和惆怅却是永恒的
  •     一个可爱的人,一本淡淡的书。没有跌宕起伏,却也很是喜欢
  •     说实话,论文笔确实不咋地,可是德国的生活状态又吸引着我。而且看完这本书我也知道了,季老确实只是搞梵文研究的。求别说是国学大师了。除非你说古印度也是天朝的
  •     让我不由自主地想起她,猜想她在国外的生活是否也充实而美好
  •     我想特别强调一点 在季老那个年代 在德的中国留学生已经是那个鸟样了 出国镀金混日子的中国留学生并不是这个时代的特产
  •     有幸在德國讀到這本書!雖然季羨林先生留學時光的大部份都是在哥廷根度過的,然而裏面也描寫了柏林。尤其在表的喜劇那一章,他寫道“康德街怎麼竟那麼長?”這是我上周才和別人說過的話,讀到那裡不禁很驚喜。我很高興在100年前有一位前輩在這裡留下印記與感情,讓後輩摸索著前人留下得光輝,拾撿散落在空氣中的精神與感情。印象深刻的主要是季先生要在戰火中還要完成學業,還有把戰地當實驗室的德國教授,還有季先生重返德國后對他的教授“說謊”:我過一兩年還會來看你的。讀到這些句子時,我心裡都會顫。文字里記錄下了興奮,也有很多平靜。讀完以後便覺得眼前的困難已不算什麽,我生活的環境已足夠安逸。
  •        读罢德国印象,心中满满收获。
      
       季老笔下的哥廷根是座美丽的城市,她包含着读书人眼中独有的干净。“素以风景秀丽闻名全德。东面山林密布,一年四季,绿草如茵。即使冬天下了雪,绿草埋在白雪下,依然翠绿如春。苍蝇、蚊子成了稀有动物,跳蚤、臭虫更是闻所未闻。街道洁净得邪性,你躺在马路上打滚,决不会沾上任何一点尘土……”。十年,目睹了二战时期的德国法西斯政权的兴亡,深深地怀念着关爱他的瓦尔德施米特教授、西克教授及像慈母一样的女房东欧朴尔太太。面对分别多年的哥廷根城,他模糊地问着自己已预料到答案的问题。他说:我现在非常欣赏这种模糊,模糊中包含着希望。可惜就连这种模糊也不能完全遮盖住事实。结果是“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当自己又一次不得已和老无所依的恩师分别时,他承诺“过一两年再回来”声音从自己嘴里传到自己耳朵里,显得空荡、虚伪,然而却真诚。
      
       季羡林的先生的思想驰骋野外,德国印象娓娓道来。他善良、正直的人格着实令人动容!他献身学术的坚强意志和爱国爱家的深深情怀,催人奋进、真挚感人!
      
       2010年6月
      
  •     留德十年摘抄版
  •     好不容易在首都图书馆找到在库本,得来不易,并且季老的文字调皮生动,很是喜欢啊
  •       在的这本书的时候难免被深深的怅惘、留恋之情包裹,忍不住要感同身受,心情跟着剧情时起时伏,时而欣慰,时而憧憬,时而哀叹,和看韩剧其实是一个道理。但是,此书还原了一个有血有肉的青年季羡林,并从一个留学生的视角记录了德国在二战中的一个侧面,文字优美、感情真挚,不失为一本优秀的个人传记。
      
      其实,原本我一直以为季羡林是一位“国学大师”,好像大多数媒体上都是这么个头衔,读了此书才发现他的主业是梵文,吐火罗语,比较文学等。尽管他的国学根底很深厚,但毕竟不是专门研究这个的,缘何冠以“国学大师”的称号?我现在对于这个称号十分谨慎,在当代社会,这个词其实能涵盖很多人,既包括博闻强记、辛勤耕耘、继往开来的真正的国学大师,也有挂羊头卖狗肉、投机取巧的国学神棍。所以单一个“国学大师”的头衔听起来特别空洞,远远不能涵盖季取得的成就。
      
      我们现在出国留学,多是为了镀镀金,一般都是学习别人的先进技术、文化,而季羡林去德国居然研究的是亚洲的文化、语言,这着实让我大吃一惊。当时留学德国的国人不少,鲁迅说过一句话,“中国很多学者到了外国谈的是孔子、老庄;而回了国则开始拿康德、黑格尔说话。”受其影响,季羡林在尝试过许多方向后,最终选择研究了对中国文化有很大影响的印度文化和语言。
      
      季在德国一呆11年,其中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哥廷根渡过。哥根廷是德国的学术要地,一个只有十万人口的小城,而流转迁移的大学生多达二三万人。与繁华的柏林不同,季在哥廷根可以说过着单调、重复的学术生活,大部分时间都泡在研究室里。他的导师是一位印度语泰斗级人物,只有他一个学生,却也是正儿八进地给他上课。德国教授的待遇和社会地位都相当高,他们也乐于全身心地投入到学术和教学中事业中。在德国要取得一个讲师的职位都不容易,而教授的头衔则享有无上的光环,必须有真本事才行,而优秀、有建树的论文是一个硬性指标,一些很有水平的学者穷其一身还是只能做讲师。德国大学还盛产“永恒的学生”,读个十年八年都很正常。不过,像季这样的牛掰人物,经过长期艰苦奋斗,埋头苦读,最终取得了博士的头衔。他很诚实的表露,尽管很多中国大家都没去拿博士学位,但那是因为他们足够牛掰,而为了证明自己不同于当时的很多混日子的官二代留学生,并且为前程镀镀金,非得拿个博士学位不可。季的日常生活也并不完全单调,偶尔和志同道合的朋友聊天、每周陪导师的夫人去听音乐剧,徜徉在深邃的山林之间……总之都是宁静、恬淡、充满知性的休闲方式。
      
      但是日子并不一直恬静,季在德国的后7年见证了德国是如何在二战中走向衰败的。在季看来,德国人民虽然忠厚老实,但是政治上很天真,经常被希特勒煽动起来,觉得前途一片大好。在二战后期,当盟军的飞机开始大规模轰炸德国时,所有人都懵了。有一种轰炸方式叫做“铺地毯”,就是所有轰炸机排成一条线,地毯式地炸过去。一开始,盟军的炸弹并不那么厉害,只能炸坏建筑的上层,德国百姓只要躲在地下室里便能安然无恙;但是后来盟军的技术进步了,可以一直炸到地下室,在越来越频繁的空袭中,普通民众死伤无数。最惨的莫过于有些被埋在地下室里的人,拼命刨土,呼救,最终活活饿死在黑暗中。外头的人爱莫能助。
      
      战时的食物供应也是直线下降,结果是严重的饥荒。在季看来,饥荒是人间所有苦难里最厉害的一种,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才知道。东方的很多神话故事里,都有类似饥饿的地域。这场饥荒给季留下的后遗症是丧失了饱的感觉,战时有一次他下乡帮农民摘苹果,报酬是5斤土豆。回家后他一顿就把土豆吃光了,并且毫无饱意。这种滋味我们这辈人是尝不到了,我自忖是个贪吃的人,从来不让自己饿着,最夸张的也不过一天不吃饭而已,就感觉自己受了天大的委屈。
      
      尽管战争年代生活艰苦,季还是能苦中作乐。有时候他会为了躲避轰炸,他和一位教授就跑进深山里,徜徉在迷蒙、杳无人迹的树林里,畅所欲言,大有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的意境。
      
      “在德国,战争悄无声息地开始;也悄无声息地结束。”并没有想象的轰轰烈烈。战后季试图回国,辗转到柏林,发现那里一片废墟、满目疮痍,受到的破坏远远大于自己所在的小城哥廷根,十年前的繁华景象荡然无存。在几番周折后,季最终从瑞士回到了中国。
      
      写这本书的时候,季已经是垂暮之年,在描述德国生活的时候,为了生动地再现当时的情景和心理状态,他引用了大量自己当年写的日记。在书的末尾,季时隔三十五年他才回到哥廷根这个第二故乡看看,当年的教授们、房东太太等“亲人”都不在了,只有他的“博士父亲”瓦尔德施密特教授还在,已经83岁高龄,到了这个年纪的人只能“用回忆来填充日常生活了”。季脱口说了一句话:”过一两年,我再回来看你!“声音从他嘴里传到他耳朵里,显得空荡、虚伪,然而却真诚。想必之后季再也没有回去哥廷根,若干年后他自己也与世长辞了。
      
      读这本书时,我一直被一种灰色的怅惘之情所笼罩,尽管书中不乏一些幽默与欢欣的场景,但是无法改变全书的基调。一位垂暮老人深陷于自己的回忆,回味十年青涩的留德岁月,有忐忑、欢欣、愤怒、恬静、失落、振奋、不舍、期待……但最终都淹没在绵绵不绝的留恋与惆怅中了。
      
      这种情感似乎很难在当代找到了,如今即使是旅途中的过客,大可留下email, facebook, qq即使在地球的两极也能天天 skype,距离已不再是一道迈不过的天堑,关键是有没有联系的动力。天涯若比邻或是相见不相闻只在一念之间。季爷爷的那种刻骨铭心的乡愁于我已经是上个世纪的遗产了。
      
  •     留学留的是心态啊。。。。
  •     回到那个时代
  •     读完这本书,我开始认真审视自己的求学之路
  •     缩略版!不要读!
  •       读季羡林的《德国印象》则是相当愉快的经验,虽然故事是发生
      在二战中的德国,甚至英国人的轰炸之下。但是,愉快的人,亦或回
      忆中的愉快形象,总是能够感染别人。季先生是个感情丰富的人,爱
      他的教授,像父亲;他的房东太太,像母亲;甚至,一个为他打字的
      德国姑娘,像他彼时在国内的夫人:令人喜欢的人,不是吗?季先生
      研究古印度的哪些语言,地球上懂的人最少的一些东西,令人费解的
      东西,他曾经彷徨然后坚定一生的选择。酷!
  •     大师的东西,内敛而浓烈
  •     多年前读的第一本季羡林先生的书。说正面叫处恬淡道虚无,说反面叫少激情多无趣。我取评价:一般般吧,先生没有打动我,即便盛名之下。
  •     I want to go Germany
  •        作者在德国的这十年主题是读书,虽然也经历了漂泊、战争甚至饥饿,但有书读的日子,静心读书的日子,就是美妙的。
      
       住在一个善良的德国老妇家里,每日早饭后躲进图书馆,中饭饭店解决,下午继续读书,晚上回去房东已经留好晚饭。如此单纯三点一线的生活居然可以成为十年的主要节奏,这种两耳不闻窗外事的日子近乎神仙了。
      
       于是作者笔下的风轻淡雅带着仙气:
      
       哥廷根的秋天是美的,这个小城东面的一片山林在秋天就是一幅未来派的画。你抬眼就看到一片耀眼的绚烂。只说黄色,就数不清有多少等级,从淡黄一直到接近棕色的深黄,参差地抹在一片秋林的梢上,里面杂了冬青树的浓绿,这里那里还点缀上一星星群红,给这惨淡的秋色涂上了一片凄艳。
      
       只有读书人眼中独有的干净。
      
  •     哥廷根的大学,那么让人向往,纷飞的战火没有打乱人的生活,大家都还在努力着
  •     平淡,清新。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