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苦不苦

当前位置:首页 > 旅游地图 > 旅游随笔 > 咖啡苦不苦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5
ISBN:9787532737543
作者:陈丹燕
页数:185页

前言

  旅行  在我开始去旅行的时候,绝没想到有一天我会为我这十六年里断断续续的旅行写书。一个人,在大半年辛苦工作以后,带着来自海外的版税,背上照相机和晕动药,远走他乡,没有旅伴,没有导游,有时甚至连自助旅行的书都没有,凭着一张地图,或住朋友家,或住鸡毛小店,直到将可以用的版税用光,然后回家,再开始新一年像江南的水牛那样辛苦地工作。实在是因为沉迷,如同独自一路沉到深深海底的那种孤独,紧张,窒息,恍惚和极端的自在。  一个人,背着沉重的包,走在异乡的街道上。全凭命运的指引,去看到那些静静注视的眼睛,是的,我还带着它们在我脸上和身上留下的重量;那些充满往事痕迹的博物馆,那些充满未知阴影的教堂,是的,它们的确总让我想到子宫温暖的内部,但这个感受的确是来自于别人的暗示。那些阳光遍地的,有时回荡着钟声又有时回荡着歌声的广场。那些懒洋洋,无须整个吃饭的过程都挺直后背的小饭馆。那些咖啡馆靠窗的桌子,是的,我还记得那些桌子上别人撒下的窸窣作响的砂糖,那是种无意的甜蜜,尽可以想象那是茨威格留下的,或者弗洛伊德的病人,或者刚从东柏林成功逃亡的诗人,或者将被生活碾成碎末的画家。咖啡馆桌子上的砂糖末,可以是一部完整的欧洲心得。还有充满了孜然香的阿拉伯碎肉饼摊子,十八世纪伦敦老房子里充满耗子尿气味的旧书店。  无数的旅行片段,并不只为将来的回忆,它们更像圣诞节美国小城里各家在门口点燃的烛光之路,一点一滴地引导我走向前方。就像夜晚晴空的星星,在那样晴朗的星空下,找到了北斗,就想要找到大熊星座,然后又想找到射手座一一它那样热爱自由,受不得约束,又执着于自己,不肯迁就——那是我的星座。从长崎,到了慕尼黑,然后是柏林、罗马和巴黎,还有萨拉曼卡以及波尔图、圣彼得堡和克拉科夫,当然还有维也纳和托斯卡纳。它们是我自己天空上的星星,我的一小段生命在那里闪烁着自己的光芒。  那是属于我自己的。有时我要长风万里,有时我要归于内心,有时我要抹去自己身上所有身份的痕迹,就渴望当一个透明的人,有时万里、十万里之外,竟然回到的是自己的内心,看到那里这些年来,从美国中部柔软的平原,渐渐成为马来西亚缤纷的热带雨林。有一天,在美国的东海岸,路过康州的纽黑文,看到一片大海,开车的人说:“那是大西洋呢。”这时候突然想起来,有一年的一个黄昏在葡萄牙的海边,冰凉的暮色里看到太阳从正中落到大海里,那是因为我处在正西方的缘故。我惊醒,原来这样一年不知下一年的旅行,慢慢地,从大西洋这一头的大陆走到了那一一头的大陆。又有一天,再路过康州的纽黑文,再看到一片大海,我指着那里对人说:“看那是大西洋呢,记不记得我们曾经在波尔图的海边看到过?”那人说,“是的,在一九九三年的夏天。”那却已是二00四年的秋天了。  虽然算命的人说过我有十一年的驿马运,若不在驿马上,便不得安宁。可它如今已经十六年了,还没停止。即使是这样,我还是从来没有想到过可以走得这么远,也没有想到过,可以用这么多的时间。每一次,都以为这是最后一次,最后一个城市。漫长的旅行,那些萍水相逢的人和事,在那一年大西洋灰色的波涛中一一涌现出来。我也从没有想到过,竟然有那么多留在我的心里,几乎伸手可及,但却早已永别。而以为一定是永别,却总有机会再次造访。我第一次到维也纳的哈维卡咖啡馆,是一九九二年的舂天,第六次去那里,是二00五年的夏天。哈维卡夫人在那年春天安详善终,我却仍在那里喝了从前的米朗其咖啡,并怀疑如今这杯咖啡是否地道。那一年,我已经多少知道了一点我自己,作为一个喜爱别人东西的人,驿马便是宿命。

内容概要

陈丹燕,中国作协会员。1982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进中国福利会《儿童时代》杂志社任小说编辑。1992年兼任上海东方电视台青春节目主持人。上海作协理事。上世纪80年代开始儿童文学创作,主要作品有《少女们》(获文化部新时期十年儿童文学二等奖)、《女中学生三部曲》(获全国妇女儿童题材作品奖)。80年代后期从事成人文学创作,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心动如水》、《绯闻》、《一个女孩》、《慢船走中国》和上海三部曲《上海的风花雪月》、《上海的金枝玉叶》、《上海的红颜遗事》,散文集《写给女孩的私人往事》、《唯美主义者的舞蹈》、《长裙上的花朵》等。《一个女孩》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倡宽容”文学金奖。

书籍目录

旅行巴黎:“双偶”咖啡馆维特咖啡馆索伦托:河畔咖啡馆蒙马特:红玫瑰咖啡馆魁北克老城:丁香园咖啡馆马德里:希洪咖啡馆圣彼得堡:无名咖啡馆莫斯科:作家俱乐部咖啡馆长崎:异人咖啡馆咖啡馆的时间康斯坦丁咖啡馆露天咖啡座波尔图:中年人营地咖啡馆胡迪尼咖啡馆纽约:格林威治村咖啡馆柏林西:雄鹰咖啡馆罗马:希腊咖啡馆巴斯克:无名咖啡馆新泽西:小石镇咖啡馆维也纳:施瓦茨伯格咖啡馆罗马:纳沃娜广场露天咖啡座柏林西:澜德维尔运河咖啡馆洛伊特维尔咖啡馆柏林西:鲁卡斯咖啡馆柏林东:五羊咖啡馆柏林东:黑泵咖啡馆波尔图:老酒店咖啡馆跋

编辑推荐

  甜若爱情,苦若生命,黑若死亡……这就是咖啡,这就是人生,《咖啡苦不苦》是作家陈丹燕欧洲文化旅行随笔中的一册,是她从11年旅欧生活中过滤出来的文字,介绍了世界各地有名的无名的各色咖啡馆。图文并茂,赏心悦目。闲暇时读一册如斯美文,如同捧着一杯“甜若爱情,苦若生命,黑若死亡”的咖啡,是一种难得的享受。

作者简介

甜若爱情,苦若生命,黑若死亡……这就是咖啡,这就是人生,《咖啡苦不苦》是作家陈丹燕欧洲文化旅行随笔中的一册,是她从11年旅欧生活中过滤出来的文字,介绍了世界各地有名的无名的各色咖啡馆。图文并茂,赏心悦目。闲暇时读一册如斯美文,如同捧着一杯“甜若爱情,苦若生命,黑若死亡”的咖啡,是一种难得的享受。

图书封面


 咖啡苦不苦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5条)

  •     译文是我很喜欢的一个出版社,更是我梦寐以求的工作单位之一。看着他出这样的书,我真的很伤心。简直就是堕落、不务正业!好好的译文出版社,出上海女作家的散文集,简直莫名其妙,跟三联出教辅有得一比。译文又不是没有版权,出这种书,根本就是犯贱。而且你出这书,就能赚钱?喜欢小资的人,毕竟有限。出版社的品牌形象高于一切,译文,你太不自爱。陈小姐,你也不识大体。不是人身攻击,你在书里照片里的样子,真像个男人……8.12.28晚写于402
  •     陈丹燕的书是今年才刚刚开始看起的,特别喜欢她的游记。最初受到触动是因为她的文字的华美。可是读得久了,却发现她的书中有一种稀有的情调,就像咖啡的醇香浓厚,带有欧洲风格的淡淡的闲适,是中国作家中格外少有的雅致。就比如这本《咖啡苦不苦》吧,并没有什么特别深的内涵(就是中国的老作家们总是念念不忘的格调),但是一字一句间,会慢慢勾起些许惆怅,然后你开始回忆起自己上一次的旅行,上一次在陌生城市里四处闲散地游荡,看到的一座风格独特的建筑、周围的人说着你听不懂但明显很婉转好听的方言。陈丹燕总是会用她的文字营造出一种若有若无的情调,让人好像正身处在一个欧洲古老的小镇上,一方夕阳照在你的身上,亮亮的,把路旁梧桐的碎影也投在了你的肩上。你走累了,于是极自然而然地在路旁坐下来,要一杯卡布基诺,慢慢搅动它。你喝下的不仅是这杯咖啡,更是这座小镇悠悠的文化。然而我更喜欢的是陈丹燕的生活方式,那种到处走走停停的旅行。从来最反对跟团的旅游模式,还有什么比一个人安静悠然地在一个陌生但美丽的城市里漫步更美好、更放松的呢?去贴近它的呼吸,去感受它的气场,一直相信每一个城市都有它自己的心跳,而这种心跳只有当你走过那些安静的窄街,看到那些斑驳的墙面,闻到空气中淡淡的花香,听到当地人亲切的问候的时候,你才能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爱这样旅行的人,爱的也是这种若有若无的情调,就像空气里的淡淡花香。
  •     自从一个人来到上海,结束漂泊后,习惯现在办公室永远飘着我的麦斯威尔的速溶咖啡。还有伴随烟雾的电脑旁边,手机,钥匙。我想,只有新巴克允许抽烟的咖啡厅,放着一个散漫的旋律,拿出自己喜欢的书本,还有随身携带的本子和笔。过自己的生活,活自己的性格。或许,这个便是行走着渴望的美好时光吧。或许,总会伴随一些莫名的忧伤。或许,一个人总会害怕繁华后的寂寞。没有所谓,只因为你爱前行。就如一杯咖啡,冷了,就索然无味。却让人怜惜不已,不忍舍弃的回忆,一再淡化,再散开。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写的是咖啡馆 实际是那一段历史那一份情怀 我也想走 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     对咖啡和旅行是真爱。
  •     有些矫情的微酸
  •     文字的感觉很舒服,不过仅此而已。
  •     我也很喜欢咖啡馆,只是这本书就是随笔而已,没有太多共鸣。
  •     咖啡味弥漫了整个世界。
  •     把咖啡馆写成了自己的好情人。
  •     kindle版,充满情怀的游走在咖啡店
  •     因为这本书,旅行的目标多了一个“这个地方有没有好喝的咖啡?”
  •     她的书值得细细品读,认真思索下情景和故事。
  •     拍下她的字,与小女的对话。
  •     上海女人的旅行笔记
  •     要苦 更 回味。
  •     一篇篇随笔很有格调,只是一些图片下面的字有些看不懂……
  •     对咖啡馆的态度很好,文字一般。心有所痴的人总是能写出一两篇好的散文,然而集结成册,难免就是粗制滥造了。更何况各地的咖啡馆虽然千差万别,但是其灵性是暗通的,所以一两个地方还行,要透过咖啡馆去还原全部的地域特色跟风情就很难了
  •     大概是我自己的原因 看这部书看的好痛苦 太散了 还带点矫情的感觉 最喜欢纽约的咖啡馆 那种金钱与艺术的关系表达的淋漓尽致 还有就是马德里哈哈哈 因为我渣团 Hala Madrid
  •     看来我已经过了读文青游记的年龄了。
  •     老王同志说的不错,陈丹燕是有点絮絮叨叨的,但咖啡怎么样都是好的~
  •     进过世界上所有的咖啡馆 只想找到一个人 共饮一杯无
  •     没想到自己有一天也会成为咖啡上瘾者
  •     咖啡馆巡礼
  •     #2016BOOK2#陈丹燕的游记,写她对各地咖啡馆执拗的寻访。这是一条温暖而诗意的记忆线索,想起市井风物,想起细碎过往,想起从未谋面却心向往之的历史尘烟。然而说到底,喝一杯咖啡,除了胃里的温,更多的感受是喧嚣的静,它让沉默变得自然而然,人虽坐着,思想却恣意驰骋。
  •     咖啡爱好者的享受。翻来书页似乎能闻到咖啡浓郁的香气,以及能看到旧日文豪云集的咖啡馆的暖光。
  •     注水较多,自己去的欧洲咖啡馆描述,借咖啡写民族性,但是有点乏味。
  •     作者细腻的感受和优美的文笔,带我们走过各个地方的咖啡馆。用咖啡馆的感受白描出不同的风土人情。书中对咖啡以及咖啡馆历史的追溯,让人深感我们对西方世界很多生活方式的认知来自于几个美国快餐品牌,反而欧洲文化的源远流长不得而知。这是全球化的结果,也是国人肤浅认知的一个原因。咖啡馆的美也不来源于精致的装修,而是历史和人文的沉淀。学会品尝每一种咖啡,包括有渣咖啡。很多失落和殖民的惆怅衰落如今都成了一种诗意。就像有坡的城市美丽一样,起伏的历史和人生也美丽。
  •     喜欢陈丹燕的文字,是从儿子小学推荐孩子的读物开始。细腻,唯美。
  •     对于一个也喜欢咖啡文化的来说 感觉文字都飘着咖啡香。
  •     字写的真TM丑 丑的都不认识了 还装逼
  •     很想在一个有着浓荫的、宁静的户外咖啡馆,闻着咖啡香看这本书,这是需要慢慢细细品味才能获得的书、旅途和人生。
  •     “要了自己想要喝的咖啡,热烈地喝一口,全身都松了下来。这一刻,简直要热爱自己的生活了。”
  •     因为喜欢看旅行文学一类的书才开始读陈丹燕的书,但是看了两本都觉得无法与作者笔下的感悟产生共鸣。总觉得这些文章有些华而不实,把它单单当作散文来看,又没有那种优美的意境。 让人向往之处不过是作者在世界各地的停留,人生在世,我们都向往诗与远方。
  •     生活中没有咖啡的我,是惊慌失措的。
  •     对欧洲的咖啡馆还是很感兴趣的
  •     我觉得大王肯定也觉得这书不大好看
  •     罗列了世界各地的咖啡馆,很值得一读。手写体字特别好看!有几段已摘抄。
  •     一杯咖啡里的人生
  •     还是略带有一点文青的矫情 不过这是一个城市一家书店一本书的起点 弥漫在书里的咖啡味道很浓郁
  •     最羡慕的生活方式
  •     喝着咖啡,欣赏经过的风景,暗自欢喜的精致情调。
  •     对咖啡馆一直有着莫名的向往与喜欢。去过那么多咖啡馆,将其写在纸上,让不同的人去品味。
  •     2017-10 跟着作者在全世界喝咖啡。看完此书对咖啡以及咖啡文化了解更多,也更喜爱了。我想以后旅行途中也应该多体验体验当地的咖啡馆,找找那些咖啡馆背后的历史。另,书里提到的新泽西大石镇真的是不知道到底是哪里,都没有名字能对的上这个翻译啊。
  •     适合高中生多一点- - 小资旅游散记 杂糅了部分人文情怀 仅此而已
  •     一个不爱喝咖啡的人实在耐不下性子看作者描述的那些咖啡馆。不过作者描述的场景画面感确实很强,配图应该还不错。建议买彩版的书,看mobi不能看图是项很大的损失。
  •     1/100 每一段旅途都是人生阅历,与绮丽宝藏。
  •     短小雅致的旅行小散文,适合工作一天后劳累过度时候读。由各种攻略催生出的环游世界的梦想,只是怕自己没有这份心境和修养去仔细体验这种风情。
  •     本来想看完再评价的,可是真的看不下去了,跟想象中的有点差距,以为会看到想象中各地的咖啡馆,闻到咖啡香,但是后来发现,就是作者一直在想想想,我又不想知道你脑子里的东西。。
  •     陈丹燕的文字很小资,比如这本书。一间café一个故事,读完也想找个咖啡馆,喝上一杯苦咖啡☕️,细细品味一座城。
  •     略浅的咖啡纪录。人类爱咖啡馆远过于咖啡自身。浅浅的低语声…
  •     不错的个人旅行手记,对于一个喜欢咖啡和旅行的人来讲,再合适不过了。
  •     只能说,我一点也不文艺。。。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