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名刹

当前位置:首页 > 旅游地图 > 国内自助旅游指南 > 江苏名刹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5
ISBN:9787214049957
作者:邵磊,梁白泉
页数:186页

章节摘录

  千年名蓝栖霞寺  四、漫复追兴废忘言在化城——唐宋元明以来的栖霞寺  明僧绍与法度相继亡故之后,僧朗继振山寺。僧朗为高丽国人,谙熟经律,尤其对华严、三论之学有精深的研究。僧朗大致在齐末梁初来到栖霞山,师事法度,但他所习的华严、三论之学却不是来自执无量寿信仰的法度,而是早先受自敦煌郡的昙庆师。由于僧朗在栖霞山弘扬般若三论而名震山邑,竟然惊动了梁武帝,遂于天监十一年(512)遣诸寺僧十人前往栖霞山僧朗处咨受三论宗精诣,但除止观寺僧诠外,其余九人竞学无所成,僧诠也就无可争议地成为僧朗的主要弟子。  僧诠是一位重践履的义学沙门,他不仅以弘扬般若三论为宗旨,还对当时流行的其他佛学宗派多有责难。他“横行山寺,随机引悟”,而且“大乘海岳,声誉远闻”,影响不凡。他对弟子们的约束有度,也体现了严厉的山门宗风。僧诠有徒众数百,其中以慧勇、智辨、法朗、惠布四人最为知名,所谓“文章勇、领悟辨、四句朗、得意布”,是为“诠公四友”。在“诠公四友”中,弘扬、讲解三论学最得力者当属法朗。法朗讲授经论,能指摘义理,而且言气挺畅、清穆易晓,深受陈后丰叔宝的敬重。  自僧朗住持以后,原本有着浓厚无量寿信仰的栖霞寺,却以三论义学的渊薮而名声大振,基本上形成了自成一体的摄山三论学,这使得一度深受小乘“成实论”压制而沉寂的“三论宗”得以兴盛起来。故后人誉栖霞寺为“三论宗”祖庭,亦可谓实至名归。  南朝以后,随着佛教势力不断发展,寺院日益增多,以至到了唐代,天下寺院竟一度达到5358所,大大超过了前代。而摄山栖霞寺经隋唐两代增筑扩建,琳宫梵宇,飞檐相望,规模较南朝时更为壮观,并逐渐发展为与济南灵岩寺、荆州玉泉寺、天台国清寺齐名的天下“四大丛林”之一。栖霞寺在唐初武德年间,为唐高祖李渊敕改为功德寺。至上元年间,唐高宗李治又改功德寺为隐君栖霞寺。新的寺名饱含了对明僧绍高尚隐逸的人生态度的赞颂,至于“栖霞”二字则更是取自明僧绍的别号,栖霞寺遂由此创名。而山以寺名,栖霞山也从此广为人知,摄山或山的旧名渐渐很少有人提及了。值得一提的是,栖霞山自纱帽峰迤逦而上千佛岭的唐代窟龛造像(图040),从龛像组合、形制乃至艺术风格推断,当即开凿、雕镌于此际。在此基础上,并结合唐高宗李冶御制《明征君碑》事,可以推知,唐代在栖霞山纱帽峰至干佛岭一线大量开凿龛像,除了弘扬佛法外,大概还有纪念明僧绍及其在干佛崖经始雕凿“西方三圣”的用意。  栖霞寺于会昌五年(845)遭武宗灭法后,旋于宣宗大中五年(851)重建,寺名“隐君栖霞寺”也被改称为“妙因寺”。历史上的妙因寺由于皇朝帝王更迭而多次改名。先是宋太宗太平兴国五年(980)改妙因寺为普云寺;宋真宗景德四年(1007)又改回为“栖霞禅寺”;到宋哲宗元祜八年(1093),栖霞禅寺又改赐为“严因崇报禅寺”;不久后,因皇太后高氏崩,又易名为“景德栖霞寺”,亦称“虎穴寺”。  南宋初年,金兵大举南下,并于金太宗天会八年(1130)三、四月间与宋军激战于栖霞山脚下的黄天荡,而据清人厉鄂《摄山杂咏》诗句有“奈何完颜军,却落付劫烧”云云。可见栖霞寺曾遭南下金兵焚掠。金人尊崇道教,而道释不两立,捣毁、焚烧栖霞寺以及寺后干佛崖的佛教造像也是很自然的。不仅如此,他们还在干佛崖至纱帽峰的山路石壁上雕凿了自己崇奉的道教天尊像(图041),并在造像旁刻了“大金国”字样的款题。可能是事出仓促,凿刻浅显,加之山石风化,已经看不太清楚了。  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荒芜寥落了近三百年的栖霞寺再次得到重建,至明代嘉靖、万历年间,已是金碧辉煌,光耀无殊,其宏伟壮观更胜于前。这其中,固有山寺住持三空法师、明通法师“共协中兴之力”,而一大批潜心向佛的宦官鼎力资助,广种福田,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至四十九年(1784),清高宗弘历五次南巡驻跸摄山,造访游览山中的名胜古迹,并陆续写下了百余首纪游诗,山寺因而声誉大振,遂有“第一金陵明秀山”之誉。  栖霞寺的下院衡阳寺,位于栖霞山西南秦家边南象山之阳。初名为宝城寺,后废。唐天祜二年(905),徐温即宝城寺基改建衡阳资福禅院。寺院内有南唐时期的石经幢(图042),经幢上刻有“大唐”国号,字画道美。关于衡阳寺的创建,当地土著颇有“先衡阳后栖霞”之说,然寺内齐已、牟儒二上人《重开衡阳寺古迹诗》碑中有“古迹重闻一朗兴”云云,另据清人甘熙《白下琐言》载:“南朝朗法师结茅于此,有衡阳神女听经,因名。”庶知所谓“朗法师”即僧朗。僧朗为法度弟子,继踵先师接掌栖霞寺,可见所谓“先衡阳后栖霞”之说,并不可信。至于宝志和尚在此出家大概就更是附会之谈了。  明万历六年(1578)三月,有倪公甫、吴允兆二人登摄山同游,“日夕同憎上下岩壑,随所得纪之。与清柏、法通往衡阳寺。寺近阳山湖,其登陟之趣,虽让伞岭。而四面回合,雅称幽静。门外二石幢,南唐时所立,殿内石炉,镌‘宋宣和五年癸卯造’诸字,工制奇绝,色质泽润。僧房内佛、菩萨三尊,传为海外人所遗,然不可知矣”。  朱偰先生曾于民国二十一年(1932)至民国二十三年(1934)期间多次登临摄山,考察栖霞寺及其下院衡阳寺,并拍摄了一组照片。其中反映衡阳寺的照片共有五张,除了衡阳寺全景外,还有石狮、僧人墓塔等。20世纪50年代后期,衡阳寺仅存三个僧人,以种地和做小生意为生,寥落不堪,但寺内石刻文物经统计仍有18件(图043),一度由南京市十月人民公社磷肥厂负责看管,今皆已散失无存。  ……

前言

  《江苏文化丛书·风物系列》终于和广大读者见面了,这是江苏建设文化强省、实施文化传承展示工程的重点项目之一。该系列计有《江苏名镇》、《江苏名园》、《江苏名宅》、《江苏名刹》、《江苏名街》、《江苏名店》、《南京云锦》、《南京金箔》、《苏州刺绣》、《苏州桃花坞年画》、《扬州漆器》、《宜兴紫砂》十二种,基本囊括了江苏物质和精神文化比较有代表性的各个方面。  何谓风物,六朝时期的大诗人陶渊明在《游斜川》诗序中说:“天气澄和,风物闲美。”以致现在的不少辞书仍然在将“风物”作“风光”与“景物”解,这当然是不够全面的。唐宋以降,风物又加入了风俗与物产的内涵,如《通典》、《太平御览》等大型类书无不将风俗物产列入到“风物”的类别中。明清以后,“风物”的概念愈加宽泛,举凡风光、民俗、方言、物产、古迹、轶闻等,无不纳入到“风物”的范畴中。至如毛泽东《和柳亚子先生》诗中有“牢骚太甚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句,则泛指社会上各类事物以及诸色人等的心态,这当然是更加自由而近乎浪漫的表述了。作为自然景观与文化积淀的风物,往往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对风物的研究,离不开对特定地域、特定群体的生存环境、生活形态与生产方式的考察,此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江苏地处美丽富饶的长江三角洲,自古风物清嘉,秀丽宜人。境内傍江临海,平原辽阔,江河湖泊密布,东海、长江、太湖、洪泽湖在此汇集,苏北沿海海景壮观,苏南水乡风景婉约。江苏风景兼江湖河海之美,长江横穿东西,江面辽阔,一泻千里。古老的京杭大运河纵贯南北,连云港海阔天空,太湖烟波浩瀚,洪泽湖碧波万顷。以著名诗人李白、白居易、刘禹锡、王安石为代表的历代诗人,在江苏留下了许多讴歌山川秀美的不朽诗篇。  江苏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是我国文化遗产资源十分丰厚的省份之一。千百年来,江苏人民依靠智慧和力量,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为我们留下了像徐州楚王墓群、南朝陵墓石刻、苏州古典园林、明孝陵与明城墙这样闻名遐迩的物质文化遗产。而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苏州刺绣和桃花坞年画、南京的云锦和金箔、无锡惠山泥人、扬州的漆器和雕版印刷、南通风筝和蓝印花布、宜兴紫砂、常州梳篦、苏州和扬州的盆景,以及素有“百戏之本”美誉的昆曲等,都是江苏风物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国六十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文化呈现出大发展大繁荣的生动局面,江苏文化建设也取得了巨大成就。2006年,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文化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加快推动江苏从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迈进的目标,努力实现文化事业强、文化产业强和文化人才队伍强,使江苏文化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前列。几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文化战线辛勤耕耘、奋力拼搏,取得了丰硕成果。全省文化事业全面繁荣,优秀文艺作品和文化人才不断涌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文化遗产保护成效显著;文化产业加快发展,龙头文化企业迅速崛起,全省文化实力明显增长。《江苏文化丛书·风物系列》的出版,是我省文化建设的又一个喜人收获,期望它会进一步提高我们的文化自豪感和认同感,增进我们热爱家乡的自觉意识,为江苏文化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书籍目录

引言
第一禅林灵谷寺
一、白石尽留宸刻润青松犹带御衣香——旧寺别创的天下第一丛林
二、屡废屡迁的志公塔与三绝碑
三、无梁殿不施寸木
千年名蓝栖霞寺
一、明征君舍宅为寺的史实与传说
二、图写琼奇云崖失彩——干佛崖的古貌与“新颜”
三、舍利塔上的佛传故事
四、漫复追兴废忘言在化城——唐宋元明以来的栖霞寺
五、黄宗仰复兴栖霞寺
六、石头上的史书——漫说栖霞寺内的碑刻题记
南京迤北诸寺
一、后来居上的毗卢寺
二、被误会的鸡鸣寺
准宫阙规制的大报恩寺
一、大报恩寺与燕王身世
二、中国之大古董永乐之大窑器
三、玄奘头骨风波
宏觉寺与宏觉寺塔
一、暂游已觉尘缘息到此方知佛窟闲
二、塔影·地宫
出了南门尽是寺
一、“天界招提”
二、寂寥高座寺
三、天隆寺与天隆寺塔林
四、“江表牛头”——法融禅师与幽栖寺
五、惟闻钟磬声——黔国沐氏施建的花岩寺
大明寺·平山堂
一、栖灵胜迹
二、欲吊文章太守仍歌杨柳春风
雅俗之际的扬州天宁寺
晴川远适禅悦凝远——邢江高旻寺
宝华山隆昌寺
一、律宗名刹
二、寺院格局
三、烟霞胜地
金山江天禅寺
一、山形无地接寺界与波分
二、金山四宝佛门遗珍
三、佛界真同江月静客身暂与水云留
第一江山南徐净域——北固山甘露寺
一、三国英雄的幻像
二、迁废沿革
三、卫公塔遗事
四、米芾的遗迹
江中浮玉定慧寺
一、名蓝悠悠传佳话
二、高僧辈出造诣精深
三、精舍处处显禅韵
四、大字之祖瘗鹤铭
栋宇摩霄汉金碧灿云霞——常州天宁寺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常熟兴福禅寺
无锡开原寺
苏州瑞光寺和瑞光寺塔
一、绀殿横云出
二、佛教文物的宝库
红尘中的木鱼——用直保圣寺
一、辅扬显秘法云永护
二、吴郡奇迹塑壁残影
三、塑艺与塑匠
各现妙相呼之欲活——洞庭东山紫金庵罗汉塑像
百岁斑鳖西游五百罗汉宛在——西园戒幢律寺
姑苏城外寒山寺
一、记过吴枫第几桥
二、寒山与拾得
三、扑朔迷离的《枫桥夜泊》诗碑
四、唐代钟声传扬千古
闻是吴宫花草地空余钟磬梵王筵——苏州灵岩山寺
大势至菩萨的道场——南通狼山广教寺
明清遗构魏唐法相——徐州兴化禅寺的摩崖造像
花果仙山亦真亦幻海宁禅寺佛道兼修
后记

编辑推荐

  江苏是文物大省,境内名刹众多,历史上曾有“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之说。南京栖霞寺、第一禅寺灵谷寺、姑苏城外寒山寺、扬州大明寺、常州天宁寺、镇江金山寺、北固山甘露寺,无不声名远播。传诵千古。这些古刹本身就是极其珍贵的历史遗存,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

作者简介

《江苏名刹(彩色图文版)》是系列一本。《江苏文化丛书·风物系列》终于和广大读者见面了,这是江苏建设文化强省、实施文化传承展示工程的重点项目之一。该系列计有《江苏名镇》、《江苏名园》、《江苏名宅》、《江苏名刹》、《江苏名街》、《江苏名店》、《南京云锦》、《南京金箔》、《苏州刺绣》、《苏州桃花坞年画》、《扬州漆器》、《宜兴紫砂》十二种,基本囊括了江苏物质和精神文化比较有代表性的各个方面。

图书封面


 江苏名刹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3条)

  •     给老爸买的 老爸说蛮好的 哈哈 第一次帮他在网上买书
  •     内容丰富,资料翔实,好书
  •     特别想去洞庭东山紫金庵看罗汉塑像、苏州保圣寺。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