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下的布达拉

当前位置:首页 > 旅游地图 > 国内游 > 阳光下的布达拉

出版社:四川出版集团,四川民族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3-12
ISBN:9787540929145
作者:降边嘉措
页数:249页

章节摘录

  遥望布达拉  我第一次看到布达拉宫,是在1951年10月24日。距今已有半个多世纪,但当时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恍若昨日。这是因为,我出生在一个偏僻的小县城,参军前没有出过家门,没有见过大世面,孤陋寡闻,突然看到如此宏伟的宫殿,感到十分惊讶,留下的印象,难以磨灭。  遵照党中央、毛主席“进军西藏、解放西藏”的战略决策,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藏部队分四路向西藏进发,誓把五星红旗插到圣城拉萨,插到喜马拉雅山上。  我当时在十八军文工团,在我们军长张国华、政委谭冠三、参谋长李觉的率领下,于8月初从昌都出发,向拉萨进军。  经过千辛万苦,我们跨过澜沧江和怒江天险,翻越十几座海拔5000米以上的大雪山,走过三十九族地区,终于走出人迹罕至的藏东北草原,进入拉萨河谷,到达德庆宗(县),距离拉萨只有20多公里。这里海拔比较低,气候比较温和。部队在这里设有兵站,为我们补充了一些食品。数量虽然不多,但在当时条件下,也算难能可贵,兵站的战友们,尽了最大的努力。  10月24日一大早,指战员们精神抖擞地从德庆出发,沿着蓝色的拉萨河往前走。不久,远远地,看见一座宏伟的建筑物,她耸立在绵延起伏的群山之上,仿佛与蓝天相接,无比壮丽辉煌。  “布达拉!”队伍中不知是谁喊了一声。整个部队立即欢腾起来:“看到了布达拉!”“我们到拉萨啦!”“我们胜利啦!”“共产党万岁!”“毛主席万岁!”“中国人民解放军万岁!”口号声、欢呼声此起彼伏,一浪高过一浪。这欢呼声,又像一道无声的命令,不约而同地加快了步伐。  看到布达拉,我的心情也很激动。看到布达拉,就等于看到圣地拉萨。布达拉是圣地拉萨的象征,同时也是西藏历史的象征,是灿烂辉煌的藏族文化的象征。第一次看到她,虽然离她很远很远,但却给了我很深很深的印象,使我终生难忘。  我记住了这一天:1951年10月24日。  ……

内容概要

  降边嘉措,藏族,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巴塘县人。1950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1年随军进藏到拉萨。1954就读于西南民族学院,毕业后留校任教。1956年调入北京,先后在中央民委翻译局、民族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院从事教学、翻译、编辑、研究等工作,参加了马列著作、毛主席著作以及党和国家重要文献藏文版的翻译出版。1990年被评为研究员,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民族文学系的硕士生导师和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和藏族当代文学的研究、创作和翻译,担任国家重点科研项目《格萨尔》的项目负责人和学科牵头人。当前正主持编纂40卷藏文《格萨尔》精选本,这是一项跨世纪的文化工程。1980年以来出版了《格桑梅-朵》(汉文版)、《格桑梅朵》(藏文版)、《一个说唱艺人的故事》(藏文版)、《十三世达赖喇嘛一一1904年江孜保卫战》(合著)、《班禅大师》、《雪山名将谭冠三》、《初探》、《与藏族文化》、《(格萨尔>论》、《走进格萨尔》、《格萨尔王全传》(合著,编纂本)、《环绕喜马拉雅山的旅行》、《。唐卡画传》(合著)等12部有影响的长篇小说、人物传记和研究类著作,以及《毛主席诗词》、《天安门持抄》等6部翻译作品。在中央及地方报刊上,用藏、汉两种文字发表论文、散文、游记、短篇小说100多篇。

书籍目录

遥望布达拉初上布达拉松赞干布首建布达拉“布达拉”是什么意思?文成公主与布达拉“白宫”与“红宫”灵塔与藏族的丧葬习俗灵塔与东方文明五世达赖的灵塔--红宫里最早的灵塔六世达赖--惟一没有灵塔的达赖布达拉周围的黄房子德司桑杰嘉措与布达拉十三世达赖的灵塔--红宫里最宏伟的灵塔布达拉里的《大藏经》殿布达拉与大昭寺、小昭寺布达拉与三大寺布达拉与罗布林卡与布达拉紧紧相连的药王山布达拉西边的“八一”农场我曾在布达拉前面放羊布达拉的维修工程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布达拉附录:中国《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及地域分布

作者简介

  现在有一种说法:“不到长城非好汉,不到西藏也遗憾”。到西藏,蓝色星球上最后一片净土,已经成为很多人进行旅游探险的最佳选择;是学术考察的重要地方。到了拉萨,不到布达拉,将更是一个遗憾。基于此,藏族著名的作家、格学专家降边嘉措运用文化散文的体例,以自己对藏文化的独到感悟,向你展示世界屋脊的伟大建筑及神秘的藏文化。通俗易懂的美文,读来有亲历之感,趣味盎然!

图书封面


 阳光下的布达拉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