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百年史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中国史 > 中国近百年史话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08-11
ISBN:9787108028112
作者:曹聚仁
页数:103页

章节摘录

  一 叛徒  这一本史话,托始于十九世纪中叶,那时正当李鸿章所说的“三千年未有之变局”。  相传胡林翼和部下巡视安庆太平军形势,骑在马上,洋洋自得,觉得太平军不堪一击,安庆指日可以收复了。这时候,忽见长江江面,一艘轮船呜呜驶过,他忽而一阵昏迷从马上跌了下来。部属把他救护回营,亲信进候起居,他慨然道:“太平军不足平,不成问题,倒是江面上的轮船,来日大难,不是我们所及料的了。”这是代表湘军(楚军淮军)这些首脑人物的觉悟。这就开始了十九世纪的洋务运动。  一边是洋务派,主张“中国欲自强,则奠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一边是卫道派,认为“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这就展开最激烈的斗争。当时,郭嵩焘公使,力主学习欧西物质文明;他从英国回国,一班卫道君子,口诛笔伐,逼得他无路可走,因此不敢进京面圣,溜着躲回湖南去。他亲见曾纪泽坐小轮船奔丧到长沙,长沙官绅大哗,数年不息。他们骂郭嵩焘是汉奸,“有二心于英国”,湖南的大学者,如王闿运之流,说“湖南人至耻与为伍”。还写了一副对子嘲弄他:“出乎其类,拔乎其萃,不容于尧舜之世。未能事人,焉能事鬼,何必去父母之邦!”(后来拳变事起,郎中左绍佐曾奏请戮郭嵩焘之尸以谢天下呢!)  《(老残游记》的作者,刘鹗,在当时也曾成为思想的叛徒。他在小说中描写那时所谓公论:“看看一只大船快沉了,那三人将自己的罗盘及记限仪器等取出呈上,舵工看见,到也和气;那知那等水手里面,忽然起了咆哮,说道:‘船主,船主,千万不可为人所惑!他们用的是外国罗盘,一定是洋鬼子差遣来的汉奸,他们是天主教。’三人垂泪,连忙回了小船。那知大船上人,余怒未息,看三人下了小船,忙用被浪打碎的断桩破板打下船去,……顷刻之间,将那渔船打得粉碎,看着沉下海去了!”这正是旧势力压迫新势力的缩写呢!  可是,时势迫人,刚毅、王闺运、叶德辉那一群人心目中的叛徒,先后辈出,如有星宿下凡,只好付之气数的了。那时,有两个福建人,严复(几道)和林纾(琴南),他们两人,都能做桐城派的古文,(出桐城吴汝纶之门。)而且做得很好。严几道从英国留学回国,(他本来也是学海军的。)便用桐城古文笔法翻译了赫胥黎的《天演论》,亚当·斯密的《原富》、斯宾塞的《群学肄言》,这三部书,可真是大逆不道。天演论说的是达尔文的进化论的道理,说人从猴子进化而来,并不一定是万物之灵。《(原富》把孔夫子所说“长国家而务财用者必是小人矣”的道理翻了过来,把孜孜为利当作圣人之大道。《群学肄言》,说甲地以为是的,乙地却正以为非;这个国也不见得比那个国好,中国并没有什么可以自夸的地方。(针对着那时的自大狂。)他的老师吴汝纶还替这种学说做保镖,写了序文赞美他们。林琴南,他是不懂洋文的,却翻译多种欧美的小说。那一部使他成名的《茶花女遗事》,就是一部以一个妓女的唯美主义为中心的小说。又如《迦因小传》那个主角,迦因,她还生了一个私生子来收场。新的剑就从旧的剑鞘里跃出,这两个福建人,才真正是叛逆之徒。  福建的南边,那一个滨海的广东省,也产生了两个叛逆之徒:康有为(南海)和孙文(中山)。康南海写了一些怪书,《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大闹乾坤,在孔庙里翻斤斗。还写了一部《大同书》,通三统,张三世,搬出阴阳怪气的公羊家,扯出变法维新的旗帜。这是一部无政府主义的书,装在儒家的外衣里,他们的百日维新,就替三千年的君主政治敲起丧钟来了。孙中山是在君主政治的棺木上敲上钉子的。那时候,大家把他当作红眉毛绿眼睛的反寇看待,写起他的名字来,要把“文”字加上三点,写成“汶”字,才算“一字之贬,严于斧钺”。孙氏生于农家,所受名教的影响较轻,不像康南海那样开口“圣人”,闭口“圣人”,要继承道统,才敢毅然举起反叛的火把来。这火把上,有两个大字——“革命”。  “时势造英雄”,这是产生叛逆的世代!  二 闯头关  从谈洋务,讲坚甲利兵,到甲午中日之战,中间过了三十年;从甲午之战到卢沟桥的事变,中间又是三十年;三十年为一世,时代的轮子,一年迅转一年,国际的局势,一年紧迫一年。李鸿章,他说碰上了“三千年来未有之变局”,哪知,后浪逐前浪,我们碰到的变动,比他还大得多。抚今思昔,不觉出了一身冷汗,由现在想到将来,又不觉出了一身冷汗。  甲午那年(光绪二十年,一八九四。)夏天,一班大名士在北京叫喊着“挞伐倭奴”,翁大先生做群龙之首,把“迎头痛击”的上谕请了出来。不料风势反常,迎头在痛击的,倒反被倭奴击了去。十二月二十四日下午,北京尘沙遮天,失守平壤。鸭绿江的卫汝贤,坐了一顶无顶的轿车,拥到菜市口的街心,下跪在一家干菜铺的门口,演大团圆的喜剧;钢刀一亮,人头就落地了,把一班大名士就吓得噤口无声了。  甲午以前,李鸿章一手所经营的北洋海陆军,声势非常浩大;哪知一旦交战,谈笑间灰飞烟灭,正是一本悲喜剧。那年四月间,北洋海军曾举行大检阅;李鸿章身为统帅,亲自校阅,仪典非常隆重,检阅以后,李氏奏报阅兵情形,对于海军非常赞美。哪知赞美的话犹在耳,日本人的考绩,已跟了上来了,“全军覆没。”——从检阅盛典到威海卫熠师,其间不过五六个月呢!  当北洋海军大检阅时,日人东卿平八郎,曾参观中国兵舰,认定中国海军并不中用;他说:“兵凶,战危,中国的士兵,把洗了的衣服,晒在大炮身上,那简直不知道战争的严肃,士无斗志,必败无疑!”他的话,便不幸而言中了。说穿来,这位海陆军统帅李鸿章心里非常明白;当时,户部尚书阎铭敬千方百计,省了一点钱,替海军衙门预备购舰装炮之用,慈禧太后,要造颐和园,就把这笔钱玩光了。战事发生前两年,德人汉纳根曾建议购买多量克鲁伯厂所造的大开花弹,供战斗舰大炮之用,李氏已经答应了,可是事实并没有买。等到战事爆发,两只战斗舰,只有三两颗大口径的开花弹,眼见给敌人打沉了!  甲午的六月二十日,日领事小村寿太郎送来:“今后倘生不测之变,我政府不负其责”的最后通牒,中日战争便开始了。敌人是今天送了通牒,立即动了手的;我们的主帅李鸿章,(心里一直不愿意开战,他知道这一仗没有打胜的把握。)还在犹疑徘徊之中,六月二十一日,才开始运兵前往牙山。电报生受了敌人的贿赂,泄露了运期,所运的兵,就在广岛被日兵迎头截击;战局一开,便把幕幕趣剧上演了。那只济远舰善于逃,又善于挂白旗,逃到了旅顺,造了一个谎,说是打了胜仗。成欢一战,叶志超也是“溜之乎也”,造谎报捷,居然得了二万两的赏银。在朝鲜的王师,从牙山退到了平壤,沿途夺财物,役壮丁,淫妇女,一应官兵的典型动作完全使用出来。平壤之役,花样更多:起先是置酒高会,行若无事;后来盛军打毅军,自己打自己,敌人一来,又是鸟飞兽走,一口气逃过了鸭绿江,接连把九连城、凤凰城、岫严州、金州、大连等城,双手奉送,敌兵居然进山海关来了。  海战方面,又表演另一种奇迹。八月黄海之战,敌舰已经到了眼前,才发现自己舰队排列的错误。英顾问泰莱要设法赶紧补救,舰长刘步蟾连命令都不会发,响了第一炮,就把自己的海军总司令丁汝昌从桥上震跌下来了;这就算是海军迎战的开幕礼。八月十六日傍晚,只经过一天的战斗,北洋海军便如苍茫落日,躲到威海卫去休息了。北洋海军,大团圆于威海卫,刘公岛失,丁汝昌自杀,余舰投降,战事闭幕,乃由北洋总帅李鸿章亲自到马关去订“乞和之盟”。从此,北洋海军也就成为历史上的名词。  甲午一战,把三十年坚甲利兵的大梦轰醒了。欧风美雨,正正式式闯入头关,把偌大的帝国渐次改造成为销纳资本主义国家制成品的尾闾了。当时,有一有心人,愤激之余,想编一部《东海传奇》,定下了一百个回目,只可惜有目无书。当时还有一位大诗人黄公度,亲与此役,有《五月十三夜江行望月》诗,旬云:  “洒泪填东海,而今月一圆,江流仍此水,世界竟今年;横折山河影,谁攀问阖天,增城高赤嵌,应照血痕殷!”盖有感而作也。  三 诗人之泪  甲午之战,海陆军既全军覆没,士大夫阶级莫不悲愤欲绝;那股郁积的愤气,借当时一位大诗人黄公度的笔尖宣泄出来。黄遵宪(公度),广东嘉应州人;他眼见文官颟顸,武官怕死,把国事弄得一团糟,长歌当哭,写了许多诗篇。  平壤之役,中国陆军第一次出丑,左宝贵死难,叶志超、卫汝贵望风而溃,黄氏为赋《悲平壤》:“南城早已悬降旗,三十六计莫如走。……一夕狂驰三百里,敌军便渡鸭绿水;一将拘囚一将诛,万五千人作降奴!”这一场活剧,把淮军的威风都扫尽了。接着东沟再战,海军又出尽大丑,黄氏为赋《东沟行》:“红日西斜无还时,两军各唱铙歌归;从此华船匿不出,人言船坚不如疾,有器无人终委敌!”变徵之声,形容他们当时闻败气泪的情绪!  旅顺陷后,威海熠师,黄公度直气得跳起来,《哀旅顺》、《哭威海》那两首诗,一字一泪。他说:“壮哉此地(旅顺)实天险,炮台屹立如虎关。下有深池列巨舰,长城万里此为堑。谓海可填山易撼,万鬼聚谋无此胆”可奈“一朝瓦解成劫灰,闻道敌军蹈背来!”天险有什么用呢?威海卫也是天险之地,敌人拊背而来,炮台又入敌手;于是中国的兵舰,“坏者撞,伤者斗,破者沉,逃者走!”只落得“海漫漫,风浩浩,龙之旗,望杏杳!大小李,愁绝倒!巍然存,刘公岛!”利兵又有什么用呢?  威海卫海军既败,德顾问瑞乃尔劝丁汝昌沉船毁炮台,免为敌所用;丁汝昌也曾下过命令,诸将只怕投降不成,不肯沉船,以免取怒敌人。丁氏无可奈何,乃仰药自殉。这一战役,卫汝贵杀头,丁汝昌自杀,海陆两大帅,总算以死报国了。丁氏自己并不欲降敌,诸将顶着他的旗号出降,黄公度为赋《降将军歌》,其末段有句云:“磷青月黑阴风吹,鬼伯催促不得迟,浓薰芙蓉倾深卮,前者阖棺后仰尸;两军雨泣咸惊疑,已降复死死为谁?可怜将军归国时,白幡飘飘舟旗垂!海波索索悲复悲!”对于死者付予深切同情。海军中一向门户之见甚深,习气又坏,丁氏本无力指挥,如此下场,实在可怜!  这一幕悲喜剧中,一位丑角吴大潡,表演得非常出色。甲午战事初起,时吴大激正在做湖南巡抚;他爱好古玩,(有名的金石学家。)忽购得一颗汉印,上有“渡辽将军”字样,心中不觉大喜,以为立功辽东,万里封侯有望了。他慷慨请缨出关,到了前线,自以为声威远闻,可以吓退敌人,在营前挂了一块免死牌,叫敌人见了牌,自请免死。这块免死牌,和张佩纶的免战牌,同为中外大笑柄。  黄公度赋《渡辽将军歌》,上半段替他铺张扬厉,写得有声有色,说:“闻鸡夜半投袂起,檄告东人我来矣!此行领取万户侯,岂谓区区不余畀!将军慷慨来渡辽,挥鞭跃马夸人豪;平时搜集得汉印,今作将军横在腰。……自从弭节驻鸡林,所部精兵皆百战。人言骨相应封侯,恨不遇时逢一战!雄关巍峨高插天,雪花如掌春风颠;岁朝大会召诸将,铜柱银烛围红毡。酒酣举自再行酒,拔刀亲割生彘肩。自言平生习枪法,炼目炼臂十五年;目光紫电闪不动,袒臂示客如铁坚。淮河将帅巾帼耳,萧娘吕姥殊可怜!看余上马快杀贼,左盘右辟谁当前!鸭绿之江碧蹄馆,坐令万里销风烟。坐中黄曾大手笔,为我勒碑铭燕然!”这份口气多么大。接着以有趣而沉痛的口吻写道:“么麽鼠子乃敢尔,是何鸡狗何虫豸!会逢天幸遽贪功,它它籍籍来赴 死,能降免死跪此牌,敢抗颜行聊一试!待彼三战三北余,试我七纵七擒计!”哪知“两军相接战甫交,纷纷鸟散空营逃,弃冠脱剑无人惜,只幸腰间印未失!”银样蜡枪头的家伙,只好仍回湖南巡抚原任玩古董去了。“时出汉印三摩挲,忽忆辽东浪死歌,印兮印兮奈尔何!”这是他的暮境。士大夫阶级的爱国空谈,就由这位丑角上演一场了!  甲午战争的最后一幕是马关订约,割让台湾。黄氏为赋《马关记事》及《台湾行》:“竟卖虑龙塞,非徒弃一州。瓜分倘乘微,更益后来忧!”“弱肉供强食,人人虎口危!无边尽瓯脱,有地尽华离;争问三分鼎,横张十字旗,波兰与天竺,后患更谁知!”这是多么沉痛的话!  四“李鸿章杂烩"  李鸿章,中国旧士大夫阶级的最后一个角色。他扮演一些什么呢?他是文人,他是武将,他是政治家,他是外交家,一身而万能备。欧美唐菜中,有所谓“李鸿章杂烩”者;鱼、肉、海味、素菜,杂和成为一大碗,(本该称之为素十景或荤十景的。)算作是中国的名菜,李鸿章也就是这样一个大人物。  当常胜军露锋芒之初,华尔曾劝李鸿章自己做皇帝,后来庚子拳变事起,也有洋人向他进言,自立为王,他都诚惶诚恐,不敢有此妄想。中国旧士大夫的观念中,梦周公而不敢梦文王,以“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为最高愿望,李鸿章当然还不敢翻出如来佛的掌心的。其实,他那种杂烩式的头脑和才干,只有做英国式的皇帝最为适宜,或许比顺治康熙可以做得更好些。不做皇帝而做一人之下的宰相或总督之类,才非所用,倒反处处受牵制,不能行其志了。  ……

内容概要

曹聚仁( 1900—1972),浙江兰溪市蒋畈村(原属浦江县)人。爱国人士。著名作家、记者、教授。曾主编《涛声>、 《芒种》等进步文化刊物,并在复旦等大学任教。与鲁迅先生交往甚密。抗战中带笔从戎,为战地记者,曾率先报道淞沪、台儿庄等战役。一九五o年赴香港,主办《循环日报》等报刊。一生著作颇丰,留下文字四千万余,著作七十多部,主要有:《鲁迅评传》、《文坛五十年》、 《中国学术思想史随笔》、《我与我的世界》等。

书籍目录

前词——十九世纪之中国
一 叛徒
二 闯头关
三 诗人之泪
四 “李鸿章杂烩”
五 康有为登场
六 新旧士大夫斗法
七 西医孙中山
八 时代骄子梁启超
九 北拳南革
一0 《民报》与章太炎
一一 辛亥革命
一二 袁世凯
一三 革命之梦
一四 宋案
一五 昙花一现的二次革命
一六 前甲寅
一七 新华春梦
一八 异哉所谓国体问题
一九 “五四”的前夜
二0 五四运动
二一 从洋鬼子到洋大人
二二 大时代的脉搏

编辑推荐

  作为一本近代史扫盲性质的历史读物,《中国近百年史话》的文字风格平易晓畅、简洁而生动,没有教科书式的枯燥和刻板。史料之外,又征引了不少感性的文学材料,如黄遵宪、梁启超的诗文和《新青年》上的言论,以文入史,文史互证,有别于一般史家著述。

作者简介

本书是曹聚仁先生写的一本小册子。 这本《史话》,开始于19世纪中叶,其时正当李鸿章所说的“三千年未有之变局”,也就是我们一般所说的中国近代史开端;收尾至抗战军兴。也可换一种描述,说它纵贯晚清和民国。就本书结构而言,首章“前词”是总论概述性质,接下来的21节则依时间顺序写来,各节大致以人物为经线,以事件为纬线。所拈出的重要历史人物包括李鸿章、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章太炎、袁世凯等,重要历史事件则包括甲午海战、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二次革命、五四运动等。 作为一本近代史扫盲性质的历史读物,《史话》的文字风格平易晓畅、简洁而生动,没有教科书式的枯燥和刻板。史料之外,又征引了不少感性的文学材料,如黄遵宪、梁启超的诗文和《新青年》上的言论,以文入史,文史互证,有别于一般史家著述。

图书封面


 中国近百年史话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全书最后一段摘抄如下:韩非子曾经有过一个譬喻:一个癞痢的孩子,他非剃头不可了;剃头的时候,这孩子一定要苦呀叫呀,闹个不休的!难道就因为他要叫要闹,就不剃头了吗?大时代是在一般人所期待所厌恶的当儿到来了!革命并不是一场浪漫的梦,得付出可怕的血的帐的!在血的面前,我们战栗着!然而大时代毕竟拖着沉重的脚步到来了呢!
  •     虽说别人说这么大了读“中学图书馆文库”中的书有些害羞,但不可否认这是一本很可爱的小书。我想中学生怕是没空读了,他们需要啃的是教科书,倒是很适合我们这些不再上学的人拿来翻翻。老先生讲故事甚是有趣!看到最后还是喜欢外国人的两句话,呵呵!“什么叫做革命?俄国有一个思想家,曾经做过答案。他说:好人,坏人,不好不坏的人,死了一大堆,这就是革命。”“那位有名的罗兰夫人,也是到断头台去的途中,才说:自由,自由,天下之罪恶,借汝之名以行。”

精彩短评 (总计53条)

  •     通宵愉悦地看完曹聚仁先生《中国近百年史话》,大陆首次简体字版。原来历史可以这样写!有水煮历史之野狐禅味,却又坚守史家笔锋。以局外人身份钩沉历史风云,用戏谑调侃的文风调和个人情感。
  •     用一种评书体的笔法概述了洋务运动至北伐战争时期中国历史中的重要事件和人物,为后来黎东方的细说体奠定了基础,看起来通顺,但内涵意境皆为通俗。
  •     文笔相当好!
  •     挺好看的一本小册子。但书页纸质不好,薄、脆。
  •     很简要 粗读一遍也不知道学到了什么 可能是知道了个目录
  •     革命尚未成功,空话越来越多,实事越来越少。
  •     生动、概要,要怪只能怪自己历史基础还是不够<_>
  •     毕竟是小书。
  •     三千年未有之变局
  •     怎么回事,才看了两篇居然就发现了一堆错……是错印?还是说原作者原来就是这么写的。。。
  •       全书最后一段摘抄如下:
      
      韩非子曾经有过一个譬喻:一个癞痢的孩子,他非剃头不可了;剃头的时候,这孩子一定要苦呀叫呀,闹个不休的!难道就因为他要叫要闹,就不剃头了吗?大时代是在一般人所期待所厌恶的当儿到来了!
      
      革命并不是一场浪漫的梦,得付出可怕的血的帐的!在血的面前,我们战栗着!然而大时代毕竟拖着沉重的脚步到来了呢!
  •     旁征博引把这段历史写得相当妙趣横生。每天晨读都很有收获。
  •     一直对中国近代史很感兴趣
  •     读完这本书,看上去中国近百年就是各种国家各种党派在大乱斗,令人感到十分的混乱。
  •       这是大师小作丛书中的一本。真是厉害,说历史如闲话,开篇第一章竟从《老残游记》里的南柯一梦说起,闲闲叙来,像听评书一样。
       越看书,越知道这样讲故事是最难的。动笔就是错,引经据典、正襟危坐,尚且战战兢兢、如履薄冰,遑论这种拉家常似的写法?非功力深厚不能为也!
       这小书,粗看好看,就当听故事;细看更好看,评论精到,值得细细体味;更难得一章一个主题,不蔓不枝,整本书却又浑然一体,回味起来,竟如同一篇大散文。为什么说散文?因为里面还有恰到好处的抒情——历史学家的、而非文学家的抒情。
  •     能再往后写写就好了。。。
  •     和土工走得近的,格调就差,这是一个定律。
  •     挺好的一本书,以生动的文笔通过粗线条的笔法为我们梳理了中国近代100年的重大的人和事,属于大家小品,读者可以适当做思维导图,来厘清这些风起云涌的弄潮儿,我看得比较快,所以学到的东西不是很深刻。这是一本值得收藏的小书。
  •     拉近了与历史的距离。课本上的中国近代史太草草,感觉自己读书才是自己的东西。
  •     勾勒历史的面貌
  •       虽说别人说这么大了读“中学图书馆文库”中的书有些害羞,但不可否认这是一本很可爱的小书。我想中学生怕是没空读了,他们需要啃的是教科书,倒是很适合我们这些不再上学的人拿来翻翻。老先生讲故事甚是有趣!看到最后还是喜欢外国人的两句话,呵呵!
      “什么叫做革命?俄国有一个思想家,曾经做过答案。他说:好人,坏人,不好不坏的人,死了一大堆,这就是革命。”
      “那位有名的罗兰夫人,也是到断头台去的途中,才说:自由,自由,天下之罪恶,借汝之名以行。”
  •     不错的。
  •     好人,坏人,不好不坏的人,死了一大堆,这就是革命。薄薄一本小书,严谨里饱含幽默,写的挺好。
  •     简短小书,一小时读完,对清末民初的一些人与事有了新的认识。。。中国农民们土布先是输出国凶,旋即被西方纺织业扼杀尤为震撼。。。。
  •     时势造英雄
  •     介绍里说适合初学者,是一本历史扫盲书籍,从内容翔实程度和篇幅长度上看确实如此,但要真用初学者的心态去读那就大错特错了。
  •     篇幅虽短,却有洞明之语
  •     小书,三联一如既往的精致
  •     时间为脉络,人物为准绳,勾勒了清末到第一次国共合作前中国的政治局面。简短精辟!
  •     高三时候看的,薄薄的书,简练却不枯燥
  •     一本小册子。
  •     “曹聚仁先生写的一本小册子。纵贯晚清和民国。各节大致以人物为经线,以事件为纬线。所拈出的历史人物包括李鸿章、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章太炎、袁世凯等,重要历史事件包括甲午海战、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二次革命、五四运动等。作为一本近代史扫盲性质的历史读物,《史话》的文字风格平易晓畅、简洁而生动,没有教科书式的枯燥和刻板。”然后但是,对于初读史者本书缺少必要的注释。
  •     大家小书。亲历的史实,加上文笔洗练流畅,颇为可读。
  •     短小精悍,粗看一下晚清民国史
  •     简短有趣的书籍,里面有好多故事或者小细文,可以窥见人物的另外特点。
  •     短而精
  •     果然是中学生读物。其实就是百年政治史话
  •     一本中规中矩的近代史普及读物,作者并非近代史专家,文笔虽然生动,却也难免小说家言。略读起兴便可,不宜轻信。
  •     我很喜欢这种薄薄的历史书,关注细节,又把握大局,看着不觉得累。最好高中历史课本都改成这样。
  •     趣闻若干聊作谈资
  •     2016年7月3日读,2016-216,图121。
  •     候车读完。一本很可爱的小书……P6,东卿平八郎—东乡平八郎
  •     旧报人的演义笔法,内容多为一般公论,浅进浅出。
  •     一本蛮有趣的小书。
  •     中国的民意,自来听任执政者捏造,方圆任意。
  •     快速读物
  •     给孩子看有点深,给成人看又浅谬
  •     速读本。对李鸿章持较为否定的看法。
  •     那批学者的位历和见识真是后来人难认企及的。
  •     2014第3书。百页小书,有味道。曹聚仁,印象中做过国共密使,穿梭于大陆台湾,与老毛老蒋都能说上话,据说双方曾有密约,老蒋有意归陆,惟望小蒋主台,老毛划庐山为老蒋汤沐邑,但不允老蒋回浙。后来呢,文革了,再后来呢,就现在介样鸟。回到此书,大师小作,臧否人物,挥洒文字,值得一读!
  •     2010-01-29;写得挺好,五万余字的书,短小精悍。遗憾的是,价值判断的东西有点多了。还有,也没有参考文献啊。 希望能有本更系统点的专著。
  •     通俗简洁,只有吃透了历史的人才可以把那么纷繁复杂的近代史写成一本薄薄又有趣的小册子。
  •     简单的介绍近百年的历史,个人色彩较重,比着钱穆先生的作品少了厚重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