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败》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中国史 > 首败

出版社:凤凰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3
ISBN:9787550601574
作者:师永刚,张凡
页数:247页

土壤的改造重于体制的批判

“他们被旧的价值观所培养,却为新的世界所吸引。他们是叛逆的一代,也是忠诚的一代;他们是苦难的一代,却也是自由的一代;他们是无所适从的一代,却也是领导潮流的一代。在无比凶恶,十分逼仄的年代里,他们对自己的出路充满绝望,对国家的混乱感到愤怒和悲哀,因此,他们既是个人主义者,也是国家主义者。”这是畅销书《首败:甲午年的中日对决》对“甲午一代”境遇的概括,这段话我读了不下10遍,深以为然却又感同身受。“甲午一代”是指清朝在甲午战争和洋务运动失败后,19世纪80、90年代出生的一代人,也就是鲁迅、毛泽东、蒋介石那一代人。今天,中国改革开放也走过了三十年的历程,但“甲午一代”的境遇,对20世纪80、90年代出生的“改革开放一代”仍有警示意义。甲午战争以前,清王朝已经屡遭英国、法国、俄国等列强侵略,已经先后遭天地会、太平天国、捻军等农民运动的剧烈冲击,帝国虽已经千疮百孔,但尚未伤筋动骨。三十年的“洋务运动”更是给世界制造了一个假象,以至于在甲午战争刚一开始,连西方媒体都断定日本必败于中国。英国《泰晤士报》在甲午战争爆发初期曾预言:“战争之胜利必归于中国,中国强大之海军可阻止倭国军队之运送船,并在同倭国之战中制胜。”然而,英国人对中国的了解程度远不如日本人深刻。早在战争前30年,当日本人福泽谕吉得知《海国图志》在中国的悲惨命运之时,就已经断定,清朝气数已尽。因为书之命,即人之命,亦即国之命。1866年,由福泽谕吉翻译的《西洋事情》在日本创下25万册的销量,从而成为改变日本历史的畅销书,作者本人也成为“日本近代教育之父”。相反,早在20年前已经成书的《瀛环志略》,直至经历20年的非议后才正式成为同文馆的教材,作者徐继畲本人更是命运多桀,此非国人夜郎自大也,实乃帝国体制和五千年的文化优越论使然。书之命,人之命的背后,彰显的是中日两国变革的根本差异。日本明治维新,乃是从器物到体制,从体制到国民精神之全面武装,而中国洋务运动,仅限于对西洋事物之好奇与模仿,而缺乏革积弊,开民智以求脱胎换骨的勇气。因此,中国在甲午战争中失败的原因很容易定格在体制的失败上,而体制的失败必然会直接归责于体制的维系者,于是,对慈禧太后与洋务派顽固守旧的批判,对“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一畸形战略的批判便无可置疑。我想,腐旧落后的体制固然是决定国家命运的重要因素,但是,绝不是决定战争胜败的根本原因,因为,战争有战争的逻辑。外强中干的清朝败给短小精悍的日本,如果仅仅是封建体制的腐旧所致,那么如何解释40年后,在体制上效仿美国的国民政府在日本的侵略面前再次的一败涂地,又如何解释“二战”期间,体制上远远落后与西方的埃塞俄比亚战胜意大利的现象?乔良将军在为时寒冰的《经济大棋局》所写的序言《悲壮的先知》中的一段话让我醍醐灌顶。乔良说:“我一向不大相信制度或体制可以解决根本性问题,因为本末不能倒置。所以,我坚信相对于制度和体制而言,构成制度、体制的土壤—国家性、国民性要远为重要的多。因此,不改变土壤结构去移植制度或体制不可能真正解决问题。”当日本对外韬光养晦,对内厉兵秣马之际,清王朝仍忙于镇压农民起义,忙于应付西方列强,忙于满汉之争,更忙于奢华无度的享受。当一个王朝在内外交困之际,它的最高统治者竟然敢将海军之军费挪用到庆祝自己寿辰上,这不仅是封建体制穷途末路的问题,更是一个国家性格、国民性格的问题。当上千年的封建体制形成一种超稳定的社会结构时,那么,这个国家统治者的性格就变成了国家的性格,而国民的性格只能是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所说的“历史不断呈现一种现象,对国家民族前途忧心如焚的人,往往受到最大的痛苦,而颟顸污秽的既得利益群,反而是最快乐的人”。这种国家之性格,国民之性格才是王安石,张居正、李鸿章、谭嗣同等人悲剧的根源。正因为这种“土壤”的顽劣性,中国历史上的改革变法运动,越往后就越难以成功。当国家性格、国民性格对体制自我修复的排斥形成一种惯性后,只有外来的侵略战争,或者自下而上的暴力革命才能改变历史的轨迹。“土壤”的顽劣性,贯穿与中国历史的每个时期。近代以来,保守派与洋务派之争,维新派与革命派之争,“问题与主义”之争,乃至今天的“左”“右”之争无不说明,中国人总喜欢在路线问题上争论不休,而这种争论无不沦为利益阶层斗争的工具,对于启迪民智,改造落后体制赖以寄生的土壤却鲜有用处。中国的前途命运,李鸿章规划过,康有为规划过,孙中山规划过,蒋介石规划过,毛泽东规划过,邓小平也规划过,可100多年过去了,我们对历史的认识却越来越模糊,我们对前途的愿景越来越迷茫,根本原因就在于中国历史始终是一部“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的批判斗争史,这种国家性格的结果就是历史经常会回到起点。相反,福泽谕吉在1885年的一篇《脱亚论》却成为日本至今仍坚持不渝的大国策,期间日本虽屡遭政治经济之大变局,但却始终沿着福泽100多年前规划的“脱亚入欧”前行,这不是日本人比中国人聪明,而是明治维新让日本脱胎换骨。甲午战争中国之惨败,非国之无将相之才也。庙堂之上,奕、曾国藩、张之洞、胡林翼、左宗棠、张之洞这些中兴名臣,无一不是治国之能臣;战场之上,虽然清朝军队早已腐烂不堪,但不乏聂士成、邓世昌、丁汝昌、林永升等以死殉国之士。但是这些由旧价值观所培养,却被新的世界所吸引的人,在中国业已腐朽的体制之下,面对老态龙钟的帝国和一盘散沙的国民,只能在历史的推动下做属于他们这一代人该做的事情,而不敢去改天换日,正如电视剧《走向共和》中,李鸿章所说的“一代人只能干一代人的事情”一样的悲壮与无奈。李鸿章不但主办洋务运动,而且也出访过欧美和日本,以他的视野,定然是看到改造腐旧体制背后强大的“土壤”的艰巨性,才会发出如此的慨叹。李鸿章死后50天,维新派领袖梁启超便成《李鸿章传》一书,在书中梁启超通过将李鸿章与同时代伊藤博文的比较,做出了如下公允的评价:“依成败而论,自是伊藤胜于李鸿章,然以个人而论,李鸿章优于伊藤甚也,伊藤不才然何其幸哉,能驻足日本之地,此乃立宪国之地,且举国人才辈出;李鸿章大才,然何其不幸,为政于中国之地,其乃绝对专制之地,故而有才而化无才,且举国人才一遇专制具为奴才。”所以梁启超慷慨悲歌曰:“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作为维新派的梁启超,对身陷封建体制之中的李鸿章能做出如此客观中肯的评价,对中国文化与体制的反思批判能如此入木三分,实在令今人汗颜!我想,梁启超的寥寥数语,纵使后世有万千长篇大论,也无法出其左右,更让后世的诸多争论显得暗淡无光。1894年爆发的中日甲午战争,只是日本以战争的形式宣告了清政府三十年洋务运动的失败,并把中华帝国衰败的趋势变成了震惊世界的事实。甲午之后,康有为,梁启超的百日维新虽以失败收场,但梁启超的一篇《少年中国说》却成为中国睡狮梦醒的警世钟。此后,中国人围绕救亡图存所展开的前仆后继的斗争,把中国引向一条曲曲折折的现代化之路。今天,“左”派主张回到毛泽东时代,“右派”主张用西方体制改造中国的“特色”体制,这种争论看似大相径庭,但本质上都是对体制的改造与移植,并没有涉及到对国家性格、国民性格这一“土壤”的改造。如果100年的时光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这个国家的禀赋,如果今天我们仍热衷于对体制的批判而非对滋生这种体制的土壤的改造的话,我想,这种批判非但不能超越梁启超的寥寥数语,反而会制造又一个历史轮回。

再看甲午——《首败 甲午年的中日决战》

再看甲午——《首败 甲午年的中日决战》对于甲午战争,印象最深的是小时候看过的电影《甲午风云》,看到北洋舰队排错了阵型,还有的舰艇逃跑,还有炮弹里没有火药等等,最后导致是失败。虽然后来一次又一次看到记录这次海战的文章,可是却永远也忘记不了最初的影响,因为电影的那种声光电全方位效果是无法取代的。这本《首败》也是写甲午的一本书,内容虽然也都是材料的铺陈,但是全书最大的亮点就是用了大量的图片来全方位呈现出这次战争来。这么多关于甲午海战的图片我还是第一次看到。真的感觉到很震撼,虽然没有当年看电影的感觉,但是留给我的印象,比以前的文章要强烈得多。这里面的图片有很多是采用电脑3D技术来模拟出来的,不过也有很多原始的照片。比如在那次海战中,日本军舰上就拍摄了一些非常珍贵的照片,看着这些照片,带着你仿佛回到了当年的黄海战场。巨舰云集,炮火齐鸣,黑云压城,硝烟弥漫。那场战斗是何等惨烈!其实那场战斗北洋舰队虽然损失惨重,被击沉四艘军舰,还有几艘负伤逃走,但是到最后并没有失败,最后致远舰和镇远舰一直坚持到最后,被五艘日舰包围,竟然还占了上风,毕竟致远舰和镇远舰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铁甲舰。最后五艘日舰吃亏逃走,致远舰和镇远舰还进行了追击,所以说黄海一战,中方损失很大,但是日方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而且最后的结果日本并没有取得胜利。真正的失败是在威海,那才是真正的全军覆没。这本书除了插入了大量图片外,还采用对比的方式来描写中国和日本在战前,战中和战后,通过对比让我们看得更加清楚。比如在写战争之前,对比了中国和日本的皇帝,小标题叫“皇帝,一个与三个”日本的明治天皇对中国的同治、光绪、宣统,从皇帝开始到对比中日两国的能臣,将军,还有国家机构,还有文人,图书,通过这些对比让我们对两个国家的差距一目了然。中国之所以失败并不仅仅是因为北洋舰队,并不简单是军事上的失败,而是一场社会文明的失败。这样的失败才更让人痛彻心扉。而且通过历史我们还看到这个失败并非是不可以避免的,当时的中国并非一点希望都没有,也并不是只有一条道路可以走,可惜我们走上了一条最艰辛的充满了坎坷的道路。

甲午一代

书的最后部分标题是甲午一代,19世纪的80后和90后们。摘抄以下一段:19世纪80后面对着新旧交集的世界,努力地寻找自己的出路,家庭的出路,国家的出路。当这一代人不能沿着原有的社会轨道通往上流社会,他们最自然的想法是重造一个社会。甲午一代就这样开始了自己的“新”生活,他们被迫选择了与前人绝不相同的人生路径。这样的历史书读起来汹涌澎湃。让人印象深刻的还有作者的写作方法,并行比较,他想要表的的意思一目了然。比如:明治天皇和同时代的同治,顺治,不同的教育理念,似乎预示着甲午一战的结局。

错误百出的一本书,担心会误导人

错误百出!如果有0分的话,一定给这本书很艰难的选择了一星= =很多插图都用错了其中一张在我们小时候的教科书上就用错的照片居然还在更不必说那些绘制的3D图。。。。。拜托,要出书的话就别那么忽悠人,拜托这些所谓的“专家”认真点吧~别在误导大众了,特别是在甲午战争这一块这本书基本就是各类资料拼拼凑凑起来的如果豆瓣众对甲午及北洋感兴趣的话可以去找研究北洋这一块儿比较权威的几位研究者的书这类哗众取宠夸大事实不研史料来记录的,不看也罢!

面临又一个甲午——评《首败:甲午年的中日决战》

说甲午战争是“首败”,其实并不算确切,甲午战争发生在1894,在此之前,中国已经经历了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年)和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年),以及随着第二次鸦片战争而来的火烧圆明园(1860年)。这些战火早就扣开了清政府紧闭的大门,早就让中国人领教了外国人坚船利炮的厉害。然而,说甲午战争是中国的“首败”却也不是没有道理,该书的编者有他自己的逻辑,虽然这种逻辑并没有在书中直接给出,但是读者却可以在字里行间感受得到。我想之所以说甲午战争是“首败”,首先它是中国军队第一次败给了并不是来自西方列强、而是来自亚洲的对手;其次,这次战争对于满清政府的军事以及政府的打击是致命的,李鸿章苦心孤诣的“同治中兴”就此完全粉碎,中国的复兴之梦完全被日本人扼杀。而就是这样一场改变了中国历史的战争,多年来却总是扑朔迷离,不仅中日两国的历史对此次战争的记述各个不同,就连西方各国的说法也不尽相同,甚至中国自己的各种记述也互相抵牾。而对于普通中国人来说,关于这场战争最深的记忆可能就是来自那部由李默然主演的老电影《甲午风云》,而其内容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有多少为真似乎也应该存一个问号。而这场战争历史之所以如此扑朔迷离,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这场战争在外界看来是实力对比悬殊的,当时的北洋水师号称世界第七或第八舰队,而日本海军的实力却没有多少人对其有所认知。甚至在战争的初期,西方媒体还一致认为中国舰队不可能会败,但是,最终北洋水师还是败了。而它是怎么败的,就有很多种解释,解释越多则说法就越多,所以至今仍然留有悬案。《首败》一书里披露和很多珍贵的历史照片和图片,包括有来自日本的绘画,这些史料对于我们更好地了解这场战争有很大价值。但是该书对于甲午海战本身的过程的描述也有诸多模糊不清的地方,比如关于刘公岛兵变——这场导致丁汝昌自尽进而直接宣告甲午海战结束的事件,在该书中却是语焉不详。而关于其他方面的史料也有很多看起来是拼凑的。不过这倒也无可厚非,因为该书本来就是由师永刚和张凡“编著”的,既然是“编著”,少了些原创似乎也没什么太大的问题。虽然对于战争本身的讲述并不多,但是这本书的关于这场战争的反思却比较深刻。十九世纪,面对强大的西方列强,中国和日本同样落后,甚至日本更落后,至少中国还有一个“漂亮的拳击手套”一样的北洋水师,但是日本连这个都没有。但是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人选择的是夜郎自大,不敢也不愿睁开眼睛去看差距,抱着自己的传统不放;而日本人则完全走向了相反的极端,他们进行了全盘西化,甚至对自己来了一次彻底的否定。而两种做法的结果,就是甲午海战的结果。而如今呢?如今的很多中国人依然不愿去正视历史、正视现实当中存在的差距。而这种不能正视却表现在两个方面,一种是民粹主义——凡是中国的都好;另一种就是反民族主义——凡是中国的都不好。而这种“凡是”思想是最要不得的,它只能说明思想僵化,看问题只有一个标准。“凡是”这个词只在一句话里正确,那就是:凡是喜欢用“凡是”的,都没有正确看待事物的勇气和智慧。甲午战争已经过去一百多年了,下一个甲午马上到来。我们又处在崛起的关键时刻。而明治维新的元老、大军阀山县有朋面对风起云涌的辛亥革命讲的一番话言犹在耳:“日本不希望中国有一个强有力的皇帝,日本更不希望中国有一个成功的共和国。日本所希望的是一个软弱无能的中国,一个受日本影响的弱皇帝统治下的弱中国,才是理想的国家。”如果没有这场日本大地震,黄海的炮声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平息。那片黄海,中国准备好了吗?

回首百年萧瑟,再看甲午风云

1894年的中日甲午战争,注定是中国近代史上令人难以忘却的一页。中国“泱泱天朝”,居然完败给了日本这个“蕞尔小邦”。李鸿章等洋务派苦心经营,号称“亚洲第一,世界第八”的北洋水师全军覆没。败讯一出,举国震动,“一战而人皆醒矣”。从此,日本这个邻国成了国人效仿以自强的对象,而战败的屈辱也始终萦绕在国人心头,历史书中也每每以甲午战败的耻辱来激励我们“知耻后勇”。时光荏苒,转眼间离当时的甲午年已经快要过去两个甲子了。如今,再次翻开尘封的历史书卷,回首这段不堪的往事,我们又能从中得到什么不一样的体味呢? 本书就是在这个时间节点上再次回头重审历史之作。书名《首败》,其实不太确切。毕竟甲午之前,清朝已经败了不止一次了:两次鸦片战争战败而被轰开国门,中法之战“不败而败”。不过,若论心理上和物质上打击之沉重,则都无法与来自邻国日本的这一击来得沉重。因此说此役为“首败”也并非全无道理。作为一部以历史中某个特定事件为横截面进行阐释的著作,本书相比以往的甲午战争相关书籍,有一些可成为新“看点”的特色: 首先,书中虽以甲午战争为主要事件,但并非仅仅交代战争局部,而是对当时前后的历史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描摹。全书分三部分,即以甲午前两国的改革、甲午战争中的具体较量,以及甲午之后的余波三方面入手。在进行叙述时,书中尤其注重将中日两国的情况进行对比:明治天皇与清朝同光宣三帝的比较;明治群英和清朝洋务大臣的比较;日本启蒙家吉田松阴和中国的徐继畲不同命运的比较……在这种叙述中,清廷的保守与日本的锐意进取对比鲜明,从而让人们得以思考中国之战败究竟更深层次的原因何在。其实书中对战局的详尽叙述已经说得分明,黄海海战,虽然北洋方面被击沉4舰,损失惨重,但日方也绝没讨到多少好处,付出了1舰被击毁,数舰被重创的代价。而且中方阵中“定远”、“镇远”两艘主力铁甲舰仍在,战力犹存。最后阶段,倒是日本舰队不支而先退。而真正导致甲午战败,北洋覆灭的,是陆战的失利和威海的陷落。从此也确可得知中日两国间的差距,并不仅仅体现在一支舰队之上。 其次,本书的另一个与以往历史叙述有所不同的就是立场更加中允。虽然依旧难免沉重,但并未简单停留在义愤填膺的阶段。书中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评价较为客观,并不刻意树立英雄(比如以往大书特书的邓世昌),也不任意抹黑反派(比如以往的大反派慈禧)。对其时大权独揽的慈禧太后,作者基本秉持了中肯的态度,肯定了她在维护国家一统方面所做的努力,对她在宫廷权术斗争中体现的智慧也有公正评价,但也不留情地批判其在古今未有之变局中图一己之安乐的举动,以及盲信义和团,缺乏国际视野的种种愚蠢。这种全面的评判无疑能够让我们捕捉到更加真实的历史原貌,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意气”的阶段。 此外,堪称本书最大特色的,就是“图文并茂”了。书中收录了许多当时风云人物的珍贵历史照片,比如慈禧的许多肖像照,甚至还有慈禧装扮成观世音的照片,令人不觉莞尔(看不出老佛爷居然还是一个Cosplay爱好者^_^)。一并收入的除了历史人物照片,还有当时海战的现场摄影照片、日本发行的海战手绘明信片,以及北洋舰队舰船的电脑三维还原图及模拟海战效果图等。图集之丰富,资料之详尽,在以往的史书中并不多见。这无疑能让我们更生动地了解当时的历史,以及北洋舰队的风貌。 总得来说,本书貌似篇幅不小,读起来倒是十分轻松的。读得快的一个下午也就能基本读完,大概也和书中配图较多有关吧。如此一来,思想深度自是不能期许太多,倒是不必担心其如一些历史书籍那样晦涩诘屈。不过,本书仍能带给我们许多的思考。甲午战争,以中国的完败收场,此后割地赔款,丧权辱国。国内精英阶层更是掀起了一股东渡求学的高潮。但是中日两国在近代史上的恩怨还只是开始。在一条探索先进与强盛的道路上,中国始终没能赶上日本的脚步,并沦为被侵略的对象。新中国建立后,虽有国家独立,可经济方面仍然被日本比了下去。改革开放后的经济发展,某种程度上也是对日本经济腾飞的模仿。事到如今,中国是否已经走出了自己的路呢?为了亚洲领袖地位而明争暗斗的两国,将会迎来什么样的未来?回首历史,我们似乎能看出一些端倪,但又似乎越发看不清了……

思想与战争

在当今的世界中有哪么些民族,但是中华民族却是十分突出的。其突出之处在于是经历过起起伏伏的各种时期,遇到过大大小小的灾难,都屹立而不倒,这里面很有奥秘。对于是这些奥秘有许多人去研究,像前几年的《狼图腾》所引发的游牧文化对于是民族发展的观点,先不评论这些对还是不对,还是说说本书吧。 本书是一本讲中国在清末时代从心理上第一次有很大的冲击的战争——中日甲午战争。为什么说在心理上呢,回头看一些史料就会发现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与第二鸦片战争时期同中日这场战争虽同是列强与大清的交战,但是交战的对手,一个是西洋蛮夷,在当时风气未开,对于是西洋不了解时,甚至用一些比较荒唐的招数。在当时有一个叫梁廷枬的,它在他的《夷氛闻记》记载了当时的这些荒唐事儿,诸如,“传令甲保遍收所近妇女溺器”作为制敌的手段,用马桶来对敌,完全是儿戏。一向与西洋人没什么来往的大清在这里吃点亏可能没什么记性。而对于是日本人却不一样,日本人在中国人的叫法“倭”,日本人从一开始就是向天朝称臣即使偶尓不听话,也能收拾它,诸如明朝有“抗倭”。而现在不一样了,这个小布丁现在却开着大船拿着洋枪洋炮打起老师的主意,尖船炮利的下大清还被撂倒了,这个面子对于是天朝来讲却是丢得够大的了,所以在有面子时人反而不会认识到自已的不足,而面子没了,才发现原来自已是如此不堪!我想这里是最重要之处。 本书从甲午战争的前后进行系列的论述,以图来揭开甲午之面纱。本书分为三卷,一是中兴时代,二是甲午时代,三是甲午后的中国。以时间为经线来分析大清时代的中国,而更是在这三个时代的分析文章中穿插了与日本人的明治维新与日本的甲午战争以及日本在战后的情况。可以说,这个对比性的写作,让我们能从纵横的各方来观察这个时代与中日两个民族。在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时的应变与精神状态,读来感慨良多。 书中对于是那个时期的知识分子也行了一个深度的剖析,我们可以看到当时的文化之保守已经达到无以复加的程度。就拿《瀛环志略》来讲,作者徐继畲,里面将“瀛环”(世界)分为欧罗巴、亚细亚、阿非利加、阿墨利加四洲、而中国居亚细亚第一大,而非“瀛环”最大。还把对于是这些国家的篾称改了过来。已经算是观念很大的进步了吧。可是这个后来被称为“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的却因为此书丢官而只好回家教书。后世称为“圣人”的曾国藩对此书也有非议,可见观念之旧。而像当时的另一本书《海国图志》同这本书一样,都只是流行一时,而后来传到日本却是相当畅销,成为启迪日本人的好书。后来日本知识分子更是说“从内心谢绝亚细亚东方的坏朋友”要“脱入欧”。读到这里我想对于是思想的革新这几个字,我们会重新的认识,不是吗?

甲午战争,让沉睡的中国猛然觉醒!

1894年,距1840年的鸦片战争已过半个世纪。虽然从1840年开始,中国就不断遭到外国尖船利炮的侵扰,但这场中日甲午战争的意义却有所不同。一方面,战争的对象日本与西方国家不同。一向自视甚高的中华帝国,在经过两次鸦片战争后,认识到了西洋人的厉害与先进,但是对日本这个蕞尔小国向来是不放在眼里的,从“倭寇”之称便可见一斑。然而,经过甲午一战,代表着清帝国现代化最高程度的北洋水师被不起眼的日本打的全军覆没,让老大帝国着实痛得不轻,而且痛的惊讶。“倭国”怎么变得如此强大了?我们到底怎么了?于是,许多仁人志士开始了不懈的探索,寻找救国强国之路。另一方面,中日甲午战争发生在30年洋务运动之后,是“同治中兴”后的首败。这场战争实质上是对中国洋务运动30年发展成果的检验。然而,战争的失败,让国人看到“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梦想并未实现,中国要自强必须寻找新路去走。于是,才有了维新运动,才有了的一拨又一拨前仆后继的革命运动。所以,正是甲午战争对日本的首败,让沉睡的中国猛然觉醒。 《首败:甲午年的中日决战》为我们再现了百余年前的那场战争。除了战争细节的描写,更是通过对当时中日两国的社会状况进行细致深入的对比分析,揭示了中国战争失利的必然性。明治天皇与同治、光绪、宣统三朝皇帝,李鸿章与伊藤博文,中国士林与明治群英,不同的侧面的对比,都让我们切实感受到日本的进取之心与中国的病态沉沦。欣喜的是,对甲午一代的成长历程的群像描写,让我们看到了没落中国所蕴含的不屈不挠。鲁迅、蒋介石、毛泽东等人类似的曲折经历,让我们看到了战后甲午一代对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不懈追求。黑暗正是在他们的摸索与抗争中被打破的,是它们的民族情怀让沉闷的中国焕发出勃勃生机。尤其梁任公的《少年中国说》吹响了中国少年群起奋争的号角,鼓舞着我中华男儿前仆后继,勇往直前。 今天,中日甲午战争已过百年,中国在一代代人的努力下已经走上复兴之路。然而改革之路仍在继续,未来依旧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和挑战。回首甲午战争,看那百年前的屈辱与伤痛,更会让我们痛定思痛,以史为鉴。如何继承先辈们开创的来之不易的局面?如何让少年中国之光辉在我辈手中发扬光大?这需要我们摆脱浮华“盛世”的迷惑,静下心来认真探索。回首百年,如今又近甲午,我们却依然任重道远。在这样的时刻,《首败:甲午年的中日决战》的出版可谓正当其时,足以提醒国人勿忘国耻,奋发图强。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本书首度公开20幅日本手绘甲午彩色战图,收集百余幅模拟仿真海战图和珍贵照片,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值得收藏。

迟来的“首败”

每一次读我们的近现代史都是一次痛苦的历程,满含着屈辱和血泪,充斥着动荡与离乱。而这种痛苦的极致则是由那个一衣带水的邻居——日本所强加给我们的。看《首败——甲午年的中日决战》这本书尤为如此,那些图片带给我们的视觉冲击更为强烈。按理说,中国的国门并不是由日本打开的,早在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清政府就与英国签订了第一个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由此发端而一发不可收拾,接下来的每一次战争的失败都伴随着新一轮的侵略。然而,这些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并未动摇清政府的统治基础,并未轰开那些被孔孟之道浸淫两千多年的官僚阶层的心结,他们依然在自己的世界里做着中央帝国的清秋大梦,除了一些较为开明的知识分子之外,整个民族都没有多少人愿意睁开眼睛去看世界。这时候距离1853年日本开国还有13年,距离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还有54年。日本曾经是我们的学生,在1592年也曾经试图借朝鲜来挑战我们的权威,最终失败。这一次日本的开国也比中国要晚,在1853年才有佩里率领舰队逼迫日本打开国门,此即为黑船来航。但日本是一个善于学习的民族,仅仅在1853年过去15年后的1868年,日本举国上下就完成了一次蜕变,开始了明治维新,开始了缔造现代日本的历史进程。此时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还有26年。54年,半个世纪,面对亡国亡种的民族危机,中国的精英分子、官僚阶层甚至连对道路选择的争论都没有完成,2000多年的包袱让每个人都不堪重负,但又没有人敢于毅然甩下,所以我们只能在泥潭里继续挣扎。26年,面对危机,日本人快速改变立国战略,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实现重新崛起,成为亚洲一等一的强国。日本的强盛带给我们的是什么?是战争。而同处亚洲,同为一个人种,日本对我们并没有心慈手软,而且它的狠毒远胜过西方列强——西方人要的是利益,只是赤裸裸的利益,而日本人却要我们亡国亡种,必欲代之而后快。我们更早的接触西方文明,更早的感受到西方列强的威胁,但为什么我们的反应会比日本慢半拍?为什么非要到日本给我们致使一击之时才会猛然惊醒?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恐怕不是一两句话能够说清楚的事情。但照我们常人的理解,世界上伤害我们最深的往往不是我们的敌人,而是我们最亲近的人——对陌生人的侵犯我们可以很快忘记,但是好友的一句狠话我们却要长久萦绕心头,不能释怀。同样的道理——我们以前称日本为“倭”,贬损之意不言自明。这是中国第一次被这个近邻,被我们从心底里所看低的民族所打败。而自高自大的我们被一个距离自己如此之近的民族突然之间打败,对我们民族心理的震撼是可想而知的。所以,在某种程度上讲,中国人的心门是由日本人打开的,中国人的传统信仰和冥顽不化在日本的突然强盛和咄咄逼人面前轰然倒塌,荡然无存,不得不在惊惶失措中开始寻找救亡图存的道路。然而,即便如此,我们还要等待一次更为强烈的刺激,不觉醒就要亡国亡种的那种刺激才能够真正醒悟。这一刻来得何其晚矣!1895年过去,我们的民族还要在黑暗中苦苦挣扎,痛苦求索——距此36年,有了九·一八事变,距此42年,有了卢沟桥事变,然后才是八年抗战的胜利,至此中国才算是彻底摆脱了被日本灭亡的威胁。读这样的历史当然是痛苦不堪的。如此想来,这场“首败”来得太晚了一些,迟来的打击造成的是觉醒的推迟,是民族现代化的延后。仔细想想,如果中日甲午战争发生得早一些,比如发生在明治维新的1868年,中华民族的近代化进程会不会提前呢?中国的近代史会不会重写呢?现在的中日关系会不会是另一番景象?当然,历史无法假设,读史的意义在于以史为鉴,洞烛未来。我们曾经更早的感受到危机,更早的面临机遇,但历史的重负让我们反应迟钝,错失发展良机。“首败”的迟到让我们的民族多了一分无法磨灭的痛苦记忆,这是永恒的伤痛,也是惨痛的教训。今天的我们仍然要不断面临各种各样的选择,如何正确分析形势,如何抢抓发展机遇,如何选择发展道路,如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对我们每个国人都是一个考验。


 首败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