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理与事功之间的徊徨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中国史 > 义理与事功之间的徊徨

出版社: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08-06
ISBN:9787108028631
作者:杨国强
页数:212页

章节摘录

  曾国藩论(一):一个人和一个时代  近代中国产生过不少矛盾人物。曾国藩就是其中之一。他维护传统又越出了传统;他保守旧物同时却抉破了旧物。作为“中兴名臣”之首,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觉代表;作为“自强新政”的始作俑者,他又不自愿地为西方以技术为先导的文化开了引接的门洞。容闳称曾国藩为“旧教育中之特产人物”。“特产”刻画了时代在一个士大夫身上留下的印记。“世事别来一番新”。这种富有历史内容的矛盾深刻地反映了19世纪60年代儒学中人的忧患困惑及其艰难曲折的历史分化。  一  洪秀全发动了太平天国革命,曾国藩扑灭了太平天国革命。这两个历史造就的对立人物在某种意义上又代表着中国社会的这一段历史。    洪秀全是一个执著的理想主义者。他的事业曾寄托着千百万小农的利益和憧憬。小农既苦于传统,又囿于传统,在新的生产方式出现之前,他们原本不可能依靠自己的力量摆脱传统。然而由太平天国聚合起来的小农却信仰着西方的上帝,一开始就否定了传统。这一矛盾,使发生于本土的社会群类的冲突在形式上首先表现为异端宗教同传统文化的冲突。由是,无法突破传统的事业,却取得了猛烈突破传统的外观:“惟天可称父,此外凡民之父皆兄弟也;凡民之母皆姊妹也。农不能自耕以纳赋,而谓田皆天王之田;商不能自贾以取息,而谓货皆天王之货;士不能诵孔子之经,而别有所谓耶稣之说、新约之书。”“佛寺道院、城隍社坛,无庙不焚、无像不毁。”在上帝教昭示平等的教义背后,是成群结队涌来的小生产者们燃烧着的激情。当金陵小天堂出现在人世的时候,洪秀全的理想似乎实现了。但是,没有内容的外观终究不过是一种幻境。激情冷却之后,天堂的影子也在风吹雨打中模糊了。太平天国借助宗教猛击传统,却不能借助宗教而跳出传统。使洪秀全获得力量的东西最后又使他丧失了力量。他在一大片土地上把旧日的社会秩序化为废墟。然而,为了反对不平等而建立起来的天朝新秩序仍然包含着不平等:“子不敬夫(原文如此)失天伦,弟不敬兄失天伦,臣不敬君失天伦,下不敬上失天伦。”口可以说,远在湘军的炮火把天京城墙轰塌之前,洪秀全的理想已经破灭了。  曾国藩以镇压太平天国而成为儒学士大夫的出类拔萃之辈。他并不讳言自己身上的血腥气味:“吾家兄弟带兵,以杀人为业,择术已自不慎。”斯可谓化人间之至酷为寻常谈说,因此,历史学家范文澜称他为“刽子手”。但仅止乎此,用来说明这样一个人物又是远远不够的。曾国藩不是鲍超。他以书生而操杀人之业,是人生信念驱使的结果。太平天国崛起于东南,多数人看到的是农民战争兵锋面前的王朝危机。曾国藩却看到了“外夷之绪”冲击下,“数千年礼义、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前一种危机在中国历史的螺旋循环里并不算新鲜,后一种危机则是从来没有先例的。比之李白成“不犯圣庙”;张献忠“亦祭文昌”,洪杨要可怕得多了。于是,产生了《讨粤匪檄》。它的主题,是一种强烈的保卫传统的自觉意识:“此岂独我大清之变,乃开辟以来名教之奇变!”在这个主题之下,曾国藩不仅代表王朝,而且代表圣道;不仅代表圣道,而且代表神道。由名教衍生的传统本是儒学义理的延续,但在这里却变成了引动杀机的使命感:“天父天兄之教,天燕天豫之官,虽使周孔生今,断无不力谋诛灭之理。”当曾国藩带着一身热孝奉诏而出的时候,举目四顾,看到的是“百废莫举,千疮并溃,无可收拾”。在一片惨淡景象里,支撑着他的精神力量便是这种使命感。“独赖此精忠耿耿之寸衷,与斯民相对于骨岳血渊之中,冀其塞绝横流之人欲,以挽回厌乱之天心。”他从这里径直走向战争,沾上满手鲜血,也因此而丧失了两个兄弟。“大地干戈十二年,举室效愚忠,自称家国报恩子;诸兄离散三千里,音书寄涕泪,同哭天涯急难人。”涕泪流入笔下,写出了由衷的哀痛。但其中并无后悔之意。这种不折不挠,使他体现了传统道德的理想境界;也使他身带着那个时代最亢厉的兵气。  因为曾国藩代表了传统,所以,在传统的中国社会里,他远比洪秀全更能得到理解、承认和支持。在他的呼喊之下,汇聚起成批从性理之学中走出来的知识分子。他们不是当权派,但比当权派更深刻地了解和熟悉社会;他们不是官僚,但比官僚更忠于自己的信仰;他们处在王朝政权的底层,但因此而更直接地承受着农民战争的压力。旧制度培育了他们,他们又适逢其会地成了挽救旧制度的“抱道君子”。咸丰初年,东南地区的钦差、督抚在太平天国的席卷之势面前一溃再溃。但两湖战场却涌出了一群儒生变成的悍将。“我不知战,但知无走。平生久要,临难不苟。”他们杀人流血,也在于战场。在这些人身上,孔孟程朱之教是以非常残酷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最使人感慨而沉思的,莫过于“书生用民兵以立武勋”了。儒学哺育来的儒学知识分子同上帝教旗帜下的农民为敌,但在他们指挥下出力死战的,又全是刚刚放下锄头的“朴实山农”。《湘军记》的作者王定安说过:“原湘军创立之始,由二三儒生被服论道,以忠诚为天下倡。生徒子弟,日观月摩,渐而化之。于是耕氓市井,皆知重廉耻,急王事,以畏难苟活为羞,克敌战死为荣。是岂有所劫而为之耶?贤人君子倡率于上,风气之所趋,不责而自赴也。”他的话表达了一个儒学士子对于那一段历史的解释。但他说出了传统制度下的农民同时又沉浸于传统影响之中的事实。小农经济的基础不可能产生代表自己的独立意识形态。因此,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便成为一种现成的权威。而生产方式的保守又决定了思想方式的保守。在世代承袭的过程中,古老的观念与同样古老的生活相适应,变为天经地义之物。曾国藩以“诸生讨训山农”,正是自觉地用自己的卫道意识来呼唤小农的卫道意识。如果说,聚集在洪秀全理想下的众多农民显示了小农精神世界的一半,那么,追随于曾国藩之后的同样众多的农民则显示了小农精神世界的另一半。于是,沿着传统,敉平农民战争的事业正是从农民群众当中获得了主要的物质力量。这是一种造就了历史过程的历史矛盾。  洪秀全的失败和曾国藩的胜利,表现了传统的力量和传统的选择。一个濒临危亡的王朝因此而延续了半个世纪的命数。同治一朝的士人们半是称颂半是祝祈地名之为“中兴”。其实,在中国社会已经面临着近代化剧变的时候,这种力量和选择更像是中世纪的最后一阵回光返照。曾国藩在这个过程里以学问建立“事功”,成为传统文化的最后一个代表。“世皆称之,至谓汉之诸葛亮、唐之裴度、明之王守仁,殆无以过”。一代士大夫以比附历史表达了自己的推崇之忱。但是,具体的历史常常难以比附。同前代人物相比,时代为曾国藩安排的是另一种命运。  二  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正同太平天国血战于长江中下游的曾国藩,面对面地遇到了挟着天津条约溯江而上的西方人。这种相逢,使一个出自传统的卫道者目睹了传统之外另一个匪夷所思的世界;一种旧式的暴力碰到了一种强劲的新暴力;外夷渗入了内战。在它的背后是庚申之变留下的浓重阴影。  当曾国藩接到中国同英、法、美三国新订的和约条款时,“阅之不觉呜咽”。比之洪秀全所谓“窃外夷之绪”,和约描绘的那种西方人带来的局面已经是马克思所刻画的资产阶级按照自己的形象,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了。它们亵渎和践踏了曾国藩的信念,因此,曾国藩一腔愤恨,以“五胡乱华”相比拟。呜咽和愤恨,在远望庙堂的忧时之泪里交融着中国人披发左衽的民族伤痛。它显示了曾国藩同他所鄙夷的“奉洋若神”者们之间的区别。当日起家买办的杨坊被打,曾国藩在信中说是“白齐文痛殴杨道(坊),足使挟洋人自重者爽然自失。”这种称心快意之语,以双重的憎恶发舒了一个士大夫内心的本来感情。  但是,西方人用大炮两次打败中国的结果是泪水和愤火所无以为计的。在曾国藩的眼前,“洋船上下长江,几如无日无之”。它们带来了不可回避的逼迫之势。胡林翼视师安庆期间曾驰马江边,目见汽船鼓轮西上,“迅如奔马,疾如飘风”。他因之而“变色不语,勒马回营,中途呕血,几至坠马”。仓惶失措正是压力下产生的一种时代意识。这种意识不仅说明了胡林翼,也同样说明了曾国藩。曾国藩以水师肃清长江;用陆战攻陷坚城,同太平天国厮杀了十数年。其间,他既从太平军手里领教过“西洋之落地开花炮”的厉害,为之“惊心动魄”,也购买过同样的东西来对付太平军。战争使他真正懂得了船炮。过去凭道听途说而知道的“逆夷所长者,船也,炮也”,已经成为阅历之后的切肤感受。畏惧之心随之而生。曾国藩辛酸地承认过:“不怕柴狗子,只怕洋鬼子。”在他身上,惶遽怵惕之情超乎个人生死,而又带着啃心噬肺之痛:“四更成眠,五更复醒。念(夷人)纵横中原,无以御之,为之忧悸。”这是一种真正的食不甘味,寝不安席。畏惧是比较的结果。因此,它比憎恶包含着更多的理性成分。从这里走向反思不过是一步之远。剥绎畏惧之心,可以看到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士大夫中一部分身当其冲的人们在西方优势面前的危机感。这些人直面着现实,所以,他们又是当时中国最清醒的一部分人。危机呼唤自强。于是,“当和议之成,无人不为自强之言”。  在近代中国,自强曾是一个多义词。但最被人注目的是与洋务运动同义的“自强新政”。曾国藩发其端绪,在抵御西方苦相煎逼的动机下接受了一部分西方的事物。这是儒学士人对于时势的一种逸出常轨的反应。二十余年前,林则徐、魏源已经见及“师夷之长技以制夷”。但先知者总是寂寞的。民族战争失败所换来的真知灼见,只能发为友朋之间的慷慨议论,成为没有回声的孤鸣,直到英法联军焚烧圆明园的一把大火使世人重新看到这个题目。咸丰十年岁末,曾国藩在一件奏折中用“此次款议虽成,中国岂可一日而忘备”的设问,引出了“将来师夷智以造船制炮,尤可期永远之利”的主张。身同此境,心同此理,继林则徐、魏源之后,他是再鸣此声的第一人。次年,奕新奏请购买外洋“小火轮船,益以精利枪炮”,用来剿洗太平天国。曾国藩力赞买船买炮之议,称为“今日救时之第一要务”。但他意不仅仅在太平天国:“目下贼氛虽炽,而江面实鲜炮船,不能与我水师争衡。”同奕新相比,他所着眼的是“轮船之速,洋炮之远,在英法则夸其所独有;在中华则震于所罕见。若能陆续购买,据为己物,在中华则见惯而不惊;在英法亦渐失其所恃”。斯时,湘军正倾全力猛攻安庆,没有一个人比曾国藩更直接地处于同太平天国为敌的地位。但是,他更担忧西方列强。他所使用的“救时”二字是概括时局之词,无疑已经包含着后来李鸿章所谓“三千年来一大变局”的基本意思了。因此,当曾国藩赞成买船买炮的时候,他的目光并不止乎买船买炮:“欲访覃思之士,智巧之匠,演习试造,以勤远略,未敢遽问九世之仇,亦欲稍蓄三年之艾。”同一年,湘军攻陷安庆,第二年曾国藩即设内军械所,试制新式船炮。稍后,容闳奉派出洋采办机器,于是而有规模可观的上海机器局。曾国藩是一个起点,在他手里,“师夷智”从一种议论开始转化为一种社会现实。  但是,在内战和外患的并发之中,外患刺激下产生的接受西方事物的过程不会不同内战纠结相缠。复杂的历史环境曾使曾国藩在外患和内忧的交错面前表现出一种心力俱绌的牴牾和彷徨。人们常常不忘记曾国藩是最早赞成“借师助剿”的人物之一。成丰十年,他在奏折中说:“目前资夷力以助剿济运,可以纾一时之忧”,就此留下了骂名。然而奏折之外,他还有一番全不相同的意思见于私人信札:“彼甘言蜜语,以师船助我打长毛,中国则峻拒之;彼若明目张胆,以师船助长毛打我中国,再哀求之,岂不更丑?”是以“宜虚与委蛇,与之为婴儿,与之为无町畦,犹为少足自立之道”。这些话表达了对西方人根深蒂固的疑虑。奏折是真实的;私信也是真实的。而两种真实之间却有着一道深深的裂痕。外在的柢牾反映了内在的彷徨,体现了一部分传统的士大夫在时代旋涡之中的一种心理过程。曾国藩经历了柢牾和彷徨,但柢牾和彷徨并没有淹没民族界限。两年以后,他作成《议复调印度兵助剿折》,留下过一段令人印象深刻的话:“中国之寇盗,其初本中国之赤子。中国之精兵,自足平中国之小丑。”“即使事机未顺,贼焰未衰,而中华之难,中华当之。在皇上有自强之道,不因艰虞而求助于海邦;在臣等有当尽之职,岂轻借兵而贻讥于后世。”  曾国藩从船炮着手寻求自强。这种眼光既反映了他对西学的认识程度;又反映了他实利主义的选择标准。然而“师夷智”的过程一旦开始,近代工业的内在联系和外在联系就会发生作用,拖着从事这一事业的中国人在接受西方事物的道路上走得更远。其一,船炮引入了制器之器。安庆设局制造洋器,“全用汉人,未雇洋匠。虽造成一小轮船,而行驶迟钝,不甚得法”。这个结果使曾国藩看到了旧式技术同新式产品之间的矛盾。因之而有容闳出洋采办机器之举。古所未有的制器之器正是沿着这条渠道第一次为中国社会所自觉接纳的。不仅如此,同一个过程还复制出制器之器。上海机器局开局之初,就有过“各委员详考图说,以点线面体之法,求方圆平直之用;就厂中之洋器,以母生子,触类旁通,造成大小机器三十余座”的事实。据说,用这些机器做出来的落地开花炮之类,“皆与外洋所造者足相匹敌”。 ……

内容概要

杨国强,1948年生于浙江,1953年迁居上海。1982年春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政治教育系;1988年夏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现为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上海社会科学院、华东师范大学双聘教授。

书籍目录

曾国藩论(一):一个人和一个时代
曾国藩论(二):从经世之学到西学东渐
李鸿章论:没有义理之学的洋务巨擘
军功官僚的崛起和轻重之势的消长
读史断想:庚申与甲午之间的中国社会
后记

编辑推荐

  《义理与事功之间的徊徨曾国藩、李鸿章及其时代》我是沿着曾文正公、胡文忠公、左文襄公、李文忠公,……沈文肃、彭刚直、丁文诚、曾忠襄、刘忠诚、张文襄、翁文恭,以及李越缦、王湘绮、盛愚斋、张季子等等留下的奏议、书信、日记、诗文,具体地进入19世纪中国士大夫的真实世界和精神世界,并由此形成自己对于这段历史的理解和判断……  在晚清中国的最后五十多年里,曾国藩和李鸿章曾前后相连地直面内忧外患的交迫而来,成为士大夫中自觉地身当其;中者。与曾国藩之能够以人格超越事功比,李鸿章则是因事功淹没了人格而见弱。

作者简介

我是沿着曾文正公、胡文忠公、左文襄公、李文忠公,……沈文肃、彭刚直、丁文诚、曾忠襄、刘忠诚、张文襄、翁文恭,以及李越缦、王湘绮、盛愚斋、张季子等等留下的奏议、书信、日记、诗文,具体地进入19世纪中国士大夫的真实世界和精神世界,并由此形成自己对于这段历史的理解和判断……
在晚清中国的最后五十多年里,曾国藩和李鸿章曾前后相连地直面内忧外患的交迫而来,成为士大夫中自觉地身当其;中者。与曾国藩之能够以人格超越事功比,李鸿章则是因事功淹没了人格而见弱……
曾国藩和李鸿章出自中国人的三千年历史过程,又在时势的逼迫之下成了回应世界历史过程的人。他们徊徨于两个历史过程之间,这是一种深深的历史困境和个人困境……他们在数十年强毅力行之后都是带着一腔不甘心的悲哀离开这个世界的。这种悲哀越出了一己之私,因此这种悲哀便成了中国近代历史的一部分。
——杨国强

图书封面


 义理与事功之间的徊徨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2条)

  •     如书题,曾国藩代表着义理而李鸿章代表的则是事功,此间是两种价值观的比照,在两者面前徘徊惶恐,难以做出选择并身体力行,无论古今贤愚都一概不能避免。而曾国藩越来越被今人赞誉,甚至有说他“千古第一完人”,能集立功、立言、立德于一己之身,并被诸如梁启超、宋教仁、蔡锷、杨昌济、以及毛泽东和蒋介石等各自成一类的颇有智功之人所共为推崇,比起“拼了命做官”而终于有所事功但却落得毁誉参半的李鸿章自然要胜出不少。这书里包含了很多世运变迁的大题目,然而究竟是为义理高于事功这一点上下出定论并具体一一佐证,读后不免使人既感且慨,更甚的是对于自身的一番审视并稍微有了些纷纷尘世之中难得的清明。而另一个层次上,本书道出了被今人轻视的义理在人们致力于事功时所能够迸发的巨大能量。有着义理基础的曾国藩虽亦因之中国于东西时移势易间回天乏力而多有呜咽涕零,但更多时候他却始终宏毅力行。以读书人的身份团练并至于湘军剿平太平天国的动乱,虽“曾剃头”而不悔,然而太平天国因为它本身所具有的西方文化的血缘关系,对于几千年历史的中国带来的却是远异于往昔历次农民起义的深刻影响,而背后的西方文明汹汹之势越烈,曾国藩却又能够于此时开转了眼界并以“自强”有所作为,可以说是开启了此后百年里东方中国向西方学习的道路。同时曾国藩其人有理学的底气。是时因内战所导致的中央权力分化地方坐大,幕僚之风日长,投奔的幕僚俱称所投拜者为老师,而真正能够“持己所学,陶铸群伦”的却是极少,曾国藩是一个。书中有写,曾国藩多有询物事于他的幕僚,而各人言毕,等曾国藩独抒己见,大家还是“果胜于众,然后心悦而诚服,受化于无形”,而这段文字还是由被梁启超称作“不学无术”的李鸿章所述,当时他也是作为曾国藩的门生受教,同样地,文中还有更多李鸿章对他老师推崇备至的话,在此不一一道来。而观之于曾国藩带出来的一众如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刘坤一等后来俱有一番作为的名臣,在曾国藩“养人”之能一事上就无可争辩了,而养人之所以能成,还是因为曾国藩有着深厚的学识与出世的品行,并归之为义理。本书分5篇,前三篇是对曾国藩与李鸿章的“知人”,而后两篇是就两人身处时空的“论世”,我觉得《军功官僚的崛起和轻重之势的消长》一篇尤佳,盖因这篇梳理出了太平天国内战所带来的中央与地方间权钱才消长的变异,并为很长一段时间后的中国种种变象找到了源点。因推崇于黄仁宇的“大历史”思维,我对这种重在承前启后的历史研究思路感到亲切而赞叹。另外本书的文字风格颇为半文不白,我初时读来很难专注,但入局以后却觉得韵味无穷,很有一股清气,不能不在最后赞叹一下作者杨国强教授的笔力。
  •     晚清是一个巨变的时代,对于两位最著名的权臣曾国藩与李鸿章,杨国强如此评价“与曾国藩之能够以人格超越事功比,李鸿章则是因事功淹没了人格而见弱。”褒曾贬李。曾国藩显然更是一个旧贵族,前半生悠闲自得,在人情事故,道德文章,学问考据之中磨砺许久,然后再遭遇一场千古未有大变,虽不乏创新之意,但却仍力图维护传统之人,而他的人格,与其前半生悠闲而厚实的积淀是分不开的。这样的人物在中国已经绝迹,再看到起码等半个世纪,倒是杨国强看轻的李鸿章让今人更易感同身受。李鸿章以军功出身,因有实绩而迅速升迁,而身居一定的职位之后,则又投入到另一场“战争”中,忙于洋务,整个一生都在忙着做各种各样的事。虽然早年也混过翰林,但年头不长,1847年24岁就中进士,1853年刚30岁就回安徽办团练打太平军去了,24岁前应该也是忙于八股文章考科举,估计也就是个考试天才,跟现在诸多的名校学子一样,也没什么真学问,或者说于儒学的浸淫不深。这样出来的李鸿章在坚守义理,注重自身修养方面,不如曾国藩,在制造舆论方面,甚至不如后于他的张之洞,在晚清诸人之中,是被非议最多的一个。然而李鸿章确实是办实事的一个人,也是晚清诸人当中与我们父辈那批人气质最接近的。李鸿章曾致书与曾国藩论洋务,称“苦做下学功夫,做到那处,说到那处。”而且自信“生平不解空言高论,只知以实心办实事”。一百多年之后改革开发,小平发话要“不争论”,“要摸着石头过河”,两者的实干味道颇似。有趣的是,杨国强给李鸿章下的定义是,没有义理之学的洋务巨擎,而邓小平也被一些人也总结为没理论,说来说去就是一句话,“不管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但李鸿章这种专注于事功的做法,却着实引来不少后患。究李鸿章一生,一直在与朝廷御史打嘴巴仗,虽然御史有些东西的确迂腐不堪,但李鸿章做事强调实利,办洋务也事事言明利害,有御史弹劾他“是洋人以利啖李鸿章,而李鸿章以利误国家也。”以利害来分析判断事务,总是眼光短浅的,以至于梁启超以“不学无术”四个字来定义这位晚清名臣,而这四个字,也把李鸿章一生忙于实务,缺乏学问积淀,见识短浅,以及在他主导下洋务运动缺乏理论的功利主义特性描绘的极其深刻。而与曾国藩比,在用人方面,李鸿章更因偏重利害而有所不逮,洋务运动的一帮子人,包括李鸿章在内,都与曾国藩有关,一时名臣无数,而李鸿章死后,大臣中能撑危局者,却只剩下了一个袁世凯,而且这家伙真正的发迹也跟李鸿章关系不大。杨国强分析认为,李鸿章办事重利,为其做事之人也多为利所驱,而李自己用人,也多重于才干,“文章道德,尚在其次”。有人评道,李鸿章之人格,能入人脑,而不能入人心。在一个时局多变的时代,以利聚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其下盛怀宣、唐廷枢、徐润等人无不是借助兴办洋务之力中饱私囊,而盛怀宣更是因为“与民争利”而引发四川路权运动而致使辛亥革命的武昌首举有机可乘,因而被《清史稿》列为“误国首恶”。话要说到这儿,现今之世,可谓人人都是李鸿章。但李鸿章超脱之处也让人感慨,他未尝不明白自己的弱点,在谈及曾国藩时,他往往是非常自卑的,晚年他曾称,“我老师道德功业,固不待言,即文章学问,亦自卓绝一世,然读书写字,至老不倦。我却愧一分传受不得,自悔盛年不学,全恃一股虚矫之气,任意胡弄,其实没有根底。”近几年的一些清末电视剧,在归纳甲午失败之因时,往往要提到李鸿章的私利作祟,例如把北洋水师看成私家军队,天天呵护着,生怕受损。但这种说法早在清代便有,给北洋海军每年四百万的拨款,早在慈禧修圆明园之前便不能落实,户部处处牵制,也是出于防止李鸿章势力过于膨胀的传统考量。而李鸿章二十年的惨淡经营,换来的却是甲午北洋海军全军覆没,自己得来国耻与骂名。在甲午战争之后,李鸿章自己也感叹道,“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实能放手办理?”但李鸿章算得上是一个有担当的人,马关条约签订,明摆着是个找骂的活,李鸿章邀请主战派翁同龢同往,被拒绝,军机处的其他几位大臣也“相对默默”,最后结果是李鸿章一个人去日本找骂,并遇刺,脸部中枪,却拒绝手术,坚持速速议和,就在他下榻之处的窗外,可以目睹日本的运兵船源源不断地驶出,其自述称,“国步艰难,和局之成,刻不容缓,予焉能延@以误国乎?死生有命,我宁死无割。”甲午引发世事大变,这时候,我们伟大的革命先驱孙中山给李鸿章写了封信,石沉大海,便转头当愤青,做革命党造反去了,其造反的办法说起来也很不耻,就是在海外华人那里坑蒙拐骗去买军火,回来在国内跟些黑社会勾肩搭背。康有为他们也搞公车上书,成立什么强学会,要搞维新,而在其时,李鸿章也曾捐过两千两银子,要求入会,结果被拒绝,本来嘛,要不是你这家伙打了败仗,还去签什么马关条约卖国,我们也不会着急搞维新,你还想入会?切!但几年以后风云突变,维新六君子在菜市口掉了脑袋,加入过强学会的其他的权臣如张之洞等不发一言,唯独李鸿章在慈禧面前说,他们要废立太后您的事我不知道,但如果你说变法的都是康党的话那我就是康党。慈禧听完默然。不仅如此,李鸿章还“在都中逢人辄语云:康有为吾不如也”。这真是有点人老不畏死了。
  •     引用很多,文言文功底不大好的还是别看了。适合安静的环境下慢慢读。没有读完,所以对内容不能妄下结论。先给个中评吧。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果然是陈旭麓的学生……
  •     寻常材料中拔梳出来的惊人之论。早年隐隐是陈旭麓先生新陈代谢的影子,然气象已经初具,不过具体而微。而后转至宏大,有自己的怀抱,文字精雕细琢(亲耳听作者说一天只写数百字,时时查字典云云),颇有桐城家味道。不知道志田是不是受到杨老师的影响,总觉得文风和所论问题上隐隐有些关联。又,果然杨老师的文章不是写给普通人看的。
  •     督撫堂官觀法。
  •     以前看“自强”,只注意到时务与清议的隔膜,洋务派的创制与“有行无德”,清议派对儒学刚性的固持——却未见“固持己见”中的民本君轻,时人谓之:“言富强者,视以为国家之本计,与百姓无涉。”诚可鉴也!
  •     “所谓历史的想象力,乃是基于著史者对人性和人世内在面的深刻了解,懂得越多,想象力越大,越能深入异代人物的内心活动之中而与之发生共鸣。”大纲式的最后一篇和前四篇的条分缕析差别太大,不然可以给五星啦。
  •     “四更成眠,五更复醒。念夷人纵横中原,无以御之,为之忧悸”——在幻变的时代里,纵使手握重权又能如何?
  •     : K827/4961-2
  •     日久弥新的问题意识~
  •     彼时义理与事功尚在徊徨,此时事功撼动德性逐渐成势,曾李人生对比是历史转弯时期的工笔画。读后却深信中国文化“包容”传承的力量,义理与事功,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总会平衡不再徊徨。另,这书太学究了。
  •     清季试图有所作为的官僚大致分为两类:一类以曾国藩、张之洞为代表,一类以李鸿章、袁世凯为代表。前者人格值得钦佩,但难免在儒家教条与数千年大变局中痛苦煎熬;后者道德学问虽不足问,却因为但问耕耘,不问收获的“蛮干”,把中国拖入现代化历程。孰高孰下,并无定论,他们身上体现的都是近代士人阶级的反复与挣扎。
  •     12年1月7-9日
  •     都是一些气魄较大的文章,尤以第4篇“军功官僚的崛起和轻重之势的消长”值得推荐,第5篇“义理与事功之间的徊偟”一节也很有启发性。以此节标题总冒全书虽然可议,但就一部集结而成的书而言,本就难以一语概括,以此点睛之语标示倒也在情理之中。杨教授行文喜用生僻词,但并无炫耀之意,兼以材料宏富,论述得当,其富于特色的文字风格倒是足以增色提神。
  •     杨国强还是受现代化思路的影响,始终脱不了陈旭麓等人设的局,所以才会有这种感叹,站在朝廷角度上,曾李虽有功,但恐怕过错更多。从二十世纪的历史来看,地方藩镇正是国家现代化的障碍,所以曾李的评价,我想将来会持续走低。知我罪我但俟来者。
  •     “忽目张口动,欲语泪流。余以手抹其泪,且抹且呼,须臾绝。”
  •     看了这个,就知道太平天国有多反人类了。
  •     公司书架上居然有这本书。周末随队出游,路上一直在读。
  •     评曾国藩的文章,虽然写得早,但都到写到了,佩服.《军功官僚的崛起和轻重之势的消长》一文看得我相当凌乱,这咋悦读来~
  •     近年来研究曾李及中国近代历史人物最好的论文集
  •     1语言之玩味吾生不可为之 2鸿章一章不禁让人唏嘘嗟叹,黯然神伤 3原来杨国强先生师从陈旭麓先生 深感陈先生对中国近代史还原影响之深 4最后一章精彩
  •     语言有点怪,读得有点费劲。
  •     一天读完,无论是典雅的文笔还是扎实的论述都很精彩。对李文忠公有事功而无人格的评价很是认同。
  •     作者还是颇有文采的 惯用生僻词 但对李鸿章的态度我不敢完全苟同
  •     翻即弃,太随笔了。
  •     平实而扎实,难能可贵,文字也典雅。
  •     思想局限
  •     虽然被激情红这对山东夫妇搞得我对历史倒尽了胃口,但看历史书是必须的,这个暑假我要去曾国藩故居了。
  •     大约从明开始,名实之辩就成了发展的最大羁绊,有为者被批“奸佞”,盗名衣冠混迹庙堂,谁都知道早该剥掉那虚掩的早已不遮体的一层皮去直面现实,却谁也不敢,谁也不愿,谁也不知该如何,国家之大哀~
  •     杨老师的文风独树一帜,从书名就开始了。作为其思想史厚积薄发之作,值得一读!
  •     初读第一遍,待整理,不评。
  •     与其说是历史,不如说是文学。看的时候还得经常停下来断断句查查字典,累死我了……最后一篇是鸡肋,中间的那篇可看,至于前两篇关于曾文正的是作者研究生时代的文章,故意转文,十分讨厌,不过里面转引的曾胡李左语录还是耐人寻味的。文正“忧见宗祏之陨”那段,不引全文不足以明意:曾国藩:京中来人云:“都门气象甚恶,明火执仗之案时出,而市肆乞丐成群,甚至妇女亦祼身无袴。民穷财尽,恐有异变,奈何?”赵烈文:“天下治安一统久矣,势必驯至分剖。然主威素重,风气未开,若非抽心一烂,则土崩瓦解之局不成。以烈度之,异日之祸,必先根本颠仆,而后方州无主,人自为政,殆不出五十年矣。”曾:“然则当南迁乎?”赵:“恐遂陆沉,未必能效晋、宋也。”曾“本朝君德正,或不至此。”赵:“君德正矣,而国势之隆,食报已不为不厚。国初创业太易,诛戮太重,所以有天下者太巧。天道难知,善恶不相掩,后君之德泽,未足恃也。”曾:“吾日夜望死,忧见宗祏之陨。”
  •     杨先生的文笔真好,深入浅出,娓娓道来。
  •     有激情的历史叙述~
  •     茅海建《苦命天子》式的历史普及主义性质读物,历史抒情化,散文化~
  •     可以一看,针对历史的某个视角,某个观点。
  •     对曾国藩的理解,真的再没人能超过杨老师了吧?
  •     时文!
  •     考据详实,用字典雅。
  •     李鸿章与曾国藩对比,李鸿章的不足就显示出来了。李鸿章是“没有义理之学的洋务巨擘”,但他只是洋务运动的中心人物,而远非精神领袖;李鸿章死时只留下一堆洋务事业,而没有为后世称道的人才。“不学无术”也。
  •     读了李鸿章和庚申之后的那一章,除了喜欢甩词,其他还好,可以读读
  •     杨老师这文笔,啧啧,必须得是在奏折、文牍、档案、笔记里泡上几十年才能浸淫出来的。
  •     一个悲哀的时代造成了许多人的痛苦彷徨与无可奈何
  •     惜乎太短!
  •     杨的文章条理与文笔俱佳,只是产出太少。
  •     百年一叹
  •     要死了全部没点
  •     所述曾李,与前无异
  •     论文时间比较早了,可以见到彼时近代史研究的"时代精神”。
  •     不是彷徨,是徊徨
  •     杨国强先生:与曾国藩之能够以人格超越事功比,李鸿章则是因事功淹没了人格而渐弱……他们在数十年强毅力行之后都是带着一腔不甘心的悲哀离开这个世界的。
  •     乾嘉以降,处于中西交冲的中国人大概都会经历一方面面对一个经验之外的世界,即西方之强势,同时又因之身在中国社会的剧变之中久苦于心长力绌,最终大多走上了一条中庸之路,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再,李鸿章游孔林时说过:“孔子不会打洋枪,今不足贵也。”或许,完全不懂得传统文化,倒未必是件坏事。至少,不会犯“中西医结合疗效高”之类的逻辑混乱。书中生僻字甚多,行文古朴,慎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