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资料选辑合订本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中国史 > 文史资料选辑合订本

出版社:中国文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6
ISBN:9787503427671
作者: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 编
页数:24494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   韩、石叛冯和阎、冯联合反蒋的经过 ◎邓哲熙 一 韩复榘与石友三,都是冯玉祥当十六混成旅旅长时候的营长。那时,冯部下有中下级军官13人(刘汝明、孙连仲、孙良诚、韩复榘、石友三、闻承烈、过之纲等都在内),都是冯的亲信,颇为活跃。这13个人,遇到有事,常常越过本管长官而直接找冯,冯也喜欢直接抓他们,好直接抓兵,从而控制全军。因此,这13个人在冯面前炙手可热,大家称他们为“十三太保”。韩复榘、石友三就是其中的二人,他们是冯的基本嫡系人物。韩复榘、石友三在冯部下,由士兵升到官长,随着团体的发展,水涨船高,一直跟着往上升。当1926年冯部由北京撤退到察哈尔、绥远一带,和张作霖、吴佩孚在南口相持的时候,韩、石已经当了师长。山西的阎锡山看见冯部在北京已经站不住脚,便乘机在冯部通向后方的命脉——京绥铁路上,在大同、天镇一带,腰击国民军,企图压迫国民军西撤,退出察哈尔、绥远,由山西派军队接管。冯部因为后路一断,势必全军覆没,于是几次猛攻大同、天镇,但未能攻下,仅仅把山西军队压迫退到大同、天镇的城内,使他们不能够再出来骚扰铁路,而京绥路可以保持通行,不致受阻。韩、石二人在攻打大同的战役中,表现勇猛,韩尤为突出。后来南口不守,国民军全部沿京绥铁路向西溃退,打算经包头、五原退往甘肃根据地(冯部将领刘郁芬在1925年率部进入甘肃,代理甘肃督办,占据该省为国民军的根据地)。这时,冯已在几个月前离开部队去苏联,部队交由张之江、鹿钟麟等率领。南口败退后,军队损失甚大,给养军费,丝毫无着,而向西撤退,沿途都是荒凉贫困之地,前途极为困难。韩、石两部兵力损失不太大,行至绥远、包头一带,不肯再往西撤,而与驻在大同方面的山西将领商震取得联系,投降山西,由山西供给粮饷,以资维持。不久,冯氏由莫斯科回国,经库伦到达五原,收拾残部,就在1926年9月17日这一天,在五原誓师,率部响应北伐。冯把南口战役溃败的责任,全部推在张之江、鹿钟麟的身上,重新树立自己的威信。对于韩、石二人的投降山西,声言那是在张、鹿负责时期的事情,现在他本人回到军中,既往不咎,盼望韩、石仍旧回来,一同北伐。那时韩、石两部,还在包头、绥远一带,和山西方面勾勾搭搭。冯在五原誓师后,亲自到了包头,见到石友三,叫他西开。韩此时在绥远,逗留不前,冯亲自和商震通电话,请他催韩西开。冯一直等到韩、石两部向西开动后,才离五原赴宁夏。韩、石一度降晋,后来虽然跟冯北伐,但彼此之间,在精神上始终有隔阂之感。

书籍目录

第1卷(第1辑至第4辑)
第1辑
再版说明
编辑凡例
发刊词
韩、石叛冯和阎、冯联合反蒋的经过
1937年访问英、德和苏联的回忆
蒋介石在抗战期间的一件投降阴谋活动
晋军概况和“铁军”、“同志会”的内幕
关于改组派的一鳞半爪
有关民国初年政史的见闻纪实
云南护国战役亲历记
清末赎回京汉铁路的经过
洪宪遗闻
补充·订正·质疑
对《蒋介石在抗战期间的一件投降阴谋活动》一文的意见
附载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工作办法
……

编辑推荐

《文史资料选辑合订本(套装共157辑)》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文史资料选辑合订本(套装共157辑)》记录了中国自清末戊戌变法以来一百多年波澜壮阔历史风貌的辉煌巨著,汇集了众多历史当事者的讲述文章作者多是当时的社会名流、军政要员、经济大亨,及他们的亲人、朋友或贴身人员。其中有末代皇帝溥仪、抗日名将杜聿明、国民党高级将领宋希濂,和平将军张治中、蒋介石侍从室主任晏道刚、刘少奇主席的夫人王光美、香港爱国人士霍英东……作为近代中国激烈变革的亲历者,甚至推动着,他们对各自所经历的历史瞬间,有着独特的视角和理解。 
随着时间的流逝,这套丛书中的许多记载已成绝唱,也因此使之更具收藏价值。

图书封面


 文史资料选辑合订本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19条)

  •     书是正版的,但是物流有点慢,而且书好沉
  •     5分,一部巨著
  •     在北京时看到这套书,价格比这里贵,看到有货后果断买下
  •     愉快的全集!
  •     不错,还可以,一部百年波澜壮阔的辉煌历史巨著
  •     非常好,整整两箱,包装的非常严实,因为下雪外面还包了防水纸,非常感谢
  •     这次不错,买了一大堆自己想要的书。
  •     很不错,值得品荐和收藏
  •     我关注这套书很久了。一直以来,我只零散的搜集到了一部分。现有幸搜集到了全套。很值得。这套书用口述历史的形式还原了那个年代的历史。多数的作者或为历史事件的亲历者,或为间接参与者……他们的记忆或是最接近历史的原貌。是从事历史研究及民间史学爱好者的必备读物。值得收藏。
  •     感觉非常好,对历史感兴趣的话值得收藏。虽然有些地方带有时代的局限性,但丝毫不掩盖其内容的历史价值!
  •     资料很全,折扣可以,赞
  •     帮长辈买的
  •     在现有能够阅读到的好书里面,文史资料一直是我收藏的目标。
    图书装帧风格古朴,只是装订使用现在的胶粘方法,让人不爽。
    封面印有一段隶书文字,是周恩来总理的一个批示。也是这套《文史资料》的依据所在。文字置于封面中央,方方正正占了一小块地方,规规矩矩,轻轻爽爽,仿佛鸿篇巨制的一个文眼。更像一道圣旨的模样。而且我的感觉是文如字体(隶书),柔柔软软。
    建国以后,经过一系列整肃运动,周恩来在1959年(开国10年)的一个批示,让那些退出历史舞台的当年风云人物,在噤若寒蝉之中,重新拿起笔,记载、记录史实。在这个批示里,总理表现出深深的忧虑和抢救史料的责任感,两次说到“如不抓紧,有些资料就收集不到了”,“有些东西不赶快记载下来就收集不到了”。批示没有明确重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更没有提出秉笔直书,似有苦衷。只是委婉让大家“从最落后到最先进的都要记下来”,算是提醒,注意资料的真实性。同时不忘诚惶诚恐的解释原因“新的东西总是从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接着赶紧要求“当然要研究现实问题”,“暴露旧的东西”。在斟词酌句中,一个大国总理的艰难处境跃然封面。
    对于再版说明指出的“进行了技术处理”,“撤除了个别文章”感到遗憾,不知道是周总理当年批示对于作者担心的,今天依然让人担心,还是现在的读者更让出版者担心。
  •     文史资料丰繁,学术价值无限!哲学、社会科学学者必备!
  •     亲历者们的叙述,以后不会再有了
  •     以前零星的有些书上看过这些资料,知道都出自这么一大厚的书里,很是向往,去网上找过,但都找不到,现在出版了,又觉得这书贵得要死,难以望其项肯,只能看书而叹了。
  •     向往这本书好久了,知道是很多文人的镇斋宝物之一。我也终于在本网找到了。可是我不喜欢除了到付之外的付款方式。期待卖家业务的拓展。
  •     总体来说包装还是不错的,这个也不可能是盗版。书的内容不错,我本人不是搞历史的,纯粹是出于兴趣买的,买了之后感觉不后悔
  •     很大的两箱书 可以读一辈子 未来还可以留给孩子读 传家宝啊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