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辛亥(上册)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中国史 > 百年辛亥(上册)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6-1
ISBN:9787506041973
作者:傅国涌
页数:351页

章节摘录

  江阴的小学教师、同盟会员章砚春说:“彼时谣言蜂起,人心惶惶,不可终日。” 11月12日,时在湖南平江的凌盛仪在日记中说: 城中来信,知得鄂中急电:孙逸仙、郭宝生统兵入北京,满酋遁,大局已定……此电虽不属实闻,已神为之旺,巨跃曲踊,大笑拍掌,举家若狂矣。  11月14日,他在日记中说:“满陆军大臣荫昌被刺,载洵保清主逃往奉天;此事未必属实,然亦意计中事也。” 明知消息是假的,他依然如此激动,这就是当时民心的一种投射。  也是11月14日,在湖南乡下的王闽运得到摄政王已逃走的消息。  生活在绍兴的周作人回忆:“在那时候也有种种谣言,人心很是动摇,但大抵说战局的胜败,与本地没有多少关系,到了浙江省城已经起义,绍兴只隔着一条钱塘江,形势更是不稳,因此乘机流行一种谣言,说杭州的驻防旗兵突围而出,颇有点儿危险,足以引起反动的骚乱,但是仔细按下去,仍是不近情理,不过比平常说九龙山什么地方的白帽赤巾党稍好罢了。一有谣言,照例是一阵风的‘逃难’…… 但是辛亥年的谣言却只一天就过去了,只是人心惶惶,仿佛大难就在目前的样子。” 他弟弟周建人的回忆提到这些谣言对绍兴的影响:“(鲁迅在街上)见有些店铺已在上排门,有些人正在张皇的从西往东奔走。……(到学校)才知道市民因为听了败残清兵要渡江过来,到绍兴来骚扰的谣言,所以起恐慌的。  ” 甘肃一直在忠于清朝的长庚、升允等人掌握之中。但在全国到处独立的大趋势下也很不稳定,“兰州谣言四起,一夕数惊。那年腊月某夕,我在八旗会馆闲谈,时方入夜,忽有一木敞车驾畜惊奔,声轰轰然,全街居民亦时惊惧万状,终夜未敢安眠,既至天明,始知一场虚惊,当时人心浮动,可见一般。” 上海独立前,谣言四起,人心惶惶,上海道刘燕翼一再发出告示,安定人心,说清廷已派“陆军两镇及加派兵轮并长江水师迅速赴鄂剿办,转瞬大兵云集,指日平定”,上海也已加强防范,安全可以无虑;劝导商民“万不可轻听谣言,互相摇惑”,过去遭遇时局变故,上海都能转危为安,加上上海乃中外商业机关所系,商民自应“如常贸易,保持中外信用,不必稍有惊疑,自生障碍”。随后,两江总督张人骏出面查禁谣言称,自鄂变以来,骛耗频传,各处人心惶惑,市面大为震动,“沪上为通商大埠,商民荟萃之区,深恐遽行听信谣言,致使惊惶”,故特令查禁,并访拿造谣之人,严行惩办。《民立报》、《时报》、《申报》这些重要报纸也纷纷劝告上海居民,勿做无意识之惊慌,以免扰及地方治安,而为土匪所乘。  面对四处飞来的谣言,朝廷最初还想控制:“初,武昌义军突起,京师谣言繁兴,报纸复宣传各省将独立,协理大臣那桐,遂电各省每日报安,揭诸官报,以镇人心。未几报者日少,至是遂绝,都人愈惶恐。”因为谣言如瘟疫一般袭来,防不胜防,朝廷最后只好放弃澄清。  10月18日,给事中蔡金台的奏折附片中有这样一番分析:“此次乱起,邮部禁阻交通,民部禁止报载,皆为军事正当办法。第禁令不及于洋报,转使匪党得藉以施其煽惑。而民间反因警厅之禁,滋疑而信谣。……人心乃惶惶不可终日。” 不要说南方,就是北京和近在咫尺的天津有关消息也都有谣传。11月2 日, “天津谣言殊甚,几有朝不保夕之虑。……此间得内阁解散之信,系滦州军队所要求云”。11月3日,“谣传东交民巷下戒严令,中国人非有护照不准出入”。  11月6日吴宓日记:“忽喧传天津失陷,继知尚未也,特人心大扰乱,事亦将发现于二日内矣。”两天后早晨,“闻天津已陷,并闻北京非常惶惑。革军已有照会给各国使馆,言令于五日内,将一切预备停妥。五日后,即进兵来攻北京矣。” 外务部参议颜惠庆记得,袁世凯¨月13日进京之前,“京师则是一片恐慌,群臣犹如惊弓之鸟,神经质到了无法想象的地步。一天,外务部的高级官员正在讨论严峻的时局,当时,来自各省的报告充斥着谣言,或夸大其词。恰在此时,部内主管电报的司员冲进门来,只见他面如土色,声称已无法收到天津总督衙门的回电(当时正在盛传革命党计划攻打天津)。与会的各官员惊恐万状,纷纷喝令,立即套车,马上回家。几分钟后,那位司员又来禀报,与天津的电报联络已经恢复,刚才无人作答,实因电报员正在如厕。” 上海独立之后,苏、常等处相继独立,谣言也没有止息。11月22日,盛宣怀后妻庄畹玉在上海给盛宣怀写信: 谣言四起,人心涣散,东南已成縻乱矣。  ……昨有谣传,北京失守,庆戕摄逃…… 12月2日,江汉关苏古敦写信给安格联 谣言很多,有的说北京已经失陷,又说袁世凯死了。  同一天,玉昆在成都写给儿子的家书说:“邮电梗塞,使内外无闻,竟听谣传,日日惊吓不可待言。川闻九月初五[10月26日]隆裕皇太后改为垂帘听政,是日朝贺时保府军队猝变,直人大内,将王公诸大老尽行杀戮,吴禄贞保监国率领皇帝皇太后初七[28日]乘火车前往奉天暂驻;禁卫军与新军交战,互伤多半;宫内尽毁,旗人被戮者多,度支已焚。大局决裂如此,闻之不由痛哭流涕,心焦如焚。又不知家中如何,受惊否?心中悬念,日夜不安,万难得一准信,恨不能插翅飞京看看,方如愿耳。” 因为外界消息隔绝,谣言无孔不入,他听到的只能是谣言。到12月21日,他终于收到一个半月之前[11月6日]北京寄出的家书,第二天,他在回信中说:“数月以来,内外塞闭,谣言肆意造生,人人愁闷,令人叹叹。来信所言京中谣言亦甚,汉员纷纷回籍,人心岂有不惶惶之理!” 1912年1月4日,南北议和北方分代表之一许鼎霖北返,慷慨陈言:“[ 南方]民间……又为[革命党]所蒙骗,谓北京已亡,痛心疾首,而无可如何。” 北京已亡,大概就是最大的谣言。  ……

内容概要

傅国涌,历史学者、独立撰稿人,1967年生于浙江乐清,现居杭州。主要关注近代中国的社会转型、百年中国言论史、知识分子的命运史、企业家的本土传统等,并坚持独立的社会批判和文化批判,在多家重要报刊开设评论或历史专栏。

书籍目录

引 言
序 篇 人心思变
一、神秘预兆
二、民谣与彗星
三、天灾与粮食
四、人心瓦解
第一篇 恐惧世乱
一、谣言四起
二、逃难人流
三、金融恐慌
第二篇 报馆鼓吹
一、望平街上
二、民立馨香
三、纸纸风行
四、推波助澜
五、“文字收功”
六、应运而生
第三篇 剪辫
一、辫子、辫子
二、假辫子、真辫子
三、辫子与脑袋
四、剪辫令
五、剪辫与革命
六、强迫剪辫
七、外国人看剪辫子
八、剪辫与兵变
九、剪还是不剪?
第四篇 易帜
一、黄龙旗的爱与恨
二、十八星旗
三、青天白日旗
四、“一夜城头旗尽白”
五、五色旗
主要参考书目
一、日记、书信、档案史料汇编
二、口述资料、回忆录、年谱
三、报刊、文集
四、著作
五、论文

作者简介

《百年辛亥:亲历者的私人记录(上册)》讲述了:长期以来,我们熟悉的辛亥革命几乎是革命党人单方面的叙述,而傅国涌编著的《百年辛亥:亲历者的私人记录》(上册)采用的是亲历者的日记、书信、口述、回忆录等史料,它们来自不同社会阶层,具有不同政治倾向,既有那桐、荣庆、绍英、徐世昌、许宝蘅、汪荣宝、郑孝胥、恽毓鼎、叶昌炽等官员的日记,也有叶圣陶、吴宓、徐志摩、陆澹安等学生的日记,还有宗方小太郎、内田顾一、计约翰等外国人的日记,另有大量英、日、法等国外交人员的书信,通过这些私人记录,《百年辛亥:亲历者的私人记录》(上册)重现了有关辛亥革命的许多史实,对辛亥革命作出了全新的解读,让我们得以进一步靠近现场,看到一幅幅更真实的历史图景,在平静的叙事中感受那个大变革时代的呼吸,重新认识那场改写历史的革命。

图书封面


 百年辛亥(上册)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0条)

  •     一般而言,傅国涌先生的读者会认为,傅先生历史写作的特点之一是史料功夫扎实。此言自然不虚。傅国涌先生对史料的严谨程度,我亲身有所领教,为了查某一句话的出处,可以翻遍整个省内的图书馆。当然,没有找到原始出处绝不轻易下笔,这是史家的基本素养,并不值得大书特书。尤其是,听说过陈寅恪轶事的朋友会说,你看陈寅恪,能够熟记哪一句话在哪本书哪一页,而该书在哪一个图书馆哪一排的哪一层。但我总觉得这里面有神化的成分,人的天资或有高下之分,但这种高下之分并非人与神的区分。哪里有什么天才,陈寅恪傅国涌无非是将人家喝咖啡、泡脚、麻将、应酬的时间都花在搜觅、爬梳、思考以及写作上了。勤能补拙,朴拙,正是人与神的区别,是对个人的有限性、对宇宙时空以及人类历史之无限的一种谦卑承认。治史者越是研究深入,恐怕就越是感觉到个体的渺小,从而越是谦卑。是以,在辛亥革命100年之际,傅国涌推出了这样一本书,一本看似朴拙无文的私人记录,完全有别于坊间另外的辛亥作品:阐释的、复原的、传奇的、戏说的……除了前言中傅先生有提到治史的一些思路之外,上册全书近34万字竟然全部用材料说话,而无一言数语作者主观的解释或评论。在上册的附录里,傅先生所列的主要参考书目,超过300种。单是这一份用时间和精力堆砌出来的死功夫,便为当下喧嚣的时代所欠缺。也更让人明白为什么学术总是跟个体生命血肉相连。王夫子说,“六经注我开生面,七尺从天乞活埋”,治史者不亦如此乎?并且,借由这些被重新挖掘、梳理、组织的史料,又一次将百年中国史这个不容回避的沉重话题推到我们面前。你当然会继续加深对傅国涌历史写作的印象,但更不容你回避的是,在这本看似朴拙实则厚重的书里,作者还原历史细节背后那种卓越的史识,以及隐含其中不容回避的现实考量。历史感与现实感,带来的是深重的沧桑感。民族的自尊自强与走向现代中国途中不断遭遇的良机和挫折,总是带给我们深重的思考。  那些将唐德刚《晚清七十年》或许倬云《万古江河》等书作为启蒙读物的朋友,读了《百年辛亥》,可能有些奇怪,不免要问:那么,你所说的作者对历史的见解在哪里,作者如何表现他对辛亥这段历史的看法呢?因为唐德刚的书中,点评与感慨共色,史实与观点齐飞,那种汪洋恣肆,自然是对历史的过瘾的书写,从中我们也可看到从小读《资治通鉴》及演义类小说对唐德刚的影响。而傅国涌的写作,倒更接近于张朋园式的严谨与扎实。我有一个比喻,渐近中年,傅国涌用的是一把无锋之重剑,举重若轻,而举止之间,则挟天风海雨而来,从而一个纷繁复杂、色彩缤纷、风云际会的时代,逼人而来。  我们可以将傅国涌2005年出版的《1949:知识分子的私人记录》一书拿来作为对照。两本“私人记录”,放在一起阅读,会非常有意思。表面的看,两本书差别并不大,无非《1949》一书以人物为核心,而《百年辛亥》则以事件为核心。但更大的不同,我认为,傅国涌的历史写作在做一种微妙的转型。在《1949:知识分子的私人记录》里,尽管材料也来自当事人的日记、书信等私人信息,但作者在整理和爬梳中,有不少作者自己的判断和评述,作者试图从其私人信息中找到蛛丝马迹,从而对这个人的选择、命运、遭际加以解释。这种意图自然也不错。而在《百年辛亥》一书中,我们甚至都看不到作者这种意图了,纯然是史料、细节的直接呈现。这种微妙转向,令我想起现代小说的“作者退隐”,也许可以作为类比。一般而言,小说写作有两种视角,传统小说多为“全知视角”,小说家对故事中人物命运、背后的动机逻辑,均有丝丝入扣之安排,作家即上帝。进入现代小说转型之后,作家开始从作品中退隐,小说叙事角度成为“有限视角”,即,小说家本人不再直接出面,小说的故事情节由事实本身之逻辑推动前进。因为,个人是有限的,不可能全知先觉。如将傅国涌这两本“私人记录”放在一起来观察,不难看到傅先生历史写作中这一转向的努力,他似乎试图以更加客观、冷静、理性的态度,不断地呈现历史真相,而尽量避免主观的阐释。观点因时而异,事实从不过时,而判断,就交给读者诸君了。因而,在这本《百年辛亥》中,第一手的材料和历史的细节就是全部。然而,透过纷繁的史料与细节,细心的读者仍将发现,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指点江山、运筹帷幄。  《百年辛亥》上册共5篇,序篇关注谣言、异象、灾祸及粮食问题,第一篇“恐惧谣言”,重在还原这个时代的无序。第二篇研究报馆之鼓吹,归结为“文字收功”。第三篇撷取社会现象,“剪辫”。第四篇考证“易帜”,民国的第一面旗帜,究竟是什么旗。为何选择了这五个话题,而非另外五个话题,史家自有考量。要说历史研究者的观念和史识在哪里,就在这里。因为这五个话题,无疑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五个话题,而在每一个话题之下,来自社会各个阶层的人分别登场,一一亮相,从而树立起一段立体的、鲜活的辛亥时期。  以剪辫为例,辫子是一个巨大的象征。若要从细节还原辛亥历史,辫子自然是不容回避的一个话题,近代中国的屈辱,有多少是从这条“猪尾巴”而来。辜鸿铭1919年告诉胡适,当年自南洋去苏格兰上学,父亲嘱咐不许剪掉辫子,于是每天街上的小孩子冲着辜鸿铭叫喊“瞧呵,支那人的猪尾巴”!然而有趣的是,辜鸿铭晚年,却成为辫子的坚定捍卫者,乃至在北京大学之内,新文化运动之发源地,依然拖着长辫来去,成为校园一景。  从清初“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开始,到辛亥年间,辫子成为民族征服以及民权觉醒之象征。满清入关,是否蓄辫,是是否臣服的标志;而到晚清,是否剪辫,又成为是否革命的标志。辫子是入关后满清控制汉人知识分子的重要手段之一。专制统治垂200余年,历史记忆已然淡漠,则辫子成为遗老遗少之国体象征,也成为革命与非革命之关键区别。辛亥年间,民智渐开,尤其在知识分子如梁启超等人的报纸鼓吹之下,剪辫渐成风潮。鲁迅剪了辫子之后,写下了著名的诗句: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而在满清顽固派据守的地方,因为剪辫而被认为是革命党,惨遭杀害者,也不在少数。历史的吊诡在于,满清入关200多年之后,世界共和风潮云涌之时,一条辫子,竟然依旧是重要的象征。  这个老大帝国,在公元1911年左右,无论从哪一个层面看,都处在风雨飘摇之中。是以,我觉得,序篇以谣言、神秘预兆、异象等作为开篇,实在是神来之笔。近代史一以贯之,怀抱各种理想的我族精英,不断努力,希图从自己所认为的合适的途径,推动老大帝国走向现代化。马勇先生谓之革命与改良的赛跑,而目标一也。仅仅在改良派之中,各路精英的诉求也各自不同,而他们做出的卓绝努力,也可以惊天地泣鬼神。无奈,这个帝国积习已久,垂2000年的专制思维,要以几十年的思想启蒙来扫除,谈何容易?观念的深入、文化的演进,必然需要以漫长的时间为代价。我常想,辛亥革命,确实是一场伟大的划时代的革命,但下自底层民众,上至知识精英,真的准备好了吗,要在一个东方专制的国度,凭空建立一个民主共和的宪政国家?马勇先生认为,辛亥革命是以美国革命为蓝本的,但这恐怕只是知识精英的主观诉求,这个老大帝国,其社会阶层之间是割裂的,上层的知识精英跟底层的民众之间,他们的鸿沟还没有来得及填补。民众的观念,可能尚停留在“造反”之上,因而鲁迅才会有那么不朽的小说《阿Q正传》,以为革命便是秀才娘子的宁式床。  是以,每逢时代更替,风云变幻,跑在前面的,往往不是理性与建设性的声音,而是满天的谣言。汉末的“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如此,到清末的谣言“烧饼歌”依然如此,千百年间,民众的心理与精神结构不见改变,思之令人黯然神伤。1620年,“五月花”号首次驶向新大陆,船上诸人立下的是契约,他们彼此声明承诺:“我们在上帝的面前,彼此以庄严的面貌出现,现约定将我们全体组成公民政体,以使我们能更好地生存下来并在我们之间创造良好的秩序。为了殖民地的公众利益,我们将根据这项契约颁布我们应当忠实遵守的公正平等的法律、法令和命令,并视需要而任命我们应当服从的行政官员。”而在1911年,流行于这个老大帝国的《烧饼歌》是这么说的:“手执钢刀九十九,杀尽胡人方罢手。炮响火烟迷去路,迁南迁北六三秋。可怜难度雁门关,摘尽李花灭尽胡,黄牛山下有一洞,可藏一万八千众,先到之人得安稳,后到之人半路送。……火德星君来下界,金殿玉楼尽丙丁……”。与《烧饼歌》同时的是对彗星出现等异象的活灵活现的描述,郁达夫、萨孟武等都有回忆录提到。彗星俗称扫帚星,在中国民间向来是不祥之预兆。这些谣言与异象的传播,诚然可以看出是一个朝代气数将尽的象征,是人心向背的标志。但在我们当代人看来,这恰恰也是没有走出前现代社会的标志。这样,辛亥革命以轰轰烈烈始,在一段时期内,由于各派力量的妥协,终于弃帝制而立共和,诚然为时代之一大进步,而最后发展成如历史所呈现之面貌,是否也可以有原因以追述?  这样,在这部以史料与细节建筑的厚重历史著作中,傅国涌为我们展开了辛亥年间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这是一幅立体的工笔画,上至精英、下至底层民众,都是这段历史的参与者、亲历者,也是历史的塑造者。谁有能力,能以一种理论来解释这一切呢?史家的作用,无非借助细节,无限逼近真相,而对这段历史演进的评论跟阐释,权力在读者。法国有句谚语:上帝在细节中。历史的真相,也期待我们在无限逼近的细节之中逐渐获得。  
  •     删节版刊《佛山日报》:http://epaper.citygf.com/szb/html/2011-10/29/content_456473693.htm------------------------------------------------------------------早在2005年,《1949:知识分子的私人记录》的材料出自日记、书信等私人信息,爬梳之余加以判断和评述,对转折年代的个人选择、命运进行了解读。《百年辛亥:亲历者的私人记录》则完全从亲历者视角来复原真实历史,打破革 命 党 人的单一叙事与革命解释,让事实本身说话。对于历史的解读,特别是利用史料来说明问题的人,大抵都喜欢借古讽今,以达到“以他人之口,浇己之块垒”的意图。而在文字面前,材料本身比任何解说都更具说服力,更具力量。直接将材料呈现出来,让读者自己去判断,可为另一种史学的研究方法,且更为精准地展现历史的真相。自古以来,中国历史从头到尾都是以帝王将相、革 命 党 人或知识分子等旗手巨擘为中心的叙事方法,彻头彻尾皆为宏大叙事的高头大章,而忽视弱势群体的底层人民的推动作用。这种单一的精英史观,很大程度上就冷漠了底层人民的看法与感受,使得历史被模糊化,历史的真相被掩埋。我们天真地以为,是时势之下的英雄让历史发生了转折;我们曾被灌 输着,是党派扭转了整个历史的发展进程。当我们看到社会变革之下,民众作为个体的直接参与或间接催化,让历史的转折变得如此偶然之时,英雄决定历史的观念却再也不能如先前那般屹立于白纸黑字之时,我们就能深刻地领悟张爱玲的这句话:“凡人比英雄更能代表这时代的总量。”历史主线提供的背景,往往对庶民的历史作用充斥着漠视的心态。这种心态的存在,除了对知识分子研究历史有着一定的障碍之外,还胜利者塑造神话提供良好的契机。而民众的脸色却更为丰富,民众的情感也更为丰满,他们的喜怒哀乐,正因为不需要被历史记录,欲喜则喜,欲怒则怒,欲哀则哀,欲乐则乐,才显得真实而不做作,更能显现历史的真实性。底层民众所做的、所听的、所写的、所闻的、所表现的、所体验的,或许不曾波澜壮阔,但在一幕幕的历史变革中,却是真实的历史情境。只有将精英史观所记录的与底层民众所感受的相结合,才能更好地趋近历史的心灵,才能更为精准地去研究历史,也更能为我们看清历史的发展提供新的通道。《辛亥百年:亲历者的私人记录》即傅国涌先生观察辛亥年间社会剧变之下的另一种视角——从社会的各色人士中去挖掘历史变革时代的社会心理。辛亥之年,一日数惊,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各大报纸报道民 军获胜之新闻专电几“纯属虚构,仅供造谣”。革命者认为,造谣可安军民心,亦可丧敌胆,谣言非扯不可。各大报纸,如若刊登捷报,则鼓掌狂欢;如若刊登败仗,则认为改报馆受北廷指使,诬胜为败,群众愤恨至极,砸报馆以泄恨谣言。当革命谣言传播之时,民众的逃亡步伐导致的社会恐慌心理,也加剧了谣言的再度以讹传讹。各城涌动,港口满,船筏少,票价涨,车站无立足之地。看着傅国涌先生在《辛亥百年:亲历者的私人记录》中引用的那些密集的日记,如同电影般播出,亦如亲历辛亥,崩溃前后的社会恐慌弥漫晚清帝 国,如日薄西山之感、月坠低谷之势,这些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革 命 党 人胜利的步伐。谣言起于人心的不安,大江南北,谣言的种子如蒲公英般漫天纷飞,落地发芽,遍地生长。对于百年前的辛亥革命,之前的历史研究,在意 识 形 态的枷锁之下,一直都有夸大之嫌疑。近年来,不断有学人重估辛亥革命的价值,也对辛亥革命的历史变动重新进行了挖掘。辛亥革命的爆发,也由之前的必然发生转变成偶然因素更占上风的观点。辛亥革命,在某种程度上就是被谣言激发的一场兵 变。当年的革命党人,为了取得存活的机会,为了不被民众抛弃、不被清廷歼灭,出于求生的本能,在起义发动之后,不断利用各种方式夸大革 命 力量,以打消中间分子对政 府的恐惧心理,从而吸引更多人加入其中。辛亥革命的成功,更多的是革命党人的谣言攻心战术之成功。革命党人利用口头传讹或报纸造谣等方式,发动着对政 府乃至全国的心理战术,让国人认为革命必定胜利、清廷必定垮 台,让国人在选择队伍上更倾向于革命一派。故而,辛亥革命,日本人称之为“口舌革命”,西方人则称之为“心理革命”,或许,称之为“谣言革命”更为准确。曾经,林建刚兄写过一篇《革命变性学》。如果谁有兴趣,完全可以收集古今中外的革命谣言史料,如辛亥革命与法国大革命的谣言战术,定可写作一册《造谣革命学》。辛亥之年,恽毓鼎在日记中说:“民心喜乱,大非吉兆。”民心喜乱,一大表现即为谣言容易被扩大甚至宁愿相信谣言就是真相,或者说,民众宁愿看到社会的发展本如谣言所传那般。而谣言的背后,大抵又是一个时代与社会的世态民心,甚至可以将其作为一个时代的发展趋势。一个谣言遍布的时代,或者一个喜传谣言的时代,几乎可以说是末世之朕兆、乱世之开端。在辛亥期间,喜传谣言的背后,除去国人的心理倾向于同情并支持革 命,甚至渴望革 命 党人取胜的心情甚于革 命 党 人的期待等因素之外,还不能忽视革命党人造谣的技巧。亲历过革 命的黄炎培先生回忆:“(武昌起义爆发后)上海息楼所在的望平街每晚人山人海,发生了大影响。望平街左右相望的报馆,家家大玻璃窗外,张贴各地消息。街上日日夜夜群众挤得满满地在探听,一个捷报到来,鼓掌狂欢;一个报告失败,认为这家报馆受清廷指使,诬胜为败,群众极度愤恨地把大玻璃窗砰轰砰轰地立刻打得粉碎。从此报馆不但不敢在门首披露失败消息,特别不敢在报上披露。”这说明的是,辛亥前后,政府的公信力已为负数,革命党人在此时造谣,几乎不需要可以的传播,便能收获比预期更好的社会效应。在本书中,傅国涌先生用辛亥前后能够找到的私人记录来构成对整个转折时代的深入观察,从中国人到外国人,从草莽野夫到官员要士,从关注者、参与者到旁观者、局外人,这些私人记录所构成的,是一份多元化的历史档案。该书上册主要呈现辛亥革命为什么会发生,主要从“人心”、“世乱”、“报界”、“剪辩”、“易帜”等五大角度着手,而穿插于其中的最重要的一个因素,便是谣言的催化作用。在“报界”一章,着重呈现了报界造谣以及报界新闻对辛亥的历史作用;在“剪辩”一章,呈现出了剪辩带来的兵变与革命后果;在“易帜”一章中,厘清了以往我们一贯的谬论,即以为一开始就全部更换青天白日旗,而傅国涌先生根据史料的挖掘,发现并非如此,而是各地开始皆以各色旗帜悬挂,而易帜带来的谣言,也加剧了历史的变革进程。世人的恐惧,媒体的舆论,剪辩所带来的革命与兵变,易帜的潮流……叱咤风云的历史场景,充满恐惧的改朝换代,茫然无措的逃亡之路,整个社会都涌动在一种末世景象之下。而傅国涌的聪明之处,在于他没有对史料进行任何的渲染,而仅仅是讲史料一一罗列,让读者于史料中亲自观察辛亥年间的社会景象。当密集的私人记录随着书页后翻,读者鲜明地感觉到社会变动之下的民众心理,一种如火如荼的燎原之势,如火山般喷涌而出,燃烧着辛亥年间的每一个社会的角落,让我们看到历史变动中的细节角落。当然,对于晚清的覆 亡,政 府的腐 败、清廷的专 制、社会的溃败是历史转变的必然因素,然催化社会变革的因素却也不能忽视。在辛亥前后,谣言正是这一促进社会变革的重大催化剂。谣言不是现实,却可以照见社会心理。章立凡曾说:“社会运动有时不需要真相,一个谣传引发的骚动,也可能改变历史。很多人内心追求的未必是真相,而是一场巨变。”而辛亥革命,正是一场谣言带来的巨变。谣言是专制带来的毒瘤,它的作用之大,于历史的洪流之中不可小觑。专 制的强硬无法剔除谣言的扩散,反而增加谣言的传播,这就是专 制的代价之一。要想消除谣言带来的社会心理,就必须让民 主对症专 制,让科学对症愚昧,让自 由对症封锁,如此才能保证谣言的消除。民众在历史之中,虽然渺小,集聚起来却是洪流风潮,可于一次偶然之下催化着历史的进程,扭转着历史的轨迹。无论这些人是历史的主角还是历史的配角,都不同程度地改变着社会,改变着时代,改变着历史。每一个身处时代的人,都为历史的变革写下了注脚。当读完《辛亥百年:亲历者的私人记录》一书时,作为读者的你,或许会发现,“历史原来就是这样悄然开始的,这一幕到下一幕”。
  •     再过数日,就是辛亥革命武昌首义百年的日子。很可能是由于近年来的“民国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比之于影视界仅影片《辛亥革命》“一枝独秀”的惨淡景象,出版界的情形显然要精彩热闹得多。更令人欣喜的是,关于这段历史的书籍,凡是拥有一定受众的,无论是张鸣教授的《摇晃的中国》,还是祝勇的《辛亥年》,抑或是雪珥的《计划外革命》,都早已不再拘泥于教科书式的叙事模式,而是将触角伸向了历史的纵深处,期冀能以更多元化的视角和观点来解读这场由我们的先辈发动的革新——正是它为我们带来了有史以来亚洲第一个共和国,并至今仍或隐或现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在新近推出的不胜枚举的相关出版物中,当年的革命党人冯自由所著《中华民国开国前革命史》是一部十分难得的著作。冯身为同盟会的首批会员,乃真正的革命元老,其另一部巨著《革命逸史》素为坊间所重视,数十年来流布甚广,是研究辛亥革命的第一手权威资料。《中华民国开国前革命史》一书则成于民国十七年,作者在自序中感叹:“中华民国成于革命党之手,此世人所公认也。今距民国建元十有七年矣,为问四万万人中能言国民创作(意为“创立”——笔者注)之历史者几何人乎?环顾海内外,能答此问者,盖寥落若星辰之可数焉。”正是有感于此,作者才不惜耗费大量精力收集史料,为后人留下了这部传世作品。整部书从革命之动机讲起,除了历数兴中会之成立、苏报案之经过、同盟会之创设、徐锡麟秋瑾之殉难、汪兆铭刺杀摄政王、黄花岗之役等人们耳熟能详的史实外,还向读者披露了众多鲜为人知的小规模起义。全书还花费较大篇幅梳理了革命党人在欧美、日本、南洋、香港等地的活动。凡对同盟会历史略有了解者都知道,海外活动是当年革命成功的重要影响因素,可惜长期以来,除专业研究者外,公众对这段十分重要的历史只是略有耳闻,完全不知其所以然。这部书无疑弥补了此种缺憾。不过,自革命以降百年来,国人的辛亥记忆,总不免以革命党人的言说为主,视角单一。尤其是自1927年国民党强调一元化统治以后,更是建立了一套有关辛亥革命历史的不可逾越的框架,影响及于今日,这也不能不说是另一种缺憾。幸运的是,独立学者傅国涌先生在今年分上下两册出版的《百年辛亥:亲历者的私人记录》,终于结束了这种状况。“亲历者的私人记录”中的所谓“亲历者”,并非指革命党人,恰恰相反,它指的是非革命党人。这些人中有王公大臣、封疆大吏和一般官员;有满人,也有汉人;有张謇、汤寿潜这些立宪派,也有留学生、师范生、中学生、小学生;有后来的名将白崇禧、张治中,也有日后的著名知识分子叶圣陶、吴宓等,还有革命时居住在中国的许多西方人。而所谓“私人记录”,则是指并非意在公之于众的书信、日记以及有较强私人色彩的回忆录。作者之所以选择这类史料,无疑主要是看重了它们的作为史料的真实性。当然,成书时,作者并非简单地按照时间顺序对大量私人记录进行编排,而是运用自己多年治史形成的史识和对辛亥前后社会氛围的体认,将各类史料巧妙地安排在一个给定的叙述框架中,从整体上呈现出革命前后整个社会的气象。例如,在上册中,作者就精心选取一些极具深意的世相(如彗星、天灾、谣言)以及人们对此的反应,通过对当时各阶层人士生活记录的呈现,描绘出辛亥革命前人心思变景象。下册则以朝廷和民间在革命发生后所面临的政治经济情势为叙述重点,对辛亥革命之所以能达成南北议和的原因作了解读。简而言之,在作者看来,中国之所以能够未经大规模流血就建立民国,主要乃是由于当时对峙的双方财政状况都极为窘迫,而在当时能为双方提供贷款的西方列强出于种种考虑,在这一历史性关头保持了中立,因而使得南北的议和成为可能。在我所遇到过的各种解释中,上述解读不能不说是令人信服的一种。当然,叙事框架的存在决定了作者必须对材料进行取舍。如何保证这种取舍的准确性,最大限度地减少主观随意性,以免陷入“六经注我”的境地,这是非常考验作者功力的。这不仅需要作者收集史料的范围足够广,而且还必须保证在运用史料时,具有面对历史时的诚实感和分寸感,在写作过程中,还需要不断质疑自己固有的观念。令人庆幸的是,以我的阅读体验来看,这一切傅国涌先生都做到了。身为读者的我们,因此而能有幸读到一部有血有肉的辛亥革命史,在这部书里,辛亥年前后纷繁复杂的社会景象纷至沓来,完全打破了以前那类线性叙事带来的抽象干瘪的革命图景。更为难能可贵的是,由于作者与我们身处同一时代,因此虽是历史著作,阅读时也能时时感受到作者对于读者当下关怀的准确把握,每当读到会意处,总让人心里暖暖的。《百年辛亥》的另一大特色是,全书凡50余万字,却不见对史料的任何大篇幅评说。作者自述,之所以这样做,一方面是因为他相信,历史就隐藏在各种史料所呈现的细节背后,而这些细节,远不是历史研究者的评说所能涵盖的;另一方面的原因是,作者认为,细心的读者在通读此书后,应该完全能够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而不再需要作者的刻意的评说。总之,这是一部充满了细节的很有意思的书,而历史的奥秘有时就隐藏在细节中。英国人丁格尔完成于1917年的《亲历中国革命:1911—1912》是另一本有关辛亥革命的有趣的书。在写作本书之前,作者曾以传教士、作家、旅行家、新闻记者身份在中国生活过数年,并出版了《徒步穿越中国:内陆的生活与改革运动》一书。革命爆发时,他的正式身份是上海《大陆报》驻汉口记者,与中国人一起亲历了那场惊天动地的革命。以这样的背景来写作此书,可谓是占尽了天时地利,加之他对中国民情本就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新闻记者的行文习惯更让整本书读起来生动活泼,配发的数十幅战地照片乃作者亲手拍摄,极富现场感,更使得此书成为辛亥叙事中不可多得的一部佳作。在这部著作中,作者向我们呈现了革命期间他在汉口的种种见闻,为读者勾勒了革命的大致脉络,也详尽叙述了他采访黎元洪、唐绍仪、萨镇冰、胡瑛等名流的经过,这些虽算不上什么秘闻,却也时不时会令人倍感新鲜。比如,在大多数人的观念里,因为黎元洪是被革命党人强行推到湖北都督位置上的,与真正的革命党人总免不了隔膜。但在丁格尔这位革命后率先访问黎的外国记者笔下,他的采访对象却是一位温文尔雅的真正的革命领袖。在这位英国人看来,虽然黎之“革命”在开始时是被迫的,但很快他就全身心投入到了这场运动中,并作为中国的领袖出现在世界的面前。当然,任何的历史叙述都会有所偏颇,并且大概所有人、尤其是政治人物在接受采访时都免不了说些漂亮话,更何况他所面对的采访者还是外国人。不过这样的个人记忆至少是鲜活的,作者的中立身份则可以基本保证叙述的可信度。新闻记者的职业习惯和革命局外人的身份,决定了丁格尔在大多数时间是以第三只眼来看待这场革命的。作为一名英国人,他期待看到的是,无论中国的时局如何变化,都能对英国的未来产生正面影响;而作为对东方有着深厚感情的中国通,他的笔端却又不时流露出对那一代中国革命者的同情与敬意:“谨以此书献给那些献出生命的志士及新兴的群体,希望他们为自由进行的斗争将预示着中国公正与正直之日的到来。”百年之后,捧读一名英国人这样的题辞,如何能不令我辈动容?冯自由:《中华民国开国前革命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3月版。傅国涌:《百年辛亥:亲历者的私人记录》(上下册),东方出版社2011年8月版。【英】埃德温·J·丁格尔《亲历中国革命:1911—1912》,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9月版。

精彩短评 (总计63条)

  •     似乎说得有点过,至少我这么认为。
    最早在读库上看过这本书的一些片段,如易帜、剪辩,觉得很过瘾。了解到里面有多少一手的史料。经过傅国涌的整理编辑,透析入理的分析,独出己见,的确反应了那个时代升斗小民对这个剧烈的变革的反应。
  •     相对来说,马勇教授《1911年中国大革命》学术化一些和立场鲜明一点,张鸣教授《辛亥:摇晃的中国》文字更为鲜活更为贴近一般读者,傅国涌老师的上述作品则基本以提供史实为主,还原历史要的就是尽可能接近事实。三个作品下来,感觉对这段历史的了解丰富了不少。
  •     表达了一种平常人的心态。
  •     钦佩傅国涌先生对历史的细节孜孜不倦追求的精神,但这本书过于琐碎,必须在心非常安静时才能读下去。
  •     这书不一般,史料价值真的高
  •     从旧史料中寻新史实,需要具备穿越时空的视野和高屋建瓴的史识,否则很难驾驭浩若烟海的史料,披沙沥金重建史实固然很值得称许,但是钜细靡遗、锱铢必较,不懂的材料的取舍对于历史研究也未必是一件好事,有舍才有得,一口吃不成胖子,吃不下还得硬撑,难免会消化不良。只有在注重人与事前后左右时空语境甚至更宽广的社会文化深层结构的基础上进行史实考订,才能获得一个更接近原状也更全面的动态形象历史
  •     不说了,作者功力相当深厚,上下册看完会对革命有个更深的感悟
  •     十几个小时送达,速度没的说正在阅读
  •     对这段历史的细节非常全面的搜集,力图还原真相。你知道我们从未了解它。
  •     我想,用记日志的方式记录的历史也许更符合真实
  •     支持作者买的,原来很多要切实去搜寻证据,历史就是要较真。
  •     内容也还可以,了解辛亥历史的一本书。
  •     书质量很好,作为一个爱读书的理人,面对历史书籍总是很打促,这回希望能看进去
  •     了解百年辛亥
  •     辛亥革命史中比较好的一本
  •     这本书作者引用了不少当时人士的私人日记,对现在的人了解当时的真实情况有很大的帮助,是一本诚意之作。
  •     谣言四起、人心惶惶、抢米提款、报馆鼓吹、剪发易帜,各种时人见闻的清末民初之社会人心细节
  •     从多个视角去感知
  •     大小人物比较多
  •     对于辛亥革命,我们看过了太多正面的叙述,这本书提供了新的视角!
  •     史料堆积,对下册失去兴趣
  •     不一样的角度看辛亥。
  •     私人化的记忆融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波澜壮阔的时代画卷,与时代共命运,与时代背道而驰,个人化的选择,都会在历史上留下记忆。
  •     印刷很正,性价比很高,但有点皱
  •     了解革命,了解当代,知道现在所处的环境,虽然没有枪林弹雨,但出现了没有硝烟的战争。
  •     经过别人推荐才买来看的,很难得的本书,很多感悟。
  •     我对辛亥革命的理解是基于学校老师讲课的内容的。很多是定论。可是看了本书令我大开眼界。受益非凡。书的最大特色就在于它没有强迫你记住的结论。而是一些大人物小人物的真实感受。。我想:真实的历史才是感人的历史
  •     资料合集
  •     不了解近代史,何以了解我们现今是如此呢?然而,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了解近代史并不容易,况且它上面覆盖了太厚的灰尘,而有很多是被故意洒上去的。傅国涌先生的研究方向和工作很有意义,唯有我们了解了真实的近代史,并且在此基础上深刻反思我们自己的民族和个人,才能少走弯路,少发生灾难,并找到未来的正确的方向。
  •     了解更多的历史,我们每个人应该知道更多课本以外的真是历史。
  •     工作需要,买来读一读,很有收获。
  •     看得出作者的功夫,但是史料堆积得太厉害,埋了观点。
  •     : K257.07/2263#1
  •     能够将当时亲历者们的叙述串在一起,突然浮现在眼前的一百年前的画面是如此真实。谢谢作者~~,谢谢发行社。
  •     需要时间去品
  •     口碑不错
  •     一直不太喜欢近代史,这本书能让我读下去,对辛亥革命那段历史也有了兴趣
  •     很多细节,很多没有读过听过的现象,补充了太多正史所缺的。 @傅国涌 先生所用的史料非常赞!
  •     资料翔实...但是太过翔实了...堆砌的太TM长了
  •     繁杂史料的集中出版
  •     挺有感觉的 ,不错。只是那段历史我忘记得差不多了 。有点懵。
  •     作者广搜博记,罗列了私人日记以及媒体对当年巨变的反应。其实历史在每个人眼里各不相同,但是绝对不是你念书时教科书教你的历史,百年之后,对言论的钳制有过之而无不及,只有互联网半条生路,或许再过百年,摘录一些互联网的博客微博,也能见证目前这个时代,我们都知道,这个时代的真相,在人民日报CCAV等科幻媒体,是无法看到的。
  •     有思想深度,内容也很有趣,读之不厌,是一部不错的作品!傅氏作品代表作!
  •     2013.8.5 前几天听了傅老师的课,更理解他写作此书的用意。用殷实的史料相互印证,抽去自己的感情和判断,还原一个各方角色中的辛亥,一个更加真实的辛亥。傅老师对史料的熟稔程度实在令人记忆犹新,作为弟子,倍感压力。
  •     书的视角比较独特,但我感觉好像有点琐碎了。不过是一个好的切面,大时代的小人物,历史有很多面。买过很多傅国涌的书,他关于新闻历史的书还是不错的,其他的,限于我的学识,不是特别感兴趣。
  •     帮别人买的,喜欢,还比书店优惠呢
  •     中国历代王朝,都不是革命党推翻的;都是因为自己太浮肿,尾大不掉;民心所向,必须要倒了。
  •     史料长编,功德无量
  •     文字生动,材料翔实
  •     史料很多,能看到辛亥时的状况,却不知道这些民心思变从何而来。流言、灾变、传媒、仪式(辫子)瓦解。
  •     过上20年我们就再也读不到同年代人的作品了
  •     最早还是在新浪微博上认识的傅国涌,和其他的社会批评者有所不同,他总是用历史的事实作为论证。这也证明了他在历史方面的功力。这套书,我是看到作者就决定买了。相信他能写出客观的民国。
  •     在其他网站买了下册,因为当当缺货,现在买了上册,一起看。
  •     什么时候出下册
  •     提供了不少有意思的故事
  •     用细节重现了那个时代,让人近距离接触历史。但感觉史料堆砌严重,叙事略显凌乱。
  •     历史的观点映射在历史的还原过程中。
  •     内容非常真实,有根有据,重现历史,送人的,没认真看
  •     朋友收到书很开心,那我当然更开心
  •     只能说是对报馆、报纸纵容至极了
  •     第一次是在大二读到傅国涌的《主角与配角》,这是一个对历史负责的学者。本书详细展现了辛亥革命前的社会风貌,客观、直接。
  •     原汁原味的史料,总感觉庞杂的失去了头绪。
  •     辛亥百年,国家乱世,才人辈出,所有历史人物就由历史来评定吧!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