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石器时代:世界最早的农民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文物考古 > 新石器时代:世界最早的农民

出版社:上海书店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1
ISBN:9787806227480
作者:卢布坦(Catherine Louboutin)
页数:180页

章节摘录

  人的烙印  农人为环境带来了不可逆转的变化。起初,新石器时代开垦土地和牧场,给自然景色打上了最早的农业生产活动烙印。  农人在砍伐原始森林的同时,也进行改造原始森林的工作:适合贫瘠土地的植物冒出芽来,却危害到原始森林里的大树生长。从公元前4000年起,森林就开始遭到破坏。  驯养动物、耕种粮食的原则是:在用心选定的地点圈养牲畜、播种植物,细心照顾,控制繁殖,同时促进其生长。因此,在一切都进展顺利时,拥有一定数量的粮食储藏,是农民最满足的事。此时干的活比狩猎期更重,不过可以养活更多人。  驯服弱小、群居的动物,比驯服凶猛、独行的野兽要容易得多。收割没有完全成熟的麦子也容易些,因为谷粒不会往下掉,陷进土里。  另外,在牧人和农人眼里具有价值的东西,在自然界却有其弱点:如羔羊常遭吞食,谷粒尚未成熟就死了。因此,所谓的驯服过程就是培养和加强与野生性质完全相反的那些特点。野生世界与家养吐界的区别越来越大。  漫漫长路  在细心栽种植物之前,须先进行密集的采集、园艺性的保护和栽培。有选择的狩猎、无约束的共同生活,使人和某些动物能亲密相处。人逐渐学会善待对他有益的东西。有些动物不易驯服:在近东,人们原本偏好猎捕瞪羊,但瞪羊难以驯服,于是只好放弃瞪羊,开始猎捕浏顷的山羊和绵羊。有时,耕种试验也是困难重重:法国埃罗省(I’Hérault)的阿伯拉多尔(IAbeurador)岩洞,和瓦尔省(le Var)的枫伯莱古阿(Fontbrégoua)岩洞,发现了许多新石器时代的豌豆和扁豆,但是后来豆科在这些地区并不多见。这种逐步的进化过程并不能准确地指出,第一种驯养动物或第一种栽种的植物是什么,但显然可见人类已从与自然相依为命的生活,跃进到操纵自然的阶段。  最早的播种,最早的耕作  在幼发拉底河中游,叙利亚的穆赖拜特(Mureybet),发现了公元前8000年初的谷物花粉,比野生小麦和大麦的花粉大两倍:这可以看做是一项耕种的迹象。人门还发现了在形态上与野生种子十分相似的碳化种子,但培育野生植物的最初证据尚不明确。某些植物和野草——车前草、荨麻、矢车菊,只能在耕种过的土地上生长。某些工具也是如此,如掘棍也只能在这种地方使用。最后一点,一个向外护展的村庄说明了人们已不再满足于现有的自然资源。  最早的种植谷物是种在这些谷物野生的地方,首先是在“新月沃地”,而叙利亚—巴勒斯坦又要比其他地方更早,大约在公元前8000年初。大麦和两种小麦品种(双穗小麦和单穗小麦)先于优种小麦出现,豌豆和扁豆是在公元前7000年才出现的。当时的整个西亚全面开始农业活动。  接着,这些作物开始向西方进军。但是,如果说欧洲最早的谷物耕作源自东方,某些豆科植物却又不是如此。在法国南方、希腊和西西里岛,发现了与近东农业初期同期的豌豆和扁豆,但尚不知这些豌豆和扁豆是种出来的,还是采摘来的。在引进耕种豆科与就地耕种野生植物之间,实在难以区别。    畜牧业和牧场  要确定最早的家畜出现的时间,比确定最早的耕种植物出现的时间更不容易。有些动物,譬如狗和猪,以人废弃的残渣为食,不需要饲料。没有什么例子能够证明,这些动物无需驯养就能与人和睦相处。定居型的畜牧业组织起来更复杂,毫无疑问它是在游牧形式之后才出现,这是唯一可考证的,因为它留下了许多痕迹。  5种家畜  由狼演变而来的狗,地位独特。狗在旧石器时代就已经被驯养,仅在非常情况下才拿来当做食物,它主要是帮人打猎。新石器时代并没有牧羊狗。  公元前7000年,近东逐渐开始驯养其他动物,这些动物在欧洲与耕种植物同期出现。  山羊首先在伊朗出现,主要是进山放牧。绵羊比山羊要晚些,但很快占据了山羊的重要地位。驯养使羊角变得更小、更弯曲,所有的动物被驯养后体形都变小了。这些动物在欧洲部没有野生的祖先,由此可见它们是引进的。在中石器时代的遗址发现了一些绵羊,是向已经转向畜牧业的邻居借来的(或者是偷来的),而不是自己驯养出来的。  欧洲的新石器时代有两种牛:小牛(又称“牛”)以及原牛。牛和猪一样,也是最后才驯养的动物。牛在欧洲有野生祖先,很难确定是从近东引进的还是当地驯养的,一般认为先是由当地驯养,后来才从近东引进。    公元前4000年,从斯堪的纳维亚到地中海,有许多片由一到数个向心壕沟围起来的大面积土地,这些壕沟的深度各异,往往在内壁还有栅栏和土堤防。这些围起来的地方位于平原或者很容易上去的矮坡,大多是圆形的,或者依水而建,或者建在高原的边缘。  壕沟和栅栏有许多断口处,都是人口,因此防卫作用并不是最主要的目的。几乎没有居住过的痕迹。更为神秘的是,在壕沟里发现了一些人的遗骸散乱四处。有时找不到任何遗迹。  这些地方充满了神秘感:古人曾经常来往于这些地方,这些地方先后有过不同用途,总之,所有的地方不会是作同样的用处。工程的规模和地形说明其作用相当于史前的巨石(mégalithe):史前巨石是整个大团体的工程,是这个团体的身份和占有领土的证明。经常在那里举行的大型聚会、宗教和政治节日的庆祝活动、市集,体现了社会的凝聚力。  房屋  在一个村庄里,建筑物之间没有很大的区别:除了那些比其他的房子高一些的房屋——这些房子被看做是集会的场所,和一些相当小且呈正方形、作为储存之用的房屋(如粮仓和谷仓),剩下的都是住屋。当手工艺活动不是在露天进行时,这些房屋是所有家庭活动和手工艺劳动的场所。  各种建筑技术  石头比较适于修建坟墓和墓碑。在家居环境里,石头用来铺地板——把石头加工成石板或卵石,上面涂上粘土或者打实的土。在希腊和法国南方,石板是砖木墙的墙基。  木头和粘土都是很受欢迎的建筑材料。拿未加工的砖来砌墙源自东方的传统,在欧洲则用柴泥砌墙,柴泥是一种草和泥的混合物,在枝条排上用脚糅压成形,枝条排,则架在坚实的木桩上。这两种建筑技术通常不会并存于同一个地区;但是在希腊北部,这两种方法却并行不悖。    新石器时代为什么,在哪里。是怎样出现的?  新石器时代首先是从技术发明的角度来看的,随后被看做是  一场深刻的经济变革。……  在19世纪初,丹麦人汤姆森(Jǜrgensen Christian Thomsen)整理了哥本哈根国主博物馆的藏品,区分出连续的3个时代: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1865年,英国自然学家和考古学家卢伯克爵士(Sir John Lubbock)根据同样的观点又区分出旧石器(或称凿成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或称磨光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革命  1930年,澳洲考古学家柴尔德(V.Gordon Childe)提出了新石器时代革命这一概念。此后,这一历史时期所代表的深刻、彻底的经济变革成为强调重点:人从靠自然采集为生,过渡到自力生产生活所需的阶段。  考古学家把史前的时代分成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不是随意分的,他们是根据制造工具所用的材料来看的,宅要是斧子,它是最重要的生产工具。……考古学家所强调的变革主要涵盖了生产力、经济结构和社会组织。……史前的变革对人类之影响,绝不亚于英国18世纪所经历的那场震撼人心的变革,即工业革命。……  人对自然的控制是逐步形成的,效果也是积累而成的。  在这些阶段中,有一些阶段确实是具有真正的革命性。改变人类经济的第一场变革发生后,人类得以掌握食物资源。人开始选择耕种地点,并改良可食植物、草、根和树。此时的人类还成功地驯养了一些动物,提供这些动物饲料,也加以保护、精心照顾。  柴尔德  《人类创造了自己》  纽约,1955年  遵循自然的榜样  后来的重点主要集中在新石器时代的起源本身。当然,自然的景观足以提示人们,播下的一粒种子是可以无穷无尽生长的。  播种的例子、嫁接的原则是自然本身给予人们的。自然是万物的创造者,它向人们展示了落在地上的浆果、橡栗,在当季可生长出一丛丛的芽条,布满了树脚下。因此他们受到启示,将新芽嫁接到老枝上,再穿过田野在土里压新芽。接着,人们又不断地在他们宝贵的田地里试种新植物,经精心栽种,果实变得愈来愈可口。每天他们都迫使森林向山上退,让出低处的土地来耕种;草原、池塘、溪流、青苔和茂盛的葡萄树覆满了山区和平原;橄榄树的暗绿色尤其醒目,遍布田野,向山谷和平原延伸。因此你可以看到悦人的、多彩多姿的植物尽情地涂抹着单调的乡村,果树点缀在田野间,将环绕其边的小果树装扮得更加妖娆。

媒体关注与评论

  1万年前,人类随处迁徒,在大自然中找到庇护和食物。他们找猎、采食,生活在一处,死又在另一处。然后,源自东方某些地区的新石器文化,带来了另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人类带着石斧开始伐木,用木材、石头和泥土盖起房子,并且发明陶器,创造复杂的工具来改变自然界提供的食物。人类耕种植物,驯养动物,还依照自己的形象创造了神

内容概要

Catherine louboutin,1984年以来任国立博物馆馆员,曾在里耳美术博物馆和法国博物馆管理局工作,1987年开始负责圣日耳曼-昂-莱的,国立文物博物馆新石器时代分馆。在管理博物馆藏品的同时,还参加了法国和比利时几处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工作。曾在卢浮宫学校教书,培养报考国家文物学校的考生。

书籍目录

第一章:岁月流逝
第二章:驯服自然
第三章:最早的村庄
第四章:手工艺者和商贩
第五章:亡者的世界是生者世界的折射
第六章:艺术和宗教:人的形象
第七章:趋向一个新社会
见证与文献
年表
图片目录与出处
索引

作者简介

新石器时代是人类历史上生产方式出现重大变革的时代,在此之前,人类的发展历史经历了几乎相同的历程,而从新石器时代开始,出现了多样化的发展倾向。对于这样一个重要的历史时代,由于文献记载的缺略,人们对此的了解并不很多,本书详细叙述了人类对自己这个童年时期的认识历史,从宏观的角度介绍了这个时代。
19世纪中叶,一场罕见的干旱,使瑞士的一些湖泊水位下降,露出了多处被淹没的村庄,这些村庄仅存留下无数的木桩。很快在阿尔卑斯山和侏罗山全境。展开了最初的水上发掘工作,发掘工作的装备很简单:白铁、头盔、压力泵和蝶形网。这些遗址保留至今,各种考古文物丰富多彩,很快地成为盗窃、抢劫的对象,收藏家、商人、赝品制造者的猎物。同样地,基于建立民族特性的愿望:法国人颂扬“我们的高卢人祖先”,而瑞士则丰富了“湖上人是我们祖国最古老的居民”的形象。才华不等的艺匠,以极大的热情进行着湖上村庄的重建工作。

图书封面


 新石器时代:世界最早的农民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国内的作者着眼于赚钱,着眼于危言耸听,着眼于猎奇,着眼于“宝”。如中央台的相关节目或者各个景点的解说词。都是戏说,而不是实说。大环境如此。与受众有关系。与作者有关,与商业有关,与专业人员的重专业不重普及有关,与学术机构以及国家管理机构有关。
  •     还没有读过。以上几层的评论挺中肯的。好多前辈都在奇怪,为啥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的人们那么热衷于帝王将相,热衷于非同寻找的东西呢?“人民”为什么如此漠视“人民”?第一次看到劳干先生提到他关心汉代西北边陲那些默默无闻的人时,心中不胜感慨。很想读到这本书。
  •     作为“发现之旅”系列的一本小册子,作者分门别类的介绍了欧洲新石器时代的生产、定居、技术、信仰和宗教等。和国内相同性质的读物相比,作者是用理论来驾驭材料,而国内的大都是材料的堆砌,一般还有非常拔高的吹捧。虽然篇幅不大,又是科普著作,但作者还是很详细的在书后做了注释和索引。图书的插图也挺到位。总的说来,国内的考古科普工作任重到远,不能老是像说书的一样讲故事。

精彩短评 (总计8条)

  •     薄薄的一本,但是图片很丰富。
  •     英文版本
  •     普及型的,看下彩图
  •     一本值得再读的研究素材。
  •     蜻蜓点水
  •     感觉翻得一般。另外这本脉络不清晰。像是考古发现品画册配文字,而非文字配图。
  •     图片和黑体字
  •     发现之旅一向靠谱。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